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九上化学复习《化学用语》专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能作燃料——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热胀冷缩——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缘故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2.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B.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3.硅和储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已知储原子序数为32,相对原子质量为72.5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4 B.硅、锗均属于金属元素,能导电C.①为32 D.硅元素、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铂元素的符号为Pt B.铂属于非金属元素C.铂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8 D.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5.1g5.下列哪一组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具有密切的关系A.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B.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C.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B.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C.氢原子和氯原子保持氯化氢的化学性质D.原子和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7.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金刚石、冰水混合物、石油B.氮气、氧气、纯碱C.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牛奶D.钢、氧化镁、空气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图示中x的数值为3C.四种粒子代表的物质中共有两种具有可燃性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710.锶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易错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复习题(专题培优)

《易错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复习题(专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2.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中甲、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2:3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甲、乙所含的元素种类与丙、丁所含元素种类相同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4.《本草纲目拾遗》“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5H7N2O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有关三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七素属于氧化物B.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2C.三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每个三七素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5.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乙可能是催化剂,x的值等于0B.甲一定是化合物,丙丁可能是单质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可能不变6.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B.该反应为氧化反应C.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 D.物质X含4种元素7.1时刻,在密闭容器内投入SO2、O2、SO3、V2O5(五氧化二钒)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5V OΔ2SO3,在不同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t180g5g100g5g t2a55g60g b t3c d40g5gA.丙是O2,丁是V2O5B.t3时,共生成80g SO3C.a=70g,c=65gD.参加反应的SO2、O2的质量比为2:1 8.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AB .BC .CD .D9.某物质4.6g 在氧气里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 .只含有碳、氢元素,D .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1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好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填空题专项经典练习(含解析)(1)

《好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填空题专项经典练习(含解析)(1)

一、填空题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1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原子结构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稳定结构。

(2)第35号元素是溴元素,图2为溴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 的值为_______,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应该排在_______元素的正下方。

写出溴元素和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硅非金属不属于7氯NaBr解析:硅 非金属 不属于 7 氯 NaBr()1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的名称是硅元素,元素的名称中带有“石”字旁,它属于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不属于稳定结构。

()2第35号元素是溴元素,图2为溴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图中x 的值为:3528187---=,最外层电子数是7,由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应该排在氯元素的正下方。

溴元素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为1+价,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Br 。

故答案为:()1硅;非金属;不属于;()27;氯;NaBr 。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构成氢气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①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氢分子BNa+E分解反应解析:氢分子 B Na+ E 分解反应(1)常见气体由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故填:氢分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同步训练试题 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同步训练试题 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同步训练题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金刚石——Au B.水银——HgC.2个氮原子——2N2 D.氯酸钾——KCl2. 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3 D.+53.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4. 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NO B.NO2 C.NH3 D.HNO3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①Cu②N③H2O2④K2CO3⑤CH4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②④6. 下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A.①B.②C.③D.④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②Fe③Fe2+④H2O ⑤NaClA.③表示铁离子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有①②④⑤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D.④表示H2O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60个碳原子:C60 B.2个氢氧根离子:2OHC.金原子:Ag D.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9.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He中Na为+1 价,He 为-1价B.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2∶1C.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10. 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

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B.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C.Na、B、H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4D.含2个氢分子11. 如图是 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为原子,Y为离子 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X在反应中可失去6个电子 D.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 12.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B.KClO3、KCl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C.Na+、Mg2+、Al3+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0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13.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易错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复习题(培优专题)

《易错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复习题(培优专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A.CO B.CO2C.CO2和 O2D.CO和CO22.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参加反应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27 D.该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MnO2能加快 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 的分解速率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4.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以下信息正确的是①图中“?”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改变④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4:3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5.某化合物在4.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关于该物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2.3g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2D.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6.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示意图中甲、乙、丙均为混合物B.过程Ⅰ和Ⅱ都发生化学变化C.过程Ⅱ变化中分子没有改变D.过程Ⅱ变化中最小微粒是氮原子和氢原子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类别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B.元素观: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C.微粒观: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变化观: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8.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专题攻克练习题(解析版)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专题攻克练习题(解析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专题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实验生成两种气体的质量B.加热碳和氧化物的混合物C.用等量铝和锌与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向打磨后铝箔中加入稀盐酸2、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任意随便用水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3、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B.2H C.2H2D.2H2O2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DDT(C14H9Cl5)至少挽救了1500万人的生命,更使成亿的人摆脱了传染病。

下列关于DDT的说法正确的是A.DDT由28个原子构成B.DDT分中含14个碳元素、9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C.DDT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DDT由三种元素组成5、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O——2个氧分子B.K+——钾元素显+1价C.NaCl——氯化钠D.2CO——2个一氧化碳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氯离子:Cl-1B.2 个二氧化硫分子:2SO2C.60 个碳原子:C60D.氢氧化铝:AlOH3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NaCl C.CO2D.Ca(OH)29、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代号为DFPA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FPA属于化合物B.DFPA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DFPA由12个碳原子、1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DFPA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4%10、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流感。

(人教版)北京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北京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液氮冷藏血液C.铜用作制导线D.黄金用作制首饰A解析:AA、氧气用于急救,是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所以是化学性质。

故A 正确;B、液氮冷藏血液,是利用液氮变为氮气时,会吸收热量。

使得周围的温度降低。

是物理性质。

故B错误;C、铜用作导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

故C错误;D、黄金制作首饰,只是改变了黄金的形态,是物理性质。

故D错误。

故先A2.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 B解析:BA.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只能有一个出气口,此时试管内不宜有另一根导管,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A错误;B.夹紧弹簧夹,液面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可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B正确;C.此时的出气口还有长颈漏斗,装置中无压强差,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C错误;D.此时的出气口还有左端的导管,装置中无压强差,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D 错误。

故选B。

【点睛】装置气密性检查时,只能有一个出气口,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A.点燃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C.闻药品气味D.过滤河水 C解析:CA、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会造成火灾,图示操作错误;B、读取液体体积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图示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图示操作正确;D、过滤河水即过滤操作,应使用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故选C。

4.下列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化成水B.铁水变成铁块C.气球爆炸D.火药爆炸D解析:D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水变为液态水,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

B、铁水变成铁块是液体铁变为固态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

C、气球爆炸,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

D、火药爆炸,火药燃烧使气体急剧膨胀引起爆炸。

火药燃烧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上《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上《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一、单选题1.小明对二氧化硫(SO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如下四种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B.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C.表示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表示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A.因为水和冰的状态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是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是负价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钾KSO4B.氢氧化铝AlOH3C.硝酸铜CuNO3D.碳酸钠Na2CO34.酚酞溶液是比较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之⼀,酚酞是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它的化学式是C20H14O4,关于酚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酚酞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B.酚酞分子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酚酞属于氧化物D.每个酚酞分子中含有38个原子5.下列化学用语中。

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H:表示两个氢元素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2CO2:前面的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NO2:表示二氧化氢中含有两个氧原子6.某市有大量温泉,泉水中含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硅酸盐,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Na SiO,则该物质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23A.+3B.+4C.+5D.+67.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C.10 g冰受热熔化成1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8.在A+B=C+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为A.1.8g B.3.6g C.7.2g D.14.4g9.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m=5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1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10.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一种燃料)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411.下列关于S+O2点燃SO2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12. 在反应2X+3O 点燃222CO +3H O 中,X 的化学式是A .CH 4OB .C 2H 4O C .C 2H 6OD .C 3H 6O 213.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铁在氧气中燃烧: 2234Fe+3O 2Fe O 点燃B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222222H O 2O H n O M ↑+↑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22Mg+O 2MgO 点燃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254P+5O 2P O 点燃14. 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 .S+O 2点燃SO 2B .2CO+O 2点燃2CO 2C .2Mg+O 2点燃2MgO D .C 2H 5OH+3O 2点燃2CO 2+3H 2O二、填空题 15.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复习——化学用语
一、【课前小测】
1.认真规范地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铁— Fe3O4B.生石灰— NaOH C.金刚石—C D.碳酸钠— NaCO3
2.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汞、乙醇、石油
B.干冰、氧化铜、赤铁矿
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C60、天然气、煤
3.一氧化二氮(N2O)是一种能使人吸入后狂笑的气体,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0C.+4D.+1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H表示2个氢分子B.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C.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
5.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H:表示两个氢元素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D.2C2H5OH:表示两个酒精分子
6.化学用语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He:表示氦气B.FeO:表示氧化铁
C.C60:表示60个碳原子D.硫酸铝:A1SO4
7.如图为Li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a=3,b=7
B. Li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会变成阳离子
C. Cl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 Cl和Li可形成化合物LiC12
8.丙烯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丙烯分子包含三个甲烷分子B.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丙烯是由丙烯分子构成 D. 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2
9.甲醛(CH2O)是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是由碳、水两种物质组成的
B.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甲醛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
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0.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
11.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Sb2O3+2X═Sb2O5+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B.O2C.H2O2 D.H2SbO4
12.两种气体在Pd基催化剂表而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H2O2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④→④→④
B.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首先破坏的是O2分子
C.反应前后,Pd基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H2+O2Pd基催化剂
H2O2
13.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14.下图为治理汽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NO
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NO催化剂N2+CO2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22
二、【课堂练习】
15.按要求书写化学用语
(1) 已知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3(PO4)2,则磷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磷酸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2) 溴(B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氯原子的最外子电子数相同,则溴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单质硅是由石英(SiO2)固体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6.(1)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①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金属镓(填物理性质)。

②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SCR催化技术利用NH3与NO2反应,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工作时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②NO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氮元素在NO2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③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④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

三、【课后作业】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 (2)2个氖气分子___________ (3)4个铁离子___________ (4)铝离子___________ (5)4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 (6)镁离子___________ (7)铜离子___________ (8)3个锌离子___________ (9)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 (10)m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11)硝酸根离子_________ (12)碳酸根离子_________ (13)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正四价________ (14)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中含有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18. ClO 2则作为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其制取的反应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A 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②在 D 方框内画上适当的粒子图,完善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③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物质
B 由四个原子构成 B .生成物
C 和
D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
C .图中的 B 和 C 都属于氧化物
D .B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19.洋溢着绿色与科技元素的2022北京冬奥会以中国式的传奇与浪漫惊艳了世界。

(1)住:奥运村实现了5G 网络的全覆盖。

制造5G 芯片的氮化镓(GaN )材料可由氯化镓(GaCl 3)制取,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行:冬奥会会务用车均使用氢能源汽车,基本实现了碳的零排放。

相比于化石燃料,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只写一点)。

(3)防:日常消杀也是必需的防疫措施。

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其制取的一种原理是:Cl 2+2NaClO 2═2ClO 2+2X ,则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0.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液体燃料短缺。

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CH 3OH)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流程如下:
(1)写出汽化炉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 CO 中C 的化合价为_____,冷却器里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甲醇燃烧时发生反应:
322CH OH+3O 222CO +4H O ,若甲醇燃料的质量为32t ,则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t 。

(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