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试卷-3.1 《蜀道难》(同步习题)(含答案)

高中试卷-3.1 《蜀道难》(同步习题)(含答案)

《蜀道难》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咙言(lóng)巉岩(chán)飞湍(tuān)B.喧豗(huī)砯崖(pīng)吮吸(shǔn)黄鹄(hú)C.崔嵬(wéi)峥嵘(zhēng)参(shēn)万壑(hè)D.猿猱(náo)秦塞(sè)咨嗟(jiē)趑趄(zīj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题中D项,秦塞(sài)。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地崩山摧天梯石栈扪参历井万壑雷B.峥嵘崔嵬冲波递折横绝峨眉倚缺壁C.飞湍瀑流猿猱攀援匪亲弗居萦岩峦D.磨牙吮血以手抚膺蚕丛鱼凫仰胁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题中,冲波逆折,倚绝壁。

3.以下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③黄鹤之飞尚不得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题中①③主谓间助词,无意义;②④结构助词,的。

4.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人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其诗人的情感气质。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蜀道难》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蜀道难》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蜀道难》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选自《蜀道难》) 5.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于矣B.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C.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D.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讲究文采,韵律,多采用铺陈叙事的手法,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B.三驱,古代王者田猎之制。

谓君王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

也指一年以春、秋、冬三次出猎为度。

C.法言,为扬雄模仿诸子百家而作。

“法”有准则和使物平直的意思,“法言”就是作为准则而对事情的是非给以评判之言。

D.大夫,古代职官的级名。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扬雄勤学好思,好古乐道。

扬雄小时候博览群书,喜欢深沉的思考,喜好辞赋,不读非圣贤之书。

后来,仿照经典进行创作。

B.扬雄积极入世,心系社稷。

他跟随成帝游猎,认为排场过于奢侈,不是古代明君的射猎之道,并创作了《校猎赋》进行讽谏。

C.扬雄淡泊宁静,不为利禄。

丁明、傅晏等人专权,那些趋附于他们的人,有的官至二千石,但他却起草《太玄》,用以自守。

D.扬雄作品问世,声名远扬。

《太玄》《法言》等作品相继问世,虽然深奥难懂,时人仍然十分推崇,并且相信其能流传于后世。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9.扬雄对屈原持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处世态度?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蜀道难》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1《蜀道难》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1《蜀道难》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3.1《蜀道难》练习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李白刘雪枫农历岁末,一个温暖的冬日,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1300岁。

1300年,李白飘逸的身影不仅没有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那是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缘故吗?1300年,李白的诗篇于我们不仅没有隔世绝代之感,反而越来越生动鲜活,内涵丰富,那是因为我们有了音乐的李白吗?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

这种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意义。

100年前,以李白诗为代表的中国诗被译成法文和德文,分别以《美玉集》和《中国之笛》这样浪漫的名字在西方结集出版。

对于大诗人庞德用英文翻译的李白的诗歌,艾略特认为“是对英语诗歌进程持久的、决定性的贡献"。

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无疑是作曲家马勒根据《中国之笛》中四首李白的诗谱写的大型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又叫《尘世之歌》)。

李白诞辰1300周年同时也是马勒去世90周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同时纪念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名人。

唐诗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顶峰,李白是站在这个顶峰之上的巨人。

李白是中国文化中最让人引以自豪的符号,同时也是跳出传统程式的异教徒,1000多年来,随着他不朽诗篇为人传诵,他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也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灵动奇丽的诗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激活了后代众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不论是文学、音乐、戏剧,还是绘画、舞蹈、雕塑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伟岸傲立的身影,也能透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诗人那份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文情怀。

今天,我们为了纪念李白,不仅有诗的纪念。

我们有音乐的纪念,有舞蹈的纪念,有戏剧的纪念,还有书画等艺术作品的纪念,还有李白的英文诗、法文诗、德文诗、日文诗的纪念。

这些纪念恰到好处地将“李白与现代”和“李白与世界"两条线索贯穿并交织起来,为我们在这样一个纪念的年代里,展示了一个跨越1300年的李白,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

(完整word)《蜀道难》课后练习含答案,文档.doc

(完整word)《蜀道难》课后练习含答案,文档.doc

《蜀道难》课后练习一、基巩固1.下列中,加点字的音全的一是()A.蜀道(Shǔ)蚕 (c ōnɡ)(f ú) ...B.峨眉( é)石 (zh àn)黄(hè) ...( ɡō u) .猿猱(n áo) .C.攀援(p ān)膺(yīnɡ)巉岩(chán)雄雌(chí)....D.凋零(di āo) 瀑流(p ù)喧豗 (hu ī)( yónɡ)....2.下列句中加点的解有的一是()A.危乎高哉危:危。

.B.可以横峨眉:越。

.C.使人听此凋朱凋:使⋯⋯凋。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把守。

.3.下列句中加点的意思,与代不同的一是()A.来四万八千,不与秦塞通人烟。

..B.青泥何,百步九折岩。

..C.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君西游何?畏途巉岩不可攀。

..4.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是()例句:以其无礼于晋A.但悲号古木B.蜀道之,于上青天C.嗟道之人胡乎来哉D.雄雌从林5.文有关内容的析,不正确的一是()A.“上有六回日之高”引用古代神,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愈可路之行。

B.“悲号古木”“子啼夜月”,自然景中富有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凉的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

C.“ 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壁”,运用夸与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壁之。

D.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了蜀道上瑰惊的山川,表了蜀道1的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 9 题。

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蜀道难》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道难》同步练习(含答案)

3.1蜀道难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顾尝好辞赋。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

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

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从上羽猎,游观侈靡,穷妙极丽,以为尚泰奢丽夸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

故聊因《校猎赋》以风。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

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氏诋譬圣人。

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

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

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

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

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雄笑而不应。

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

时,大司空王邑谓桓谭曰:“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伶于后世乎”谭曰:“必传,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列传·卷八十七上下·扬雄》,有删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道难》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道难1.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高B.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D.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渡过2.下列各句中加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不与秦塞通人烟塞:边塞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回转C.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或:倘若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不与秦塞通人烟塞:边塞B.锦城虽云乐云:说C.危乎高哉危:危险D.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离开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地崩山摧壮士死B.雄飞雌从绕林间C.砯崖转石万壑雷D.势拔五岳掩赤城5.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以手抚膺坐长叹C.剑阁峥嵘而崔嵬D.猿猱欲度愁攀援6.下列加线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7.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不然,籍何以至此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言危行B.尔来四万八千岁尔来二十有一年矣C.剑阁峥嵘而崔嵬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10.对下列加线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B.所守或匪亲(有时)C.但见悲鸟号古木(只)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比)1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B.胡为乎来哉乎: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助词,主谓之间,无实在意义D.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12.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13.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完整word版)蜀道难练习题

(完整word版)蜀道难练习题

课时作业(四)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29页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秦塞.(sāi)石栈.(zhàn)扪.参历井(mén)B.怒号.(hào) 猿猱.(náo) 砯崖转.石(zhuàn)C.崔嵬.(wéi) 鱼凫.(fú) 飞湍.瀑流(tuān)D.巉.岩(chán) 咨.嗟(cī) 磨牙吮.血(shǔn)解析:A项塞sài,B项号háo,D项咨zī。

答案:C2.下列各组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楹联义愤填膺扪心自问曲折萦回B.崔嵬一夫挡关豺狼当道望帝啼鹃C.湍急峥嵘岁月面目狰狞开门缉盗D.咨询敷衍塞责气魄宏伟闻名暇迩解析:B项“一夫挡关”应为“一夫当关”。

C项“开门缉盗”应为“开门揖盗”。

D项“闻名暇迩”应为“闻名遐迩”。

答案:A3.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析:C 项,“其险/也如此”的节奏应为“其险也/如此”。

答案:C4.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手抚膺坐长叹 以:介词,用 B .所守或.匪亲 或:有时 C .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 D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比 解析:或:倘若。

答案:B5.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危.乎高哉危.楼高百尺 B.⎩⎪⎨⎪⎧ 以手抚膺.坐长叹义愤填膺.C.⎩⎪⎨⎪⎧ 连峰去.天不盈尺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D.⎩⎪⎨⎪⎧尔.来四万八千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解析:A.高。

B.胸。

C.距离。

D.(1)那,指开国之初;(2)你。

答案:D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A.砯崖转.石万壑雷B.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连峰去天不盈.尺D.高.余冠之岌岌兮解析:例句与A、B、D三项均为使动用法;C项不是,“盈”可理解为“满”,形容词。

《蜀道难》练习(含解析)

《蜀道难》练习(含解析)

《蜀道难》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十岁通五经。

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遂荐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时事。

因奏颂一篇。

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

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五经: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诏: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作者是如何描画“崎岖不易行”的蜀道的。
答:
(2)颈联的“笼”字被称作“诗眼”,它包含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
答案
1【解析】选C。"吮"应读shǔn。
2【解析】选C。坐:徒,空。
3【解析】选B。B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凋谢";"使......滚动";"使......舞动"
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7.名句填空。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
蜀道难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 石栈(zhàn)边塞(sài) 长吁短叹(xū)
B.猿猱(náo)扪参(shēn)喧豗(huī)嗟来之食(jiē)
C.巉岩(chán)吮吸(yǔn)砯崖(pīnɡ)峥嵘岁月(zhēnɡ)
D.凋零(diāo)湍急(tuān)崔嵬(wéi)多难兴邦(nàn)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奚以知其然也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9.(1)【解析】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联是昔,后一联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9(2)【解析】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他们使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为统治者所重用
参考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4【解析】选B。B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另C、D两项也是省略句。
5【解析】选D。作者并未谈及友人的感受。
6【解析】选D。这首诗不是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8参考答案: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临终的遗嘱,也是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终生追求的梦想。
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6.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
答: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释: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卜筮为生。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的启发友人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两位名人,写一段文字。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
2.下列语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乎高哉危:高
B.开国何茫然茫然:指时间久远
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
D.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渡过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使人听此凋朱颜
B.猿猱欲度愁攀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舞幽壑之潜蛟
4.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10(1)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旋,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起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2)A山崖峭壁上出现的树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这是从远处看到的景色。准确的描写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覆盖的特色。B与前句的芳树相呼应,形象的表达了春林繁茂的特征。C“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构成了严密工整的对偶句。前句写蜀道景致,后者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相互配合,相互映衬,如一幅蜀道山水画。诗人描绘蜀道胜景,对入蜀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和鼓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