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目的:1.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注意事项:1.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的食道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2. 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

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 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

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内的深度为55~60 cm。

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

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置管时间延长。

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

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

作肠内减压时,若估计长度已达肠腔,但未抽出肠液时,可将减压管插至胃的长度再细心缓慢插入,动作轻柔,直至成功。

食道癌手术日晨常规置胃管时,通过梗阻部位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食管穿孔。

可将胃管置于梗阻部位上端,待手术中直视下再置于胃中。

3. 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应停止饮食和口服药物,若需从胃管内注入药物,应夹管1~2h,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

中药应浓煎,每次100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

4. 要随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合瘘。

胃肠减压技术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评分标准
5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适时安抚情绪
3
撤去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3
拔管
携用物至床旁,用两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4
解释拔管原因,如何配合
3
置弯盘于患者颌下,夹紧胃管末端,轻轻揭去固定的胶布
3
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叮嘱患者生深呼吸,在患者呼气时拔管,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到咽喉处快速拔出
5
将胃管放入弯盘,移出患者视线
2
清洁患者口鼻、面部,擦去胶布痕迹,协助患者漱口,撤去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3
整理用物,按规范处置,洗手。
2
记录插管时间,胃内容物颜色、性质、量等,签名
3
质量评定
关爱患者,护患沟通有效
2
逻辑性强、操作熟练
5
理论提问
3

分1Biblioteka 0签名4操



插管
核对确认医嘱:患者床号、姓名、医嘱时间、医生签名
2
携用物至床旁,用两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4
自我介绍(职务、姓名),解释操作目的、程序,如何配合,询问二便
2
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昏迷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有义齿者取下义齿,将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弯盘置于便于取用处
3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着装整洁
2
环境:病室整洁明亮、宽敞舒适
1
用物准备:治疗盘(含治疗碗、镊子、止血钳、压舌板、纱布、胃管、50ml注射器、液体石蜡油、治疗巾)、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棉签、胶布、手套、听诊器、弯盘、少量温开水、(免洗)手消毒液、医嘱执行单、医疗垃圾桶、可回收污物桶。必要时准备漱口或口腔护理用物及松节油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2
2
3
4
2
2
4
4
4
3
4
3
14
2
2
5
整 理
5分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速干手消毒
2、分类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3
2
评 价
10分
1、在规定时间内(15min)完成
2、动作准确
3、护患沟通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
2
3
5
提 问
5分
相关知识
5
合 计
100分
4、将胃管放入治疗碗内
5、戴手套,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6、测量长度
7、润滑胃管前端
8、胃管放置于碗中端至枕边
9、插管到咽喉部(10~15cm)时,嘱患者吞咽,观察胃管有无盘踞在口中
10、插管手法正确、深度适宜
11、昏迷患者插管方法正确
12、正确处理插管过程出现的故障
13、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①用注射器连接胃管回抽有胃液或者胃内容物;②用注射器向胃内注射5-10ml空气,用听诊器在上腹部有听到气过水声;③胃管末端没入装水的碗中,观察有无气泡冒出)
14、固定正确、美观牢固
15、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和负压装置连接,调整负压,妥善固定于
于床旁,撤去治疗巾、告知患者带管过程注意事项,不可自行拔
除胃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6、胃肠减压期间,每日给予口腔护理
17、胃管不通畅时,用20ml的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反复冲洗直至通

18、注意观察和记录胃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3
2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项 目
项目
得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专业:姓名:用时:
项目
操作要求及标准
分值
得分
操作准备10分
1.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2.用物准备:PDA、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或凉开水、一次性胃肠减压包(治疗巾、手套、一次性胃管、液状石蜡、纱布、镊子、弯盘)20ml注射器、棉签、胶布、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手电筒、别针、消手液。
5
注意事项10分
1.观察引流的通畅、颜色、性质、量,并记录报告24h总量
5
2.留置期间每日口腔护理
5
3.如有胃管不通畅,遵医嘱少量、低压冲洗,防术后吻合口瘘和出血
5
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5
考官签名:日期:
5
操作要点70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医嘱及患者(PDA)
5
2.根据病人病情、年龄选择合适胃管,告知胃肠减压的目的、意义,取得患者合作
5
3.了解、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鼻腔情况等
5
4.安置病人于相应体位
5
5.六步洗手法洗手,颌下铺巾,放弯盘,清洁鼻腔
3
6.戴手套,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3
7.测量插管长度(病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约45~55cm,必要时标记
5
8.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告之配合方法,将胃管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时,嘱病人下颌贴近胸骨柄并作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
5
9.证实胃管在胃内:可选用以下一种方法①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从胃管注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管牢固(鼻翼、脸颊)、美观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得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目得:1。

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得症状。

2。

进行胃肠道手术得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

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与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与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得恢复。

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得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与协助诊断注意事项:1。

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得食道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2。

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得长度就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

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内得深度为55~60 cm、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起到良好得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cm以上。

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置管时间延长。

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得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得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

作肠内减压时,若估计长度已达肠腔,但未抽出肠液时,可将减压管插至胃得长度再细心缓慢插入,动作轻柔,直至成功、食道癌手术日晨常规置胃管时,通过梗阻部位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食管穿孔。

可将胃管置于梗阻部位上端,待手术中直视下再置于胃中、3、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应停止饮食与口服药物,若需从胃管内注入药物,应夹管1~2h,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

中药应浓煎,每次100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4. 要随时保持胃管得通畅与持续有效得负压,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合瘘。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 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    评分标准

未查对-2一项不符合要求-2卧位不符合要求-2一项不符合要求-1未戴手套-2未检查通畅-2测量长度不准确-3未润滑-2进管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不检查-5(口述)。

插胃管动作过重-5,未嘱咐病人作吞咽配合-3,插管一次不成功-10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科室: 姓名: 监考人 :标 准分值扣分标准(一) 评估与解释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评估患者鼻孔是否通畅。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目的、过程、及操作中配合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1055未评估鼻腔情况-2解释不到位-2(二)准备1、环境准备:环境安全、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

2、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碗2个内盛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治疗巾、小药杯(内放石蜡油棉球)、弯盘;胃管、50ml注射器、纱布、胶布、胃管标示及管道滑脱标示、镊子、止血钳、弯盘、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无菌手套,执行单。

10235一项不符合要求-1一项不符合要求-1缺一件-1一件不符合要求-0.5(三)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及执行单,根据病情、年龄,选择合适的胃管。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查对床号、姓名、年龄,备胶布。

2、病人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颌下铺治疗巾,弯盘置于口角旁,清洁鼻孔。

3、戴手套。

4、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插管长度(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下的长度),必要时用胶布作标记。

5、润滑胃管前端。

6、再次核对床号、姓名。

左手以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到咽喉部时(约10—15厘米),嘱病人做吞咽758 5 25 220 未核对-2,7、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证实在胃内后,脱手套,胶布固定胃管。

胶布固定不符合要求-1缺一步-1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所需长度。

插管时出现恶心不适应应休息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随后再插入。

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插管过程中如果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插。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5
5、左手托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延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喉部(约14~15cm)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同时迅速将胃管插入。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10
6、昏迷患者应现将其头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cm),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
7、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待病人休息片刻后重插。
8、确定是否在胃内。
(1)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能抽出胃液。
(2)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从胃管快速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无气体逸出。
8
9、证实胃管在胃内,脱手套,用胶布固定于一侧鼻翼及颊部。
5
10、将胃肠减压器排气后连接胃管末端。
5
11、妥善固定于床旁。
5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分


人员: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治疗盘内置压舌板、胃管、50ml注射器、纱布2张,液体石蜡,无菌手套、弯盘、胶布、棉签、治疗巾、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治疗碗内盛温开水。
5
患者及环境: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插管经验,选择合适的胃管。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5
操作流程
1、将用物携至患者处,核对,解释,告知患者∕家属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5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颌下铺治疗巾。
5
3、清洁鼻腔,准备胶布。戴手套取胃管。
5
4、测量插管长度(成人45~55cm,按患者的身高体型延长5~10cm;婴幼儿14~18cm,即从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标记胃管刻度,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

胃肠减压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的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2.评估口腔黏膜、鼻腔及插管周围皮肤情况;了解有无食道静脉曲张。

3.评估胃管的位置、固定情况及负压吸引装置工作情况。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评估腹部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二)操作要点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清洁鼻腔,测量插管长度(从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2.润滑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

3.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固定。

4.正确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写上日期和时间,负压吸力不可过强,以免堵塞管口和损伤胃黏膜。

5.保持胃管通畅,定时回抽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10-20m1生理盐水冲管。

6.固定管路,防止牵拉,并保证管路通畅,并贴上管道标识,注明时间。

7.记录24h引流量。

8.口服给药时,先将药片碾碎溶解后注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管30min o9.遵医嘱给予口腔护理一天两次。

10.必要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11.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12.拔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患者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及家属防止胃管脱出的措施。

(四)注意事项1.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时,应先撤去枕头,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2.插管时患者出现恶心,应休息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再插入,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组等情况,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入。

3.食管和胃部手术后,冲洗胃管有阻力时不可强行冲洗,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4.长期胃肠减压者,每月更换胃管1次,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胃肠减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用于减轻和预防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积聚引起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
1. 病人准备
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前,医务人员需确保病人在操作前已经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同意。

同时,需要检查病人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和需要减压的原因。

2. 器材准备
准备好必要的器材:胃管、吸引瓶、注射器、生理盐水、消毒剂、手套等。

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 操作步骤
(1)洗手并戴上手套,保持操作的卫生。

(2)为病人选择适合的体位,通常是半坐位或左侧卧位,有助于胃肠减压操作的进行。

(3)取出预先准备好的胃管,并将其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以润滑并减少病人不适感。

(4)擦拭病人口腔,确保口腔的清洁,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5)将胃管插入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不适感和反应,适当停止或调整插入速度。

(6)胃管进入胃后,将吸引瓶连接到胃管的一端,并确保连接牢固。

(7)调整吸引瓶的负压,通常设定在-40 cmH2O左右,以便有效吸引胃部积聚的气体和液体。

(8)观察吸引瓶内的气体和液体,确认减压效果。

(9)操作完成后,逐步拔除胃管,并观察病人的反应。

评分标准:
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病人的耐受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
1. 操作准确性:
(1)插管是否顺利完成;
(2)胃管位置是否正确,即是否成功插入胃内;
(3)胃管固定是否牢固,不易脱落;
(4)减压效果是否明显,即吸引瓶内是否有气体和液体聚集。

2. 病人耐受情况:
(1)病人的不适感是否得到有效缓解;
(2)病人是否有呕吐、咳嗽、窒息等不良反应;
(3)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是否稳定。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以提高操作的效果和病人的耐受性。

在胃肠减压技术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质量的评估。

只有准确和规范的操作,才能确保减压效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不适感。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不断学习和改进操作技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