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信任感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目录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3(一)弄虚作假现象严重3(二)信用意识缺乏4(三)人际关系淡漠4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4(一)主观原因4(二)客观因素5三、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5(一)组织方面6(二)思想观念方面6(三)制度方面6(四)提高诚信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7参考文献8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摘要:“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箴言,诚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

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常见的主要体现在考试作弊、随意违约、助学贷款赖账、学术作假、求职作假、人际交往虚假化等方面,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产生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现状诚信教育措施诚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

身处当代,作为许多人眼中的天之骄子,我们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一)弄虚作假现象严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给学生作报告,学生给他递了一张条子,“朱校长,如果告诉你我们大部分学生都在考试中作过弊,你相信吗?”朱校长回答:“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少数人作弊,因为作弊对个人的学业是没有好处的”,结果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7篇)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1摘要: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赤峰市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对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分析,对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问题,原因,诚信对策,加强诚信教育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

它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

在调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40份,有效问卷626份,调查对象为赤峰学院07级和08级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学业诚信、日常生活方面的诚信等。

一、调查的相关内容(一)关于对社会诚信的看法方面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

在调查中,63.3%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33.3%的同学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

但是,也有33.3%的学生认为成信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

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70%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原则,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基本原则。

从自己的角度讲,53.3%的学生认为在人的成长经历中最重要的是诚信。

但也有不到50%的学生选其他选项,结果颇令人失望。

社会信任度调查报告

社会信任度调查报告

社会信任度调查报告社会信任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人民对政府、机构和其他人的信任程度。

本报告旨在调查并分析当前社会信任度的情况,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共计调查了5000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受访者。

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他们对社会信任度的评估和意见。

二、整体信任度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整体社会信任度得分为74分(满分100分)。

具体分项得分如下:1. 政府机构信任度得分为70分;2. 企业和机构信任度得分为65分;3. 其他个人信任度得分为80分。

三、不同群体的信任度比较1. 年龄群体比较根据调查结果,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信任度存在一定差异。

年轻人对政府和机构的信任度相对较低,得分为60分,而中年和老年人的得分分别为75分和80分。

2. 地区群体比较在地区群体方面,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信任度存在差异。

城市居民对政府和机构的信任度为68分,而农村居民为75分。

3. 职业群体比较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信任度也存在差异。

公务员和教育工作者对政府和机构的信任度较高,得分分别为80分和75分;而自由职业者和农民的得分相对较低,分别为60分和65分。

四、影响社会信任度的因素1. 信息透明度调查结果显示,信息透明度是影响社会信任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对政府和机构的信任度与其信息公开度直接相关。

2.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对社会信任度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公平的法律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秩序能够增强人们对社会的信任感。

3.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也是影响社会信任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倾向于对政府和机构持有较高的信任度。

五、提升社会信任度的措施1.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政府和机构应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全面地向人民公开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2. 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度,推动社会信任度的提升。

3. 加强教育与培训通过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信任感。

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当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幅缩短,只可惜,人们也因此亲而不近。

冷冰冰的面孔,跳跃着机械呆板的表情,人们之间仿佛有一层看不见的墙,称得上信任实在是不多,这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了相当不好的影响。

大学生们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问题了,很多同学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往往几个回合下来,便失去了耐心和宽容,几乎每个人都在历数别人交往中的缺点与不是。

然而,如果难以交往,又何谈走向社会呢?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

因此我们对现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统计1.其中认为自己完全信任的人占多少百分比的人数如下经过统计其中大于15的占40%,但同样认为不足5%的也有40%,可以看出信任别人和不信任他人的同学人数上差不多,但是不信任的占到总数的近一半,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信任感。

2.你认为人际交往的基础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地缘关系占的百分比最大,换句话说,在校园里,老乡是最值得同学们信任的。

3.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赢得别人的信任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同学们还是能够认识到交往最重要的诀窍的。

4.你受到的人际交往困扰主要是可以看出,性格的不同是影响同学们人际交往的关键所在。

二、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不信任他人的人数明显过多,造成这种原因的大多是性格因素,同时由于同学们一直受到“老乡”思维的影响,使得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大多数带有情绪化和地域化,习惯于感情用事,高兴时满面春风,称兄道弟;不高兴时冷若冰霜,拒人千里。

随自己心情的好坏决定对待他人的态度,不顾及他人感受,这就很容易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感到不快,在心理上产生隔阂;同时又带有不同地域之间的偏见,搞地域攻击。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系考的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1.优化人格。

改造不良人格,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是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一:一: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

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

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

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

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表现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

《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见《论语•颜渊》)。

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

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

"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2004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2006年也就成为助学贷款还款的首个高峰年。

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调查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 引言大学生诚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大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诚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2.1 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的问卷调查,并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涵盖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态度、考试作弊行为、抄袭行为等方面。

我们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确保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2 访谈调查针对部分问卷结果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调查。

访谈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以此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3. 调查结果3.1 学生的个人信息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平衡。

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院系,涵盖了理科、工科、文科等多个领域。

3.2 学习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学习持有积极态度,认为诚信对于学术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对于一些课程的兴趣度较低,导致了学习的不积极性。

3.3 考试作弊行为调查数据表明,近30%的大学生在考试中尝试过作弊的行为。

常见的作弊手段包括传纸条、抄袭他人答案、使用电子设备等。

大部分作弊行为发生在闭卷考试中,而开卷考试中的作弊行为相对较少。

3.4 抄袭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抄袭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约有60%的大学生承认曾经抄袭过他人的作业或论文。

这些抄袭行为主要是因为时间压力、不够自信以及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4. 问题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诚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考试作弊行为普遍存在。

•抄袭行为频发。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也损害了大学教育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5.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学生对诚信意义的认识。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研究的是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首先针对人际信任的概念、重要性和现状进行论述,然后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进而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一、人际信任的概念、重要性和现状人际信任指一个人信赖他人的程度,包括信任别人的能力和意愿。

人际信任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质量和社会生活的稳定性,是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度的一种体现。

在一个信任度高的社会,人们之间团结友好,合作愉快,社会秩序良好,经济繁荣稳定。

相反,信任度低的社会则会面临犯罪率上升、社会安全问题、经济不景气等问题。

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人际信任关系愈发重要。

然而,由于个体的不同背景、人生经历和教育背景等原因,很多人在大学中缺乏对别人的信任,造成了交往过程中的困难和不愉快。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但是,当前的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不理想。

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信心,自卑心理严重,很难信任别人;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而在交往过程中造成误会甚至矛盾。

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是孩子们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

如果父母对孩子信任不够,家庭缺乏温暖和和谐的氛围,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对他人的不信任心理。

2.个人性格。

个人性格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很大,性格开朗、自信的人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而性格内向、自卑的人缺乏与他人交往的信心,难以建立信任关系。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之间的信任度降低,相互间的敌视和猜忌逐渐增加,这使得大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交往关系变得更加困难。

三、促进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建议为了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家庭教育要注意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养成信任别人的习惯。

南昌市大学生信任感研究与思考

南昌市大学生信任感研究与思考

8 分 , 于 理论 中值 7 分 , 示大 学 生 的 人 1 高 2 表 ( ) 市 大 学 生 与 农村 大 学 生 的 人 际信 4城 际信任度处于 中等偏上的水平 。 任 度 不 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 可 能 是 因为 来 这 2. 南 昌市不 同性别 大 学生 的人 际信 任 度 到 大 学 之 后 , 过 一 段 时 间 的 共 同 生 活 学 2 经 男生 平 均 得 分 为 8 7 女生 平 均 得 分 习 , 学 生 之 间 的 人 际 信 任 度 基 本 趋 于 一 2. 0, 大 为7 . , 据 研 究结 果显 示 , 昌市 大 学 生 致 , 有 明显 的 差 异 。 城 市 大 学 生得 分 之 9 8数 南 没 但 在人际信任上 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 差异。 所 以 高 于 农 村 大 学 生 , 种 可 能 是 城 市 学 一 2. 南 昌 市不 同来源 地 大学 生 的人 际信 任 生 生 活 条 件 好 , 上 他 们 本 就 是 在 城 里 生 3 加 度 活 , 会 实 践和 与人 接 触 的 机 会 都 比较 多 , 社 农 村 大 学 生 平 均 得 分 为 7 . 7 城 市大 在 这 种 环 境 下 , 93 , 他们 对 他 人 的 认 知 能 力 和 学 生 平 均 得 分 为 8 3 数 据 研 究 结 果 显 对 陌 生 环 境 的 分 析 能 力 都 比 农 村 学 生 高 。 5. 3, 示 , 昌市 大 学 生 在 在 人 际 信 任 上 不 存 在 还 有 就 是 农 村 学 生 生 活 条 件 差 , 南 与城 市学 来源地上 的显著差异 。 生 生 相 比 , 们 更 易 产 生 自卑 感 , 觉 融入 他 感 2. 南 昌市 不 同专 业大 学生 的 人 际信任 度 周 围环 境 是 很 难 的 事 情 , 困 生 更 容 易产 4 贫 文科 大 学 生 平 均 得 分 为 8 . 3 理 科 大 生 这 种 感 受 。 们 不 愿 与过 多的 人 交 往 , 03, 他 只 处 , 立 和 谐 的 人 际 关 系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和 学 生 平 均 得 分 为 8 . , 据 研 究 结 果 显 是 在 自己狭 小 的 交 往 圈 子里 活 动 , 建 15 数 5 因此 , 他 现 实意 义 。 示 , 昌市 大 学 生 在 人 际 信 任 度 上不 存 在 们 无 法 对 人 际 交往 建立 较 高 的 信 任 度 。 南 文理科上的 显著差异 。 ( ) 理 科 学 生 信 任 度 不 存 在 显 著 差 5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教育,大学生从自身作起,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第三,创造 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行为对大学生影响巨大, 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 是培植大学生诚信素质的优良土壤。
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 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 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 诚信能得到保 障吗?高校教师、 学生是社会中文化教育程度较高、 社会责任感较强 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率先推行信用体系相对于在社会其他群体有得 天独厚的优势, 也为在全社会逐步开展并推广这一价值体系有着十分 重要的引导意义。 这样通过慢慢积累扩展, 使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逐 步得到改善,使诚实守信的氛围越来越浓,最终形成一种诚信光荣, 背信可耻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形成教 育合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说到底,诚信是一种如 何对待自己、 对待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 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对 自己的要求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 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活动及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 , 必须树立信用意 识, 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 , 也是走上社会后 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 气和社会的发展, 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学生的诚信水平。 我们相信通过 不断的努力, 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会不断提高, 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的。 二. 大学生诚信意识强,绝大多数同学能够诚信为人
一. 大学生有诚信意识,气愤不诚信现象
大学生如何看待不诚信现象调查结果
80 60 40 20
0 无所谓
非常气愤
能够容忍
83% 的大学生仍然认为诚信是十分重要的; 从社会调查来看: 有超
过一半的人对不诚信的现象非常气愤, 1/5 人认为无所谓, 13%的人 选择能够容忍。绝大多数认为诚信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形式与政策》调查报告
题目: 大学生社会信任感调查与分析 专业: 城市规划
班级: 一班
组长: 邱东风
学号: 2012040300535
成员: 闫应贤 成员: 张帅兵
学号: 201204030054 学号: 201204030017
成员: 陈帅
学号: 201204030051
指导老师:朱宏霜 时间:2012 年 11 月 14 日
摘要: 如今,大学生社会诚信度成为公共关注的问题,对此,
我们对 100 名同学发放了
调查问卷,回收了 100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100%。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在社会能够诚实 守信,受大众信任!
关键词:大学生 信任感 诚信度 感想 总结及建议
成员: 张豪
学号: 201204030030
成员: 郭佳盛
学号: 201204030067
成员: 韩帅
学号: 201206040065
成员: 任芳飞
学号: 201206040038
成员: 李利华 成员: 琚青青
学号: 201204030047 学号: 201204030062
成员: 王玮
学号: 201204030001
原因分析: 1.从学校、社会因素看,相关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不
诚信成本偏低。 2.从家庭因素看,家长没有以身作则,忽视诚信教
育,甚至部分家长还给孩子树立背信弃义的反面形象。 3. 从学生自身 看,道德修养不够高,自律能力有待加强。 4、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 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
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 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
的模仿心态。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
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
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结合以上的调查,对提高当 代大学生的社会诚信度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重视家庭教育。 第二,学校要做好诚信教育,对大学生进行
大学生考试抄袭现象调查结果
100 80 60 40 20 0
从来没有
偶尔
经常
今日在我校针对大学生在校诚信的表现做了一番调查,调查结果 反映了许多问题。 在“大学期间要求写论文”这个问题中, 15%的人选择全部自己写, 50%的人选择大部分自己写, 35%的人选择大部分找资料。在“参加无 人监考”这个问题中, 57%的人选择认真考试, 42%的人选择不会就抄, 1%的人选择自己不做,抄别人的。 对于抄袭的看法, 83%的人从来没有, 13%的人偶尔抄袭, 4%的人经常 抄袭。 而对“大学生借钱是否及时归还”一题中, 83%的人很及时还钱, 13% 的人不是太及时, 4%的人不还。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 大部分人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有过不 诚信的行为,但也都是偶尔的行为,并非习惯或者经常性的行为。大 多数同学基本上是讲诚信的, 当代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良好, 然而个 别不诚信行为确实存在。 并且在某些不是特别重要或者涉及切身利益 时很多同学还是不免有不诚信的地方。 诚信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否诚信影响着人际关 系,影响着社会总体的诚信水平。由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校学生的
诚信水平总体上还是比较高的, 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 到诚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校园风气等因素 影响,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诚信, 所以在校大学时的诚信水平仍 然需要改进和提高。 一个人是否诚信决定了他和别人交往时是否能够 真心付出, 是否可靠。 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很看重或比较看重 他人的诚信, 说明在如今的社会中, 诚信仍然被看作为评价和选择一 个人的标准。 对于提高诚信度水平的建议: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 长辈应该多对学生做诚信等基本带的观念的教 育,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 诚信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家 长在生活中正确的引导,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二、学校要做好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首先,努力创新 诚信教育的方法。 诚信教育一定要跟紧时代步伐, 在发挥传统教育方 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优势,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大学 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力求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 面。其次,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进行诚 信教育的时候, 要切实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关注大学生的 思想,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讲解决思想问题,开展诚信教育,渗 透到处理大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中去。最后,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在实践中进行诚信教育。 我们在从思想上、 理论上加强大学生进行诚 信教育的他是, 应该切实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 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诚信素养, 从而真正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