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技术A实验指导2017修订
虚拟仪器实验指导书XX版

虚拟仪器实验指导书XX版实验指导深圳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目录实验一 LabVIEW编程环境与基本操作实验 (1)实验二 LabVIEW编程的结构实验1 (6)实验三LabVIEW编程的图形图表、数组与簇 (126)实验四 LabVIEW编程的数据采集实验 (150)实验五 NI ELVIS环境 (218)实验六 RC 瞬态电路与数字温度计设计 (215)实验一 LabVIEW 编程环境与基本操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LabVIEW 的编程环境。
2.掌握LabVIEW 的基本操作方法,并编制简单的程序。
3.学习建立子程序的过程与调用子程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虚拟仪器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 ,简称VI )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测试平台。
虚拟仪器技术的优势在于可由用户定义自己的专用仪器系统,且功能灵活,很容易构建,因此应用面极为广泛。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个人电脑能够带有多个扩展槽,就出现了插在计算机里的数据采集卡。
它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采集,数据的后处理由计算机软件完成,这就是虚拟仪器技术的雏形。
1986年,美国National Instruments 公司(简称NI 公司)提出了“软件即仪器”的口号,推出了NI-LabVIEW 开发与运行程序平台,以直观的流程图编程风格为特点,开启了虚拟仪器的先河。
2.LabVIEWLabVIEW (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一个标准的数据采集与仪器操纵软件。
LabVIEW 集成了与满足GPIB 、VXI 、RS-232与RS-485协议的硬件及数据采集卡通讯的全部功能。
它还内置了便于应用TCP/IP 、ActiveX 等软件标准的库函数。
这是一个功能强大且灵活的软件。
利用它能够方便地建立自己的虚拟仪器,其图形化的界面使得编程及使用过程都生动有趣。
虚拟仪器技术实验1

《虚拟仪器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1数字温度计实验实验序号:1实验名称:数字温度计实验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学时数:4学时一、实验目的该实验要求学生学会使用NI ELVIS II+的可调电源VPS,并在其上搭建热敏电阻电路,基于NI ELVIS II+的软件包,在LabVIEW中编写程序,构建一个数字温度计。
二、实验要求(1)学会使用NI ELVIS II+中的数字万用表、可调电源。
(2)学会基于NI ELVIS II+的软件包在LabVIEW中编写程序构建一个数字温度计。
(3)要求认真且独立完成电子电路的参数测量。
(4)在NI ELVIS II+的实验板上搭电路以及测量数据时,注意不能短路,以免烧坏实验平台中的元器件。
(5)注意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以及测量步骤正确的顺序。
(6)编写程序要规范、正确,有问题的程序能够通过调试解决。
(7)做完实验后给出本实验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备、环境(1)NI ELVIS II+实验平台(2)至少PIII计算机,装有LabVIEW软件和NI ELVIS II+硬件驱动。
四、实验中的元器件(1)10kΩ电阻R1(2)10kΩ热敏电阻R T五、实验步骤及内容1、电阻元件参数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R1和热敏电阻R T。
在表1中记录测量数据。
实测值标称值R19.9710KΩR T16.9110KΩ表1电阻的测量值(2)将热敏电阻拿在指尖处,使它升温,观察电阻阻值变化随着温度升高阻值降低。
2、可调电源的使用(1)在软面板中,选择VPS,如图1。
NI ELVIS II+有两个可控电源,-12V~0V和0~12V,每个最大都可以输出500mA电流。
图1可调电源(2)用数字电压表测试可变电源的电源输出。
将可变电源[supply+]和[ground]连接到DMM的电压输入。
旋转VPS电压旋钮,可看见DMM显示的电压随VPS电压变化而变化。
点击手动按钮,旋转工作台上旋钮,观察DMM的变化随旋钮变化而变化。
虚拟仪器设计.pptx

➢ (5)因此,软件是虚拟仪器的核心,NI 提出“软件即 仪器”(The software is the instrument)。
第6页
《虚拟仪器技术》
➢ 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技术特点: ➢ (1)功能强、性价比高、开放性(可扩充性)好;
✓ 充分利用计算机丰富的软硬资源。 ✓ 仪器功能可通过软件灵活设计(基于相同的硬件,
通过软件设计可实现不同的虚拟仪器)。 ✓ 仪器升级方便,性价比高(一机多用)。 ✓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实现“网络化虚拟仪器”。 ➢ (2)操作方便; ✓ 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操作虚拟仪器面板。 ➢ (3)硬件模块化、系列化; ✓ 基于仪器总线技术,设计出模块化、系列化硬件。
第四代仪器系统 虚拟仪器
模拟式自动测试系统 第一代测试系统 第二代测试系统 第三代测试系统
数字化
标准化
模块化
扫描 测试系统
专用 测试系统
GPIB 仪器系统
模块化 仪器系统
及系统
软件仪器自定义 型
特定设计专用型 台式仪器积木型 模块仪器集成型
第9页
《虚拟仪器技术》
(2)仪器与自动测试系统总线技术
➢ 总线(bus):信号或信息传输的公共路径。
Vi 输入电路
D
RAM
控制系统
《虚拟仪器技术》
PC机
第3页
➢ 虚拟数字电压表
➢ 基于虚拟仪器的 温度检测与控制
《虚拟仪器技术》
虚拟仪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微机化仪器综合设计与实践》实验指导书李扬周琦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5 6月印刷精选文库目录精选文库实验六基于PID算法的可控硅水温自动调节系统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虚拟仪器高级语言Lab VIEW 或Lab Windows/CVI 的流程图和软仪器面板的编程设计方法,熟悉数据处理模块、信号分析模块、仪器控制模块等各种软件模块的应用。
2.掌握数据采集硬件的低层驱动程序(C 语言/汇编语言)设计、调试及嵌入Lab VIEW 的技术。
3.学习基于PID的比例积分微分程序编写方法。
4.了解可控硅的的温度控制特点和原理。
5.熟悉CB-68LP接线端子板各接口,利用CB-68LP端子板和PCI-6023E数据采集卡进行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及相关数据采集。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装有lab windows/CVI 软件PC 一台(2)PC-DAQ/PCI 卡(3)CB-68LP端子板(4)变送器(型号 SBWZ-2460)(5)可控硅(6)热电偶三、实验内容和要求1、实验内容1)、对水温进行数据采样:先把水温加热至某个温度值(100℃左右,利用万能表测试相应引脚的输出电压,温度每下降1 摄氏度,就马上记录输出电压值。
2)、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观察可知,电压与温度不成线性关系,是一条曲线,因此,本设计采用分段直线拟合。
得出电压与温度的对应关系。
3)、用户界面设计:用Lab windows/CVI 软件进行用户界面开发,并进行编程。
具体程序见后面。
4)、进行调试:把PC 和其他设备连接好,测试程序,设置PID 参数,观察控制效果,确立PID 参数。
5)、重新对数据采样:开始采样时,因为温度和电压值都不断发生变化,而温度计显示变化相对于电压变化有一定的滞后,造成微机上温度显示数值比温度计发生一定量的偏移,造成较大误差。
因此,此次采样利用刚开发的程序控制炉温恒定,观察电压变化范围,记录多个电压值,求其平均值。
虚拟电子测量仪器技术

虚拟电子测量仪器技术作者:马晟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02期摘要近年来出现的虚拟仪器突破了传统仪器的束缚,是仪器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虚拟仪器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测试测量仪器组建技术,由计算机操纵,利用高性能的软硬件平台及模块化硬件板卡,结合高效灵活的应用软件,完成各种测量、测试任务。
【关键词】虚拟仪器测量 LabVIEW1 虚拟仪器概述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ation)是一种计算机控制的仪器系统,以通用化计算机作为核心的硬件平台,由使用者自己设计定义,具有计算机操作界面,测试功能由软件来实现。
它通过应用程序,将通用化计算机与功能化硬件相结合,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友好图形界面,自己操作计算机,完成对被检测量的采集、判断、分析、显示、存储数据等功能。
1.1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虚拟仪器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软硬件测试平台,它可代替传统测量仪器并自由构建专有仪器系统。
传统的测量仪器受到硬件的限制不能发挥很大的互联。
而虚拟仪器将仪器硬件搭载到计算机平台,再加上应用软件,将计算机硬件资源与仪器硬件有机的融合,大大缩小硬件成本和体积,通过软件实现对数据的显示、存储及分析处理。
1.2 虚拟仪器系统的构成虚拟仪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
基本硬件是计算机和信号采集调理部件。
计算机自身包括微处理器、储存器、显示器等部件;信号采集调理部件为GPIB 仪器控制模块,VXI/PXI,仪器模块/总线标准模块以及数据采集卡。
软件构成主要有开发平台软件和用户应用软件。
目前使用最多的计算机语言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NI)的LabVIEW。
LabVIEW全称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实验室虚拟仪器集成环境),是功能强大灵活的仪器和分析软件应用开发工具,图形化,用图标来代替文本行,创建应用程序。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二 、实验 教 学 现 状 q
近 年 来 ,随着 教学 改 革 的不 断深入 发展 以及 计 算机 收稿 日期 : 2 0 - 3 0 0 9 0- 9
4 实 验 资源不 能 有效 利用 , 开放程 度较 差 ,管理 维 .
护 不便
作者 简介:魏宏 波, 士,讲 师。 硕
92
2 9第 1 (第 1) 0年 1 总 8 0 期 期
统不 便维护 。
中国 现代教有装 备
括 模 块 化 的传 动 部 分 ( 轴 器 、轴 承 、离 合 器 、变 载 联 荷 以及 减速 器 、带 、链 、三 角 带轮 、链 轮库 等 组成 ) 、 驱 动源 及模 拟 负载 。其 布置 形 式可 呈平 面和 空 间两 种形
及其 优势 。
一
技术 的发 展及 深入 应 用 ,教学 条件有 了很大 的改 善 ,但
是 由于一 些主 客观 原 因 ,实验 教学仍 然存 在着 许 多不尽
人意 的地 方 ,主要表 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1 实验 教学地 位 重视不 足 . 现 在 高校 普遍 存在 的 问题 是重课 堂 教学而 忽视 实 验 教 学 ,学生大 多 数时 间都 在进 行理 论学 习 。实验 是理 论 的验 证和 进 一步深 化 ,特 别是 工科 学 生,如 果没 有足够 的 实验就 像 是纸 上谈 兵 ,学生 对所 学知 识没 有一 个感 性 认 识 ,从 而不 会有 创造 的灵感 和基 础 。 2 实验 设施 不 能满 足 实验 需求 . 在 实 验设 施方 面 的不足 主 要表现 在 :一 方面 ,现 在 实 验室 大 多采用 是一 些传 统 的实验 仪器 与 设备 ,这些 仪 器 与设 备功 能单 一 、技术 落后 、通 用性 很 差 ,不 能适 应 学 科 的发展 。 另一方 面 ,不 断扩大 的 学生数 量与 现有 的 实 验设 备数 量之 间 的矛盾 已经 非 常 明显 ,许 多普 通 院校 都 没有 足够 的经 费购 置 大量 的实验 设 备 ,如何在 不 降低 教 学质 量 的前提 下使 学校 以最 少 的经 费投 资达到 最优 的
虚拟仪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2、设计一个虚拟比较功能检验仪,该检验仪能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比较;
三、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铁—康铜热电偶非线性校正仪,该非线性校正仪能在(0-400)℃的温度范围内自动校正铁—康铜热电偶的非线性,所用公式如下:
2)设定3个数值型控件和开关型控件的属性,编写主程序main;
3)令y=20.65,在(0-30)范围内输入x值,观察校验仪显示状态。将开关分别拨向“校验”和“不校验”观察校验仪显示状态;
四.实验总结
对实验中运用Labwindows/CVI编程经验进行总结,在实验报告中提交本实验所编写的程序。
实验二基于LabVIEW的基础设计与应用
其中 , , ,
1)仪器面板上放置2个数字值控件和2个按钮;1个数值型控件为输入数值E,由用户键入铁—康铜热电偶的热电势值E的数值,另外1个数值型控件为显示输出值,显示对应热电势E的温度T;按钮用来启动校正和停止程序;
2)设定2个数值型控件和开关型控件的属性,编写主程序main;
3)检验输入热电势的值E=0mV、5.268mV、10.777mV、16.325mV和21.846mV,校正仪应相应显示温度:T=0℃、100℃、200℃、300℃、400℃
2、设计一个虚拟比较功能检验仪,该检验仪能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比较:用户键入输入量x、参考量y;将x和y的值进行比较。当x<y则显示True,当x>=y则显示False;校验仪具有状态控制开关。校验仪有2种工作模式:“校验”和“不校验”;
1)仪器面板上放置3个数字值控件、1个开关型控件和2个按钮;2个数值型控件为输入数值,由用户分别键入输入量x和参考量y的数值,另外1个数值型控件为显示输出值,可显示“True”或“False”;开关型控件实现两种状态:“校验”和“不校验”的转换,当开关在“不校验”状态时,输出显示“No Result”;按钮用来启动校验和停止程序;
虚拟仪器实验指导书

虚拟仪器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虚拟仪器软件,使学生能够掌握虚拟仪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以及了解虚拟仪器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虚拟仪器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的仿真工具,可以模拟各种实际仪器的功能和操作。
通过虚拟仪器软件,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实验操作,获取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实验器材与软件1. 个人计算机2. 虚拟仪器软件(例如LabVIEW、VirtualBench等)四、实验步骤1. 安装虚拟仪器软件a. 下载虚拟仪器软件安装包并运行安装程序。
b. 按照安装向导的指示完成软件的安装。
2. 打开虚拟仪器软件a. 双击桌面上的虚拟仪器软件图标。
b. 等待软件加载完成,进入软件的主界面。
3. 创建新的虚拟仪器实验项目a. 在软件主界面上,点击“新建实验”按钮。
b. 输入实验名称和实验目的,并选择实验类型。
c. 点击“确定”按钮,创建新的虚拟仪器实验项目。
4. 配置虚拟仪器a. 在实验项目界面上,点击“配置仪器”按钮。
b. 选择需要使用的虚拟仪器设备,并进行连接和配置。
c. 确认仪器配置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
5. 进行实验操作a. 在实验项目界面上,选择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
b. 按照实验指导书或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c. 注意观察仪器显示和数据采集情况,并记录实验数据。
6. 数据分析与处理a. 在实验项目界面上,点击“数据分析”按钮。
b. 使用软件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c. 根据实验要求,生成相应的数据图表或报告。
7. 实验结果与讨论a. 在实验项目界面上,点击“实验结果”按钮。
b. 总结实验结果,进行结果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c. 可以将实验结果导出为文件,保存到本地或共享给他人。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虚拟仪器实验前,务必阅读实验指导书或实验要求,并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2.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仪器技术A》实验指导书黎莲花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二零一七年九月目录实验一创建子VI,模拟温度采集与数据保存 3 实验二网络通信 6 实验三、四数据采集 14 实验五串口通信 26 实验六仪器控制 31 实验七 LabVIEW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34实验八考试 38实验一创建子VI,模拟温度采集与数据保存一、实验目的1.了解LabVIEW图形化程序开发环境,掌握LabVIEW开发环境的编辑方法和程序调试工具;2.创建一个子程序;3.使用循环结构和波形图表实时的采集和显示数据;4.学习使用CASE结构和顺序结构,文件IO.二、实验要求1.熟悉LabVIEW开发环境,如菜单、工具条、控件模块、函数模块、工具模块和调试工具等,并能编写一个简单的LabVIEW程序,熟悉VI的运行过程。
2.检测温度是否超出范围,当温度超出上限时,前面板上的LED灯点亮,并且有一个蜂鸣器发声,温度不超过显则正常且灯灭。
3.程序可以显示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程序可以调节采样时间间隔、程序可以点击“终止采集”停止循环并显示温度曲线、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4.点击“终止采集”程序停止采集数据,自动生成指定文件名文件,文件头包含操作者名字、温度值、上限值,采集数据附文件头后,如图1-1所示。
图1-1 温度保存三、实验内容编写一个温度模拟测量程序(Thermometer.vi),以了解开发环境,熟练运用程序调试工具。
已知华氏温度=摄氏温度×9/5+32,摄氏温度单位为℃,华氏温度单位为℉,编写程序实现功能:1、假设用现场摄氏温度被测量采集到,要求转换成华氏温度;2、有按键选择显示摄氏或华氏温度;如图1-2所示3、把这个程序创建成sub VI;4、把上限值和温度值显示在波形图表上,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5、把数据保存到电子表格文件。
参考程序如图1-3所示。
图1-2 模拟温度采集图1-3 温度显示与保存四、思考题1、VI包括哪两个主要的部分?如何在它们之间切换?2、为什么头文件和数据可以以电子表格显示?3、顺序结构中数据是怎样传递?4、LabVIEW有哪几种文件格式?本实验中采用什么文件输入输出函数?实验二网络通信一、实验目的1、学习基于TCP/IP协议和UDP协议的网络通信原理;2、采用LabVIEW编程实现C/S通信。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线三、实验要求1、使用TCP/IP协议编程实现网络通信,在不同计算机测试数据通信;2、使用DataSocket技术实现网络通信;3、客户端远程控制服务器端发布的程序,控制方式包括远程面板和浏览器访问。
四、实验内容1、TCP协议点对点通信(可靠的连接):编程实现,服务器端侦听客户端连接,并发数据给客户端,要求发送一个周期的波形数据。
服务器端三步骤:侦听——发送数据——关闭连接;客户端三步骤:连接——接收数据——关闭连接。
参考程序见图8-1,图8-2,图8-3。
2、UDP通信(不可靠连接)无服务器客户端之分,基本上也是三步骤:连接——发送或接收数据——关闭连接,编程实现三角波数据传输。
:参考程序见图8-4、图8-5、图8-63、DataSocket 通信(TCP/IP协议的高度封装)打开DataSocket服务管理器,在数据通信选板——DataSocket子选板,可以看到有读写数据的高级函数,方便简洁。
通信设置及程序,参考图9-1、图9-2、图9-3、图9-4。
4、发布网页客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和远程面板。
需要启用服务器,设置及程序参见图9-5、图9-6、图9-7。
图2-1 TCP通信服务器程序图2-2 TCP通信客户端程序图2-3 TCP通信客服界面图2-4 UDP通信客发送端程序图2-5 UDP通信客接收端程序图2-6 UDP通信前面板图2-7 DataSocket server图2-8 DataSocket通信程序及前面板图2-9 DataSocket通信控件设置图2-10 DataSocket通信变量传输图2-11 web服务器设置图2-12浏览器访问打开发布网页图2-13 访问或控制远程控制面板五、思考题1、你了解的网络通信有哪些协议?2、TCP/IP协议或UDP协议有何不同?实验三、四数据采集一、实验目的1、在前期LabVIEW编程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把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开发出实用的数据采集系统。
2、掌握数据采集卡的测试方法、模拟信号的输入输出、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等。
二、实验设备NI ELVIS II 或NI USB-6343数据采集卡、函数发生器、示波器三、采集卡介绍1、NI USB-6343图3-1 采集卡2、教学实验虚拟仪器套件(NI ELVIS)图3-2 NI ELVIS II3、采集卡模拟输入设置图3-3 采集卡模拟输入接线方式四、实验内容1、数据采集卡(包括 ELVIS)的设置和测试(1)测试与自动资源管理器MAXMAX 是访问计算机中NI公司的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接口,如图5-1所示MAX窗口,它在LabVIEW完全安装时自动安装或和驱动程序一起安装。
在我的系统项下可以完成任务有:●创建新的通道、任务和标度等;●查看连接的系统得设备和仪器;●对NI硬件进行安装与设置;●执行系统诊断●计划NI软件升级图3-4 MAX窗口一个设备正确安装以后,会出现在“设备和接口”项下,这里列出所有检测到的硬件,如图5-1所示,USB-6343数据采集卡出现在项中,说明这种卡在数据采集系统中都可以工作。
(2)进行设备设置与测试a. 设备测试面板单击在MAX的设备和接口项中的设备名NI USB-6343, 5-2所示的对话框,对各个标签下的内容进行设置或测试。
例如,将“模拟输入”标签下的模式选择为参考单端Referenced Single Ended(RSE)。
图3-5 设置对话框b. 设备测试测试前按参考单端方式(RSE)将接线端子的AI4(17针)与AO2(47针)、AIGND(19针)与AOGND(48针)连接起来,使模拟输出通道AO2为模拟输入通道AI4提供信号。
再将PO.0(65针)与PO.8(97针)针连接起来。
(a)、模拟输出测试在测试面板上选择“模拟输出”标签,如图5-3所示。
选择通道2输出,选择一个直流或正弦波信号,设置大小或幅值,点击“开始”按钮,这时数据采集卡模拟输出2通道将会有相应信号输出。
这里我们以输出正弦波为例,如图5-3所示。
图3-6 DAQmx模拟输出测试面板(b)、模拟输入测试选“模拟输入”标签,如图5-4所示。
选择0通道输入,选择默认显示模式,可以看见输入的正弦波。
观察是否跟随模拟输出信号设置变化。
测试结束后,回到“模拟输入”标签面板,把直流电压设置为0,否则输出电压一直保持到关机。
图3-7 DAQ模拟输入测试面板(c)、数字输入输出测试选数字 I/O标签,如图5-5所示。
前面把pO.21(110针)与P0.23(112)针连接起来了,一个设置为输入,一个设置为输出,点开始按钮,拨动输出开关输出逻辑电平,则输入方灯跟随亮灭。
图3-8 DAQ数字输入输出测试面板(d)计数器测试选择一个计数器,给PFI13脚输入脉冲,点“开始”,可以看到计数器值变化图3-9 DAQ计数器测试面板2、Elvis的仪器功能例如放大器的测试如图3-10所示接入电路,输入端函数发生器输入信号经放大器放大,输出信号给示波器显示,改变频率大小,观察记录输入输出的峰值,计算放大倍数图3-10 放大器测试1、信号的输出输入(1)、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见图5-7所示,可以产生频率、幅度和初相位可调的信号。
图4-1 信号发生器程序框图(2)模拟输出模拟输出分单点输出和波形输出两种,这里只介绍波形输出。
如图5-8所示程序框图,向数据采集卡的模拟输出通道2分输出三角波。
图4-2输出连续的波形数据(3)模拟输入数据输入分为单点采集和波形采集,这里只介绍波形采集。
从数据采集卡的模拟输出通道0和模拟输出通道1采集波形数据。
图4-3模拟输入连续的波形数据(4)数据采集调试助手实现模拟输入输出图4-4 模拟输入输出(5)数字输出输入将数据采集卡的DIO0和DIO1连接起来,数字通道DIO0向DIO1线写数据,数字虚拟通道DIO0从DIO1线读数据,由输出通道控制输入通道显示件的明灭。
图4-5 数字信号输出输入图4-6 ELVSmx数字输入输出(6)计数器计数图4-6 E计数器脉冲输出及计数3、设计任务(可选其中的2个)设计题一将信号发生器程序产生的波形数据从一个模拟通道输出到数字存储示波器。
要求:频率可调:1Hz~10kHz幅值可调:1V~5V初始相位可调:0~180波形点数:256~1024设计题二函数发生器产生一个幅值为5V,频率为10Hz的正弦波,通过数据采集卡的模拟输入通道送入,连接好硬件,编写程序以显示波形。
设计题三从数据采集卡一个模拟输出通道输出波形,再采集波形信号。
完成硬件连接后,编程实现。
设计题四编写一个DAQmx单通道输出幅值可调的三角波的程序。
设计题五创建一个DAQmx立即方式读数据线的程序;创建一个DAQmx立即方式写数据端口的程序。
设计题六编程实现:计数器1产生一个300毫秒为周期的脉冲;计数器2在1s内计数显示。
四、实验要求1、编程序之前必须学会数据采集卡的设置与测试。
2、参考教材和参考程序,完成所选设计任务程序,并完成连线。
五、思考题1、数据采集设备有哪几种信号连接方式?2、创建任务常量有什么好处?3、连续采集数据和有限采集数据有什么不同?实验五串口通信一、实验目的使用LabVIEW编程实现串口通信。
二、实验设备两台带串口计算机、串口线(自己制作)。
三、实验内容编写调试串口读写字符串程序,参考程序图5-1~5-4所示;编写读波形数据程序。
图5-1串口写字符程序图5-2 串口读写字符程序图5-3写波形数据串口程序图5-4读串口波形数据面板四、实验要求1、将PC机的COM1和COM2用串口线连接起来或将两台PC机的串口连接起来,(1)传输字符串数据;(2)编程传输数字或波形数据,并将数字或波形显示。
2、将PC机的串口与开发板串口连接起来,上位机控制下位机数码管显示。
五、思考题1、串口通信中读字符串数据和读波形数据有什么区别?实验六仪器控制一、实验目的编程实现控制和操作GPIB仪器和VXI总线模块仪器二、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线、网关、GPIB接口线、任意波形发生器(33250A、数字万用表(E1412A)、数字示波器(54622D)三、实验内容通过LAN、网关,实现对GPIB仪器、VXI总线模块仪器的控制、操作和读写信号,重点是编程实现对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设置和控制。
采用VISA函数,SCPI 命令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任意波形发生器(33250A)、数字万用表(E1412A)、数字示波器(54622D)等仪器、模块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