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学案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 水溶液》教学设计

鲁科版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 水溶液》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学习目标】1、掌握水的离子积K W和PH的概念及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形态。

2、掌握酸碱性溶液的特征与PH的关系。

3、掌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

4、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教学策略】授课时数:3课时教学重点:1、掌握水的离子积K W2、酸碱性溶液的本质教学难点:1、PH的实质和意义2、PH的有关计算第1课时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知识梳理】问题一、水的电离1、探究水的电离及其电离方程式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或+。

[规律总结]水的电离的特点:⑴水的电离是由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⑵极难电离,通常只有极少数水分子发生电离。

⑶由水分子电离出和O数目相等。

⑷水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吸热的。

2、探究水的离子积水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电离平衡,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式中的K 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反映了水中[]和[]的关系。

[规律总结]⑴常温(25℃)时,水电离出的[]=[]=mol/L,水的离子积K W=[][]=。

⑵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即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着和。

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具有的性质,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它稀的水溶液。

如酸、碱、盐溶液中都有K W=[][]=(常温)。

其中均[]、[]表示整个溶液中的[]和[]。

⑶K W是温度函数,与[]、[]的变化无关。

温度升高,K W增大;温度降低,K W减小。

⑷一定温度下,在不同的溶液中都有K W=[][],故[]和[]成反比,但在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和的浓度一定相等。

3、探究水的离子积的影响因素⑴温度: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和[]同时,但因为由水电离出的[]和[]始终,故溶液呈。

⑵加入酸(或碱):向纯水中加入酸(或碱),使水电离向移动,从而水的电离程度,但温度未变,则K W=[][]。

⑶加入活泼的金属:活泼的金属钠可与水电离产生的反应,使水的电离向右移动。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2课时教学设计1鲁科版选修420180105137.doc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2课时教学设计1鲁科版选修420180105137.doc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水的电离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并能应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认识溶液的酸、碱度与H+、OH—浓度,以及与PH的关系,会进行有关PH的简单计算;知道强、弱电解质的区别,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含义,并掌握其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从单一物质到多种物质、分清主次矛盾的研究思路,初步学会对复杂体系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调控溶液的酸碱度、PH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水的电离是一种动态平衡,在纯水中加入酸,则抑制了水的电离平衡,使c(H+)>c(OH —),溶液显酸性。

同理,向纯水中加碱,溶液中的c(OH—)> c(H+),溶液显碱性。

2.溶液中的pH(1)pH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

对于酸碱性较弱的溶液,用c(H+)或c(OH—)的浓度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很不方便,化学上常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 = —lg[H+]。

溶液的酸碱性与c(OH—)和c(H+)相对大小、c(H+)和pH的关系如下表所示:(2)溶液的pH测定方法①pH试纸:常用的pH试纸有广泛pH试纸(pH范围1—14或0—10,可识别的差值为1)和精密pH试纸(pH范围较窄,可以判别的pH差值为0.2或0.3)。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②pH计法精确测量溶液的pH的方法。

二、pH的应用1.医疗山:当体内的酸碱平衡失调时,血液的pH是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参数,而利用药物调控pH则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2.生活中:人们洗发时用的护发素,其主要功能就是调节头皮的pH使之达到适宜的酸碱度。

3.在环保领域中,酸性或碱性废水处理常常利用中和反应,在中和反应处理的过程中可用pH自动测定仪进行检测和控制。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并能应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2、认识溶液的酸、碱度与H+、OH-浓度及与PH的关系,会进行有关PH的简单计算3、知道强、弱电解质的区别,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含义,并掌握其表示方法4、通过认识调控溶液的酸碱度,PH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教学重点:1、对水的电离过程和K W的含义的理解2、有关PH、K W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 1、对水的电离过程和K W的含义的理解2、有关PH、K W的简单计算教学方法:讲解、实验、练习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水是自然界里含量最丰富的溶剂之一,它能或多或少地溶解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物质。

我们周围进行的各种过程中,水溶液起着十分重要的行为的作用。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需要在水溶液中进行,而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涉及到许多问题,如:物质在水中会与水发生怎样的相互作用等等,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需要掌握本章的知识,即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板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第一节水溶液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讲述]有人测量了经过很多次纯化处理所制得的水,发现它仍然具有导电性,这证明纯水中存在自由移动的H+、OH-、是由水分子电离产生的。

[板书]H2O=H++OH-[说明]在水溶液中,H+和OH-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如:一个H+可以与4个水分子结合。

为了书写方便,通常仍写成H+和OH-。

水的电离是可逆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达电离平衡。

[副板] K=[H+][OH-]/[H2O][说明]一定温度下,K、[H20]为常数,其乘积也为常数,因此[H+][OH-]也为常数,定义为K W[板书]2、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离子积)K W=[H+][OH-][强调]经验总结:⑴K W只与温度有关,且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阅读] P74表3-1-1[板书]25O C K W=1.0×10-14mol2·L-2⑵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酸碱盐溶液⑶不同溶液中,[H+][OH-]可能不同,但水解电离出的[H+][OH-]一定相等[解释]α水=1.0×107/55.6×100%=1.8×10-7%在酸液或碱液中,K W=[H+][OH-],溶液中的H+,OH-未必是水电离的,也未必相等,但[H+]水=[OH-]水[过渡]知道了K W的有关知识,那么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因素有哪些?[板书]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⑴促进水的电离:①升高温度②加入活泼金属③水解⑵抑制水的电离:①降低温度[副板]H2O=H++OH-加HCL、NaOH、NaHSO4时,平衡左移加酸碱强酸的酸式盐[思考]水中加入酸后,就成了酸溶液,此时溶液中还有OH-吗?同样碱溶液中还有H+吗?[阅读]P76由于水电离,所以水溶液中始终存在着H+、OH-[过渡]既然酸溶液中有OH-,碱溶液中也有H+,为什么还有酸碱之分?酸或碱溶液中的[H+]与[OH-]有何关系?[阅读]P76 交流讨论[板书]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与[H+][OH-]的关系[H+]=[OH-] 中性[H+]>[OH-] 酸性且[H+]增大酸性增强[H+]<[OH-] 碱性且[OH-]增大碱性增强[过渡]对很稀的溶液,如[H+]=1.3×10-3 mol·L-1的酸溶液,[OH-]=1.0×10-4 mol·L-1的碱溶液,表达起来很不方便,因此,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学案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学案

莱芜四中2013-2014学年度高二化学目标导学学案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学案(第1课时)高二化学组编制人:苏道军审核人:吕荣海日期:2013.10.30 编号:2005311一、学习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学案:阅读课本P,完成下面内容。

73~75㈠、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方程式:。

水的电离是一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电离平衡,平衡常数为。

2、K c×[H2O]=[H+][OH-],温度一定,K c与[H2O]都是常数;则在一定温度下也是一个常数,可以表示为,其中的K w称为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3、K w的值与有关,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 w将。

在25℃时[H+]=[OH-]= ,K w= ,可见水的电离程度是很小的,水主要是以分子形式存在。

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1、在稀的水溶液中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NaCl、HCl等是电解质。

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成。

2、在水溶液中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都是电解质。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以的形式存在;弱电解质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4、电解质溶于水后并不是以离子或分子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以_________或_________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离子或溶质分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__________作用。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H2SO4 = Ba(OH)2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一元弱酸、弱碱一步电离 CH3COOH NH3•H2O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必须分步写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电离为主)H2CO3(主) HCO3-(次)三、课堂探究学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样吗?实验:探究验证四种不同电解质溶液(同浓度)的导电能力?现象:讨论:1、溶液导电能力有所不同的原因?2、氯化氢、醋酸等电解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那些变化?最终以何种形态存在?【自学检测】1、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2、对水的离子积的影响因素【巩固与应用】1、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 w(25℃)=1.0×10-14mol2•L-2,K w(35℃)=2.1×10-14mol2•L-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 在35℃时[H+]>[OH-]C 水的离子积K w(25℃)> K w(35℃)D 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2、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1节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1节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教案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水的电离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并能应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认识溶液的酸、碱度与H+、OH—浓度,以及与pH的关系,会进行有关pH的简单计算;知道强、弱电解质的区别,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含义,并掌握其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从单一物质到多种物质、分清主次矛盾的研究思路,初步学会对复杂体系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调控溶液的酸碱度、pH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

教学重点:水的电离过程和Kw的含义的理解,有关pH、Kw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水的电离过程和Kw的含义的理解,有关pH、Kw的简单计算。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引入】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水中加入可溶性的电解质所形成的溶液可以导电。

那么,纯水能导电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曾经用经过很多次纯化处理的纯水来进行导电实验,最终发现它仍然导电,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预习。

【教师】这是因为纯水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由水分子电离产生的。

【板书】一、水的电离H2O H+ + OH—△H >0【教师】这个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电离平衡,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板书】K = [H+][OH—] [H2O]【教师】由这个式子可以知道:【副板书】K[H2O]=[H+][OH—]【教师】在一定温度下,K和[H2O]都是常数,其乘积必然还是常数,因此[H+][OH—]也是常数。

把这个常数写成Kw。

【板书】1、Kw=[H+][OH—]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离子积)25℃,Kw=1.0×10—14 mol—2•L—2【练习】1、求纯水的近似浓度,若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有1个发生电离则n值是_________。

(令水的密度是1g/cm3)答案:55.56mol/L n=55.56×107【说明】水的离子积很小,说明水的电离程度很小,其主要存在形态还是水分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导学案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导学案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考试说明;(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强弱电解质与溶液的导电性关系。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掌握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不要求计算)。

本章概述:本章是中学三大化学理论之一,又是化学平衡理论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中的具体应用。

本章包括1、弱电解质(包括水)的电离及化学平衡的相关理论在电离平衡中的应用,如:电离常数、电离平衡的移动等。

盐类的水解行为就是盐电离出的离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的结果,它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水的电离平衡中的具体应用。

2、沉淀溶解平衡它包括平衡建立、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该类平衡中的应用等。

3、离子反应有两层含义,其一:复习离子反应及条件、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检验。

其二学习中和dT,该部分内容较为独特,它是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方法。

在中学化学中用已知浓度的溶液测定未知溶液浓度时除中和dT外还有氧化还原dT等,如用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测定Fe2+浓度。

第一节水溶液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4、了解pH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课时:2.5+1(补充)+2一、水的电离阅读书P73,联想·质疑1、离子积常数:实验表明纯水能够导电,(这种导电性人体不能感受)因为水是弱电解质,它能电离出H+和OH-练习:写出纯水的电离方程式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水电离的特点:①水的电离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②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③在一定温度时, 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2课时)导学案1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2课时)导学案1鲁科版选修4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pH的简单计算。

2.知道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会计算各类混合溶液的pH。

【学习过程】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新知导学】1.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H+]与[OH-]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请填写下表:2.溶液的pH(1)定义:pH是[H+]的负对数,其表达式是pH=________。

(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3)pH的取值范围为0~14,即只适用于[H+]≤1mol·L-1或[OH-]≤1mol·L-1的电解质溶液,当[H+]或[OH-]≥1mol·L-1时,直接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3.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1)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定溶液的pH范围)。

(2)利用pH试纸测定,使用时的正确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pH计测定,pH计可精确测定试液的pH(读至小数点后2位)。

【归纳总结】二、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三、酸、碱溶液混合后pH 的计算方法1.室温下pH =2的盐酸与pH =4的盐酸,若按1∶10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H +]为__________,pH 为____;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为______。

2.室温下将200mL5×10-3mol·L -1NaOH 溶液与100mL2×10-2mol·L -1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OH -]为________________,[H +]为____________,pH 为______。

3.室温下pH =12的NaOH 溶液与pH =2的硫酸,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为____;若按9∶11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 为____;若按11∶9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 为____。

【归纳总结】1.强酸、强碱溶液pH 的计算方法先求出强酸、强碱溶液中的________,强酸直接由酸的浓度求出,强碱先由碱的浓度求出________,再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________,然后用公式________________求出pH 。

第3章 第1节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化学教学案

第3章  第1节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化学教学案

第3章第1节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化学教学案课题第3章第1节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学习目标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弄清强弱电解质及其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自主学习1.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水的离子积常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升高,Kw_________。

在一定温度下的稀水溶液中,[H+][OH-]等于_______________。

2.水溶液的酸碱性与[H+]和[OH-]的大小关系:[H+]=[OH-],溶液呈_____性;[H+]______[OH-],溶液呈酸性,且[H+]越_______酸性越强;[H+]______[OH-],溶液呈碱性,且[OH-]越___碱性越强。

3.人们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表示为:pH___________;常温下中性溶液[H+]___[OH-]=________,pH =______;酸性溶液[H+]___[OH-],[H+]_______,pH _____;碱性溶液[H+]____[OH-],[H+]_______,pH_____。

4.强电解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弱电解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_____(强、弱)电解质。

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剂化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学案(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学案:阅读课本P73~75,完成下面内容。

㈠、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方程式:。

水的电离是一个过程,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达到电离平衡,平衡常数为。

2、K c×[H2O]=[H+][OH-],温度一定,K c与[H2O]都是常数;则在一定温度下也
是一个常数,可以表示为,其中的K w称为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3、K w的值与有关,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 w将。

在25℃时
[H+]=[OH-]= ,K w= ,可见水的电离程度是很小的,水主要是以分子形式存在。

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1、在稀的水溶液中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NaCl、HCl等是电解质。

强电
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成。

2、在水溶液中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都是电解质。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以的形式存在;弱电解质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4、电解质溶于水后并不是以离子或分子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以
_________或_________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离子或溶质分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__________作用。

三、课堂探究学案:
1、水的电离的特点:
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3、水的离子积对水的离子积的影响因素
[例1]计算25℃ 0.1 mol·L-1的NaOH溶液的OH-离子浓度、H+离子浓度、由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分别为多少?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H2SO4 = Ba(OH)2 =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一元弱酸、弱碱一步电离 CH3COOH NH3•H2O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必须分步写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H2CO3(主) HCO3-(次)(3)酸式盐的电离
【巩固与应用】
1、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 w(25℃)=1.0×10-14mol2•L-2,
K w(35℃)=2.1×10-14mol2•L-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35℃时[H+]>[OH-]
C 水的离子积K w(25℃)> K w(35℃)
D 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2、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OH-]乘积不变 B.水的电离程度大了
C.[OH-]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H+]增加了
3.下列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之比(①∶②∶③∶④)是()
①1 mol·L-1的盐酸② 0.1 mol·L-1的盐酸③ 0.01 mol·L-1的NaOH溶液④0. 1 mol·L-1的NaOH溶液
A. 1∶10∶100∶1000
B. 0∶1∶12∶11
C. 14∶13∶12∶11
D. 14∶13∶2∶3
4.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SO3
B H2O
C BaSO4
D HI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学案(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1、知道稀水溶中[H+]和[OH-]的乘积等于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PH的定义及水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并能够计算稀得强酸、强碱
溶液的PH。

二、自主学习学案:阅读课本P76~77,完成下面内容。

(必须简要书写)
1、水溶液的酸碱性与[H+]和[OH-]的相对大小关系
[H+]=[OH-] 溶液呈性
[H+]>[OH-] 溶液呈性,且[H+]越大酸性越。

[H+]<[OH-] 溶液呈性,且 [OH-]越大碱性越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溶液PH= (填公式)如0.01mol/L的盐酸的PH= (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室温下,酸性溶液:[H+] 1.0×10-7mol/L,PH 7
中性溶液:[H+] 1.0×10-7mol/L,PH 7
碱性溶液:[H+] 1.0×10-7mol/L,PH 7
三、课堂探究学案:
探究一稀的酸碱溶液中,[H+]和[OH-]的乘积是否仍等于水的离子积?试解释?
典例:1、室温下测得某酸溶液中[H+]为1.0×10-5mol/L,则其 [OH-]可如何求算?
2、为何酸中有 [OH-]?碱中有[H+]?
3、0.01 mol/L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OH-]为多少?由水电离出的[H+]是多少?
探究二:类型1 单一溶液PH的计算
①强酸溶液,如HnA;设[HnA]为c mol/L,则[H+]=nc mol/L。

PH=-lg[H+]=-lgnc
②强碱溶液,如B(OH)n;设[B(OH)n]为c mol/L,则[OH-]= nc mol/L,[H+]=(10-14/nc) mol/L
PH=-lg[H+]=14+ lgnc
类型2 两强酸溶液混合或两强碱溶液混合
强酸:由[H+]混=([H+]1V1+[H+]2V2)/(V1+V2),先求出混合后的[H+],再根据公式PH=--lg[H+],求PH.
强碱:由[OH-]混=([OH-]1V1+[OH-]2V2)/(V1+V2),先求出混合后的[OH-],再通过Kw求出 [H+],最后求PH。

类型3 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混合
这里的混合实为中和,要发生反应H++OH-=H2O,中和后溶液的PH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若恰好中和,PH=7
②若剩余酸,先求出中和后剩余的[H+],再求PH
③若剩余碱,先求出中和后剩余的[OH-],再通过Kw求出[H+],最后求出PH。

类型4 酸(碱)稀释类型
①对于强酸来说,将1体积PH为a的某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到10n倍时,混合后溶液的PH=a+n。

②对于强碱来说,将1体积PH为a的某强碱溶液加水稀释到10n倍时,混合后溶液的PH=a-n。

③对于弱酸来说,将1体积PH为a的某弱酸溶液加水稀释到10n倍时,混合后溶液的PH<a+n。

④对于弱碱来说,将1体积PH为a的某弱碱溶液加水稀释到10n倍时,混合后溶液的PH>a+n。

特别注意:酸溶液再怎么稀释也不能呈碱性,碱溶液再怎么稀释也不能呈现酸性。

【巩固与应用】
1、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A、溶液中[H+]<[OH-]
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变红色的溶液
C、溶液中[H+]=1.0×10-6mol/L
D、PH<7的溶液
2、下列溶液一定显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3、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0:1
B、5:1
C、1:1
D、1:10
4、常温下,有PH=12的氢氧化钠的溶液100ml,若将其PH变为11(溶液混合忽略体积变化;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若用水,应加入 ml (2)若用PH=10的NaOH的溶液,应加入 ml (3)若用PH=2的盐酸,应加入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