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正常值与意义
血常规报告单各项解读

血常规报告单各项解读血常规是一项常规的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贫血、感染、炎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血常规包括了多个指标,比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等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以下将对血常规报告单的各项指标进行解读。
1.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细胞,红细胞计数指的是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
正常值范围在4.3-5.8 x 10^12/L。
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贫血,偏高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情况。
2. 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携带氧气到全身。
正常值范围在130-175 g/L。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可能表示贫血,偏高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情况。
3.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是红细胞平均大小的一个指标,单位通常为fL。
正常值范围在80-100 fL。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可能表示巨细胞性贫血,偏低可能表示小细胞贫血。
4.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DW是红细胞大小的变异范围的一个指标,用于评估贫血类型。
正常值在11.5-14.5%。
RDW偏高可能表示贫血的类型较多,需要进一步检查。
5.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片段,参与凝血过程。
正常值范围在100-300 x 10^9/L。
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表示出血风险增加,偏高可能表示炎症或感染等问题。
6.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成分,用于对抗感染和炎症。
正常值范围在4-10 x 10^9/L。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功能受损。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上指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做出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血常规报告单中各项指标的解读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不能脱离临床实际进行分析。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解读,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讨论。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引言概述:临床常用检验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状况、病理变化及身体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正常值是指在特定人群中,健康状态下被认为正常的某项指标的取值范围。
了解临床常用检验的正常值及其意义,有助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
正文内容:一、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评估人体整体健康状况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指标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血液中氧气的输送情况,了解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其他相关疾病。
2. 白细胞计数是判断人体免疫功能及感染状况的指标之一,正常范围内的白细胞计数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统较为正常。
3.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血液凝血功能,了解血小板的数量有助于判断出血性疾病。
二、肝功能检验肝功能检验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及诊断肝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指标有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AST和AL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健康人的AST和ALT水平相对较低,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肝功能异常、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的存在。
2.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是评估胆道系统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胆红素水平表明胆道系统功能较为正常。
三、肾功能检验肾功能检验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及诊断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指标有尿素氮、肌酐、尿酸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较为正常。
2. 尿酸是检测体内尿酸代谢情况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尿酸水平表明尿酸代谢相对平衡。
四、血脂检测血脂检测是评估血液脂质状况及诊断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指标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以下是血常规检查中常见的各项指标以及它们的临床意义: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到人体各个部位。
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贫血的程度,太高或太低都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红细胞计数异常可能表明出血、骨髓功能异常等疾病。
3.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意味着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问题。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小板计数过低则可能引发出血风险。
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MCV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或疾病。
6. 血红蛋白浓度(MCH)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MCH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或疾病。
7.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平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MCHC 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或疾病。
8.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表示红细胞体积的变异范围。
RDW异常可能意味着贫血类型或疾病。
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
NEUT%的变化可能与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问题有关。
10.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淋巴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淋巴细胞的比例。
LYMPH%的变化可能与免疫系统问题有关。
11.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单核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单核细胞的比例。
MONO%的变化可能与感染或免疫系统问题有关。
12. 嗜酸细胞百分比(EO%)嗜酸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嗜酸细胞的比例。
EO%的变化可能与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有关。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血常规检验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评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况的一种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验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其他参数如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白细胞分类计数等。
这些指标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抗炎、抗感染和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监测治疗效果。
1.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范围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通过红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排除贫血的疾病。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出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暗示有感染或者炎症的存在。
3. 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浓度是指血液中单位体积的血红蛋白含量。
通过血红蛋白浓度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有助于发现和诊断贫血疾病。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与血液凝固和止血有关。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凝血异常。
5.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通过检测MCV可以评估红细胞体积的分布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6.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血液中平均每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MCHC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原因,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7. 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血液中单个红细胞中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8.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在白细胞计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种类的白细胞数量。
血常规范围

血常规范围血常规(complete blood count,CBC)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常规检查,用于评估和诊断各种疾病的指标之一。
下面是关于血常规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和意义。
1. 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
正常成人男性的血红蛋白范围一般为130-175g/L,女性为115-150g/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液浓缩。
2.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范围为男性4.3-5.8×1012/L,女性为3.8-5.1×1012/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液浓缩。
3. 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
正常范围为320-360g/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红细胞液体过少,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红细胞液体过多。
4.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白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范围一般为4-10×109/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低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
5.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血小板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范围一般为125-350×109/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出血倾向,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液凝结功能异常。
以上是血常规中常见指标的正常范围和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正常值的范围可能会因不同的实验室和仪器而有所差异,请根据具体情况参考。
此外,血常规结果的分析需要综合其他临床指标,配合病史、体征等综合判断。
如果发现血常规指标异常,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血常规报告单各项解读

血常规报告单各项解读血常规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查项目,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和指标的检测,可以全面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以下是关于血常规报告单各项指标的解读。
1.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携氧的主要细胞成分,红细胞计数反映了人体内的氧供需关系。
正常成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4.3-5.8×10^12/L。
若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贫血或流血所致;若高于正常范围,则可能是患有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
2. 血红蛋白(HG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负责携氧并将二氧化碳运往肺部。
正常成人的血红蛋白范围为130-175 g/L。
血红蛋白水平高低可反映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3. 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压积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通常受红细胞数量和大小的影响。
正常成人的红细胞压积范围为39-50%。
红细胞压积水平高低可辅助诊断贫血、脱水和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4.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红细胞平均体积的指标,可用于鉴别贫血的类型。
正常成人的平均红细胞体积范围为80-100 fL。
MCV高低可帮助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等疾病。
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每个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正常成人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范围为27-34 pg。
MCH高低可帮助诊断各类贫血的类型。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血红蛋白浓度的平均指标。
正常成人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320-360 g/L。
MCHC异常可以帮助诊断贫血类型。
7.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参与凝血过程。
正常成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过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常规的一项检查项目,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成分,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血常规报告单是由临床检验科出具的一份详细报告,其中包含了多个指标的检测结果。
下面我们将对血常规报告单中常见的指标进行解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1.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它携带着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体内进行输送。
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贫血情况,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为130-175g/L,女性为115-150g/L。
如果血红蛋白值偏低,可能提示贫血的存在,需要进一步检查原因。
2.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反映了体内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计数参考范围为4.3-5.8×10^12/L,女性为3.8-5.1×10^12/L。
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与贫血、失血等疾病有关,而偏高可能与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等有关。
3.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是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细胞,血小板计数反映了体内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偏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偏高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是机体的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和抵抗感染。
白细胞计数的测定值可以反映出机体的免疫状况。
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10×10^9/L,偏高可能表示机体正在发生感染或炎症,而偏低可能表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5.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大小,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正常红细胞平均体积范围为80-100fL,偏高可能表示巨细胞性贫血,而偏低可能表示小细胞性贫血。
6. 血红蛋白浓度(MCHC)。
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红蛋白的质量。
正常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320-360g/L,偏高可能表示脱水或血液浓缩,而偏低可能表示贫血。
怎么看血常规报告单

怎么看血常规报告单目录1. 血常规报告单分析1.1 红细胞指标1.1.1 红细胞计数1.1.2 血红蛋白浓度1.2 白细胞指标1.2.1 白细胞计数1.2.2 中性粒细胞比例1.3 血小板指标1.3.1 血小板计数1.3.2 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常规报告单分析红细胞指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所含红细胞的数量,是评价患者贫血症状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4.3-5.9×10^12/L,正常成年女性的范围为3.5-5.0×10^12/L。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红蛋白质量,是评价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130-175g/L,正常成年女性的范围为120-160g/L。
白细胞指标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所含白细胞的数量,是评价机体炎症和免疫功能的指标。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0-10.0×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是白细胞分类计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机体炎症病变的程度。
正常成年人的中性粒细胞比例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所含血小板的数量,是评价机体止血功能和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是指单位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大小,也是反映机体止血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成年人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范围为7.5-11.5 f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检查正常值与意义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正常参考值]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6、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7、出血时间测定(BT)[正常参考值]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8、凝血时间测定(CT)[正常参考值]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血液常规检验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男4.0~5.5T/L;女3.5~5.0T/L;新生儿6.0~7.0T/L。
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100fl红细胞体积(HCT)参考值:男0.4~0.5L/L;女0.37~0.48L/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7~34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20~360g/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参考值:11.5%~14.5%红细胞平均厚度(MCT)参考值1.7~2.5μm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成人4~10G/L;小儿5~13G/L;新生儿15~20G/L。
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百分率参考值:1%~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绝对值参考值:0.04~0.5G/L中性白细胞百分率(%N)参考值:50%~7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参考值:2.0~7.0G/L杆状核与分中核比值参考值:1:13淋巴细胞百分率(%L)参考值:20%~40%淋巴细胞绝对值(L YM)参考值:0.8~4G/L单核细胞百分率(%M)参考值:3%~8%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参考值:0.12%~0.8g/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参考值:0.5%~5.0%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参考值:0.02~0.5G/L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参考值:0~1%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参考值:0~0.01G/L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参考值:0.02~0.5G/L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参考值:成人0.5%~1.5%,儿童2%~6%,绝对值24~84G/L。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SRBC)参考值:<0.01%红细胞沉降率(ESR)参考值:魏氏法男性:0~15mm/1h;女性:0~20mm/1h。
红斑狼疮细胞(LEC)参考值:阴性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血液总血量: 65--90ml/kg,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血浆:1.024--1.029渗透(量)压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红细胞数: 男(4.0--5.5)×10^12/L(4.0--5.5×10^6/ul) 女(3.5--5.0)×10^12/L(3.5--5.5×10^6/ul)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红细胞压积: 男0.4--0.5(40--50vo%) 女0.37--0.48(37--48vol%)红细胞平均直径: 7.33±0.29um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 29.36±3.43pg(29.36±3.43uug)红细胞平均体积(V): 93.28±9.80fl(93.28±9.80um^3)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 0.31--0.35(31--35%)网织红细胞数: 0.005--0.015(0.5--1.5%)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
白细胞数: (4--10)×10^9/L(4000--10000/ul)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0.5--0.7(50--70%)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淋巴细胞:0.2--0.4(20--40%)单核细胞:0.01--0.08(1--8%)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0.05--0.30)×10^9/L(50--300/ul)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ul)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0.5--6min凝血时间: (毛细管法)3--7min (玻片法)2--8min (试管法)4--12min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血块收缩时间: 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收缩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5--45sec凝血酶时间: 13--17sec复钙时间: 1.5--3min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正常值在4--6min内,基质血浆凝固时间为9--11sec。
病人标本与基质血浆混合后的最短时间比正常值>5sec表示不正常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10--15sec全血凝块溶解试验: 正常人在24--48h内不发生溶解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正常>120min,可疑70--90min,阳性<70min纤维蛋白溶酶活性:0--15%纤维蛋白溶酶原:6.8--12.8U血浆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阴性乙醇凝试验: 阴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定量测定胶乳凝集法:4.69±1.75mg/l(4.69±1.75ug/ml)简易法<1:8滴度红细胞沉率(ESR)短管法(Cuter法): 男0--8mm/h 女0--10mm/h长管法(Wetergren法): 男0--15mmh/h 女0--20mm/h四氮蓝(NBT)试验: <10%血液化学全血葡萄糖:3.9--5.6mmol/L(70--100mg/dl)尿素: 3.2--7.0mmol/L(19--42mg/dl)尿素氮:3.2--7.0mmol/L(9--20mg/dl)非蛋白氮:14.3--25.0mmol/L(20--35mg/dl)尿酸:119--238umol/L(2--4mg/dl)肌酐:88--177umol/L(1--2mg/dl)肌酸:230--530umol/L(3--7mg/dl)丙酮酸:45--140umol/L(0.4--1.23mg/dl)血脂总脂:4.5--7.0g/L(450--700mg/dl)胆固醇酯:2.8--6.0mmol/L(110--230mg/dl)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的0.70--0.75(70--75%)磷脂:1.7--3.2mmol/L(130--250mg/dl)甘油三酯:0.23--1.24mmol/L(20--110mg/dl)心功能检查每搏排血量(SV) 男95.53±5.6ml/次女76.99±4.1ml/次心排血量(CO) 男6.44±0.32L/min 女5.49±0.291/min心脏指数(CI) 男4±0.5L/min/m^2 女3.7±0.5L/min/m^2喷血(射血)分数(EF) 0.42--0.80(42--80%)左心室舒X末压(LVEDP) 4--8mmHg(0.533--1.07kPa)肺毛细血管总阻力(PWP) 3.5--7.5mmHg(0.46--1.0kPa)周围血管总阻力(TPR)1300--1800dyne.sec.cm^-5周围血管阻力800--1200dyne.sec.cm^-5肺小动脉阻力47--160dynexsec.cm^-5肺总阻力200--300dyne.sec.cm^-5每搏作功指数45--75g/m^2/次臂至舌循环时间9--16(平均12)sec臂至肺循环时间4--8sec肺至舌循环时间4.5--10sec右房平均压0--5mmHg(0--0.677kPa)右室收缩压15--30mmHg(2.0--4.0kPa)右室舒X压0--5mmHg(0--0.677kPa)上腔静脉压力3--6mmHg(0.4--0.08kPa)中心静脉压60--100mmH2O(0.588--0.981kPa)肺功能测定肺活量男2.31L×BSA,女1.80×BSA(BSA为体表面积m^2)残气量男1.53L女1.02肺总量男5.02L女3.46L残气/肺总量男0.307(30.7%)女0.29(29%)无效腔量男0.128L 女0.119L内分泌功能测定生长激素(GH)血浓度成人<3ug/L(<3ng/ml),儿童5ug/l(5ng/ml)促甲状腺素(TSH) 1--3mu/L(1--3uU/ml)泌乳激素(PRL) 男性6.0--0.6ug/L(6.2--0.6ng/ml)女性9.0--0.6ug/L(9.0--0.6ng/ml)正常人的生理指标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是::巴甫洛夫现代人脑重约占体重的:1/40通常所说的“生命中枢”是指:延脑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枢纽部位是:下丘脑下面哪种腺体导致武松和武大郎的身高产生巨大差距:脑垂体脑垂体分泌的激素是:生长激素脑干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和心跳正常人体体细胞有多少条染色体:46条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在一分钟内约跳多少次:70正常人的血液容量约占本人体积的:1/14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多少成分的酒精:0.003%正常肝脏的软硬程度如同:口唇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总数是多少:4000—10000个/微升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多少:7%---8%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6--8%正常成人男性女性谁的心率稍快:女性正常成人的脊柱有几个生理弯曲:4一般而言,男性与女性相比,谁的抗寒能力较强:男性一般来讲,男性的声带比女性的:长一般情况下,婴儿在哪个时期长出乳牙:6-8个月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身上,大约有多少个细胞:1800亿构成头发的细胞是:死细胞减数分裂是生成什么细胞的分裂过程:生殖细胞同样碰撞后为什么头上会起包,别的地方不起包:头部没有足够脂肪层成人全身有多少块骨头:206块成人的胃容积有多大:3000毫升左右成人的头发总数约有多少万根:10万成人恒牙共有多少颗:32成人正常的脉压差(收缩压与舒X压之差)为:35--45成年人的鼻子一天要处理大约多少立方米的空气:14立方米百会穴在:头顶正中我们所说的“青筋”其实是:静脉血管把人类血液分为A型、B型、O型或AB型的依据是:红细胞具有不同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