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的实习心得(精选5篇)
植物学实习报告合集5篇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把握植物界各大类群 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 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学问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学问,做到理论 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 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
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细叶百合)、升麻等。有的
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
人,我们看到了许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殊
明丽、有些果长得很奇怪、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殊
1.3 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忱,通过形式多样的学 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实习步骤与内容 2.1 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 111°52’, 北纬 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 927.0m,地形简单,森 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 5 个典型科, 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2.2 实习内容 7 月 5 日上午从珠海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 习的目的、内容和留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7 月 6 日上午在 xx 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 标本 108 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 月 7 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 114 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 月 8 日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 39 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 月 9 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 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7 月 10 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
植物学实习报告收获

一、前言植物学作为一门研究植物形态、生理、分类、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关系的科学,对于我们了解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学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植物学实习,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我对植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二、实习过程实习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多个植物园、自然保护区和农业科研机构。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植物生理、植物遗传等课程,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操作。
三、实习收获(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大量的植物学知识,但仅凭理论知识很难完全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实习过程中,我们亲手触摸、观察植物,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使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
(二)植物分类学知识的应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如花部形态、叶部形态、果实和种子等。
在实地观察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为我们今后从事植物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植物生理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在植物生理学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基本生理过程。
通过亲自操作实验,我们掌握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四)遗传学知识的运用在遗传学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和组合等知识。
通过观察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遗传学知识分析植物遗传现象。
(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自然保护区,了解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这使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我们的环保意识。
(六)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共同完成了实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体会(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5篇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5篇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是从人类文明开始的生物学分支出来的一个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
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1一、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收获通过三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农博园,南山公园,岱王山),与植物的近距离接触。
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中,对植物的分类及辨别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吸引着,让我记忆尤深。
现在我将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现出来。
四、实习心得在这短短的几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
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
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本科内科护士实习心得_实习心得(精选篇1)我被分配到重症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会很闷,没有病人可以跟我聊天。
但重症室病人接送很快,后来新收一个可以讲话的病人,于是和她聊得比较多,而平时就是和护工聊天。
一直都认为见习最重要的就是锻炼我们和病人的沟通,无论你操作怎样好,说话得罪了病人一样会挨骂,而且对于作为新手的我们,和病人关系越好,能做的操作就越多,产生的纠纷就越少。
重症的护工都很厉害,在临床上我们真的连一个护工都不如。
所以我很识趣地会很啊姨说我做得不好要教教我。
另外,护工会比老师更愿意跟我们说有关医院的潜规则,这样对我们以后工作会缩短很多过渡期。
负责带我的老师我很佩服她,她理论很好,其实真的有点害怕她问我理论问题,因为我理论不好,有时越问我就越慌,即使考试时可以写得很流畅,但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来就觉得害怕,这也与死读书有关吧。
不过经老师问过之后的理论真的很清晰和深刻。
但是有一次印象很深刻,老师问我打胰岛素要注意什么,刚见习完内分泌的我把记得的见到的都说出来了,老师补充完我的回答之后不久她就要帮病人打胰岛素了,但她的操作十分十分不规范,我想,既然理论要求这么高,为什么不也强调一下实际操作呢?发觉了神经内科病人一个很大的特点,你越关心照顾病人,或者病人的家属陪在身边,让他们有一个安全感他们会很愿意配合操作。
重症有一个病人,她老婆很好天天都来看他,他是大范围脑梗塞的,但我知道他还能理解我们的话。
每次我做操作时他都会时不时看一下他老婆。
我想对于这类病人来说,能在无助或痛苦时能看到重要的人在身边这是莫大的安慰了吧。
特别是对那些意识清楚越不能动不能表达的病人,他们的内心有多么汹涌,而做操作的人对他来说有多冷淡。
所以我一没事做就帮病人湿湿嘴唇擦擦眼泪,或者盖一下被子,即使他们不会应答我,但还会和他们说话,想让他们知道即使我不知道你们需要什么,但是我是很乐意帮你的。
在这个科见习做得最熟的就是打鼻饲液了,有种感慨,林床操作做得越多会越容易有心得,就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所以要好好珍惜每一次操作。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4篇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4篇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1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我依然回味其间点滴,现在有时闭上眼睛,一幕幕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很有趣儿。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
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
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
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
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
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
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
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
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
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
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
植物园实习的心得体会5篇

植物园实习的心得体会5篇实习就是把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植物园实习的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植物园实习的心得体会1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
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
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
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
为了提高我们对动植物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我们生科院开展了为七天的野外实习,实习地点是阿吾赞,在这里植物种类繁多,为我们的实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此次实习我们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跟一名男生和两位老师进行实习,实习的内容分为植物的实习和动物的实习,而我们一班是先实习植物。
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一个理性的认识。
20__年5月26日上午8点钟左右我们生科12-1班的全班同学们在努尔买买提老师,纳森巴特老师和张伟老师的指导下去了伊犁林场阿吾赞族游区。
阿吾赞森林公园位于伊宁县城以北23千米处,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
景区内松柏青青,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一到这里我们就喜欢上了,因为这里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晰。
植物学野外实习不仅扩大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多的认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对植物学的兴趣。
利用野外实习,我们得以将课堂上所学的分类原理与活材料相对应,使这些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了我们鉴别植物的能力。
新疆植物学实习报告

新疆植物学实习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新疆植物学实习报告新疆植物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三个月的实习时间弹指一挥间就悄无声息的流逝了,回顾实习工作中收获到不少东西,那么我们不妨学习一下怎么写好一篇实习报告吧。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1 这次实习我们到达了预期目的,虽然说有点辛苦,但收获匪浅。
通过农田杂草物种调查综合实验,进展农田杂草样方调查,农田杂草物种调查;我大体上认识x周围的植物,尤其公园中的植物;学会了通过识别植物的科属,进而识别植物我们开阔了视野,稳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
在实习中,我们开阔了视野,稳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
培养了初步的野外工作才能和专业技能,将所学知识在野外工作中运用,培养分析^p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才能。
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锻炼了意志品质。
进步观察才能,动手才能以及综合分析^p 问题的才能,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我还理解到:每一种植物既有与其同科植物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因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植物本身的特性来识别它们,例如:桃金娘,水蒲桃等有自身各自特有的气味:木麻黄有退的鳞叶;对于同一科的植物那么可以通过比拟法来分辨,例如短长鱼尾葵可通过是否是簇生来区别:椰树树杆比假槟榔树杆光滑和节间较短等;通过对x植物分布的观察可以得出亚然带地区的植物埀直分布规律:阔叶林灌木林草甸区水域;对于采集标本一定要以保护自然资为前提,可持续地采集。
整个过程,我一直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从没有把实习当作旅游,而是认真对待。
在实习时,认真听从教师指导,细心识别植物,采集标本,作记录,不懂的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请教教师。
采集植物回来以后认真识别和压制标本,记好实习日记。
实习中,我认识了200多种植物,理解局部植物的用处,理解到红森林的作用:红树林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注定其有特殊的作用。
〔1〕红树林生长茂密,根系兴旺,互相交织,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保护堤坝基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的实习心得(精选5篇)植物学的实习心得【篇1】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
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
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
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
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
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
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
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
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
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
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
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
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
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
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
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
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
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植物学的实习心得【篇2】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
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畴。
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
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很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了。
就谈一谈在岭南和杭州实习时的感受吧。
6月30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岭南,那天下午我们没有上课,只是忙于熟悉一下环境,包括吃饭、住宿等。
大家都在忙,有说有笑。
看着这个场景,我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这样的场景对于我们快要走出学堂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留恋。
那天还有一件事让我我印象深刻:我发现当地人对于我们的到来很是欢迎;提供饭菜、住宿的主人和帮忙做饭的人对我们的照顾很是周到。
7月2日上午,先是方老师向我们讲解了野外实习中的组织管理、安全防护、简易用具、如何采集植物、采集什么样的植物才算符合要求及如何制作标本等等。
然后我们被分成几个大组,各个大组在相应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枝剪、高枝剪、采集袋就去采集植物了。
我归属于张老师的带领下。
张老师带着我们那一大组往山上走,当见到常见的植物时,张老师就向我们讲解它是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果实的类型或花序的类型或这两者,有时还介绍植物背后的小故事,我们边听边记,然后老师就让学生把它剪下来留作标本。
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收拾好工具、背着标本回去了。
因为植物不像动物那样有活动的能力,所以上午的收获自然不会少,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援?),然后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以前总认为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是雷同的,不会有多大区别,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评判叶子是否一样的标准有叶形、叶尖、叶缘、叶脉等;第二,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观察鉴别植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需要提供手记录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
可是我觉得这其中也有几点不足:一是这全部由老师讲学生记,并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大家都跟着老师转,没有独立观察鉴别植物的机会,达不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学生“保护资源,珍爱生命”的意识不强,学生采集标本时不去考虑这种植物的现存量,只知道采,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扫荡敌人一样要把他们消灭掉。
下午,张老师帮助学生确定要做的论文题目,然后讲解了怎样写论文。
剩下的时间就留给我们自己分配,想做标本的就留下做标本,不想做的就去采集植物。
我们那一大组全是女生留下做标本男生去采集植物。
我觉得做植物标本一点都不难,《植物学野外实习指导》上说得很清楚,但要做得精致美观,那还得下功夫。
晚上,各个大组的组长召集成员继续做标本,所有人围在一张桌子上,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大家互相帮助,气氛很融洽。
我觉得偶尔实行集体学习也是有必要的,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人思维是不一样的,把多个人的想法集合在一起,那就会找出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7月4日上午,我们那一大组人继续采集缺少的植物标本,因为只需要采集很少的标本,所以我们早早的就完成任务回来休息了。
下午和晚上,我和室友一直寻找资料写植物学野外实习论文初稿。
这个下午和晚上对我来说算是刻骨铭心,我在找资料时,书上讲的东西有很多都不理解,我无从下笔,搞得兴趣降低了一半,但是又是和室友一起合作,有她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许不是很好,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
7月5日的上午,老师带着我们去三溪大峡谷游玩了。
说实话,我就是带着出去旅游完全不用去想书本知识的心态去的,我和同学一起观赏沿途风景,不时的拍照留念,随之笑声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我看很多人也是这样的。
走到某个地方,我看到张老师正在采集植物,他是在溪边用手拔的。
为什么我的思想和张老师的会有这么大出入?为什么别人会树立这样的观念—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而自己却那肤浅?我决定我也要树立这样的观念。
下午,每一大组都把全套标本上交给老师,老师对此进行打分。
今天的晚餐有点特别,不仅比平常丰富,而且还有啤酒喝。
张老师和王老师简略总结了在岭南实习的情况后,就各向我们班女生和生科班女生敬了一杯酒,我们也回敬了。
我估计在野外实习结束后,我就彻底地远离了这两位老师(因为我不打算考研),有点不舍。
晚餐过后,大家都去看晚会了。
晚会上上台者有岭南乡的乡委书记、招待我们的主人、黄松老师的女儿、生科和生技的学生。
这次的晚会让我看到了三点:一是当地人的热情好客;二是年青人的生机活力;三是生科班的人要比我们班的人对待事情更积极,而且才艺也胜过我们班,我们班的人要加油了。
7月6日的早餐过后,我们又拿起了自己的行李踏上了回校的旅程。
此外,岭南的实习提高了我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在这里,白天我要抵住太阳和植物叶子对我的伤害,晚上我要忍受没有风扇和被蚊子叮咬的痛苦。
可我最后还是带着活力回来了,我已经具有相应的“抗体“了。
7月7日,我们乘车去了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
我们到杭州的时候已近十二点了,大家都因为坐车感到很累,老师就带着我们去吃饭。
谁知那菜太淡了,我没办法吃下去,硬是逼着自己吃。
吃过后,司机又用车把我们带到植物园。
我喜欢植物,我想认识更多的植物,所以进了植物园后我就开始记录植物名及它是什么科,我跑了好多地方,不过时间有限,很快就到了集合的时间,我还是有好多地方没有去,我只能带着遗憾离开这个植物园了。
之后,老师就带我们去吃饭、找宾馆住宿了。
这一晚是实习以来睡的最好的一晚。
7月8日上午,老师带着我们去西湖游玩了。
这是我初次见到西湖,真的觉得好美,喜欢西湖的水,喜欢西湖边上的垂柳,喜欢西湖的桥。
此外,遍及各地的游客也是西湖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拍了照片留念,我也为我敬爱的两位老师—张慧冲和王德青老师拍照了。
下午我们去了自然博物馆,哇,那的建筑好豪华!因为要交动物名录,组长给每一个成员分配任务。
那里面陈列着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的化石或模型或两者,那里面还有动物进化的介绍图纸,好壮观。
我不是很喜欢动物,但我还是认真的记录动物的属名、种名,因为对于我应该做的事,即使我不喜欢,我也会坚持到底。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善始善终、不轻易半途而废的人。
7月 9日上午,我们去了野生动物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活生生的动物,这和自然博物馆有所不同。
在这里我看到了世界上不同地区分布的动物,如果没有学这个专业,我估计没有机会看到这么多动物。
我还进了游乐园玩,我体验到刺激的感觉,当我快要飞出去时,又会有强大的向心力把我拉了回来。
出了野生动物园门口,我们班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合影拍照。
之后匆匆的吃了顿饭就返校了,我们的野外实习就结束了。
我还应该对我的辅导员谢丹芳说声谢谢,她身体不适,本可以不用带我们去实习,但她并没有推卸这份重任,依然选择和我们一起吃苦,我很是感动。
她真得是一位称职的辅导员,她事事都为学生考虑。
谢老师,谢谢您对学生的关怀!植物学的实习心得【篇3】1、前言透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