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合集下载

2022实验探究题型练习

2022实验探究题型练习

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型练习【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2019长沙)小华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0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于是他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CO2并验证其与Na2O2的反应:(1)装置B的作用是。

(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小华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2O2猜想三:Na2CO3和NaOH你认为还可能是。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 样品中一定没有Na2O2②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三正确③取少量实验②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反思与评论】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NaOH,原因可能是。

2.(2020玉林)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上述六个反应中有溶液颜色改变的是 (填字母序号)。

E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上述反应不能体现酸的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3)【查阅资料】Ag2CO3不溶于水但溶于酸,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继续探究】小组同学将反应后B和C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只观察到烧杯中的白色沉淀增加,烧杯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混合液过滤,然后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HNO3、NaNO3、HCl 猜想二:HNO3、NaNO3、AgNO3猜想三:HNO3、NaNO3猜想四:HNO3、NaNO3、NaCl 猜想五:【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少量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在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KCl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 (填化学式)溶液,观察到,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反应后溶液成分探究

反应后溶液成分探究
要证明酸过量(反应后溶质为HCl和CaCl2),实质是证明 H+ 过量,而不能证明 Cl- 没反应完。
要证明碱过量(反应后溶质为Ca(OH)2和CaCl2),实质是证明 OH- 过量,而不能证明 Ca2+ 没反应完。
6、我们设计实验证明HCl没反应完或Ca(OH)2过量时,所选用的 化学试剂都能与稀盐酸或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实质是
设计实验证明盐酸没反应完
可能书写的化学方程式: 1 2HCl+Mg=MgCl2+H2↑ 2 6HCl+Fe2O3= 2FeCl3+3H2O 3 2HCl + Cu(OH) 2= CuCl2+ 2H2O 4 2HCl + Na2CO3= 2NaCl+H2O+CO2↑
在样品中滴加AgNO3溶液,看见有白色 沉淀生成,能证明盐酸没反应完吗?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AgNO3 + HCl= AgCl ↓ + HNO3 2AgNO3 + CaCl 2 = 2AgCl ↓ + Ca(NO3) 2
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钙过量
1 滴加酚酞溶液 可能书写的化学方程式: 2 Ca(OH)2 +CO2 =CaCO3↓ +H2O 3 Ca(OH)2 + MgCl2 = CaCl2 + Mg(OH)2↓
酸和碱复习课
反应后溶液成分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向盐酸中撒入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2、HCl在水中能解离出 H+ 和 ClCa(OH)2在水中能解离出 Ca2+ 和 OH-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手呢?
猜测一__N__a__C__l____ 猜测二__N__a__C__l____N__a__O__H__ 猜测三__N__a__C__l____H__C__l____
设计试验方案
请你选择某一种猜测设计试验方案,证明猜测正确
• 试验环节 • 试验现象
结论
设计旳试验方案要紧紧围绕提出 旳猜测,设计试验方案理论上合 理,实际上可行,现象明显
试验探究题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份旳 探究
反应后 物质成份 旳探究
探究物 质性质、 变化规律
探究物 质变化 旳条件 和影响
试验探 究题
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旳
试验探究反时应,后向旳烧杯溶中氢氧化 钠溶液质中滴是加什稀么盐呢酸?一会后发
觉忘记滴加指示剂
请你猜一猜
请展示你们旳猜测
对此类题旳猜 测你从哪里入
我会总结
第三步
根据物质旳性质设计
第二步
试验方案
根据“生成物一定有,反
第一步
应物可能有”做出猜测
明确反应,正确写 出化学方程式
谢谢大家!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题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1、题型简介:一般考查类型(1)物质组成成分探究(2)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3)物质变质的探究(4)物质性质的探究(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6)其他方面的探究2、方法指导:1、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探究活动的具体操作(1)明确实验目的,弄清所给新信息,并加工处理好信息;(2)选择合理的仪器药品;(3)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4)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题型之一: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1、实验桌上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讨论猜想】经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小红:氢氧化钠、硫酸钠;小华:氢氧化钠、碳酸钠;小明:碳酸钠、硫酸钠;小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探究】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将试管A、B中的物质倒在同一个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有。

2、某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氢钙[Ca(HCO3)2],属于硬水,煮沸时会有水垢生成,实验小组欲探究该水垢的主要成分。

【猜想与分析】分析Ca(HCO3)2与水的元素组成,该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Ⅰ.CaO Ⅱ.Ca(OH)2 Ⅲ.CaCO3 Ⅲ.Ca(OH)2和CaCO3小强同学认为该水垢中不会存在CaO,理由是。

【实验与事实】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水垢消失,溶液澄清;玻璃片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理与呈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

【实践与应用】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来检测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提高训练《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提高训练《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

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专题提高训练【解题策略】1.进行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成分的探究要先根据题意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作出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成分只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1)只含生成物(2)含有生成物和其中一种反应物(即有一种反应物过量)(3)一般情况下反应物不会共存一、选择题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a点到b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2.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3.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选项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Ca(OH)2 NaOH NaOH、Na2CO3Na2CO3滤渣CaCO3、Ca(OH)2Ca(OH)2CaCO3、Ca(OH)2CaCO34.“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同学们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1)取“碱石灰”样品,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2)取滤液少许与试管中,加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下列关于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定含NaOH B.一定含Na2CO3C.一定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D.一定含有CaCO35.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Fe元素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Cu元素6.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二、填空题1.将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1.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

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

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

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洗。

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

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答案】(1)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故答案为: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解析】(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A. NaOH B. HCl C. NaCl D.H2O
2、假如向具有酚酞旳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
溶液变为红色。那么此时所形成旳溶液中,除具有酚酞
外,还具有旳溶质是( C )
A. NaOH和HCl
B. HCl和NaCl
C. NaOH和NaCl D. NaCl和H2O
3、某学习小组旳同学在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旳试验后,
【现⑵设 象小计产丽与生同试 ,学验据取此】少推⑴许断烧同杯学小中们敏旳取同溶少学液许旳于烧猜试杯测管中不中旳成,溶立滴液,加于理氯试由化管是钡中溶,酚中液滴酞没,加溶有有酚液氢白酞没氧色溶有化沉液变钠淀,红生无,溶成明液,显。
她据此拟定溶质还有硫酸。反应旳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SO4↓+2HCl 。 ⑶小华同学提出质疑,因为溶液中旳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为了证明溶质是否还有硫酸,请你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要求不能选用指 示剂和pH试纸)。
是正确旳。
②你以为小红旳试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旳猜测,理由
是 酚酞遇盐酸也不变色,无法拟定是否具有HCl

③假如要证明你旳猜测是正确旳,请你填写下面旳试验报告。
试验环节
试验现象
试验结论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
锌 氧化铁
碳酸钠 氢氧化铜
有气泡产生 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变成黄色 有气泡产生
固体消失, 溶液变成蓝色
【反思与评价】⑴在探究化学反应后旳剩余物质旳成份是,除了考虑生成物,
还要考虑
反应物旳用量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探究
Cu2+
Fe3+
红褐色沉淀
节水、爱水、科学用水,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走进试验室1 一种化学反应后旳溶液中溶质成份旳分析
1、学校爱好小组旳成份分析员们,来到1号化学试验室对废液缸中旳
溶液进行成份分析,那里旳同学们刚刚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探究
酸和碱旳反应,可是忘了滴加指示剂。反应后溶液旳溶质成份是什么?
※猜测一:CaCl2 猜测二:CaCl2和HCl 猜测三:CaCl2和Ca(OH)2.
思索:
1、假如要一次鉴别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旳成份,怎样设计试验?
2、假如要验证猜测二正确,该怎样设计试验?
3、能够用AgNO3验证猜测二吗? 4、试验后猜测二旳废液应该怎样处理?
5、假如要验证猜测三正确,该怎样设计试验?
3、学校爱好小组旳成份分析员们, 来到3号化学试验室,那里旳同学正 在探究金属与盐溶液旳反应,将Zn 和Cu同步放入AgNO3和Al(NO3)3旳溶 液中,一起帮忙探究一下反应后溶 液中溶质旳成份吧!
(1)反应旳溶液是蓝色旳,溶质成 份是什么?
Cu(NO3)2 Zn(NO3)2 Al(NO3)3
(2)向滤出旳固体中加盐酸有气泡 产生,溶液中旳溶质成份是什么?
中旳溶液进行成份分析,那里旳同学们刚刚探究了氢氧化钠溶液与
二氧化碳旳反应,反应后溶液旳溶质成份是什么?
※化学反应方程式:
※猜测一:
猜测二: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试验,请你一起探究:
试验环节
试验现象

试验结论
1、取样,加入过量旳BaCl2溶液
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中溶质为 Na2CO3 和 NaOH
◎流域A点处河水旳成份一定ຫໍສະໝຸດ NaCl ,可能有 CaCl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1.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CO;猜想Ⅲ:。

2 3
【实验与探究】
(1)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则证明猜想成立。

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生。

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实验过程中产
生。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此过
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为。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
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
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
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
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
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若猜想Ⅲ成立,
则m与n的关
系式又为。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假设2:含KOH和K2CO3;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
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 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①“操作 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检验.②“固体 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______ _
3.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有装有白色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某同学对一袋久置在空气中的干燥剂进行了探究。

他先取部分久置的干燥剂倒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

然后对滤
液的酸碱性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
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
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Ca(OH)2、CaCO3。

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 CaO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分析判断】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实验操作】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组成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
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上层清液呈现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
静置;色钙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
中,滴加稀盐酸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总结反思】
(1)只通过以上实验,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是否含有CaO。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2)请你简述一个证明这袋干燥剂中含有较多量CaO的简易实验:。

4.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
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 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
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
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
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
溶液中有 H2SO4
pH<7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有 H2SO4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 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5.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
酸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
是:【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小明的实验
现象
是。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
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
量的。

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6.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适量的上述废
液样品,将一定量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关于滤液A所含溶质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填写序号).
①猜想一:只有硫酸锌;②猜想二:硫酸锌、硫酸亚铁;
③猜想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④猜想四:硫酸锌、硫酸铜
(2)设计简单实验,确定“猜想二”对应的固体B的成分:.(3)反应后析出金属的质量(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比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小.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图所示
的A、B两个实验。

(1)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下图所示)
(2)A
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

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
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
是。

学科王【讨论】你认为的猜想一定不合理。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实验】若小
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
方案。

Na2SO4、NaOH;
实验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实验结
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小光的猜想正确
8.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

乙炔
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

否定猜想一的理由
是:。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