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产品设计
合集下载
APQP(第二版)培训

产品质量策划责任矩阵
定义范围 策划和定义 产品设计和开发 可行性 2.13 过程设计和开发 第三章 第一章 第二章
× × × × ×
×
×
× ×
× ×
产品和过程确认
控制计划方法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 ×
×
× ×
×
× ×
×
反馈、评估和纠正措施
产品质量策划基本原理
1)组成小组 2)定义范围 3)组对组沟通 4)培训 5)顾客和组织的参与 6)同步工程 7)控制计划 8)问题解决 9)产品质量进度计划 10)进度图的相关计划
产品质量策划基本原理
6. 同步工程
• 同步工程是多个跨职能小组为实现同一目 标的过程,它代替了将结果传送到下一个 领域执行的相继阶段。同步工程的目标是 加快质量和产品要求的引入。组织的产品 质量策划小组要确保其它领域/小组策划并 执行了支持共同目标的活动。
产品质量策划基本原理
7. 控制计划
• 控制计划是零件和过程控制系统的书面描述。 不同的控制计划覆盖三个不同的阶段: 1)样件控制计划——在样件制造过程中,对尺 寸测量、材料和性能测试的描述。 2)试生产控制计划——在样件之后,批量生产 之前,对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测试的描述。 3)生产控制计划——大量生产过程中,对产品/ 过程特性,过程控制、测试、测量系统的综 合文档。
产品质量策划
1.11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初始识别
• 特殊特性识别输入的举例: 1)基于对顾客需求的期望分析的产品设想 2)可靠性目标和要求的识别 3)来自预期制造过程的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4)相似零件的FMEA
产品质量策划1.12产品保证计划
• 产品保证计划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将设 计目标转化为设计要求。它包括:
工业设计概论课件第二章 产品设计思路评述与鉴赏

通常厨房内的垃圾桶是独立的,这个设计的特点是将垃圾桶与菜板等功能组合成 了一 个完整的柜子。垃圾桶的打开与菜板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方便于随时将垃圾放入垃圾桶。 按比例看这个垃圾桶至少可以放入一个星期的垃圾量。
这是上个世纪
三十年代的风格, 充满了怀旧氛围。 其实设计思路很简 单,将收音机一分 为二,中间可以放 置图书;当然收音 机分开后是可以用 的,这是一个功能 组合的设计实例, 而实现功能组合的 方法恰恰是形式上 的分离。设计其实 正是在分与合中产 生无穷的变化。
“设计最难的是什么?” “点子” 。
这的确是一个
绝妙的设计,在前 面我讨论过一把梯 子如何做到收合, 但毕竟梯子收合后 就必须找空间存放。 平时是一把椅子, 当需要时它可以方 便地变成一个梯子, 我想这个设计创造 的价值就远比一把 普通的椅子高。其 实导致这个设计的 思路同样是组合, 但这不是简单的组 合,而是一种令人 惊奇的组合。
单人卧室的折叠床设计进 深较短的卧室空间,利用 这种折叠的方式能将单人 床、收纳柜、书桌井井有 条地容纳下。
又是梯子, 不同与前面 设计的地方: 除了可以收 合以外,上 面可以放置 一些工具或 物品。
如图的设计
是烫衣板与梯子 的结合。一物多 用的设计思路无 论在节省资金、 资源与空间方面 均有很大的优势, 不过关键还是在 具体结合的巧妙 与合理上面。以 上的设计无疑在 这方面是一个很 好的例子。
这并非是一个普通的手表,在家里有时候因为找不到电视遥控器而苦恼,这
个产品就可以解除这种苦恼,实际上它还是一个遥控器,这又是一个功能组合 的 设计实例。设计的根本就是如何满足生活中因不便而产生的各种需求。
特定时间、特定空间中 的一种需求满足。与之相 应的产品显然也表现出特 定的造型与功能组合。从 这个产品中我们看到收音 机多了一个挂钩、一面镜 子,当然防水是第一位的。
第二章产品设计要则.ppt

物的易用
第一是从人机工程角度考 虑,适宜的尺寸,触感良 好的材料,悦目甚至有功 能性的色彩,宜人的味道 等。
第二,从技术角度考虑, 技术到位而不让人感到复 杂,或者说设计中用简单、 巧妙、易懂的方式解决一 些问题。
环境易用
易用的相对性,有时 候在不同的环境中, 表现得更为明显。
由于社会基本的物质 条件不同,文化传统 和人们在不同环境中 所进行的活动不同, 对产品的要求自然不 同。
得知操作是否有效。
第二、人们对商品的追求 不再仅仅停留在解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的功能上,越来越多的是 为消费者的感受而着想
易用性的相对性
设计一个好的产品并 不容易,因为好的产 品需要同时满足不同 人的需求
制造商 商店的店主 维修员 用户
易用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从小设计到大设计
夹纸用的回形针 做笔记的活页纸 装订纸的订书器 墙上贴的便条纸 口渴时手执的塑料汽
待解决问题的复杂
通过产品的易用和要解决问 题的复杂程度之间的落差大 小来判断产品易用性的程度, 产品所能解决的问题难度越 大说明产品的易用性越好。
生产方式容易
求适性原则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 (user-centered)
从“使它工作起来”转换 到“使它正确地工 作”。
设计研究应考虑的四 个人为因素:物理、 认识、社会和文化人 为因素。
用户体验设计
What I hear,I forget. What I see,I remember. What I do,I understand.
“量身定制”并不是工 业的神话。
适合
(1)产品的市场定位 目标人群、使用环境、限 定性条件、同类产品、市 场因素等方面
文创产品设计 第二章 文创产品设计与创新

文
种层面上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设计而言,“优秀的行为水平的文创产品设计
创
产
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把重点放在理解和满足使用产品的人的需要上。”当然,行
品 设
为水平的文创产品设计主要是针对在操作过程中的产品的功效性,即操作的功能和
计
操作效率。文创设计师应该清楚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就行为满足而言,安全性
品
设
计
新奇性是流行三大特征的首要特征,也是最显著、最核心的特征。文创产品设
计师通过创造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奇来满足人们的求异心理。如图,追求新奇的产品
设计。
文 创 产 品 设 计
文 创 产 品 设 计
文创产品设计往往具有独特的情趣和审美倾向,有时甚至是诙谐的、幽默的。
也许这就是文创设计存在风格的本质条件,它深深地打上了文创设计师、设计环境、
文 创
产
计进入全新时代,并行的设计系统结构应运而生,文创产品设计、价值工程分析与
品
设
制造的三位一体化,使文创设计师的道德意识、团队意识及知识结构都面临新的挑
计
战。技术进步必然牵动产品设计的创新,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文 创 产 品 设 计
文 创 产 品 设 计
纯美风潮,逼真质感的次生型设计
文 创 产 品 设 计
创造离不开思维,离不开思维主体——人。创造与人的独立性息息相关,人的性格、 文
创
智力、意志等都将深刻影响着人的创造机制。心理学的文化因素是人性特质形成和
产
品
创造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
设 计
文 创 产 品 设 计
文 创 产 品 设 计
文 创 产 品 设 计
a
b
三、潜意识与创新
第二章 (双面)变换组织类产品与设计

• 六路一个循环的两面织物。 • 1.4路由棉纱编织平针线圈, 2.3.5.6路由涤纶低弹丝编 织平针和集圈线圈。采用 这种组合方法编织的织物, 涤纶覆盖性能较好。采用 18tex棉纱和11tex(100 旦)涤纶低弹丝编织的两 面织物,其含纱比分别为 40%和60%,有些产品为 了提高涤纶的覆盖性能, 采用较粗的涤纶低弹丝, 其含纱比可达70%左右。
(二)灯芯点芯吸效应
• 芯吸效应是指在毛细 管弯月形曲面附加压 力的作用下,织物中 的液态水在沿织物平 面方向上自动流动。 织物内层使用疏水性 纤维编织,外层使用 亲水性纤维编织,用 疏水导湿纤维连接织 物的内、外层,可以 形成灯芯点芯吸的效 果。
• 图c中,织物内层为拒水整理后的粗 旦纤维,外层为超细纤维,中间还 引进了疏水导湿纤维连接织物两面, 起到灯芯点芯吸的效果,连接纤维 一般为涤棉混纺纱。 • 此种织物结构综合利用了差动毛细 效应和灯芯点芯吸效应两种原理, 织物内外层之间既存在差动毛细效 应,传导液态水,又存在灯芯点芯 吸效应,织物芯吸速率快,与其它 两种织物结构模型相比较,具有更 好的导湿快干作用。所以,综合考 虑湿传导因素,采用图c所示结构设 计织物。
二、织物结构设计
利用差动毛细效应和灯芯点芯吸效应原理, 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双层织物。
• 图a中,织物内层为拒水纤维, 可将水分传递到外层并且在外层 表面扩散,织物中所含水分大部 分分布在外层,而与皮肤接触的 内层仍然保持干燥。但由于织物 由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原料组成, 内层起芯吸效应,水分在纤维表 面传导,不进入纤维内部结构, 而外层亲水纤维发生吸湿效应, 水分不但吸附在纤维表面,而且 进入纤维的内部结构,液态水传 导、扩散变慢,故其芯吸速率也 变慢。
第二章 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

镀层被覆
涂层被覆
珐琅被覆:公元前3世纪在埃及有了在铜器表面的珐琅技术,
此后发展为景泰蓝工艺美术品,这种技术在工业上被称为搪瓷。
2.表面层改质
通过化学处理或氧化技术改变原有材料表面的性质。
3.表面精加工
通过切割、研磨、喷砂、抛光等技术对表面进行精加 工,改变表面的质感,以达到设计的目的。
3 五彩斑斓的黑,时尚元素融入手机背板
17世纪发明的铜板画,凃蜡-硝酸液浸蚀 金属刻蚀画
2.5 有机涂装
有机涂装即利用有机涂料对金属、塑料、木材等材 料加工成的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有机涂装 是一种重要的产品表面处理工艺。涂装质量的优劣直接 反映了产品的外观质量,涂装不仅起到了产品防护、装 饰的功能,而且也是构成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镀锌是由较古老的热镀方法发展而来的,自从1836 年法国把热镀锌应用于工业以来,已经有140年的历史了。 近30年来伴随冷轧带钢的飞速发展热镀锌得到了大规模 发展,成为了现在钢板表面镀锌的主要方法。
镀锌铁板作屋顶
镀镍 镍是一种微黄色的金属,电镀镍层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很高,
由于镍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极薄的 钝化膜,能抵抗大气、碱和某些酸的腐蚀。电镀镍结晶细致, 具有优良的抛光性能。经抛光的镀镍层可得到镜面般的光泽 外表,同时在大气中可长期保持其光泽。所以,镀镍是非常 好的装饰方法。
优点:效率高,处理质量好。 常用方法:干法喷砂、湿法喷砂、无尘喷砂和高压水喷砂。
5. 表面精整 有些制品在表面进行修饰以前需清除表面的粗糙状
态,如:去除毛刺、沙眼、划痕、砂眼等,以获得平坦、 光滑、光亮的表面,这就需要表面精整工序来完成。表 面精整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抛光:抛光是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 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FMEA培训资料

7
第一章 概论
1.5 DFMEA实施时机?
●设计方案初步确定时应开始FMEA初稿的编制。 ●作为设计活动的一部分,应该在设计任务完成之时
完成FMEA工作; ●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内,根据反馈信息,在进行设
计修改时对FMEA进行重新评审和修改。 ● FMEA是一个动态的文件。
8
第一章 概论 1.4 PFMEA实施时机?
连接方法 1.不连接 2.铆接 3.螺纹连接 4.卡扣连接 5.压紧连接
16
第二章 产品设计FMEA(DMFEA) 2.1 DFMEA的准备工作(续)
●所要分析的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的逻辑框图。它表 明信息、能量、力、流体等的流程。明确该系统的 输入、过程及输出。表明系统内零部件的联系和关 系。
17
失效链
跌落时发生 震动 环境条件
电池发热 伴生模式
11
焊锡脱落 锡渣碰到线路板
线路板短路 充电时不能限压
电池发生过充 电池损坏
根源模式 中间模式 最终模式
电池贮存一段时间
正、负极碎料掉入钢壳或 正、负极片膨胀
根源模式
正、负极片接触
零电压或低电压
伴生模式
12
电池微短路或短路 充不进电 电池报废
中间模式 最终模式
版作为QS9000质量体系要求文件的参考手册; ◇ 1994年,SAE发布SAEJ1739-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 FMEA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如卫生、电子、运输等。
4
第一章 概论 1.3 为什么要进行FMEA?
●有助于对设计中问题的早期发现,从而避免和 减少晚期修改带来的损失,使开发的成本下降;
● 开始于可行性阶段之前或过程中,在工装制造之前。 ◇在过程设计完成之时完成工作
第一章 概论
1.5 DFMEA实施时机?
●设计方案初步确定时应开始FMEA初稿的编制。 ●作为设计活动的一部分,应该在设计任务完成之时
完成FMEA工作; ●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内,根据反馈信息,在进行设
计修改时对FMEA进行重新评审和修改。 ● FMEA是一个动态的文件。
8
第一章 概论 1.4 PFMEA实施时机?
连接方法 1.不连接 2.铆接 3.螺纹连接 4.卡扣连接 5.压紧连接
16
第二章 产品设计FMEA(DMFEA) 2.1 DFMEA的准备工作(续)
●所要分析的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的逻辑框图。它表 明信息、能量、力、流体等的流程。明确该系统的 输入、过程及输出。表明系统内零部件的联系和关 系。
17
失效链
跌落时发生 震动 环境条件
电池发热 伴生模式
11
焊锡脱落 锡渣碰到线路板
线路板短路 充电时不能限压
电池发生过充 电池损坏
根源模式 中间模式 最终模式
电池贮存一段时间
正、负极碎料掉入钢壳或 正、负极片膨胀
根源模式
正、负极片接触
零电压或低电压
伴生模式
12
电池微短路或短路 充不进电 电池报废
中间模式 最终模式
版作为QS9000质量体系要求文件的参考手册; ◇ 1994年,SAE发布SAEJ1739-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 FMEA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如卫生、电子、运输等。
4
第一章 概论 1.3 为什么要进行FMEA?
●有助于对设计中问题的早期发现,从而避免和 减少晚期修改带来的损失,使开发的成本下降;
● 开始于可行性阶段之前或过程中,在工装制造之前。 ◇在过程设计完成之时完成工作
产品设计——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要素组成

第一节 产品开发的定位点
二、产品开发定位与设计实施 (一)产品开发定位 3.制约性设计
制约性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开发中受生产技术、开发成本及经营销售等方 面因素制约的设计。产品在开发设计的两个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生产技术、 开发成本及经营销售方面的制约与影响。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市场、不同 的技术条件,选择适宜的开发方式,是解决制约性设计的主要途径。
1.设计开发与企业生存
产品设计是创造、发展、优化产品功能、价值或外观特征的服务活动,并 由此使生产者和用户双方受益。在21世纪数字科技及其构成的生活环境中,产 品设计多为无前例可循,多种因素驱使工业设计师需要重新思考定位。
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要素组成
第一节 产品开发的定位点
三、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与机构 (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产品开发
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要素组成
第四节 产品设计与企业、科技、文化
现代文明与国家的振兴,无一不是以科技为先导,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现 代工业技术和管理科学固然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和 推动经济快步前进,却是通过设计活动去实现的。技术本身并没有价值,技术 的价值只能以商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新产 品的设计开发转化新技术成果,才能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存实力。
2.差异营销战略 3.集中营销战略
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要素组成
第四节 产品设计与企业、科技、文化
三、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与科技 当代文化,首先是设计的文化。设计文化与科学技术共鸣,将强有力地推 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设计决定着科技的商品化程度、市场占有率和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 (一)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因素 (二)产品设计中的科技因素
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要素组成
二、产品开发定位与设计实施 (一)产品开发定位 3.制约性设计
制约性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开发中受生产技术、开发成本及经营销售等方 面因素制约的设计。产品在开发设计的两个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生产技术、 开发成本及经营销售方面的制约与影响。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市场、不同 的技术条件,选择适宜的开发方式,是解决制约性设计的主要途径。
1.设计开发与企业生存
产品设计是创造、发展、优化产品功能、价值或外观特征的服务活动,并 由此使生产者和用户双方受益。在21世纪数字科技及其构成的生活环境中,产 品设计多为无前例可循,多种因素驱使工业设计师需要重新思考定位。
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要素组成
第一节 产品开发的定位点
三、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与机构 (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产品开发
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要素组成
第四节 产品设计与企业、科技、文化
现代文明与国家的振兴,无一不是以科技为先导,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现 代工业技术和管理科学固然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和 推动经济快步前进,却是通过设计活动去实现的。技术本身并没有价值,技术 的价值只能以商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新产 品的设计开发转化新技术成果,才能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存实力。
2.差异营销战略 3.集中营销战略
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要素组成
第四节 产品设计与企业、科技、文化
三、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与科技 当代文化,首先是设计的文化。设计文化与科学技术共鸣,将强有力地推 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设计决定着科技的商品化程度、市场占有率和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 (一)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因素 (二)产品设计中的科技因素
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要素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产品设计 返回首页
二、新产品/服务开发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 (三)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的需要 (四)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返回首页
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
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实践证明:若产品寿命周期为5年,产品开发时间 每延长6个月,利润就损失1/3。
行业
化妆品
50年前 现在
玩具
机床
食品 药品
时间 (年)
0
5
10
15 20 25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和质量的影响:
一般产品成本的70%以上由设计阶段决定,而这一阶段 所占费用仅为产品成本的6%以下。而40%的质量问题归因 于低劣的设计和工艺(波音)
费用 70%
成本的决定因素 实际成本消耗
• 产品结构设计过程包括从明确设计任 务开始,到确定产品的具体结构为止的 一系列活动。
• 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质量、 成本。
• 产品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技术设 计。工作图设计三个阶段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结构设计过程
开始
市场需求分析
初步设计
总体设计
N 原型产品
Y 原型修改
N
2020/12/9
•项目数量-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的频 率 •项目的频率-开发的经济性
质量
•舒适度-使用的可靠性
•设计质量-绩效和用户的满意 度
•生产质量-工产和车间的反映
•信誉-用户的忠诚度 •对用户的相对吸引力-市场份额 •利润率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第三节 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
一、生产流程分类(P109)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三、工艺设计过程
零件图
决定加工 毛坯
选择机 床
制定加 工工艺
选择加 工条件
计算加 工时间
选择工 艺装备
决定加工工序 内的操作顺序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四、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绩效评价
(一)原则: • 设计用户需要的产品 • 设计可制造性强的产品 • 设计鲁棒性强的产品(服务) • 设计绿色产品(考虑环保要求) (二)绩效评价指标: 上市时间、生产率、质量
3.工作图设计:结构细节设计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三、工艺设计过程
工艺设计是指按产品设计要求,安排或 规划出从原材料加工成产品所需要的一 系列加工过程、工时消耗、设备和工艺 装备需求等的说明。
是结构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之间的桥梁。 工艺过程的结果一方面反馈给产品设计
用 以改进产品设计;另一方法作为生 产的依据。
3.缺陷:重复、反复、效率低、质量差。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二、并行的产品设计方法
(一)并行工程 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 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二)并行工程的主要思想 1.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作为设计
结果,同时产生产品设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和生 产装备文件。 2.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 3.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关的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 和协同工作,实现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 集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
(一)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 (对象专业化)
(二)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 (工艺专业化)
(三)按项目进行的生产流程 (单项目组织生产)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二、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因素
(一)产品/服务需求性质(最主要)
从需求的品种、数量、季节波动性等方面考虑对生产 能力的影响,从而决定选择哪种类型的生产流程。 (二)自制—外购决策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返回首页
三、现代企业的研究与开发
(三)新产品的发展方向:
①多功能
②复合化
③小型化、轻便化 ④智能化、知识化
⑤艺术化、品位化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返回首页
(四)新产品开发面临的压力
**新产品开发的死亡率:98.2%,。在初期的项目中 只有2%可以进入市场,其他都半途而废了。据统计: 25%的工业新产品、30-35%的消费品与开发者的愿望 相去甚远
PDM。 • 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 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 GT)。 • 减少变化的方案(Variety Reduction Program,
VRP) 并行工程在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业备受
关注并得到具体应用。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返回首页
四、并行工程的人员构成
一、串行的产品设计方法
需求 结构设计 工艺设计 制造
串行过程
需求 结构设计 工艺设计 制造
2020/12/9
并行过程
第二章产品设计 返回首页
串行的产品开发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下游开发部门所具有的知识难以加入 早期设计
2.各部门对其它部门的需求和努力缺乏理 解,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和矛盾降低 了产品总体开发过程的效率。
市场导向型(Market Driven) 技术推动型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混合模式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产品构思
产品开 开始 发过程
•对市场需求
构
来源于
的分析 •技术的推动
•竞争对手的
产品和服务
思 来源于 R&D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二、产品结构设计
产品—流程矩阵
产品结构 单件非标 多品种小 有限品种 大批量标 柔性 生产流程 准化(Ⅰ) 批量(Ⅱ) 大批(Ⅲ) 准化(Ⅳ)单位成本
单件生产 单一项目
丧失高
效率
高
成批生产 大量生产
重型机器 食品加工
自动装配 流水线
连续生产 损失应变 能力
化工、造纸
制糖、面粉
低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第四节 并行工程
只抓关键零件的生产和整机产品的装配。 (三)生产柔性
品种柔性是指生产系统从生产一种产品快速地转换为 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能力。
产量柔性是指生产系统快速增加或减少所生产产品产 量的能力。 (四)产品/服务质量水平 (五)接触顾客的程度
顾客是生产流程的一个部分。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三、生产流程选择决策
3000原始想法
125小项目
300提议
9项开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项重大
1.7启动
1成功
1 2 3 45 6 7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 压力:费用高、风险大、成功率低、回报下降 • 失败原因:无潜在需求、新产品与当前需求不
匹配、营销不利。 • 新产品开发的关键:找到需求,用技术实现需
求. • 原则:技术与市场匹配.
易制造 易装配
竞争力
可靠性
(低成本、 可维护性, 标新立异) 操作简便
环境 保护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并行方法的特点:
1.产品设计的各阶段是一个递阶渐进的连续过程、概 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设计阶段的划分只标 志着产品和设计的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要素的大小) 和清晰度(确定性程度)
第二章产品设计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第一节 引言
一、21世纪企业产品/服务设计的背景
(一)新产品/服务开发是实现企业竞争 战略的需要
(二)技术进步越来越快
(三)用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用户需求 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四)产品研制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20/12/9
2.产品设计过程和产品信息模型经历着从定性到定量、 从模糊到清晰渐进演化。
3.产品设计过程和工艺设计过程不是顺序进行而是并 行展开,同时进行。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返回首页
三、并行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过程重构
(二)组织重构
(三)构建技术支持环境 • 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绩效评价
绩效指标
度量
对竞争力的影响
上市 时间
生产率
•新产品引入频率 •从新产品构思到上市的时间 •构思数量和最终成功数量 •实际效果与计划效果的差异 •来自新产品的销售比例
•每一个项目的研究发展周期 •每一个项目的材料及工具费用 •实际与计划的差异
•顾客/竞争对手的响应时间 •设计的质量-接近市场的程度 •项目的频率-模型的寿命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返回首页
第二节 产品设计与开发阶段
一、产品构思 二、结构设计过程 三、工艺设计 四、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绩效评价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返回首页
一、产品构思
1.来源: 企业内部:公司经理、员工和研究开发部门。 企业外部:供应商、经销商、产品许可经营者
和发明者。 2.构思模式:
6% 设计阶段
36%
20%
制造阶段
40% 7% 材料采购
18% 3%
其它阶段
2020/12/9
第二章产品设计
产品开发对生产过程时间的影响
产品开发的时间构成:
产品设计时间占产品开发时间的近60%(如图)。因此,为 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必须缩短产品设计时间,产品设计和工艺设 计影响着产品的创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