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理选考微专题:河流袭夺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如图为世界局部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和洋流分布图。
完成1~2题。
1.从河口到阿拉伯海,表层海水盐度()A.持续升高B.持续降低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2.图中洋流属于()A.西风漂流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C.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D.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黑龙江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大省,耕地非粮化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该省某企业收购当地优质玉米,采用真空包装,制成鲜食玉米,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
完成3~4题。
3.该省耕地非粮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地B.劳动力C.资金D.技术4.该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是()A.降低玉米的商品率B.促进生产企业小而精C.提高玉米生产收益D.增加销售交易的环节如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岩层分布示意图。
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有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
完成5~6题。
5.最有可能发育大型溶洞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6.大熊猫、剑齿象等骨骼化石来自()A.古生代砂页岩B.古生代石灰岩C.中生代砂砾岩D.新生代沉积物无人机遥感是近年来应用于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新技术。
如图为2021~2023年鄱阳湖总氮含量监测数据和总氮Ⅱ、Ⅲ、Ⅳ类水质标准示意图。
完成7~8题。
7.从2021~2023年总氮含量变化看,鄱阳湖水质()A.冬半年优于夏半年B.受水量影响较小C.全年优于Ⅱ类水质标准D.受气温影响明显8.在水生态环境监测中,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A.获取水质信息数据B.获取水体流量数据C.制定污染处理方案D.判断水体污染类型有机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有机质累积量超过分解量,有机质含量极高。
如图为青藏高原有机土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完成9~10题。
9.图示有机土的成土环境特征是()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10.图示有机土分布区的主要植被是()A.稀树草原B.沼泽草甸C.山地针叶林D.荒漠草原光伏装备制造业包括晶体硅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多个环节。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河流袭夺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河流袭夺典型例题一:(2019·安徽高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正常水系支流与主流交接关系应为顺交,雅鲁藏布江中游主要支流共37条,其中顺交支流4条,直交或近于直交支流12条,逆交支流21条(占总支流的56.8%),这一特征说明古雅鲁藏布江流向可能和现在不同。
甲图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河网构成图和雅鲁藏布江部分河段河谷平面图。
材料二:河流袭夺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乙图是河流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大峡谷是先成河(一条河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地壳上升运动,而河流下蚀速度大于地壳上升的速度,所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来的流路。
由于该河的发育早于隆起构造,故称先成河),而近年来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峡谷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造成的。
(1)指出雅鲁藏布江干流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的特点,并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推断雅鲁藏布江可能是一条“袭夺河”的证据,并推测古雅鲁藏布江被袭夺前可能的流向。
(3)若雅鲁藏布江是一条“袭夺河”,试描述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的过程。
(4)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对藏东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呈现出宽谷(U型谷)和峡谷(V型谷)相间分布的特点。
从谢通门至加查不同河段由于板块挤压不均匀,导致抬升速率不同,峡谷段抬升速率高,河流下切作用强,河谷形态发育成V字型,而宽谷段抬升速率低,河流流速慢,大量的泥沙卵石沉积使得原来的V型河谷变成U型河谷,即发育成宽谷。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一个巨大的拐弯,可能是河流袭夺后留下的袭夺湾;古雅鲁藏布江被袭夺前可能自东向西流。
(3)古雅鲁藏布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属两条不同的水系。
布拉马普特拉河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又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古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先切断山脊,使古雅鲁藏布江改道,流向布拉马普特拉河。
微专题1:河流地貌 海岸地貌

微专题1:河流地貌海岸地貌河流地形河流地形,是指河流对地表进行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所形成之地形。
包括河蚀地形、河积地形、河蚀与河积共同作用的地形。
成因/河流地形河流作用:河水受重力影响,自高处向低处流动,产生动能,对地表进行侵蚀与堆积作用。
河蚀地形/河流地形高山或高原地区或幼年期河流,侵蚀作用最强,易形成峡谷、瀑布峡谷:高原或山地区→坡陡流急,河流下蚀力特强;两岸谷壁陡峭、谷地狭窄瀑布:河床落差很大;主支流的交会处→主流下蚀力大于支流;软硬岩互层地区→差别侵蚀;断层通过→河床形成落差河流侵蚀地貌分为:下蚀(侵蚀河床)、侧蚀(侵蚀阶地、谷地)、溯源侵蚀(侵蚀谷坡,向河源方向延伸)。
下蚀一般在上游最突出,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因此下蚀严重。
侧蚀在中下游最突出,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因此侧蚀严重。
溯源侵蚀的根本原因在于'下蚀',因此在河流的源头出现河积地形/河流地形河流中下游地区山麓冲积扇河流由山地进入平原时→坡度变缓,流速锐减,大量泥砂、石砾堆积。
谷外开阔,河流向平地作扇状展开。
扇面物质粗大疏松,河水于扇顶即下渗,扇面一般缺乏水源,地下水至扇端渗出,形成涌泉带。
1.泛滥平原:洪泛时期,洪水越过平常的河道向两侧溢流→泥沙随洪流到处堆积,形成低平的泛滥平原。
河道两侧堆积旺盛,形成高于平原的自然堤。
2.三角洲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接近侵蚀基准,所携细沙黏土在河床堆积在入口处形成三角状冲积平原。
常因地势过低,排水不良,成为沼泽区。
河蚀与河积共同作用的地形/河流地形曲流:河流凹岸与凸岸共同形成的地形因地面倾斜程度、岩层软硬不同,河道弯曲。
河道弯曲处,两侧水流能量不一。
凹岸→水流较急、侵蚀较强,使河道向后退凸岸→水流较缓、堆积较盛,使河床平浅弯曲度增大,切穿曲流颈,截直河道→曲流截断,行成牛轭湖河阶:河水在旧堆积面重新下切,形成新的河床,使原有的旧河床成为高出两岸的阶地因流量增大、搬运物减少、地盘上升等作用→下蚀作用增强,侵蚀基准再度下降,又会出现新的河阶。
高中地理 二轮复习4.16河流袭夺小专题(共23张PPT)

22
课堂练习
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源。读图, 完成1-3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C )
A.AB段 B.BC段 C.CE段 D.EF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B)
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地区其他许多河流,原来
可能大致由北向南流入红
河,后因受长江的袭夺,
如雅砻江、安宁河到此都
突然折向东流,以至近乎
直角的转折,注入长江。
14
经长期风化,抗 侵蚀能力较弱
易被流水侵蚀
溯源侵蚀能
力更强 ?
落差更大 流速更快
溪沟河源头与 鱼泡江相距较 近且鱼泡江河 床(水位)高
于溪沟河
15
16
溪沟河水量小,侵蚀缓慢, 经过长期侵蚀形成宽谷
3.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 (D)
A.沂河的落差比东周河大 B.该区域地壳出现沉降运动 C.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D.CD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
23
河流打架
2021/4/12
1
01
什么是河流袭夺
2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
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 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 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3
河流袭夺前
4
河流袭夺后
由于“低位河”具 有强烈的溯源侵蚀 能力,经过地质年 代的不断侵蚀,不 断地切割分水岭, 最终将分水岭切穿 (形成峡谷),将 另一侧河流的上游 河段夺了过来,进 而完成河流袭夺过 程。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20 河流袭夺 含详解

2023微专题训练20河流袭夺一、单选题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的河流上游水系的现象,是河系发展的一种现象,如下面两图。
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判断丙河流的支流乙夺取甲河流上游水系的主要原因是()A.溯源侵蚀B.地壳抬升C.侧向侵蚀D.堆积作用2.图中河流袭夺现象主要发生在()A.流量大的河流袭夺流量小的河流的地区B.流程长的河流袭夺流程短的河流的地区C.流速快的河流袭夺流速慢的河流的地区D.低水位的河流袭夺高水位的河流的地区1.A由图可看出,丙河是由北向南流,乙河源于两河间的高地,不断的溯源侵蚀,最终是切断了甲、丙间的分水岭,夺取甲河水系。
选A正确。
2.D图示是支流夺取甲河水系,A.B不对;河流的袭夺过程表明,谁的侵蚀力更强,谁最先切开分水岭,谁就会把分水岭那侧的河流夺过来;乙河的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甚至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
现在有个网络流行词语叫“屌丝逆袭”,而在河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有叫“河流的逆袭”。
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它流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这种现象叫河流袭夺。
左图到右图为某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关于袭夺河与被夺河关系叙述正确的是()①流量大的河流袭夺流量小的河流;②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③弯曲河道的河流袭夺平直河道的河流;④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袭夺河谷地势高的河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图中最终可能发育成为湖泊或者是沼泽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3.D读图,河流袭夺与流量大小关系不大,主要是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①错,②对。
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袭夺河谷地势高的河流,与河道的弯曲、平直关系不大,③错,④对。
所以D 对。
4.C图中,袭夺后,甲乙丁处河流通畅,不会形成湖泊。
丙处河道不能与大河相通,水不能外流,易形成湖泊或沼泽,C对。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 第一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 第一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bd334c2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c.png)
练案[2]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单项选择题(2022·河南洛阳模拟)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地形及河流略图,不久后该区域发生了袭夺现象,袭夺点在甲地。
据此完成1~3题。
1.①、②两河段汇合处有三角洲形成,是因为②河段(B)A.流速快B.流速慢C.流量大D.流量小2.河流袭夺发生后流量减小的河段是(D)A.①B.②C.③D.④3.河流袭夺发生后乙河段比袭夺前(A)A.流速加快B.流速减慢C.流量加大D.流量减小[解析]第1题,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两河交汇处能形成三角洲,离不开流水堆积作用发生的条件:流速减慢,从等高线看,河段②比降较小,故①、②两河段汇合处有三角洲形成,是因为②河段流速慢。
第2题,由图中等高线可知,③河为“侵蚀力强的河流”,河流袭夺发生后,③河抢夺了④河段的上游,流量增加,④河段因失去袭夺点上游来水而流量减小;①、②两河段均在袭夺点的上游,流量不受袭夺影响。
第3题,乙河段为④河段支流,据上题结论,袭夺发生后,④河段流量减小,水位下降,加大了乙河段到交汇处的水位落差,致使乙河段流速加快。
(2021·浙江宁波模拟)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区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该区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
读下图完成4~6题。
4.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多处设立风力发电机组,该学习小组发现甲地并不适宜。
据图中信息,推测甲地最可能是(D)A.山峰B.火山口C.天坑D.湖泊5.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沿图中虚线测出各测点地下同一岩层顶的埋藏深度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该虚线处地质地貌为(A)A.背斜谷B.向斜谷C.地堑谷D.断层谷6.下列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发展提供的参考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C)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解析]第4题,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分布可知,图中乙、丙两条河流流入甲地,可能积水成湖;天坑的海拔明显降低,则等高线应是密集分布并向里数值减少;火山口比周边的地区海拔高,而甲地位于海拔较低地方,因此不可能是火山口;甲地为海拔较低的地方,不可能是山峰。
高三地理微专题——河流袭夺

FG段无陡崖,不会形成瀑布,因此不会形成峡谷和瀑布,A错误。EF段断流,河床出露地表,存在大量冲积砾石,B正确。CE段袭夺前是河流由C流向E,北半球河流会向右偏转,侵蚀东岸,袭夺后河流由E流向C,北半球河流会向右偏转,侵蚀西岸,东岸变为沉积,因此东岸先侵蚀后堆积,C错误。袭夺后CD段来水增加,河谷宽阔水量变大,D错误。故选B。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低位河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源头不断延长,与高位河相遇后夺取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袭夺后部分河段可能出现河水倒流,发育成为“反向河”。如图为山东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东周河与沂河之间历史上发生过袭夺现象。据此完成4~6题。
习题练习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周河流量大,袭夺沂河 B.沂河地势高,袭夺东周河C.东周河溯源侵蚀,袭夺沂河D.沂河落差大,袭夺东周河5.图中“反向”河段是( )A.BC段 B.CD段 C.CE段 D.FG段6.图中各河段特点正确的是( )A.FG段形成峡谷和瀑布B.EF段存在大量沉积物C.CE段东岸先堆积后侵蚀D.CD段河谷宽阔水量变小
6. 水蚀作用会造成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例如,当河流源头向上游溯源侵蚀到达并切穿流域分水岭后,有可能发生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在图 2-44 中,原来流入另一条河流的支流,在地淤沟以南突然转向流入恶沟。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读图 2-45,从水蚀作用角度,解释图 2-44 中的水系演变现象。
根据等高线数值,在C点处,东周河海拔小于350米,沂河海拔大于350米,东周河向源头侵蚀,袭夺沂河,C正确,B、D错误;东周河水量大小,不是袭夺沂河的原因,A错误。
沂河原流向东北方向,由A依次流向B、C、E、F、G,东周河由C流向D;被袭夺后,图中流向变为由A依次流向B、C、D,由E流向C、D,由F流向G;因此图中“反向”河段是CE段,流向西南方向,C正确。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背斜、向斜、断层以及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构造地貌的原理以及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分析和说明一些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综合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是高考高频考点,2022年山东高考的第13-15题,2022年浙江1月选考的第17-18题,2022年湖南高考的第19题等都对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进行了考查。
易错01 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看问题指向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①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2)具体方法地点海拔(米)某沉积岩的埋藏深度(米)2.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2))(3)易错02 河谷地貌的演变1.不同河段侵蚀作用的差异2.3(1)概念:又称“河流抢水”。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2)条件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①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①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4.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注意: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
(2)形成过程注意:有几级阶地,就有几次上升运动(地壳上升是间歇性的,即等新的阶地形成之后才会再次上升,不是连续上升的)。
(3)河流阶地与人类活动①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地理选考复习微专题
鄞州高级中学 柚子老师
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式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形成河流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较宽阔的谷底和河流 下切侵蚀。
构造运动பைடு நூலகம்
间歇性抬升
活动期(抬升期) —河流下切
相对稳定期 —河床堆积和拓宽
构造阶地
河流袭夺
由于分水岭两侧河流溯 源侵蚀的速度不同,侵蚀 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 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 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 河流袭夺。
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答案:C B D
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3.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 是
A.沂河的落差比东周河大 B.该区域地壳出现沉降运动 C.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D.CD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 到新。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6.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
地点是( )
A.①
B.②
C. ③
D.④
答案:A B
金沙江被认为曾流入红河,后被长江袭夺。长江为袭夺河,金沙江为被夺 河,红河为断头河。
思考:图中①②③④最可能为河流袭夺点的是?
图示地区发生过河流袭夺现象,完成1-3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AB段 B.BC段 C.CE段 D.EF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袭夺弯
河流发生袭夺后,抢水的河流叫袭夺 河, 被袭夺的河流上段称为被夺河, 发生袭夺的地方,河流流向极不自然, 往往有明显的转折,称为袭夺弯。 被夺河在袭夺弯以下的河段,称为断 头河。 在袭夺弯和断头河之间的局部河段, 因断绝了水源,成为新的分水高地,但 仍保持着原来的河谷形态,称为风口。
答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