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缝合方法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讲解模板: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步骤:
3.穿过肌腱 先用尖刃刀尖在粗腱v口底 部中央斜刺由腱背侧穿出,用蚊钳夹住刀 尖[图4 ⑵],随刀片退出而穿出v口,分 开扩大形成隧道适能容纳细腱,然后,夹 住细腱牵引线拉出隧道[图55-19 ⑶ ⑷]。 在距隧道口近侧0.5cm处另作一隧道横贯 粗腱,将细腱再自此拉过[图4 ⑸]。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步骤: 4.4.1 (一)bunnell埋藏缝合法(∞字 缝合)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步骤: 适用于肌腱两断端直径相仿者。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步骤: 1.体位、切口 根据缝合肌腱的部位选择, 要求肢体安放稳定,宜于手术显露。切口 宜稍长些。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步骤:
2.肌腱近断端缝合 同bunnell埋藏缝合 法。惟在第一针横贯线转角处穿过一根 15cm长的钢丝[图2 ⑴],对折拧旋数转, 穿三角针从近旁皮肤引出,待肌腱愈合后 用以抽出缝合肌腱的钢丝。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步骤:
3.肌腱远断端缝合 将肌腱近断面引出的 钢丝,经远断面相应点沿腱的轴线平行穿 过2cm,然后自腱的浅面两侧穿出[图2 ⑵]。
手术步骤:
4.缝合固定 将细腱拉紧到需要张力后在 两隧道的中段各褥式缝合两针固定两腱, 在粗腱外切除外露的细腱残端,塞入粗腱 内,缝合腱膜一针,保持表面光滑。最后, 将鱼口上下两片缝在细腱上[图4 ⑹]。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步骤:
5.缝合 按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手术资料:屈指肌腱缝合术
注意事项:
2.肌腱周围应有良好的血运和疏松柔软的 组织包绕,不能与骨相贴。瘢痕应予全部 切除,皮肤缺损要用全厚皮瓣修复,不可 游离植皮。

tang法肌腱缝合法

tang法肌腱缝合法

tang法肌腱缝合法
德国蒂尔堡大学开发的Tang法肌腱缝合法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肌腱缝合技术之一,它可以使得手术结果更好。

Tang法肌腱缝合法实际上是使用一种新兴的技术,即立体电容摄像术(3D-CAPS),重新改造了肌腱缝合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Tang法肌腱缝合法正被借助3D-CAPS在多种手术中得以应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小腿内侧内侧肌腱的缝合术。

与传统缝合方法(如钩缝和卵圆纽扣缝)相比,Tang法肌腱缝合法拥有大量优势。

例如,钩缝缝合会严重破坏组织解剖结构,使肌腱断裂可能性增加;而Tang法肌腱缝合法能够完美保持肌腱结构,从而减少肌腱断裂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3D-CAPS不仅可以提高缝合过程的速度,而且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缝合。

因此,在使用Tang法肌腱缝合法进行缝合的手术中,可以轻松显示围绕器官的结构,以保护细胞结构,避免损坏组织的情况出现。

同时,由于Tang法肌腱缝合法有效地缩短了手术时间,也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有效,而且恢复期也更加短。

此外,该技术还能减少组织损伤、器官损伤以及术中出血以及感染的几率,从而增加患者·的痊愈率和安全性。

总之,Tang法肌腱缝合法是一项带来巨大好处的手术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恢复期以及增加痊愈率,是综合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方法及生物力学研究返回首页在线咨询一、肌腱缝合方法1.Bunnell缝合法:用带双针的肌腱缝线进行缝合。

从肌腱的一侧向远端斜行穿过肌腱中心在对侧出针,将缝线抽至一半处后,再从对侧斜行进针穿回。

按此法再作2次,使缝针从肌腱断端出来。

另一根缝针先平行穿过肌腱至对侧,再按前述方法从近端向远端、从一侧向另一侧斜行缝合4次,最后也从肌腱断端出针。

肌腱的另一半则从断端进针,按相反方向缝合,最后在远离断端处打结。

经此法修复的肌腱缝接处抗张力强度较大,但易造成肌腱缝接处绞窄,对局部血液循环影响较大,不利于肌腱愈合。

2.:Kessler缝合法:从肌腱断面垂直进针至远离断面约1 cm处穿出后横行穿过肌腱至对侧,再垂直进针从断面出针。

按同样方法缝合肌腱另一半,最后在肌腱断端打结。

此法缝合的肌腱缝接处抗拉力较强,是目前较常应用的方法之一。

自Kessler(1973)报道后有很多改良方法。

如用两根缝线分别从远离断面处进针、出针,使两线结均打在断端外、在肌腱两断端间加上一圈间断缝合等。

Barrnakian等人的改良最具新意。

他们先在肌腱两端各做一小切口,用带圈缝线从一侧小切口进针、肌腱断端中心出针,再从另一肌腱断端中心进针、该侧的另一小切口出针,然后再作Kessler缝合,但需注意将Kessler-缝合横行的缝线穿过套圈内,最后收紧套圈缝线使用于Kessler缝合的缝线承受套圈缝合缝线的力量,肌腱断端因此紧密靠拢。

他们通过力学测试发现,该方法使缝合处出现裂缝所需的力量比普通Kessler-缝合法增加l倍。

认为可用于肌腱修复后控制下的早期主动活动。

3.编织缝合:可用于肌腱转位或肌腱移植时的缝合。

在接受肌腱中心做一纵向切口,将转位肌腱从此切口中穿过,并在此用缝线将两肌腱缝合,再远离此孔约0.5 cm处,与前孔平面呈90~刺另一孔,将转位肌腱从此孔抽出并缝合,最后将转位肌腱末端包埋于接受肌腱内。

本法缝合处有很强的抗张力,且肌腱表面较光滑,粘连较轻。

tang法肌腱缝合法

tang法肌腱缝合法

tang法肌腱缝合法肌腱缝合术是一种手术,用于修复受损的肌腱。

种技术既可以进行完全性缝合,也可以进行部分性缝合。

在1990年,由Tang博士和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肌腱缝合方法--Tang法。

这一技术的发展对肌腱修复术的改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Tang法的基本原则是将缝合的针看作数字,依据手术本身的特点缝合颜色不同的针,以形成不同的图案。

过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把肌腱分开,减少组织损伤、增加缝合技巧,从而提高了整个缝合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Tang法肌腱缝合法是将缝合针分为三个不同的颜色,分别用于分开肌腱组织,提高缝合结果的效率以及改善缝合牢度。

其中,白色针主要用于把肌腱分开,以便在针缝线上形成图案;蓝色针用于将肌腱缝合在一起;紫色针主要用于改善缝线的外观。

此外,Tang法肌腱缝合法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为它使用的是不同颜色的针,因此可以减少组织损伤,并且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每个肌腱分离的部分。

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错误或损害受损组织的情况。

除了安全性外,Tang法肌腱缝合法还有一些其他优点。

先,它可以减少缝合过程中组织损伤,这对缝合过程的时间、损伤程度、复原能力和外观都有显著的影响。

其次,它可以实现较快的复原,而且可以使缝合的肌腱更均匀、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减少组织损伤和缝合效果的不良影响。

最后,它可以有效改善缝合外观,使过程更加美观。

通过使用Tang法肌腱缝合法,可以更有效地修复受损的肌腱。

确保了安全性,并可以减少缝合过程中组织损伤,提高缝合结果的效率,改善外观。

未来,Tang法肌腱缝合法将会在肌腱修复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受损的肌腱提供有效的修复服务。

浅谈肌腱缝合

浅谈肌腱缝合

浅谈肌腱缝合发表时间:2012-08-03T16:42:17.6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赵家明[导读] 肌腱缝合的目的是使两腱的腱端靠拢,或是使某一腱的腱端牢固地缝于邻近的一腱或数腱上,并保持此位置,直到其愈合。

赵家明(七煤医疗中心新兴医院 154600)【中图分类号】R68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247-02 【关键词】肌腱缝合肌腱缝合的目的是使两腱的腱端靠拢,或是使某一腱的腱端牢固地缝于邻近的一腱或数腱上,并保持此位置,直到其愈合。

在缝合肌腱时,操作应轻巧而精细,无创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不应该在腱的滑动面上造成任何操作上的缺点。

待缝合完成后,应将钳夹过的腱端均予切除。

通常不用钳或镊去钳捏肌腱,而是用支持线牵拉肌腱。

肌腱暴露于空气中时间如太久,应该用生理盐液使其湿润,防止干燥,并仍保有原来的光泽,否则会在其表面沉积纤维素,以后即发生粘连。

肌腱缝合材料以对组织刺激性少,拉力大而不易断者为佳,并要求能打出不易松脱的结者为宜。

肠线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可用细丝线、尼龙线或聚丙烯线,也可用不锈钢丝(直径为0.05mm 7股扭成的)。

一、Bunnell法肌腱端端缝合此法最常用于手及腕的屈侧,以横断面呈圆形的肌腱为好。

用两端带有直针的无损伤缝合针线。

线长30cm,直径符合5-O规格。

用一持腱钳横夹近腱端,当术者稍拉持腱钳使腱拉直时,用一针横贯肌腱离断端约1.5cm处,然后用线两端的针交叉斜贯肌腱,斜度以使针由穿入处向远侧0.6cm的对侧穿出为度,两针拉出后,各自在拉出处远侧约1mm处再交叉斜贯肌腱一次。

将持腱钳夹过的腱端切除,两针由断面穿出。

然后用持腱钳横行夹住远侧腱断端,靠近持腱钳用刀将腱的两边先后横切约1/3,露出远侧腱的一部分断面,即可用两针由断面刺入远侧腱,由两侧刺出,此后将两针交叉斜贯远侧肌腱两次,斜度与近侧腱相同,最后使两枚缝针由同一处穿出,将远侧腱被持腱钳夹过的部分切除,将两线均抽紧,至肌腱稍显打皱,以后肌肉收缩才不会使缝合处分离。

手术指南-肌腱缝合术

手术指南-肌腱缝合术

肌腱缝合术肌腱断裂和缺损是常见病,多由于损伤或病变所造成。

为恢复肢体、指、趾的功能,断裂或缺损的肌腱均须及时予以修复。

但几乎所有修复后的肌腱均与周围组织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和关节活动障碍,这与局部的病理情况、手术操作技术、缝合材料、术后处理是否正确等有密切关系,必须予以重视。

本文介绍常用的肌腱缝合法及其技术。

[适应症]1.急性或陈旧性肌腱损伤和断裂或缺损。

2.开放性损伤肌腱断裂,凡在伤后8~12小时以内,污染不重,清创彻底,有完整健康皮肤覆盖,可一期缝合肌腱。

否则应延期或待伤口完全愈合后择期修复。

3.因肿瘤或其他病变需要切断或部分切除的肌腱,应予一期修复。

[术前准备]1.肢体和病区的水肿、炎症,即使是轻度的,也应积极治疗,使之完全消退2~3个月后手术。

2.局部的较大和较硬的瘢痕应先切除与皮瓣修复,保证肌腱周围有良好的血运和柔软的疏松组织床。

3.在肌腱缝合前,对其支配活动的关节僵硬应先治疗,给予理疗和主、被动锻炼,使之恢复有较大的活动度,才能手术和收到肌腱缝合的效果。

4.缝合材料要选择反应小、拉力大、表面光滑的品种。

一般以0.25~0.30mm直径的软性不锈钢丝为最佳,多用于抽出钢丝缝合。

受力不大或直径细的肌腱可用尼隆单丝缝合。

细丝线缝合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反应,多用于Bunnell埋藏缝合,但丝线必须能承受1~1.5kg的拉力。

5.准备细长的直圆针作缝合肌腱用。

[麻醉]缝合肌腱手术应在无痛条件下进行,才能保证缝合质量和效果。

麻醉选择根据缝合肌腱的部位决定。

上肢多用臂丛麻醉,下肢多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儿童则用全麻。

[手术步骤](一)Bunnell埋藏缝合法(∞字缝合)适用于肌腱两断端直径相仿者。

1.体位、切口根据缝合肌腱的部位选择,要求肢体安放稳定,宜于手术显露。

切口宜稍长些。

2.肌腱近断端缝合先用止血钳夹住肌腱断端拉紧。

取30cm长丝线一条,两头穿细长直针。

在距断端1.5cm处横贯肌腱进针,抽出使两侧线等长[图1 ⑴],然后紧靠出针点旁侧进针,斜向断端交叉而对称地穿过肌腱,如此交叉进针2~3次,最后在止血钳近侧3mm处穿出[图1 ⑵]。

肌腱缝合法

肌腱缝合法

肌腱缝合法肌腱缝合法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肌腱断裂或撕裂等损伤。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什么是肌腱缝合法、适用范围、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和风险。

一、什么是肌腱缝合法肌腱缝合法是一种通过手术将断裂或撕裂的肌腱重新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这种手术通常由外科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可以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或微创技术进行。

二、适用范围肌腱缝合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腱损伤,包括:1. 运动损伤:如网球肘、高尔夫球臂等。

2. 职业性损伤:如重复性应力损伤。

3. 意外损伤:如跑步时扭到了脚,导致跟腱断裂。

4. 年龄相关性损伤:随着年龄增长,软组织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受伤。

三、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肌腱缝合手术之前,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这些检查包括:1. 身体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

2. X光和MRI: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肌腱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3. 血液测试: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

4. 麻醉咨询:在手术前,患者需要与麻醉师讨论麻醉方案,并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

四、手术过程肌腱缝合手术通常需要将患者放置在侧卧位或仰卧位。

以下是一般的手术步骤:1. 麻醉: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使患者进入无痛状态。

2. 切口:医生会在损伤区域上切开皮肤,并将组织分离开来,以便到达肌腱。

3. 缝合:医生会使用缝合线将肌腱的两端连接在一起。

4. 整合:医生会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来帮助肌腱恢复功能。

五、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以确保肌腱能够正确愈合。

以下是一些术后护理要点:1. 使用支架:医生可能会在手术后几周内给患者使用支架或石膏来保护肌腱。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灵活性,并促进肌腱愈合。

3. 避免过度使用:患者需要避免过度使用受损的肌腱,以免引起新的损伤或延迟愈合。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缝合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肌腱断裂或损伤。

在进行肌腱缝合手术时,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以确保肌腱能够有效愈合并恢复功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肌腱缝合方法。

首先,常见的肌腱缝合方法之一是简单缝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肌腱断裂的早期治疗,通常在伤后的48小时内进行。

医生会将肌腱断端对齐,并使用缝合线将其缝合在一起。

简单缝合可以快速恢复肌腱的连续性,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另一种常用的肌腱缝合方法是锁定缝合。

这种方法通过在肌腱断端穿孔并使用特殊的缝合线进行缝合,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支撑。

锁定缝合通常用于肌腱损伤较为严重的情况,可以减少肌腱再次断裂的风险。

除了简单缝合和锁定缝合,还有一种常见的肌腱缝合方法叫做织物缝合。

这种方法使用生物吸收性缝合线或人工合成材料,将肌腱断端缝合在一起。

织物缝合可以减少对肌腱的损伤,并且在愈合过程中逐渐被吸收,无需手术再次取出。

最后,还有一种肌腱缝合方法叫做缝合辅助技术。

这种方法通常结合其他缝合方法,通过使用辅助器械或技术来增强肌腱的稳定性和愈合效果。

例如,医生可能会使用缝合锚或肌腱接头器来辅助进行肌腱缝合,以确保肌腱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肌腱缝合方法对于肌腱损伤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肌腱损伤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最合适的缝合方法,以确保肌腱能够有效愈合并恢复功能。

在进行肌腱缝合手术时,医生需要谨慎操作,并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肌腱缝合法及其技术
肌腱断裂与缺损就是多发病,多由于损伤或病变所造成。

粘连与关节活动障碍就是肌腱缝合术后主要得主要并发症,必须予以重视。

本文介绍常用得肌腱缝合法及其技术、
[适应证]
1、急性或陈旧性肌腱损伤与断裂或缺损。

2。

开放性损伤肌腱断裂,凡在伤后8~12小时以内,污染不重,清创彻底,有完整健康皮肤覆盖,可一期缝合肌腱。

否则应延期或待伤口完全愈合后择期修复、
3、因肿瘤或其她病变需要切断或部分切除得肌腱,应予一期修复。

[术前准备]
1.肢体与病区得水肿、炎症,即使就是轻度得,也应积极治疗,使之完全消退2~3个月后手术。

2、局部得较大与较硬得瘢痕应先切除与皮瓣修复,保证肌腱周围有良好得血运与柔软得疏松组织床。

3.在肌腱缝合前,对其支配活动得关节僵硬应先治疗,给予理疗与主、被动锻炼,使之恢复有较大得活动度,才能手术与收到肌腱缝合得效果。

4、缝合材料要选择反应小、拉力大、表面光滑得品种。

一般以0。

25~0.30mm直径得软性不锈钢丝为最佳,多用于抽出钢丝缝合。

受力不大或直径细得肌腱可用尼龙丝线缝合。

细丝线缝合有一定程度得组织反应,多用于Bunnell埋藏缝合,但丝线必须能承受1~1、5kg得拉力、
5、准备细长得直圆针作缝合肌腱用。

[麻醉]
缝合肌腱手术应在无痛条件下进行,才能保证缝合质量与效果。

麻醉选择根据缝合肌腱得部位决定。

上肢多用臂丛麻醉,下肢多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儿童则用全麻。

[手术步骤]
(一)Bunnell埋藏缝合法(∞字缝合)
适用于肌腱两断端直径相仿者、
1、体位、切口根据缝合肌腱得部位选择,要求肢体安放稳定,宜于手术显露。

切口宜稍长些。

2。

肌腱近断端缝合先用止血钳夹住肌腱断端拉紧、取30cm长丝线一条,两头穿细长直针。

在距断端1。

5cm处横贯肌腱进针,抽出使两侧线等长[图1⑴],然后紧靠出针点旁侧进针,斜向断端交叉而对称地穿过肌腱,如此交叉进针2~3次,最后在止血钳近侧3mm处穿出[图1 ⑵]。

继之用利刀沿止血钳近侧大部切开肌腱[图1 ⑶],翻转止血钳以显露断面,同上法进针,自腱断面内两侧对称引出[图1 ⑷],切除肌腱残端,拉紧缝线[图1 ⑸]。

(1)近端腱横贯缝针⑵两针交叉缝
⑶切开断端⑷于近断面对称出针
⑸拉紧近断腱缝线⑹远断面对称部位进针
3.肌腱远断端缝合同上法先用止血钳夹住断端,沿钳得内面大部切断肌腱,翻转止血钳,露出断面,调整肌腱轴线与近断端一致,在远断面选与近断面缝线点相对应得位置斜向交叉进针距断面3mm 处引出[图1 ⑹],同样斜向交叉对称贯穿缝合2~3次,选一针横穿到另针近旁,最后将腱断端切下[图1⑺]。

⑺远端腱交叉缝合,最后一针横贯
4。

拉紧缝线,对合肌腱先拉住一根缝线,另一手扶住远断端肌腱,将缝线拉直,以消除腱内缝线得松弛、再拉另一根缝线同样收紧,使肌腱断面密切相接[图1⑻⑼]。

⑻拉紧缝线,使断端靠拢⑼拉紧另一缝线,使断端紧贴
5。

结扎缝线将相邻穿出得两根线结扎,使线结陷入腱表面。

线结就是缝合得弱点,应该使之陷入腱内而受最低张力[图1 ⑽]。

⑽结扎
图1Bunnell∞形对端埋藏缝合
6、缝合皮下及皮肤、
(二)Bunnell钢丝抽出缝合法
主要用于张力较大得肌腱断裂得缝合。

1。

体位、切口同Bunnell埋藏缝合法。

2、肌腱近断端缝合同Bunnell埋藏缝合法。

惟在第一针横贯线转角处穿过一根15cm长得钢丝[图2(a)],对折拧旋数转,穿三角针从近旁皮肤引出,待肌腱愈合后用以抽出缝合肌腱得钢丝。

3、肌腱远断端缝合将肌腱近断面引出得钢丝,经远断面相应点沿腱得轴线平行穿过2cm,然后自腱得浅面两侧穿出[图2(b)]。

4、钮扣固定将缝好肌腱得针线顺其缝合腱得方向从远端得皮肤上引出,穿过多层小纱布垫与钮扣得扣眼[图2(c)],拉紧钢丝,使近断端腱移向远端,断面密切对合,再将钮扣反向压紧,拧紧钢丝固定。

用细丝线缝合腱膜数针[图2(d)]。

图2 Bunnell 钢丝抽出缝合法
5。

缝合按层缝合皮下及皮肤。

(三)双十字缝合法
此法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多用于断肢、断手再植,或病情需要尽快结束手术时。

1.体位、切口同Bunnell埋藏缝合术。

2、缝合肌腱用丝线先在近端肌腱上距断面0。

5~1cm左右处自浅面垂直贯穿缝合,将线越过断面,在远端肌腱等同距离处得侧面横位贯穿缝合;回至近端腱得侧面横穿缝合,再在远端腱得深面作垂直贯穿缝合,自浅面引出[图3⑴],2线在腱内呈十字。

图3双十字缝合法
3、拉紧对合逐步收紧丝线,使腱断面紧密对合,结扎丝线,线结陷入腱内[图3⑵]。

4。

缝合按层缝合
(四)鱼口式缝合法
此法适用于肌腱两侧断端直径相差较大者。

1。

体位、切口同Bunnell埋藏缝合法。

2、腱断端修整将粗腱断端作V形切除呈鱼口状,深0。

5cm左右。

在细腱断端缝扎一根牵引线[图4⑴]。

3、穿过肌腱先用尖刃刀尖在粗腱V口底部中央斜刺由腱背侧穿出,用蚊钳夹住刀尖[图4
⑵],随刀片退出而穿出V口,分开扩大形成隧道适能容纳细腱,然后,夹住细腱牵引线拉出隧道[图4
⑶⑷]。

在距隧道口近侧0。

5cm处另作一隧道横贯粗腱,将细腱再自此拉过[图4⑸]、
4。

缝合固定将细腱拉紧到需要张力后在两隧道得中段各褥式缝合两针固定两腱,在粗腱外切除外露得细腱残端,塞入粗腱内,缝合腱膜一针,保持表面光滑。

最后,将鱼口上下两片缝在细腱上[图4⑹]。

图4 鱼口式腱缝合法
5。

缝合按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五)kessler缝合法
从断端面进针,约5mm出针,横行穿过肌腱后,再从纵形穿出肌腱、对侧方法同上。

(六)kleinert缝合法
从断端5mm处横穿肌腱,在斜穿肌腱。

(七)津下缝合法
(八)田岛缝合法
[术中注意事项]
1、分离、钳夹、缝合肌腱时,应尽量注意无创技术。

通过隧道得肌腱残端要埋入腱内,断端对合要紧密,缝线、线结均应陷入腱表面,尽量减少外露,以保持腱表面得光滑度与减少粘连。

2、肌腱周围应有良好得血运与疏松柔软得组织包绕,不能与骨相贴。

瘢痕应予全部切除,皮肤缺损要用全厚皮瓣修复,不可游离植皮。

3、∞字缝合肌腱时,注意避免在交叉点穿过缝线而影响抽紧缝线、2根线应位于肌腱得各半,或同时2针交叉缝合[图5⑴]、
⑴双针交叉缝合⑵缝断面时用牵线指法固定
图5 缝合肌腱得辅助技术
4、肌腱两断端得缝线点必须相对应,还须注意轴向对合,避免旋转,才能保持腱吻合口得严密对位。

断端进出针可用蚊钳先夹住断端,沿钳壁大部切断肌腱,旋转蚊钳以显露断面后即可从容操作;也可先切除残端,引出一针线,用左手牵引该线,用中指抵住肌腱固定,然后缝第2针[图5 ⑵]。

5、伤口要彻底止血,这就是防止肌腱粘连发生得重要措施,必要时也可置胶皮片引流,24~48小时后取出。

[术后处理]
1、术后固定肢体、指(趾)保持于肌腱松弛得位置。

2。

术后2周拆皮肤缝线,用Bunnell钢丝抽出缝合法者,6周后抽出钢丝,抽出时要固定好近端肌腱,以免损伤断端愈合。

3。

术后3周开始轻度活动关节,6周后即可正常功能锻炼。

过早活动可造成肌腱断面分离或断裂,过晚活动易发生粘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