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中医基础理论+四诊】
【手诊诊疗】中医手诊的精髓,老中医亲自传授,手诊系列之掌型与疾病的关系

【手诊诊疗】中医手诊的精髓,老中医亲自传授,手诊系列之掌型与疾病的关系手诊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诊断学科。
在东西方医学中都可以找到研究痕迹和成果,手诊在当代已经成为专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生活。
中医手诊的概念就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记载:“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
手诊作为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古已有之。
《灵枢·经脉篇》记载:“胃中寒,手鱼之络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废话少说直入正题先给大家一个中医手诊的口诀(很实用),对照下面两张图结合口诀。
胃脾胆肝小心中,大肺膀胱肾小史。
高烧惊风及三椎,全在拇指反应点。
胆肝结石和发炎,失眠多梦食指显。
左右头痛高低压,就在中指一二三。
肠肺神炎吐癌症,无名指上反应全。
膀肾石炎糖尿瘤,小指上下都出现。
感冒便燥头麻晕,气管耳聋指节间。
中道疾病离坎线,要知死门在坤边。
大肠有病坎上寻,上下腹痛找兑乾。
乏肝硬大巽上下,生殖妇科腕中见。
心脾癫痉湿淋前,尽在艮震地纹圈。
脸上的纹是可以看病的,额上、眉间、唇边的皱纹变化、与内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把面纹、掌纹结合起来观察,可以进一步提高诊病的准确性。
脚掌上的皮肤特点和手掌上是一样的,所以观察脚掌上的纹也可以看病,只是脚上的神经系统没有手上丰富和反应灵敏。
脚掌的微循环也没有手掌丰富,而且皮肤也比手掌上的粗糙,观察起来极不方便,但在足底按摩治疗运用足穴压痛法诊病的还是很多的。
手掌是末梢神经的集中区;手的神经反应直接传到大脑,大脑的指令也可以直接迅速的传达到手上。
手与脑之间有精密的协调功能,手的活动直接调动着脑的思维反应。
手掌皮肤的敏感度较高,它对冷热软硬,干湿涩滑的感觉比任何部位都细微,这种丰富的末梢神经活动对掌纹的生成变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掌形与疾病所谓手型,即手掌的外型特征。
中医四诊合参

中医四诊合参中医四诊是中医学的基础,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这四个方法进行全面的病情诊断和辨证论治。
四诊合参是指将这四个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从而准确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下面将分别介绍中医四诊合参的具体内容。
望诊: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眼底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在望诊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眼神、舌苔的颜色和形态等,以获取有关身体状况的线索。
另外,眼底的观察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诊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语气等来判断病情。
在闻诊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倾听患者的呼吸音、咳嗽声,及时判断是否存在哮鸣音、湿罗音等异常。
此外,闻诊还包括对患者的语气、声音的观察,通过患者的表达来了解其心情和精神状态。
问诊:问诊是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详细了解其病情、病史和病情变化等信息。
在问诊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有耐心地向患者询问病情,包括起病时间、症状的发展过程、疼痛的性质等。
同时,还需要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排便情况、睡眠质量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得出初步的诊断和判断。
切诊:切诊是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腹部、肌肉等来判断病情。
脉诊是中医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脉搏的强弱、速度、节律等。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触摸患者的腹部、肌肉等来判断其有无肿块、压痛等。
四诊合参:四诊相互独立,但也相互联系、相互印证。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将四诊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相互印证,以确定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例如,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苍白、舌苔发黄、脉象偏缓等,可以初步判断为气虚血瘀型疾病。
然后通过闻诊听到患者有气喘、咳嗽等症状,进一步确认气虚血瘀的证型。
再通过问诊得知患者常感疲乏、思虑过度等,最终确定为气虚血瘀型。
最后通过切诊触摸到患者的脉搏细弱无力,进一步印证了气虚血瘀的证型。
总结:中医四诊合参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这四个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从而得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手诊与面诊(1)

手诊与面诊(1)
手诊与面诊在中医理论中一向占有重要地位,两者都是中医诊断的手段之一。
下面将从手诊与面诊分别介绍其特点及应用。
一、手诊
手诊是通过手部感觉器官与病人相接触,了解病人体表的变化,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中的望、切来确定病因和病情。
手诊的特点是便捷、灵敏和直观,通过触摸和摸索,可摸到不同的脉象、不同的反应,诊断较为直观。
手诊包括脉诊、舌诊、目诊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脉诊。
脉诊的方法包括按、推、抟、撮等,通过感觉脉搏的频率、力度、长度、宽度、深浅等变化来判断病情,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手诊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判断,包括感冒、发热、咳嗽、头痛等常见病。
二、面诊
面诊是指通过观察病人面部、口唇、齿龈、舌苔等部位的变化,来确定病因和病情的诊断方法。
面诊的特点是直观、全面、准确,通过观察外表面的变化,可以发现阳证和阴证,从而诊断疾病。
面诊应用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尤其是一些内科病。
如肝病、胃病、心脏病、肺病等,都有明显的面部表征。
例如,面色黄色可表肝郁,面糊浊可表湿邪,面色青紫可表心病等。
总体而言,手诊与面诊都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手诊主要应
用于初步诊断,通过触摸和摸索,摸到不同的脉象和反应,判断病情
及病因。
面诊起着相当重要的补充作用,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口唇、齿龈、舌苔等部位的变化,排除假阳、假阴,找到真正的病因和内在
关系。
两者相结合,可以完成非常精准的中医诊断。
中医手诊图谱(上)

【中医知识】中医手诊图谱(上)【中医知识】中医手诊图谱(上)(图一)小小得一对手掌“泄露”身体得健康“秘密”。
现代统计学表明,人体有80%左右得健康信息可以直接从视觉中得到,手掌可以直观地反映诸多健康信息。
80%以上得常见并多发病均可以直接通过手诊获得。
手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以随时照瞧,照镜子可以及时发现或抹去身上得“污点”,观察手掌气、色、形态得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内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望闻问切”就是中医得四诊,在替患者把脉得同时,可以对患者手掌得气、色、形态进行系统得、有目得得观察,以了解患者得健康情况。
(掌部区域与脏腑对应图二、五) 中国古老得《黄帝内经》以为:经络就是运行全身气血,网络脏腑肢节,沟通人体内外环境得通路,其功能在于:行血气、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因脏腑通过经脉、络脉、皮部与体表建立了联系,所以脏腑得功能活动与气血盛衰,可以从皮部反映出来。
这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得“有诸内,必形诸外”得意思。
在诊断上就可以从人体外表得变化表现出来如:面色、舌象、体表得寒热等测知内在脏腑得功能状况。
脸上得纹就是可以瞧病得,额上、眉间、唇边得皱纹变化、与内脏疾病得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得关系,把面纹、掌纹结合起来观察,可以进一步提高诊病得准确性。
脚掌上得皮肤特点与手掌上就是一样得,所以观察脚掌上得纹也可以瞧病,只就是脚上得神经系统没有手上丰富与反应灵敏。
脚掌得微循环也没有手掌丰富,而且皮肤也比手掌上得粗糙,观察起来极不方便,但在足底按摩治疗运用足穴压痛法诊病得还就是很多得。
手掌就是末梢神经得集中区;手得神经反应直接传到大脑,大脑得指令也可以直接迅速得传达到手上。
手与脑之间有精密得协调功能,手得活动直接调动着脑得思维反应。
手掌皮肤得敏感度较高,它对冷热软硬,干湿涩滑得感觉比任何部位都细微,这种丰富得末梢神经活动对掌纹得生成变化有着不可低估得作用。
如果微循环畅通,皮肤得到充分得濡养,掌纹就会显示出协调均匀得色泽。
中医理论---手诊、面诊PPT演示课件

附:
➢上眼皮有痣,证明头晕。 ➢任何部位反射区有痣或痦子,证明祖上都
力差
手感热:主肾阴虚,烦躁,上火,失眠多梦,
紧张
手感湿:主肺脾两虚,容易疲倦乏力,手掌多
汗者,多是脾胃积热,心火盛,心理压力大,精 神紧张
手感干:主脾肺两虚,皮肤干燥,容易感冒 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糖尿病人身上
多见
13
手掌软硬
握手时,感觉对方的手粗、硬有力者,多是劳动者,身 体素质较好,俗话说:“掌硬如铁,奔波不歇。”反过来, 握手时感觉对方的手软而绵,多是脑力劳动者,所谓: “手掌如绵,闲且有钱,”但是这种人身体素质会稍微弱 些。
21
各论(五)
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
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 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 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 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 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 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
22
各论(六)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肺
大肠
心
三焦
肾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指甲有竖纹,易神经衰弱,常头痛 颜色发黑,较严重的多毒素,肝胆不好 有横纹,易得胃溃疡,压指甲5秒钟,血回流量慢,贫血 关节发黑,末端血液循环不够畅通
12
手感
手感冷:主脾肾阳虚,体弱怕凉,消化吸收能
4
历史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 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充实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 诊断疾病经验。手纹诊病也是其中一分支。它同经络诊 法、腧穴诊法、时辰诊法及气质诊法一样,虽一般诊断 专著未载,尚未能普及于临床,但确属医诊法学之重要 内容。经过医学、生理、心理等学者们的努力,把这一 历经几千年的潜在经验逐步变成显科学。 当代著名中 医学董建华说,“欲穷临床,首重于诊。诊法之中,望 闻问切,至为重要。 观古往今来,为名医者莫不精此四 者之道。然四诊之外,又有五气六运可稽,易经八卦可 演,千般诸法,精穷奥蕴。前贤双调和孙思邈叹曰:须 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中医四诊ppt

大而高亢—属热证,实证。 小而低沉—属虚证,寒证。
2、嗅气味 气味
分泌物—恶臭;实证、热证。
分泌物—腥臭;虚证、寒证。
口感转法治发向问
【
等、变。疗生病诊
各大的为经,人,
种小情四过发及是
状便形诊等展其指
况、,之,情知中
。饮寒一以况情医
食热。诊和者采 、、病断现查用
】
胸汗人疾在询对
腹、起病症疾话
、头病的状病方
耳身和方、的式
、
,
传统文化 Traditional culture
第三章节
问 诊
问 诊 (问寒热)
寒邪 热邪
恶寒(畏寒) 恶热(发热)
阳衰阴盛 阴虚阳盛
阴象 阳征
问 诊 (问寒热)
1、恶寒发热:主证:表证;原因:外感初起阶段,正邪相争的反映。寒热轻重与邪气;强弱 及正气盛衰有关。
发热
邪轻正衰—寒热皆衰 邪盛正衰—寒>热 邪盛正盛—寒=热
全身望诊
得神(有神)
表现:两目明亮,意识清楚,精神充沛, 反应灵敏,语言清晰,活动自如,面色红 润有光泽。 意义:说明人体精气充足,脏腑功能未衰, 预后好。
少神
表现:精神不足或精神倦怠,动作迟缓, 气短懒言,反应迟钝,面色少华。 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 虚证。
失神(没有精神)
表现:目光晦暗,瞳人呆滞,精神萎靡或 烦躁狂乱,呼吸气微,甚至神昏谵语,卒 倒而目闭口开,遗尿等。 意义:说明精气亏损,正气不足,脏腑功 能衰退,预后不良。
黄苔
薄黄苔—风热,热病初期
深黄—热重,热病中期
焦黄—热结,里实热证, 高热病中期或末期
苔黄腻—脾胃湿热,食积
③ 灰、黑苔:原因:阳虚阴寒偏盛,或里热炽盛, 使阴液干枯所致。主证:里证、寒证、热证。
中医学笔记——四诊

四诊★四诊概念: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
★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
★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
第一节望诊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一、全身望诊(一)望神•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
有得神、失神、少神、假神四种情况。
(二)望色⒈常色•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
•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
⒉病色•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恶与变化。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
(1)青:主寒、痛、瘀血、惊风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黑者,多属于心气、心阳虚衰,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者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可见于真心痛病人。
•面色青黄(苍黄)者,可见肝郁脾虚,肝脉瘀阻。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见青色,为小儿惊风。
(2)赤:主热证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红赤(虚热证)(3)黄:主脾虚、湿•萎黄:脾胃气虚•黄肿: 脾虚湿盛阳黄:湿热证阴黄:寒湿证(4)白色:主虚、寒•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面色晃白: 属阳虚•面色苍白: 亡阳、脱血夺气或阴寒内盛。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面色淡暗: 肾阳虚•面黑干焦: 肾阴虚•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瘀血久停所致。
(三)望形体1.肥胖—痰湿体质干瘦—多火体质2.浮肿水肿证臌胀证3.瘦瘪恶病质疳积证(四)望动态1.动静•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2.咳喘•气粗声重,坐而仰首者—多为热证,实证;•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多为寒证,虚证。
观手知寿命

+
系统四. 神经系统
四.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
神经系统牵头病-失眠 营养配方:
维生素B组, 维生素C, 钙镁片
长命口诀:
十指对力强心脏 旋转关节通经脉 揉揉十指祛头痛 按摩四关行气血 双手对插头脑清 反掌伸展通筋骨 甲角切切精神爽 摇肩转脖松颈椎
谢谢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 血管, 心脏,脑 循环系统 牵头病-高血压
营养配方:
深海鲑鱼油/茶族 蛋白粉, 维生素B组, 维生素C, 钙镁片, 果蔬纤维片
+
系统二. 呼吸系统
组成: 鼻, 咽喉, 蛋白粉, 维生素B组, 维生素C, 钙镁片, 类胡萝卜素
第一章节
握手与健康
手感的对比
手感 凉
热
症状 脾肾阴虚
心肾阴虚
表 现 体弱怕冷 吸收差
烦躁,上火,失眠多梦
湿
干 粘
心脾两虚
肺脾两亏
疲乏,压力大
易感冒,皮肤干
内分泌失调 糖尿病
正常
五脏调和
温暖润泽弹性
手掌力度
1、手掌力 A. 肉厚有力、弹性----精力充沛、适应力强、体质强壮 B. 肉厚无力、弹性差----易疲劳、精力差 C. 细薄无力----精力衰退、体弱多病
口诀
手指脚趾复揉揉; 失眠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 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 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
一.手掌诊病(4方面)
第1方面:掌形 第2方面:掌色 第3方面:掌丘 第4方面:掌纹
观手五不看
1酒后不看—吉凶难分 2色欲过多不看—青暗难分 3暴怒后不看—阴阳难分 4人多不看—人多分心、神难专注 5自己有事不看—心不在焉、视而不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纹诊病 --------三大主线
• 二:智慧线 • 又叫头脑线,起源于生命线一起,抛向小鱼际,终
点到无名指垂直向下。 • 表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和适
应能力。 • 智慧线长则思维能力强,这种人易忧虑,应变能力
强 • 智慧线短则属于反应能力强,性急,纹直心直,纹
弯心弯。弯到坎宫,容易在爱和人际方面受到损害。往 往有解不开的思想疙瘩,有依赖性。 • 智慧线分叉,对各方面都有极大的兴趣,都有介入 欲,爱好理论思索。 • 智慧线上有岛纹,提示心和脑有病变,两手都有岛纹, 提示脑部有病变。
掌色诊病
• 一:白色 • 气滞、属阴症 • 二:红色 • 内热、属阳症 • 三:紫色 • 血瘀、心脑血管疾病 • 四:青色 • 炎症、属阴症 • 五:黄色 • 肝胆疾病、痛症
手掌异常纹
• 一:十字纹 • 表明脏器功能失调 • 二:米字纹 • 表明脏器存在气滞血瘀现象,病情比较严重 • 三:井字纹 • 表明慢性炎症 • 四:岛型纹 • 表示肿瘤炎症 • 五:鱼尾状纹 • 身体疲劳虚弱,精力下降
• 八:鸡爪纹 • 最大特点是一源三歧,生命线、头脑线和感情线在一起。这
种人往往先天素质欠佳,体弱多病。这种人最好从事健康的工作。
五行
• 五行:水、木、金、火、土 • 水----肾----膀胱----咸----黑----猪 • 木----肝----胆----酸----青----鸡 • 金----肺----大肠----辛----白----马 • 火----心----小肠----苦----赤----羊 • 土----脾----胃----甘----黄----牛
掌纹诊病 --------三大主线
• 智慧线上有岛纹,提示心和脑有病变,两手都有岛纹,提示 脑部有病变,如果拇指盖上再有黑点那需要到医院做检查。
掌纹诊病 --------三大主线
• 三:感情线 • 源于小指侧往上行,到食指和中指的交界 下方。 • 反应心血管和情志的问题,一般纹直的人性 格比较直,纹弯的性格比较随和。 • 感情线上有上侧羽者,富有社交力,以自我 为中心。 • 感情线上有下侧羽者,体贴人,温柔,有母 爱,有同情心,爱帮助人,有牺牲精神。但往往 遭人误会。
手掌九宫
• 一:坎宫 • 泌尿生殖系统 • 二:艮宫 • 腰腿部 • 三:震宫 • 性系统疾病 • 四:巽宫 • 肝胆区 • 五:离宫 • 头面部,心脏。
手掌九宫
• 六:坤宫 • 肾功能系统 • 七:兑宫 • 肺脏,小肠、大肠 • 八:乾宫 • 内分泌 • 九:中宫 • 脾和胃
掌纹诊病 --------三大主线
• 一:生命线 • 又叫肾线,生命线是手掌最重要的三大主线 之一。 • 生命线起源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呈现抛物线 形,一直延伸至手腕线。 • 生理意义:表现一个人的精力的强弱和个性的 缓急。表示一个人是否有大病发生。 • 生命线粗深,一般是身体健康,长寿的征兆。 有两条线生命力特强,有刀纹或断断续续精力不 足 多病,事多。
手诊
主讲:许连光
• 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功能是生命的标 志,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应。
• 在手和面部都能反映出人身体的五脏的兴衰。
掌型诊病
• 一:细长型 • 内外向兼具,健忘,失眠。手掌圆厚,掌色鲜润明亮,感情
线粗长,有羽纹,多数是才子才女。 • 二:四方形 • 内向性格, 不喜欢沟通。比较稳重。多数有通贯掌。
五行
• 相生相克: •
水木
金
火
土
• 正常半月板的作用:
• 中医认为,“气不耗归于肝为血,血不耗归 于肾为精,精不耗归于骨为髓”精髓就是这么得 来的。
• 所以很多人骨质疏松就是精髓不足。所以精 力不足的最好是食用一些优质蛋白质,如:奶类、 蛋类、豆类、鱼类、黑色食物(中医讲:逢黑入 肾、逢黑补肾)
手掌软硬
• 一:手掌软 • 一般精力欠佳,疲劳乏力,体弱多病,气血两虚。 • 二:手掌硬
静脉不畅,气滞血瘀,多为消化系统疾病。
手指观健康
• 一:拇指 • 拇指关联着肺和脾,主全头。 • 二:食指 • 食指关联着肠和胃,大肠经所过。 • 三:中指 • 中指关联着心脏,心包经所过。主管人的情志和神智。 • 四:无名指 • 无名指关联肝胆、内分泌,三焦经所过。主管肝胆。 • 五:小拇指 • 关联心肾、心经和小肠经所过。
手掌异常纹
• 六:川字纹 • 男士代表有气质,女士一般为女强人。所以 川字纹一般会肝火旺盛,一般不要喝酒、熬夜。 • 七:断掌纹 • 这种人的执行力,有种“不到黄河不死心” 的精神,有种“打不死”的精神。但是,一般人 肝火旺,脾气烦躁,容易上火。口干口苦,所以 这种人应当在生活上注意。
手掌异常纹
掌型诊病
• 三:伸手看对方 • 1>拇指低于30度的,一般是保守,身体素质差。 • 2>拇指在45度的,爱好自由,比较独立,身体一般很健康。 • 3>拇指在90度的,独立性很强,这种人肝火比较旺盛。
手温诊病
• 一:手感凉 • 一般是肾阳虚,内寒,阳虚的人容易怕冷。 • 二:手感热 • 一般是肾阴虚,烦躁、上火、失眠、多梦。 • 三:手指热 • 一般便秘、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