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湘乡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编制考试幼儿教师模拟测试题
幼儿教资(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及答案

幼儿教资(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视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
A、分辨力B、视敏度C、视力D、视觉的敏捷程度【答案】B()2、多吃( )可以预防贫血。
A、牛奶..B、肝脏..C、菠菜..D、脂肪【答案】B()3、遗尿症属于儿童行为偏异中的( )A、情绪障碍B、睡眠障碍C、品行障碍D、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答案】B()4、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这是服从了( )。
A、高低规律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C、首尾规律D、大小规律【答案】B【解析】用整只手臂到用手,这是从整体到局部。
()5、在自由游戏中,保育员要认真观察儿童的游戏,()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与适当的指导。
A、与孩子一起游戏B、及时解决儿童的游戏冲突C、了解儿童游戏的真实情况D、做好游戏结束的准备工作【答案】C【解析】不要包办代替。
前面的动作“认真观察”的目的是为乐啥?为了“了解”呗()6、保育员为婴幼儿擦屁股应()。
A、不换纸B、两次用一张纸C、3次用一张纸D、一次用一张纸【答案】D()7、在主动配合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保育员要认真学习本园.本班的教育工作计划,对儿童的().发展目标.教育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A、发展情况B、心理情况C、个别特点D、学习情况【答案】A()8、传染病发生后,保教人员的防护应该做到()。
A、打预防针B、照顾病儿后要用肥皂洗手C、照顾病儿后要用清水洗手D、吃消炎药【答案】B()9、下列关于游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无法进行游戏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答案】C【解析】(1)游戏在幼儿的情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而且还能使幼儿的良好情感得到发扬光大,不良情感得到控制和矫正。
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及答案

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 30分)1、()的早期,以烦躁夜啼、多汗、摇头和秃枕等表现为主A、佝偻病B、肥胖症C、缺铁性贫血D、乙脑【答案】A【解析】婴幼儿营养学知识2、解决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于( )。
A、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B、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观念C、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D、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答案】C【解析】在幼小衔接工作上,只有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并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才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工作。
这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所在。
3、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 )A、心脏B、血液C、胃D、骨【答案】B4、称重时,迅速调正游锤至杠杆( )水平,准确记录显示的刻度数。
A、正中B、偏上C、偏下D、上下摆动【答案】A5、水池清洁的标准要达到( )。
A、水池中无油污、水渍,无头发、饭粒菜渣,池子光滑、清洁B、水池中无牙膏、牙刷、毛巾C、水池中无玩具、牙膏、牙刷、水杯D、水池中无毛巾、衣裤【答案】A6、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
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B、大小规律C、粗细规律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答案】D【解析】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称为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7、预防接种时保育员站在接种的婴幼儿旁边,不应该( )。
A、确认婴幼儿的姓名B、帮助婴幼儿脱上衣.挽袖子C、亲切安慰婴幼儿D、批评婴幼儿【答案】D8、关于保护婴幼儿嗓子的做法,正确的是( )A、教孩子唱大人的歌B、顶着寒风唱歌C、夏天玩得大汗淋漓,马上吃冷食D、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答案】D9、幼儿园活动室的卫生要求包括( )①有足够的空间②有充足的光线③有良好的通风④能够防寒保暖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10、幼儿的科学教育是(),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60题)1、患有“夜盲症”的人可能是体内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 A2、儿童情绪的内隐性出现在()。
A.幼儿初期B.幼儿中期C.幼儿晚期D.小学生初期【答案】 C3、婴幼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人,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 )。
A.呆小症B.异嗜癖C.佝偻病D.坏血病【答案】 C4、下列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A.遗传性B.先天性C.易变性D.稳定性【答案】 C5、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这体现了幼儿教育的()。
A.保教结合原则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D.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答案】 A6、如果确定幼儿的关节脱臼了,不可以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A.不要延误医疗时机,应当立即寻求医疗救助B.不要移动关节C.在患处放置冰块D.自己帮孩子把关节复位【答案】 D7、下列方法中更适合于控制幼儿情绪的是( )A.想象法B.自我说服法C.转移法D.反思法【答案】 C8、以下关于幼儿多动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注意力集中困难是该类患儿突出的、持久的临床特征B.多动症儿童的行为是不经过思考就行动C.对多动症儿童首先注重心理治疗,消除各种紧张因素D.儿童多动症的形成与先天遗传无关【答案】 D9、婴幼儿的“认声”现象通常出现在()A.3-6个月B.6-12个月D.2-3岁【答案】 A10、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
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A.活动目标B.近期目标C.中期目标D.远期目标【答案】 A11、( )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活泼好动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稳定性较强【答案】 D12、幼儿除了能学会有节奏地跟着音乐做动作外,还能初步了解并辨别不同风格音乐的基本性质,其年龄阶段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卷附带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卷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处于心理发展的幼儿期阶段的年龄段是()A.0~3岁B.3~7岁C.7~12岁D.15~20岁【答案】 B2. ()是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程度的知觉,它对于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列从而引导人的运动活动。
A.大小知觉B.方位知觉C.深度知觉D.时间知觉【答案】 C3. 表明患儿病情较轻的症状是( )A.呼吸不规则,时快时慢B.脉搏细而快C.两眼瞳孔大小不同D.脸色红润【答案】 D4. “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A.直接法B.移情法C.活化方法D.游戏化方法【答案】 D5. 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完整连贯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做支柱【答案】 D6. 对游戏材料的添加、组合和回归呈现了游戏材料()的特点。
A.动态性B.多元性C.丰富性D.操作性【答案】 A7. 游戏的特点不包括()A.自主自愿性B.虚构C.功利性D.愉悦性【答案】 C8. 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问题是()。
A.记忆知识B.思维能力C.掌握技能D.非智力因素【答案】 B9.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B.独立性C.人际交往D.规则意识【答案】 C10. 幼儿园应当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小时。
A.2.5B.3.0C.3.5D.4.0【答案】 C11.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查的是()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C.幼儿的规则意识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答案】 B12. 下列不属于风疹症状的为( )A.病初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B.发烧当日或次日出现皮疹C.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D.起病突然、高烧可达40℃【答案】 D13. 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提出“活教育”理论并建立“五指活动课程”的中国教育家是(D)。
A.陶行知B.蔡元培C.张宗麟D.陈鹤琴2、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性决定了学前教育教师劳动的(B)。
A.全面性B.创造性C.示范性D.综合性3、下列关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不恰当的是(A)。
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B.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C.制订作息制度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D.制订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需求4、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
这是由于(B)。
A.按规定不能用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5、下列现象能够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特点的是(C)。
A.儿童开始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B.儿童能抓住毯子的一角,通过拉毯子来取得放在毯子另一角的玩具C.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D.儿童试图打开一个稍开口的火柴盒,失败后,他会缓慢地一张一合小嘴,最后突然顿悟,将手指伸进盒子把它打开6、由于幼儿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及糖元少,不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是(A)。
A.长跑B.投掷C.跳绳D.拍球7、幼儿入、离园的接送人应当是(A)。
A.监护人或委托的成年人B.哥哥或姐姐C.同事或邻居D.同学家长8、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有关的是(A)。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9、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的区别主要是(A)。
①游戏主题来源不同②游戏内容来源不同③游戏中情况的产生不同④游戏过程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做到(C)。
A.将小学内容下放到幼儿园B.大班幼儿不再玩游戏C.幼小衔接工作贯穿整个幼儿期D.大班使用小学低年级的作息时间表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幼儿想象夸张性产生的原因。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 )。
A. 生活习惯与能力B. 保护自身安全C. 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D. 能听懂并理解多种游戏规则答案:D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要求与内容有:1. 日常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作息、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习惯,避免偏食、挑食的习惯,饮食卫生习惯,爱清洁、讲卫生等。
2. 身体认识与保护:主要有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基本功能;懂得保护身体的各部分,了解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了解快乐有益于健康,尝试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
3. 饮食与营养:主要包括情绪愉快,愿意独立进餐;认识常见的食物,平衡膳食,少吃零食,主动饮水;按时进餐,保持清洁,进餐习惯良好。
4. 自我保护能力:主要包括了解玩大型玩具时的安全常识;不玩、不触摸危险品,远离危险源;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跟陌生人走;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知道其含义,能遵守安全规则;知道求助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
5. 热爱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运动游戏的愉快;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愿意尝试用各种简单的器械和玩具运动身体,乐意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并积累经验。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选项A“生活习惯与能力”、选项B“保护自身安全”、选项C“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都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
而选项D“能听懂并理解多种游戏规则”更多是与幼儿的认知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以及社交技能相关,不属于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2、下列不属于幼儿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指导要点的是( )。
A. 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B.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怕困难C. 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D. 全程只用言语指导答案:D解析:在幼儿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要点应当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20题)1、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好奇心【答案】 B2、保护易感儿童最有效的措施是( )A.与病人隔离B.不去公共场所C.进行各种预防接种D.不接触病人用过的物品【答案】 C3、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是新生儿的()。
A.怀抱反射B.抓握反射C.觅食反射D.吸吮反射【答案】 B4、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是()A.选择教育内容B.确定教学方法C.制定教育目标D.创设教育环境【答案】 C5、社会要求与()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B.教育机构C.政府D.父母【答案】 A6、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 )。
A.体重和头围B.头围和胸围C.身高和胸围D.身高和体重【答案】 D7、一位新人园的孩子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下列回答中最合适的是( )。
A.妈妈放学后来接你B.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C.你现在想妈妈了吗?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的D.妈妈下午5点来接你【答案】 C8、.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 )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B.教师自评C.家长评价D.社会评价【答案】 B9、以下哪类方法是按照观察的方式分的?()A.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答案】 B10、有的保育员在护理幼儿生活时,忽视随机地、有意识地实施教育,结果,无意识地影响了幼儿的发展。
A.保教结合原则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D.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答案】 A11、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答案】 B12、(2020年真题)“我跑得快”“我是个能干的孩子”“我会讲故事”“我是个男孩”,这样的语言描述主要反映了幼儿哪方面的发展?A.自我概念B.形象思维C.性别认同D.道德判斯【答案】 A13、研究表明,6岁儿童脑的重量约为成人脑重量的( )A.25%B.60%C.75%D.90%【答案】 D14、( )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 4. 材料分析题 5. 活动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A.探索B.模仿C.交流D.操作正确答案:B解析: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外界的环境对幼儿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父母和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社会性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幼儿参观动物园后记住了猴子、老虎等一些动物形象,这属于()。
A.逻辑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正确答案:B解析:形象记忆是个体对感知过的事物,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的记忆。
幼儿在参观完动物园后记住了动物的形象,属于形象记忆。
3.幼儿边搭积木边说:“这个太小了。
”这是一种()。
A.外部言语B.社会化言语C.内部言语D.自我中心言语正确答案:D解析: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时期在外部言语发展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介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特殊言语形式。
这种言语形式的特点是语法结构与成人的简单语法相似,但多以单一事项为主,不以提供信息、提出问题或交往为目的,常常忽略他人反应和意见。
4.小明是一个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的孩子,但他的兴趣不稳定,粗枝大叶,易分神,从气质类型来分析,他倾向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抑郁质D.黏液质正确答案:B解析: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
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
由此可见,小明属于多血质的气质类型。
5.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水平D.环境因素正确答案:A解析: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对象及其权利、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某些教育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潭湘乡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编制考试幼儿教师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儿童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做手工泥娃娃是属于( )的教学活动方法。
A.游戏法B.操作法C.直观法D.发现法答案::B解析::B【解析】操作法是指儿童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
2.在幼儿园语言教育评价中,主张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评价,这是评价的()A.教师参与原则B.客观性原则C.连续全面性原则D.参照性原则答案::C解析::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运动、全面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是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3.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注意倾听B.言语专业化C.与孩子平等对话D.用点头、抚摸等动作鼓励孩子答案::B解析::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语言要明确、通俗,便于幼儿理解。
4.在教育史上,()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典范,他强调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
”A.福禄贝尔B.卢梭C.裴斯泰洛齐D.夸美纽斯答案::C5.3岁男孩开始出现频繁呛咳后发生面部青紫,首先要考虑()。
A.急性肺炎B.粟粒性肺结核C.气管异物D.药物中毒得分评卷人答案::C解析::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或其深部时,可以引起患儿呛咳、面部青紫、呼吸困难。
解答题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动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必须教会幼儿:(1)通过感知、熟悉、提问、回忆来明确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真正关心或有疑问的问题;(2)分析A己面临的问题,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做猜想和假设;(3)带着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4)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同伴间表现、交流、分享探究过程和结果。
解答题简述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进行幼小衔接工作;(4)加强家庭、幼儿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解答题幼儿教师如何根据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的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教师应按照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适应现象。
感觉会因剌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在幼儿园教学巾,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2)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
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通过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出来。
教学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引起知觉,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了解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解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南是独生子女,妈妈对小南百依百顺,爸爸则非常粗暴。
家里玩具很多,但她看到别人玩什么,她就要什么,还经常和小朋友打架。
老师开始还严厉地责备他,后来也不管了,对于这种情况,爸爸很生气,妈妈非常担心。
问题:分析小南个性的特点以及造成这种行为的成因。
:小南的特点主要是任性、攻击性强,这反映的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环境因素:(1)缺失。
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没有相互学习的机会。
(2)独特。
独生子女经历的独特性致使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
(3)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过度溺爱、过分保护都对其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小南的爸爸妈妈还存在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导致小南出现这些问题。
解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由于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神童方案”等。
一些家长和幼儿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
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使,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问题: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0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幼儿园教育0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政策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両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肀,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
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
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 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6.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有权威的人决定的,不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改变。
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认知处于()A.习俗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前道德阶段D.自律道德阶段答案::B解析::他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7.教师通常在班级设置许多活动区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这遵循的心理发展原则是()。
A.阶段性原则B.社会性原则C.操作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答案::D解析::本体考查第四章环境创设与第一章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原则。
个体差异性是指儿童在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教师提供多种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就是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
8.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岁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B、4C、5D、6答案::B解析::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
3岁幼儿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幼儿开始能正确辨别前后的方位。
9.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 )A.让幼儿学会服从B.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C.便于教师管理D.维持纪律答案::B解析::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常规,持之以恒,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10.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相关规定,幼儿园必须把()放在工作的首位。
A.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和开发孩子的智力B.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和保持孩子愉快的心情C.引导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和培养幼儿互助、合作和分享D.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健康领域指导要点相关内容的考查。
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有:(1)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2)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3)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4)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由此可见,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D。
二、解析题11.请根据下面的素材,设计大班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写出主题活动名称、主题活动总目标、2个子活动。
每个子活动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的主要环节。
大班幼儿正处于恒牙萌发的阶段.在幼儿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幼儿掉牙后,其他幼儿就会围过来观察,有的说“你的牙流血了”,有的说“你的牙齿好黑”,有的说“我看看你的牙”。
幼儿对换牙充满好奇。
解析::大班主题活动:我的牙齿主题活动总目标: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知道牙齿的类型以及乳牙脱落、恒牙萌出的过程及原因。
3.知道换牙期的注意事项。
4.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
活动一:牙齿咔咔咔1.养成良好的用牙卫生习惯。
2.知道牙齿的结构和类型。
3.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
二、活动准备牙齿结构图、用牙习惯图片、刷牙视频。
三、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谜语导入,教师出谜面“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幼儿猜谜底。
2.活动发展(1)教师出示牙齿结构图,引导幼儿认识牙齿的结构、类型。
①切牙、侧切牙:主要功能是切断食物,美观和辅助发音,共有8颗。
②尖牙:俗称犬齿或虎牙,总共4颗,主要功能是穿透、撕裂食物。
③磨牙:总共8颗,磨牙的主要功能是磨碎食物。
④牙齿分为三个部分:牙冠、牙颈、牙根。
牙冠为牙齿显露于口腔的部分:牙颈是牙冠与牙根的交界处,呈一条弧形曲线;牙根是牙颈以下,埋于牙槽骨内的部分。
(2)幼儿讨论并讲述牙齿的功能、作用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3)教师根据用牙习惯图片介绍保护牙齿的方法(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等)。
(4)幼儿观看刷牙视频,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式(上面的牙齿从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齿从下往上刷,刷刷小舌头)。
3.活动结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保护牙齿的方法以及正确的刷牙方式。
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画一个自画像,并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到作品展示区。
活动二:换牙知多少一、活动目标1.养成良好的换牙期的卫生习惯。
2.知道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了解乳牙脱落、恒牙萌出的过程。
3.了解不同国家换牙的习俗,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二、活动准备换牙期卫生习惯和换牙习俗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教师请两个小朋友(一个已经换牙"三、问答题12.(2021年上半年真题)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玩具灶(见右图),投放了羽毛、棉花、小木棒、乒乓球等不同材质的物品和扇子,让幼儿猜测哪些物品能被风吹起来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