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区别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数学知识点一、变化的量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二、正比例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y/x=k(一定)。

2. 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如被减数与差,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等。

三、画一画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四、反比例1.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2.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要先想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运用数量关系式进行判断,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最后作出结论。

五、观察与探究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像是一条光滑曲线。

六、图形的放缩一幅图放大或缩小,只有按照相同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

七、比例尺1.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 比例尺的分类:比例尺根据实际距离是缩小还是扩大,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比例尺还可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3. 比例尺的应用:(1)、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正比例和反比例(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正比例和反比例(含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课堂讲义教材导入: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总价和数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高度和底面积是成反比例的量,高度与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

(一)正比例的意义例1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填空:1、表中有和两种量,当时间是1小时,路程是当时间是2小时,路程是,这说明时间这种量变化了,路程这种量也。

2、观察表格:我们从左往右观察,时间扩大2倍,对应的路程也倍,时间扩大3倍,对应的路程也倍……从右往左观察,时间缩小8倍,对应的路程也;时间缩小7倍,对应的路程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路程是随着的变化而变化的。

时间扩大路程也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

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

3、比值60,实际上是火车的:将这些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写成一个关系式:路程=速度(—定)。

时间4、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分析.我们知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 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

)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是 。

(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速度)总是一定的。

)【规律方法】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

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分三步:一看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二是看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是不是也随着变化;满足了前面两个条件,再看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

不要省去任何一步。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示:xy= K (一定)。

【变式训练1】【难度分级】 A1、下面各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 ①笔记本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②汽车行驶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③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1、变化的量包括(相关联的量)和(不相关联的量),我们主要研究相关联的量。

正比例和反比例都属于相关联的量。

2、变化的量有(表格)、(图像)、(关系式)三种表现形式。

3、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示:xy = K (一定)。

4、用“描点法”可以得到正比例的图像,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5、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示:xy = K (一定)。

6、用“描点法”可以得到正比例的图像。

反比例的图像是一条曲线。

7、两个相关联的量,两个变量的比值一定,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两个变量的积一定,这两个变量成反比例;没有上述三种关系,这两个变量不成比例。

8、一个长方形,按1:2缩小,按2:1放大。

(提示孩子们注意比的前项)9、长方形的长、宽扩大N 倍,那面积就扩大N 2倍。

10、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1、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1/50,000,000。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千米,或五千万分之一12、比例尺依据把实际距离缩小还是放大,可以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小学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一、什么是正反比例1、正比例:正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率是一致的,当其中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也会相应地增大,反之亦然。

两个值之间的正比例可以用y=ax+b (a>0)这样的函数表达出来。

2、反比例:反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率相反,当其中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会相应地减小,反之亦然。

反比例可以用y=a/x+b (a>0)的函数表示出来。

二、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正反比例1、小学六年级数学中常见的正反比例实例有:(1)时间与内容的正比例:学习的时间与学习的内容正比,也就是说,投入的时间越多,学习的内容就会比较多。

(2)距离与时间的反比例:一般来说,距离和所耗时间是反比例的。

也就是说,距离越大,耗费的时间也就越长。

(3)质量与价格的反比例:大家购买物品也是质量和价格是反比例的。

也就是说,质量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三、正反比例在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应用1、分数的反比例:比如有一个划分为两部分的数,其中一部分是原数的3分之一,另一部分是原数的2分之1,这就是表达反比例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掌握反比例的概念。

2、重量和体积的反比例:利用试管、称重的方式,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得的试管中重量和体积的反比例关系,并且按照规律画出反比例的图像,总结出反比例特点,这样就可实现对正反比例的洞察和掌握。

3、面积与周长之间的正比例:通过画图测量形状的面积和周长,从中可以观察面积与周长之间的正比例关系,让学生把正反比例概念掌握其中,从而可以解决有关正反比例的问题。

4、实际问题求解:可以用折线图、比例图等形式来表示,在给定2个变量情况下,实现对反比例、正比例的概念掌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使用正反比例进行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一、内容概要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知识点,简单来说正比例表示两个量成正比关系,当一个量增加时,另一个量也会增加,反之亦然。

好比速度和时间是常见的正比例例子,当速度加快时,需要的时间就会减少。

反比例则是当两个量中的其中一个增加时,另一个会减少。

像是你在爬山过程中体力消耗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体力消耗越大,反之越省力就是反比例的例子。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两个概念的应用和解题方法。

1. 回顾数学基础知识,为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做铺垫亲爱的小朋友们,转眼间我们已经进入了六年级的数学之旅,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为接下来要学习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做好铺垫吧!数学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神奇的奥秘,让我们一步步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

我们知道数学是生活中的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

在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之前,我们要先打好基础。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关于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知识,比如当我们买文具时,文具的数量和总价之间就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买一支笔和买十支笔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基础,你们准备好了吗?接下来我们要更深入地去探索这种关系的奥秘!2. 简述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反比例呢?它与正比例相反,当一个量变大时,另一个量就会变小。

比如说你在调节电视机的音量和亮度时,通常音量越大,电视屏幕的亮度就越低,因为电视的音量和亮度就是一对反比例关系。

再如开车的时候,车速越慢反而里程消耗越多;一个钟表转得越慢它行走的总圈数就越大等生活中都可以发现反比例的例子。

明白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啦!二、正比例知识点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之间是有关系的,比如你吃的零食越多,肚子就越容易饱。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

练习1:
应用比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小红8分钟走了5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里走到学校用了14分钟,小红家离学校大约多少米?
2
练习2: 比例的应用
01
解:设小红家离学校有x米。
02
=500×14
03
=500×14÷8
04
=875
05
答:小红家离学校有875米。
在太阳的照射下,测得某身高为1.75米人的影子长1米长,然后又测得某电线杆的影子长8米,问能求出电线杆的高吗?
4
1
4
10
2
1
4、根据要求写出一个比例式
1)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x,两和内项分别是9和12。 2)等号左边的比是x:5,右边比的比值是5。 3)使各项都是整数,且两个比的比值为0.8。
×
×
说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写出关系式。
写“解”,设未知数。
按两种相关联的量所成的比例关系
列出比例式。
解比例。
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检验结果是否正
确是否符合题意。
作答。
5、说一说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01
02
03
甲乙两地相距2千米,画在一幅
图上的距离是5厘米,求这幅图
的比例尺。
0.9∶0.6=9∶( ) =3∶( )
6
2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5∶6 = 20∶24
( )×( )=( )×( )
6
20
5

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总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总复习苏教版

(成反比例)
填空
1、已知 a × b=c。 (1)如果 a 一定, b 和
c ÷b=a c ÷a=b
c 成正比例。
(2)如果 b 一定, a 和 c 成正比例。
(3)如果 c 一定, a 和 b成反比例
2.如表
a3 5 b 45 ?
如果a与b成正比例,“?”处可以( 75 );
比值一定
如果a与b成反比例, “?”处可以填( 27 )。
总复习
正比例和反比例
一、正比例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②两种量的比值(商)一定 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字母表示:
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
y =k(一定) x
二、反比例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②两种量的积一定 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成正比例)
前项:后项= 1 (一定) 20
(成正比例)
面粉质量÷小麦质量=出粉率(一定)
(成反比例)
底×高÷2=面积(一定)
(不成比例)
2.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如果成比例, 成什么比例。
(1)步测一段距离,每步的平均长度和走的步数。(成反比例)
平均步长×步数=总长度(一定)
(2)一台压路机滚筒滚动的转数和压路的面积 (成正比例)。
字母表示:
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
x·y=k (一定)
三、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 都有一个不变量;
点 两个变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 比值(商)一定

小学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正比例与反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正比例与反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正比例与反比例)什么叫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 k一定)或kx=y正比例的意义满足关系式y/x=k(k为常量)的两个变量,我们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成正比例。

显然,若y与x成正比例,则y/x=k(k为常量);反之亦然。

例如:在行程问题中,若速度一定时,则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在工程问题中,若工作效率一定时,则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注意:k不能等于0.正比例的例子: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比值4)。

圆的周长与直径(比值π)。

购买的总价与购买的数量(比值单价)。

路程的例子: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

长方形面积: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都是定一个,变一个。

例如aX=Y中,a不变,则X与Y成正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同与联系相同之处1. 事物关系中都有两个变量,一个常量。

2.在两个变量中,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则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3.相对应的两个变数的积或商都是一定的。

相互转化当反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也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反比例转化为正比例;当正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正比例转化为反比例。

2016年小升初数学反比例的定义及考点什么叫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k=y*x(一定)x不等于0,k不等于0来表示。

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一样事物增加了,另一样事物减少,他减少了,另一样事物增加,这两个事物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

反比例的意义满足关系式xy=k(k为常量)的两个变量,我们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成反比例;显然,若y与x成反比例,则xy=k(k为常量);反之亦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
(5)若x = y+5,则x和y(不成)比例。
选择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
底和高 ( B)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选择
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甲
B 数和乙数(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选择
A 1
a是b的 5 ,那么a与b(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x × y =k (一定)
不成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
正比例关系
联的量
成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
名称 联系
区别 特征 关系式
正比例 反比例
两种相关 联的量, 一种量变 化,另一
相对应的 两个数的 比值(商) 一定。
x y =k (一定)
种量也随 着变化。
相对应的 两个数的
Xy=k
乘积一定。(一定)
路程(千米)
三找:找出谁是不变的量;
四判断: 商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 积一定,两种量成反比例。
思考
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 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做一做
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一种量一定,另外两个量 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正比例 .
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 反比例 .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正比例 .
易错易混题(一)
1、方砖面积一定, 所(正需比块数例和)铺地面积.
2、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
(反比例)
3、铺地面积一定,方砖边长和所需块数.
(不成比例)
易错易混题(二)
1 圆的周长和半径. (正比例) 2 圆的周长和直径.(正比例)
努 力 吧 !
拓展练习:
课堂达标:
1.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 例?
(1) 每袋大米的重量一定,袋数与总重量。 (2)用同一规格的地砖铺地,铺地的面积和地砖 的块数。 (3)班级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 (4)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 (5)圆的周长一定,圆的半径与圆周率。
课堂达标:
2.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
成正比例关系是( ),成反比例关系是( )。
(1)若x = 4 y,(x,y均不为0)
则x和y成( 正 )比例.
(2)若
X 3
=
y 4
, (x,y均不
为0) 则x和y,成( 正 )比
例.
若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 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3)若
X
3
=
4 y
,则x和y成( 反 )比例。
(4)若x:4 = 5:y,则x和y成( 反 )
正比例与反比例比较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 )的量,一种量 ( 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 变化 ),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 比值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 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y x =k (一定)
反比例
两种( 相关联 )的量,一种量 ( 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 乘积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 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反比例关系)。
180
150

B
120

90

60 ●A 30 ●
速度(千米/时)
180 150
120 ● A 90
60 ●

30
● ●B
0 2 4 6 8 10 12 时间(时) 0 2 4 6 8 10 12
时间(时)
一看:首先要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 联的量,一种量是不是随着另一种量 的变化而变化 ;
二列:列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圆柱的侧面 积一定,它的底 面周长和高成正比例。( )
(4)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个零件所用 的时间和零件个数成正比例。( )
(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 反比例。( )
(6)小明从家步行到学校,步行 的速度 和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 )
若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500千克的海水中含盐25千克,120吨 海水含盐多少吨?
一个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 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 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 多少天才能铺完?
3 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
易错易混题(三)
1 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正比例) 2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不成比例)
3 正方体的体积和它的棱长.
(不成比例)
4 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
(正比例)
(1)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成正
比例。(
)
(2)出米率一定,稻谷的重量和大 米的重量成正比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