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及相关问题(沈洪兵).ppt
流行病学调查ppt

流行病学调查需要遵守伦理审查和相关法规, 对不合规的调查可能面临法律和道德风险。
数据收集与分析的难度大
数据质量不高
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质量受多种 因素影响,如样本大小、数据来 源、数据质量等,需要采取有效 措施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处理复杂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复杂的统 计分析和处理,需要具备专业技 能和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
时间分布
分析疾病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特征,揭示疾病的自然史和流行规律。
找出病因和影响因素
01
遗传因素
02
环境因素
研究疾病在家族中的遗传模式和基因 多态性,探讨疾病的遗传因素。
调查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环境污染 等。
03
分子生物学因素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分子 生物学机制,如细胞信号转导、基因 调控等。
数据解读困难
对于数据分析结果需要进行准确 的解读和解释,才能为制定公共 卫生政策提供有效依据。
需要不断改进调查方法和技术的挑战
调查方法的选择
流行病学调查需要针对特定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技术,如何选择适当的调 查方法和技术的挑战不容忽视。
技术更新迅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如何及时掌握和应用新技术和 新方法也是一大挑战。
加强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学术界的 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流行 病学调查面临的挑战,共同 提高调查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
总结词
分析疾病发生的因素和作用机制
详细描述
通过分析疾病三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揭示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为防控措 施的实施提供
流行病学调查设计ppt教学课件

数据收集
常规数据收集
疾病报告、病史、人口统计、医疗保 险、其他资料等
专题调查 体检、实验室检查或特殊设备检查
调查表设计
调查员填写和被调查者自填 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调查表设计总原则
有关项目一个也不少,无关项目不多 因素有明确的规定 统一的疾病分类 尽是选择定量和客观的指标 调查项目有严密的逻辑性,可明确回答
同一环境中,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有 无差异?
同一环境中,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 固定不变的吗?
图1
图2
图3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 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 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 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相关 生物引起 种群密度 改变
2、出生率和死亡率。通常以a‰表示。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
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
亡的个体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大小 的重要因素。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⑴增长型:特点是幼
年个体数目多,老年个体少, 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 密度数越来越大。
增长型年龄组成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类型
———— ————
研究目的 ————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及相关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及相关问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洪兵第一部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第一节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则流行病学研究通常是在人群中实施的。
在对人群中疾病发生的频率或因素与疾病发生的联系强度进行估计时,有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其准确性,使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有时甚至会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结论。
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二:一是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二是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即偏倚(bias)。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就是既要保证整个研究切实可行,又要尽可能减少这两类误差,以达到准确的参数估计。
减少随机误差可提高研究的精确性(precision),减少偏倚可提高研究的真实性(validity)。
一、提高研究的精确性减少随机误差可以使研究的精确性提高。
导致随机误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来源于对研究对象的选择过程,即抽样过程。
这种随机误差被称为抽样误差或抽样变异。
所有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队列研究中都有可能存在抽样误差,因为用于研究的对象,实际上总是一个样本。
即使研究对象包含了一个特定人群的所有个体,其也可被视为是更大范围人群的一个样本。
抽样误差仅是流行病学研究中随机误差的来源之一。
其他如对研究变量进行测量时也易产生随机误差,从而影响研究的精确性。
提高研究精确性的方法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增加研究的样本含量,二是提高统计效率。
(一)增加样本含量增加样本含量是减少随机误差、提高研究精确性的最基本方法。
但样本过大可导致人力、物力、时间和费用的增加,提高研究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适宜的样本大小,并通过合理的抽样,使样本的特征能代表目标人群。
样本大小一般是用统计学中样本大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或者从由这些公式计算制成的“样本含量表”获取。
目前一些常用的资料处理软件包如Epi Info 等,都具备样本含量的计算功能。
(二)提高统计效率在不增加样本含量的情况下,可通过细致的研究设计而从研究对象获取尽可能多的统计信息。
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方法三-PPT精选文档

8 55 55 55 55 66 66 66 56 88 55 55 55 55 66 66 66 88 56 55 55 55 66 66 66
4 4 4 4
方 官 方 共 和 国
风 光 好
54
官
4 54 44 44 44 44 44
54 66 66 66 66
褱磢沷 乹諕窿密 腩臍憌畜 屆筎酀頋 恷衩攞恡 漤螕焗
二、现场试验基本原则与步骤
明确目的 确定现场 选择对象 确定样本
随机分组 盲法观察
设立对照
确定结局、诊断标准、效果指标和观察时间 整理资料和分析结果
明确研究目的
在研究设计书中应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如: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研究 人群健康教育对改变吸烟行为的效果评价
实验目的是选择研究方案、对象等的前题。 一次研究解决一个主要问题,问题太多会影 响主要实验结果。
一、概述
(一)概念
又称为实验流行病学或实验性研究。即按随机分 配原则或其他方法将研究人群分为具有可比性的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人为地给予或控制某种 研究因素,对照组则不给任何处理因素或仅给安
慰剂,随访观察一定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的结
果,以判定研究因素作用效应的研究方法。
一、概述
(二)基本原则
2222222222 555555555555 8887933 Hhjjkkk 浏览量力浏览量了
111111111111 000
琹戳懻熃讯迬竆鄯鬜煊檀芺刭 臩瀐
Hhuyuyyu yttytytyty yuuuuuu
5 55 45 5 55 55 5 55 55
流行病学完整版ppt

用于推断某种疾病病因的数学模型,如元分 析、Poisson回归模型等,有助于确定主要 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点。
03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 特定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
流行特征
包括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等,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传染 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状况等,影响非传染 病的传播和流行。
宿主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不 同人群对非传染病的易感性不同。
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预防控制策略
包括针对不同疾病特点的综合性 预防控制策略和针对特定人群的 分层预防控制策略。
健康促进
通过改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等 手段,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预防非传染病的发生。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流动、免疫接种等,这些因素对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 变异都有重要的影响。
传染病的爆发调查
01
定义与分类
传染病的爆发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突然出现的大规模传染病
疫情,可分为预期性爆发和非预期性爆发两种类型。
02
调查内容
包括确定爆发点、现场调查、病例定义与搜索、样品采集与检测、爆
社区干预模式
包括健康促进模式和健康服务模式等。
健康服务模式
提供连续、综合的健康服务,满足社区居 民的健康需求。
健康促进模式
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 的健康水平。
05
健康相关行为流行病学
行为流行病学概述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ppt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确认传染病疫情,调查疫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掌握疫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目的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定义与目的
群体调查
通过对广大人群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收集有关传染病疫情的各种数据和资料,掌握疫情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提供基础。
历史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02
横断面调查
01
收集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以描述其分布特征及与时间、空间和人态学调查
02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以评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长期趋势调查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应用
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政策制定相结合,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传染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
指导医疗资源配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包括床位、医生、护士和药物等,以满足疫情期间患者的需求。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通过宣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理
个案调查
对单个病例或聚集性疫情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了解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人群特征、传播途径等信息,为疫情的分析和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流行病学分析
运用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疫情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VS
要点三
解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01
介绍调查结果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程度,解释疫情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关键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及相关问题(沈洪兵)ppt课件

38
Thanks!
39
(3) 尽量获得尽可能高的应答率。应答率达80%以上; (4) 尽量采用多种对照 (5) 医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下结论要慎重。
27
二、 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
(观察偏倚、测量偏倚)
1、定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由于测量暴露或/和
结局的方法缺陷,致使获 得的信息产生系 统误差。
★ 统计学联系的本质:病因 + 偏倚 + 机遇 偏倚可导致:虚假联系和间接联系
★ 偏倚的种类: 概括起来三大类, 即 选择偏倚 信息偏倚 混杂偏倚
21
一、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1、定义:由于选择研究对象方法上的错误或缺点使研究结
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2、实质:被选入的研究对象与没有被选者特征上的差异所
13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1)立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假设 目的意义,研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确立
(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需解决的问题
(3)研究方案(法)与可行性分析 研究对象、样本大小、调查内容(调查表)、标本收 集、技术路线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等;
造成,造成样本不能代表总体,或两个样本(或 两组研究对象)不是来自同一总体,后者造成研 究之外的因素在两组分布不均衡。
22
3、选择偏倚的来源
(1)任意挑拣样本结构(sampling frame),即所谓“典 型
样本”。常见于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2)主观挑拣研究现场和/或研究对象 (3)失访或无应答(lost to follow-up or nonrespondent) (4)入院率的影响(病例对照研究) (5)根据暴露信息作出诊断的病例,再用这类病例去
传染病流行病学如何调查 ppt课件

传染病流行病学如何调查 ppt课件
34
2.确定疫源地的范围
(1) 根据发病日期确定病人排出病原 体的时间(传染期),
(2)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范围, (3)确定受染的健康人, (4)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并根据传染病 病种及该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消 毒及消毒的范围
传染病流行病学如何调查 ppt课件
传染病流行病学必对每个病例都作病家调查, 但有时病家调查对分辨疾病的临床分型(如炭疽、 鼠疫)和鉴别为本地发生或外地传入(如登革热 等)有实际的流行病学意义
病家调查实际上是流行病学调查中在现场应 用的横断面调查。
传染病流行病学如何调查 ppt课件
32
(一)个案调查的目的
1、立即做出反应,在现场调查中形成并验证假设:描述、 分析、抽象、验证
2、不仅收集和分析资料,更重要是制定防治对策,采取公 共卫生措施,控制、消除疾病的流行
3、一旦掌握充分资料或可靠线索,就应采取措施,必要 时凭经验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而不是在对全部问题做出明确 判断后再采取措施
4、尽快决策,果断反应,立足于及时控制流行,先抓粗 线索,主要问题,随时进行调整,切忌不分主次,按部就班, 求全责备
从了解单个病例发生的原因着手, 调查该病的
“来龙去脉”,获得下列问题的答案:
1、病例是怎样被传染的?
2、传染过程发生在本地还是外地?
3、在患者家中、同院、有关单位还有哪些人有
潜在发病的危险?
4、根据调查的结果,采取紧急措施,如病人隔离、
消毒、接触者检疫、对疫源地采取卫生学处置、以及
宣教等,以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人发生,控制疫情发展
(有利于发现病例、措施落实)
5.合作程度
6.控制措施 7.假设 8.调查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
5
选题的程序
(1)提出问题:勤阅读、勤思考; (2)文献检索:勤整理、勤翻查(文献综述); (3)建立假说:辩析资料、提出观点; (4)确定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课题名称的三大要素:因素-对象-效应, 要简明、具体、新颖、醒目: 如:…自然人群 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 的流行病学调查
0.0
6
现场流行病学研究的选题原则
0.0
18
偏倚的概念
在研究设计和实施中出现的系统误差使研究结果系 统地偏离真实值,以及解释结果的片面性,称为偏 倚(bias)。
(3)对照的问题 比较的观点;对照可比性问题
(4)统计学方法的正确应用问题 贯穿于设计、实施及资料分析等整个过程
(5)科研道德问题及伦理学问题
0.0
15
现场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
(1)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数据、资料、标本等(质量控制)
(2)缺乏前瞻性 科研短期的多,长期的少
(3)缺乏正确的科研导向 急功近利,横向合作不够
0.0
12
现场调查设计应考虑以下问题:
(8)选择和制作调查工具(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卷和调查纲要)
(9)确定现场调查的方法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样 本采集方法和实验室检测方法)
(10)确定保证调查质量的措施
(11)考虑好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12)明确研究组成员和分工
(13)研究工作所需经费和预算
(14)研究工作的管理和时间进度
0.0
4
流行病学现场研究的选题
(1)从现场实际工作中发现 (2)从学术争论中选择课题 (3)从项目指南中选择课题 (4)从文献的空白点选题 (5)从已有的课题延伸中选题 (6)从改变研究要素中选题(因素、对象、指标三大 要素) (7)从学科交叉的边缘区和空白区选题 (8)学会借鉴移植,建立自己的课题
(1)应用目的 ①描述状况 ②检验假设 ③评价效果
(2)时间指向 ①回顾 ②即时 ③前瞻
(3)方法学 ①观察法 ②实验法
0.0
9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1)实验研究
设计:临床试验; 社区干预
(2)准实验研究
设计:临床或实验室研究,规划或策略研究
(3)观察性研究
设计: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生态学研究、 家庭聚集性研究等
2. 某地区发生一起不明原因呼吸道疾病的爆发,如果让你 去处理,从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出发,请提出处理的一 般原则。(爆发调查设计)
3.某地区欲对艾滋病流行现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可采用哪些流行病学方法,如何设计?
0.0
3
几个实例:
4. 某生物制品公司研制了一种新的流感疫苗,现让你来评 价其流行病学效果,你准备如何去做?采用哪些指标?
(3)干预措施的研究及其效果评价(近期或远期效果评价)
如预防接种(疫苗)、改水(地方病)、碘盐供应、健康教 育(性病爱滋病教育、慢性病防治知识教育),医疗卫生制度的 改革及其效果等(实验流行病学, 准实验研究)
0.0
11
现场调查设计应考虑以下问题:
(1)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2)确定调查设计类型 (3)确定研究现场、对象和范围(纳入和排除标准, 获得研究对象的方法与保证) (4)估计所需样本含量 (5)确定抽样方法(样本的代表性) (6)确定观察指标(变量的规定、测量方法) (7)考虑和解决好伦理道德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 及相关问题
沈洪兵
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0.0
1
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
0.0
2
几个实例(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1. 某市疾控中心拟开展一项社区人群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 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全面了解当地人群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情况,如让你来设计,你准备如何去做?首先从那方面着 手?
0.0
10
研究设计实例(Examples)
(1)对分布特征的描述:疾病、卫生事件或现象
如各种急慢性疾病的现状(发病或发病)与趋势分析、伤害 (暴力)、卫生服务现状、卫生资源,医院病例分布,医疗费用 分析、疾病负担分析等(描述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
(2)对卫生事件原因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如各种疾病的病因,分布特征不同原因,医院门诊或住院病 人上升或下降的原因等(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0.0
7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精确性、有效性、可行性)
1、精确性(减少随机误差) 增加样本含量、提高调查质量、提高统计效率
2、有效性(减少偏倚) 样本的代表性、组间的可比性、测量的准确性、统
计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3、可行性
人力、物力、伦理等
0.0
8
选择研究设计的类型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类并选择:
(4)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的不同;是否有创新之处;
(5)年度计划与预期成果
(6)工作基础与条件
0.0
14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常见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获得对象的方法与保证,应答率的要求
(2)样本含量问题 不同的研究设计方法不同,如两组比较,需假设 所研究两组的差异水平
(15)预期成果及其可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0.0
13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1)立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假设 目的意义,研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确立
(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需解决的问题
(3)研究方案(法)与可行性分析 研究对象、样本大小、调查内容(调查表)、标本收 集、技术路线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等;
(需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效益性)
1、选择疾病负担大的病种进行研究
2、要有创新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信息资料 创新—将幻想变为现实!对权威的否定,对传统的发展!
3、要有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目的要明确,实践是源泉
4、具有可行性(结合实际工作)
符合医德规定,客观条件允许
(4)科研意识薄弱,简单重复较多 对科研设计、实施和质量控制等缺乏必要的知识;
简单机械的重复-应注意重复中的变异!在重复中创新!
0.0
16
第二部分: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 偏倚及其质量控制
0.0
17
流行病学研究中无论采取何种研究方法,均 要考虑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 响,研究结果和真实情况往往存在差异,有时甚 至会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原因有二:一是随机 误差;一是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