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市走势
盘点2015年十大牛股

2015年第50期2015宏观·策略|股海冲浪Macroeconomy ·Strategy2015年已至收官阶段。
截至12月24日收盘,年内沪指上涨11.68%,深成指上涨17.41%,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上涨55.96%、89.96%。
在牛市背景下,也相应诞生了一批牛股,其中以协鑫集成以超过8倍的涨幅领衔。
需要指出的是,本刊统计的以下十大牛股,不包括年内上市的新股,以及5月12日至6月12日期间停牌至今未复牌的个股和停牌时间超过一年近期才复牌的个股。
牛股1号:协鑫集成(002506),涨幅862.30%。
此前一度处于濒临破产清算边缘的*ST 超日通过重组,上演了乌鸡变凤凰的案例,公司也由此更名为“协鑫集成”,于8月12日重返A 股。
上市当天盘中涨幅就已达到980.33%,创下摘帽概念股中的“新神话”,而且股价一度涨至19.4元。
复牌时恰逢股灾,在连涨4个交易日后,出现大幅回调,不过年内涨幅依然领跑。
牛股2号:特力A (000025),涨幅770.22%。
该股绝对是当前市场的“妖股之王”,7月份之前,该股一直处于横盘状态,然而从7月9日最低点的9.88元到12月10日的108元,特力A 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暴涨993.12%,市盈率超千倍,多次荣登龙虎榜,市场还流传出“连特力A 主力都还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选择放弃?”的言语。
不过,公司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利好,热点上属于深国企改革,但公司本身也没有重组消息或超级业绩,走出这样逆天成绩,只能说是游资的偏爱。
牛股3号:正业科技(300410),涨幅745.82%。
该股是去年12月31日上市的次新股,上市首日发行价为10.79元,20个交易日就涨到37.5元,随后横盘将近3个多月时间。
该股在5月份初发力,股价一路涨至98.49元。
大盘暴跌期间,公司股价受挫跌到36.82元。
公司因重组从7月初开始停牌,于9月29日宣布复牌,复牌后股价一路暴涨至141.57元。
2015行情回顾

2015行情回顾2015年,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全球金融市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波动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2015年的行情表现,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1. 经济背景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
同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低迷,这也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股市表现2015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次罕见的牛市。
上证综指从年初的3200点一路上涨至6月中旬的5178点,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随着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干预,股市在年中出现大幅调整,引发了全球市场的震荡。
3. 房地产市场201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分化的态势。
一线城市的房价继续上涨,热点城市楼市火爆,而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却面临库存压力和供求失衡的情况。
政府推出多项政策控制房价,但效果并不明显。
4. 外汇市场2015年,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中国央行在8月底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大幅下跌。
这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和恐慌,导致全球市场出现了动荡。
5. 货币政策2015年,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宽松政策,包括降息、降准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
同时,美联储在年底开始加息,也对全球市场造成了冲击。
6. 股票市场改革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政府推出了“新三板”和“股权激励”等政策,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创新企业进入市场。
然而,在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出现了一些乱象,对投资者造成了损失。
7. 经济前景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挑战。
然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包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等。
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总结:2015年,中国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都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波动。
股市表现的过热和调整、房地产市场的分化、外汇市场的波动以及汇率改革的影响,都对中国经济和投资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5年股市走势

2015年股市走势2015年,全球股市经历了一年波动剧烈的走势,特别是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在2014年末进入了一轮上涨行情,一度创下了历史新高。
然而,2015年初,中国股市出现了明显的回调,成为全球股市的焦点。
一月份,中国股市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趋势。
这一跌势源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以及监管机构对杠杆融资的限制。
这些因素导致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股市大幅下跌。
上证综指一度跌破3000点,创下了七个月来的新低。
二月份,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股市。
例如,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股市熔断机制,并鼓励投资者购买股票。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股市出现了一定的反弹。
三月份,中国股市再次出现了大幅下跌。
这一次的下跌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以及对政府干预措施的怀疑。
上证综指再次跌破3000点,创下了七年来的新低。
四月份,中国股市开始逐渐企稳。
政府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措施来稳定市场,例如加大对违规交易的打击力度、减少对股市的干预等。
这些措施逐渐起效,股市开始回升。
五月份,中国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
市场情绪好转,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
上证综指一度涨至4000点以上,回到了年初的水平。
六月份,中国股市再次出现调整。
这一次调整的原因主要是全球股市的波动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担忧。
中国政府继续采取措施来稳定市场,但效果有限。
七月份,中国股市再度下跌。
中国政府宣布对股市进行救市,例如设立了股市维稳基金,但市场信心依然疲软。
八月份,中国股市继续下跌。
此时,中国政府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措施,例如暂停上市、禁止大股东减持等,以阻止股市进一步下跌。
九月份,中国股市开始企稳。
政府的措施逐渐见效,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
十月份,中国股市进一步回升。
政府的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
十一月份,中国股市延续了上涨趋势。
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逐渐恢复,股市表现较为稳定。
十二月份,中国股市继续上涨。
年底效应以及政府的稳定措施推动了股市的上涨。
2015年股灾基本情况、原因、解决方法

2015年股灾的基本情况:从2014年11月份开始,我国股市迎来了“大爆发”,在持续期间内,股市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然而今年下半开始,这种趋势急转而下,最终形成了“股灾”。
截止2015年7月2日,A股这波下跌,跌幅超过50%的股票有450只,除去停牌的股票,占比19.23%;跌幅超过40%的股票有1511只,占比64.6%;跌幅超过30%的股票有1932只,占比82.6%。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沪指连续下挫近1500点,给市场和投资者以重重一击。
这是一波群体性灾难,惨烈的下跌让市场几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2015年中国“股灾”形成的原因分析:造成本次股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具体来看,总结如下:(一)客观原因1、经济运行规律(1)技术分析层面如下图所示,是截止到今年8月27日,上证指数的K线图,图形的形状与著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十分吻合。
图中,第5浪代表了今年大牛市的过程,当股市达到一定高度后,必然会开始下跌,且下跌的幅度要和之前的涨幅大致相当,这就是图中的a浪,也就是6月份股市的第一次暴跌。
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这次下跌超出了本来的下跌幅度,从而形成了“股灾”。
理论来讲,股市的这次下跌属于正常现象,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它却超出了正常范围,这就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控制股票的超跌幅度,使经济恢复正常的运行规律。
(2015年2月----8月上证指数K线图)(2)中国经济的走势在2014年以来的“房地产化”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通过倾向性的政策推动中国股市的繁荣来摆脱当时经济的困境。
但是如果股市暴跌,其作用是反方向的,这种反向的作用会使得股市大幅震荡,甚至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这也正是这次“股灾”形成的原因之一。
2、环境因素(1)中国股市的过度杠杆化无论对于外资还是内资来说,抓住机会做空市场,以获得超额的利润,是投资者的“本职工作”。
2015年股灾回顾

6月9日中国中车近涨停开盘5分钟内股价跳水至跌停。后又反弹,但最终跌停附近报收。
6月12日再创本轮牛市新高5178.19点
6月23日,5178后仅第五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出现4264的低点,低点相比最高价跌去18%,留下两个跳空缺口。但市场随后开始反弹。
5月28日,汇金公司减持了工行与建行的股份,中国核电单只个股冻结的资金量超过1万亿,上证指数暴跌6.50%。
6月3日,国泰君安上市过会,单只新股冻结资金超过3万亿元。
6月5日场外资金入市仍然较为积极,两融余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基金发行热度升温,阳光私募发行力度也很大。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推动了股指的大幅攀升。同时,券商通过降低折算率和约束配资等方式来控制两融和其他杠杆资金的快速扩大,可能对资金入市的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沪深两市开盘即跳空冲破5000点。
5月4日上证指数日线MACD顶背离。5月5日、6日、7日,由于打新冻结大量资金,上证指数出现了牛市中极罕见的连续三根大阴线。同样,这次也很快收复失地创出新高。下跌的主要动力集中在前期涨幅过大的中字头股票、电力、钢铁等板块上。
5月11日大盘基本企稳,牛市的调整暂时告一段落,后期股指的持续走高将是大概率事件。
7月9日全线涨停,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带队到证监会排查近期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的线索。沪指回到3700点。
8月17 日沪指逼近4000点,8月18日至8月26日,短短7个交易日内留下六根大阴线和两个向下跳空缺口,上证指数自3999点跌至2850点,市场开始反思国家队救市选股策略,巨额利益面前是否存在老鼠仓,内幕交易,8月11日,811汇率改革,人民短时间内连续贬值。国家队主战场在汇市无暇他顾。
2015年A股走势路线图

预测轮盘:2015年A股走势路线图2015年第一周的股市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周一演的是爱情片,沪指跳空高开高走,站稳3300点,激发了股民轰轰烈烈的股市爱情。
周二周三上演的是艺术片,沪指不温不火,创业板大涨,激发了股民对新兴产业股票未来的艺术想象力。
周四上演的是恐怖片,沪指大跌80点,市场开始恐惧大盘见顶。
周五上演的是A片,股民才知道指数也会像A片里一样做俯卧撑:沪指盘中上拉100点,然后快速回落,把追买大盘股的人全部进套。
下周的股市会如何运行?2015年的股市还会大涨吗?我以为A股的走势,就像本周的大片一样。
一季度是沪指表现时间,这个期间还是沪指的天下。
沪指有望突破3478点的高点。
第二季度,大盘蓝筹股开始休息,创业板的新兴产业股票开始表现。
第三季度,由于经济增长乏力,蓝筹股缺乏业绩支撑,大盘蓝筹股上演踩踏事件。
第四季度,大盘上演俯卧撑,暴涨暴跌。
我们为何如此预测?首先,毫无疑问,目前市场热点仍然是金融股,他们不休息,则指数还会反弹。
但是最迟到3月两会前后,市场风格一定会开始转换。
因为这些A股估值全面超越港股一倍,大盘蓝筹股向上估值修复的空间已经没有。
在沪港通的情况下,A股很难长期估值超越港股。
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已经和美国股市接近。
除了沪指因为银行市盈率较低,仍然存在20%左右的空间之外,其他A股指数估值基本和美国股市水平一致,沪深300指数已经全面超过美国道琼斯指数水平,中国的国企的竞争力和道指29只成分股比较起来,业绩相差巨大。
比较表如下:二季度在蓝筹股回落之后,预计创业板和新兴产业股票会出现上涨。
你可以称为板块轮动。
也可以说补涨行情。
不过在股市所有股票都上涨过后,三季度迎来大幅调整的概率很大。
可能上演股市惊魂。
而急跌之后,第四季度一些业绩优秀的股票还会起来,这时指数就不会大涨,最多是上演俯卧撑。
2015年牛市收益

2015年牛市收益(最新版)目录1.2015 年中国股市的牛市情况2.牛市中的收益表现3.牛市收益的原因分析4.牛市收益对投资者的影响5.总结正文2015 年牛市收益2015 年,我国股市迎来了一波牛市行情,上证指数在短短几个月内上涨了近 50%,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涌入股市。
那么,在这场牛市中,投资者们的收益情况如何呢?一、2015 年中国股市的牛市情况2015 年初,中国股市从 2014 年的低迷中逐渐走出,开始呈现出牛市的迹象。
3 月份,上证指数突破 3000 点大关,标志着牛市正式来临。
此后,股市一路高歌猛进,6 月份上证指数更是触及 5178 点的阶段性高点。
然而,好景不长,6 月中旬开始,股市急转直下,出现了剧烈震荡,8 月底上证指数已跌至 3000 点左右。
二、牛市中的收益表现在这波牛市行情中,投资者的收益表现不一。
对于那些把握住时机、选对个股的投资者来说,收益相当可观。
据统计,2015 年上半年,超过半数的股民收益在 50% 以上,甚至有部分投资者收益超过 100%。
然而,那些在牛市顶点入场、没有及时止损的投资者,收益则大幅缩水,甚至出现亏损。
三、牛市收益的原因分析1.政策推动:2015 年,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推出了一系列刺激股市的政策,如降准、降息等,这为股市的上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资金涌入:在牛市行情的推动下,大量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股市,使得股市的资金面变得宽裕,推动了股市的上涨。
3.个股业绩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回暖,许多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开始改善,这为股市的上涨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
四、牛市收益对投资者的影响1.提高投资者信心:牛市行情使得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大增,有利于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股市,推动股市的长期发展。
2.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牛市行情中的收益波动,让投资者认识到股市的风险,提高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3.促进投资者结构优化:在牛市行情中,投资者对个股的选择变得更加重要,有利于推动投资者结构从投机型向价值型转变。
2015年末股市回顾

2015年末股市回顾随着2015年的结束,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一年的股市表现。
2015年对于全球股市来说是一个波动剧烈的年份,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都经历了起伏不定的过程。
让我们来看看全球股市的整体情况。
2015年,全球股市整体上呈现出下跌的趋势。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美国股市在年初表现强劲,但在8月份遭遇了一次重大的调整,导致整体表现不佳。
欧洲股市也受到了希腊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亚洲股市也受到了中国股市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的震荡。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股市的表现。
2015年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年份。
上半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疯狂的上涨,上证指数一度突破5000点大关。
然而,6月份以后,中国股市开始出现大幅下跌,引发了市场恐慌。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稳定市场,包括停牌、限售等。
尽管如此,中国股市仍然无法摆脱震荡的命运。
除了中国股市,其他新兴市场的股市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原材料价格下跌,许多新兴市场的股市都出现了下跌的趋势。
例如,巴西股市受到了巴西经济衰退和政治危机的双重打击,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然而,不是所有的地区都经历了股市下跌。
日本股市在2015年表现出色,主要受益于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
此外,印度股市也表现强劲,受益于印度经济的增长和改革措施的推动。
总的来说,2015年股市的表现令人失望。
全球股市整体下跌,许多股市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
中国股市的震荡更是成为了全球股市的焦点。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股市的投资风险,股市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进行理性投资,分散风险,以应对股市的波动。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全球股市能够恢复稳定,并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2016年股市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股市走势
从整体趋势来看,2015年的股市走势相对较为波动。
在年初至
4月份,股市表现强劲,主要受益于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复
苏的预期。
然而,随后股市开始出现调整,6月份以来进一步下跌,直到8月份达到了最低点。
造成2015年股市走势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
放缓以及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打击。
其次,
2015年股市出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包括限制融资规模、加强对
股市操纵行为的打击等,这些措施一度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此外,2015年还发生了中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即8月24日的股市
暴跌,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股市并非完全下跌,也有一些行
业和个股表现良好。
例如,科技股在2015年表现较好,尤其是互联
网和电子商务相关的公司。
此外,一些受益于国家政策的行业,如
新能源、环保等也取得了较好的表现。
总体来说,2015年股市走势的波动性较大,主要受到经济增长
放缓、监管政策的调整以及国际市场的影响。
投资者在这样的市场
环境下需要保持谨慎,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