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记录的模板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1.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5.左肝切除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6.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7.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8. 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左半肝+肝管汇合部+胆囊切除,右肝管—空肠)9.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Roux-en-Y 吻合,脾切除)10.胰十二指肠除术乳腺腺瘤切除术左侧腹股沟斜疝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急性阑尾炎左甲状腺瘤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手术名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名称:乙状结肠造瘘术(双管)手术名称:全胃切除术手术名称:胸腹联合全胃切除空场Roux-en-y吻合术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峡部+部切甲亢手术右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乳房区段切除术腺瘤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乳房单纯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whipple手术+部分横结肠切除+D3根治术/R0全胃+脾+胆囊切除+D3+腹主动脉旁LN根治术+毕II吻合术/R0全胃+脾+胰体尾+D2+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全胃切除+D3根治术+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R0右半结肠切除+淋巴清扫术右半结肠切除远端胃大部切除+D1+根治术+毕II吻合术远端胃大部切除+D3+腹主动脉旁LN根治术+毕II吻合术/R0剖腹探查+小网膜囊肿块切除+右膈下肿块切除术疝修补术手术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胃穿孔修补术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部分回肠切除+回肠、乙状结肠造瘘术阑尾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活检术血管瘤切除术双侧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功能亢进副乳切除术左乳癌改良根治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断流术、脾切除术脾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胆囊切除术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术后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手术方式: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f anus and rectum (Miles’ operation)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插管全麻麻醉人员:术中所见:术中见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
普外科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模版)1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术后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手术方式: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f anus and rectum (Miles’ operation)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插管全麻麻醉人员:术中所见:术中见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
肿瘤经腹未能触及。
直肠指检示肿瘤位于直肠前壁,距肛门5cm,可推动,上缘未及。
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
腹腔探查入术中所见。
拟行Miles’手术。
3.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
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或卵巢)血管。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
4.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5.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
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
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
6.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 的圆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后切开腹膜。
用一把肠钳由造口处伸入腹腔内,夹住近端乙状结肠,远侧再夹一把止血钳后,在两钳间切断乙状结肠。
将近端乙状结肠断端自造口处拉出腹腔外4cm,采用开放吻合法作人工肛门,即将肠壁边缘全层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一周,针距约1cm。
观察造口处结肠血供正常。
7.远端结肠断端结扎后用橡皮手套套上,送入骶前凹内。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胃肠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是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也称Miles手术。
该手术常用于治疗直肠癌。
手术前和后的诊断都是直肠癌。
手术方式是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即Miles手术。
手术需要麻醉,使用插管全麻。
手术人员包括胃肠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
手术步骤如下:1. 实施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 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
腹腔探查入术中所见。
拟行Miles’手术。
3. 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
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或卵巢)血管。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
4. 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5. 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
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
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
6. 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的圆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后切开腹膜。
用一把肠钳由造口处伸入腹腔内,夹住近端乙状结肠,远侧再夹一把止血钳后,在两钳间切断乙状结肠。
将近端乙状结肠断端自造口处拉出腹腔外4cm,采用开放吻合法作人工肛门,即将肠壁边缘全层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一周,针距约1cm。
观察造口处结肠血供正常。
7. 远端结肠断端后用橡皮手套套上,送入骶前凹内。
8. 会阴部手术组用荷包缝合关闭肛门口,距肛门3cm处作一梭形切口,前至会阴中间,后至尾骨尖端。
9.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沿坐骨结节及臀大肌内侧缘分离,并尽量切除坐骨直肠窝脂肪,显露肛提肌,肛门动脉。
在尾骨尖前方切断肛门尾骨韧带。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外科常见手术记录颈部手术1.左甲状腺瘤手术名称:左甲状腺瘤根治术手术经过:颈丛麻醉完毕,患者取平卧位、垫肩,常规消毒、铺巾。
取左颈部胸骨柄上方两横指做横切口,长约6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游离皮瓣,沿颈前前正中线切开颈前肌群,暴露左侧甲状腺,左侧甲状腺中部可触及约3cmX2.5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表面欠光滑,移动度差,游离左侧甲状腺,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沿肿物边缘钝性、锐性交替分离肿物,完整切除肿物,送快速病理检查,严密止血,等待病理结果。
病理示:左甲状腺乳头状瘤,术中诊断左甲状腺癌明确,决定行左侧功能性颈清术。
改为气管插管全麻,头偏向健侧,扩大切口,向右延长至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左侧延长至胸锁乳突肌后缘,并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上延长,游离皮瓣,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上缘,内侧至颈前正中线,外侧至斜方肌前缘。
在锁骨上缘约2cm处断颈外及颈前静脉,在颈外三角游离皮瓣并暴露副神经,游离胸锁乳突肌,注意不要损伤其后方颈动脉鞘,切开颈动脉鞘,游离颈内静脉外侧,注意不要损伤颈内静脉及其下缘的胸导管;在锁骨上方约2cm处切开兢深筋膜,注意不要损伤膈神经、臂丛,沿斜方肌前缘、前中斜角肌、肩胛提肌表面,颈内静脉外侧,清除颈后三角及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外侧区脂肪及淋巴结;进一步清除颈动脉、甲状腺中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清除气管前、气管食管旁淋巴结,在健侧甲状腺峡部断甲状腺,缝合甲状腺创面,断颈前肌群,取出标本,严密止血,冲洗创面,沿切口放置橡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标本送检病理。
2.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患者今日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全麻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 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
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系列

烧伤扩创、冲洗患者取仰卧位,打开包扎敷料,见创面水肿,仍有水泡形成,基底红白相间,右肘局部苍白,换药彻底清除水泡及部分皮肤腐皮,稀释碘伏湿敷消毒,磺胺嘧啶银烧伤膏外擦面颈胸部创面,行暴露疗法,右上肢予百多邦外敷后行包扎疗法,无菌棉垫覆盖包扎固定。
换药完成,病人安返病房。
阑尾(逆切)麻醉生效后,病人取平卧位,术区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单。
取右下腹部“麦氏”切口,长约4.0cm,依层切开入腹,铺保护巾,探查见:阑尾位于盲肠后位,长约8cm,直经约1.2cm,阑尾外观充血水肿明显,尖端化脓与后腹膜紧密粘连,腹腔内有炎性积液约50ml,未见穿孔,术中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
逆切法阑尾切除术:于阑尾基底部7 号线结扎,并于其远端约0.3cm处切断阑尾,残端碘伏消毒,1号线距阑尾根部约1.0cm盲肠壁上浆肌层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可靠,用止血钳分段钳夹阑尾系膜并剪断,4号线缝扎后再结扎一次,直至将阑尾完整切除。
用盐水纱布蘸净腹腔积液,查无活动性出血及异常情况,清点手术器械及敷料无误后,逐层关腹,术毕。
术中麻醉平稳,生命体征平稳,无副损伤,出血约10.0ml,术后将切除阑尾予病人家属看后送病理,病人平车安返病房。
贲门肿瘤切除+食管--胃吻合+胸腔闭式引流术1.患者取右侧卧位,碘伏常规消毒铺巾;2.取左侧第7肋间中前切口,长约2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电凝止血,切开胸壁各层及肋间肌(第七肋间),电凝止血,开胸器撑开,显露胸腔。
3.探查:显露食管下段及胃,探查发现贲门部可触及约7x6x5厘米肿块,胃小弯受累,膈肌下和脾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肿块后与胰腺、腹主动脉无明显粘连。
4.电刀游离食管下段,将食管及周围软组织部分游离,用食管带向外侧牵拉,打开膈肌, 环切贴于肿瘤的食管裂孔膈脚部分,在胃小弯切断肝胃韧带,自幽门沿胃大弯向左游离胃结肠韧带,注意保护胃大弯血管环,切断胃脾韧带,将胰体前面的后腹膜及胃底与膈肌间的腹膜切开,切断缝扎胃左动脉,将附近肿大淋巴结彻底清除,在贲门上约3cm处切断食管,碘伏纱消毒断端,用橡胶套封闭食管近端,防止术野污染,远端10号丝线结扎,并用无菌纱垫保护,用直线切割吻合器(编号YZB/USA 4839-2008)切除贲门肿瘤并吻合正常残胃组织,在食管近端留置荷包(7号线),切开荷包缝合线下方1.5cm食管组织,消毒,用25号一次性使用圆形吻合器(编号丫2825人0865-2010)将胃大弯前壁与食管吻合,吻合顺利,将胃管及营养管消毒剪开,分别放入胃及十二指肠第二段,4号线间断缝合加固吻合口,1 号线包埋之,4号线固定胃与膈肌,7号线缝合膈肌,胃与周围胸腔组织固定数针,吸净对侧胸腔积液,并从左第八肋间腋前线放胸引管1根(32#),清点器械及敷料无误,检查术野无明显出血点,依次关胸,术毕。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普外科(general surgery)是临床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人体各个部位的手术治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普外科手术记录,以便了解普外科手术的范围和内容。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因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胆囊结石来就诊。
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通过腹腔镜技术,用术器穿刺腹壁,插入腹腔镜器械,解剖胆囊组织,切除胆囊并修复胆管。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2.胃切除术患者因胃癌需要进行胃切除术。
手术采用开腹方式,切开腹壁,定位胃癌病灶,切除胃体和部分邻近淋巴结,并对断端进行吻合。
手术中注意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操作规范,术后进行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
3.肠道吻合术患者因尿路结石导致肠梗阻,需要进行肠道吻合术。
手术采用腹腔开放方式,切开腹壁,解剖梗阻部位,并进行肠道切除和吻合。
手术过程中注意术中保温、有效切断止血点,术后加强监护和条件下引流。
4.疝气手术患者因腹壁疝气来诊。
手术采用开放手术方式,通过切开腹壁,揭开皮下组织,复位脱垂的脏器,修复腹壁缺损,并加以缝合。
手术中注意避免受损血管和神经,术后患者应保持活动量适当和恢复饮食。
5.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因右侧乳腺肿块来就诊。
手术采用开放方式,在麻醉状态下,剖开皮肤和腺体组织,找到肿瘤,将肿瘤和部分周围组织切除,并进行淋巴结清扫。
术后注意术后转归,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如化疗和放疗。
6.肛裂手术患者因肛裂引起的疼痛和排便不适来诊。
手术采用开放方式,麻醉状态下,通过切开肛门周围组织,将肛裂缝合,并进行术后伤口护理。
手术中需注意避免伤及肛门括约肌和其他重要组织。
7.甲状腺手术患者因甲状腺结节来就诊。
手术采用开放方式,通过切开颈部皮肤和组织,定位到甲状腺结节,切除结节并进行术后出血止血和伤口缝合。
手术中需注意保护重要神经和血管结构,避免损伤。
以上只是普外科手术的一小部分范例,其中包括了腔内手术和开放手术,涉及到人体不同部位的手术治疗。
每个手术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和操作技术。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胃部手术常见手术方式胃大部分切除:毕1式胃大部切除术(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缝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胃癌根治术:按癌肿部位整块切除胃的全部或大部、大、小网膜和区域淋巴结并重建消化道1、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术后胃出血:术后24小时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般术后3~6日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术后5~7日(有明显腹膜炎症状和体征:高热、腹痛、腹胀,肌紧张)残胃蠕动无力或称胃排空延迟:术后7~10日术后梗阻:输入段梗阻、吻合口梗阻、输出段梗阻倾倒综合征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前诊断:胃癌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术后诊断:胃癌穿孔伴胰腺、横结肠系膜、肝门侵犯,局限性腹膜炎手术方式: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麻醉方式:插管全麻术中所见:腹腔内未见明显腹水,胃小湾侧胃角处后壁巨大溃疡性病灶,6*8cm大小,质硬,浸出浆肌层,侵犯胰腺,横结肠系膜,及肝门。
胃小弯侧,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
,肝脏、胆囊、脾脏、双肾、腹壁及盆腔等未见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取上腹部正中由剑突至脐下1cm切口。
3.逐层进腹,探查腹腔,见肝、胆、脾、腹壁及盆腔未见明显转移。
4.在横结肠上缘剪开胃结肠韧带,见胃后壁肿瘤广泛侵犯横结肠系膜。
分离胃后壁与横结肠系膜后见肿瘤侵犯胰头部,同时见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难以根治切除,决定行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
5.分离胃后壁与胰腺组织,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离断结扎。
6.游离小网膜,在肝下缘切开小网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离断胃右动脉。
7.在幽门右侧约4cm处离断十二指肠。
采用2-0Vicycle线全层连续缝合和丝线浆肌层间断缝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
手术记录范文

(一)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手术日期:术前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术后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手术方式: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f anus and rectum (Miles’ operation)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插管全麻麻醉人员:术中所见:术中见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
肿瘤经腹未能触及。
直肠指检示肿瘤位于直肠前壁,距肛门5cm,可推动,上缘未及。
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
腹腔探查入术中所见。
拟行Miles’手术。
3.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
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或卵巢)血管。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
4.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5.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
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
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
6.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的圆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后切开腹膜。
用一把肠钳由造口处伸入腹腔内,夹住近端乙状结肠,远侧再夹一把止血钳后,在两钳间切断乙状结肠。
将近端乙状结肠断端自造口处拉出腹腔外4cm,采用开放吻合法作人工肛门,即将肠壁边缘全层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一周,针距约1cm。
观察造口处结肠血供正常。
7.远端结肠断端结扎后用橡皮手套套上,送入骶前凹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部手术常见手术方式?胃大部分切除:毕1式胃大部切除术(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缝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胃癌根治术:按癌肿部位整块切除胃的全部或大部、大、小网膜和区域淋巴结并重建消化道1、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术后胃出血:术后24小时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般术后3~6日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术后5~7日(有明显腹膜炎症状和体征:高热、腹痛、腹胀,肌紧张)残胃蠕动无力或称胃排空延迟:术后7~10日术后梗阻:输入段梗阻、吻合口梗阻、输出段梗阻倾倒综合征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前诊断:胃癌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术后诊断:胃癌穿孔伴胰腺、横结肠系膜、肝门侵犯,局限性腹膜炎手术方式: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麻醉方式:插管全麻术中所见:腹腔内未见明显腹水,胃小湾侧胃角处后壁巨大溃疡性病灶,6*8cm大小,质硬,浸出浆肌层,侵犯胰腺,横结肠系膜,及肝门。
胃小弯侧,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
,肝脏、胆囊、脾脏、双肾、腹壁及盆腔等未见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取上腹部正中由剑突至脐下1cm切口。
3.逐层进腹,探查腹腔,见肝、胆、脾、腹壁及盆腔未见明显转移。
4.在横结肠上缘剪开胃结肠韧带,见胃后壁肿瘤广泛侵犯横结肠系膜。
分离胃后壁与横结肠系膜后见肿瘤侵犯胰头部,同时见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难以根治切除,决定行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
5.分离胃后壁与胰腺组织,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离断结扎。
6.游离小网膜,在肝下缘切开小网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离断胃右动脉。
7.在幽门右侧约4cm处离断十二指肠。
采用2-0Vicycle线全层连续缝合和丝线浆肌层间断缝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
8.切断胃左动静脉。
于小弯侧距肿瘤6cm处,大弯侧脾门下方离断胃。
移去标本。
10. 胃肠吻合重建通路:距屈氏韧带25cm处提起空肠行残胃空肠远端空肠毕Ⅱ式吻合。
肝门部肿大淋巴结以5ml无水酒精注射。
11. 关闭腹部切口:腹腔彻底止血,蒸馏水冲洗腹腔,十二指肠残端放置腹腔引流,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放置减张。
12.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Roux-en-Y 吻合,脾切除)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胃癌Gastric Carcinoma术后诊断:胃癌Gastric Carcinoma手术方式: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Roux-en-Y 吻合,脾切除)radical resection of gastric carcinoama(total gastrectomy ,Roux-en-Y rec onstruction and splenectomy)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插管全麻general anesthesia麻醉人员:术中所见:胃体小弯侧可及10*12cm大小肿块,侵润性生长,穿破浆膜层,侵犯网膜。
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旁及脾门均可及肿大淋巴结。
肝脏、双肾、横结肠、小肠系膜根部、腹壁及盆腔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取上腹部正中由剑突至脐下2cm切口。
3.逐层进腹,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拟行全胃切除术,脾切除术。
4.在横结肠上缘剪开胃结肠韧带,将横结肠系膜之前叶分离,分离胃与横结肠间的粘连,向上至胰腺下缘,再分离胰腺包膜至胰腺上缘。
5.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离断结扎。
清除第6组淋巴结。
6.沿胃大弯侧离断大部分脾胃韧带,在胰体尾部上缘找到脾动脉,切断,近端双重结扎。
将脾脏下极向左向上翻开,显露、切断、结扎脾结肠韧带,游离脾下极。
后将脾外下方向内向上翻转,显露并切断脾肾韧带。
7.托出脾脏,分离、结扎,切断脾隔韧带和上极的脾胃韧带。
充分游离脾脏。
将胰尾与脾蒂分开,用3把全齿血管钳夹住脾蒂,在贴近脾门的血管钳内侧切断脾蒂,移走脾脏,残端脾蒂丝线结扎并逢扎止血。
8.游离小网膜,在肝下缘切开小网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离断胃右动脉,清除周围淋巴结。
9.在幽门右侧约1cm处离断十二指肠。
采用2-0Vicycle 线全层连续缝合和丝线浆肌层间断缝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
10.切断胃左动静脉,清除周围淋巴结。
11.分别沿胃小弯、大弯侧游离胃近端,紧贴胃壁分离,钳夹,切断,结扎入胃血管和迷走神经至贲门上3cm食管处。
清除周围淋巴结。
12.贲门上2cm食管处切断食管下段,距屈氏韧带25cm 处的切断空肠,远端空肠残端关闭后,和食道行食道空肠端侧吻合。
10. 近端空肠距胃肠吻合口约45cm处行肠肠端侧吻合。
关闭系膜孔。
11. 腹腔彻底止血,蒸馏水冲洗腹腔后灌注5-FU,食道空肠吻合口旁及脾窝各放置20 0ml负压引流管一根。
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12.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0ml,术中输血,PRBC:2U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胃穿孔修补术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部正中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进腹。
探查发现,肝脏外形质地正常,肝胃韧带,肝肾隐窝,肠间隙间见大量脓腋及食物残渣,胃幽门管前可见一穿孔,直径约0.8cm,孔周僵硬,可触及一肿块约2.5*1.5cm,予行切除一小块行病检,冰冻报告:未见癌细胞。
术中诊断:弥漫性腹膜炎,胃溃疡穿孔。
请示于吉人主任后决定行胃穿孔修补术。
沿垂直于幽门管方向间断缝合5针关闭穿孔,表面涂以OB胶,并以大网膜加强。
以稀碘伏水冲洗腹腔,于修补处及盆腔各置腹腔引流管一根。
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术中出血少量,手术过程顺利,术毕,病人安返病房。
2、结肠癌发生部位?好发乙状结肠,依次是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3、右半结肠与左半结肠临床表现特点?右半结肠肠腔较大,肿瘤多呈菜花状,可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有便血,血与大便混合,肠梗阻较少见左半结肠肠腔较小,肿瘤多呈浸润生长引起环状狭窄,肠梗阻出现较早,粪便表面亦可染有鲜血或粘液10、结肠癌手术方式?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癌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癌肿乙状结肠切除术:根据肿瘤的位置调整切除范围。
乙状结肠上段,应包括切除部分降结肠若位于下段,应包括切除直肠上端,包括所属的系膜淋巴结,重建肠道手术方式: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麻醉方式:插管全麻术中所见:肿块位于乙状结肠,约5*5cm大小,距肛约25cm。
已浸润至浆膜层,周围可及肿大淋巴结。
肿块以上结肠肠段明显扩张。
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
3.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4.游离左半结肠:沿降结肠旁沟剪开侧腹膜,上至乙状结肠上方10cm,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
预定切除肠管至肿瘤上、下各10cm处。
将预定切除的肠段、系膜及肿大淋巴结与腹膜后组织分离。
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精索血管。
在肿瘤上方约5cm处扩张肠管处切开肠壁,放入螺纹管减压。
5.切除并吻合:在肿瘤上、下各10cm处切断肠管,移去切下的肠段。
两端肠管行端端吻合。
6.吻合切口:间断缝合侧腹膜及肠系膜裂口。
冲洗腹腔,确切止血后腹腔内灌注5- FU,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用PDS和皮肤钉关腹。
7.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手术名称:全胃切除术手术经过: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正中线长约17cm,逐层切开进腹,探查:肝、胆、脾、盆腔未见异常;胃周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胃体上段小弯侧、胃体后壁可触及约1.2cm-1.5cm 大小溃疡各一个,整个胃窦部增厚,未触及明显溃疡或肿块,在胃体下段前壁切开胃壁,探查胃腔,发现距离贲门口约2.0cm,沿贲门口周围从小弯侧至胃底后壁紧靠着分布三个约为1.2-1.5cm大小浅溃疡,溃疡周围有散在的结节增生,整个胃窦及胃体下段约有10.0cmX8.0cm大小的粘膜增生,呈大小不等结节状,胃体上段溃疡下缘与胃体下段增生粘膜之间距离约为1.5-2.0cm,取胃窦部粘膜送快速病理检查,关闭胃窦切口。
术中病理检查示胃窦癌。
术中诊断胃窦癌、胃体多发溃疡,决定行全胃切除术。
于结肠缘断胃结肠韧带,向右至十二指肠球部下缘,向左结肠脾曲,并双重结扎胃网膜左、右血管、胃短血管,切除大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被膜,清除第4、6、10组淋巴结,然后游离胃小弯侧,紧贴肝下缘断肝胃韧带,上至贲门右侧,下至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切断结扎胃左、右血管,清除第3、5、7、8、9、12组淋巴结。
横断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残端XF60全层闭合,将肌层1号丝线间断内翻缝合关闭。
游离贲门及食道下段,清除第1、2组淋巴结,切断、结扎胃迷走神经,于贲门上方约4cm切断食道,取出标本。
分离空肠系膜,于距十二指肠悬韧带约15cm处切断空场,将空场远段于结肠后上提,取空肠远段的口侧端对系膜缘与食道下段吻合,29号GF全层吻合,空场远段残端XF60全层闭合。
取空场近段的肛侧端对系膜缘与距食管空肠吻合口约40cm空肠吻合,29号GF全层闭合,空肠近段XF60全层闭合。
1号丝线间断内翻缝合各吻合口浆肌层,吻合满意,各吻合口通畅。
间断缝合空肠系膜裂口。
冲洗腹腔干净,查腹腔无活动性出血,右上腹腔置橡皮引流管一条,逐层缝合关闭腹腔切口,清点器械无误。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50ml,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标本送病理检查。
胃肠道手术胃癌根治术(D2毕1术)麻醉达成后,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部正中切口绕脐,长约20cm,逐层切开进腹。
探查发现,肝脏外形质地正常,网膜、结肠及盆腔未见明显转移病灶,胃窦部小弯侧可及一肿块约5*4cm,侵及浆膜。
遂决定行胃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淋巴结清扫术。
提起胃结肠韧带,游离大网膜,离断网膜左右血管,向上分离胰腺前被膜。
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离断胃右血管,游离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在幽门下约3cm处边切除边缝扎离断十二指肠,残端包埋。
近肝面离断肝胃韧带,清扫腹腔干旁淋巴结,近根部离断胃左动脉。
清扫脾动脉旁淋巴结。
在胃拟切断处上Kocher钳,边切除边缝扎,大弯侧留2横指宽上肠钳拟作吻合口用,切除约3/4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