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考前必背)

合集下载

七下知识点总结地理人教版

七下知识点总结地理人教版

七下知识点总结地理人教版一、地理学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综合科学。

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1.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

包括地球形态学、气候学、水文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内容。

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主要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地形地貌类型。

气候:气候是某地区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统计的一种永久性现象。

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速等要素。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内容。

2.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包括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等内容。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研究人类数量、分布、增长率、人口构成等问题。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产生、发展和结构、功能等问题。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地理环境下的资源分布与开发等问题。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研究国土范围内行政区划、国境线、国家领土等问题。

二、地球的表层地球的表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1.地壳地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是地球表层的最外层。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

地壳运动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地质现象之一,包括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地壳的变形运动。

2.地幔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个区域,主要由固态岩石和部分熔融岩石组成。

地幔的运动导致地壳的板块运动。

3.地核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是地球的磁场和地震等地质现象的产生地。

三、地球的形态和运动地球的形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

2.地球的地形地貌地球的地形地貌包括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

主要由地球板块运动和地表侵蚀作用等地质现象形成。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转轴做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做近似于椭圆形轨道的运动。

初一下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

初一下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

初一下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一、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 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 气候。

-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 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 河流。

-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 人文环境。

- 人口。

-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 亚洲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

- 文化。

- 亚洲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

-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 - 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二、日本。

1. 位置和范围。

-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 气候。

- 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 资源。

-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大部分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

3. 经济。

- 日本是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 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等。

- 日本的农业生产水平高,渔业发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初一下册地理必考重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下册地理必考重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下册地理必考重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初一下册部分的地理知识点来啦,初一学生考试必备,赶快收藏起来吧。

初一下册地理重点内容整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地理位置① 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② 纬度位置:跨热带、温带、寒带,大部分属于温带。

地形和河流1. 地形特点: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 河流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日本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洋,西临日本海。

领土组成:由本洲、北海道、四国、九洲等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

领土评价: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东南亚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 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空间概念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初中地理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初中地理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

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七年级地理下册复必考内容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3)海陆位置:南面是印度洋、北面是北冰洋、东面是太平洋。

2、分界线:1)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2)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3)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

4、分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

中国在东亚。

5、居民生活的差异: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本地气候酷热干旱的特点;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本地降水厚实,河湖众多的特点;北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本地气候寒冷的特点;东南亚的达雅克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本地气候湿热的特点。

第二节自然环境6、亚洲的阵势地形特点—亚洲空中起伏很大,中间高,周围低;7、亚洲河道特点——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长江黄河湄公河鄂毕河、XXX塞河、勒拿河恒河印度河流入太平洋流入太平洋流入太平洋流入北冰洋流入印度洋流入印度洋8、亚洲气候特点:①庞大多样,②季民风候明显,③大陆性气候漫衍广。

9、亚洲的世界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10、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笔记(超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笔记(超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同时跨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东经26°—西经169°)。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带(北纬81°—南纬11°)。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二亚洲面积—世界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巧学妙记:亚洲:东西长、纬度广、世界最大洲;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

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地理分区:1、习惯上分为六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2、各地区和国家如下: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菲律宾。

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也门、阿曼、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北亚:俄罗斯的一部分。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

亚洲之最: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首都北京第二大国家:印度首都新德里第三大国家: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四、亚洲地形地势(一)、总特征: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起伏大,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1. 自然环境的保护
-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 各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 环保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
2. 自然环境的利用
-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
1. 人口问题
- 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流动- 人口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 人口政策与措施
2. 城市问题
- 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划
- 城市交通问题
- 城市环境问题
第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分析
- 区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
- 区域的类型与特征
2. 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过程
第四章全球环境问题与保护
1. 全球气候变化
-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2.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和挑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对策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
1. 如何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2.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 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组织形式- 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对于学生的作用。

七年级下地理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地理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探究地球表层形态、构造、天气气候、地球资源等方面的学问,是一门学科的基础性科目,对于七年级下地理,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 地球的形状地球形状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同,会导致地球的偏胖现象,因此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不同。

2.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的旋转运动,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在公转过程中会形成四季。

3. 地球的倾斜度和赤道气候带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倾斜度,赤道气候带是指位于赤道两侧的热带气候区,由于赤道气候带的位置特殊,使得热带气候区的温度和湿度较高。

二、自然地理环境1. 大气圈大气圈是指包裹在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由于大气圈存在,可以让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并防止宇宙辐射的危害。

2. 水圈水圈是指地球上的水体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之一。

3. 地球岩石圈和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的岩石圈是地球上固态部分的总称,由岩石、矿物组成,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等部分。

三、人类生产和生活空间1. 人口人口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内的人口总数,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趋势。

2. 城市和乡村城市是指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人口聚集区,乡村是指人口密度低、农业为主的人口聚集区,城市和乡村有着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3. 区位和陆地利用区位是指某一地区在整个国家和地区中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陆地利用是指对于不同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使用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地理必背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大家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提高地理学科成绩,丰富生活常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中国位于东亚,面积辽阔,地理位置重要。

- 中国地形多样,有高山、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 中国地处暖温带和寒温带过渡地带,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2. 中国的水系与土壤资源
- 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主要包括长江、黄河等。

-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亚洲第二长的河流。

- 中国土壤资源丰富,包括黄土、红壤、黑土等多种类型。

3. 中国的资源状况与城乡发展差距
- 中国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 中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是主要能源来源。

-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明显。

4. 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通信
- 中国交通发展迅速,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多种方式。

- 中国高速公路网发达,高铁运营快速便捷。

- 中国通信发达,包括手机、互联网等。

5. 中国的人口与少数民族
-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众多。

- 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分布广泛,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6. 中国的城市与乡村
-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人口众多。

- 中国乡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等方面有待提高。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简要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考前必背)
一、中国的地理环境
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10′至
53°33′。

2. 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

3. 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4. 中国的地形地貌: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台地等。

5. 中国的气候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暖温
带季风气候等。

二、中国的自然资源
1. 中国的水资源:湖泊、河流、水库等。

2. 中国的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3. 中国的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4. 中国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能源、太阳能等。

5.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珍稀动物、特产植物等。

三、中国的交通与通信
1. 中国的交通类型:陆路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等。

2. 中国的交通设施: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

3. 中国的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线网络等。

4. 中国的通信方式:电话、互联网、邮件、传真、手机等。

5. 中国的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

四、中国的人口与城市
1. 中国的人口数量:约14亿人,世界最多。

2. 中国的人口分布: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3. 中国的城市发展: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新兴城市等。

4. 中国的城市特点:现代化建设、高楼大厦、繁华商业区等。

5. 中国的农村发展:农田耕作、农业生产、农村改革等。

五、中国的文化与旅游
1. 中国的历史文化: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2. 中国的民族特色:汉族、少数民族、民族风情等。

3.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4. 中国的旅游景点:黄山、长江三峡、北京故宫等。

5. 中国的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长城、泰山等。

六、世界的地理环境
1. 世界的大洲分布: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 世界的地理景观:悬崖峭壁、沙漠草原、平原丘陵、高山峡谷等。

3. 世界的地理位置:本初子午线、赤道线等。

4. 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等。

5. 世界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等。

七、世界的国家与地理
1. 世界的国家数量:约200个国家,包括联合国会员国。

2. 世界的国别名称:中国、美国、俄罗斯、巴西等。

3. 世界的首都名称:北京、华盛顿、莫斯科、巴西利亚等。

4. 世界的大洋与海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

5. 世界的地缘政治:东西方国家、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等。

八、世界的经济与贸易
1. 世界的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等。

2. 世界的产业分布: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业等。

3. 世界的贸易方式:国际贸易、自由贸易、区域贸易等。

4. 世界的货币名称: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等。

5. 世界的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

九、人类的生活与发展
1. 人类的聚居地:城市、农村等。

2. 人类的食物与衣物:粮食、蔬菜、水果、衣服等。

3. 人类的生活环境:居住区、学校、医院、工厂等。

4. 人类的科技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产品等。

5. 人类的社会组织: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等。

十、地理知识小结
本文梳理了中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与通信、人口与城市、文化与旅游,以及世界的地理环境、国家与地理、经济与贸易,人类的生活与发展等十个方面的知识点。

同学们在备考前,可以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为考试提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