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趣对小故事
历史趣闻小故事_历史故事

历史趣闻小故事不仅仅是我们现在会有一些搞笑的小故事,历史长河上都有一些趣闻小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历史趣闻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历史趣闻小故事篇一19世纪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华时,曾会晤辜鸿铭,名为请教孔孟学说,却语含讥诮:“先生留学欧美,精通西学,难道还不知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于当今吗?”辜鸿铭微微一笑,道:“孔子的思想,就好比加减乘除,几千年前是三三得九,几千年后依然是三三得九。
贵国如果没有孔子之教,焉能有今日?”不待对方发话,他又接着说,“不过,阁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三三得九也有不正确之处。
比如说,我们向洋人借款,三三得九却七折八扣变成了三三得七。
还钱时,三三得九却连本带利还了十一!嘿,我真是落伍得很!”一席话说得伊藤博文哑口无言。
五四运动时,辜鸿铭虽然是保皇党,却要与同进退。
他说:“现在的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一个是我。
我不跟他同进退,中国的好人不就要陷入孤掌难鸣的绝境吗?”而他的解释是:“蔡先生点了翰林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而我自从跟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这种人哪儿有第三个?”历史趣闻小故事篇二陈独秀被关进南京老虎桥监狱后,他潜心研究文字学。
江苏南通有一位姓程的老先生,也是研究文字学的,因慕陈独秀之名,特地来监狱看他。
两人一见如故,互道钦佩,交换著作、文稿。
然后,两人推心置腹,侃侃而谈。
起初,双方都心平气和,各抒己见。
突然,两人为了一个“父”字的解释,热烈争论起来,闹得面红耳赤,互斥浅薄。
两人都高声大叫,拍桌对骂,几乎动武。
陈独秀说:“‘父’字明明是画着一个人,以手执杖,指挥人家行事。
”而那位程老先生说:“‘父’字明明是捧着一盆火,教人炊饭。
”陈独秀说你不通,程老先生也说你浅薄,两人谁也不服谁。
同狱室的濮德志好不容易把他俩劝开了,并说:“学术讨论应该心平气和,不应发火。
”又随口诌出几句打油诗:一曰执杖一曰火,二翁不该动肝火; 你不通来我不通,究竟谁人是浅薄。
搞笑有趣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

搞笑有趣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趣闻和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忍俊不禁。
这些真实的历史小故事,以其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过去时期的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幽默感。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搞笑的历史小故事,感受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
故事一:狮子吓尿了亚历山大大帝追溯到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大帝年轻时,他是个勇敢而自信的战士。
据说,有一次他遭遇了一只巨大的狮子,亚历山大并没有退缩,反而毫不畏惧地向狮子扑去。
然而,当他靠近时,这只狮子却吓尿了。
这一幕让人捧腹大笑。
原来,这只狮子曾被人驯服并作为富人的宠物,习惯了充满威严的生活。
然而,当它看到亚历山大靠近时,它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亚历山大充满无畏的勇气,它忍不住尿了出来。
亚历山大看到这一幕,赞叹着狮子的胆怯,同时也被逗乐了。
这个搞笑的历史小故事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流传至今。
故事二:拆桥进退两难在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将领庞培遭遇了一个尴尬的情境。
他的军队在北非的底层海峡附近遭到追击,他们必须赶紧逃离。
然而,敌人在他们前进的路线上破坏了一座重要的石桥。
庞培面对着两个选择:要么与敌人作战,要么无路可逃。
但他聪明地在这个关键时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下令部队开始拆桥,并命令士兵们只拆一块石头。
当敌人追击时,他们被这个看似荒谬的行为迷惑了,由于他们无法理解依靠一块石头修桥需要多长时间,他们不敢轻率行动。
最终,庞培的军队顺利逃脱,这个搞笑的小故事成为了军事战略中的经典之一。
故事三:卖西瓜救国王在18世纪,印度的一位富商Shivkar Bapuji Talpade发明了一种能够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器。
在他试图展示这一创新的飞行器时,他遇到了一个需求迫切的问题:他需要找到一位有影响力的人来观看他的试飞。
于是,他转向了当时的泰国国王,希望他能提供帮助。
为了吸引国王的注意力,他让民众在泰国广场玩起了一个奇特的游戏。
他购买了一些最大最甜美的西瓜,然后,他将西瓜放在一个箱子里,然后组织了一个比赛,要求参与者在一定时间内吞下整个西瓜。
历史搞笑小故事

历史搞笑小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隐藏着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
这些历史搞笑小故事或有趣的事件,带给我们欢乐和轻松的时刻。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丝欢乐。
一、拒绝白象的礼物在古代的东南亚国家泰国,有个国王非常喜欢拥有特殊颜色的大象。
有一天,他听说邻国送来一头非常罕见的白色大象作为礼物。
可是,这头大象实在太过特别,不管是驯象师还是其他人,都不知道如何照料及处理白色大象的问题。
国王为了避免照料不善导致美丽的白象丧命,决定将其遣返。
这一举动令许多人哭笑不得,觉得这是个搞笑又荒唐的历史故事。
二、普鲁士国王的古怪法令18世纪,普鲁士的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颁布了一项古怪的法令。
他命令人们必须使用一种特制的“硬盖贝雷帽”,这顶帽子必须是硬的,并且帽檐长度和帽顶高度都要符合严格的尺寸标准。
违反此法令的人将会受到罚款或者牢狱之灾。
当然,这个法令实施后引起了许多嘲笑和不满,因为这样奇特的法规实在过于荒谬。
三、拯救巴黎的胡须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了一项禁止拥有胡须的法令。
当时,胡须被认为是贵族身份和特权的象征,是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一种嘲讽。
据说,当时许多人为了逃避被处以罚款或者监禁,在半夜或凌晨悄悄地剃掉胡须。
这个法令让整个巴黎一片欢笑,人们以各种方式来嘲笑这个看似小题大做的政策。
四、普鲁士国王和马桶故事在历史上,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也被称为“托管者国王”。
有一天,他经过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时,感到肚子不舒服,急需上厕所。
然而,镇上的居民告诉国王他们没有供国王上厕所的场所。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非常生气,他下令征用当地镇民的马桶,并剥夺了他们使用厕所的权利。
这个搞笑的历史事件被广泛传颂,让人哭笑不得。
五、拙劣的藏匿地点在历史上,有一位名叫弗朗茨·雷查的瑞士人,他企图抢劫一家银行。
然而,他选择了一个并不明智的藏匿地点,藏在银行的衣柜里。
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他,并报警将其擒获。
中国古代搞笑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搞笑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有趣、幽默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还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搞笑历史故事:故事一:张火箭放屁相传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张明的状元郎。
有一天,他去参加朝廷科举考试,当他在考场上写字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胀气。
他忍不住放了一个响亮的屁。
其他考生纷纷侧目,惊讶地看着他。
面对突如其来的尴尬局面,张明想了一想,立刻找到了解决办法。
他便高声对大家说:“天下间能气派如此之大的人,只有皇帝和海豹。
”考场上的其他考生听后纷纷哈哈大笑,场面顿时一片欢声笑语。
故事二:李白与酒唐朝时,诗人李白以他豪放的个性和风靡一时的酒文化而闻名。
有一次,他在街上遇到一个名叫鲁郎的人,鲁郎迅速走近李白,问道:“诗仙,请问你有多少钱?”李白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没有一分钱,我的财富就是酒。
”鲁郎非常疑惑地问:“没有一分钱,你怎么买酒呢?”李白哈哈大笑道:“你不懂,我只要走进酒店,说出‘天下无财产,酒品第一流’,酒保就会将最好的酒送到我面前。
”故事三:韩信点兵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智勇双全。
相传有一次他带兵与敌人作战,不小心把自己的部队分散了。
当众多士兵纷纷回到他的面前时,韩信发现人数不对,他心生一个机智的想法。
他对前来报到的士兵们说:“你们回来得好快!全部召集点评的确高效!”士兵们面面相觑,纷纷表示自己没有回来打卡。
这个时候,韩信立刻亮出武器说:“各位听好了,我们要重新点名,按照点兵顺序一人说一数字,接下来的人要紧接着说下一个数字。
谁说错或者忘记了就要受罚。
”韩信聪明地利用了这次点兵确认了士兵的数量。
故事四:孟尝君的聪明才智战国时期,中国有一个国家叫赵。
在赵国中,有一位聪明才智、机智过人的孟尝君。
一次,赵国的国王担心秦国会进攻,于是让孟尝君去观察秦国的军情。
孟尝君进入秦国后,他发现秦国的官员们穿着朴素,而身边的随从却穿得华丽。
孟尝君得出一个聪明的推理:这些朴素穿着的官员们是忠诚于秦国的,而华丽穿着的随从是为了吸引敌国的官员。
【有趣的对联故事集】历史上有趣的对联大全

1、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过年,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2、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交忠朝庭因受百姓横批:前程金修3、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
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4、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5、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6、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7、混、球联句。
湖南军阀谭延铠一生的处世哲学集一混字,最后混到了国民党的行政院长,由于处世圆滑,又得了一个水晶球的绰号。
他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8、上下凭等。
最有趣的19则对联趣闻故事

最有趣的19 则对联趣闻故事古往今来,对联不仅在民间流传广泛,也一直备受文人推崇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以下10 则最有趣对联,不仅立意精巧,还令人忍俊不止。
王羲之巧防小偷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张贴都被贼偷走。
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偷春联的人一看,都摇头而去。
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贵妃妙对唐明皇一日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机敏伶俐,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唐明皇的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 坐”拆成两个“人”和一个“土”。
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 明”字拆成“ 日”和“ 月”,又采用暗喻手法,将皇上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聪慧机敏尽显无遗。
李白对句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才华,总想奚落他一番。
一天,杨国忠约李白去对三步句。
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则暗指李白。
李白微微一笑:“请大人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算我输。
” 不想杨国忠刚想抬腿,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对得刚刚好。
杨国忠刚抬脚就被讥讽“畜生出蹄”,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秀才巧改进士联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仗着有财有势欺负百姓。
进士的儿子也花钱买了进士,为了炫耀,老进士在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送礼,年年落榜。
见了这副对联,计上心头。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一大堆看热闹的百姓,无不拍手叫绝。
进士老爷打开大门一看,立马昏倒在台阶上。
原来对联被秀才改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唐伯虎戏弄商人苏州有个商人请求唐伯虎为自己题写一幅对联,唐伯虎多番推辞,无奈经受不住纠缠,大笔一挥写下: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有趣的对联故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趣的对联故事有趣的对联故事1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
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
佛印见此情形,即口占一联: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
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
于是,念道: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
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
有趣的对联故事2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
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
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
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
对联写道: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
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副对联,对自己作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
有趣的对联故事3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
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的词写得很好,特别是第一句“山抹微云”是个佳句,因而时人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使这句词成了秦观的绰号。
秦观的女婿范温对岳父有这个名字引为自豪。
他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
”人们确也投以羡慕的眼光。
那时柳屯田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颂的'名句“露花倒影”。
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
有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
历史上有趣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有趣的历史故事1、官员打架唐玄宗时期,皇后有个妹夫叫长孙昕。
给他封了一个“尚衣奉御”的官,职责主要就是负责皇帝冕服等工作。
这个官一般都是皇亲专属,属于工作很轻松的官职。
这个长孙昕不知道为啥就和御史大夫李杰之间发生了些矛盾。
御史大夫可是朝廷重臣,这个长孙昕仗着自己的身份也毫不惧他。
但长孙昕官比不过李杰,在官场上也无法为难李杰。
这个时候长孙昕就决定把这个李杰打一顿。
于是,长孙昕与其妹夫杨仙玉两人埋伏在李杰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等到李杰下班的时候,两人将李杰痛揍了一顿。
李杰被打之后,哪里肯服气,就到玄宗那里告状。
玄宗勃然大怒,不顾国丈求情,把两人杖杀了。
2、荆棘上的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为了稳固政权,把功臣杀了个遍,搞得一时人心惶惶。
太子朱标为人宽厚,就来劝自己的父亲。
朱元璋把一根满是刺的荆棘丢开朱标,让他捡,朱标不明其意。
朱元璋说:我杀这些人,是在给你拔刺。
朱标回答:上有尧舜之臣,则下有尧舜之君。
朱元璋听了这话,抄起椅子就要打这个朱标,吓得朱标拔腿就跑。
3、进献狮子狮子在古代中国一直被视为吉祥、镇宅之物,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但狮子主要来自大草原,古代中国并不出产狮子。
于是,很多外邦就进献狮子。
唐太宗时期,外邦进献了一只狮子,李世民非常高兴,命虞世南作了一首赋。
但并不是每一次进献狮子,都会被接受。
但在历史上,有过两次进献狮子被拒绝的案例。
第一次,是载武则天时期,大食国派使者送来一只狮子。
武则天很高兴,就决定受下这个礼物。
宰相的姚璹上疏说:狮子猛兽,唯止食肉。
因为武则天信佛,所以臣下就从这一点上来做文章。
武则天最终下令把把狮子退回,但给大食使者的赏赐照样给。
第二次,是发生在明朝时期。
外邦送狮子,就会得到赏赐。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的刺激下,进献的狮子如潮水般前赴后继的涌向明朝。
都意图以送狮子,来获取明朝的赏赐。
这种情况下,明朝也吃不消了。
因为狮子来了,不仅要给使者赏赐,而且每只狮子的都要吃肉,而且还要派人看守,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趣对小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1、纪晓岚和乾隆的妙对
纪晓岚在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
时间长了,不免思念起河间老家来。
乾隆皇帝也看出纪晓岚的心事,便说:“纪晓岚,看你面色悒郁不乐,必有心事在怀,让我替你猜详一下如何?”纪晓岚问:“陛下如何猜详?”乾隆说:“我看你是: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
纪晓岚立刻跪下说:“皇上说得很对。
如蒙陛下恩准,给假回乡省亲,纪晓岚衷心感戴圣恩。
我便: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
乾隆皇帝见纪晓岚对仗工整,应答如流,不觉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2、李调元妙对唐伯虎
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到山中寺庙游玩。
长老说有事相求。
原来,寺庙里有幅荷花图,是长老师傅所画。
恰好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
唐伯虎就提笔写下了一句题词:
画上荷花和尚画
写完后对老和尚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
李调元一看,便发现了这上联的妙处:它属于回文对联又兼用谐音,字的读音反读正读完全相同。
最后他在唐伯虎上联旁写出
了下联:
书临汉帖翰林书
这七个字反过来读,字的读音和正读完全相同,与唐伯虎的上联珠联璧合,长老拍手称奇。
从此,这幅画成了这座寺庙的镇寺
之宝。
3、诸葛亮还击周瑜
相传,周瑜自命不凡,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
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
去掉瞅边目,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瞅”的古汉语的写法,左偏旁为“目”,右边为“丑”) 诸葛亮听罢微微一笑,即刻对道: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桥,
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周瑜听罢大怒,诸葛亮还是胜了一筹。
这种传说是否真实,就不得而知了。
4、郑板桥见联济贫
郑板桥当县令时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的破旧大门上贴的对联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又是一年
郑板桥见联,忙令随从回衙取米面、衣服等,户主得济含泪道谢。
5、梁启超妙对张之洞
传说梁启超去见湖广总督张之洞。
张之洞想给梁启超一个下马威,刚见面即出一联让梁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武汉旧称江夏)
梁启超从容做对: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真正的读书人,要有胆识和气节。
“不敢在前不敢在后”,体现了一种谦虚又不卑不亢的精神。
6、“不如不说”与“何必多管”
传闻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
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主事听了心理不服,答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7、农民巧对地主追债
相传有个农民欠地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借新账,还旧账,借账还账,账还账
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横批:老(没有里面一“点”)
地主上门讨债见联,不觉诧异,自语道:“这横批的“老”字,说“考”又不象,说“老”又没有一点?”话音未落,只听农民说:“老(字)要是有一点,早就还你了!”
8、撇捺人生
对联的高明之处更在于字形于字义完美结合,有一幅对联甚是有趣,如下: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其妙处在于,“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 “各”字的捺只有收住才是“名”字; 一撇一捺即“人”。
凡世间之事,撇开一些利益,看开了就不苦了;方寸之间,能按捺住情绪才是人生大智,岂不妙哉!
9、接对联
书圣王羲之的字千金难求,一年除夕,他在家门口贴的对联几次被人揭走,于是生出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样便没人敢揭了,但毕竟是春节不能不吉利,便在后面加了几个字,令人叫绝: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10、三国名人入对
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其中含有孔明、姜维(江围)、吕布(旅步)、曹操( 槽巢)、关羽、张飞六个人名。
其字面意思可解为:鸟儿被围在宝塔之内,眼望塔孔中的亮光,只怨江堤围困,难以出去旅行;被囚笼中,心中思念旧巢,只恨双翅被关,不能够展翅飞翔。
11、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
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
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描绘了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12、上下“凭”等
针对封建社会“上尊下卑”官气十足,有人戏一联:上司开口才半句,早已是是是,对对对
下级陈词达千言,始终嗯嗯嗯,噢噢噢
横批:上下凭等
13、唐伯虎嘲讽商人
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他欣然挥毫而就: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没想到,商人嫌发财的含义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道: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这下,商人反而大喜,原来他就爱这种不伦不类的对联。
14、苏过应对苏轼
半夜二更半;(苏轼)
中秋八月中。
(苏过)
传言,苏轼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时至半夜,苏轼想试试儿子们的才学,遂吟出了上联,并要三个儿子作对。
其第三子苏过反应敏捷,随即对出了下联,真是“虎父无犬子”呀。
15、苏轼和黄庭坚互对
苏轼和黄庭坚是好友,两人经常互对:
书房好似药室;(苏轼)
学士乃是郎中。
(黄庭坚)
蛤蟆水上真书出;(苏轼)
蚯蚓泥中草写之。
(黄庭坚)
(联语互讥对方书法之弊病。
)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苏轼)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黄庭坚)
据说,一日,苏轼与黄庭坚在松树下对弈围棋,忽然有几颗松子落在棋盘上,苏轼顺口吟出上联。
黄庭坚抬头环顾一看,见湖边有一渔夫在柳树下钓鱼,遂对出下联。
一个说松子有意,一个道柳丝有情,用的是拟人手法,联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兴味盎然。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苏轼)
晚霞映水,渔人多唱满江红。
(黄庭坚)
苏轼和黄庭坚乘舟出游,至晚方归。
时值晚霞映水,煞是壮观。
黄庭坚出口吟出了下联。
苏轼正沉迷于景色之中,被黄庭坚的出句引发,随后续出了上联。
联中“普天乐”和“满江红”既表现出了彼时彼地的情景,又是“词牌”名。
二人吟罢,不约而同地拍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