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分析

合集下载

经济林嫁接技术及管理

经济林嫁接技术及管理

经济林嫁接技术及管理作者:连世俭黄俊英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1年第10期摘要在经济林培育过程中,外界环境会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不良环境与立地条件下成活率往往不高。

对经济林木进行嫁接,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重点介绍了经济林木常用的嫁接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措施与办法。

关键词经济林;嫁接技术;嫁接后管理中图分类号:S723.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1.30.070经济林木的生长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生长环境会对经济林木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非保护地生产中,往往会有诸多逆境条件对经济苗木的成活及经济产量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成活率下降和栽培成本上升。

针对经济林木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嫁接技术,使用抗逆性相对较强的林木作为砧木进行嫁接,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而且保留优良种质性状,提高经济产量。

1 嫁接的意义1.1 提高经济林木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现实栽培条件下,不同林木群落往往会存在不同的病虫害,嫁接可显著提高树木对病虫害的抗性;在北方地区,树木大都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等多种耐受性,根据其抗逆特点,在经济林木栽培中,选择抗性较强的砧木树种嫁接,可以增强嫁接后林木耐低温能力,减小有毒有害物质及土壤盐碱化对植物的影响,减轻林木连作的不良影响[1]。

1.2 提早开花结实,提高林木经济产量嫁接一般采用成年的树木,嫁接成功后,林木是在原砧木生长环境中继续生长,砧木的根系较发达,可以为嫁接树体提供更充足的养分,使林木生长更快,营养积累更充分,经济产量大大提升。

1.3 保留优良性状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具有良好性状的林木树种,因生长特性等因素影响没有种子或种子无法正常繁育,导致这些树种的优良性状无法保留,此时可以通过嫁接的方法繁育这些树种,使其优良形状得以保留。

1.4 补救树木创伤或更换新品种采用性状良好的砧木品种进行桥接或寄根嫁接,可以补救原有创伤,恢复原来的生长状况,也可以更换新的品种。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要点分析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要点分析

农家参谋林业科学-126-NONG JIA CAN MOU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要点分析潘露(榕江县营林总站,贵州黔东南,557200)【摘 要】嫁接育苗指的是采用芽接、枝条等方式,嫁接至另一植株的根、杆等上,然后萌发出新个体的育苗方式,可有效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进而增强树种抗逆性。

通过将嫁接技术应用于经济植物以及珍贵树种中意义重大,对此,本文首先对经济林木嫁接技术进行介绍,然后对经济林木嫁接常用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经济林木嫁接管理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经济林木嫁接;原理;准备;技术;管理1 引言根据多年研究,经济林嫁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规的种植技术。

我国经济林种植范围广泛,并且种类较多,在经济林种植中已推广应用嫁接技术,并且技术种类丰富。

但是,影响嫁接植物成活率的因素较多,不仅需采用适宜的嫁接技术,同时还应加强嫁接后植株管理,保证植株成活率。

因此,对经济林木嫁接技术以及管理要点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2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的原理在嫁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将某一优良品种的枝条或者幼芽转接到适宜的砧木中,进而繁育新型植株类型。

嫁接主要是由两部分所组成的,即接穗和砧木。

其中,在接穗过程中,要求选择繁殖树木生长状态良好的枝条,以此提升植株嫁接成活率。

另外,在砧木选择方面,应该注意在不同树种之间可能会发生相克的问题,有些植株嫁接后无法成活,这样就会对经济林生产效益造成不良影响。

有些植株之间可相互促进生长和发展,比如,如果选择李子作为接穗,则可将山桃或者毛樱桃作为砧木,而对于观赏苹果,可选择山定子作为砧木。

在嫁接完成后,砧木、接穗结合部位形成层的再生能力会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在植株嫁接完成后,植株形成层的再生能力不断提升,在嫁接部位会形成细胞层,而细胞层可分化为愈伤组织。

薄层细胞的形成一般需经过5天时间,而接穗和砧木伤口的愈合时间一般为8天。

在愈伤组织连接后,输导组织会发生分化和连接,最后形成输导组织,此经过一般需一个月。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林业事业不断发展。

在众多林木培养方式中,嫁接育苗成为种植部门最常用的技术。

这种培植方法能够保持品种的良好特性,增加林木的抗逆性,提升品质,特别是对于那些珍贵品种来说更具现实意义。

本文就经济林木嫁接技术的原理和具体栽培方案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标签:经济林木;嫁接技术;林业;管理经济林木的成长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一些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的地区成活率也较低。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出嫁接技术和科学管理。

嫁接繁殖技术是科研中较为活跃的领域,引起了林业的重视。

影响嫁接成功率的因素主要是溫度、湿度、时间、秥穗质量等。

一、经济林木使用嫁接技术的意义嫁接成功关键在于伤口处的粘合力和亲和力。

经济林木主要有山桐子、黄连木、核桃、枣、银杏、马尾松、湿地松等。

在经济林木的栽培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嫁接技术不但可以提升经济林木的培养质量,提高成活率,还能降低栽种成本。

大部分经济林木都适用嫁接技术,如毛白杨、红松等,为了促进树木早结果实,实现树木矮化的目标,通常会将树木的枝条同幼树进行嫁接,接穗的时间、部位、嫁接后的管理等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案。

近几年,我国关于经济林木嫁接技术的研究已相对成熟,在嫁接工具的研制上发明了快速削取接穗和秥木的工具,大大提升了嫁接的持续时间。

通过对果树的研究发现,使用嫁接工具提升了5倍的嫁接速度,不管是否离皮都可仅嫁接。

嫁接工具还有削插皮接、切接接穗等,效果是普通工具的十倍以上,且削取部位平整,成活率高。

二、经济林木嫁接的技术1.嫁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接穗的样本收集和贮藏。

种植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地势情况、自然环境、土地资源等收集嫁接样本,以经济林木的品种和生长特性有针对性地贮藏接穗,以便嫁接时的需要。

其次是嫁接工具和材料的准备。

嫁接常用工具包括修枝剪、芽接刀、手锯等,这些都比较适用于经济林的嫁接。

对于不同的嫁接方法要采用不同的嫁接工作,以提高成功率。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摘要:嫁接已成为提高经济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嫁接技术已被普遍用于经济林建设中,主要包括枝接、芽接、根接和特殊嫁接。

选择正确的嫁接时间和嫁接方法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前提;加强嫁接管理是巩固嫁接成效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经济林林木嫁接技术管理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改善重视程度的提高,现代林业建设高速发展,经济林面积不断扩大,嫁接已成为提高经济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嫁接技术已被普遍用于经济林建设中。

掌握经济林木嫁接管理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林生产效益。

1.经济林定义及分类:1.1.经济林:是以生产除木材以外的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cash tree)。

1.2.经济林分类:按用途,经济林主要分为以生产果品为主的经济林,如银杏林、板栗林、核桃林、枣树林等;以生产食用油为主的经济林,如油茶林、文冠果林、巴旦杏林等;以生产工业原料为主的经济林,如白蜡林、栓皮栎林、漆树林等;以生产药材为主的经济林,如杜仲林、枸杞林、厚朴林等;其它经济林,如茶树林、桑树林、香椿林等。

2.经济林嫁接的意义:嫁接是将优良品种的芽或枝移接到另一个生长健壮、对当地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植株上,使之成为一个新的优良品种植株的方法。

嫁接的优点是能保持花卉、果树的优良品质。

通过嫁接花卉可提早开花,果树可提前结果;通过嫁接可以增进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和改良果实的品质等。

如我国北方地区通过矮生砧木的嫁接,改良苹果的品质,使果树植株矮化,便于管理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对胡桃及枣树也通过嫁接改良品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嫁接尤其对不产生种子的果木,如无核葡萄、无核蜜桔的繁殖有着重大的意义。

3.嫁接方法:在嫁接中,取用的枝或芽称为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称为砧木。

砧木的强大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接穗的叶子制造有机物;接穗的枝上生长接穗那个品种的果实。

接穗受到野生砧木强大生活力的影响,使它发育得更良好。

林木嫁接育苗技术

林木嫁接育苗技术

林木嫁接育苗技术--孙兴志林木嫁接育苗技术,是无性繁殖育苗的一种方法。

嫁接是切取植物的枝或芽作接穗,接在另一植株的茎干或根(叫砧木)上,使之愈合成活为一个独立的植株。

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叫嫁接苗。

嫁接苗长出的树,他的根系和树冠是分别由砧木和接穗发育起来的,因而,兼有二者的遗传特性。

接穗是培育目的树种和品种。

嫁接苗接穗与砧木的组合十分重要,必须选配适当。

砧穗组合常以“穗/砧”表示,例如,毛白杨/加杨,表示嫁接在加拿大杨上的毛白杨苗。

一、嫁接育苗特点(1)根系具有砧木植株的遗传特性嫁接苗既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砧木种类,增强嫁接树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如抗旱、耐涝、耐盐碱性等。

又可以利用砧木的乔化或矮化特性,控制树体的大小。

(2)树干与树冠是母株营养器官生长发育的延续嫁接苗的树干与树冠是接穗母株生长发育的延续,因此,既能较早结保持其母株的特性,遗传性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像实生苗那样容易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所以,建立林木种子园,果树和经济林栽培以及观赏植物的繁殖等,多采用嫁接苗。

尤其对于-些用其他营养繁殖方法,如插条等生根比较困难的树种,更适合采用嫁接方法育苗。

二、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亲和力:亲和力是砧木与接穗双方嫁接能否良好愈合成为一个新植株,且正常生长发育的能力。

亲和力与砧木和接穗树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关。

一般地说,亲缘关系愈近的树种之间亲和力也愈强。

如同品种或同种间嫁接亲和力最好,叫本砧嫁接,像油松接于油松。

同属不同种之间嫁接也较亲和,像苹果接于海棠。

不同属之间的树木嫁接就比较困难,不同科之间的树种嫁接就更困难了。

(2)树木的内含物和分泌物:砧木或接穗树种若具有某种特殊的内含物质或分泌物质会影响嫁接愈合成活。

例如核桃内含单宁物质,核桃还有伤流,松树类分泌有松脂,这些物质均对砧穗的愈合成活有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3)砧木与接穗产生愈合组织的能力:对于有亲和力的树种,嫁接之所以成活,是因为植物受到创伤后,其形成层细胞具有产生愈合组织的能力(形成层是界于树木干茎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再生力很强的薄壁细胞层)。

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及主要问题

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及主要问题

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及主要问题森林资源占据我国重要的位置,其中经济林木的栽培和种植也给农户们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经济林木实际栽培种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尤为重要,经济林木种植户要不断发现问题,正确面对问题并解决,同时要充分了解目前经济林产业的现状,才能使经济林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我国目前经济林产业现状通过对我国目前经济林产业的现状分析,才能使种植户清楚的认识到经济林木种植的情况,更好的开展经济林木种植工作。

那么就我国目前经济林产业情况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在短期内可以收到较高的效益,这就充分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尤其在一些丘陵山区内,经济林木种植更是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给我国丘陵山区地域的农户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其次,经济林木栽培种植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简单来说,对于我国一些区域并不适合种植经济作物,然而进行经济林木的栽培种植是不二选择,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另外,经济林产业不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改善,之前一些不法分子对我国森林资源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经济林木的种植,丰富了森林资源,保证我国生态工程的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需求。

二、经济林木栽培种植中的主要问题1、经济林木品种的质量较差良种一直是制约经济林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且良种生产一直滞后于生产的发展。

我国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同时,但因大量果园单产低,投入市场的果品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且出口价大大低于其他国家,当前良种在推广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2、经济林产业的生产规模薄弱我国经济林生产经营分散,分散型经营不利于良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利于建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更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从而也难形成规模化的产品集散市场,导致销售成本提高和原料产品因销售不畅而耗损比例大。

经济林木栽培技术要点与主要问题浅析

经济林木栽培技术要点与主要问题浅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加强林木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森林利用率和产出率,从而有效地减少森林火灾、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状况和生存环境质量。

同时,还要大力推动林分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林分优势和经济效益,有效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针对经济林木栽培技术要点及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林木生产质量与效益。

经济林木作为重要的树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为了有效地提升其经济价值以及经济效益,就需要对树种进行选择和管理,促进经济林木健康生长。

首先,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让经济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成长和发育。

从而可以提高经济林的产出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地进行管理提高经济林的质量以及效益。

此外,为了改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经济林进行科学化管理和优化配置资源,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能够使得其在满足经济需求情况下还能够有效提升产量或者效益。

一、经济林木栽培的技术要点经济林栽培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利用人工手段来培育经济林木,其发展需要受到地域、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合经济林木种植,经济林栽培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其栽培密度以及环境都会对产量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经济林栽培的经济效益与市场情况息息相关。

因此,需要结合市场情况以及消费者需求来进行相关种植密度调整。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经济林栽培的新问题和新需求,结合这些新需求总结出栽培经济林木的技术要点。

1、根据生长特性协调发展问题在目前我国经济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经济林都是以种植杨树、柳树、果树等为主,而由于各种树种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对其进行合理配置时也需要考虑到各个树种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通常情况下,杨树以及柳树等经济林的生长环境比较稳定,对于气候以及土壤条件都有一定要求;而苹果则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且生长周期相对较短;而桃树以及梨树则具备一定的耐寒能力。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浅析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浅析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林业产业不断发展,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逐渐发现许多经济林木由于自然环境不适而发生存活率较低的问题。

为有效改善这一问题,采用经济林木嫁接技术至关重要。

详细介绍了经济林木的嫁接技术及管理。

关键词:经济林木;嫁接技术;管理措施文章编号:1005-2690(2020)16-0066-02中图分类号:S723.2文献标志码:B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浅析赵云(礼泉县林业工作站,陕西咸阳713200)在经济林木中,嫁接时通常使用成年且营养状态良好的接穗品种[1],这些接穗在嫁接之后不存在幼苗的生长期,一旦接穗成功便是成年植株,能够使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提前进入成熟期。

与其他繁殖方法相比,嫁接技术可以缩短时间。

因此,经济林嫁接技术在助推精准扶贫、林农增收等方面有着诸多裨益。

1嫁接技术概述1.1嫁接定义嫁接是一种林木营养繁殖方法,是指将母本枝条或芽嫁接到另一植株适当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愈合发育生长,变成为一个新植株的培育办法[2]。

在这一过程中,接穗便是植物营养器官(枝或芽)。

1.2嫁接技术的内涵嫁接技术主要是将一个优良品种的幼芽或成年枝条进行嫁接,使其达到早开花、早结果、早丰产的一种技术。

嫁接成活率主要取决于树木自身亲和力,但是优质接穗也是关键因素。

接穗应采用多年生、优良、高产、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枝条,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树木个体之间普遍存在相生相克的现象,部分树木嫁接在一起无法确保其成活,反而会影响树体生长和开花结果,而有些树木却能够互相帮助,共同生长。

例如,生产实践中,李子接穗时,将山桃和毛樱桃作为砧木可以使其更好生长,同时增强其抗旱抗寒性,促进李子树根系发达、健壮生长。

2嫁接的特点及要素2.1嫁接苗的优势(1)嫁接植物承受低温的能力可得到改善,根系更加发达,大幅度提高抗寒性。

(2)扩大移植幼苗根系养分吸收范围和吸收能力。

移栽后,植物根系更加强壮,在同一区域比未嫁接苗能够提高氮30%、磷与钾80%的吸收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分析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林业企业不断建设发展,但在种植经济林的过程
中逐渐发现,由于自然环境原因导致其生存率低。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就不能没
有经济林木嫁接技术。

经济林木生长会受限于自然环境,需要使用那些我们使用
嫁接技术和受自然环境影响相对小的植物作为根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存活率,
而且对自然环境要求也降低了。

关键词:经济林,林木嫁接,嫁接管理
一、嫁接技术的原理
嫁接就是将一个很好的品种的胚芽或成年分支接到适当的砧木上,使它更好
和更快地进行育种的一种技术。

嫁接过程中使用两个植物主要部分,一个是接穗,一个是砧木。

接穗是准备进行繁殖的数目,接穗必须选择生长状态旺盛的枝条,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嫁接存活率。

砧木的选择同样重要,基于树之间存在相生相克
现象,有些树木不仅不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而且还会影响农业工业生产。

但也
有一些树是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

如生产实践,李子作为接穗,野生桃和樱桃
作为砧木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更好,看苹果到山定子砧木可以让苹果成长更令人满足、更加美观。

嫁接后存活主要取决于砧木,接穗组合部分再形成层能力进行决定。

嫁接后树木的形成层再生能力大大提高,将在嫁接部位形成一层细胞层,形
成一层薄薄的细胞约5天时间,接穗和砧木愈伤组织形成约8天左右,愈伤组织
互相连接约半个月。

愈伤组织传导组织开始分化和连接,最终形成一个有传导组织、完整的一体。

这个过程继续一个多月后,之后嫁接的枝条可以健康的生活。

二、经济林木嫁接的意义
通过对经济林木嫁接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善经济林木材抗病能力,在实际
情况下,将在不同的树木不同的植物病虫害,通过嫁接两种不同的树木可以使树
木植物病害和防虫能力大大提高;在我的北方地区,因为冬天寒冷,所以树木生
长在那里大部分属于抗寒型树木,根据这个特点,在经济林业中大多数高大的树
木在嫁接时会选择强大抵抗力的北方树种,这使得树木耐低温能力增强;通过嫁
接使得有害物质大大降低了土壤盐对植物的危害,是通过连续耕作的树木污染影
响大大降低;通过嫁接,树的根比以前更发达,吸附土壤氮磷钾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同时一些树木嫁接生产产量可以大大提高;通过嫁接树木可以是提早开花,嫁接通常是由那些已经度过幼龄期,进入成年的树木进行嫁接,嫁接成功的树木是
原有树木继续成长,其砧木可以凭借其发达的根系为了提供足够的营养,使它比
没有嫁接树木生长更好,更快,营养积累更好;在实际环境中,有很多具有良好
特征的林木树种,由于没有种子或种子无法进行繁殖等情况使得不能保持物种的
良好性状,所以要通过嫁接实现这些树种繁殖,在生产实践中,我还经常利用良
好的砧木进行桥接,这样不仅能补救其原来的创伤,也可以恢复原来的增长情况
或替换新品种等。

三、嫁接技术的新发展
3.1 蒙导杂种
蒙导法是俄罗斯着名的育种者米丘林发明新嫁接技术。

在蒙导法嫁接过程中
有有蒙导者和被蒙导者,枕木作为蒙导者的话,接穗是被蒙导者。

在蒙导法中,
是由被蒙导者选择杂交幼苗的生长年龄,蒙导者选择的是老树,并在嫁接后连续
除去接穗叶,保证砧木上树枝和树叶大量生长。

实践证明了这种嫁接技术可以使
苗后生长更好,混合优化发展优势更加明显。

蒙导法与传统的嫁接方法不相同,
但效果确是非常好的。

这在农业生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同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蒙导法之所以会成功,因为遗传物质转移到根部细胞的接穗进行基因重组,然后是接穗的遗传物质和砧木的遗传物质差异减少更小,更有利于接穗对根苗的生长。

蒙导法成功不仅有利于嫁接技术发展,同时也可以显示出类似的转基因树木蒙导杂种,促进经济树木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3.2 微枝嫁接
微移植技术是指使用幼苗作为砧木,接穗使用管苗嫁接技术。

这种技术比较先进,比传统的嫁接技术更为精细、强大。

微枝嫁接技术对砧木和接穗有严格的要求。

首先接穗选择要选择取样部分的顶芽和顶芽下第四和第五部分茎段,体外培养阶段应注意培养基中的养分比例和补充,温度对管苗的影响非常大。

试管苗嫁接要保证良好的进行时间控制,叶片生长之前进行嫁接,采用子苗作为砧木。

微移植法经常用于嫁接经济林木,树枝嫁接生存率高,也是一种新的嫁接技术。

3.3 茎尖嫁接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揭示出来。

病毒是其中之一。

病毒和类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在经济林木种植过程中,病毒不仅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会影响产量和果实质量。

在嫁接树的过程中,经常带病毒同时伴随着嫁接次数越多,所带病毒就会越多,这也造成了农业生产过程的一个大问题。

茎尖嫁接技术将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给解决了。

茎尖嫁接技术是一种无菌条件下培养茎尖嫁接在去顶的实生苗或微型切段上然后在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成为新植株。

茎尖移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适合一些容易感染的病毒的经济林木,也可以用于一些较老的树木,茎尖嫁接重复可诱导发育阶段返回幼树,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经济树木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为国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在经济林中嫁接技术探索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努力,在我国经济林木种植和嫁接有较好的发展。

同时,用于嫁接后我们还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管理计划,以提高嫁接后的树的生存率,做好植物病虫害预防工作,尽最大可能保护农民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失。

经济林有很多种嫁接方式,嫁接后也要保证有大量的维护,保养工作,在实际应用中是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春慧,马凤桐 .经济林木试管茎尖嫁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0).
[2] 栾艳波.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J].生态建设 .2014,(05).
[3] 周波.经济林木嫁接技术及管理[J].科技展望.2011,(29).
[4] 李欣,李茂清.经济林木山桐子的引种情况与选优、嫁接技术[J].林果花
草.2006,(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