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技术在植物栽培生产中的应用
5种嫁接技术

5种嫁接技术
文章题目:5种常用嫁接技术
嫁接是一种植物栽培技术,使用该技术可以让植物具有多种优良品种的特性,使其更加强壮、繁茂。
以下介绍5种常用嫁接技术。
一、顶接法
顶接法是最常用的嫁接技术。
在顶接法中,将两株植物的剪口削成相互契合的角度,将它们放在一起,用绑带捆紧,让它们合并生长。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不同品种的果树、葡萄藤等。
二、侧接法
侧接法也称为板接法。
在侧接法中,将一株植物的侧枝削平,然后将另一株植物的剪口削成相同的形状,放在平坦的侧枝上,捆绑并等待生长。
这种方法适用于蔬菜、果树等。
三、拼接法
拼接法通常用于茎的嫁接。
在拼接法中,将两株植物剪口切割成相互契合的形状,将它们放在一起,固定住,然后等待它们合并生长。
这种方法适用于花卉、蔬菜等。
四、骨切法
骨切法是一种对于植物伤害较小的嫁接技术。
在骨切法中,通过切断植物的纹管来把它们连接起来。
它适用于茶树等。
五、花叶插接法
花叶插接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嫁接技术,是把植物的花和叶子插到其他植物多处的干茎上,通过愈合实现嫁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草本植物,如洋葱、韭菜等。
总之,以上介绍的5种嫁接方法,各有千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嫁接技术,达到更好的嫁接效果。
关于嫁接的演讲稿题目

关于嫁接的演讲稿题目嫁接,是一种植物生长技术,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嫁接是指将一种植物的茎或根部连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部上,使它们在一起生长,共同发展。
嫁接技术在园艺、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植物的繁殖和适应环境能力。
而在人文领域,嫁接也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一种象征。
首先,嫁接技术在园艺和农业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嫁接,可以使得果树、蔬菜等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
比如,将高产优质的果树品种的茎嫁接到其他果树的根部上,可以使得被嫁接的果树快速长成并且产出高质量的水果。
这种方法在果园和蔬菜种植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其次,嫁接技术也在植物繁殖和环境适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些植物在特定环境下难以生长或者繁殖,而通过嫁接技术,可以将这些植物的茎或根部嫁接到适应力更强的植物上,使得它们能够适应更广泛的环境。
这种方法在改良植物品种、提高植物适应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外,嫁接技术也在文化传承和交流方面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常常会发生交流和融合。
嫁接作为一种象征,正是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通过文化的嫁接,可以使得各种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综上所述,嫁接不仅是一种植物生长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它在园艺、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植物的繁殖和适应环境能力。
同时,嫁接也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一种象征。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嫁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谢谢大家!。
嫁接技术的实验报告

嫁接技术的实验报告1. 研究背景嫁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繁殖方法,通过将一株植物的一部分(称为砧木)与另一株植物的一部分(称为接穗)相接合,使它们生长为一个整体。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的繁殖和栽培。
嫁接技术能够克服一些植物的生长缺陷,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使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增强。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砧木和接穗的嫁接效率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作物的栽培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2. 实验设计2.1 实验材料- 砧木:A品种、B品种- 接穗:X品种、Y品种2.2 实验步骤1. 准备砧木和接穗,确保它们的健康状态。
2. 进行嫁接操作,将砧木与接穗相连接。
每个组合设置3个重复。
3. 标记嫁接的组合信息,以便后续观察和分析。
4. 将嫁接后的植株放置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5. 定期观察记录嫁接后的植株生长情况,包括活性、发芽率、生长速度等指标。
6. 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3. 实验结果3.1 不同砧木和接穗的嫁接效率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砧木和接穗的嫁接效率存在差异。
以A品种的砧木为例,与X品种的接穗嫁接的效果较好,嫁接成功率达到90%,而与Y品种的接穗嫁接的成功率为70%。
类似地,B品种的砧木与X品种的接穗嫁接的成功率为80%,而与Y品种的接穗嫁接的成功率为60%。
3.2 嫁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观察嫁接后的植物生长情况,我们发现不同的嫁接组合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A品种的砧木为例,在与X品种的接穗嫁接后,植株的生长速度略快于与Y品种的接穗嫁接后的植株。
类似地,B品种的砧木与X品种的接穗嫁接后的植株也呈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
4.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砧木和接穗的嫁接效果存在差异,某些组合能够实现较高的嫁接成功率。
2. 嫁接后的植株生长情况受到嫁接组合的影响,部分组合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可以运用嫁接技术来优化农作物的栽培和品种改良。
植物嫁接实验报告doc(两篇)2024

植物嫁接实验报告引言:植物嫁接是一种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技术,可以促进植物品种的改良和农作物的生产效益。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植物嫁接的原理、过程和效果,以及探讨嫁接技术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前景。
概述:植物嫁接是指将不同植物的组织相互连接,促使它们在一起生长形成一个整体。
嫁接可以实现两种或更多植物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补,以达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常见的嫁接方式包括穗接、接枝、接替和菌蕾接等。
本文将从原理、过程和效果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植物嫁接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嫁接的原理1.1 组织合并理论:嫁接过程中的组织接触可以使不同植物的细胞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组织融合能力是植物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嫁接成功的基础。
1.2 代谢耦合理论:嫁接后,接受器官和供体植物之间的代谢物可以互相传递和分享,达到资源共享和效果增强的目的。
这种代谢耦合是嫁接成功后植物互助生长的关键。
二、嫁接的过程2.1 嫁接前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合嫁接的供体和接受器官,准备嫁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2 切割与对接:将供体和接受器官分别切割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匹配,然后进行对接。
切割的得当与对接的准确是嫁接成功的前提。
2.3 固定与保护:将对接好的组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固定,防止移动和愈合过程中的干扰。
同时,对嫁接处进行保护,防止感染和干扰。
2.4 愈合与生长:嫁接成功后,供体和接受器官开始愈合和生长。
这个过程需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养分供应,以促进愈合和生长的顺利进行。
2.5 监测与调整:嫁接后的植物需要不断监测,及时调整养分供应和环境条件,以保证嫁接的成功率和综合效果。
三、嫁接的效果3.1 获得新品种:嫁接可以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植物特征合并,形成新的品种。
这对于农作物改良和植物繁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增强植物的适应性:通过嫁接,可以使植物获得更好的适应力和生长能力。
特别是对于一些负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嫁接可以提高其抗逆性和产量。
嫁接技术的应用及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嫁接技术的应用及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嫁接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植物栽培和繁育中的技术。
通过将不同的植株组合在一起,通过嫁接部位的愈伤组织结合形成新的植株,可以达到改善植物生长和产量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嫁接技术的应用及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嫁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嫁接技术常用于果树的繁育。
果树常常因为病虫害或环境适应问题而生长不良,导致果实产量下降。
通过将耐病虫害或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砧木和果树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果树的生长状况和抗病能力,从而增加果实产量。
其次,嫁接技术也常用于蔬菜的栽培。
一些蔬菜植株的根系较浅或者不耐寒冷,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
通过嫁接的方式,可以将这些蔬菜植株与具有深层根系或耐寒性的植株结合起来,使蔬菜植株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提高生长速度和产量。
此外,嫁接技术也常用于花卉的繁育,通过将具有高观赏价值的花朵和具有耐寒、耐热能力的植株结合,可以培育出更加美丽、适应力强的花卉品种。
嫁接技术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非常显著。
首先,通过嫁接技术,可以将两个植株的优势特点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植株,从而提高植株的适应能力和生长速度。
例如,在果树的嫁接中,将对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砧木与果实品质优良的果树结合,能够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和果实的品质,进而提高果实的产量。
其次,嫁接技术可以改善植物的根系环境。
一些植株的根系较浅或者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容易受到干旱、涝、高温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嫁接的方式,可以将这些植株与具有深层根系或耐旱、耐涝、抗寒、抗热能力的植株结合在一起,使植株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提高植株的生长能力,增加产量。
此外,嫁接技术还可以改善植物的光合能力。
通过嫁接的方式,可以将具有光合效率高的植株与受到光照限制的植株结合在一起,使植株的光合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产量。
总之,嫁接技术是一种在植物栽培和繁育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通过嫁接技术,可以将植株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更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新植株,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植物育种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获取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作物。
嫁接技术是一种植物繁殖技术,将两个或以上的植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在一个根系下生长,互相合作。
近年来,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一株植物的茎或枝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根或茎上,使两株植物组成一个整体并能生长繁殖。
根据接口处不同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将嫁接技术分为台接、侧接、蒂接、半接、吻合接等几种不同的类型。
台接是将一根茎合在另一树上的平坦部位上,成为平台式的连接;侧接是将一株植物的根系和另一株植物的茎连成一体,此时茎的一侧围绕在根上;蒂接是两株植物连接处留下一段纤维组织,使它们在接口处合并生长;半接是两株植物的茎接口交叉固定而形成的接合部位;吻合接则是将两株植物的各种情况下的接口对接在一起,成为完全合抱的连接。
二、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在常规育种中用于杂交育种的后续过程,还可以在病学、环境和效果等方面加强植物育种的前沿技术,提高植物育种的科学水平。
1. 杂交育种后续操作嫁接技术在杂交育种后续操作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例如,将高产且耐病的树木和优质果实木进行嫁接,可以增加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延长生命周期和增加产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选方法。
2. 防治病原物和环境嫁接技术能够帮助诊断病菌,也可以促进根系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增强耐病性、抗逆性等。
例如嫁接花生的嫁接方法可以帮助抵御矮缩病和银斑病等植物病原;另外类似的研究也被用于栽培抗霜品种。
3. 植物育种的前沿技术嫁接技术可以实现让不同的植物结合在一起,达到更多的不同应用。
例如,在林业中,采用嫁接方法可以实现树木的速生性与强健性的结合,从而提高木材和竹材的品质和产量。
三、展望嫁接技术的前景嫁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不断有新的应用领域开发,嫁接树木不但能够提高产量,抵御病菌侵袭等问题,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植物保护和美化等领域,形式十分丰富多样。
植物嫁接技术的简介

植物嫁接技术的简介植物嫁接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植物繁殖方法,通过将两种不同植物的组织接合在一起,使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利用两种植物的优点并弥补缺点的目的。
嫁接技术在园艺、果树栽培、林木育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植物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植物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植物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愈伤组织的再生和愈合能力,将两种植物的组织接合在一起,使它们在生长发育中相互融合。
在嫁接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是关键,它可以促进两种植物组织的生长连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通过嫁接,可以将一种植物的根系和另一种植物的茎、枝或叶部相结合,实现两种植物的互补优势,提高植物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
二、植物嫁接技术的常见方法1. 传统嫁接法:传统嫁接法是最常见的嫁接方法,包括接穗嫁接、芽接、根接等。
接穗嫁接是将一种植物的茎部(接穗)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部(砧木)上,通过愈伤组织的生长连接实现两种植物的结合。
芽接是将一种植物的芽部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部上,根接是将一种植物的根系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部上。
这些方法在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繁殖中得到广泛应用。
2. 组织培养嫁接法:组织培养嫁接法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两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上,待愈伤组织形成后再将它们接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可以突破物种间的障碍,实现不同种植物的嫁接,为植物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三、植物嫁接技术的应用领域1. 果树栽培:果树是嫁接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之一,通过嫁接可以改良果树的品种特性,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常见的果树嫁接包括苹果树的接穗嫁接、梨树的芽接等,通过嫁接可以实现果树的病虫害防治、适应性提高等目的。
2. 蔬菜园艺:蔬菜的嫁接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抗病性,常见的蔬菜嫁接包括西红柿的茎接、黄瓜的芽接等,通过嫁接可以改良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延长蔬菜的采收期。
3. 林木育种:林木的嫁接技术可以加快林木的生长速度,改良林木的木质素含量和抗逆性,常见的林木嫁接包括杉木的根接、松树的芽接等,通过嫁接可以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结合实践谈谈嫁接繁殖育苗的特点、种类、关键技术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结合实践谈谈嫁接繁殖育苗的特点、种类、关键技术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嫁接繁殖育苗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特点、种类、关键技术及应用需结合实践进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嫁接技术在植物栽培生产中的应用1.1 作为植物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有些植物群的栽培品种,包括许多果树、观赏园艺植物和林木树种,在生产上不能用有性繁殖和扦插、压条等无性繁殖方法,必须采用嫁接方法。
嫁接繁殖时,由于一个枝段或一个芽,甚至一个茎尖均能嫁接成为一个完整的嫁接苗,繁殖系数高,所以有些虽可采用压条、扦插等方法繁殖的植物,在大量繁殖时也常采用嫁接方法。
1.2 达到特殊的栽培目的繁殖是嫁接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充分利用砧木和接穗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就能达到许多具有特殊意义的栽培目的。
1.2.1 保持品种特性不少果树和其它一些植物主要靠异花授粉,若用种子繁殖其后代会出现大量变异,这些变异多数是有害的,因而失去了亲本的一些优良性状。
嫁接繁殖时,由于接穗一般取自遗传性很稳定的栽培品种的成龄植株,而砧木一般是一、二年生的幼龄实生苗,尽管接穗也受到砧木的影响,但其遗传性基本上保持不变。
因此,采用嫁接繁殖能够保持品种特性。
1.2.2 提早结果嫁接繁殖时,接穗一般取自栽培品种的成年植株,因此,对多年生植物而言,嫁接植物只有营养期而无童期,这样就比通过种子繁殖的植物进入开花结果期要早。
如用种子繁殖的苹果树一般要6~10年才开始结果,而嫁接繁殖的苹果树3~5年即可结果,若采用矮化砧嫁接或高接时1~3年即结果。
“桃三杏四梨五年,接枣当年就还钱”这句话所指的正是嫁按繁殖的情形。
1.2.3 控制树体大小利用砧木对接穗的影响,对树体的高矮可进行控制。
矮化密植栽培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果树发展的趋势,利用矮化砧、矮化中间砧可使树体变矮。
这不仅便于果园管理,还能使果树提早结果,增进果实品质,经济利用土地,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用材树要求树木有高大通直的树干,就采用乔化砧嫁接,如用加拿大杨作砧木嫁接毛白杨,当年就能长到3~4m高。
1.2.4 增强抗逆性和适应性利用嫁接技术可借助砧木的特性,提高植物抗病虫、抗寒、抗旱、耐涝和耐盐碱等能力。
(l)抗病目前,利用抗性砧木进行嫁接栽培是预防土壤病害的最有效的途径。
如将西瓜嫁接在葫芦、南瓜和冬瓜上,将黄瓜嫁接在黑籽南瓜上均可有效地防止枯萎病。
(2)抗虫土壤中各种虫害严重危害根部,可以选用适当的砧木来提高抗性。
在欧洲,葡萄以前是靠扦插繁殖,但一度被葡萄根瘤蚜危害,使葡萄根部产生根瘤,严重地影响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而减产,甚至死亡。
后来利用了美洲几种抗根瘤蚜的砧木如沙地葡萄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3)抗寒利用抗寒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尤其是高接,可以提高树体的抗寒能力。
例如利用抗寒性强的山葡萄嫁接葡萄,使我国北方地区减少了埋土厚度,这种方法已普遍地被东北地区采用。
(4)抗旱为了提高抗旱性,可以选用抗旱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
如可将苹果、梨、桃、杏、山楂和枣分别嫁接在山荆子、杜梨、山桃、山杏、野生山楂和酸枣上。
(5)耐涝在一些易涝地区栽植果树,可以用海棠、槾桲、毛桃、欧洲酸樱桃和枫杨分别作为苹果、梨、桃、樱桃和核桃的砧木。
用丝瓜砧木嫁接西瓜也可明显提高耐涝性, 而不影响口感品质。
(6)耐盐碱在林木栽培中,胡杨能生长在土壤总盐量3%~5%的土壤上,但干形不好。
新疆杨干形虽好,但耐盐性差。
利用胡杨作砧木嫁接新疆杨,既能发挥胡杨的耐盐性,又表现了新疆杨干形的通直高大。
我国近年来从国外引进耐盐碱的苹果砧木珠美海棠,为北方盐碱地区发展苹果开辟了新途径。
1.2.5 提高产量瓜果类蔬菜栽培中,还常由于砧木,尤其是异种砧木比接穗原株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因而接穗生长旺盛,可获增产。
翁祖信(1988)用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明显提高了早期产量,其中早熟品种增产93.2%,中晚熟品种增产184.6%~355.5%。
高文范等(1987)用八棱白角瓜嫁接西瓜,嫁接苗平均亩产2071kg,对照仅600kg,增产345%。
1.2.6 改进品质同一接穗品种,嫁接在不同砧木上,其品质有显著变化。
如红富士苹果嫁接到MM105砧木上时,果实外观最好,风味最佳;嫁接到M7砧木上时着色较好,但底色暗绿;嫁接在M25砧木上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果形略扁。
果树生产上,一般要经过砧木对比试验,尽量选择能使果实品质表现良好的砧木。
1.2.7 培育无毒苗利用生长点附近2mm以内的茎尖不带病毒的特点,采用茎尖微嫁接技术可以大量生产无病毒良种苗木,这在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等国均已作为“柑桔品种改良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我国在柑桔、苹果、葡萄、香蕉、甘蔗、草莓等植物上也有应用。
1.3 巧用嫁接技术达到改造植物的目的1.3.1 改换性别有很多植物是雌雄异株,雌雄株各有其特点,如银杏雄株不结果,可用雌性接穗改接成雌株,或将雄株枝条嫁接到雌株上,使银杏变为雌雄同株而获得高产。
用毛白杨作街道行道树,常因雌株种子成熟飞絮影响清洁,可全部嫁接成雄株。
1.3.2 克服家庭园艺中存在的一些困难许多果树如苹果、梨等靠异花授粉,如果在庭院中只栽一株树,往往由于不能正常授粉而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嫁接适宜品种的果枝作为授粉品种,而不必另栽授粉树。
为了能品尝到不同成熟期、不同风味的果实,可以在一株树上嫁接不同品种,甚至不同树种。
如河南一果农通过嫁接使一棵梨树上结满了24种形状不同、滋味各异的梨。
1.3.3 提高观赏价值,美化环境(1)人造连理树利用靠接法,就能造成人工连理树,供人观赏。
如北京故宫御花园和中南海里的连理柏,就是人工造成的,已成为著名的一景。
浙江新昌县大佛寺内的千年古银杏,在离地面3m高处长出两树,一为女贞,一为榆树,三树同根,连理连枝,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美国加州有个“树木竞技场”,它由67种造型别致,千姿百态的嫁接树组成,生趣盎然,令人眼花缭乱,仿佛是一个博物馆。
(2)一木多花利用嫁接法能在一株砧木上嫁接多个品种。
如山东荷泽赵楼村有一株嫁接了10个不同花色品种的“十样锦”牡丹。
沈阳北陵公园刘玉增用毛鹃作砧木高接了几十个杜鹃花品种,十分绚丽多彩。
(3)嫁接造型和组装植物樊祥新(1995)将幼菊嫁接到青蒿的枝上,株高2.5m,称作“塔菊”。
符景华(1994)用向日葵作砧木嫁接菊花,制作桩头菊,取得了良好效果。
《群芳谱》中记载的将牡丹嫁接在椿树上形成的“楼子牡丹”,也属这种类型。
1.3.4 挽救垂危植物树木受了机械损伤,或被牲畜啃了皮,或有了烂皮病,如果树皮损伤深达木质部并绕树干一周,养分不能正常运输,将导致树体死亡。
采用桥接法来修补伤口,沟通养分的运输,可使树木转危为安。
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实践中的应用2.1 通过嫁接杂交培育新种类型或新品种达尔文首次提出嫁接杂种一词,并列举了亚当金雀花等许多嫁接杂种的实例。
米丘林创造了获得嫁接杂种的新方法——蒙导法,并由此培育了梨、苹果等嫁接杂种。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明嫁接杂交的概念是科学的,嫁接杂种及其生物学机制是存在的。
采用的嫁接杂交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嫁接杂种。
2.1.1 嫁接嵌合体主要由砧木和接穗接合部位愈伤组织产生的新梢培育而成。
两种嫁接成份不同的组织排列能产生多种多样的表现型,可望培育出外皮抗病虫,内部营养丰富,或者表皮色泽艳丽而果肉味美质优的品种。
将马铃薯与番茄嫁接获得红皮的马铃薯。
至于观赏园艺植物嫁接嵌合体的稀、奇、怪、异,别具情趣,能大大提高观赏价值。
目前在柑桔、杨树、山茶花等植物中产生了许多嫁接嵌合体,有不少已培育成为优良的品种。
2.1.2 蒙导杂种在果树、茄科蔬菜、棉花、大豆等植物中采用蒙导法已产生了许多蒙导杂种(即过去所说的无性杂种)。
采用蒙导法进行嫁接杂交时,如果将砧木作为蒙导者,接穗作为被蒙导者,那么就一定要求接穗取自幼龄杂种实生苗,而砧木在阶段性上必须是老龄的,并且嫁接后要不断摘除接穗的叶片,而使砧木的枝叶大量生长。
这与一般的嫁接繁殖方法根本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现在研究表明,采用蒙导法进行嫁接杂交的机理主要是遗传转化,即砧木中的遗传物质转移并整合到接穗生长点细胞的染色体组中,这与“外源DNA导入植物技术”、L.B.技术的机理是相似的。
这意味着采用嫁接杂交不仅能培育出丰富多彩的嫁接嵌合体,还能培育出类似转基因植物的蒙导杂种,且方法简单实用,是一条不容忽视的育种途径。
2.2 作为有性杂交育种的辅助手段2.2.1 克服远缘杂交中存在的困难在植物远缘杂交中,往往存在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和杂种不育性的困难。
当两种植物用有性杂交不能成功时,可采用米丘林创造的预先无性接近法,即先把两种植物嫁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有性杂交,就容易取得成功。
采用这种方法已获得了许多植物的远缘杂种。
当获得的远缘杂种幼苗极度虚弱,难以发育成为新个体时,可采用幼苗期靠接或高接的方法,提高远缘杂种幼苗的成活率。
2.2.2 缩短有性杂交育种周期多年生植物通过有性杂交获得的杂种实生苗往往具有较长的童期,因此育成一个品种往往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采用高接或矮化砧嫁接技术,可缩短这个过程。
如美国育种家布尔班克在一棵大梨树上嫁接了上千个梨杂种苗接穗,既缩短了育种时间,又节省了土地。
2.3 嫁接技术在芽变选种中的应用当人们发现植物产生优良芽变时,就可将发生变异的枝或芽取下,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按选种程序进行品种选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芽变选种。
开始发现变异时,首先要鉴定是属于遗传物质突变,还是属于环境影响的饰变,最可靠的鉴定方法之一就是高接。
即把那些可能是优良芽变的枝条,高接在同种植物的树冠上,变异性状如果能稳定地传递给由高接枝条所形成的树体,则为芽变,经进一步选育,有可能成为芽变品种。
2.4 嫁接技术在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种质资源是植物育种的基础。
对于许多植物来说,传统的保存方法是种植法,占地多,所需管理费用较大。
利用矮化砧进行多头嫁接,或在一株砧木上高接许多品种,可以经济利用土地,并降低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