血清分离胶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合集下载

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T I 无 明显 变化 ,实验 组 1 、8 后 的检 测 结果除 T I B L均 、4 d BL指标 外 均无 统计 学意 义 (> . ) 尸 00 。而 对照 组则除 B 5 N U
(a 2低于8 k a 0 m g 或) 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 2高于6 7 PO ) . P( m H ) 0 6 和( 动 P O) a . 6 k a 5m g,即为呼吸衰竭 。本组患者诊断为 I P( 0 mH ) 期呼吸衰竭4 ,治 例
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为 Ⅱ型1 , Ⅱ 例 期呼吸衰竭2例 ,均有呼吸道感染及右心衰竭。 5
项 生化 指标 情况 ,并 且记 录两 组血 液冷 冻放 置 1 、8 、B N、T I 、AS 、4 d后 U BL T这 四项主 要指 标 ,通 过 其来 反 映血 液稳 定性 的 变化。 结果 两次抽 血 完成后 ,我们检 测发现 ,实验 组 与对照 组 B 、T 、T I 、A T等 1 项 生化指标 相 比均 无 明显差 别 ,P 0 5 N U P BL S 2 > . ,无统 计 学 0 意 义。而根 据 我 们记 录 的 8 d内 K 、B 、T I 、A T的 动态 变化 ,我 们 发现 实验 组 的稳 定性 明 显 高于对 照 组 。实验 组 的这 四项 指 标除 U N BL S
1 . 2临床体征
本组2例 煤工尘肺患者 其 中6岁 以上的患者 1例 ,最高年龄为 7 9 5 O 3 岁 ,接尘作 业均在2 年 以上 。肺功能检查 均提示有通 气功 能下降 , O J 其 中,限制性通气功能 障碍 1例 ,阻塞性通 气功能 障碍 1例 。煤工尘 0 9 肺合 并呼吸衰竭 的病死率较高 。本组 2例 中,死亡3 , 占1. l 9 例 0 %, 3 均为 1、I期尘肺 患者 ,而且都有严重的合并症 。 I I I 煤工尘肺合 并呼吸衰竭 ,多表现为 Ⅱ型呼吸衰竭 。经常还伴有其 他 重要器官 的功 能衰竭。 1、1期煤 工尘肺患者肺 组织广泛纤维化 , I ] /

血清分离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观察

血清分离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观察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 自动化 的不断发展 , 要求提高 1 仪 器及试剂 所用仪器为 日本产 O Y P S公 . 2 LM U 临床检验的质量 和效率 , 快速 、 准确 的报告检验结果 司 A 2 0 U 7 0型 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试 剂 为 日本 已成为可能。 长期以来 , 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 过多的 O Y P S L M U 公司原装配套试剂 ,严格按仪器和试剂参 注重了实验分析, 而忽视了标本 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 数检测。 l 】 。 检验 日 常工作中,多数采用不抗凝血标本进行检测 , 1 方法 对 2 例门诊患者用血清分离胶真空管和 . 3 9 如果让血块 自然收缩 , 时间长 , 工作量大 , 通常采用 普通真空管同时进行一针两管清晨空腹静脉采血 , 每 3℃水浴温育后离心分离血清 , 7 均难 以做到及时分离 管 3 l m; 室温(  ̄ 5 ) 1 2 " 放置 , 8 C 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和观 血清和分离好血清 , 致使血液在处理和放置过程 中因 察离心情况。 然后 以 30 r i离心 , 00mn / 普通真空采血管 血细胞代谢 和破裂 , 血清成分发生变化 ; 使 而且血清 血清转移到有编号标记的测试杯 中测定 , 分离胶真空 中还常悬浮有小 的蛋 白凝块或凝丝 , 引起 自动化分析 管分离的血清直接放人 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仪取样不准, 甚至堵塞取样针 , 从而影 响检测结果 的 1 质量控制 在测定 的过程中同时测定质控品。 . 4 确 真实性和可靠性。为 了保证检验质量 , 我们采用血清 保 结果 一致 。 分离胶分离血清, 可以克服上述缺 点 , 但其对生化指 1 统计学分析 两组测定数据采用 S S 1.软件 . 5 PS 2 0 标检测结果的实际影响研究较少。 现将血清分离胶真 进行统计分析 , 以均数± 准差 ( ) 标 表示 , 两组资料 空管与普通真空管 同时采集 的2 例病人5份血标本 比较采用配对 t 9 8 检验。 进行血液凝固时间、 血清分离情况和2 项生化指标检 6 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 , 现报道如下。 2 结 果 2 普通真空管与分 离胶真 空管的血液凝 固时间及 . 1 1 材 料 与方 法 血清分离效果比较 普通真空管的血液标本。 在室温 1 材料及标本来源 血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购 自 条件下完全凝 固时间为2 +mn 在30r i . 1 02 i , 00 mn / 条件下 成都双陆医疗器械公司; 普通真空采血管购 自湖南浏 离, lm n 1Oi  ̄ " 可分离出血清 ;而分离胶真空管的血液标 阳医用仪具公司;标本收集 2 例我院门诊患者 的清 本 , 9 在室温条件下完全凝 固时间为 1+mn在30d 0li , 00 晨空腹静脉血。 a 条件下离心5 i即可完全分离出血清 ,离心后 的 rn i rn n 血标本从上到下清晰地依次分为3 : 层 血清、 分离胶和 血球 , 且血清层无纤 维蛋 白凝块 、 血凝块 、 血球及溶

临床生化检验测定结果采用分离胶采血管的影响观察

临床生化检验测定结果采用分离胶采血管的影响观察

临床生化检验测定结果采用分离胶采血管的影响观察目的,分析并讨论采用分离胶采血管分离血浆的临床检验结果及其影响。

方法,通过采集同一患者的空腹肘前正中静脉血,采用的方法是三管的方法,并将血液分别放置在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的采血管、肝素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以及分离胶采血管内进行区别仓储,在观察的两小时内采用全自动化分析仪对临床上所需要检验的指标进行检验,对三组监测结果进行细致化对比分析。

结果,分离胶采血管的ALB指数,即白蛋白测定值,与血清管相比较明显较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胶管的CLU指数,即血糖测定值的指数明显高于血清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其它数据指数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采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对血浆进行分离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ALB指数,导致其指数的目标值低于目标指数,且CLU指数会比标准指数偏高,而其中指数,包括TP指数、T-BIL指数、D-BIL指数、GGT指数、UA 指数、UREA指数、HDL指数、LDL指数以及CHO指数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标签:血清;分离胶;血浆;采血管整个实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是否正确的采集并处理样本,实现对整个实验过程的高密度质量控制是关键所在,血液采集的样本是通过血清分离在临床阶段实现监测,并保证血液的变异情况是可控的,这是因为分离胶可以实现简化分离血清与血浆,从而减少血液污染情况的出现,保证二者可以互不干扰,从而维持分离过程的稳定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逐渐成为临床血液分离的主要方式,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胶体是否对分离检验结果有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对比,因此,本文对众多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三种采血管都是由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近1年来60例进行体检的样本,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34.2±7.1)岁,采集样本空腹肘前正中静脉血,1个样本采集三管,每管3ml,分别采用带肝素锂分离胶管、肝素钠管、干燥真空管进行采血,真空管作为整个实验的对照组。

血清(或血浆)分离胶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

血清(或血浆)分离胶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
血 块 就 移 到 管 的底 部 , 离胶 发 生 返 转 现 象 , 成 管底 部 血 块 、 分 形
的精 密 度 和 准 确度 , 是 , 但 由于 过 去 采 血 后 血 液 i 凝 固 , 液 h然 血
从 离 心 到 测 定 放 置 时 间 长 , 响 了全 自动 分析 仪 的 多种 功 能 充 影 分 发 挥 。 为 了迅 速 推 进 检 测 技 术 的快 速 化 , 采 血 管 中添 加 分 往 离 胶 、 凝 剂 缩 短 了血 液 凝 固 时 间 。血 浆 分 离 胶 抗 凝 采 血 管 的 促
上 机 检 测 量 。 临 床化 验 广 泛 应 用 i动 化 分 析 仪 , 高 了测 定 值 h 提
10 。 当分 离 胶 与 凝 固后 的 血 液 在 同 一 试 管 中离 心 时 , 于 对 .8 由 分 离胶 施 加 离心 力 而 引起 硅 石 凝 聚 体 中 的 氢 键 网状 结 构 被 破 坏变成 链状结构 , 离胶就成 为黏度低 的物质 , 分 比分 离胶 重 的
触 (. 1辅r
图 2
分 离胶 的触 变 性 和 血 清 分 离 机制
血 清 分 离 胶 促 凝 管 和 血 浆 分 离 胶 抗 凝 管 的 区别 及 用 途
中 出现 的 问题 。现 就 分 离 胶 促 凝 和 抗 凝 真 空 采 血 管 的 基 础 理 论及临床应用讨论如下 。 分 离 胶 分 离 血 清 、 块 的 机 理 血
图1 硅 石 凝 聚体 和 氢 键 结 合 的 网 状 结构 注 : 硅 石 凝 聚 体 表 面特 有 S(H; 硅 石 凝 聚 体 间有 氢 键 ; 硅 A: i ) B: C: 石 凝 聚体 链 状 结 合 粒 子 ; 硅 石凝 聚体 的 网状 结 构 。 D:

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

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

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当今分析仪器的自动系列集约化或条型码的运用,增加了系列化项目直接上机检测量。

但是由于过去采血后血液自然凝固,血液从离心到测定放置时间长,影响了分析仪的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

为了迅速推进检测技术的快速化,往采血管中添加分离胶、促凝剂缩短了血液凝固时间.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应用,是采血初级阶段重要质量控制,同时也制备了高品质的血清标本.从保护室内外环境角度考虑,血清分离胶采血管的应用,减少血清杯及塑料试管的用量。

目前国内许多公司提供的真空系列采血试管,规范了检验科采血技术,减少了多种多样交叉感染。

但是,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临床实践应用中,出现了涉及到分离胶、促凝剂的基础理论及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

必须从基础理论上去理解才能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就血清分离胶促凝管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讨论如下。

1 分离胶分离血清、血块的机理血清分离胶是由疏水有机化合物和硅石粉组成,具有触变性的粘液胶体,其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由于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网状结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用网状结构被破坏变为粘度低的流体,当离心力消失之后又重新形成网状结构这种性质被称为触变性(thizotropy).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对这种粘液胶体施加一定的机械力,可从高粘度的凝胶状态变为低粘度的溶胶状态,如果机械力消失又恢复原来高粘度的凝胶状态。

由机械力作用产生的凝胶和溶胶的互变现象首先由Freundlic h 和Petrifi 命名。

为什么由机械力的作用会产生凝胶与溶胶的互变现象呢?触变性是因为分离胶的结构内部含有大量氢键网状结构之故。

在常温下氢键比较容易被切断引起再结合。

硅石表面具有硅羟基(SiOH),形成SiO 分子凝聚体(初级粒子),在这种初级粒子间以氢键连结成链状结合粒子。

这种链状硅石粒子与构成分离胶的疏水有机化合物的粒子间更进一步形成氢键而产生网状结构,构成具有触变性的凝胶状分子.分离胶比重维持在1.05,血清比重约1。

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

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

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血清分离以往主要是使用手工操作,不仅步骤多,并且工作量非常大,需要较长时间。

同时血清中常常悬浮小的凝丝或是蛋白凝块,从而影响了生活检验的结果。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血清分离的方法在不断增加,其中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就是其中一种。

血清分离凝胶是一种粘性液体,其结构中含有许多氢键。

网络的结构由氢键的结合形成。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网络结构被破坏并转化为低粘度液体。

当离心力消失之后,将会形成网状结构,然后重新变成高粘度流体。

这一特性被称之为触变性,并且还会产生血清分离胶。

当分离胶与凝固的血液在同一管中进行离心时,分离凝胶在血清和血凝块之间形成交替绝缘层,以分离血清和血凝块。

增加血清产量,保持原始样本,简化临床检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血清分离胶采血管的检查在生化测试前12小时禁食,在第二天清晨抽取5ml空腹静脉血,并使用血清凝胶采集血样。

将静脉内血液样品在室温下保持20分钟后以3000r/min 离心10分钟以分离升上层血清。

在取样后0和24小时检测血清钾(K+),尿素氮(BUN),谷氨酰胺氧合转氨酶(AST),葡萄糖(GLU),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

血清分离胶采血管对激素分析结果的影响从0 d到第5 d时,采血管中雄烯二酮浓度会发生逐渐降低。

与第0天相比,第5天的睾酮、17α-羟基孕酮和雌二醇浓度也有所下降。

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常规采血管中雌二醇和睾酮水平较高。

由于这些变化的可能临床效应,血清管中存在雄烯二酮,所以还需要使用标准血清收集管收集雄烯二酮类,在需要雌二醇、睾酮时将血清快速从细胞中分离。

血清分离胶采血管对药物分析结果的影响凝胶具有高度疏水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意味着其能够与亲水性生物化学参数进行相互作用,如电解质、肽或蛋白质等,从而实现最小化。

但因为治疗药物也可能是疏水性,所以与凝胶会相互作用,受到凝胶的影响。

疏水分离胶可以在凝结的血浆预全血中将血清分离出来,同时吸附苯妥英、奎尼丁、氨基甲酰松、苯巴比妥、利多卡因等疏水性药物,并且24小时后血清药物浓度可以显着降低20-50%,多氯联苯和黄体酮的水平也是如此。

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血液采集、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我们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血液采集和检验,针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和检验。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检测结果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分析两种试管在血液检验中的优缺点。

结果使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的观察组血清检测效果要优于使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的对照组,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ua、glu、co2cp三项生化指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值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我们针对对照组50例患者使用常规的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血液采集和检验,针对观察组50例患者使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和检验。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检测结果的相同处和不同处,记录检验结果的中各项生化指标,分析两种试管在血液检验中的优缺点。

1.3 试剂和仪器针对100例患者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离心机以及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血液的采集、处理和检验。

1.4 操作方法在进行操作的前一天均嘱咐两组患者第二天早上以空腹状态进行采集,采集当天确认患者呈空腹状态后进行血液采集工作,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血液采集,进行标识和备注,针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血液采集,同样进行标注。

检验人员在完成血液采集工作后在60min 内将试管内血液放入离心机进行有效的离心处理,11min的分离时间使得血清和其他成分完全分开,确认分离完全后详细记录相关结果,继而放入生化分析仪进行处理分析,统计检验结果,对比两组指标数值上的差异。

1.5 数据处理我们使用spss公司推出的spss14.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取t检验的方式,当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目的研究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分离胶对生化指标结果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门诊部2014年9月~2015年12月接收的105例作为分析对象,105例均为健康体检者,检验标本为空腹静脉血。

将添加有分离胶的采血管的血清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作为分离胶组,将没有添加分离胶的采血管的血清生化检验结果作为参照组。

结果分离胶组的K+、GLu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CK、TP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BUN、TBIL及AST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分离胶在临床检验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应用分离胶前应分析生化指标是否会受到不良影响。

标签: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分离胶;血清临床检验能够为疾病诊断、病情发展情况及治疗效果判定提供确切依据,生化指标是临床检验中的重要项目,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可对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产生影响。

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分析前因素及分析中因素等[1]。

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可以有效隔开血块、血清,并提高血清收得率,有助于简化检验过程。

本文探讨了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分离胶对生化指标结果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门诊部2014年9月~2015年12月接收的105例作为研究对象,105例均为健康体检者,且均接受临床生化检验,对本次研究知情。

男68例,女37例;年龄为19~78岁,平均(57.3±4.9)岁。

1.2方法检验标本为空腹静脉血,采集检验标本前让体检者禁食8h以上,在早晨抽取静脉血,抽取时要求患者保持坐姿,一次性抽取8ml静脉血,随后将静脉血分别注入两支采血管中,即真空管与添加有分离胶的采血管,两支采血管中的静脉血标本均为4ml。

将采血管静置在4℃~25℃的环境下,静置时间为2h,随后采用BAIYANG-320A型离心机对静脉血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前先轻轻颠倒添加有分离胶的采血管,上下颠倒5~6次,以混匀分离胶与静脉血样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试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离的血清24项常用
急诊生化指标0小时和24小时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表l 30例分离胶血清与普通试管血清急诊生化 指标0小时和24小时检测结果 项目 分离胶真空管 普通试管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标本来源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广州阳普医疗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标本取自本院门诊体检者空腹非 抗凝静脉血液,剔除离心后溶血、黄疸、脂血标本。 1.2仪器及试剂所用仪器为美国强生(vrrRos 350)全自 动干式生化分析仪,试剂为强生原装配套试剂。 1.3方法 对30例体检标本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和普通
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 4-S)表示,两组资料比较采用配 对t检验。
2结果
2.1普通试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血液凝固时间比较
万 方数据
由表1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分离胶真空管与普通试管分离的血清0小时24项常 用急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有20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有4项指标(K、LDH、cK、ASr)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绝大多数指标有非常良好的可比性。K、AST、LDH、CK、 rIBIIJ测定结果普通试管血清高于分离胶真空管血清,分别为 3.5%、5.7%、3.1%、3.O%、3.6%;EC02、GLU测定结果普通 试管血清低于分离胶真空管血清,分别为2.O%、1.4%。 (2)分离胶真空管分离的血清0小时与24小时24项常 用急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有11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 c15),有13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9项P<0.05,4项P< 0.01)。 (3)普通试管分离的血清0小时与24小时24项常用急 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有11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13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项P<0.05,9项P<0.
近年来,随着强生系列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急诊生化检验的质量和效率。在常规临床检验 工作中,多数采用非抗凝血标本进行测定,通常采用水浴离 心法,由于血清与血细胞共存时间较长,血细胞的代谢和破 坏,造成血清成份的不稳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稳定…1。随 着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临床应用,缩短了血清分离的时间, 提高了血清分离的效果,增加了标本保存的稳定性。我们将 血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与普通试管同时采集的30例体检标 本共印份血标本进行血液凝固时间和分离效果观察,以及 24项常用急诊生化检验指标血清分离后0小时和24小时检 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现报道如下:
[1]陈文杰,李佑军.血清分离胶在I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 检验.1995,10(4):24 [2]李勇,陈大宁,庄一义,等.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对常规生化指标测 定结果的影响[J].I临床检验杂志2002,20(4):22.6—227. [3]何应中,吴雁,杜文胜,等.血清分离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30(2):148 [4]徐艳存.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保存血清对ALT测定结果的影响 [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7,14(4):239
普通试管的血液标本,在室温(18~25℃)条件下完全凝固的 时间平均为20.4min,通常需要在标本采集30min后方可离 心;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血液标本在相同条件下完全凝固的 时间平均为10.1min,在标本采集后15min即可离心,且离心 后上层血清比普通试管所得血清更清晰,分离效果更佳。
2.2


血清分离胶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仲信明 陈钟鸣 夏爱华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盐城22400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分离胶对24项常用急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保存标本24小时后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观察。方法采用血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与传统普通试管随机同时采集同一供血者的血液,观察其血液凝固时间和血清分 离情况,并对两种方法分离的血清即时和室温24小时后使用VITROS 350干式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24项常用急诊生化指标的 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分离胶真空采血管能明显缩短血液凝固和血清析出时间,两种采血管分离的血清24项急诊生 化指标20项检测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有4项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24小时后测定结果,分 离胶真空采血管有11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3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9项P<0.05,4项P<0.01),普通试管 有ll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3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项P<0.05,9项P<0.01)。结论 于急诊生化检验,它能够加快血清分离的速度和保持血清各种成份的稳定性。 血清分离胶可用
液凝固时间更短,分离血清更快,分离效果更好。分离胶可 使血清与血球完全隔开,从而避免了离体后细胞内外某些成 分因浓度差相互渗透而造成的分析前误差,也避免因溶血和 某些物质代谢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有利于血液标本前处理 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b J。(2)分离胶真空 管与普通试管分离的血清0小时24项常用急诊生化指标检 测结果有4项指标(K、LDH、CK、Asr)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20项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二者有非常良好的可比 性。(3)标本放置24小时后检测结果,普通试管有11项指标 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3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
3讨论
3.1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分离胶主要是由硅橡胶、大分子 碳氢化合物、疏水胶等组成,是具有触变性的惰性粘性胶体, 气密性好,其比重在1.045—1.050,血球比重为1.060—1。 080,血清比重为1.025—1.030,分离胶的比重正好处于血清 与血细胞之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胶将血清与血细胞 隔开,能保证血清成份的稳定性怛J。另外,分离胶真空采血 管含一定量的促凝剂,能加快血液凝固的速度,使得临床急 诊生化检测更加方便、快速、准确。 3.2实验结果表明 (1)分离胶真空采血管较普通试管血
参考文献
万 方数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破坏的红细胞释放的胆红素所致。
4结语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多数采用非抗凝静脉血标本检测, 传统的常规采血管对血标本的血清分离时间较长,特别是对 于急诊项目检测,所耽误的时间较多;由于病人病情急,临床 医生希望检测结果能最快反馈,以便迅速诊治。若采用分离 胶采血管,则可以使得血清分离快、效果好、减少了纤维蛋白 的干扰,提高了检验结果的质量,更加适合于急诊生化的分 析检验。
01)。
项P<0.05,9项P<0.01),分离胶真空管有1l项指标无统计 学意Y-(p>0.05),有13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9项P< 0.05,4项P<0.01);分离胶真空管K、Asr、LDH、CK 24小时 后结果分别增加了5.0%、7.3%、4.6%、7.4%,而普通试管 则分别为12.7%、22.8%、33.6%、11.2%;分离胶真空管
试管一针两管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每管3ml,室温(18—25℃) 放置,待血液完全凝固并有少量血清析出时,以3500rpm、 5min离心。普通试管血清用移液器转移至测试杯中测定,分 离胶真空管血清直接放入VITROS 350干式生化分析仪测试 架上进行测定。测试完毕后将标本放置室温(18~25℃)保 存24小时后重复测定 1.4统计学分析 四组测定数据采用SPSSl2.0软件进行统
CHE、GLU
24小时后结果分别下降了0.2%和0.4%,而普通
试管则分别下降了5.3%和40.6%。这些都说明分离胶真空 管在保存血清保持血清成份的稳定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试管。 (4)分离胶真空管分离的血清24小时后ALT下降了8.7%而 普通试管仅下降了1.1%。徐艳存报道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保 存血清室温条件下第2、3、4、5天结果与第1天相比下降了 16.2%、32.2%、47.0%、57.6%,而40C冰箱保存则分别下降 了6.9%、7.7%、10.2%、12.2%。因此,用分离胶真空管保存 血清,对需要几天后复查ALT的患者,一定要将标本放置4。C 冰箱保存,保存5天内降低10%左右,I临床尚可接受【4J。(5) 分离胶真空管分离的血清24小时后TBIL下降了25.4%,而 普通试管几乎无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普通试管保存的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