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成分探究复习课 许紫炜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第二高三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 《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复习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第二中学高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复习教案1一、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活动应真正着眼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
教师应为学生的可持续开展而教,为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教。
同时应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的落实,使学生真正地懂得化学是怎么学的,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表达学习的成就感。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的学,教师结合实际的情况精心点拨要点拨的内容而全面地落实新课改。
本课题教材从学生已学过的物质性质和离子鉴别实验引入,在使他们理解物质检验的涵义和特点的根底上,通过对实验的考虑、讨论和实际设计,认识检验纯洁物的某种成分和检验混合物组分的根本实验方法和思路,明确物质的定性检测的着眼点在于某物质区别于另一种或者者一些物质的性质──特征性质或者者反响,通过一定的实验现象加以区别。
教材中还列举了一些学生熟知的离子的特征反响,这是对物质进展定性检验的主要根据。
此外,教材中还介绍了当前在物质检测中常用的一些物理仪器分析技术〔如色谱分析仪、质谱仪和核磁一一共振谱仪等〕,旨在开阔学生的眼界,理解仪器分析在物质检测与鉴别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题主要通过复习固态物质的检验,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等,掌握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方法,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物质检验方法,设计检验纯洁物和混合物的成分、未知物的成分的实验思路和方法,从中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和乐趣,掌握物质检验和鉴别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稳固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三、学案【知识梳理】1、填写上上以下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特征反响现象。
NH4+:SO42-:Na+:Cl-:Cu2+:2、酒精、白醋、香蕉水可用法鉴别3、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可利用检验。
4、葡萄糖是糖,淀粉是糖。
可以用或者者检验葡萄糖,利用检验淀粉。
5、化纤丝和棉花可用来鉴别。
【学习训练】A.根底训练1、六瓶分别含有Fe3+、Al3+、Mg2+、Fe2+、NH4+、Na+六种离子的溶液,可用哪种试剂鉴别〔〕A、氨水B、NaOHC、HClD、〔NH4〕2S2、将氯化铝溶液逐滴参加到X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随之消失,由此可推知X溶液是〔〕A、硝酸银溶液B、氨水C、强碱溶液D、强酸溶液3、某溶液中参加BaCl2无沉淀生成,接着参加NaOH溶液那么出现白色沉淀,推知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HSO4-B、HCO3-C、Mg2+D、Fe3+4、使用一种试剂,可以把KCl、AlCl3、Ba〔NO3〕2、CH3COOH四种溶液区别开来,所用试剂为〔〕A、NaOHB、Na2CO3C、BaCl2D、AgNO35、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乙酸、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苯酚、乙醇、甘油6、以下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OH和Al2(SO4)3B、稀硫酸和NaHCO3C、CaCl2和Na2CO3D、稀硫酸和Na2CO37、以下各组物质仅用溴水即可鉴别的是〔〕A、苯、己烷、己烯B、己烷、己烯、己炔C、苯、四氯化碳、苯酚D、裂化汽油、四氯化碳、己烯8、检验以下物质是否已被氧化变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选项是〔〕A、福尔马林〔石蕊试液〕B、碘化钠溶液〔淀粉溶液〕C、亚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B.进步训练3、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氨、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B、NH3·H2OC、AgNO3D、BaCl24、以下各组气体或者者溶液用括号内的试剂加以鉴别,不合理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试液〕B、氯化纳、硝酸钡、碳酸钠〔稀盐酸〕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5、以下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A、硫酸钾,碳酸氢钾,硝酸,氢氧化钾B、盐酸,硫酸氢钠,氯化铵,氢氧化钾C、氢氧化钡,硫酸铝,碳酸钠,硫酸氢氨D、氯化钡,硝酸银,硫酸钠,碳酸钠6、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丝,经充分反响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气体剩余,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一定没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B、一定有N2、HCl和COC、一定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D、一定有N2、HCl,没有CO7、某无色溶液子宫可能含有K+、NO3-、NH4+、SO42-、Al3+、Cl-、[Al(OH)4]-、Cu2+、Fe3+CO32-离子,用pH试纸检验呈蓝色,该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8、有一瓶呈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SO42-、CO32-、I-、NO3-。
备战深圳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板块二课题2类型1探究物质的成分课件

【获得信息】Ⅰ.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
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Ⅱ.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物质 NaCl NaOH
Ⅲ.NaCl、BaCl2的溶水解溶度液/g呈中3性6 。 109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
Na2CO
3
215
NaHCO
3
9.6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
①装置中有残留的CO2未被吸取 ②CO2中混有HCl气体 ③碱石灰吸取了空气中的CO2和水 【拓展与应用】选择牙膏中作摩擦剂的物质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B___(填字母)。
A.价格 B.密度 C.毒副作用 D.溶解性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久置的某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 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2)小红同学提出实验③结论也不正确。他改进实验③,并通过实验证明生石灰 样品中含有碳酸钙,他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___取__②__中__的__少__许__滤__渣__于__试__管__ _中__,__向__其__中__滴__加__足__量__稀__盐__酸____。
(3)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 请写诞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C_a_(_O_H__)_2+__C__O_2_=_=_=_C__a_C_O__3↓_+__H__2_O___。
三、解题技能 (1)要在已学知识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要 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视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 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2)设计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 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 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就化解了。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物质的组成—三重表征》优秀教学案例

1.激发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
2.培养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掌握: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微观构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三重表征分析物质的基本组成。
2.技能提升: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三重表征对给定的物质进行分析和判断。
3.知识拓展:使学生了解三重表征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质,运用三重表征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总结归纳,深入理解物质的组成。
3.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物质组成概念的理解。
2.强调三重表征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链:围绕物质组成的核心概念,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
2.问题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反思: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精选)实验探讨专题温习

实验探讨专题温习——物质成份的探讨徐州市春晖中学盛再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了解科学探讨的一样步骤和进程;二、通过温习把握科学探讨的方式[能力目标]一、培育训练学生做出假设与猜想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依如实验做出结论的能力,依如实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判的能力。
[情感目标]一、让学生结合实验进行科学探讨,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体验探讨的乐趣;二、培育学生彼此交流、彼此合作的学习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科学探讨能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做出假设与猜想及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教学进程:[情境引入]:展现一瓶气体和一瓶无色溶液,问:同窗们想不想明白它们的成份?[师讲]本节课让咱们起走进科学探讨的世界,体验探讨的乐趣。
[学生]回忆科学探讨的一样步骤:提出问题→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结论与说明→反思与评判[师强调]在各类考试中重点考查的是: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结论与说明、反思与评判。
[过渡]通常进行假设与猜想的方式有哪些呢?[展现]教师展现一瓶硫酸铜溶液,让学生进行猜想,并提问猜想的依据是什么?[小结]可依照物质的有关性质进行猜想。
例1.如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搜集的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试猜想该气体是何种气体,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假设与猜想实验方法与现象实验结论学生依照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
[师问]还能够依照什么进行猜想呢?[教师]展现一瓶无色溶液,让学生进行猜想,并进行实验验证(见以下图)例2.如下图是实验室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透明溶液,试猜想该溶液的成份,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假设与猜想实验方法与现象实验结论[小结]可依照物质的化学成份进行猜想[练习]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觉了一瓶无色溶液,但这瓶试剂标签已经残缺,无法识别,只明白可能是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中的某一种。
小明以为可能是氢氧化钾,小刚以为可能是硫酸钾,请回答以下问题:(1)你以为的猜想必然是错误的,(2)你以为该瓶试剂还可能是。
江苏版高中化学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五课件苏教版选修5

B.由
只能形成一种二肽
C.纤维素在人体内易水解转化为葡萄糖
√D.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可转化为氨基酸
解析 单糖不能水解,A项错误;
由
能形成两种二肽,B项错误;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C项错误。
五、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例5 (2018·西宁四中月考)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 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甲酸)
生石灰
蒸馏
B 乙酸乙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C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D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思维启迪
根据有机物的水溶性、互溶性以及酸碱性等,可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达到分 离和提纯的目的。在进行分离操作时,通常根据有机物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或 分馏;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采用萃取、结晶或过滤的方法;有时,也可以 采用水洗法、酸洗法或碱洗法来进行提纯操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3.(2018·宝坻区高二下学期联考)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分液漏斗能分离的是
A.乙酸和乙醇 C.苯和甲苯
B.乙酸乙酯和甲酸甲酯
√D.四氯化碳和水
解析 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4.(2018·宝坻区高二下学期联考)可把苯酚、硫氰化钾、乙醛、氢氧化钠四种溶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后,溶液变蓝色
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硫酸铜溶液、硫酸铵溶液均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解析 淀粉遇到碘显蓝色,A正确; 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硫酸铜溶液使蛋白质溶液变性,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C错误;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是因为其发生了氧化反应,D错误。
2010教学设计获奖名单

陆晔 宋伟 祁学俊 高秀春 喻超 周存军 曾阳 钱柳云 张金怡 田长明 王明 陶文亚 徐明奎 周鑫荣 伏开佃 谭学钱 葛丹丹 陆永 张素梅 孙中伟 杨丽芹 陈建华 陈盛艳 张松林 郑凤根 王秋霞 吴鹏 马云云 钱智琴 杨立根 钱仁慧 王红军 康映卓
吴烟波 翟元红 韩旭娣 王寒斌 朱韶红 徐丹丹 毛靖 韩慧娟 赵国华 钱勤 顾明华 严春建 杨军 刁国华 郭娟
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
张家港兆丰初级中学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太仓市实验中学校 常熟外国语初级中学校 如皋初级中学 如皋市如城镇新民初中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南通市陈桥中学 南通市第三中学 南通市唐闸中学 海安县海陵中学 南通市虹桥二中
南通市第三中学
板浦初级中学
海州实验中学
配合物的形成
硫酸的性质 酚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课时) 乙酸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乙烯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降低课堂活化能 提高活化学生数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盐溶液与镁反应的实验探究 化学平衡 分散系及其分类 共价键(第一课时) 分子的空间构型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蛋白质的性质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苯酚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江苏省海门市悦来中学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开发区高级中学 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江苏省淮安中学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淮阴师院附属中学
淮安市范集中学 淮阴区渔沟中学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江苏省阜宁中学 江苏省滨海中学 建湖县教育局教研室 盐城市明达中学 高邮一中 邗江中学 高邮第一中学
陶慧玲 石红炽 殷铁新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公开课(课件 导学案)

教学设计表学校高青县实验中学设计者阮守朋学科(版本)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章节第四单元第二节学时一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式的概念、意义;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利用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3、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教学重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化合价的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复习的,这部分知识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也是为以后学好化学方程式奠定基础。
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借助电子白板进行复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联系实际,引入新知。
背景引入听化学版《青花瓷》引发学生兴趣用白板播放视频,随时调控刚才我们听了化学版《青花瓷》,对于歌词的内容都是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我们之间知识的传递就是语言的交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我们化学上也有自己的语言-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学生回答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引入课题白板播放标题复习目标:1、掌握化学式的概念、意义;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利用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3、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学生认知明确复习目标白板播放出示本节课复习知识树学生观看、整体建构学生整体感知本节课知识点白板演示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单质的读法与写法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学生观看演示,老师讲解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白板演示总结化合物的写法与读法写法:一排序二标价三约简四交叉读法:一般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原子的个数学生观看演示,老师讲解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白板演示总结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铁__铜___铝____;碳____;氦气;氢气____氧气______;(2)水______二氧化碳____过氧化氢____二氧化锰__四氧化三铁___;氧化钙____ 氧化铝___ _氯化铁_______ 氯化银__氧化镁学生在白板上进行书写加深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白板书写并用红笔批阅认识原子团:原子团是在化合物中和在化学反应中常作为一个整体的原子集团,又叫根。
热点三 物质的组成性质验证或探究实验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7
③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 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④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 进行相关计算。 (2)测定实验中要有消除干扰气体的意识 如用“惰性”气体将干扰气体排出,或用溶液吸收干扰气体等。 (3)测定实验中要有被测量气体全部被测量的意识 如可采取反应结束后继续向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吸收剂吸收的方法。 (4)测定固体物质的质量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小问题: ①被称量的固体是否纯净(如果是沉淀,是否洗涤)、干燥;②对特殊药品应在何种容器中称量(如 易潮解的NaOH要在小烧杯中称量,而不能放在纸上称量)等。 (5)操作失误的误差分析,仪器使用不规范的误差分析等,特别是对精密仪器的使用,如容量瓶、 滴定管等。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滴定实验中的锥形瓶和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 验中的容量瓶只要洁净即可,不必要干燥。
8
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 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 2C 2O 4·2H 2O )无色,熔点 为 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第(1)问考查CO2的检验方法,CO2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应注意题干 中草酸的性质,草酸蒸气对CO2的检 验有干扰作用
的气体需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
存在,说明是CO还原CuO。第(2)②考查
CO检验时现象描述的全面性,CO还原
CuO时,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的单质Cu,
且CO的氧化产物是CO2。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B、F、__D_、_G_、__H_、__D_、_I。装置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归纳总结:
实验探究之物质成分专题的解题关键: 审题——寻找突破口——正确判断 及准确的表达描述。
审题
认真审读原题,弄清题 意,理清题给条件(明显和 隐含),深挖细找,反复推 敲!
审题—分析
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题 眼,并从突破口出发,进行 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
审题—分析—解答
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 分析和判断的结果,进行准 确而全面的解答!
四 练习与巩固
小组合作完成学案练习与巩固的习题, 并与同学分享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中考演练
利用探究实验的解题思路进行中考演练
六、拓展作业:
请同学课后寻找第二类型实验探究—— 规律性探究题型中的两道你认为具有代表性 的习题,并与同学们分享.
突破口(知识储备)
1、固态颜色
黑色 红色 淡黄色 C、 CuO、MnO2、Fe3O4 、Fe粉
化学物质成分探究 专题
【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
BaCl2 、Na2CO3和NaOH
二、探究学习
2、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 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 液的小烧杯中。 【知识梳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2NaOH=Na2SO4+H2O 为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 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恰好完 酸过量, 全反应 有剩余 【猜想与假设】 碱过量, 甲组:只有Na2SO有剩余 乙组:有Na2SO4和H2SO4 4 丙组:有Na2SO4和NaOH
碱性溶液能让 无色酚酞变红
一、经典例题赏析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NaOH / Na CO 观察到有___ Na CO ______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 1、加入过量的 CaCl 白色沉淀 排除Na CO 干扰 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静置后,取上 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2、加入酚酞 溶液变红 证明有NaOH
一、经典例题赏析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 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猜想与假设】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 NaCl 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NaOH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Na2CO3
一、经典例题赏析
【制定计划、实施实验】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 NaCl 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_ 溶液,理由 NaCl是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 是 ________ ______; 气泡 _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 ____产生,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2HCl+Na2CO3=2NaCl+H2O+CO2 , 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 能反应生成水和二氧 化碳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该溶液还可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 能是NaOH溶液,理由是_____ ____ 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生成碳酸钠 _ 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 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二、探究学习
【进行实验】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 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溶 液中一定没有 NaOH 。 (2)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 Ba2+ 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你认 为他们的实验方案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 确”),你的理由 是 只能验证有硫酸根离子,无法证明是只有硫酸钠 。 石蕊试液 (3)乙组同学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溶液,振荡,观察到 ,证明自己的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石蕊变红 想是正确的。
×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O4
Na2SO4
过程记录
BaCO3
BaSO4 BaSO4不溶
Na2CO3
BaCl2、
√
NaOH
×
× ×
白色沉淀
HCl
沉淀全 部溶解
BaCO3可溶
二、探究学习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a2CO3 猜想Ⅱ:NaOH 猜想Ⅲ: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 ,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②在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 ___ 无色酚酞 _______ 实验现象 产生白 色沉淀 溶液变 为红色 实验结论 猜想Ⅱ 不成立 猜想Ⅲ 成立
2 3 2 3 2 2 3
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________ ____。
【反思与评价】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立即盖上瓶盖 。 _______
二、探究学习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 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 BaCl2碱性溶 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 液 下实验:
Cu、Fe2O3、红磷
S粉
2、溶液颜色
含有铜离子(Cu2+)的溶液为
CuCl2溶液、Cu(NO3)2溶液
蓝色 ,例如: CuSO4溶液、 黄色
含有铁离子(Fe3+)的溶液为
Fe2(SO4)3 溶液、Fe(NO3)3溶液
,例如: FeCl3溶液、 ,例如:
含有亚铁离子(Fe2+)的溶液为
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2溶液
浅绿色
3、常见沉淀颜色
(1)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2)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Mg(OH)2 Al(OH)3 Cu(OH)2
AgCl
BaSO4
(3) 蓝色沉淀:
(4) 红褐色沉淀:
Fe(OH)3
4、物质特性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由碳酸盐和酸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氢、二氧化硫、氨 气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 可以用来还原氧化铜的气体是:氢气、一氧化 碳,固体是木炭 白色不溶物,且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硫酸 钡.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之
西山区德亨学校 许紫炜
1.物质成分的探究分析
化学实验探究
2.“规律类”的探究分析 3.物质性质的探究分析
一、经典例题赏析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 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 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 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 溶液进行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