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春节习俗

合集下载

闽南人春节的风俗

闽南人春节的风俗

闽南人春节的风俗
闽南人春节的风俗如下:
1.过年前的准备: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以扫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人们还会购买年货,包括各种食品、水果、糖果等,以备过年期间享用。

2.祭祖:春节期间,家庭会进行祭祖活动,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3.守岁:即除夕夜整晚不睡觉,守岁至新年初一。

在这段时间里,家人团聚在一起,边吃年夜饭,边聊天、打牌、看电视等,等待新年的到来。

4.放鞭炮:在新年的时候,人们会放鞭炮,以驱赶邪气,迎接新年的好运。

5.拜年:新年的头一天,人们会互相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以示祝福。

6.舞狮舞龙: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表演舞狮和舞龙,以驱邪避灾,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7.吃年糕:春节期间,吃年糕是必不可少的习俗,象征着“年年高升”。

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

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

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
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丰富多彩,兴起于古代,深受本地民众的喜爱。

一、风俗庆典
古老的春节节庆为指春祭,是一个礼乐娱乐盛会。

过年期间,当地居
民会在家门前悬挂年灯,放风筝以及戏会表演;还会烧爆竹,斗拱、
打儿歌。

二、弥漫的春联
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着春联,展示出春节的美景。

闽南春联一般流行"
财源广进"、"家业兴旺"等等,表达着闽南人祝福朋友们阖家欢乐、财
源滚滚,过上幸福快乐的新春生活。

三、喜庆的年夜饭
春节里,家家户户精心准备的年夜饭,象征着闽南人民团圆美满的团
家关系。

丰富的年夜饭中,一定会出现闽南特色的过年菜:做包粽子、蒸粉粽以及炒鬼头刀等,让人垂涎三尺。

闽南过年年俗礼仪

闽南过年年俗礼仪

闽南过年年俗礼仪春节习俗闽南地区所指的春节一般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闽南人过春节也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说法——“年兜正月”,“年兜”就是除夕,讲究的是吃;而“正月”指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讲究的是玩,是“闹热”,也就是这么一个非常闽南味的词——“闹正”。

鞭炮声里迎正月。

据闽南语研究专家说,“闹正”的“正”是“正月”的意思,在闽南语中念作“znia”(n代表鼻化音,读第一声),在闽南语中,“znia”这个字代表的意义是正月或是新春,比如除夕夜12时放鞭炮,闽南人叫做“开znia”,也就是说,放鞭炮迎来新春。

可见,“闹正”的词意与“闹新春”相同,是闽南语版的“闹新春”。

闽南春节“闹正”的方式随着时代不断变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厦门漳州金门一带的闽南新春歌谣记录着当时闽南人是如何过年的:“初一早;初二早;初三无甚巧;初四神落天;初五过开;初六壅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生;十一请子婿;十二倒来拜;十三吃糜字配芥菜;十四相公生;十五上元瞑;十六看大烛;十七倒灯棚。

”所谓“闹正”,初一、初九、元宵最是“闹热”。

最高潮在元宵“初一早”就是这天要起大早,穿戴一新,给亲朋好友拜年,之所以这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就是因为这一天孩子们给长辈拜年,都会收到红包。

收到红包的孩子们开心地聚在一起放鞭炮、甩陀螺、玩游戏、看社戏,别提多开心了;而大人们虽然没有红包可拿,但是却可聚在一起饮酒畅叙,也是平时难得的欢畅。

过年美食金橘糖搜索小时候,每逢春节,果盘里总会有金橘糖的影子,这是因为闽南语中“橘”和“吉”同音,象征大吉大利、万事如意,为了讨个好彩头,金橘糖自然成了待客佳品。

金橘的味道奇酸,不能生吃,得去籽用盐水浸泡去其酸涩之味后,再加以白糖腌制熬煮成金橘糖,依旧保留了橙黄的色泽和金橘特有的馨香。

只有半颗花生仁那么大的金橘,外面裹着一层白糖,闻之沁入肺腑,入口鲜嫩清甜,食后醇香回逆,余味无穷。

酥糖搜索说起“酥糖”,兴许一时半会想不起来是什么糕点,但如果说“隔壁响”的话,也许有些人马上就能浮现出花生仁与糖浆混合在一起的那一小块春糖。

闽南人过年初一至十五的习俗和忌讳,你都了解吗?

闽南人过年初一至十五的习俗和忌讳,你都了解吗?

闽南⼈过年初⼀⾄⼗五的习俗和忌讳,你都了解吗?就要过年啦!!过年期间的各种讲究忌讳你知道多少?现在知道还不晚哦~~正⽉初⼀:初⼀早晨,⼀家⼈起床梳洗后,穿上新⾐,给家长长辈拜年,长辈就会给个红包。

吃完早餐后(⼀般吃⾯线加鸡蛋,吃蛋意在除霉⽓,迎吉祥,⾯线则象征福寿绵长)。

出门⾛家串户拜访亲戚好友。

如果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甜⼀下”,以⽰有个甜蜜的开端。

别忘了,初⼀这天是不扫地、不倒垃圾的。

怕把财⽓扫没了。

旧时的闽南地区还把这天叫“⼑砧⽇”,不动菜⼑不杀⽣,不⼲农活不洗⾐服。

正⽉初⼆:初⼆是“⼥婿⽇”,所有出嫁的⼥⼉在初⼆必须跟有“半⼦”之称的⼥婿和孩⼦回娘家探亲。

有句俗谚:“有⽗有母初⼆三,⽆⽗⽆母⽃担担”,意思是说:娘家⽗母还健在的媳妇,初⼆、初三⼀定会有⼈前来接回去“做客”,娘家没有⽗母的媳妇,只好继续留在婆家做活,帮亲友中回家做客的⼈抬担⼦。

⼥婿上门给⼆⽼拜年,须送上鸡、猪脚⾯线、猪肚、糕粿等丰盛的年货,然后欢欢喜喜地在岳⽗岳母家吃⼀顿团圆饭。

正⽉初三:初三这天⼤家⼀般都睡得很晚。

据说,以前对去世未满⼀周年的亲⼈是在初三这⼀天举⾏祭奠仪式的,这⼀天不喜欢别⼈来拜年。

或许是从除⼣到初⼆,⼀直是忙碌并⾼兴着,有些累了,初三不互访拜年,刚好可以好好地休息⼀下,所以闽南顺⼝溜有“初⼀早,初⼆早,初三睡得饱”的说法。

另外有⼀种说法:⼤年初三⼜称⾚狗⽇,与“⾚⼝”同⾳,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发⽣⼝⾓争执。

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正⽉初四:这天是“迎神⽇”,亦称“接神⽇”。

据说,农历⼗⼆⽉廿四⽇家家户户把诸神送上天庭,让这些神仙在天上欢度春节,同时向⽟皇⼤帝汇报⼀年来⼈间善恶诸事。

在过去,⽼板想将某⼈“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也就⼼知肚明,⾃个收拾⾛⼈。

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初五、初六:⼤家过节后开始忙事了,商铺开张,农民下地,所以闽南顺⼝溜有“初五过开(过完节⽇,准备⼲活),初六养肥(积蓄肥料,以备春耕)”的说法。

闽南地区春节的风俗

闽南地区春节的风俗

闽南地区春节的风俗
闽南地区的春节风俗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岁钱:压岁钱是给孩子的传统习俗。

长辈会在春节期间领着压岁钱簇簇作响的来到小孩家中,拜年时将压岁钱塞进收集在红色钱袋中的孩子手里,祝愿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学习顺利。

2. 春联:春联是写在红纸上用来贴在房门或配上挂画的对联,包含了贴对联的人对新一年生活的展望和祝福,同时也是春节的一大特色。

3. 吃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家人团圆的重要时刻,一年中,只有春节可以让远在外地、外国的家人们回家团聚,大家一起享受美味佳肴,共度也年夜饭。

4. 放烟火:春节期间,闽南地区的民众会在家门口或是公共场所放烟火庆祝新年,场面十分热闹。

5.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拜访亲朋好友,相互祝福,表达新年祝愿。

总之,春节在闽南地区是一个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节日,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和祈愿,期待着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幸福、顺心如意。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春节习俗一、传说故事有关春节的传说是延续除夕的故事而来总共有两种说法一人们为了庆祝没有被可怕的年兽吃掉所以大年初一的早上逢人便说「恭喜恭喜」二人们为了庆祝没有被坏心的灯猴陷害差一点遭到玉皇大帝下令要四海龙王淹死人们后来还多亏观世音菩萨去玉皇大帝说明才免除人类的一场浩劫缘却竽甑跻皇保嗣羌娑家廿馈腹玻棺刈约汉颓着蛾糜涯充惶庸唤佟?二、相关习俗旧俗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春节现今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称为「新春」或「新正」是民间重要的节庆。

所以每天有不同的习俗现在说明如下一初一1.拜年亲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对方来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万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对新年的期待有一套自己喜欢的衣物从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么另人兴奋的一件事。

3.行春新年第一次出门通常会到庙里祈福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利。

尤期会注意出门时的方位先往东走走会大吉大利就鲜少有人会往南走的。

4.开门、关门看吉时开门、关门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初一这天就显得隆重因为农民历上都有注明几时开门、关门是大吉所以大家宁可按照时间讨个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间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都被列为禁忌之列如不能II出秽言、不能骂人、不能倒垃圾清秽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觉、不能煎棵等。

6.早餐吃素这是以前农业社会一般吃荤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是祖先们怜惜万物的仁爱之心现代的想法认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前一晚的年菜太油腻清肠胃也有益健康。

二初二1.做牙一般从商者拜土地公而没从商也会拜大多都用牲礼祭拜现代也逐渐改为以鲜花水果祭拜因为家里还有许多肉类没吃完呢而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口就多用牲礼祭拜。

7.公妈祖先开荤早上要拜祖先而且是准备牲礼和菜碗丰盛的一餐请祖先品尝。

8.回娘家原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是十一请子婿或十二女儿回娘家但不知何时开始改为初二或许因工商业社会新年假期短只有五天所比选择这一天比较适当。

旧时女儿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询女儿在婆家的情形是否孝顺公婆勤俭持家和勉励女婿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

热情温馨的闽南春节习俗

热情温馨的闽南春节习俗

热情温馨的闽南春节习俗中华大地,欢度春节有共同的一些特点,如团圆,吉祥,欢乐,喜庆等,而在全国各地,春节的具体习俗又各有其特点,如,在闽南这一地区,以及祖国宝岛台湾的大部分区域,有着热情温馨的特殊的春节习俗。

在闽南一带,一般从“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年)开始,闽南人就觉得“年兜”(闽南语指的是“年节”,即过年时节)已到啦!一年忙着,到了“年兜”,可以轻松快乐地过个节日!春节这说明,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正是从腊八开始的。

腊八要喝“腊八粥”。

接下来是“小年”,即农历腊月廿三,要祭祀灶君,俗称“年兜年兜,糕饼祭灶”。

除了祭灶,在小年,家家户户还要祭拜祖先。

过了小年,一直到除夕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忙年”。

闽南人“忙年”可真的很忙,一天做一件事,每天忙着不同的样子,一直忙到春节前夕:农历廿三祭灶神、祭祖宗,敬神,即祭祀“灶君公”,敬祖先,怀念过世的祖先们,祈求祖先保佑晚辈;农历廿四,要扫屋扫房,扎“春枝”(一种写着“春”字用红黄两色扎的纸花,闽语中的“剩”,其读音与“春”相近,“春枝”是用来插在过年饭上,象征年年有余),写春联;农历廿五,要磨豆腐;农历廿六,要杀猪宰羊;农历廿七,要宰鸡鸭;农历廿八,要炸枣花,蒸芋头;农历廿九,要蒙香斗(梯形棱台状的斗,上宽底窄,用来盛五谷杂粮进行祭祀的,斗外用红纸蒙贴,四周镶金箔纸,金紫金磷,富丽堂皇),蒸年糕;除夕当天,白天要洗浴换新衣,晚上团圆吃年夜饭。

有顺口溜念曰:“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大字(春联)。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砍大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日,过大年!”很顺口,很欢快,很巧妙地念出了“忙年”的要点。

“忙年”的那几天,虽然非常忙碌,但“年兜”的喜庆气氛让大家忙得很热乎,也很“乐乎”!围炉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围炉团圆,这是中国人的共同传统,但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在闽南一带,围炉很有特色,也很讲究。

闽南人吃年夜饭时,要“添碗筷”,就是说,桌上的碗筷一定要成双,要多摆上几个碗,几双筷子,为还没有来的亲人准备着,摆成双数,成双成对,多出几双筷子,表示年年有“剩”(闽南语中的“剩”与“春”字同音)。

福建闽南的春节风俗

福建闽南的春节风俗

福建闽南的春节风俗
福建闽南人对于春节有着浓厚的热情和传统,相信大家也都了解
一些。

以下是一些闽南春节的传统风俗。

一、贴春联
在春节来临之际,闽南人会粘贴红色的春联,表示家庭的吉祥和美好。

春联贴在门楣上,一般是每对门上、左右不对称各贴一联,一般要求
文思泉涌、言简意赅、韵律和工整。

二、烧香拜佛
在春节期间,闽南人会到庙宇或道观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和好运。

同时,还会向神明祈求丰收和亲人平安。

三、扫尘洁宅
在春节前,没有任何家务活可以做,这是为了让一年中的不幸和坏运
都留在旧年。

同时,也要彻底打扫房屋,表示新的一年从清洁的环境
开始。

四、吃团圆饭
春节期间,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吃团圆饭,表示团圆和家庭的温馨。

同时,还要吃一些富贵吉祥的食物,如鱼、年糕、粽子等等。

五、压岁钱
在春节期间,长辈会给孩子压岁钱,表示对他们的关爱和祝福。

孩子
们收到压岁钱后会非常开心,同时也会向长辈道谢。

六、放鞭炮
在春节期间,闽南人会燃放鞭炮,表示对旧年的告别和新年的迎接。

同时,也希望炮声能够赶走邪气和坏运。

以上就是闽南春节的一些传统风俗,这些习俗历经岁月,已经成
为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人文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地区是中国福建省的一部分,这里有着独特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团聚和庆祝新年的时间。

闽南地区的春节习俗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以下将介绍一些代表性的习俗。

1. 扫尘掸埃:在除夕之前,家人会彻底打扫屋子,清除一年的旧物和灰尘,以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

这象征着清除厄运,迎接好运的到来。

2. 迎财神:在大年初一的早晨,人们会在门口或家中摆放招财竹或财神像。

财神被认为是带来财富和好运的神明,迎接他的到来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3. 祭祖拜宗神:闽南地区非常重视祖先的崇拜,所以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设宴祭祖,感谢祖先的恩德,也祈求他们的保佑和福运。

同时,还会拜宗神,供奉宗庙中的神明。

4. 贴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人们会在除夕或大年初一贴上春联,上联写吉祥的寓意,下联写道喜的话语,横批则写年年有余或福禄双全等吉祥寄语。

5. 发红包:独有于中国的春节习俗之一就是发红包。

长辈会在初一给小辈包红包,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代表着长辈的祝福和对小辈的关爱。

这也是孩子最期待的春节礼物。

6. 吃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

家人会聚在一
起,共同享受丰盛的菜肴,象征着团聚和幸福。

年夜饭一般包括饺子、鱼等寓意吉祥的食物。

闽南地区的春节习俗丰富多样,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氛围和传统文化。

人们通过这些习俗,表达着对过去一年的感激和对未来一年的希望,同时祈求着好运和幸福的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