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课件

合集下载

医用化学课件

医用化学课件
量的名称(符号)
长度(l) 质量(m) 时间(t)
单位名称 国际 中文
metre 米
单位符号 国际 中文
m kg s K A mol cd 米 千克 秒 开 安 摩 坎
描述
大小 轻重 快慢 冷热
kilogram千克 second 秒
热力学温度( T ) kelvin 开尔文 电流强度(I) 物质的量(n) 发光强度(F ) ampere mole 安培 摩尔
50.0 1000 1 278(m m ol L ) 解: cos,葡萄糖= 180
cos,NaCl
9.00 1000 1 2 308 (mmol L ) 58.5
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
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对于渗透 压不相等的两种溶液,渗透压相对较高的溶液称做高 渗溶液,渗透压相对较低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发生 渗透作用时,溶剂总是从低渗溶液(稀溶液)进入高 渗溶液(浓溶液)。 在医疗实践中,溶液的等渗、低渗或高渗以人体 血浆总渗透压为标准。 低渗 < 280 mmol· L-1 等渗 280~320 mmol· L-1 高渗 > 320 mmol· L-1
二、溶液的配制
从定义入手。
例1、质量浓度为4.0g· L-1的NaOH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例2、已知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 mL-1,质 量分数为0.98,计算浓硫酸的cH2SO4。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物质的量 表示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数多少 的物理量。符号为nB或n(B)。
基本单元指计量的基本研究对象。它包括 实际存在的粒子和非实际存在的粒子及其 组合。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质量 1mol某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 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 mol-1。 任一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 mol-1为单位,在 数值上等于其式量。 若某物质B的质量为m,其摩尔质量(式量) 为M,则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物质的组成构成》PPT模板课件

《物质的组成构成》PPT模板课件

A.核内有 14 个质子 C.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B.表示阴离子 D.最外层电子数为 4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氯化钙溶液中只含有氯元素和钙元素
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镁元素的“身份证”(见右图), 在下图的横线上填写有关铝元素的 6 个信息。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B)
事实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B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C
CO 和 CO2 的化学性质不同
D 10 mL 水和 10 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 mL
解释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 分子构成不同 分子间有间隙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B)
2.分类
元金属元素:如Na,最外层电子数<4 素非 稀金 有属 气体元素 元素:如 :如O,He最、外N层e,电最子外数层>4电子数是8或2
3.分布 (1)地壳中含量居前 5 位的元素为 O、Si、Al、Fe、Ca。 (2)人体中含量居前 4 位的元素是 O、C、H、N。 (3)海水中除了水由 H、O 两种元素组成外,含量较高的元素是 Na 和 Cl,即海水中含量 最高的盐是 NaCl 。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1)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微观概念,描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微观构成,如: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也描述 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 系。

初二化学上册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初二化学上册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03
能源利用
能源利用是指将能源转化为人类所需能量的过程。除了燃烧,还有核能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
源和减少污染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05 溶液与溶解现象
溶液的形成与分类
溶液的形成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溶 质被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 合物。
VS
溶液的分类
介绍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如烧杯、试管、滴管、天平等,并说明其用途和注意 事项。
操作规范
强调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 实验结束后的清理工作。
实验设计与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设计
介绍如何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处理等。
安全注意事项
04 气体与燃烧
气体的性质与分类
总结词
理解气体基本性质和分类是学习 燃烧反应的基础。
气体的基本性质
包括无色、无味、透明、占据空间 等。
气体的分类
根据性质和组成,可以将气体分为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 。
燃烧反应与灭火原理
总结词
掌握燃烧反应的原理和灭火方法 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燃烧反应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 应,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 物(通常是氧气)和足够的高温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状态,溶液可以分为固 -液、液-液、气-液、气-固等类型。
溶解现象与溶解度
溶解现象
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称为溶解现象。
溶解度
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称为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配制
溶液的浓度

第二单元 认识物质的构成(同步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2024)

第二单元 认识物质的构成(同步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2024)

b.“气”、“石”、“氵”字旁的是非金属元素,如图B。
4.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
宏观 微观
混合物 不同种物质组成 不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
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组 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例如
空气是混合物,由 氧气、二氧化碳、 氮气等组成,含有 N2、O2、CO2、 等不同种分子。
纯净物 一种物质组成 同种分子构成
③同种元素的离子因所带的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2+和 Fe3+。 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质__子__数__不__同__。 (2)地壳中的含量: 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为_氧__、__硅__、__铝___、 _铁__、__钙__(由多到少的顺序),含量最多的 金属元素是__铝___。 (3)元素的分类 元素就种类而言可分为_金__属__元__素__、非__金__属___元__素_(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A. 仅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B.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C. 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由离子构成的 D. 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课堂达标
3.实验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 B.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知识网络
质子 原子核
原子的结构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 计量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认 识
原子与离子、分子
分子
分裂 结合
原子
得失电子 得失电子
离子
物 质
元素
元素与元素符号
纯净物 单质(一种元素) 化合物(多种元素)

2024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课件(免费)

2024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课件(免费)
2024/1/27
01
有机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 原反应等
02
反应机理
反应过程中的化学键变化、中间体的生成与转化 等
21
有机合成与推断
有机合成
通过已知有机物的性质和 反应,设计合成路线,合 成目标有机物
合成与推断的综合应 用结合有机合成和推断的知
识,解决复杂的有机合成
和推断问题
注意事项
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 事项,如加热时防止试管 炸裂、搅拌时避免液体溅 出等。
2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 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024/1/27
实验过程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认真观察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后处理
整理实验器材,清洗仪器,处理废 弃物,完成实验报告。
25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方法
分离方法
掌握过滤、蒸发、蒸馏等分离方 法,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
注意事项。
提纯方法
了解重结晶、萃取等提纯方法, 掌握各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检验方法
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如氯 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等的检验。同时了解物质的定性
检验和定量分析方法。
2024/1/27
2024/1/27
注重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实验技能和探 究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独 立思考等
6
02
物质结构与性质
2024/1/27
7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0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特点
周期、族的概念,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02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全册课件-2024鲜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全册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12
空气
空气的组成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 体、二氧化碳等组成。
2024/3/27
空气的性质
空气无色无味,具有一定的密度和 压强,是一种混合物。
空气的作用
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 件,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
13
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 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准确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比例关系;注意单位换算和计算 结果的准确性。
28
07 第六单元 碳和碳 的氧化物
2024/3/27
29
金刚石、石墨和C
金刚石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具有高热导率、高硬度等特点,用于切割、 磨削、钻探等领域。
石墨
具有润滑性、耐高温、导电导热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铅笔芯、润 滑剂、电极等领域。
探究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探讨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分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水、生 活污水等,以及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 健康的影响。
2024/3/27
提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等 具体措施,以及国家和个人在保护水资源方 面的责任和义务。
21
水的净化
2024/3/27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
介绍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 的水净化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 用范围。
2024/3/27
26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01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
物的状态。
0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物质的组成构成》课件

《物质的组成构成》课件

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而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 决定。
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 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 形成的。
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取 决于其组成的原子和 化学键的类型。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 本单位,许多物质都 是由分子构成的。
离子
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 形成的。
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结合形 成,熔融或水溶液状态下可以导电。
物质在生活中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 安全。因此,选择符合标准、质量可靠的物质是至关重要的。
物质在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随着人们对生 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物质的质量和性能也在不断改进。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在科学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基础。 例如,各种化学物质和试剂是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的必备品。
环保等领域。
物质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 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 断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不断涌
现,为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物质在生产中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 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例如,通过改 进物质的纯度和结晶形态,可以提高产
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质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例如,塑料、橡胶、 纤维等物质广泛应用于家居、电器、交通等领域。
单质分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 如氧气(O₂)、氢气(H₂)。
化合物分子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分子, 如水(H₂O)、二氧化碳 (CO₂)。
分子结构
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 式,包括共价键、离子键 等。
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范德华力是分子间瞬时偶极矩的相互作用, 氢键是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N、O、F)之间的相互作用。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
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原子、离子、分子)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固体。晶体结构决定了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晶体类型
晶体可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等。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原子晶体由原子通 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连接而成,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而成。
反应热
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放出或吸收 的热量。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
01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解池
02
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03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用单 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 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晶体性质 晶体的性质包括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如离子晶体 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03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表示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 化学方程式。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标明各物质的状 态及反应热。
有机推断的基本方法
顺推法、逆推法、猜测验证法
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实例分析
药物合成、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等实例的分析与讨论
绿色合成与原子经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一)物质的组成 你知道吗?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证明它存在吗? 你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吗?
证1)明空空集气气存瓶在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直接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每种物质都有一 定的组成和结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原子、离子
金刚石晶体
氯化钠晶体
水分子
碳原子构成 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石墨及其结构
金刚石及其结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存在哪些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状元导练》本课时的习题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大量
白烟;
(2)实验现象:
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瓶内水面 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剩余
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不支持 空气燃烧,主要是氮气。
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不能漏气; (2)红磷应过量 (3)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4)待红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空气的组成:
体 数积

氮气(N2) 78% 氧气(O2)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CO2):0.03% 其他杂质:0.03%
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像氧气、
氮气、二氧化碳和水。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
而成的。像食盐水、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燃 着的火柴熄灭后在火柴梗上附有黑色物质,为 什么?
3)扁的密封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密封袋鼓起,双手挤压时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5)给车胎打气 ——鼓起来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
利用在密闭的容器里红磷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固
体小颗粒),让容器内压强减小,使水进入容器,测
定进入水的体积,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活动与探究
取少量葡萄糖、砂糖、面 粉,分别放在在燃烧匙中 加热,直至完全烧焦,观 察实验现象。
结论
木柴、石蜡、砂糖和面粉等物质中均含 有碳元素,这些物质烧焦或烤焦后得到 的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
为什么水不能变成油,铁不能变成金?
世间万物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有的由一种元 素组成(氧气、铁等),有的由多种元素组成(碳 铵等)。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例如: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可以炼成铁,却不能 炼成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