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论文范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4000字范文(实用28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4000字范文(实用28篇)护理质量的提高,需要对患者实施专业的护理,需要临床护理专家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1]。
以往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多局限于二级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即护理部和护士长)的实现上,但此种管理体系因为参与管理的角色少,事务繁多,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建立护理专业小组能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2]。
我院从2023年1月~2023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专业小组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护理专业小组的设置根据我院所设立的科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5个方向来建立护理专业小组,其中内科以随机取样方法选取呼吸内科。
5个专业性小组分别为呼吸内科护理组、外科护理组、妇科护理组、儿科护理组、骨科护理组。
专业组长及组员的参选资格和条件组长由护理部1名副主任担任,主要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培训计划的设置,协调并保证小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组员的选取须具备以下条件:1)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本院正式护士。
2)对护理工作热爱,具有一定的专科护理技术,责任心强,具备奉献精神。
3)有比较强的语言沟通及教学能力,接受新业务、新技术的能力强。
组长及组员均由各科室向护理部推荐后方可列入候选人名单,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聘任。
制定专业小组职责专业小组职责由各小组组长负责。
内容包括:成员讨论、各小组核心理念的确定、专业小组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
由护士长、护理部组长召开会议,讨论各组工作计划实施的可行性,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以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搭建专科护理平台,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并将各次会议结果上交护理部。
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法采用PDCA管理循环(即戴明环质量管理工具)法[3]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通过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进行质量管理。
1)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各自工作的不同内容,各个小组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小组内学习、科室内学习、组间交流学习及院内相关专业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专业水平。
护理专业科研论文六篇

护理专业科研论文六篇护理专业科研论文范文11 我国护理学学位授予状况1.1 我国的学位制度我同学位制度是在1980年建立的学位分学上、硕上、博士_一级。
围家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育讨论生的学科、专业名目”中规定,授丁学位的学科门类为12类,医学为其中之一。
医学门类一级学科有8个,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巾医学、中药学。
护理学同内、外、妇JL等临床学科一样,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1.2 学讨论生培育类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年下达“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嚣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看法”,规定学讨论生培育类型分为“医学科学学位”(科研型)和“医学专业学位”(临床 )两种。
医学科学学位主要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试验讨论力量,目标是培育从事基础理沦和应用基础理论的人员;而学专业学位主要侧重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实际丁作力量,目标是培育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牛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人才。
2 其次军医高校护理学硕士讨论生培育模式及方法2.1 培育目标护理学硕士讨论生的培育目标为培育德、智、体全面进展。
具有护理教育、科研和临床力量,在护理专业领域学有专长的高级专业人才。
该目标与护理本科生、博士牛的培育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别。
相对言,本科牛毕业后是面对大临床的专业人才,而硕士生更强调专业特长,博1:生更侧晕独立从事科学讨论的力量。
2.2 招生学制脱产学习和在职学讨论生学制有所不同。
前者为3~4年,讨论生入学需参与全国讨论生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英语、政治、基础课(内外科护理学、病理生理学)和专业基础课(基础护理学)。
在职学者入学考试科目为英语、护理综合(内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成果合格者6年内可申请在职硕士学位。
2,3 培育流程脱产学习的讨论生在3年的培育时间内,须按期完成下列任务:第一、二学期制定培育方案,参与学位课程学习;第三学期参与教学(临床)实践,连续专业课学,完成预试验和开题;第四学期参与教学(临床)实践,开头课题讨论,发表文章,进行中期考核,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提前攻博;第五学期连续课题讨论;第六学期撰写论文,完成毕业答辩。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篇一:护理毕业论文范文######学院护理专业论文题目:姓名:学号:班级:专业:毕业论文年5月 2021【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论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VI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
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
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预防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的原因。
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其中男52例,女98例。
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30年。
1.3 临床表现下肢趾端疼痛、怕冷、皮肤苍白或发绀、肢端凉、水肿或干枯、颜色变暗、皮肤瘙痒,病足麻木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
也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
严重者皮肤出现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等。
1.2 诱因鞋内异物损伤2O例,足癣感染10例,烫伤1O例,剪趾甲伤10例,搓伤15例,局部外伤20例,搔抓伤lO例。
不明原因55例。
2 护理2.1 健康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和效果;向患者讲解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解除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并督促和指导患者按医嘱规范治疗和用药。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5篇)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5篇)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5篇)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育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同学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必要预备,是对人才培育质量的全面检验。
通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同学可以有效地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学问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有利于同学自身素养的综合进展。
而且,毕业论文设计整体水平也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因此,加强同学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论文质量,对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高校院系结合本专业特色,在毕业设计选题、指导老师培育、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究与实践。
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它们在指导同学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珍贵阅历。
但相关报道多以理工科及文科院系为主,而关于医学院系特殊是护理学院系在指导同学毕业论文方面所做的报道却较为鲜见。
近年来,我们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对2021级、2021级、2021级毕业论文工作加强管理,以培育同学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力量为目的,通过施行举措,在督促毕业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论文写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总结出了一些阅历。
本文将对这些举措进行介绍,以期为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供应适当的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展和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程学时相对压缩,使同学在横向学问体系加宽的同时削减了专业学问的深度,加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使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
其突出的问题有3个:1.思想重视不够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不断进展,同学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指导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方面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资源趋于紧急。
大多数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担当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指导时间和精力上投入也特别有限。
而对于同学方面,有的同学平常课程学得不扎实,对专业学问的理解不够深刻,简单造成对论文写作的无从下手。
护理论文范文10篇

护理论文范文10篇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
常言说:“题好文一半”。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留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依据自己所熟识的专业和讨论爱好,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胜利的阅历.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熟悉,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成果。
需要指出,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
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转变动。
二、设计设计是在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方案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当进行。
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依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讨论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试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
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试验与观看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讨论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试验或临床观看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预备写作的重要途径。
试验是依据讨论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试验仪器、动物等),探究客观规律的方法;观看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缘由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
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进展和检验科学理论。
二者的区分在于“观看是搜集自然现象所供应的东酉,而试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
”(巴甫洛夫语)因此,不管进行动物试验还是临床观看,都要具体仔细.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范文(通用十篇)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范文(通用十篇)【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学思模式”的成效。
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在护理学专业23级本科118名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21例,通过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分析提炼主题。
结果:本有利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结论:本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学思模式;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1、教学方法本研究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为切入点,引入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对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全程监控毕业论文工作实行院系合作导师制,即临床和校本部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论文工作。
学校定期派老师到临床配合临床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优化各个重要环节,并对其论文质量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优化教学实践环节见习环节:阶段式见习,从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每学年安排1次见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让学生早接触、早了解、早融入临床,为毕业论文选题做好准备工作。
教学环节:在第3学年开设《护理科研》(含统计学),课程结束即安排第3次见习(要求带着选题任务到临床),为毕业论文工作做好理论与实践准备。
毕业实习环节:两段式毕业实习模式,第1阶段完成主要科室和社区护理实习,第2阶段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1-2个科室实习,使学生可以利用第2阶段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成毕业论文。
由此,学生完成从“学”到“思”,进而升华到“学思并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护理学专业23级本科118名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
要求:抽样覆盖各实习点(我系实习点共16所医院,5个社区服务站,其中省级三甲医院5所),研究对象均能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并同意受访,研究样本量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饱和标准。
护理科研型论文范文

护理科研型论文范文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不断开展接下来了护理科研型,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探讨评价小儿腹泻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xx年2月-xx年3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0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根底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泻时间、住院费用及时间、复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
结果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止泻时间、复发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7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论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帮助患者止泻,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腹泻;应用效果为探讨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08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详细如下。
1.1根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xx年2月-xx年3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08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
实验组包括29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34±1.05)岁;对照组包括31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龄为3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62±1.13)岁。
在病情、年龄等根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照价值。
1.2选取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腹泻,且符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标准》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取得伦理委员会同意。
护理学毕业论文优秀

护理学毕业论文优秀护理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动。
护理学理论的构建,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结合成果,护理技术、方法的改进,护理设备、护理工具的改革,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等。
都有赖于护理科学研究去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推进护理学的不断发展。
护理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一:【摘要】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产后出血发病突然,来势凶险,如处理不当,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死亡,即使抢救过来也会因垂体缺血坏死,日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严重影响妇女健康。
本文对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我们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大致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如加强心理护理,稳定产妇情绪,消除紧张、焦虑因素,可避免因紧张焦虑导致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诱发的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
因此,要根据产后出血的原因作相应处理,使产妇安全顺利度过此阶段。
一、临床资料:2002~2006年在我站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8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35例,孕37+2周2例,38~39+6周32例,40~41+1周44例,≥42周2例。
其中自然分娩者52例,会阴侧切加胎头吸引28例,出血量500~700ml 167例,800~1000ml 13例。
以上病例均采用容积法收集血量。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59例,胎盘因素11例,软产道损伤9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二、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紧张和焦虑易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诱发继发性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从而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因此,应对产妇心理状态做出正确评价,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暗示等心理发表,稳定产妇情绪,从心理上克服妊娠分娩带来的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科研论文范文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动,都有赖于护理科学研究去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推进护理学的不断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护理科研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护理科研论文范文篇一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停止,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时出现不自主运动、不听从医护人员的指令、语无伦次、哭喊或呻吟、企图拔除身上安置的各种管道等,严重时可造成管道脱落,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
EA是普外ICU全麻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中常常碰到的问题,我们对2010年2月~2011年l2月108例EA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1年l2月全麻术后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患者108例,男84例,女24例,年龄32~78岁,平均45岁,其中45~55岁的有72例。
胃癌根治术21例,直肠癌根治术23例,肠穿孔修补术8例,胆肠吻合术22例,胆总管探查术14例、睥切除术11例,胰卜二指肠切除术9例,所有手术均为全麻,手术时间>2h,术前患者均神志清楚,无精神病史,无手术禁忌证。
评价标准:根据患者全麻苏醒期临床表现进行分级,I级:轻度烦躁,试图坐起,但能在口头命令下安静躺下;II级:中度烦躁,不服从口头命令,需制动;HI级:重度烦躁,试图自行拔除各引流管,试图翻身下床,抵抗医护人员。
本组108例患者I级54例,II级49例,III级5例。
原因分析:①麻醉因素,全麻手术使用的麻醉诱导剂、镇静剂和肌松剂等无论是成人或儿童,都将增加EA的发生率;②手术因素,普外科的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常>2h,患者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肢体约束,肌肉酸痛等不适也会引起苏醒期的躁动;③管道因素,普外科的患者具有管道多的特点,本组患者均留置尿管、胃管、腹腔引流管、T管、胰管等多根引流管。
据文献报道],尿管、胃管和气管插管等刺激也是患者EA发生的常见原因;④疼痛因素,术后切口的疼痛是EA最常见的原因,普外科手术系腹部大手术,切口大。
术后疼痛剧烈,患者呼吸、咳嗽、搬运等都会牵扯引起切口剧烈疼痛,使患者在复苏的过程中难以忍受;⑤个体因素,本文发生EA患者中,年龄在45~55岁多见,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尤其以内向的男性居多,此现象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相似。
中年男性一般为家庭的支柱,术前心理压力大,担心手术风险、预后情况,医疗费用等问题,心理比较脆弱,可增加EA的发生,而男性大多有吸烟饮酒史,对于手术、疼痛等耐受差,因此其EA的发生率明显要高于女性。
护理对策:①做好术前宣教,建立术前宣教制度,即在术前一天到普通病房向患者家属进行宣教,详细给患者及家属介绍ICU的环境和配置、手术相关知识、术后留置各种管道的意义及重要性,带管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同时提出如果患者发生躁动我们可能采取的措施,如保护性使用约束带等,并签署“保护性约束同意书”,了解患者性格特征、文化修养、家庭背景及心理状态,消除紧张增加信任;②安全护理,苏醒期的患者进人ICU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吸氧,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加用床档防止患者躁动时的出现坠床或意外损伤等,使用网状露指约束手套约束双手,其特点可固定患者的拇指,使其不能活动,也便于护士观察患者约束手的末梢循环情况,方便监测血糖,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避免患者躁动时出现非计划性拔管;③减少管道刺激,全麻苏醒期气管导管对咽喉刺激大,患者感到不适而引起躁动,如停止吸氧5rain,SpO仍维持在90%以上,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对胃管不适者耐心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留置胃管的意义及自行拔管的不良后果,对苏醒期感到尿管不适者,先确定患者尿管是否通畅,膀胱是否充盈,在排除尿管不通或尿潴留等情况后,耐心向患者解释留置尿管的不适及自行拔管的严重后果;④镇静、镇痛管理,术后充分的镇痛、镇静,可减少全麻苏醒期因切口疼痛引起的躁动,一般选择止痛泵静脉持续给药,镇痛效果不佳时,应选用短期的镇静、镇痛药物,我科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艾贝宁)镇静效果较好,它起效迅速代谢快,不在体内残留,也不会对呼吸造成抑制医|学教育网整理,但对血压的影响较大,在使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瞳孔变化,镇痛药物选用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诺扬),该类药物起效快,有促进睡眠的作用,对呼吸抑制影响小;⑤改善环境、舒适护理,ICU应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医护人员在操作和工作的过程中切忌大声喧哗、动作粗鲁,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尽量减少心电监护、呼吸机等各种仪器报警等的噪音。
2.结果:对本组108例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给予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I级患者中有50例躁动症状消失,能配合治疗;II级患者中有48例躁动明显减弱,不需制动,能服从口头命令;III 级患者中有3例在给予艾贝宁镇静后好转。
3.讨论:全麻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很多,很难完全防治其发生。
普外ICU作为专科ICU,患者有其自身的专科特点,作为ICU的护士应仔细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充分了解患者的高危因素,尽量减少各种诱因,对躁动患者合理分析原因,制定相应护理计划,遵医嘱安全镇静镇痛,可减少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发生躁动,也可以避免因躁动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危害,提高患者苏醒期的安全陛。
护理科研论文范文篇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诊之一,由于是急性出血,因而对抢救的及时f生要求很高,否则可能会因为抢救不及时危急患者的生命。
并且,急性上消化出血的患者进过成功抢救以后,还需要进行较为密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才有会痊愈。
对医院而言,想要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就必须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Ol1年8月~2o12年8月,我院共收治4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32例,女8例,年龄26~70岁,平均42岁。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l7例,胃溃疡出血12例,食管静脉曲张8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3例。
使用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疗法、抗休克和支持疗法、选择性血管造影介入治疗以及经内窥镜局部病灶止血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内科护理。
临床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消化道出血的早期症状主要是血压正常,但心率失常、脉搏加快、饥饿口渴,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血压下降、脉搏较弱、脉压差逐渐缩小、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出血的情况以及便血的性质:消化道出血>60ml即出现黑血;出血的部位在幽门以下,出血的表现为黑便,幽门以上的出血表现是呕吐咖啡色液体或者鲜血。
黑便稀薄并且次数多,反复吐血,表示可能会继续出血,而且量大。
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大便会呈鲜红色或者暗红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容易出血反复出血的情况,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观察是否有再出血的迹象。
观察患者的神志及四肢情况:上消化出血患者出血量超5%,就会出现头晕眼花、口渴的现象,出血量超过20%,就会出现躁动不安、面无表情、意识不清、四肢冰冷甚至昏迷等症状。
观察患者的尿量:尿量能够反映患者全身的循环状况和患者肾血流的情况,因此要观察24h的出入量,如果低于30ml/h 表示不在正常范围以内。
观察患者腹痛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腹痛突然加剧的情况,可能是合并消化道穿孔,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判断;如果患者腹部出现阵发性的绞痛的情况,有可能会引发幽门梗阻,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的性质与程度。
内科护理:急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必须要卧床休息,并且保持下肢稍微抬高的平卧的姿态,这样有利于保持呼吸的畅通;为防窒息,呕吐时要将头部偏向一侧;要及时吸氧并且禁食。
及时补充血充量:要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以迅速给患者补充血容量,同时要对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控制输血的速度和数量,以免因为输血太快或太多而引发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等其他病状。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护理:在插管前要检查是否有漏气的现象,在插管的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神志与面色,插管后保持胃气囊压力在50—70113111Hg(1mlnng=0.1333kPa)以内,而食管气囊压力则是35~45IYI1TIiigZ.内,还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医|学教育网整理,在置管24lal~A后要把气囊的气体放出,否则很可能会因为压迫太久而致使黏膜坏死口。
止血后的护理:患者在成功止血以后,一方面要密切观察病情,另一方便要加强各方面的护理,例如,饮食护理,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反之不恰当的饮食可能会使病情再次恶化,患者止血24lal~A后,根据情况可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重蛋白与维生素的补充,少食多餐,尽可能减少胃蠕动;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可慢慢增加一定程度上的活动,提高免疫力。
出院后的护理指导:为了加强预见性护理的认识,要让患者及患者的家属多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识,减低再次出血的概率。
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如果出院以后,在安静的状态下出现心率加快、头晕心悸、胃部不适等症状,最好来医院就诊。
2、结果:治愈24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2.5%.3、小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发突然,变化非常快,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及时进行抢救和处理。
要明确患者出血的原因和部位,估计出血量,然后根据出血量和患者各方面的情况来判断输血的量和速度,同时观察患者的出血的情况以及便血的性质,判断有无再次出血的迹象,有效的抢救和细致内科护理是治愈患者关键,使患者转危为安,但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护理,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活动等方面的护理指导,提高痊愈率,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研究表明,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相应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护理科研论文范文篇三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39.7%,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并可并发和促进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甚至致残或猝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诊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心理护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创建良好环境,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
发病诱因:过饱饮食、便秘、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大喜大悲、焦虑、忧郁、偏执、孤独、情绪消沉等,会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
患者要保持情绪平衡,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信任度,消除其烦恼、多疑等情绪,对高血压的治疗及并发症的出现、进展都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