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十九) 3.3.1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 3.3.1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 3.3.1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

自然界中的硫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和熔岩中

B.含硫矿物可以借助氧气、水等的作用实现相互转化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

D.硫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

【解析】选C。硫与氧气的反应产物是SO2,与氧气是否过量无关。

2.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清洗掉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同学们拟用以下方法除去:①用CS2溶解然后用水清洗,②用热碱液除去(发生的反应是3S+6NaOH2Na2S+Na2SO3+3H2O),关于这两种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CS2是利用了硫易溶于CS2的性质

B.用热碱液清洗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用热碱液清洗时硫单质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D.可用酒精清洗硫

【解析】选D。硫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所以可以用CS2溶解硫单质,不能用酒精除去;用热碱液除去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的硫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3.(2015·大连高一检测)下列物质的用量或浓度改变,生成物会改变的

是( )

A.Cu与O2

B.铁粉与硫粉

C.C与O2

D.S与O2

【解析】选C。改变A、B、D选项中反应物的用量,其对应产物不变,即分别生成CuO、FeS和SO2。C项则因O2量的多少而生成CO或CO2。

4.用8 g硫与0.5 mol某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该单质可能是( )

A.H2

B.O2

C.Cu

D.Fe

【解析】选C。n(S)==0.25 mol,n(S)∶n(单质)=0.25∶0.5=1∶2,该单质是Cu。

【补偿训练】(2015·南宁高一检测)0.1 mol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1.6 g,则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可能是( )

A.铁

B.铜

C.氢气

D.氧气

【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参加反应的硫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因此该单质与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只有铜与硫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而铁、氢气、氧气与硫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因此选B。

5.(2015·太原高一检测)单质硫的氧化性弱于氯气的主要事实是( )

A.通常状况下,硫为淡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

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

C.金属与硫和与氯气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氯气被还原为-1价

D.跟同一有变价的金属反应(如铜或铁),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而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

【解析】选D。物理性质不能说明物质的氧化性强弱,A、B项可排除;氧化性越

强,越易得电子,氧化其他物质的能力越强,使其他物质中的元素变成高价态的能力越强。

6.已知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现有CO2气体中含少量SO2,欲得到干燥纯净的CO2,通过如图所示的洗气瓶,(1)(2)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 )

A.(1)NaOH;(2)浓硫酸

B.(1)浓硫酸;(2)NaOH

C.(1)NaHCO3;(2)浓硫酸

D.(1)浓硫酸;(2)Na2CO3

【解析】选C。由于SO2溶于水生成H2SO3,CO2溶于水生成H2CO3,且酸性H2SO3>H2CO3,故SO2遇到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时可放出CO2气体。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故A、B两项均不可行;C项,(1)中NaHCO3既可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又能吸收SO2并产生CO2气体,(2)中浓硫酸将CO2进行干燥,符合题目要求;D项中先用浓硫酸干燥后通过Na2CO3溶液带出的水蒸气不能被除去,且Na2CO3溶液还能溶解一部分CO2,故D错。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黑火药的成分是硝酸钾、硫黄和木炭,俗称“一硫二硝三木炭”。点燃后,黑火药会发生剧烈反应而爆炸,其主要反应方程式为S+2KNO3+3C K2S+N2↑+3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S是(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黑火药中的“一硫二硝三木炭”的含义是指。

A.质量比

B.物质的量比

C.体积比

(3)现有一定量的黑火药爆炸,产生了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 L,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4)简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 。

【解析】(1)可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

(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其比例是指物质的量比。

(3)由题意知n(N2)+n(CO2)==2 mol。

n(N2)=×2 mol=0.5 mol,n(CO2)=1.5 mol,

则n(e-)=12×0.5 mol =6 mol。

答案:(1)氧化剂(2)B (3)6 mol

(4)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污染性气体SO2,还有噪声、粉尘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不小心还会引发火灾,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8.(10分)探究铁与硫反应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问题: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生成了黑色物质,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猜想与假设:(一)铁元素显+2价。

(二)铁元素显价。

(三)铁元素显价。

设计和实施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粉末中,硫粉的量应(填“过量”或“少量”),其原因是。

(2)反应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3)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混合粉末的一端,反应即可发生并持续进行,原因是。

(4)操作②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稍稍加热的目的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操作③的实验目的是。

(6)证明溶液D中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操作和现象是。【解析】根据铁元素的主要价态判断可知,铁与硫粉反应时铁的价态有可能是+2价,+3价或者是+2价和+3价的混合价态。

(1)根据实验的流程可知,在铁与硫粉的反应中,为了保证铁完全反应,防止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应该是硫粉过量。

(2)惰性环境就是无氧的环境,主要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

(3)由于该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所以此反应能持续进行主要是因为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保证反应的持续进行。

(4)加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主要是除去过量的硫单质。

(5)将硫酸煮沸的目的是保证将硫酸中溶解的氧气除去,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6)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无三价铁离子,再加入氯水,变红,说明含有二价铁离子。

答案:(二)+3 (三)+2、+3

(1)过量防止未反应的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干扰实验

(2)防止空气中的O2参与反应

(3)铁和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4)除去过量的硫粉

3S+6OH -2S2-+S+3H 2O

(5)防止硫酸溶液中的氧气氧化亚铁离子

(6)取D的溶液少许于一支洁净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显红色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作业课课练(有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2) 1.古诗三首 (2) 2.燕子 (4) 3.荷花 (6) 4.昆虫备忘录 (8) 语文园地一 (9) 第二单元 (10) 5.守株待兔 (10) 6.陶罐和铁罐 (11) 7.狮子和鹿 (12) 8.池子与河流 (14) 语文园地二 (14) 第三单元 (16) 9.古诗三首 (16) 10.纸的发明 (18) 11.赵州桥 (20)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21) 语文园地三 (22) 第四单元 (24) 13.花钟 (24) 14.蜜蜂 (25) 15.小虾 (27) 语文园地四 (27) 第五单元 (29) 16.小真的长头发 (29)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30) 第六单元 (32) 18.童年的水墨画 (32) 19.剃头大师 (33) 20.肥皂泡 (35) 21.我不能失信 (36) 语文园地六 (37) 第七单元 (38)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38) 23.海底世界 (40) 24.火烧云 (42) 语文园地七 (43) 第八单元 (44)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44) 26.方帽子店 (46) 27.漏 (47) 28.冬枣 (49) 语文园地八 (50)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第 1 课时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1.rónɡ√yàn√yuān√yānɡ√ 2.默写《绝句》。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第 2 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时作业19.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1.下列物质不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高分子分离膜 B.液晶高分子材料 C.生物高分子材料 D.光导纤维 【解析】光导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分离膜、液晶高分子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都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 D 2.高分子分离膜可以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将物质分离,下列应用不属于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范围的是( ) A.分离工业废水,回收废液中的有用成分 B.食品工业中,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和酿酒

C.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 D.海水淡化 【解析】A、B、D均是功能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范围,而C中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应是传感膜,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是热电膜。 【答案】 C 3.下列对有机高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与原子、链节跟链节均以共价键结合 B.原子跟原子以共价键结合,链节跟链节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C.原子跟原子、链节跟链节均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 D.原子跟原子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链节跟链节以极性共价键结合 【解析】原子之间只能以共价键结合,可能为极性键也可能为非极性键;链节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答案】 B 4.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简单混合便成复合材料 B.合金就是复合材料 C.复合材料中的各部分作用相同 D.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 【解析】考查复合材料的概念。 【答案】 D 5.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导弹的射程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 ) A.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能经受超高温的变化 B.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的质量减轻 C.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超高强度的改变 D.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 【解析】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导弹的射程有很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在弹药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减轻了弹体的质量。 【答案】 B 6.“神丹”系列成功飞天,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为了防止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而起火燃烧,在飞船表面覆盖着某种特殊材料,该材料应具

高中英语课时作业十九Unit6Design北师大版必修2

课时作业(十九) Unit 6 Design Ⅰ.用适当的介词或连词填空 1.We didn’t go to bed twelve last night. 答案:until 2.There is a blackboard the front of our classroom. 答案:in 3.My father will be back three days. 答案:in 4.There is a bridge the river.We can go across the river easily. 答案:over 5.The sun sinks the horizon.The night falls. 答案:below 6.They walked the playground and came to the dining room. 答案:across 7.I walked the forest,tired and hungry. 答案:through 8.He is busy packing up because he will leave Shanghai tomorrow. 答案:for 9.The window is well the tree.So you can see the garden clearly. 答案:above 10. Mary came to study,she has made much progress in Chinese. 答案:Since Ⅱ.完成句子 1.— (从什么时候开始) has Jack been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2014,I suppose. 答案:Since when 2.We (对……很恼火) his mistake,because we have emphasized this for several times. 答案:are very annoyed at 3.I have already made a decision (对……采取什么态度) this matter. 答案:what attitude to adopt to 4.It is unbelievable that Mr Lucas leads a simple life (尽

高中生物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3·福州模拟)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 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3.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 4.(2013·龙岩模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进行①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能进行②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分解者不能进行①过程 D.分解者可以进行②或者③过程 5.下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耗氧量的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分 别最可能是( ) 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 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 C.Ⅰ和Ⅱ都可能是消费者或生产者 D.Ⅱ只能是生产者 6.生态系统是指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其各组成成分交叉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下列对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作业—19 剃头大师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19剃头大师(匡郎小学)姓名: 1.看拼音,写汉字。 biǎo dì dǎn xiáo ɡuǐ lǐ fó duó mén ér táo ()()()() Huān yíng shuāng bèi chóu rén diàn dēng pào ()()()() dǎ mà chóu rén yǎn shén chà ()()() fù qián shuānɡ bèi suī rán ()()() 2.形近字组词。 执()否()形()摸()里()泡()丸()歪()刑()漠()理()抱()3.连一连。 监督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冤家新颖符合时势潮流。 发誓察看并加以管理。 耿耿于怀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对头的意思。 时髦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4.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一()木尺一()剃头大师一()头发 一()熊皮一()电灯泡一()剃刀 一()推剪五()钱一()冤家 5.造句: 甚至 一会儿......一会儿...... 6.填空: 1.本文主要讲“我”的表弟()与()的恩怨故事和“我”给表弟剃头的故事。通过()、()等刻画了一个()形象和“我”作为“剃头大师”的搞笑故事。 2.《剃头大师》中的“我”给小沙理发失败,小沙最后剃了一个()。

【第二课时】19剃头大师(匡郎小学)姓名: 3、我会改写句子。 1、人们怎能不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述句) 2、这样认真地学习,肯定能考出优秀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问句) 3、今天我一定要去看演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重否定句) 4.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 )我们校园的围墙边,有一棵美丽的梧桐树。春天,梧桐树上那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活 .. 地出现在枝头。几阵春雨,枝头的芽苞都绽开了。点缀在布满美丽斑纹的树干上,特别可爱。夏天,当骄阳似火的时候,梧桐树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绿叶。透过绿叶,阳光变得斑斑点点,像闪烁在夜空中的星星。一阵秋风,抖落了几片树叶。从那时开始,梧桐树悄悄地落叶,枝头渐渐地稀疏了。那些手掌般的叶子,都偷偷躲在我们的课本中,摇身变成了书签。冬天到了,梧桐树无私地牺牲了一片片树叶,为了让更多的 ( )。你瞧,小朋友们正围着它,在阳光阳光照射大地。尽管寒风摇曳着它的枝干,可它并不感到孤单 .. 下谈笑、嬉戏…… l.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将序号填在横线上。(1分) ①美丽的校园②校园里的梧桐树③那一棵梧桐树 2.在括号里给加点的词语写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2分) 3.你觉得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抄下来。(2分) 4.短文是按顺序写梧桐树的。分别写了梧桐树、、、不同的景象。(3分) 5.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个句子把比作了。(2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十九)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十九)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下列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B.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C.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D.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解析:B本题为一道逆向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应选。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20世纪末已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微观方面体现在( ) A.人们的消费已过渡到享受型消费 B.彻底消灭了贫困问题 C.国家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解析:D本题从微观方面考查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A、B两项本身说法错误;C项是从宏观上来说的;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 3.《诗经·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总 体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B本题考查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即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本题需要学生提高对教材的识记能力。B项正确。 4.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此需要( ) ①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③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④优先发展工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措施。①②③都是其中的合理化措施,应选; ④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项。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2 4基因的表达

第 1 页 共 7 页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2 4基因的表达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tRNA 与mRNA 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 ( ) A.细胞核中 B.核糖体上 C.核膜上 D.核孔处 2.(2013·温州模拟)图示DNA 分子片段(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基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 T C T A G ----??----?①………… ②………… 信使RNA ③……-A-U-C-…… 转运RNA ④……-U-A-G-…… 氨基酸 ⑤……—异亮氨酸—…… A.图中包含8种核苷酸 B.DNA 双链中②为模板链 C.在③链上可以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 D.⑤代表的氨基酸只能由一种特定转运RNA 搬运 3.下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 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相同 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 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 的消耗 4.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 转运 B.该过程需要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 提供能量 C.该过程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 一定与T 配对,G 一定与C 配对 D.DNA 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5.图甲表示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图乙表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对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7 页 A.图甲中y 代表核糖,z 代表含氮的碱基 B.图甲与DNA 基本组成单位的不同在于y 和z C.图乙所示的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图乙中mRNA 上的终止密码子位于b 端 6.(2013·绍兴模拟)如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 C.M 1和M 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D.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 2 7.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B.图中所示的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遗传信息由②传递到⑤需要RNA 作媒介 D.图中①在该过程中不起作用,由此可确定①在遗传上不具功能 8.已知AUG 、GUG 为起始密码子,UAA 、UGA 、UAG 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 碱基排列顺序如下: A-U-U-C-G-A-U-G-A-C ……(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 案】 class=txt>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草原 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清爽),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潇洒自由自在随意),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害羞),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1、忽(飞)忽(落)忽(上)忽(下)忽(强)忽(弱) 忽(高)忽(低)忽(明)忽(暗) 2、一(碧)千(里)一(诺)千(金)一(字)千(金) 一(发)千(钧)一(掷)千(金) 从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一诺千金——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三、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让我觉得整个草原好像一幅的巨大的中国画。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老舍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这道彩虹不仅是颜色、形状的准确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恰当比拟。 优美的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

2020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2生物的进化-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 2020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2生物的进化-精装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20xx最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2生物的进化

时间 / 30分钟 基础巩固 1.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文中对生物的进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达尔文没有解释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强调,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B.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不会进化 D.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 3.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2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的R1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 B.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R1味觉受体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 D.花蜜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 4.山油茶籽可以用来榨取茶油,其花蜜中含有生物碱和茶皂素,中蜂、意蜂取食花蜜会死亡,而攻击力强的土栖蜂可以山油茶花蜜为食,并为其传粉.研究人员将土栖蜂与中蜂杂交获得M蜂.M蜂繁殖多代后再与土栖蜂杂交以恢复其野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栖蜂利于保持山油茶基因多样性 B.山油茶与土栖蜂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C.土栖蜂与中蜂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可用生长素培育无籽果实增加产量 5.在超市中无公害蔬菜很多,也很受市民的欢迎,这些无公害蔬菜在生产中,不使用农药、杀虫剂和化肥等.假如在蔬菜的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其结果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6.[20xx·江西玉山第一中学5月模拟] 在阿拉斯加地区,棕熊生活在森林里,北极熊生活在雪原和浮冰上,它们适合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但在动物园两者可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棕熊和北极熊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棕熊与北极熊在自然环境中基因无法交流 C.北极熊和棕熊都是长期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八章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一)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不需要阻力 [课堂作业]1、(1)速度

(2)长小匀速直线 (3)牛顿第一定律 2、D 3、A 4、C [课后作业]5、木板推理力与运动 6、C 7、D 8、C 9、B 10、C

11、(1)小车、长木板 (2)实验方法:用力推着小车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然后撤掉推力实验现象:小车继续在长木板上运动(答案合理即可) 第八章第2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二)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惯 [课堂作业]1、左惯性 2、锤柄继续向下运动 3、D 4、C 5、B 6、快速甩动手时.水珠与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时,水珠由

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就会被甩掉 [课后作业]7、惯性车辆行驶时,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车距(答案合理即可) 8、惯性静止 9、减速惯性 10、跳远前要助跑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答案合理即可) 11、C 12、D 13、A 14、D 15、B

16、车辆启动前,人和车处于静止状态.在车辆启劝后,脚受摩擦力作用随车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容易向后摔倒 第八章第3课时二力平衡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 2、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1、4竖直向上 2、50水平向左 3、D 4、C 5、A 6、如图所示

[课后作业]7、10水平向左18 8、10⁴10⁴竖直向上 9D13D 10D14A 11D15D 12C

课时作业19 我国的宗教政策

课时作业19我国的宗教政策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 1.据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 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 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 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解析:我国只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故A错误。C本身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也排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包括信教自由,也包括不信教的自由,排除D。故选B。 答案:B 2.佛教提倡人间佛教,把建设人间净土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追求一致。如果把人间净土这种目标的崇高性和实现人间净土的积极性推广到宗教以外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这种精神动力就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这反映了在我国()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解析:我国把佛教的人间净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这表明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A、B说法错误,在现阶段,宗教的本质并未改变,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不是让信教群众放弃有神论信仰。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宗教信仰自由已作为一项公民基本权利载入宪法。下列对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宗教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宗教信仰自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信不信教的自由;信哪种宗教的自由;信哪个教派的自由;什么时候信教的自由,故选A项。B、C、D三项与宗教信仰自由无关,并且D项本身错误。 答案:A 4.在处理与宗教界朋友关系的问题上,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这一主张的依据在于() A.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C.在我国,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17-2018学年高考英语北师大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语言朋友(19)

2017-2018学年 语言朋友(19) 完形填空 It was already half past seven and I was running late again for the dinner appointment with my wife, Eleanor.We had __1__ to meet at the restaurant at seven o'clock.I felt a little uneasy, but to my __2__I had a good excuse: A business meeting had __3__ and I'd wasted no time getting to the dinner. When I arrived at the __4__ I apologized and told Eleanor I didn't mean to be late.She screamed, “You never mean to.” Well, I__5__ tell she was angry.“I'm sorry but it was not __6__,” I said.Then I told her about the business meeting.__7__,my explanation seemed to make things worse, which started to drive __8__ mad as well. Several weeks later, when I__9__ the situation to my friend Ken Hardy, he smiled, “You__10__ a classic mistake.You're stuck __11__ your own way of thinking.You didn't __12__ to be late.But that's not the point.What is__13__ in your communication is how your lateness affected Eleanor.” He pointed out that I focused on the intention__14__Eleanor focused on the result.Thus, __15__of us felt misunderstood and crazy. Thinking more about Ken's words, I __16__recognized the root cause of such disagreement.It's the result of the action that

高三生物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单元评估检测十 (1)

单元评估检测(十) 必修3 第5、6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食物网中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只有生产者依赖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2.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对于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来说一定能提高稳定性 B.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低 C.对于濒危物种易地保护是主要的措施 D.要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上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某同学做了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 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③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 ④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惟一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如图是以种植番茄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食物链是A→B→C B.B→C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 C.先进行物质循环,再进行能量流动 D.如果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 000 J/(cm2·a),A、B、C三个种群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占其同化量比例最高的是C种群 5.(2013·衢州模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间接价值( )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被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 6.据报道,由于市民的不断放生致使大明湖中的部分湖区巴西龟泛滥成灾,小巧可爱的巴西龟成了公认的生态杀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龟泛滥成灾是因为湖中缺少其天敌或其天敌较少 B.巴西龟的入侵却能增加大明湖湖区的物种多样性 C.巴西龟刚侵入大明湖时,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引入的外来生物都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7.(14分)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鱼的养殖方式。养殖技术人员对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调查后,得到了甲图所示的食物网和乙表中的能量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答案

一、填空(32分) 1、截止6月20日,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08人受伤,17406人失踪,请你统计一下,这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大约是()万人 2、小明家这个月的收入2500元,记作+2500,在购买书籍方面支出200元,记作()元。 3、5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4、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每段长()米。 5、比2.5千克少20%是()千克,5千克比4千克多()%。 6、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3时20分=()时;1002立方分米=( )立方米。 8、()÷6=6∶()==()% 9、6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一张地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是1:6000000。如果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00千米,图上距离应是()厘米。 11、把4.05、0.4705、41%、25 、0.411从左到右依次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四位的数是( )。 12、从下面的比中选出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是( ) 2:1 2.4:3 : 0.5:0.25 13、成人身高大约是脚长度的7倍,如果一个成人的脚长χ米,那么他的身高是()米。 14、4.3时()4小时30分8.999×99()899.9 π () 3.14 15、一批零件有500个,经检验有10个废品。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16、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04.8 )平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立方厘米。 17、一组数据16、13、10、16、10、40、10、50、10、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 位数是(),众数是()。 1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度,其余两个内角度数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2、甲数的23 等于乙数的15 ,甲数和乙数比较()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十九

课时作业(十九) (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之道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运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洛诰》的“时中”等。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申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义。 中道本身是极高极难的标准。孔子有言: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就是指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仔细体会把握,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所倡导的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被误解为折中主义,事实上,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和折中主义完全不同,叩其两端的方式,更加接近于现代逻辑中的试错法。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的理想主义的方法论呢?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1 5.3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1 5.3细胞呼吸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 ) A.ATP B.H2O和CO2 C.H2O和丙酮酸 D.乳酸和ATP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肌肉组织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酵母菌在进行细胞呼吸时一定释放CO2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细胞呼吸 3.(2013·聊城模拟)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处于暂时缺氧状态,此时其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物质分解提供的( ) A.二氧化碳 B.葡萄糖 C.酒精 D.乳酸 4.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 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甲、乙两装置应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 C.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混浊程度相同 D.A瓶中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5.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相比,下列叙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 A.需酶参与 B.能释放CO2 C.是一个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D.能生成大量的ATP 6.(2013·福州模拟)细胞呼吸的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 A.种子贮存时应先晒干,降低其自由水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胞呼吸 B.应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应先通气,后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

C.水果保鲜可用低温法,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D.栽种庄稼,要多疏松土壤,提高根细胞的呼吸,利于吸收K+等生长所需元素 7.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关于“自体保藏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 C.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 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控温在1~5 ℃,则贮藏时间应该会更长 8.在某恒定的温度条件下,测得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 B.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 C.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 D.随着氧气浓度的逐渐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 9.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C.6部分来自叶绿体 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10.下列有关图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装置是研究微生物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 B.实验前煮沸葡萄糖溶液的主要目的是排出其中的空气 C.微生物发酵时的呼吸作用强弱受温度影响

【高考调研】2020高中数学 课时作业19 新人教A版选修2-2

课时作业(十九) 一、选择题 1.关于归纳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归纳推理是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B .归纳推理是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C .归纳推理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D .归纳推理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 答案 D 2.在数列{a n }中,a 1=0,a n +1=2a n +2,则猜想a n 是( ) A .2n -2 -1 2 B .2n -2 C .2 n -1 +1 D .2 n +1 -4 答案 B 3.观察图示图形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 ) A .■■ B .△ C. D .○ 答案 A 4.数列{a n }:2,5,11,20,x,47,…中的x 等于( ) A .28 B .32 C .33 D .127 答案 B 5.n 个连续自然数按规律排列下表: 根据规律,从2 010到2 012箭头的方向依次为( ) A .↓→ B .→↑

C.↑→ D.→↓ 答案 C 6.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2a n(n≥2),而a1=1,通过计算a2,a3,a4,猜想a n等于( ) A. 2 n+12 B. 2 n n+1 C. 2 2n-1 D. 2 2n-1 答案 B 7.(2010·山东卷)观察(x2)′=2x,(x4)′=4x3,(cos x)′=-sin x,由归纳推理可得: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记g(x)为f(x)的导函数,则g(-x)=( ) A.f(x) B.-f(x) C.g(x) D.-g(x) 答案 D 8.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123 456×9+7等于( ) 1×9+2=11 12×9+3=111 123×9+4=1 111 1 234×9+5=11 111 12 345×9+6=111 111 … A.1 111 110 B.1 111 111 C.1 111 112 D.1 111 113 答案 B 9.把1、3、6、10、15、21、…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子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下图), 试求第七个三角形数是( ) A.27 B.28 C.29 D.30

人教版英语必修一课时作业 19课

课时作业(十九)Unit 5Section ⅢLearning about Language & Using Language Ⅰ.单句语法填空 1.The driver narrowly escaped being_killed (kill)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2.Though he has met with many difficultie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he is still hopeful (hope). 3.The first time I visited (visit) that land, I decided to settle there. 4.It is the fifth time that the students in Trinity College have_visited (visit) our school. 5.Now their peace talks have reached a key stage where one side must give in to the other. 6.A large number of blankets (blanket) and clothes have been collected for the victims of the earthquake. 7.That man is rather cruel and he is well known for his cruelty (cruel) in this village. 8.As an educated (educate) man, Mr Wang acts properly in almost everywhere. 9.When a person is in trouble, talking with others often helps him feel better. 10.The boss decided to give a reward to him for hi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work. Ⅱ.阅读理解 A Ho w Grandpa Tata Caught a Ginormous Fish w ithout a Hook By Dhan Reddy Rating(等级):4.6 out of 5 stars Many children are lucky enough to go fishing. The luckiest ones get to go fishing with their grandpas! In this story, Dinesh and his grandpa go in search of a really big fish and catch the world's biggest fish with nothing but a piglet(小猪)! This book is a funny story 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