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参考题目

合集下载

历史小论文题目

历史小论文题目

历史专业论文题目本科生论文题目(赵兴胜)1.近代中国的经济学家(群体或个体的研究)2.近代中国的大学校长(群体或个体的研究)3.近代中国的公务员待遇研究4.近代中国教师待遇问题研究5.近代中国军人待遇问题研究6.近代中国的学费问题研究7.民国时代上层社会生活问题研究(资本家、政府高官、世家大族的财富收支、家庭教育、婚丧嫁娶等等)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杨加深)1.中国书法歌诀研究――草书(今草)2.中国书法歌诀研究――篆书3.中国书法歌诀研究――章草4.中国书法歌诀研究――版平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胡新生)1.周代的食物与食礼研究2.汉代的食物与食礼研究3.战国时代的心理分析成就4.刘台拱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李巍)1.加拿大联邦制的建立2.加拿大走向独立的宪政道路3.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历史渊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徐畅)1.抗战时期中共的对外宣传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对外宣传3.图像里的历史——以近代某一时期政治漫画为中心4.国民情绪与近代中国外交(以某一事件为中心)5.国民情绪与近代中国政治(以某一事件为中心)6.近代民族危机与史学使命7.近代“社会公平”思想与“平均主义”思想辨析8.孙中山晚年思想再研究9.陈独秀晚年思想再研究10.胡绳晚年思想再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牛淑萍)1.试论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2.试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试论19与20世纪之交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晁中辰)1、论明初的对外政策2、明清时期的海外移民3、明清谏议制度研究4、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董宝讯)1.农业学大寨运动评析2.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3.“大跃进”时期社会心态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周晓瑜)1.龚自珍史学思想研究2.黄宗羲历史批判思想3.欧阳修《正统论》分析4.论班固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张熙惟)1、金代史学家王若虚史学思想评价。

2、元代学者张起岩史学思想评价。

3、清代史学家马骕史学思想评价。

历史论文题目选集

历史论文题目选集

历史论文题目选集历史学是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叫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

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

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史学论文可作为选题的关键词有很多,如:史学理论、史学思想、历史叙事、年鉴学派等等。

下面为大家精选了120个历史学方向论文选题,包含中外研究,供相关专业同学参考。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美国历史课程能力目标比较研究2、民国“历史研究法”研究3、中国电视剧的历史学批评4、埃里克·方纳史学研究5、海因里希·格莱茨史学思想研究6、霍华德·津恩的史学思想研究7、约恩·吕森历史叙事理论研究8、从民族话语建构到阶级话语建构9、唐宋动物灵异观念研究10、20世纪20年代北大史学社会科学化改革新探11、流变的风景:民国福州籍历史学家形象研究12、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史学思想研究13、历史学师范生实习备课研究14、论彼得·诺维克对美国历史学职业化的阐释15、布罗代尔的经济史观研究16、纳粹德国时期《历史杂志》“反犹”思想研究17、文学与历史的跨界:海登·怀特的转义诗学研究18、皇权与国运兴衰视角下的宋代内藏库研究19、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单簧管作品创作研究20、海登·怀特历史叙事理论研究21、历史学数字化转向:工具、方法和模式变革22、论美国学者列文森的中国学研究模式23、海登·怀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性重释24、美国现代中学历史课程嬗变研究25、民国时期大学的英国史教育26、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研究27、伯纳德·贝林与美国教育史学28、唯物史观视域下安克施密特历史哲学研究29、中国公共史学兴起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与思考30、中国社会史的一种解释31、20世纪80年代的史学方法探索研究32、中学生历史意识建构研究33、麦考莱史学思想研究34、中西“诗史关系”论之比较35、20世纪80年代“史学与现实关系”讨论再研究3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史家主体理论建构研究37、约翰·富兰克林·詹姆逊史学实践研究38、詹姆斯·福特·罗德斯史学研究39、论改革开放后刘大年的史学理论研究40、海登·怀特诗性历史哲学理论研究41、论罗伯特·达恩顿的阅读史研究42、反省与尝试:新时期史学系统论思潮述评(1980-1989)43、章太炎晚年学术思想研究44、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的环境史学思想及其评析45、文学中的国变众生相46、林希逸三教融合思想研究47、年鉴学派史学范式与雅克·勒高夫的新史学实践48、论视域融合的内涵及其对中西比较史学的重要意义49、现阶段襄城县高中历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50、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新走向51、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52、法国年鉴学派研究53、宋朝外交运作研究54、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55、论卡罗·金兹堡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56、人性、历史与冲突57、林·亨特新文化史研究59、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制度的历史考察60、早期基督教史学探析(公元1-4世纪初期)61、论柯林武德的历史理性批判62、底层史学与劳工研究63、史学的文学性与史观的文学性64、1978-2012年中国大陆心理史学研究65、彼得·伯克社会文化史思想研究66、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新论67、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纲要68、试论二十世纪之前的美国历史撰述与国家认同69、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70、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师叙述客观性问题研究71、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研究(1946-56年)72、美国公共史学的研究领域与理论方法73、年鉴学派早期“文化—心态史”研究74、中美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75、论普罗柯比史学思想的特点及实践76、“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77、美国进步主义时代专家参政现象研究,1900-192078、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的美育功能试探79、卡尔—埃尔顿论战述评81、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研究82、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83、“务实的实在论”—阿瑟·丹图历史叙事理论研究84、年鉴史学派的跨学科方法论85、人类学与当代西方史学研究浅论86、伊格尔斯的跨文化史学史研究87、琳达·哈钦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88、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大陆学者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发展89、魏斐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研究90、日本战后人民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91、历史学语境下的影像意义转换92、民国学术传播中的《燕京学报》研究93、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模式下的预设与生成策略研究94、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95、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96、历史跨学科研究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的现代化97、历史事实的结构98、翦伯赞的史料观及方法论探析99、浅谈覆盖律解释模型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困难100、论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评价101、试论近代历史语篇的语言变化102、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103、浅析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104、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105、波普尔历史思想再探析106、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简论107、宋代城池建设研究108、宋代地方社会治安问题初探109、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的基本问题110、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111、李则纲《史学通论》的史学思想研究112、汤普森的文化研究113、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哲学探索114、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115、漫游者的权力:朱天心小说研究116、年鉴学派与西方史学科学化117、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118、现代新史学理论建设研究119、柯文中国历史研究述评120、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本文完)。

历史小论文,马克思的标题

历史小论文,马克思的标题

历史小论文,马克思的标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论述了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马克思主义所走过的一个半世纪多的历程,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我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至今也与时俱进地发展着。

以下是我们为你准备的136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论文题目,希望为你论文的选题提供灵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论文题目一:1、批判与建构: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北洋军政人物与马列主义)2、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私有制发展史研究3、翦伯赞史学思想研究4、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剖析5、1940-1950年代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生命力的认识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变迁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初探7、《资本论》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8、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9、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0、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再研究11、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发展探讨12、西方浪漫主义的演进逻辑13、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理论研究14、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命名的多维视角研究15、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研究17、辩证思维的自然科学论证18、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研究19、高语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0、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研究21、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经验研究22、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研究2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认识与实践研究24、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理性审思25、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26、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27、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研究29、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实践研究30、罗莎#卢森堡总体性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31、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3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研究(1919-1949)33、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理论研究34、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历史逻辑与当代建构35、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36、思维的秘密37、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38、华岗学术思想研究39、沈志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4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进路研究(1848-1949)41、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42、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研究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略研究44、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化”思潮研究45、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46、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8、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研究49、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途径研究50、列宁早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思想研究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5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53、普列汉诺夫文化理论研究54、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分工理论55、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与互动56、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当代解读57、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演进逻辑研究58、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研究59、瞿秋白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研究6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61、马克思主义神圣化研究62、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时代价值6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下金融资本理论的演进64、保尔·拉法格社会主义思想研究65、罗莎·卢森堡哲学思想探究66、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及其历史影响67、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68、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研究69、卡尔·考茨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70、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72、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哲学反思7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运用研究74、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75、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76、《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女权思想研究77、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78、马克思所有权概念的视域转换及其哲学意义79、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启示80、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81、苏联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82、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研究8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之历史演变研究84、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85、马克思的利益理论及其历史在场86、论弗兰茨·梅林对唯物史观的解读87、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88、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89、伯恩施坦的核心思想研究90、论《共产党宣言》中空间批判与空间革命理论91、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92、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93、拉法格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94、马克思晚年跨越思想研究95、生态文明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研究96、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内在逻辑研究9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98、论拉法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99、毛泽东的民主观探析100、纠错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研究101、批判与建构: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102、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03、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104、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研究105、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正统与非正统问题研究10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107、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108、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研究109、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110、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11、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2、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研究113、麦克莱伦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114、《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社会历史动力思想研究115、托洛茨基的世界革命论探析116、论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117、瞿秋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118、布哈林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119、列宁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研究120、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121、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阿莉阿德尼线122、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123、“政治”哲学家阿尔都塞--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124、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1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研究126、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127、《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128、整体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129、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研究130、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及其现实启示131、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探源与发展132、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人才观的坚持与发展13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研究134、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135、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不断发展完善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36、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实践价值136、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实践价值论马克思在经历了一年半的大学学习之后,我对马克思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历史小论文范文6篇

历史小论文范文6篇

历史小论文范文6篇历史小论文主要是初中生和高中生根据历史事件撰写的论述性文章,历史小论文包括论点、论据及论证三部分,缺一不可,论点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感悟来拟定,确定论点后,就要整理相应历史资料作为论据,以这些论据来论证论文观点。

下面学术堂整理了6篇历史小论文范文供参考。

历史小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关乎政治、文化、学术的公案由汉至今两千余年,对此评说不绝于史,众说纷纭有秉承儒学传统口诛笔伐者,认为这是秦始皇个人暴政的体现,是秦始皇个人的偶然冲动行为,几乎也是教科书的一贯定论也有对此存疑认为是夸大其事者为此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及许多学者的有关评论,整理出浅要观点。

一、史学界对焚书坑儒的评价。

自秦末汉初,约两千年来,焚书坑儒成为学术界和民间广泛用词:汉语大词典》对其解释为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蟠书坑儒史学大家剪伯赞先生的:秦汉史》专着作这样的评论:焚书坑儒,在客观上是对文化之一般的毁灭,把之史记》所记载对四百六十余诸生的残暴坑杀,称之为坑儒之惨剧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里曾说过:近人有替始皇辩护的,谓被坑者不是儒生而是方士,我自己在前也曾这样说过,但这是不正确的,没有把本纪的原文细读清楚当今学者郭志坤在引用郭先生这句话时明确表态:秦始皇坑杀的儒生就是不折不扣的孔子之徒一直到最近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其作为面向21世纪高校课程教材读本也依然鲜明的写着:秦始皇焚书坑儒等极端的措施是对文化的摧残,党校论文,同时也激起士大夫们对秦政普遍的抵触和反抗.以上引自各家说法,说明焚书坑儒一直为史学界所沿用,大家一致评判这是秦始皇的一大暴政,严重摧残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是对儒家文化的一大迫害,引起当时士人的反抗。

二、秦始皇统一之初的文化政策。

秦始皇在他统一之后并没有立即采取焚书坑儒的办法来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的,而是奉行兼纳各家思想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对待儒生也是予以重任其表现如下:第一,在中央设置博士一职。

中国历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历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历史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历史论文选题参考1、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2、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3、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4、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与美学精神5、用Kriging方法对中国历史气温数据插值可行性讨论6、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7、论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8、从美、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看中国历史教学新大纲9、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10、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集的重建方法述评11、论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及其社会影响1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13、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4、中国历史大疫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15、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的过程与机理16、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1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图书馆事业有关的出洋考察18、中国历史考古学分区问题的思考19、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20、中国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利用二、中国历史论文题目大全1、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2、中国历史战场地域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4、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5、自然灾害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与中国自然灾害的关系6、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7、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Ⅱ): "好(坏)天时"与历史上的"顺(乱)世"8、中国历史时期的森林文化及其发展9、《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10、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谈翻译理论的发展11、中国历史地名辞典12、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应对的启示13、《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14、中国历史上的散乐与百戏15、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16、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7、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基于中国历史数据的检验18、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兼论整体性保护策略的可能性19、中国历史上一次可能的慢地震——1597年10月6日渤海地震20、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三、热门中国历史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关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统一性问题——对黑格尔曲解中国历史特点的驳论2、《集结号》:对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凭吊3、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4、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料为中心5、新旧之争:晚清中国历史教科书6、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分析7、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8、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9、由中国历史气候记录对季风导致唐朝灭亡说的质疑10、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11、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中)12、《孽海花》与中国历史小说模式的现代转变13、中国历史大洪水14、中国历史:社会性别分析的一个有用的范畴15、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16、中国历史上的皇权和忠君观念17、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18、中国历史人口周期性巨大波动的自然原因初探19、中国历史上死亡一万人以上的重大气候灾害的时间特征20、试论井上靖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美学特征四、关于中国历史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历史探空资料中的一些过失误差及偏差问题2、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策略4、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5、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下)6、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7、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8、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揭示的千年干湿变化和重大干旱事件9、世界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10、世界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11、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12、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Ⅰ):太阳黑子周长与中国气候13、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1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15、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16、中国历史大疫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17、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18、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9、中国历史文献中的高分辨古气候记录20、中国历史上森林破坏对水旱灾害的影响——试论森林的气候和水文效应五、比较好写的中国历史论文题目1、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讲授体会2、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3、中国历史水灾案例数据库的建立及相关问题探讨4、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5、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6、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方法论研究7、中国历史大地震的矩震级8、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9、中国历史蝗灾动态的社会影响及生态环境意义10、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11、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12、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及治蝗13、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14、东晋南朝的守国形势——兼说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对立15、中国历史之中的连续和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民族主义16、论中国历史上反对“与民争利”的思想17、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18、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19、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 20、关于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几点认识。

中学生历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学生历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学生历史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学生历史论文选题参考1、新课改下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2、情景体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新课程下培养中学生历史发展性学力教学模式的思考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4、中学生历史资料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建议5、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6、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7、论中学生历史批判意识的形成及批判思维的培养8、试论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9、影响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因素探析10、浅论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1、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2、中学生历史学习技能培养之我见13、论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4、浅析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及对策15、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16、培养中学生历史发散思维的几点思考17、试谈中学生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8、试论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创新学习19、中学生历史归纳能力的培养20、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二、中学生历史论文题目大全1、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表现及测评初探2、提升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实践性认识3、信息时代中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4、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5、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培养的策略6、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7、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策略初探8、试论中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9、新课改下高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10、浅谈中学生历史教材阅读能力的培养11、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2、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13、新课程下“中学生历史发展性学力”的状况及原因14、试论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15、浅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6、用奥林匹克精神培养中学生历史能力17、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8、中学生历史学习策略初探19、培养中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认识和实践20、中学生历史学习动机初探三、热门中学生历史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浅谈中学生历史思辩能力的培养2、试论中学生历史研究生性创新学习3、历史课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4、论中学生历史批判意识的形成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5、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探究性学习视角6、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7、试谈中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8、中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9、试论高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10、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方法11、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12、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生历史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策略13、浅谈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14、新课改下提升中学生历史学习能量的策略研究15、浅析少数民族中学生历史课的情感教育16、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讨17、新课程下如何激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18、对培养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19、浅析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20、谈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四、关于中学生历史毕业论文题目1、历史思维与历史意识兼论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的意义2、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3、让史料说话——史料教学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4、培养与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5、教学中的史料运用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6、增强中学生历史学习自主性的策略7、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8、中学生历史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之研究9、试论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10、历史新课程:教师设计作业有效性的反思——以一份台湾中学生历史作业为例11、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历史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12、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13、论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4、训练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15、新课程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问题研究16、遵义市中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17、论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18、激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19、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策略初探20、培养中学生历史创新精神的体会五、比较好写的中学生历史论文题目1、“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培养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策略与路径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4、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5、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探究6、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初探7、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8、中小城市中学生历史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衡阳市部分中学为例9、优化问题设计,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10、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11、中学生历史预习辅导策略12、浅谈中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13、浅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4、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15、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探究16、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探究17、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8、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刍议19、浅析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转化与提升的策略20、初中历史教学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养成。

高中历史小论文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小论文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小论文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小论文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一: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题目:请论述古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要求:1. 简述丝绸之路的起源和路线。

2. 分析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3. 举例说明丝绸之路如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 讨论丝绸之路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字数:约600字## 练习题二:工业革命与社会变革题目:探讨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要求:1. 描述工业革命的起源和主要特征。

2. 分析工业革命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3. 讨论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 反思工业革命对环境和社会的长远影响。

字数:约600字## 练习题三:二战后的冷战格局题目:分析二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要求:1. 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背景。

2. 描述冷战格局的形成过程。

3. 分析冷战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的影响。

4. 讨论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字数:约600字## 讲解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主题明确:确保论文围绕题目展开,不偏离主题。

2. 论据充分:使用历史事实和数据支撑论点。

3. 逻辑清晰:文章结构要合理,论点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4.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的历史术语和专业词汇。

5. 引用规范:正确引用文献和资料,避免抄袭。

6. 反思深入: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应有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练习题的写作,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提高分析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讲解部分的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论文的写作技巧。

高考历史备战小论文:政治妥协

高考历史备战小论文:政治妥协

高考历史备战小论文:政治妥协【题目】(2022ꞏ河北邯郸ꞏ高三开学考试)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妥协在人类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治离不开妥协。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国别事例材料出处英国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

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一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美国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王希《原则与妥协》法国法国大革命后的近百年,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及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王希《原则与妥协》中国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程度的震,推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彩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

辛亥革命的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

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

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选取上述材料中的两个典型事件,以“政治妥协"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参考答案】示例1:论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存在着“妥协”的政治现象(或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是政治妥协的结果)。

论述:英国“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之间妥协的结果,不仅避免了流血冲突,也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小论文参考题目
过去现在未来
以史为鉴共建和谐社会
继承民族传统美德共建中华和谐社会
折戟沉沙铁末销—读史知荣辱
文明:拿来不惜代价
沧桑百年从头越居安思危莫等闲
变与不变的历史
—小议新中国成立来春节的变化
从鲁迅先生的作品看辛亥革命的失败
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论民族精神
历史教我怎样做人
谁也改写不了历史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残说圆明园
愿和平鸽常驻蓝天
我对亚太地区国际环境的认识
欧盟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以农为本创建和谐社会
论洋务运动的成功之处
知耻而后勇
—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7周年
从交通工具看近代社会的变化
我与祖国同崛起—读《大国崛起》后的思考让民族起飞
看古今中国,思文化复兴
上下求索为复兴
小议中国古代的“英雄崇拜情结”
抛弃落后思想,实现伟大复兴永恒灿烂的文化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谈孙中山对和谐社会的探求
永远的丰碑
浅议历史教材中的人物
不朽的丰碑
情系历史
牢记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民族之魂
从英国的崛起谈创新精神
我眼中的四大发明
和平崛起的中国
我眼中的儒学
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
刻骨伤痛铭记历史
台湾问题之我见
愿历史成为历史
历史人物伴我成长
历史与明天
以史为鉴,浅谈对日策略
浅说李斯
我看和坤为何权倾朝野
—读《老狐狸和坤》有感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我见
以史为鉴,共建和谐美好世界
永不消失的激情—“五四”精神指路明灯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科技的阴影
------警惕科技之“害”思想的光辉
宋太祖以智慧定国安邦
沧浪之水—观《大国崛起》有感
家居的历史变迁
忘却仇恨,牢记历史—浅谈中日交往史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之我见
日本,巨龙身边的闹钟
回首沧桑往日,展望美好明天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黄河,一条贯穿历史与未来的长河
从人们文化生活改变看历史发展长卷论日本军国主义
统一则兴分裂则亡
拥抱世界,与世界更亲密接触
—中国加速追赶世界的步伐
从历史中看通讯的发展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信念的力量
友好交往,构建和谐社会
乱世英雄—曹操
放飞和平鸽
唐装—衣服上的历史
让和平之鸽永远飞翔
学历史究竟有什么用
小议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历史的选择
坚持一国两制、企盼和平统一
归去来兮—关于台湾领土纷争之我见太阳最红,共产党最亲
从结婚嫁妆的变化看社会移发展
李鸿章新评
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我眼中的毛泽东论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