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肿瘤预后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完整版
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标记物临床意义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显色剂显色反应,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位和 定性分析。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免疫组化技术。
04
免疫组化标记物的临床意03
肿瘤分类
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特定 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 肿瘤的性质和来源,为后 续治疗提供依据。
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标记 物临床意义
目录
• 肿瘤标志物概述 •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免疫组化标记物概述 • 免疫组化标记物的临床意义 • 肿瘤标志物与免疫组化标记物的
比较与展望
01
肿瘤标志物概述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 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宿 主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 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等。
免疫组化标记物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反应,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 量分析。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操作繁琐,不适合临床快速检测。
免疫荧光技术(IF)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荧光物质标记抗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或细胞内的 抗原分布情况。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特殊设备 。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
01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发生早期即可出现异常升高,通过检测肿瘤
标志物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提高治愈率。
辅助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02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辅助影像学检查,提高对肿瘤的定位、定
性及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鉴别良恶性肿瘤
03
一些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鉴别良恶
临床免疫组化意义

临床免疫组化意义(2010-05-07 21:46:36)转载▼标签:分类:免疫组化杂谈1、恶性肿瘤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志,全套4项:P-gP,GSTπ,TOPOⅡ,Ki-67。
2、乳癌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志,全套7项:P-gp,GSTπ,TOPOⅡ,Ki-67,ER,PR,C-erbB-2。
3、意义:标志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药泵作用--胞膜/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紫彬醇、泰素帝。
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π)--解毒作用--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
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靶点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越无效:蒽环类抗生素和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玫瑰树碱、新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霉素、VM26。
阳性率高者对VP16尤其无效。
雌激素受体(ER)--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医治越无效,预后越好。
孕激素受体(PR) --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医治越无效,预后越好。
C-erbB-2--癌基因产物--胞浆--阳性率越高,肿瘤恶性水平越高。
ER、PE阳性而C-erbB-2也阳性者,用三苯氧胺医治效果不好。
Ki-67--细胞增殖标志--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水平越高。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志,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水平、浸润、转移、预后亲密相关。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CEA 少数腺癌表达CEA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理细胞周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渐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
野生型半衰期很短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免疫组化

免疫组织化学的概念: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免疫组化意义1、恶性肿瘤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志,全套4项:P-gP,GSTπ,TOPOⅡ,Ki-67。
2、乳癌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志,全套7项:P-gp,GSTπ,TOPOⅡ,Ki-67,ER,PR,C-erbB-2。
3、意义:标志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药泵作用--胞膜/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紫彬醇、泰素帝。
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π)--解毒作用--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
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靶点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越无效:蒽环类抗生素和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玫瑰树碱、新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霉素、VM26。
阳性率高者对VP16尤其无效。
雌激素受体(ER)--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医治越有效,预后越好。
孕激素受体(PR) --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医治越有效,预后越好。
C-erbB-2--癌基因产物--胞浆--阳性率越高,肿瘤恶性水平越高。
ER、PE阳性而C-erbB-2也阳性者,用三苯氧胺医治效果好。
Ki-67--细胞增殖标志--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水平越高。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志,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水平、浸润、转移、预后亲密相关。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CEA 少数腺癌表达CEA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理细胞周期。
肿瘤相关临床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胆管上皮阳性。
CK20:标记胃肠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细胞,用于胃肠道腺癌。
上皮膜抗原(EMA):低/未分化上皮高表达;常存在于间变大细胞/恶横纹肌样瘤。
P504: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
HMB45:存在于恶性黑色素瘤。
CD68:用于粒细胞白血病、各种单核细胞来源肿瘤、括恶性维组织细胞瘤诊断。
CD44: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分CD44s和CD44v两大类。CD44s主要作为透明质酸受体,结合透明质酸后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C44v则主要表达于转移的肿瘤细胞。
免疫组化(IHC)是免疫学与组织化学两种技术的结合,基本原理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再用显色剂显色以达到标记细胞的某种抗原物质的定性/定位检测技术。
一、上皮源性肿瘤标记
细胞角蛋白(K)
CK7/CK18:标记腺上皮通常在腺癌中表达。
CK14:标记肌上皮,用于鉴别肿瘤基底细胞上皮和肌上皮。
CK5/6:鳞状上皮和导管上皮的基底细胞以及部分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
二、间叶源性肿瘤标记
波纹蛋白(Vimentin, Vim):细胞中间死蛋白抗体,多数软组织肿瘤均可表达,但肌纤维较明显,在一些上皮性肿瘤也有阳性反应,作为间叶与上皮源性鉴别一线抗体。
免疫组化临床意义

临床免疫组化意义1、恶性肿瘤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志全套4项:P-gP,GSTπ,TOPOⅡ,Ki-67。
2、乳腺癌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志全套7项:P—gp,GSTπ,TOPOⅡ,Ki—67,ER,PR,C-erbB-2。
3、意义:标志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1)、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药泵作用胞膜/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紫彬醇、泰素帝。
(2)、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π)解毒作用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
(3)、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靶点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越无效:蒽环类抗生素与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玫瑰树碱、新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霉素、VM26。
阳性率高者对VP16尤其无效。
(4)、雌激素受体(ER)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医治越无效,预后越好。
(5)、孕激素受体(PR) 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医治越无效,预后越好。
(6)、C—erbB—2癌基因产物,胞浆阳性率越高,肿瘤恶性水平越高。
ER、PR阳性而C-erbB—2也阳性者,用三苯氧胺医治效果不好。
(7)、Ki-67细胞增殖标志,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水平越高。
Ki—67为细胞增值得一种标志,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与许多肿瘤分化水平、浸润、转移、预后亲密相关。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8)、CEA 少数腺癌表达CEA(9)、Rb(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就是肿瘤抑制基因,调理细胞周期、(10)、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渐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
野生型半衰期很短(11)、Nm23就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与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目前已被普遍使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喉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得检测。
免疫组化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抗体标记物(一)上皮源性标记物1、一般性标记物(1)CK(角蛋白)CK亚型:CK5/6、CK7、CK8、CK10/13、CK18、CK19、CK20(2)EMA(上皮膜抗原)2、特异性和(或)相对特异性上皮标记物(1)CEA(癌胚抗原,标记胃肠道癌、肺腺癌等)(2)CA242(肿瘤相关粘液抗原、标记胰腺癌、结、直肠癌等)(3)TG(甲状腺球蛋白,标记甲状腺癌)(4)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诊断)(5)PSAP(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诊断)(6)340E12(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7)AFP(甲胎蛋白,标记肝癌、内胚窦癌等)(8)Hepatocyte(标记肝细胞癌)(9)p-HCG(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标记胎盘滋养叶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10)CA125(卵巢癌抗原)(二)间叶源性标记物肌源性标记物1、Desmin(Des,结蛋白)2、Actin(肌动蛋白)3、SMA(平滑肌肌动蛋白)4、MS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5、Myosin(肌球蛋白)6、Myoglobin(MG,肌红蛋白)7、Myogen(肌浆蛋白)8、MyoD1(肌调节蛋白)2、CD313、CD34(三)血管源性标记物1、FV W RAg(第8因子相关抗原)4、UEA-15、BNH9(四)组织细胞源性标记物1、CD68/KP-12、Lysozyme(溶菌酶)3、a-AT(a l-抗胰蛋白酶)4、a1-ACT(a1-抗胰糜蛋白酶)5、Mac387(五)淋巴造血组织源性标记物1、全淋巴细胞(1)CD45/LCA(白细胞共同抗原)(2)TdT(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3)CD30/ki-12、全B细胞(1)Ig K(2)Ig入(3)CD20/L26(4)CD79a(5)BLA36(B淋巴细胞抗原)(6)Pax-5(B细胞系特异性激活蛋白) 3、B细胞亚型(1)CD10(2)CD21(标记滤泡性树突状细胞)(3)CD23(4)CD35(标记滤泡性树突状细胞) (2)CD5(5)CD384、全T细胞(1)CD3(4)CD45RO/UCHL-15、T细胞亚型(1)CD1a(2)CD4(3)CD86、NK细胞(1)CD56(2)CD57/Leu-7(3)CD16/Leu-117、粒细胞和单核细胞(1)CD11c/LeuM5(2)CD15/LeuM5(3)Lysozyme(溶菌酶)(4)a-AT(a l-抗胰蛋白酶)(5)a1-ACT(a1-抗胰糜蛋白酶)(6)CD68(7)S-100蛋白(8)Mac3878、其他(1)EMA(上皮细胞膜抗原)(2)CD99(尤因肉瘤标记物)(3)ALK-1(间变性淋巴瘤激酶)(4)HLA-DR(5)Bcl-2(6)Bcl-6(2)CD5(3)CD43(7)Bcl-10(8)Ki-67(9)CyclinD1(周期素D1)(10)CD25(11)CD34(六)神经源性标记物1、S-1002、NSE(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3、Leu-74、Neurofilament(NF,神经微细蛋白)5、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七)神经内分泌源性标记物1、激素标记物(1)CA(儿茶酚胺)(2)5-HT(5-羟色胺)(3)垂体激素GH(促生长素)PRL(催乳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TSH(促甲状腺素)FSH(促滤泡素)LH(促黄体素)(4)甲状腺TG(甲状腺球蛋白)CT(降钙素)(5)甲状旁腺PTH(甲状旁腺素)(6)胰岛Insulin(胰岛素)Glucagon(胰高糖素)VIP(舒血管肠肽)PP(胰多肽)Someitostatin(生长抑素)Gastrin(胃泌素)(1)NSE(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2)CgA(嗜铬素A)(3)SY(突触素)3、激素受体(1)ER(雌激素受体)(2)AR(雄激素受体)(3)PR(孕激素受体)(八)细胞增殖标记物1、PCNA(细胞增殖核抗原)2、Ki-67(九)黑色素标记物1、S-100蛋白2、HMB453、Melanoma(十)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1、Bcl-22、C-erbB-23、P534、P16(多肿瘤抑制基因)5、nm23(十一)病原体标记物1、MyocobacteriumBovis(分枝杆菌,抗卡介苗)2、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3、HBc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4、HPV(人乳头状瘤病毒)5、HTLV-1(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免疫组化套餐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1 .前歹|J腺癌:CK、P63、34B E12、PSA、P504S(9AMAC)、AR2 .前列腺增生/腺瘤:CK、P63、34BE12、P504S3 .肾癌:CK、EMA、Inhibin、Melan-A、CK7、Vimentin、PAX2、CD104 .肾母细胞瘤:WT-1、CK、P53、Ki-675 .膀胱尿路上皮癌:CK7、CK20、P53、Ki-67、P636 .精原细胞瘤:CK、PLAP、CD117、LCA、OCT3/4淋巴造血系统肿瘤7 .胸腺肿瘤:CK、CD3、CD5、CD20、TdT、EBV*8 .霍奇金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PAX-59 .非霍奇金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a、TdT、CD4310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1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a、CD43、CD30、Ki-6712 .小B细胞淋巴瘤:CD3、CD5、CD10、CD20、CD23、CD79a、CyclinD1、TdT13 .T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3、CD45RO、CD79a、TdT、TiA-1、Perforin14 .套细胞淋巴瘤:CD3、CD5、CD20、CD79a、CyclinD1、TdT、Bcl-2、Ki-6715 .T/NK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a、CD56、TiA-1、Perforin、粒酶B16 .淋巴上皮病变/癌:CK、EMA、S-100、Ki-67、P53、EBV*、P63、CD30、CD2017 .Burkitt淋巴瘤:CD3、CD20、CD79a、CD10、Bcl-2、Bcl-6、Ki-67、EBV*、TdT18滤泡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a、CD10、Bcl-2、Bcl-6、Ki6719 .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CD2、CD3、CD7、CD20、CD43、Perforin、TiA-1、EBV*20 .浆细胞瘤:CD3、CD20、CD38、CD138、CD79a、EMA、K*、卜21 .坏死性淋巴结炎:CD3、CD20、CD45RO、CD79a、CD43、CD68、Mac387、CD16322 .粘膜相关淋巴瘤:CK、CD3、CD5、CD10、CD20、CD23、CD43、CD79a、CyclinD123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43、CD79a24 .组织细胞肉瘤:S100、CD10、CD21、CD35、CD68、Lysozyme、MPO、CD33、CD34、CD11c、CD14、CD45RO25 .朗格罕氏细胞增生症/肉瘤:S100、CD1a、CD68、CD35、HMB45、CK、EMA、Ki67、CD4526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S100、CD1a、CD68、CD21、CD35、CD3、CD20、CD30、CK、EMA、Ki67、CD4527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肿瘤:CD21、CD35、S100、CD1a、CD68、CD3、CD23、EMA、VIM、MPO、CD34、CD79a、CK、HMB4528 .肥大细胞肿瘤:CD117、CD45、CD33、CD68、CD15、CD3、CD20消化系统肿瘤29 .胃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n、AB/PAS**30 .肠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n、AB/PAS**31 .肝细胞癌:AFP、CD34、CEA、CK8/18、CK19、Ki-67、P53、HbsAg、Hepatocyte32 .肝胆管细胞癌:CK7、CK20、Villin、AFP、CD34、CEA、CK8/18、CK19、Ki-67、Hepatocyte、HbsAg33 .食道癌:P53、Ki-67、CDX-2、GST-n、P6334 .胰腺癌:CEA、P53、Ki-67、CDX-2、GST-n、Villin、CK7、CK20、35 .胰岛细胞瘤:CD56、Syn、CgA、Ki-67、Insulin、CK8/18、CK1939 .肝炎病毒:HbsAg、HbcAg、HCV涎腺肿瘤40 .涎腺粘液性囊腺癌:CK、P63、SMA、Vimentin、Myosin-heavychain41 .上皮肌上皮癌:CK、P63、SMA、Vimentin、S-100、Myosin-heavychain42 .导管腺癌:CK、P63、SMA、AR、HER2、Myosin-heavychain43 .多形性腺瘤:CK、P63、SMA、S-100、GFAP、Myosin-heavychain神经内分泌肿瘤44 .神经内分泌癌:CD56、CD57、Syn、CgA、CK、CK8/1845 .肺神经内分泌癌:CD56、CD57、Syn、CgA、CK、CK8/18、CD99、TTF-1、P63、Sp-B46 .甲状腺乳头状癌:Tg、TTF-1、CK19、HMBE-1、Gelactin-3、Ki-67、TPO47 .甲状腺髓样癌:Tg、CT、CD56、CD57、Syn、CgA、CEA48 .肾上腺皮质癌:CK、CEA、Inhibin、Melan-A、CD10、CgA、Syn、S10049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Syn、CgA、S-100、CK、EMA、Inhibin、Melan-A、50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Syn、CgA、S-100、CK、EMA、Inhibin、Melan-A、GFAP51 .Merkel细胞癌:CK7、CK20、Syn、CgA、CK、CD99软组织肿瘤52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CK、EMA、CD99、S-100、Des、Syn、CgA、53 .尤文/PNET/视/嗅/髓母细胞瘤:CD99、S-100、Syn、CgA、CD56、CD57、GFAP、Vimentin54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MB45、S-100、Melan-A、CD34、CK、SMA、Vimentin55 .上皮样血管瘤:CK、CD34、CD31、CD68、EMA56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D34、Bcl-2、CD99、S-100、CK、Vimentin、SMA57 .间皮瘤:CK5/6、HMBE-1、Calretinin、TTF-1、D2-40、CK、WT158 .横纹肌(肉)瘤:MyoD1、Myogenin、Desmin、SMA、CK、S100、CD9959 .滑膜肉瘤:EMA、CK、CD34、CD99、CD68、S-100、Bcl-2、Vimentin60 .皮隆突/恶纤组:CD34、CD68、S-100、SMA、Vimentin61 .血管球瘤:EMA、CK、CD34、SMA、S-10062 .血管周肌细胞瘤:EMA、CK、CD34、SMA、S-100、Desmin63 .梭形/多形性脂肪:CD34、SMA、S-100、HMB45、CK、CD31、CD6864 .脊索/副脊索瘤:SMA、S-100、EMA、CK、GFAP、CD6865 .腱鞘巨细胞瘤:SMA、MSA、Desmin、CK、Vimentin66 .平滑肌(肉)瘤:SMA、MSA、Desmin、CK、S-100、CD34、Vimentin67 .软骨母细胞瘤:CD99、S-100、CK、Vimentin68 .结节性筋膜炎:CK、SMA、MSA、DES、CD68、S100、Vimentin69 .缺血性筋膜炎:VIM、SMA、CD68、DES、S100、CD34、Vimentin70 .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VIM、SMA、Actin、S100、EMA、CK、Vimentin71 .硬化性纤维母细胞瘤:VIM、SMA、CK、DES、EMA、S100、CD3472 .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DES、CD34、EMA73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VIM、SMA、MSA、CD99、S10074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DES、SMA、Actin、ER、PR、CD34、S100、CK、fastmyosin75 .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VIM、CD34、DES、Actin、SMA、MSA76 .项型纤维瘤:VIM、CD34、CD99、DES、Actin77 .Gardner纤维瘤:VIM、CD34、SMA、MSA、DES、ER、PR78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Vim、VIII因子、Xllla因子、Des、Actin、S100、CD31、CD34、CK79 .巨细胞血管纤维瘤:CD34、CD99、Bcl-280 .韧带样型纤维瘤:Vim、SMA、Des、S10081 .脂肪纤维瘤病:CD34、Bcl-2、S100、Actin、EMA、CK、Des、CD9982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Vim、SMA、Des、CK、S100、ALK、CD11783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Actin、Des、CD34、CD99、S100、CK84 .黏液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Vim、CD34、CD68、SMA、CK、LCA、CD30、TandB转移性肿瘤鉴别85 .转移性肺/肝癌:CK7、CK20、Villin、CEA、TTF-1、CK、AFP、CD34、Hepatocyte86 .转移性肺/胃肠癌:CK7、CK20、Villin、CEA、TTF-1、Sp-B、CDX-287 .转移性肺/前列腺癌:CK7、CK20、Villin、TTF-1、CK、Sp-B、PSA、PSAP88 .转移性肺/甲状腺癌:CK7、CK20、Villin、TTF-1、CK、Sp-B、TG89 .转移性腺/鳞癌:CKAE1、CKAE3、CK8/18、CK5/6、EMA、CD15、P6390 .转移性肺/鼻咽癌:CK7、CK20、Villin、TTF-1、CK、Sp-B、EMA、EBV*91 .食道低分化癌/神经内分泌癌:Syn、P63、CgA、CD56、CD99、CKAE3、CK5/692 .转移性卵巢粘液/浆液性癌:CK7、CK20、Villin、CEA、TTF-1、CA125、CDX-2神经系统肿瘤93 .垂体瘤:TSH、FSH、GH、LH、ACTH、PrL、P5394 .胶质瘤:GFAP、MBP、Vim、EMA、S-10095 .少突胶质细胞瘤:Pax-5、GFAP、MBP、Vim、EMA、S-100、CD5796 .胶质肉瘤:GFAP、CD68、Vim、S-100、Ki-6797 .节细胞胶质瘤:Syn、CgA、GFAP、S-100、CD68、Vim、Ki-6798 .神经束膜瘤:S-100、EMA、GFAP、CK、Vim99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S-100、CK、HMB45、Desmin、SMA、MyoD1、CD57、MB100 脑膜瘤:GFAP、EMA、Vim、S-100101 神经纤维/神经鞘瘤:GFAP、EMA、Vim、S-100、CK102 中枢神经细胞瘤:GFAP、S-100、Syn、CD57、MBP、EMA、CgA、Calretinin 103 .室管膜瘤:EMA、CK、S-100、GFAP、Syn、CD57、MBP、104 .脉络丛乳头状瘤:GFAP、CK、S-100、Syn、EMA、Ki-67、CgA105 .颅咽管瘤:CKAE1、EMA、GFAP、CKAE3、Ki-67106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CD34、CD31、EGFR、CK、EMA、VEGF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107 .浸润性乳腺癌:P53、Bcl-2、ER、PR、HER2、E-Cadherin、Ki-67、CK7、GCDFP-15108 .浸润性筛状癌/腺样囊性癌:ER、PR、HER2、P63、Laminin109 .实性神经内分泌癌:ER、PR、HER2、GCDFP-15、CK7、CK20、CgA、Syn 110 .子宫内膜样肿瘤/宫颈腺癌:Vim、CK、ER、PR、Inhibin、P16、CEA111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Vim、CD10、SMA、Inhibin112 .移行细胞癌:CA125、CK7、CK20、P63113 .颗粒细胞瘤:CD99、Inhibin、Vim、S100、SMA、CK、CK7、EMA114 .卵泡膜瘤-纤维瘤:Vim、Inhibin115 .硬化性的间质瘤:Vim、Des、SMA、Inhibin116 .Sertoli-间质细胞瘤:Vim、Inhibin、EMA、Ker、ER、PR114 .无性细胞瘤:Vim、CD117、PLAP、CK、Des、CEA、S100115 .卵黄囊瘤:AFP、CK、CD30、ER、PR116 .胚胎性癌:AFP、CD30、CK117 .非妊娠绒毛膜癌:CK、hPL、B-Hcg恶性肿瘤预后与耐药监测指标P53、Bcl-2、PCNA、Ki67、P-gp、TOPOII a、GST n宫颈CIN病变分级检测指标P16、P53、Ki-67、CD68、Pro-EXC1.前歹|J腺癌:CK、P63、34B E12、PSA、P504S(AMACR)、AR25.朗格罕氏细胞增生症/肉瘤:S100、CD1a、CD68、CD35、HMB45、CK、EMA、Ki67、CD45、CD20750.尤文/PNET/视/嗅/髓母细胞瘤:CD99、S-100、Syn、CgA、CD56、CD57、GFAP、Vimentin、Fli-1104 .浸润性乳腺癌:P53、Bcl-2、ER、PR、HER2、E-Cadherin、Ki-67、CK7、GCDFP-15、P120-catenin108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Vim、CD10、SMA、Inhibin-a109 .移行细胞癌:CA125、CK7、CK20、P63、uroplakinIII110 .颗粒细胞瘤:CD99、Inhibin-a、Vim、S100、SMA、CK、CK7、EMA111 .卵泡膜瘤-纤维瘤:Vim、Inhibin-a112 .硬化性的间质瘤:Vim、Des、SMA、Inhibin-a113 .Sertoli-间质细胞瘤:Vim、Inhibin-a、EMA、Ker、ER、PR114 .无性细胞瘤:Vim、CD117、PLAP、CK、Des、CEA、S100、OCT3/4115 .卵黄囊瘤:AFP、CK、CD30、ER、PR116 .胚胎性癌:AFP、CD30、CK、OCT3/4。
免疫组化淋巴细胞标志分类

免疫组化淋巴细胞标志分类
免疫组化淋巴细胞标志分类是一种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的方法。
通过特定的标志物,可以识别出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从而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反应。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免疫组化淋巴细胞标志分类:
1.T细胞:CD3、CD4、CD8等是常见的T细胞标志物,它们可以进一步将T
细胞分为不同的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T细胞(CD8+)等。
2.B细胞:CD19、CD20等是常见的B细胞标志物,通过这些标志物的表达
可以识别和区分B细胞。
3.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56等是NK细胞的标志物,可以帮助识别
和区分NK细胞。
4.髓样树突状细胞(DC细胞):CD11c等是DC细胞的标志物,通过这些标
志物的表达可以识别和区分DC细胞。
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了解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和功能,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也可以用于监测免疫治疗的效果和评估患者的预后。
直肠癌免疫组化六项解读

直肠癌免疫组化六项解读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免疫组化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来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
本文将对直肠癌免疫组化六项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一、CK20CK20是一种细胞角蛋白,主要在肠腺癌和泌尿系统上皮肿瘤中表达。
在直肠癌中,CK20阳性率高达90%以上。
因此,CK20可以作为直肠癌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来辅助诊断。
二、CDX2CDX2是一种转录因子,主要在肠上皮细胞中表达。
在直肠癌中,CDX2阳性率高达90%以上。
CDX2的表达与直肠癌的预后密切相关,CDX2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好。
三、p53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在直肠癌中,p53突变频率较高,但p53的表达并不一定与突变相关。
p53阳性的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四、Ki-67Ki-67是一种细胞增殖标志物,主要在细胞分裂期表达。
在直肠癌中,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Ki-67阳性率越高,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预后也越差。
五、CEACEA是一种胚胎型抗原,主要在胚胎和胎盘组织中表达。
在直肠癌中,CEA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深度和转移有关。
CEA阳性率越高,肿瘤的侵袭性越强,预后也越差。
六、β-cateninβ-catenin是一种细胞黏附分子,主要参与细胞间连接的形成。
在直肠癌中,β-catenin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β-catenin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综上所述,直肠癌免疫组化六项对于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以达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肿瘤预后的免疫组化标志物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肿瘤标志物是病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所涉及的肿瘤标志物种类繁杂,方法多样,结果不一。
本文力争从实用性出发,对目前众多医院已能常规开展免疫组化检测的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的标志物进行综述。
1肿瘤分期1.1微浸润与假性浸润:癌的微浸润通常指癌侵透基底膜,含基底膜成分的抗有助于确定基底膜的完整性,两种最常用的抗体是IV型胶原或层粘蛋白(LN)抗体。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基底膜缺如或明显断裂可确定有微浸润。
在乳腺及前列腺病变中,良性假性浸润性病变与浸润性癌难以区别的情况较为多见。
乳腺组织其基底细胞层由肌上皮细胞组成,通过特异性肌动蛋白(actin)抗体标记可以很容易地识别肌上皮细胞。
浸润性小管成分如包绕有肌上皮细胞则提示良性病变。
在前列腺组织,通过不同种类细胞角蛋白中间丝的表达情况可以将基底细胞与腔面的细胞加以区别,现已有几种专一性抗体,如基底细胞表达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而腔面的细胞表达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
这些免疫反应特性可用于良恶性前列腺上皮的区别,如基底细胞几乎见于所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例,而决不出现在恶性腺上皮的外周。
1.2隐匿性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骨髓及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癌,其原理是利用抗体能区别不同组织来源细胞的能力,从而将上皮癌细胞与骨髓及淋巴结内的正常结构区别开来。
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检测出不同肿瘤骨髓或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包括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的转移等。
Gute rson等发现,通过较细致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或免疫组化方法来寻找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约有8%--30%常规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阴性”的乳腺癌病人可被检出有隐匿性微转移。
2.肿瘤相关抗原2.1癌胚抗原(CEA):CEA表达可见于正常胃肠和胆囊上皮细胞、胃、结肠息肉和癌旁粘膜、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及各类汗腺腺瘤等,阳性表达多呈膜性分布或灶性胞浆阳性。
CEA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包括胃癌、结肠癌、小肠癌、胰腺癌、胆管癌、宫颈癌、膀胱癌和乳腺癌等,阳性分布多为胞浆着色,少数为胞膜阳性,染色强度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
CEA的表达类型可分为三型:胞膜或腔面型、胞浆型和胞浆间质混合型,前者预后好,后二者预后差。
2.2甲胎蛋白(AFP)AFP主要用于原发性或性腺外某些生殖细胞肿瘤(如内胚窦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例癌组织中AFP的阳性表达率约为60%~70%左右。
生殖细胞肿瘤中的AFP表达可见于单纯性内胚窦瘤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以及胚胎癌中的卵黄囊分化的区域。
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畸胎瘤、绒毛膜上皮癌等不表达AFP,但一些非肝性肿瘤,尤其是胃肝样腺癌,AFP可呈阳性反应。
2.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前列腺及其肿瘤的特异性标记。
PSA阳性分布于正常前列腺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浆及其腔内分泌物中,良性前列腺增生有较强的PSA表达,前列腺癌的表达率在87%~100%,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
由于PS A有较好的组织特异性,因此在男性病例的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尤其是骨髓和淋巴结转移癌的鉴别中,在形态学上很难作出原发病变的诊断时,作PSA免疫组化染色是非常必要的。
2.4甲状腺球蛋白(Tg)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滤泡胶质、所有类型的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均可有Tg的阳性表达。
一般说来,高分化的甲状腺癌Tg阳性率最高,甲状腺间变癌和巨细胞癌阳性率最低。
甲状腺髓样癌一般Tg阴性。
临床上甲状腺癌首发症状常常表现为淋巴结或远处转移,Tg是一种确认转移性甲状腺癌还是非转移性甲状腺癌的可靠标记。
3.肿瘤细胞增生标志物?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两种增殖相关标志物是Ki-67及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Ki-67与PCNA免疫反应性与细胞增生的形态学特征关系密切,特别是与有丝分裂数及肿瘤分级相关。
在乳腺肿瘤中,其表达还与其他分化及预后指标相关,如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呈负相关,而与P53基因异常呈正相关。
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肺癌、肝癌、胃癌和一些淋巴瘤及肉瘤,采用Ki-67与PCNA免疫组化分析,均显示有增殖证据,提示这些肿瘤病人更容易进展。
高Ki-67及PCNA标记指数病人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明显下降。
4.癌基因、生长因子与受体4.1c-erbB-2c-erbB-2基因的扩增与c-erbB-2的免疫反应性存在明显的关联,因此免疫组化可作为分析c-erbB-2基因扩增的标准方法。
几种肿瘤系统有c-erbB-2的过表达扩增,报道最多的是乳腺癌,c-erbB-2过表达见于25-30%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并且仅限于癌细胞,而不出现于正常乳腺上皮。
c-erbB-2扩增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呈负相关,与肿瘤级别较高有关。
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c-erbB-2蛋白的过表达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c-erbB-2的过表达病人通常对常规辅助化疗反应性差,而这些病例往往需通过改变化疗药物的类型来获得较好的疗效。
4.2其他癌基因ras基因由K-ras、H-ras和N-ras家族组成,编码产物的分子量为21ku。
目前有各型的ras抗体,但用于病理研究和诊断最常用为混合性单抗p 21蛋白。
阳性表达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内文献报道,大肠癌rasp21的阳性率为6 0~70%,胃癌为50~60%,膀胱癌为51.8%,乳腺癌为68.7%。
此外,rasp21的表达还见于肝细胞癌、肾癌及前列腺肿瘤等。
原癌基因myc家族(c-myc和N-myc)变化与细胞增殖有关。
小细胞肺癌c-myc和N-myc扩增与预后不良有关,有N-myc 扩增的小细胞肺癌往往对化疗反应不敏感。
因此N-myc扩增的评价对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有一定帮助。
4.3生长因子及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但主要在上皮细胞上表达,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
在许多肿瘤,EGFR的表达与肿瘤进展有关。
大约30%的乳腺癌表达EGFR,EGFR阳性病人的预后明显差于EGFR阴性病人,这在ER阴性和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EGFR的表达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EGFR阳性病人通常对激素疗法不敏感。
EGFR和Cerb-B2均阳性的乳腺癌病人预后最差。
5.肿瘤抑制基因与基因产物5.1Rb特异性识别Rb基因蛋白的抗体已经问世,许多人类肿瘤可出现Rb基因的变化,包括成视网膜细胞瘤、骨肉瘤、其他肉瘤、白血病、淋巴瘤和某些类型的癌(包括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胃癌和睾丸癌)。
在许多肿瘤,Rb基因变化与肿瘤高分级和分期有关。
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b基因变化对确定原发性肿瘤高危险转移有很大帮助。
5.2P53p53基因改变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遗传学异常。
已报道涉及许多人类肿瘤,包括结肠癌、膀胱癌、肺癌、乳腺癌和其他类型癌、星形细胞瘤、白血病、肉瘤和间皮瘤等。
与Rb改变类似,P53改变与肿瘤级别高以及高增生指数有关。
在乳腺肿瘤病人,P53改变与激素受体表达的缺失相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至少在某些类型肿瘤,有p53改变病人无病生存率较短,总生存率较低。
在许多肿瘤,P53改变似乎是肿瘤发生的早期标志,可在原位癌(乳腺及膀胱)、不典型增生(前列腺及结肠癌)中检出。
因此,进展危险极高的肿瘤甚至可在出现浸润前即得以确认。
5.3nm23nm23又称为抗转移癌基因,目前已克隆出两株人nm23cDNA,并筛选出高表达的nm23蛋白产物,制备成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石蜡切片的检测。
对一些肿瘤nm23的研究发现,具有转移倾向的肝细胞癌nm23表达量明显低于无转移倾向的病人,nm23的高表达亦与存活期长相关。
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nm23的表达水平降低。
nm23表达降低的乳腺癌分化较低,ER表达水平低,并常常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
6.预测治疗反应6.1ER和PR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变化与乳腺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亦与其他公认的预后因素,如肿瘤分级、倍体性及分期有关。
高分化肿瘤或临床分期较低的肿瘤ER、PR更可能阳性,受体阳性肿瘤细胞的明显减少与细胞增殖分级增高、c -erbB-2癌基因扩增增加及EGFR表达增加有关。
免疫组化抗受体检测可预测乳腺癌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无ER或PR表达的肿瘤对激素治疗通常反应性差,而ER及PR阳性肿瘤则对激素治疗反应性高。
6.2雄激素受体由于前列腺癌能表达雄激素受体,抗雄激素治疗可控制前列腺癌的生长,常常效果明显。
抗雄激素受体的测定可预测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性和预后。
但仅少数研究报道了免疫组化雄激素受体测定与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
6.3多药耐药(MDR)①P糖蛋白(P-gp):Pgp是一种跨膜蛋白,对其他化疗剂尤其是蒽环类和长春花碱类化疗剂,具有固有和获得性耐药。
P-gp表达可见于高度固有耐药的肿瘤,如肾癌、结肠癌和肾上腺皮质癌。
在这些肿瘤,P-gp的高水平表达亦见于产生这些肿瘤的正常组织。
对化疗敏感的肿瘤通常P-gp表达率低,那些对系统化疗最敏感的实体瘤(精原细胞瘤和胚胎性癌)很少出现P-gp表达,曾接受过化疗患者发生的肿瘤常有P-gp表达增强。
检测P-gp表达有助于确定可能对常规化疗耐药的肿瘤,从而提供适合于这些病人合理的替代治疗方法。
②其他耐药预测物:如上所述,某些癌基因产物表达可确定哪些肿瘤对特定化疗耐药,乳腺癌c-erbB-2过表达对含有环磷酰胺、氨甲碟呤和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耐药。
同样N-m yc表达增强的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对化疗缺乏反应并快速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