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海控制性详细规划

合集下载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南边海海上消防站工程项目用地土地调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南边海海上消防站工程项目用地土地调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南边海海上消防站工程项目用地土地调查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08.30•【字号】三府办〔2012〕283号•【施行日期】2012.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防管理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南边海海上消防站工程项目用地土地调查有关问题的通知河西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单位:根据三亚市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经市政府同意,拟收回海南省榆亚盐场国有土地作为南边海海上消防站工程项目用地。

为做好该项土地调查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南边海海上消防站工程项目用地位于三亚市南边海片区控规NBH01-13地块。

具体的征地拆迁范围四至及坐标详见用地勘测定界图。

用地面积约7.6700亩。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使用土地的可以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并给土地使用权人适当补偿”的规定,为做好该用地拟收回土地的调查工作,由河西区负责组织实施该项目用地上的清点青苗、丈量地上附着物、丈量土地面积等土地补偿审核以及土地补偿工作;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等有关单位派出工作人员,负责对拟收回土地范围进行土地权属确认及业务指导工作。

在调查工作中,拟收回土地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阻挠。

三、拟收回土地补偿标准按《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规定的通知》(三府〔2011〕181号)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规定执行。

四、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在拟收回土地范围内一律禁止抢种青苗和抢建附着物。

凡突击抢种的青苗和抢建的附着物,一律不予补偿,后果自负。

2012年8月7日印发的《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南边海海上消防站工程项目用地土地调查有关问题的通知》(三府办〔2012〕239号)作废。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8月30日。

(方案设计)三亚市天涯区南边海渔村农贸市场应急整治工程

(方案设计)三亚市天涯区南边海渔村农贸市场应急整治工程

目录1、市场区位图2、现状分析图(一)3、现状分析图(二)4、现状分析图(三)5、整治项目(一)6、整治项目(二)7、整治项目(三)8、整治项目(四)9、市场摊位分部图10、市场内部装修示意图11、市场效果图12、工程量表13、整治费用估算新建市场区位原有市场区位原有市场现状照片三亚市天涯区南边海渔村农贸市场应急整治工程位于三亚市南边海路,拟新建市场建筑面积为9604平方米,市场周边居住人口密集,是此区域提供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等的重要市场新建市场现状照片原有市场大门较为简陋,没有明显的标识和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原有市场钢架结构较为简易,抗风性能较差,市场顶部电线杂乱无序,功能性较差,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市场地面污水横流市场摊位杂乱无序市场售卖物品无种类划分,市场柜台过于脏乱杂货店杂乱无序不统一市场入口现状:原有市场大门较为简陋,没有明显的标识和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后的入口意向图本次方案设计还增设了市场管理用房、农药残留检测室、公共卫生间、门卫室以及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停车场,在空余的位置种植绿化带以增加美观性。

市场钢结构和供电设施原有市场钢架结构较为简易,抗风性能较差,市场顶部电线杂乱无序,功能性较差,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整治后的意向图新建市场将采用重型钢架结构,极大的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对电线进行统一管理,安装吊扇和照明灯具。

市场地面市场地面污水横流,泥泞不堪整治后的意向图本次方案将采用沉井式暗渠(安管)排水系统,并设防鼠隔离网;主通道与购物通道交叉处设窖井,柜台内侧设地漏,购物通道下水道设为暗道,防止异味上传;地面拟铺设大理石砖美化通道。

售卖摊位市场售卖物品无种类划分,市场柜台过于脏乱整治后的意向图本次设计将根据市场柜台售卖的物品种类,对市场柜台进行分区划分;划分的区域有蔬菜类区、肉类区、鱼类区、光鸡鸭类区、副食类区、熟食类区和杂货铺。

《海口市西海岸南海明珠人工岛控制性详细规划》(汇编)

《海口市西海岸南海明珠人工岛控制性详细规划》(汇编)

《海口市西海岸南海明珠人工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规划背景为落实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完善海口市城市配套设施、丰富城市旅游产品、提升城市品质,海口市拟利用海口湾内浅滩海域打造以邮轮港为核心,高档度假酒店、保税商业、娱乐养生、水上娱乐、主题公园等配套产业的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岛。

并按此思路先后完成了人工岛的概念规划、区域用海规划、工程可研、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工作。

2014年7月,《海口市海口湾南海明珠邮轮港旅游综合开发人工岛区域建设用海规划》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为科学指导海口市西海岸南海明珠人工岛的开发建设,依据国家海洋局的批复文件和《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特此编制《海口市西海岸南海明珠人工岛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范围规划区域范围为西海岸海域经度:110°13′28.21″-110°14′48.85″,纬度:20°03′40.49″-20°05′02.09″。

南海明珠人工岛用海总面积约459.32公顷,其中陆域面积为256.43公顷,非透水构筑物面积为28.24公顷。

本次规划范围为南海明珠人工岛陆域剔除坡型防波堤部分,总用地面积为254.28公顷。

三、目标定位(1)总体目标规划确定南海明珠人工岛总体发展目标为: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及海上资源条件,以国际先进理念、文化和绿色发展思路,将南海明珠人工岛发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国际旅游岛对外门户、国际一流的休旅目的地。

(2)功能定位以邮轮母港功能为核心,集文化娱乐、商务休闲、康体度假于一体的国际综合性旅游海岛。

主要职能海上旅游服务港国际文化交流和高端商务平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3)形象定位:南海梦幻岛• 海上夜天堂四、空间布局南海明珠人工岛规划形成“两港、五区”的空间结构。

(1)两港:指邮轮母港和游艇码头港。

(2)五区:按照策划产品及功能将规划区划分为五个区域:邮轮综合服务区、主题游乐区、商务休闲区、康体度假区和游艇及水上活动区。

项目所在地三亚湾控制性详细规划

项目所在地三亚湾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湾“阳光海岸”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修编》批后公布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三亚湾阳光海岸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修编的批复》(三府函【2011】200号),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三亚湾“阳光海岸”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修编》已经批准实施。

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公布。

在上述法定控规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应严格按照三亚市政府批准的控规执行。

附:《三亚湾“阳光海岸”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修编》相关内容三亚市规划局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三亚湾“阳光海岸”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一、规划背景为了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对三亚湾的定位,推进建设大三亚湾的海上门户和标志性形象区域,规范和引导三亚湾“阳光海岸”地区的发展建设,特编制该控制性详细规划。

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专家咨询会等形式,分别征求了省内外专家、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三亚市人民政府、三亚市规划局、三亚湾管委会等多方面的意见,具体过程如下:——2011年1月19日提交专家咨询,会议原则同意该规划并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2011年2月28日在三亚市规划委员会原则通过,4月15日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详见三府函【2011】200号);——2011年1月底至2月底,该规划通过媒体、网络等手段,进行了公示。

二、规划范围三亚市“阳光海岸”地区,南起三亚河口港务局码头,北至月川路和海月广场,东至胜利路、解放路(局部包括解放路东侧食品厂安置储备用地)。

规划范围合计约167.99公顷,该范围也是技术指标计算范围。

三、定位和主题(1)总体定位:大三亚湾的海上门户、标志性形象区域,以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功能中心之一。

(2)核心功能:旅游服务功能:服务于旅游城市特别是邮轮母港和游艇港湾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休闲度假等功能;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为居民及游客服务的各类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居住功能:优先满足本地居民需求的居住功能。

三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修订)

三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修订)

附件:三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二O二三年九月声环境功能区是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强化噪声源监督管理和环境执法、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用地现状,划定本行政区域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

本划分方案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等文件要求,在原划分方案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适用类别。

本划分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三亚市城市规划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2—2023年)》同时废止。

本划分方案编制单位: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划分方案由三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解释。

三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修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三亚市行政区域的声环境管理。

二、划分原则(一)以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用地现状进行科学划定。

(二)主要以城市规划功能结构和城镇集中建设区为单元划分声环境功能区。

(三)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平方公里。

(四)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三、划分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5类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

(一)O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根据相关规划文件,本划分方案无符合划分为。

类功能区条件的区域。

(二)I类声环境功能区:城市用地现状已形成一定规模或近期规划已明确主要功能的区域,其用地性质符合“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保持安静的区域”规定的区域;I类用地占地率大于70%(含70%)的混合用地区域。

上海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 引言上海南外滩地区作为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一地区资源,制定一份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规划框架,以便更好地确保南外滩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2. 规划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南外滩地区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 提升南外滩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打造国际级滨江区域。

- 保护和传承南外滩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

- 优化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效率和环境质量。

- 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宜人的生态居住环境。

3. 规划内容3.1 产业发展南外滩地区将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创意、科技和文化产业等。

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科技产业集群进驻,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

3.2 城市建设- 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规划,提升道路容量和交通效率。

- 发展绿色出行模式,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和自行车道建设。

-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供水、供电、供暖、通信等。

- 加强城市景观设计和公共空间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质量。

3.3 文化保护与传承- 尊重南外滩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其建筑、风貌和社会文化传统等。

-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包括博物馆、艺术馆、文化中心等。

-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3.4 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和修复沿江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河滨防护和水环境治理。

- 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生态公园和绿色景观带。

-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4. 实施措施为了有效实施南外滩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以下措施的支持:- 加强规划管理和监督,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 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参与,建立完善的规划沟通机制。

-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各方参与规划和建设。

- 加强规划宣传和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和支持。

三亚南边海渔村项目复批

三亚南边海渔村项目复批

三亚南边海渔村项目复批一、项目背景三亚南边海渔村项目是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的一个重要旅游开发项目。

该项目的复批意味着它已经通过了前期的审批程序,并获得了继续推进的批准。

本文将深入探讨该项目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复批所带来的影响。

二、项目概述三亚南边海渔村项目旨在将南边海渔村打造成为一个集旅游、文化、休闲、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开发区。

项目计划在原有渔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引入更多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三、项目重要性1. 促进旅游业发展三亚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

南边海渔村项目的复批将进一步推动三亚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消费,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 保护传统渔村文化南边海渔村作为一个传统的渔村,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项目的复批将注重保护和传承渔村的传统文化,同时将其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3. 提升旅游产品质量通过引入更多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南边海渔村项目将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多样性。

游客将有更多选择,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和偏好,从而提升他们的旅游体验。

4. 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对于当地居民和渔民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改善生活质量。

四、复批带来的影响1. 经济效益南边海渔村项目的复批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酒店、餐饮、零售等。

这将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增加税收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2. 地方形象提升项目的复批将为三亚市的形象提供新的突破点。

南边海渔村作为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媒体的关注,提升三亚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保护生态环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这将有助于提高游客对三亚市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4. 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的复批将为南边海渔村的文化传承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7.02•【字号】北政发〔2015〕20号•【施行日期】2015.07.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北政发〔2015〕2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暂行规定》已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7月2日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的编制与审批,保障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建部《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北海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总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的用地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提出的发展原则和重要理念。

第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应满足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

旧城范围在条件限制时可适当降低要求。

第五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涉及已出让土地用地性质调整时应符合用地性质正方向调整原则。

第二章调整程序第六条申请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的调整主体,须为市直部门、各区人民政府(集体就业用地调整申请)、各园区管委会等单位或所涉国有已出让土地业主。

受理主体为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可以要求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进行局部调整。

第七条申请调整已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村民留用集体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申请的必要性进行专题论证、采取公示等多种方式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边海控制性详细规划
诺德建筑与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三亚市南边海地区位于三亚市主城区南侧边缘,与鹿回头景区紧密相邻,区位优势明显。

定位:
功能定位
南边海地区的城市用地功能定位分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功能-----旅游及游艇停泊;
南边海路北侧滨水用地,规划为游艇停泊地带并安排相应旅游休闲活动及设施,利用该区域历史文脉与地块特点,开发特色旅游商业和休闲旅游活动。

第二功能----城市高档居住;
利用区位、地理、地形优势,结合规划的游艇停泊区,在南边海路南侧山坡用地,开发三亚的高档别墅居住社区。

通过逐步置换相关用地,改造、配置相应的公建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配套设施,满足设置高档居住社区的功能需要。

第三功能----满足城市功能;
保留城市必要的特殊用地以及海上作业单位用地,为城市功能服务。

规划目标:
充分利用南边海地块与鹿回头景区、三亚河的区位关系,挖掘与发挥地块的历史文脉与渔家文化优势,确定该地区在三亚市城区内旅游功能中的定位。

使南边海地区成为具有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旅游休闲区域,成为三亚市城区的旅游景点之一,拓展鹿回头公园的旅游容量与内容;
通过功能的调整和土地的置换,开辟游艇停泊区,增设与游艇停泊区性质功能相衔接的服务设施、配套商业环境,带动南边海地区发展;
利用基地依山傍水的优势,形成城区内生态型的居住空间;
恢复受破坏的三亚河口及鹿回头公园山麓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创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独特的滨水和山地景观;
通过南边海路周边地块的规划开发,将南边海路规划建设成为与南边海游艇旅游港区、鹿回头风景区和鹿回头旅游度假区相匹配的旅游景观大道。

总体结构:
规划布局结构可概括为“一轴三块”。

“一轴”为南边海景观大道,“三块”分别为:下洋田中高档生态居住社区(椰风三亚),南边海路南侧沿线的高档别墅居住社区(海韵三亚),南边海路北侧沿线的游艇及旅游港区(风情三亚)。

椰风三亚---下洋田中高档生态居住社区
椰风三亚---下洋田社区
住宅依山就势,面向中心城区的界面呈现生态型坡地低层居住社区面貌。

原体育公园基地平坦,由于体育公园迁往新区,本次规划对用地性质进行调整为一类居住用地,规划独特的生态居住空间,住宅临水而建,面向水滨的界面呈现生态型亲水低层港湾社区面貌。

海韵三亚---南边海路南侧沿线的高档别墅居住社区
海韵三亚---规划该区域近期控制性改造为主,对居住环境、市政设施、建筑立面进行改造。

并选取沿路边合适基地开辟为渔家特色旅游街区,与南边海路北侧沿线的旅游开发计划向呼应。

远期进行异地安置和成片开发,建设为高档山地别墅群。

中期作为成片改造区。

风情三亚---南边海路北侧沿线的旅游及游艇停泊区
结合南边海景观道路的改造设计内容,进行用地调整和整治,将南边海路北侧滨水地带规划为以特色休闲旅游为主的兼有游艇停泊活动、特色旅游商业的滨水旅游地带,成为城区的开放式花园。

水街——游览休闲、旅游购物。

游艇停泊区
滨水绿地——游览休闲空间。

这“一轴三块”连同水居巷商住区块、港门下村商住区块,凤凰广场一起,以三亚河湾为中心,以港门路、榆亚大道、南边海路为纽带,功能互补,隔水相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成为三亚市环河口水陆联动,风光无限的环河湾旅游风景圈。

(本文已被浏览 3663 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