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咏

合集下载

忍辱柔和是妙方

忍辱柔和是妙方

忍辱柔和是妙方憨山大师所著《醒世咏》:“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佛遗教经》中告诫弟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毁谤、讥讽、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能人也。

”忍是需要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养深积厚,而酝酿成的涵养。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被骂。

至于骂别人,不管多少,也都会有的。

我们可以管住自己不骂人,但管不住别人骂自己。

如果有人骂我,该如何应对?如果一个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就称不上是人道的智者。

经常听到有人愤怒地说:“谁骂我?有种的站出来,要敢做敢当!”原来有人在背后骂他。

且不论一个人的品格如何,我们不应该骂他。

骂人是不对的,背后骂人更是不对了。

在背后骂人的人,就如同躲在暗处趁别人不注意放冷枪的人一样。

奉劝那些在背后骂人的人一句,快收起你们那一套,在骂人前先想一想是不是在骂自己。

对于挨骂的人,也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挨骂,更不必睚眦必报,以牙还牙。

有人背后骂你,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星云大师开示中说:“当有人对我们恶口毁谤、无理谩骂的时候,能够漠然以对,以沉默来折服恶口,才是最了不起的承担和勇气。

”《呻吟语·应务》中说:“不为外憾,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能够接受他人的指正与批评,不为八风所撼,不为物欲所动,才是真正的大器。

要能成就大事,就要一切皆担当。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率大军出征,司马懿中计吃了亏,就闭关不出。

诸葛亮先是多次命令士兵到曹军阵前辱骂,但魏兵却采取“骂不还武”的办法,怎么也不出兵。

诸葛亮乃取巾帼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骂司马懿不像个男人。

司马懿看完信后,并不嗔怒,反而关心起诸葛亮的寝食生活状况。

从来使口中判断出诸葛亮活不长了。

于是更据守不出,蜀魏双方在渭水一带相持了百余日。

结果,诸葛亮不得不撤回汉中,司马懿防御成功。

如果说诸葛亮气死周瑜,骂死王朗,气死曹真是因为后者的气度太窄的话,那么,司马懿受辱不嗔则是有容乃大。

明代科学家朱载堉处世奇文《醒世词》全集

明代科学家朱载堉处世奇文《醒世词》全集

明代科学家朱载堉处世奇文《醒世词》全集朱载堉(1536—1611),字伯勤,号句曲山人。

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

早年从舅父何塘习天文及律历之学。

其散曲编成《醒世词》。

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音义》《万年历》《万年历备考》《历学新说》等,内容涉及音乐、天文、历法、数学、舞蹈、文学等,是一个可以与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徐霞客齐名的重量级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大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在他多达百万字的著述中,尤以《乐律全书》最为著名。

朱载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因此,朱载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英人李约瑟博士说这本书出版于万历三十八年前后,但是早在万历十二年他就已经证明了匀律音阶的音程可以取为二的十二次方根(即十二平均律),比欧洲人提前了数十年。

这一发现彻底解决了困扰人们千年的难题,是音乐史上的重大事件。

现代乐器的制造都是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

十二平均律理论被传教士带到了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子朱载堉也随之享誉欧洲。

在《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一书中,戴念祖先生引用了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的一段话:“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

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

”《醒世词》朱载堉无题纸糊窗,竹做榻,挂一幅单条画,种几枝得意花,生前有一院,死后有一丘,足矣。

山坡羊-钱是好汉世间人睁眼观看,论英雄钱是好汉。

有了钱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

拐子有钱,走歪步合款,哑叭有钱,打手势好看。

如今人敬的是有钱,蒯文通无钱也说不过潼关。

实言,人为铜钱,游遍世间,实言,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黄莺儿-求人难自己跌倒自己爬,指望人扶都是假。

至亲人说的是隔山话,虚情儿哄咱,假意儿待咱,还将冷眼观。

千古奇文醒世歌《修身咏》

千古奇文醒世歌《修身咏》

千古奇文醒世歌《修身咏》
千古奇文醒世歌
《修身咏》
宋士元
心田种德急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
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
(为人在世,生死一事最大,世人事事皆知预为筹画,独对无常二字,偏不知早作打算,可怪也!)
个个闻知有死生,既知何不早权衡?
堂堂大路无人走,开眼明明入火坑
(昏昏梦梦,迷恋于酒色财气中者,皆开眼入火坑者也)。

幸读诗书被化新,幸生中土作良民,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有识者所以急急修持,不使此生空过)。

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药医,
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医是病生时
(息心静气,可消百病,养生妙诀也)。

《醒世歌》

《醒世歌》

《醒世歌》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雪压寒梅头不低,卧薪尝胆待佳期
终有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努力做好份内事,老天不负青云志
脚踏实地荣辱背,先学走路再学飞
花若盛开蝶自来,莫等他人把你抬
自己加油来鼓励,尽到人意听天意
年轻不吃苦,老来必受苦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行行出状元,处处有能人
寒蝉抱枯木,泣尽不回头
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辰
前日造船,今日过江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宁为蛇头,不为凤尾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
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当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罗状元醒世诗

罗状元醒世诗

羅狀元醒世詩其一富貴從來未許求,幾人騎鶴上揚州。

與其十事九如夢,不若三平兩滿休。

能自得時還自樂,到無求處便無憂。

而今看破循環理,笑倚欄杆暗點頭。

其二戈盾隨身已有年,閑非閑是萬千千。

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

象簡金魚渾已矣,芒鞋竹杖興悠然。

有人問我修行事,雲在青山月在天。

其三為人不必苦張羅,聽得仙家說也麼。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錦衣玉食風中燭,像簡金魚水上波。

富貴欲求求不得,縱然求得待如何。

其四新命傳宣墨未幹,櫛風沐雨上長安。

低頭懶進三公府,洗足著登萬善壇。

受戒固多持戒少,承恩容易報恩難。

何如及早回頭看,松柏青青耐歲寒。

其五要無煩惱要無愁,本分隨緣莫強求。

無益諾言休著口,非關己事少當頭。

人間富貴花間露,紙上功名水上漚。

看破世情天理處,人生何用苦營謀。

其六塵世紛紛一筆勾,林泉樂道任遨遊。

蓋間茅屋牽蘿補,開個柴門對水流。

得隱閑眠真可樂,吃些淡飯自忘憂。

眼前多少英雄輩,為甚來由不轉頭。

其七有有無無且耐煩,勞勞祿祿幾時閑。

人心曲曲灣灣水,世事重重疊疊山。

古古今今多變換,貧貧富富有循環。

將將就就隨時過,苦苦甜甜命一般。

其八獨對青山一舉觴,醒來歌舞醉來狂。

黃金不是千年業,紅日能催兩鬢霜。

身後碑名空自好,眼前傀儡為誰忙。

得些生意隨時過,光景無多易散場。

其九得失榮枯總任天,機謀用盡枉徒然。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螂捕蟬。

無藥可延卿相壽,有錢難買子孫賢。

得過一日過一日,一日清閒一日仙。

貪利逐名滿世間,不如破衲道人閑。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富貴百年難保守,輪回六道易循環。

勸君早辦修行路,一失人身萬劫難。

其十一自古為人欲見機,見機終久得便宜。

事非關己皆休惹,理若虧心切莫為。

得勝勝中饒一著,因乖乖裏放些癡。

聰明漫把聰明使,來日陰晴未可知。

其十二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為己謀。

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

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其十三人情相見不如初,多少賢良在困途。

珍贵的千古奇文醒世歌

珍贵的千古奇文醒世歌

珍贵的千古奇文醒世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流,积为江河;星星之灼,燎于原野,其始至微,其终至巨。

沉默缓畏,遇物和而有容,语言举止务淹雅凝重,喜怒不形于色,然后可以为佳士。

(北宋)梁焘《家庭谈训》评:对稳重的人人们容易产生信任感,我以前有点嬉笑无度,今后要注意这一点,要想着说话,不要抢着说话,要举止安详大方,要内心纯正专一淡泊要怕人说聪明、脑子好,不要怕人说蠢、笨、呆、痴、傻。

食已无事,经史文典谩读一二篇,皆有益于人,胜别用心也。

(南宋)江端友《戒子》评:此为上乘养身之道!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

能含蓄退逊,留有余不尽,自有无限受用。

淡泊二字最好。

淡,恬淡也,泊,安泊也。

恬淡安泊,无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看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教人做个好人,人谓做好人难,余谓极易。

不做不好人,便是好人。

童子涉世未深,良心未丧。

常存此心,便是作圣之本。

夜卧不眠,常须息心定志,勿妄筹画无益之事及起邪思。

当审观此身暂聚不久,既死之后,急急殓藏,盖其败坏不可堪见,方此之时,谁为我者?如此思之,用意劳神、凿空妄作、名利之心可皆灰灭。

以此涉世,遇患鲜矣。

(南宋)江端友《戒子》评:也算是看破红尘。

余平生不肯说谎,却免却许多照顾前后。

评:一句话道出了不说谎的好处,这也是使自己身心少受累、活的轻松的重要一条。

做人要存心好,读书要见理明。

无哲不愚。

评:愚是外在的表现,愚是形似简单实质大彻大悟掌握了事物基本规律的的表现。

阿谀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明)姚舜牧《药言》做人最忌是阴恶。

处心尚阴刻,做事多阴谋,未有不殃及子孙者。

语云:有阴德者必有阴报……先人有言:“存心常畏天知。

”吾于斯语,夙夜念之。

以忠信为心,出言行事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久而家庭信之,乡国渐信之,甚至蛮貊且敬服之。

由其平生之所积然也,故曰诚能动鬼神。

若怀欺挟诈言不由中,行无专一,欺一二人将至人人疑之,一二事不实,事事以为不实,凡所接对,莫不猜防怨恶,将何以自立于天地间!每见年少之日,自谓智能,虽在父子兄弟间,说不从实,举动诡秘,见恶亲长,取贱乡邻,虽至老死,后人犹引以为戒,哀哉!人子事亲多方,只生事尽力死事,尽思二语蔽之。

经典佛诗词 经典佛诗有哪些

经典佛诗词 经典佛诗有哪些

经典佛诗词经典佛诗有哪些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经典佛诗词,以及经典佛诗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佛家诗句经典佛家诗句经典1、佛家诗句经典如下:儿所有相,当是是安:右见借花相,即儿如米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经典佛家语录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北宗神秀的诗: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不让忍尘埃。

南宗创始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来有尘埃。

弘一法师的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飓尺千里。

4、关于佛教的诗词唐·惠能《菩提谒》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精选有关佛的经典诗句1、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任你千圣现,我有天真佛。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常闻释迦佛,先受然灯记。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苏轼《屈原塔》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惠能《菩提偈》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3、宋·晁说之《闲居》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

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

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

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宋·王义山《乐语》移向慈元供寿佛。

压倒群花,端的成清绝。

青萼玉包全未拆。

佛教诗词名句佛教诗词名句1、身是菩提树经典佛诗词,心如明境台经典佛诗词,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2、佛教经典经典佛诗词的诗词有哪些佛教诗词赏析来是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是一同。

醒世诗词选

醒世诗词选

醒世詩詞選于凌波居士選輯無相頌(唐‧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六祖壇經)請參閱/bible16.htm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內心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憨山大師醒世詩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孜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剛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惹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頇論短長,世界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喫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無妨。

春日纔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

諂曲貪瞋墮地獄,兯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

一劑養神平胃散,兩盅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憨山大師費閒歌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罣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孚規難,信願全無總是閒,淨戒不持空費刂,縱然落髮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刂,盲修瞎鍊也徒然。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閒,情性攀緣空費刂,不成道果也徒然。

聽聞容易實心難,侮慢師尊總是閒,自大貢高空費刂,聰明蓋世也徒然。

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工夫總是閒,能信不行空費刂,空空論說也徒然。

閉關容易孚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閒,五體虛懸空費刂,骷髏磕破也徒然。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閒,能解不依空費刂,日誦萬卷也徒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醒世咏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顺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搬口舌,招愆多为黑心肠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界由来多缺陷,幼躯焉得免无常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诌曲贪嗔坠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悲欢离合朝朝闹,宝贵穷通日日忙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句俗话,源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意思是:水太清澈就没有鱼,人过分精明就没有朋友。

水太清,没有杂质,自然也没有虾米,没有虾米,那也就是没有鱼生存的必备条件。

另之,水太清,鱼没有躲藏地地方,自然也就无鱼。

察,意为精明。

人,太精明了,那也就没人敢与他做朋友,或许人在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世故的海洋里,也只有随波逐流才能在社会中谋得一角天地。

非常遗憾,虽然想做个不随波逐流的人,但却是身不由已。

对这两句话,今人却另有遐想,水清无鱼呀,做个清官就没油水了,这大概就是“清水衙门”的由来。

故当官要学会把水搅混,遮人耳目,俗称“捣糨糊”,然后来个浑水摸鱼捞上一把。

“人至察则无徒”,不就是“装糊涂”吗?你什么都懂,动辄将别人的心思抖搂出来,还自以为明察秋毫,智商很高。

你敢与这种人打交道做朋友吗?所以,没有一定阅历的人是不会理解“难得糊涂”之玄妙。

古人知道此解法,不气死才怪呢!
“人至察则无徒”,人是不能太精明,什么事都看得太透彻,所以才会有人追求“难得糊涂”此类的话。

在我看来,
“难得糊涂”是对个人对待得失的态度,对于得失与利益,不必太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做一个豁达与糊涂的人。

人生短暂,被太多外在的东西牵绊时,人生也就不快乐了!
由此两句,我想到了“人至清则无友”一句。

人,有时坚持了为人的真性情,却又担心因此而失去了朋友?其实那是因为有欲,生怕失去了与朋友有关的其他东西。

例如直接的利益、如可利用的社会关系!
水至清则无鱼,但却有清净在里面;人至清则无友,那些酒肉朋友,那些表面热火,背后里捅刀子的朋友,我想还是少些为好。

交友的时候也不是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吗?相互无有所欲,清清寡寡的。

有时间了聚一下,谈谈心。

忙起来一年不联系也不以为杵,见面后依然是清风徐面;一方有难了,另一方倾力帮助,得助者受之自然,授于一方也失之泰然;说的是肺腑言,行得是真性情……。

此乃真君子!这样的友情不会因贫贱而变迁,更不会觉得因时间而淡漠。

这样的朋友现在有吗?或许并不多、或许就是身边。

但我想随着年岁的增加、阅历的丰富,人会越来越需要这样的朋友。

水至清才能接近自然,人至清才见人间真情。

那么水至清又何苦无鱼、人至清又何苦无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