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基础实验

合集下载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虚拟仪器实验报告引言虚拟仪器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实验设备,它通过软件模拟各种实验仪器的功能,使得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本文将探讨虚拟仪器在教育中的应用,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案例来展示其实验效果和优势。

一、虚拟仪器在教育中的应用1. 提供实验资源丰富虚拟仪器可以模拟各种实验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光谱仪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仪器进行多种实验操作,从而拓宽实验内容和范围。

2. 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传统实验设备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如高压电、有毒气体等。

而虚拟仪器通过模拟实验操作,避免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受伤的风险。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

3. 提供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虚拟仪器能够精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仪器获取准确的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虚拟仪器实验案例:电路实验以电路实验为例,通过虚拟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虚拟仪器模拟电路实验,探究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欧姆定律。

2. 实验步骤首先,通过虚拟仪器搭建电路实验装置,包括电源、电阻、导线等元件。

然后,设置电源电压,并通过虚拟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记录数据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 实验结果通过虚拟仪器获取的实验数据,可以绘制电流-电压曲线和电流-电阻曲线。

通过曲线分析,可以验证欧姆定律,并得出其他相关结论。

4. 实验优势通过虚拟仪器进行电路实验,不仅可以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还可以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仪器进行多次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结论虚拟仪器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丰富了实验资源,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同时也提供了准确的实验数据。

通过一个具体的电路实验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虚拟仪器在实验过程中的优势和效果。

虚拟仪器试验报告

虚拟仪器试验报告

虚拟仪器试验报告实验报告:虚拟仪器在实验中的应用一、引言:虚拟仪器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和替代传统仪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能够实现对实验的模拟、仿真和控制。

虚拟仪器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例如电路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领域。

本实验将通过使用虚拟仪器来进行电路实验,以验证虚拟仪器在实验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目的:1.了解虚拟仪器的原理和应用;2.掌握使用虚拟仪器进行电路实验的方法;3.验证虚拟仪器在电路实验中的应用效果。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2.计算机;3.电路实验板;4.各种电路元件:电阻、电容、开关等。

四、实验步骤:1. 安装并打开LabVIEW软件;2. 根据实验要求,在LabVIEW中导入电路图;3.连接电路实验板并正确连接电路元件;4. 使用LabVIEW中的仪器控制模块,设置电流、电压等参数;5.执行电路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使用虚拟仪器进行电路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且可以通过LabVIEW软件进行实时分析和数据处理。

这使得实验结果更加直观、准确,并且可以轻松获得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来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结果显示,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符合欧姆定律的要求。

虚拟仪器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优势和挑战。

首先,虚拟仪器能够减少实验成本,省去了购买昂贵仪器的费用。

其次,虚拟仪器的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可以实时调整参数和观察实验结果。

同时,虚拟仪器还可以进行实时模拟和仿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

然而,虚拟仪器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虚拟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得到保证;同时,对于一些需要进行物理操作的实验,虚拟仪器可能无法完全取代传统仪器。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使用虚拟仪器进行电路实验,验证了虚拟仪器在实验中的应用效果。

虚拟仪器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并且能够实时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虚拟仪器,模拟真实的仪器实验,以探索实验原理,并获取实验数据,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实验仪器与装置:1. 虚拟仪器软件:使用Simulink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2. 计算机:用于运行虚拟仪器软件和获取实验数据。

3. 相应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相应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确认计算机和虚拟仪器软件正常运行。

2. 搭建电路(以电阻的测量为例):根据实验设计,搭建所需的电路。

3. 连接传感器:将传感器正确连接到电路中。

4. 设置实验参数:在虚拟仪器软件中设置实验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等。

5. 运行实验:点击软件中的"开始"按钮,运行实验。

6. 数据采集:观察软件界面上的数据显示,记录实验数据,如电阻值。

7.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比如绘制曲线图、计算相关参数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模拟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电路中某一电阻的电阻值。

我们根据设置的实验参数,在虚拟仪器软件中观察到了电阻值,并成功地记录了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的比较:比较实验测得的电阻值与理论计算值,我们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可能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确度、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等原因所导致的。

2. 实验数据的稳定性: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我们发现实验数据的稳定性较好。

重复实验结果的接近程度表明虚拟仪器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较高。

3. 数据分析与应用: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电阻值与其他因素(如电流、电压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可以探究电阻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虚拟仪器实验,我们掌握了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的过程和步骤。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电阻的电阻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虚拟仪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虚拟仪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对虚拟仪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计算机:配置满足虚拟仪器软件运行要求的个人计算机。

2、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 或其他相关软件。

3、数据采集卡:用于采集外部物理量信号。

4、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三、实验原理虚拟仪器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测量和控制系统,它将传统仪器的硬件功能通过软件来实现。

通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数据采集卡传输到计算机中,利用虚拟仪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显示。

虚拟仪器的核心是软件,通过图形化编程环境,用户可以方便地构建自己的测量和控制程序。

这种图形化编程方式类似于流程图,通过连接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搭建虚拟仪器系统安装和配置虚拟仪器软件。

连接数据采集卡和传感器。

2、设计虚拟仪器程序创建新的项目和程序框图。

选择合适的函数和控件来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

3、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定采集参数,如采样频率、通道数等。

启动采集,获取传感器的实时数据。

4、数据分析与显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平滑等处理。

以图表、数值等形式显示处理后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温度测量实验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分析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发现存在一定的误差。

可能的误差原因包括传感器精度、环境干扰等。

2、压力测量实验压力数据的变化与预期相符。

通过对比不同压力下的数据,验证了系统的测量性能。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数据采集不稳定检查连接线路是否松动,重新连接后问题解决。

2、程序运行出错仔细检查程序框图中的逻辑错误,修改后程序正常运行。

七、实验总结与体会通过本次虚拟仪器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

它不仅能够大大降低仪器的成本,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定制测量和控制系统。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一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一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一一、实验目的:LabVIEW编程软件入门学习二、实验内容:LabVIEW 基础学习1、熟悉LabVIEW编程环境、操作模板、LabVIEW帮助。

2、熟悉编写VI的过程及常用操作,如常用控件的添加、转换、删除,对象连线及运行、调试VI。

3、子VI的创建:创建和编辑图标、建立连接器。

4、VI的编辑技术及调试技术。

三、实验步骤:启动LabVIEW,创建VI程序,在前面板(用户界面)和后面板(程序框图)中进行试验三、实验总结:第一次接触LabVIEW这个软件,感觉不难,只要自己有耐心,去寻找所需要的控件,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第一次实验主要是熟悉该软件,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比较喜欢,通过这次实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我也会更加努力的。

四、实验作业:2. 新建2个子VI,再建立一个新VI,再调用2个子VI。

3.在前面板建立9个“数值显示控件”,并将其排列成三行三列的整齐图形。

4.创建一个数值控件,将其数据类型分别改为双精度浮点复数、单精度浮点数和定点数据类型。

7.修改方法: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表示法,选择相应的数据类型。

8.9.创建一个数值显示控件,将其改为数值输入控件,并关闭“显示为图标”菜单项,改变其显示方式。

10.11.12.列举布尔输入控件的机械动作并对其进行说明。

第一排:1.单击控件时改变控件值,该值保持到下一次按下控件为止,与程序读取控件值的次数无关2.单击再释放时改变控件值,该值保持到下一次释放操作为止,与程序读取控件的次数无关3.单击时改变控件值,该值保持到释放控件为止,与程序读取控件的次数无关第二排:4.在单击时锁定控件值,该值保持到释放控件为止,程序读取后恢复至默认值,不管是否处于按下的状态5.在释放时锁定控件,该值保持到程序读取为止,程序读取后恢复至默认值6.在单击时锁定控件值,该值保持到释放以后再被程序读取为止13.列举LabVIEW中各数据类型并写出其特征颜色。

虚拟仪器技术-虚拟仪器基础实验(1)

虚拟仪器技术-虚拟仪器基础实验(1)
第17页
《虚拟仪器技术》
VISA在LabVIEW中的实现
➢ 1.VISA子模板简介 VISA功能模块位于Instrument I/O →VISA→VISA Advanced 子模板中如图。
第18页
➢ 2.VISA 总线系统软件设计 VISA子模板中各个函数的端口图和功能如表
《虚拟仪器技术》
第19页
✓ (3)编程开发者接口。它是应用程序调用驱动程序的软 件接口,通过此接口可方便地调用仪器驱动程序中所定义 的所有功能函数。
✓ (4)VISA I/O接口。它通过本接口调用VISA这一标准的 I/O接口程序库,提供了仪器驱动器与仪器硬件的通信能 力。
✓ (5)子程序接口。它使得仪器驱动器在运行时能调用其 它所需要的软件模块(如数据库、FFT等),而提供的软 件接口。
第21页
《虚拟仪器技术》
(2)在属性节点弹出选单,选择Select Class→VISA→I/O Session 选项,如图8-7所示,在此选项的下列选单包含各 种不同的VISA类,选择VISA类后进行属性设置。
第22页
➢ 4. 实例 【例8-1】VISA锁定机制的运用 VISA锁定机制允许优先通过独立的操作访问资源。
第5页
VISA的组成原理
➢ 1、VISA的内部结构 VISA的内部结构简化图
《虚拟仪器技术》
第6页
《虚拟仪器技术》
✓ 1)资源管理器 VISA资源管理器是用于管理所有资源的一种系统资源 (控制设备资源),执行管理、控制和分配VISA资源的 操作。
✓ 2)资源 VISA的资源类概念类似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中类的 概念,它是一个实例的外观和行为的描述,是一种抽象化 的设备特点的功能描述,是对资源精确描述的专用术语。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实验五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实验五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实验五一、实验目的本次虚拟仪器实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虚拟仪器在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对虚拟仪器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计算机:配置满足虚拟仪器软件运行要求。

2、虚拟仪器软件:如 LabVIEW 等。

3、数据采集卡:用于采集外部物理量信号。

三、实验原理虚拟仪器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系统,它将计算机硬件资源与仪器测量、控制功能结合在一起。

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显示。

在本次实验中,主要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外部信号,然后在虚拟仪器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将数据采集卡正确安装到计算机上,并连接外部传感器或信号源,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2、软件设置打开虚拟仪器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卡的配置,包括采样频率、通道选择、量程设置等。

3、程序编写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编写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程序。

例如,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滤波处理、频谱分析等功能。

4、运行程序编译并运行编写好的程序,观察采集到的数据和处理结果。

5、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数据采集结果成功采集到了外部信号,数据的幅度、频率等特征与预期相符。

2、滤波处理效果通过低通、高通或带通滤波,有效地去除了噪声和干扰,使信号更加清晰。

3、频谱分析结果对采集到的周期性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准确地得到了信号的频率成分和幅值分布。

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采集到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是由于传感器精度、信号干扰或采样频率设置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调试和改进。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数据采集不稳定解决方法:检查硬件连接,确保接触良好;调整采样频率和缓冲区大小。

2、程序运行出错解决方法:仔细检查程序代码,查找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参考软件的帮助文档和示例程序。

实验虚拟仪器基础——NIELVIS入门

实验虚拟仪器基础——NIELVIS入门

5)虚拟仪器(NI ELVIS)基础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虚拟仪器概念2.学习NI ELVIS软面板仪器的使用,并进行实际测量3.了解G语言,LabVIEW编程初步[实验原理]一.虚拟仪器简介1.软件即仪器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简称VI)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测试平台。

虚拟仪器技术的优势在于可由用户定义自己的专用仪器系统,且功能灵活,很容易构建,所以应用面极为广泛。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可以带有多个扩展槽,就出现了插在计算机里的数据采集卡。

它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采集,数据的后处理由计算机软件完成,这就是虚拟仪器技术的雏形。

1986年,美国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简称NI公司)提出了“软件即仪器”的口号,推出了NI-LabVIEW开发和运行程序平台,以直观的流程图编程风格为特点,开启了虚拟仪器的先河。

2.与传统仪器比较虚拟仪器∙使用者定义功能∙软件定义的界面∙网络/互联网的连接传统仪器∙制造商定义功能∙固定的界面∙有限的扩展功能3.LabVIEW图形化开发环境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它功能强大且灵活,包含内容丰富的数据采集、分析、显示和存储工具。

LabVIEW用于实现对实际物理量的采集、分析和表达,利用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建立自己的虚拟仪器。

以LabVIEW为代表的图形化程序语言,又称为G语言。

使用这种语言编程时,基本上不需要编写程序代码,而是“绘制”程序流程图。

LabVIEW与虚拟仪器有着紧密联系,在LabVIEW中开发的程序都被称为VI(或虚拟仪器),其扩展名为vi。

VI包括三个部分:前面板(Front Panel)、程序框图(Block Diagram)和图标/连接器(Icon and Connector Pane)。

程序前面板用于设置输入数值和观察输出量,用于模拟真实仪表的前面板。

在程序前面板上,输入量称为控制器(Control),输出量称为显示器(Indicato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1 Uo Z2 R2 U i Z1 Z 2 R1 R2
第12页
《虚拟仪器技术》

图给出了调整补偿电容时,方波脉冲信号通过衰减器的波形。 图(a)为正常(最佳)补偿的波形,此时波形无失真。图(b)为 过补偿的波形,图(c)为欠补偿的波形。
(a) 最佳补偿
(b)过补偿
(c)欠补偿
《虚拟仪器技术》
第6章 虚拟仪器概述
本章概述
6.1 概述
6.2 高速多功能DAQ主板
6.3 模拟输入信号的调理
6.4 高速采集及存储系统设计
6.5 时序控制逻辑设计
6.6 DDS信号源的设计
第1页
《虚拟仪器技术》
6.1 概述
虚拟仪器通用测试平台的组成
虚拟仪器通用测试平台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1)个人计算机(PC)(2)外置式多 功能DAQ主板(3)系列化的测试与实验电路模板
通道量程的设计
输入通道的量程从50mV到50V,按1、2、5的倍率划分成 10档
第9页
《虚拟仪器技术》
模拟输入通道的量程设计
量程(V) 0.05
0.1 0.2
A (K1A1K2A2) 20
10 5
K1 1
1 1
A1 5
2.5 1.25
K2 1
1 1
A2 4
4 4
S1S2S3S4 (程控码) 0110
-5V~+5V OP07
U9
第17页
_
被测信号 ui
+ _
510
_
D 510
+
-128mV~+128mV
510
U4
510
OP07 U8
10k
6 7
输出数据 REFIN B ? AD9288 D0 ~ D7
AIN A
《虚拟仪器技术》
2. 虚拟仪器的通用硬件平台
(1)通用硬件平台的基本功能 信号采集(模拟、数字输入);
《虚拟仪器技术》

2、输入电路 主要由输入衰减器和输入耦合(AC和DC)选择开关S5组成 输入衰减器由R1C1和R2C2组成

衰减器的衰减量为
k1 Uo Z2 Ui Z1 Z 2 R2 1 j R2C2 R1 R2 1 j R1C1 1 j R2C2

式中Z1为C1和R1的并联阻抗,Z2为C2和R2的并联阻抗。若 R1C1=R2C2(调节C2来满足),则衰减量为
0100 0010
0.5
1 2 5 10
2
1 0.5 0.2 0.1
1
1 1 1 0.1
0.5
2.5 1.25 0.5 2.5
1
0.1 0.1 0.1 0.1
4
4 4 4 4
0000
0101 0011 0001 1101
20
50
0.05
0.02
0.1
0.1
1.25
0.5
第10页
0.1
0.1
4
4
1011
第4页
《虚拟仪器技术》
高速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 1、高速A/D转换技术 最高采集速率首先受到采集器件A/D转换器性能的限制,高速 A/D器件是关键。目前,模数转换器件的速度高达1000MHz, 分辨率已高达24位;数模转换器件的速度也高达500MHz,分 辨率达18位。 在集成电路性能上,速度与精度总是一对矛盾体。
(1)各种模拟电路的测试
(2)各种数字电路的测试 (3)各种电参数的测试 (4)各种非电量的测试
第3页
6.2高速多功能DAQ主板
高速数据采集技术概况
《虚拟仪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对 数据采集系统的许多技术指标,如采样率、分辨率、 存储深度、信号处理速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 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前两项为评价超高速数据采集 系统的最重要技术指标。 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雷达、导弹、通信、 声呐、遥感、图像、地质勘探、振动工程、无损检测、 智能仪器、语音处理、激光多普勒测速、光时域反射 测量、物质光谱学与光谱测量、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 领域,进而不断推动着这些领域的发展。
第13页
《虚拟仪器技术》


3、前级放大器 前级放大器采用测量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形式,它由高输入阻抗、 低噪声、宽带(145MHz)的场效应管双运放U1U2(AD8066) 和宽带运放U3(AD844)组成。 U1、U2和U3构成的程控增益测量放大器,当控制双4选1模拟开 关的通道选择码S2、S3时,则改变了放大器的增益。S2、S3与 增益A1的对应关系如表 S2 S3 00 01 10 11
加输入
减输入
_____
RD
fs
fs
存储器写信号 ____ (WE ) (b)
第21页
《虚拟仪器技术》
采集系统核心器件——AD9288 AD9288是AD公司提供的半闪存式双8位高速模数转换器,该
器件使用+3V电源,最大采样频率为100MSPS,输入模拟带宽可达 475MHz以上,有内置基准电压源,在高速转换的同时能够保持低 功耗,在每个通道100MHz的速率下,其功耗仅为90mW。
模拟输入通道的组成
高阻衰减器 输入 信号 量程A 选择B 码C D 前级放大器 低阻衰减器 IV
K1 A1
《虚拟仪器技术》
后级放大器
8位100MHz 高速 ADC
64KB 高速 RAM EPP 接口
K2
A2
X4
计算机
CK 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位 N DAC
fclk f s 触发控 制逻辑
WR
RD
分频器
地址 控制器
1001
《虚拟仪器技术》
前级调理电路的设计 包括输入电路、前置放大器、中间衰减器等,其主要任务是将 被测输入信号进行衰减或放大,或得后面ADC所需幅值的电压
输入 高阻 分压 AD8066
U1 A1
5/2.5/1.25/0.5 + _
DC AC
R1 C1 S1 S2 S3 C2 X0
750×4 X
采集a 频率b c 选择 d 码 e
40MHz
第8页
2n
《虚拟仪器技术》
基本指标 (1)带宽:高速DAQ主板的被测信号的带宽很宽 (0~1GHz以上) (2)分辨力:主要取决于ADC的位数,n位ADC,其幅 度(电压)分辨力为1/2n (3)量程:被测信号的幅度变化范围很宽,小到几毫伏, 大到几百伏。
第6页
《虚拟仪器技术》
高速多功能DAQ主板的方案 高速多功能DAQ主板由模拟I/O、数字I/O、定时/ 计数三大部分组成。
模入A 模入B 信号调理 (衰减、放大) 双路ADCD0 ~ D7 缓存RAM D0 ~ D7 A0 ~ A15
计数入
计数/定时 D0 ~ D7
D0 ~ D7
D0 ~ D7 A0 ~ A15
A1
0.5
1.25
2.5
5
第14页
《虚拟仪器技术》
后级驱动放大器的设计 ADC的驱动放大器的直流和交流性能直接影响ADC。 交流性能包括:带宽、建立时间、谐波失真、总谐波失 真、噪声及总谐波加噪声失真(THD+N)。直流性能包 括:增益、失调、温漂及增益线性误差。选择驱动放大 器的原则是: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应该优于ADC的性能指 标。 (1)ADC驱动放大器的带宽 要实现高速转换,输入级的频响非常重要,通常要 求输入缓冲驱动级的响应要高于A/D转换的响应。 (2)ADC驱动放大器的噪声。 大部分采样ADC的输入带宽都比其最大采样频率大 很多。而ADC的驱动放大器的带宽又比ADC的输入带宽 大,通常
信号产生(模拟、数字输出);
信号调理(信号幅度、频率、驱动、隔离等); 定时与计数; 大容量数据存储。 实时信号处理。 总线与通信。
第18页
《虚拟仪器技术》
6.4高速采集及存储系统设计
采集和存储系统方案设计
以一片高速双A/D转换器AD9288为核心,在高密度 可编程逻辑器件EPIC6Q240C6的控制下构成双通道数 据采集系统。上位机通过发送命令实现诸如采样频率、 量程设定和工作模式等设置命令给DAQ主板,经调理 后的信号从ADC的引脚输入,数据采集完成之后通过逻 辑控制直接将双通道数据分别存储至64K大容量RAM (IS61LV6416)。然后由上位机将采集数据读入。采 集的时序控制由FPGA逻辑电路完成。
第19页
《虚拟仪器技术》
系统结构图
通道 A A/D RAM 锁存
通道 B A/D RAM 写 读 锁存 标准总线
触发 外触发
采集 控制
写计数
RAM 地址 计数器
总线 接口
FPGA 采集时钟 f s 时钟 分频器
f( 0 40MHz时钟)
第20页
采集与存储的连线和时序图
D7 A D6 A AIN A D5 A I / O7 I / O6 I / O5 I / O4 I / O3 I / O2 I / O1 I / O0 WE
N N+1 N+5
AIN A, AIN B tA t EN t EL 1 / ts
SAMPLE N+2
SAMPLE N+3
SAMPLE N+4
t PD
tV
ENCDDE A,B
D7 B D0B
N-4 N-4
N-3 N-3
N-2 N-2
N-1 N-1
N N
N+1 N+1
N+2 N+2
(a) A,B通道用同一个时钟的定时图 N N+1 N+2 N+3 N+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