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互作的类型

合集下载

基因的互作

基因的互作
答案:不能。果蝇中,雄性中只有XBY个体,雌性中 有XBXB和XBXb个体,雌雄果蝇的两种亲本组合中均会 出现XBY的雄性个体。
(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1、这种致死情况与性别 无关,后代雌雄个体数为1:1,一般常见的是显性纯
合致死。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为:2:1,而隐性纯合致死(例如白化苗)后
-、g对g- 是显性.如:Gg是雄株.g g-是两性植株. g- g-
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G 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答案】 D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 例高于杂合子
2.在一个品种的兔子中,复等位基因控制皮毛的颜色并具
三:基因致死
1904年,法国遗传学家L.Cuenot在小鼠中发现 黄色皮毛的品种不能真实遗传。黄色小鼠与黄色 小鼠交配,其后代总是出现黑色小鼠,而且黄色、 黑色的比率往往是2∶1,而不是3∶1。通过研究 发现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纯合的黄色个体在胚 胎发育过程中死亡了。基因致死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合子致死,合子含隐性或显性致死基因并 在纯合状态下有致死效应。另一种是配子致死, 配子含有隐性或显性致死基因时有致死效应。
例: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白色, 2交6,只其褐后色代,中53白只色棕个色体。所棕占色比鸟例和白色5鸟0杂%
如柴茉莉红花品系和白花品杂交,F1代即不是红花,也不是白花, 而是粉红色花,F1自交产生的F2代有三种表型,红花,粉红花和白 花,其比例为1:2:1。
另如,红白金鱼草的花色(红花、白花、粉红)也是不完全显性 ;金鱼中的透明金鱼(TT) × 普通金鱼(tt)→ F1 半透明(五花 鱼)F1自交→F2 1/4透明金鱼 、2/4半透明、 1/4普通金鱼。

(整理)遗传名词解释

(整理)遗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上册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2.遗传(heredity):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和生物个体各种特性不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3.变异(variation):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4. 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可以引起生物的性状改变生物所表现出的性状变异分为:可遗传(heritable)变异和不可遗传(non-heritable)变异5. 遗传学的研究内容:A遗传物质本身的研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基因结构和功能及染色体定位)B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复制、重组、世代之间传递、基因变异等)C遗传信息的实现(基因的表达与调控)6.性状(Character):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如花色、植株高度、种子形状、子叶颜色7.相对性状(Relative character):生物体的同名器官所表现的相对差异。

如红花、白花8.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杂种一代表现的性状。

9.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杂种一代未表现的性状。

10.杂交(Cross):在遗传分析中有意识地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本进行交配称杂交。

11.正反交(Reciprocal cross):也称互交,用于杂交的两个亲本交替做父本和母本做的两次杂交12.F1 (First filial generation) : 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种子及长成的植株。

即杂交子一代13.F2:由F1自交或互交产生的种子及长成的植株。

14.测交(Test cross):为了测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的基因型,将其与隐性亲本进行杂交。

用纯合隐性的材料(植株,可以是一对隐性性状,也可以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隐性性状)与待测个体杂交以检测被测个体基因型的杂交方式就叫做测交。

(因为亲本中不一定有双隐性,故测交可以是回交,但是回交不一定是测交)15.回交(Backcross):杂种与亲本杂交16.基因(Gene):是位于染色体上,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DNA片段,是储藏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基因可以发生突变,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

河北正定中学遗传特例练习

河北正定中学遗传特例练习

遗传特例一.基因致死:致死作用指某些致死基因的存在使配子或个体死亡。

常见致死基因的类型:一种是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

另一种是配子致死,配子含有隐性或显性致死基因时有致死效应,从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二.基因互作:两对独立遗传的的非等位基因在表达时,有时会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孟德尔比例。

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虽然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律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三.复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如果存在多种等位基因的形式,这种现象就称为复等位基因。

任何一个杂合的二倍体个体只存在复等位基中的二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四.表型模拟:由于环境的影响导致表现型与某种基因型的表现型很相似的现象。

五.从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由于受到性激素的作用,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

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 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

六.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本的核基因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也与母本的表现型无关。

练习题1.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 B.9:3:3:1 C.4:2:2:1 D.1:1:1:1 2.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可以累加。

若某一纯种黑人与某纯种白人配婚,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A.3种3:1 B.3种1:2:1 C.9种1:4:6:4:1 D.9种9:3:3:1 3.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

汉川四中基因互作类型(图表)

汉川四中基因互作类型(图表)

基因互作类型概念F1自交后代及比例F1测交后代及比例显性互补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9A_B_):(3A_bb+3aaB_+1aabb)1:3(1AaBb):(1Aabb+1aaBb+1aabb)显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无论显隐性)有遮盖作用。

即当一对基因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另一对基因为显性而第一对基因为隐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12:3:1(9A_B_+3A_bb):(3aaB_):1aabb)2:1:1(1AaBb+1Aabb):(1aaBb):(1aabb)隐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起遮盖作用9:3:4(9A_B_):(3A_bb):(3aaB_+1aabb)1:1:2(1AaBb):(1Aabb):(1aaBb+1aabb)重叠作用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或一对基因为显性,另一对基因为隐性时,表现一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15:1(9A_B_+3A_bb+3aaB_):(1aabb)3:1(1AaBb+1Aabb+1aaBb):(1aabb)积加作用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只有一对基因为显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9:6:1(9A_B_):(3A_bb+3aaB_):(1aabb)1:2:1(1AaBb):(1Aabb+1aaBb):(1aabb)抑制作用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但其本身并不控制任何性状13:3(9A_B_+3A_bb+1aabb):(3aaB_)3:1(1AaBb+1Aabb+1aabb):(1aaBb)累加效应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A对a、B对b为不完全显性,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并有累加效应,对应有五种表现型1:4:6::4:1(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1aaBB):(1aabb)1:2:1(1AaBb):(1Aabb+1aaBb:(1aabb)。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隐性上位
隐性基因cc能够阻止任何色素的形 成。只要cc基因存在,其他基因均表 现出白化,无cc基因,R基因控制黑色 性状,r基因控制棕色性状。
无色色素元
C
中间产物
r基因
R基因
棕色素
黑色素
隐性上位
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
P 红色CCprpr×ccPrPr白色

F1
CcPrPr 紫色

F29紫(C_Pr_):3红(C_prpr):4白(ccPr_+1ccprpr)
F1 全为白羽毛。
F2 白羽毛:有色羽毛=13/16 :3/16 。
基因C控制有色羽毛,I 基因为抑制基因,当I存在 时,C不能起作用;I_C_基因型 是白羽毛。I_cc和iicc也都是 白羽毛,只有I基因不存在时C 基因才决定有色羽毛。F2代白 羽毛与有色羽毛的比例为13:3
(五)抑制作用
I
↓抑制
F1
三角形T1t1T2t2

F2 15三角形(9T1-T2- +3T1-t2t2 + 3t1t1T2-):1卵形(t1t1t2t2 )
如果是三对基因,则为63:1,余类推。
(四)上位作用
控制同一性状的两对基因,其中一对基因掩盖了另一对基因,这 种不同位基因之间的掩盖作用称为上位作用。起掩盖作用的基 因叫上位基因,被掩盖的叫下位基因。起上位作用的基因是显 性(隐性)基因,称显性上位(隐性上位)。 1、显性上位:当上位基因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不论下位 基因的组合如何,下位基因的作用都不能表现,只有上位基因 处于隐性纯合时,下位基因的作用才能表现出来。F2产生 12:3:1的比例。
C
白色色素
有色色素
抑制效应的生化机制

基因互作

基因互作
女性为隐性。 绵羊角:有角雄性为显性
雌性为隐性
从性遗传
类型
范例
基因型
从性显性 人类早秃
b+b+
b+b
bb
从性显性 绵羊长角
h+h+
h+h
hh
表型 ♀♂ 正常 正常 正常 早秃 早秃 早秃
有角 无角 无角
有角 有角 无角
(二)致死基因 当其发挥作用时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
隐性致死基因: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 使个体死亡。
A
IAIA,IAi
A
β(抗B) A抗原
B
IBIB,IBi
B
α(抗A)
B抗原
AB
IAIB
AB
-
A、B抗原
O
ii
-
αβ(抗A抗B)无相应产物
下图为某一家族的族谱。在一次实验中,将不同家族成员的 血浆和血球两两混合配对,以测试血液凝固情况,若凝固为 (p),不凝固为(a),空白表示试验中未测试该组合。族 谱中成员1的表型为AB型Rh阴性,成员2的表型为B型Rh阳性
( LMLM ) M × N( LNLN )
( LMLN )MN × MN
M MN N 1: 2 : 1
4.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 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 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
5.从性显性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因受到性激素 的作用,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 如:人的早秃基因:男性为显性,
一因多效 :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的 发育往往是多个性状同时表现出来。
3.表现度与外显率
表现度(expressivity):指一定的基因型 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 表型表现程度的差异。

生物分子网络6

生物分子网络6
利用药物代替查询基因,通过对细胞生长的检测 来确定哪些基因敲除是对药物敏感的。
如果基因a和b有遗传互作,化合物F和b有化学遗 传互作,则很有可能是因为F抑制了基因a的产物
这对于认识药物的作用对象、功能、通路都是非 常有用的
Chemical Genetic Interactions
Chemical Genetic Interactions
Chemical Genetic Interactions
Multi-drug resistant genes
Multi-drug resistant genes
Comparison of GI and CGI Results
为什么不完全一致?
Clustering of CGI and GI profiles
估计酵母中的联合遗传网络大约有100,000 个互作。
对联合致死或致弱的关注
能够找到功能上相互互补的基因 能够找到参与致死性生物通路的基因 推测未知基因的功能 研究不同生物通路的关系 将遗传互做和其他类型的特征作比较,比如功能,
序列相似性,物理互做等…
遗传互作和其他基因对特征
Genes with sam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p < 10−70).
生物学网络6
遗传互作
Genetic interaction (GI)是两个基因在逻辑上的互作,这种 互作能够影响到表型
遗传互作的类型 遗传互作的检测方法(SGA) 遗传互作与物理互作
遗传互作的类型
Z
遗传互作的类型
Synthetical lethal
Meet the following relationship
Gene pairs encoding homologous proteins (p < 10−22).

遗传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遗传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一、名词解释遗传与变异:遗传(heredity):是指亲子间的相似现象;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variation):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所谓“母生九子,九子各别”。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形成物种,遗传+变异+人工选择⇒动、植物品种,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

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姊妹染色单体与非姊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mitosis and meiosis):mitosis称有丝分裂:主要指体细胞的繁殖方式,DNA分子及相关的蛋白经过复制后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为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称减数分裂。

交叉与联会:减数分裂的前期Ⅰ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紧靠在一起,形成联会复合体,粗线期联会复合体分开,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交叉。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

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

受精(fertilization):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

胚乳直感(xenia)或花粉直感:如果在3n胚乳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一些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常出现这种胚乳直感现象。

例如:以玉米黄粒的植株花粉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种子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

果实直感(metaxenia):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例如:棉花纤维是由种皮细胞延伸的。

在一些杂交试验中,当代棉籽的发育常因父本花粉的影响,而使纤维长度、纤维着生密度表现出一定的果实直感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互作的类型
基因互作分为四种类型:
1. 启动子互作:启动子互作是指两个基因之间,包括共同定位到拷贝位点,一个启动子影响另一个基因的转录的情况。

2. 蛋白质-蛋白质互作:指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可以形成蛋白质复合物,完成特定的功能。

3. 蛋白质-核酸互作:指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它们可以促进基因表达,并抑制其他基因的表达。

4. 编码子互作:编码子互作指两个编码基因之间的作用,它们可以促进或抑制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表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