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坚牢度实验
织物永久性耐洗色牢度测试实验

织物永久性耐洗色牢度测试实验一、简介在对外贸易中,棉织物耐洗色牢度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外观质量和服用性能。
欧盟正式公布的生态纺织品标准“ OkeoTexStandard 100” ,把耐洗色牢度列为安全卫生项目,实行强制性检测,明确了具体技术要求,却未规定具体的测试标准。
目前测试方法有GB /T3921. 1~5和AA TCC Test Method 61-1996等,测试结果为成品棉织物首次测试值。
由于测试标准不同,测试结果就有差异。
怎样对棉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进行加速测试和终审评定,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些探讨。
二、耐洗色牢度与皂洗次数的关系选用不同颜色的棉织物,按照GB /T3921. 3测定耐洗色牢度、皂洗牢度,每个颜色重复进行同一实验,结果。
棉织物皂洗后都有一定程度的褪色,以后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皂洗5~8次趋向于某一稳定值,往后不再褪色,此时的色牢度就是该织物的永久性耐洗色牢度。
通常皂洗1次与皂洗10次后色牢度相差0. 5~2级。
有些色牢度较好者,像黑、墨绿、咖啡等色,皂洗1次褪色不多,以后褪色也不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相差0. 5~1级;有些色牢度较差者,像浅绿、杏色、红蓝格等色,皂洗1次褪色较多,以后褪色不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也相差0. 5~1级;有些色牢度较差者,像深蓝、大红等色,皂洗1次褪色虽然不多,但随着皂洗次数的增加,褪色不断增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竟相差1. 5~2级。
棉纤维属纤维素纤维,大分子上有较多的自由羟基,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吸湿性,公定回潮率为8 %。
可用染料有直接、活性、盐基、硫化、还原、偶氮、酞菁等,棉纤维一般是用上述染料染色而成。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首先在纤维表面发生吸附,使纤维表面的染料浓度远高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最后通过氢键、范德华力和共价键与纤维结合而固着在纤维上,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
棉织物皂洗时,在洗涤剂的作用下,首先洗除少量机械地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浮色,或使浮色再度扩散渗透到纤维内部;其次是拆散棉纤维无定形区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增加纤维的膨化程度,使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减弱,部分靠结合力固着的染料克服分子的引力及纤维结构因素所产生的障碍也脱落下来,最终达到永久性耐洗色牢度。
纺织面料各个牢度测试方法

方法
A(1) B(2) C(3) D(4) E(5)
试验试剂(g/l)
合成洗涤剂
无水碳酸钠
5
5
5
2
5
2
5
2
温度℃ 40 50 60 95 95
试验条件 时间min
30 45 30 30 4H
钢珠(个)
10 10
ISO 105-C06:2010试验条件参数
方法 A1S A1M A2S B1S B1M B2S C1S
移染 色牢度评级
• 目的
评定在洗涤过程中纺织品可能发生的任何颜色的 改变或沾色
• 原理
试样在适当的温度、洗涤剂、漂白和摩擦作用条 件下进行测试,产生的颜色变化和贴衬沾色。
• 方法
(一) AATCC 61-2010 (二) M&S C4 A-2007 (三)JIS L 0844 :2011 A-2 (四)GB 3921-2008 (五)ISO 105 C06:2010(E)
➢ 试样的其它可见变化,如表面影响,即光泽或收缩变化 应作考虑并写入报告。
➢ 我们实验室主要检测的色牢度项目有
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 度、耐热压色牢度、耐氯漂色牢度、耐氧漂色牢度、非 氯漂色牢度、日晒色牢度、移染、水印等。
色牢度测试项目
耐洗色牢度 耐汗渍色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 耐水色牢度 耐热压色牢度 耐氯漂色牢度 耐非氯漂色牢度 耐氧漂色牢度
40
200
49
150
71
50
71
50
49
150
31
150
0.37 0.15 0.15 0.15 0.15 0.37
0.56
无
纺织面料耐用性检测—织物拉伸性能检测

拉伸强度是评定服装材料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用的基本指标有:断裂强度、断裂伸 长率、断裂长度、断裂功和断裂比功等。
1、断裂强度 断裂强度指标还常用来评定材料经过日晒、洗涤、磨损以及各种处理后对材料内在质量的影响。 2、断裂伸长率
有时也用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作为控制材料内在质量的指标,这是因为在某些生产过程中,材 料的断裂强度虽无明显变化,但材料的伸长率却有明显下降,从而影响到材料的使用牢度。 3、断裂长度
)
<8 8~75 >75
-
拉伸速度( mm/min)
20 100 100
50
3、试验过程 ② 夹装试样。先将试样一端夹紧在上夹钳中心位置,然后将试样另一端放入下夹钳中心位置, 并在预张力作用下伸直,再拧紧下夹钳。 ③ 开启仪器,拉伸试样至断裂。 ④ 复位后,重复上述操作,至完成规定的试验次数。 ⑤ 打印试验结果。
4、结果计算
(1)计算出经向平均强力 (2)计算出纬向平均强力
平均强力:
n
pi
p i1
N
n
织物拉伸断裂性能检测实验
1、按国家标准规定操作,学会正确取样,掌握仪器操作方法。 2、要求学生学会检测织物的拉伸性能指标,并分析影响织物拉伸性能的因素。
平行 纵向
交叉 纵向
交叉 横向
平行 横向
ε (%) (a) 不同取向铺网的影响
机织布
针刺非织造布
热轧非织造布 ε (%) (b) 不同成形方式的影响
✱ 断裂强度是评定织物内在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也用来评定织物经日照、洗涤、磨损以 及各种整理后对织物内在质量的影响。
✱ 织物的伸长性能与织物的耐用性和服装的伸展性有密切的关系。
✱ 织物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测试,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 P=K×Po
织物物理性能及表征

织物的坚牢度指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力破坏的最基本形式是拉伸 断裂、撕裂、顶裂和磨损。
1.拉伸断裂 (1)测试方法
A.扯边纱条样法 扯边条样法是将6cm宽,长为30~33cm的布条扯去边纱成净宽5cm的 布条,全部夹入强力机的上下夹钳内的一种测试方法。 B.剪切条样法 对于部分针织物、缩绒织物、非织造布、涂层织物及不易拆边纱的 织物采用剪切条样法。 C.抓样法 将一规定尺寸的织物试样仅一部分宽度被夹头握持进行测试的方法。
测试方法
① ② ③ ④ 钉锤式 刺辊式 滚箱式 试穿。
3.抗皱性
织物在揉搓外力作用下,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抗皱性,一般织物的 外观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普遍是光洁,平坦,无皱纹的。但经过 使用后,织物的表面失去原来的特性,产生皱纹,失去平挺,外观难 看,不美观。
测试方法
① 凸形法(垂直法) ② 条形法(水平法)
a.单缝法
b.梯形法
c.落锤法
(2) 撕裂表征指标 A.最大撕裂力
3.顶破性能
织物受垂直布面的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破裂称之为顶破。实际测试中常 用一个钢珠顶在织物上施加以力直至织物破裂。 主要表征指标: (1)顶破强力 (2)顶破高度
4.磨损性能
织物布面受反复切向摩擦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表面破坏称之为磨损。
表征方法
① 折痕回复角 ② 折皱回复率
起毛起球的测试
① ② ③ ④ 圆轨迹起毛起球仪:先用尼龙刷把毛刷出,再用标准料揉搓成球 滚箱法 马丁代尔耐磨仪 穿着试验
表征指标
① 与标准实物样照对比,评出级别:共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② 单位面积的起球个数 ③ 单位面积的起球重量 ④ 起球曲线
2.勾丝
织物中的纱线被尖硬物体勾出织物体外,并造成布面的抽拔丝痕。勾 丝会使织物外观恶化,抗勾丝性是织物,特别是针织外衣织物的重要 服用性能之一。
薄型涂层织物涂层牢固性检测方法探究的研究报告

薄型涂层织物涂层牢固性检测方法探究的研究报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薄型涂层织物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但是,其牢固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将探讨一种涂层牢固性的检测方法,以期提高薄型涂层织物的品质。
首先,本研究选取了两种薄型涂层织物材料:一种是瑞典科纳朱旺公司生产的无纺布材料,另一种是德国拜尔斯迪公司生产的聚酰胺布材料。
我们将根据ASTM D751标准来进行牢度测试,该测试包含了撕裂强度、断裂强度和剥离强度三个方面。
首先是撕裂强度。
我们将测试样品切成一定大小的正方形,尝试将其撕裂破裂。
测试结果表示,瑞典科纳朱旺公司生产的无纺布材料的撕裂强度大于德国拜尔斯迪公司生产的聚酰胺布材料。
这可能是由于非织造布材料的构造特点,使得其具有更强的抗撕裂性能。
接着是断裂强度。
我们将测试样品用机械拉伸仪进行拉伸,并记录其材料断裂时的最大拉力。
测试结果发现,德国拜尔斯迪公司生产的聚酰胺布材料具有更高的断裂强度。
这表示该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拉性能。
最后是剥离强度。
我们将测试样品内侧覆盖一层特殊材料,然后将其剥离。
测试结果表明,无纺布和聚酰胺布的剥离强度区别不大,但无纺布的颜色变化明显,而聚酰胺布的变化较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瑞典科纳朱旺公司生产的无纺布材料拥有更强的撕裂强度,但德国拜尔斯迪公司生产的聚酰胺布材料拥有更高的断裂强度。
当涉及到剥离强度时,两种材料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有效的检测涂层的牢固性,为生产制造提供参考和保证。
最后,我们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对更多的薄型涂层织物进行测试以便更好地掌握其性能和应用。
同时,为了提高测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建议采用多个测试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本研究测试了两种不同品种的薄型涂层织物材料:瑞典科纳朱旺公司生产的无纺布材料和德国拜尔斯迪公司生产的聚酰胺布材料。
我们进行了撕裂强度、断裂强度和剥离强度三个测试项目,并记录测试数据如下:对于撕裂强度,无纺布材料的平均结果是16.6牛顿/厘米,而聚酰胺布材料的平均结果为11.9牛顿/厘米。
织物耐摩擦牢度测试报告

织物耐摩擦牢度测试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1.采用标准:
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 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 615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
2.测试仪器、用具
⑴仪器设备: Y541B摩擦牢度试验仪、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电子天平(0.01g)、
烧杯、玻璃棒
⑵染化药品:三级实验用水
⑶实验材料:标准棉贴衬布(用于圆形摩擦头),待测试样(印花布、纯棉布、牛
仔布)。
3.试样准备:
⑴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
⑵织物或地毯:
①尺寸50mmx240mm的试样,分别用于干摩擦试验和湿摩擦试验。
②两经两纬。
⒀当测试试样有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则使所有的颜色均被摩擦到。
如果颜色的面
积足够大,可制备多个试样,对单个颜色分别评定。
4.测试要点描述
以白布包在摩擦头上,规定压力为9±0.2N下10s内摩擦10次,往复动程104±3mm。
评定白布变色情况(分干摩、湿摩)。
⑴评定时,在每个被评摩擦布的背面放置三层摩擦布。
⑵在适宜的光源下,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级数
⑶湿摩擦:称量调湿后的摩擦布,将其完全浸入蒸馏水中,重新称量摩擦布以确保摩擦布的含水率达到95%~100%,然后进行操作。
5.测试原始数据描述
结果
干摩擦牢度(级)湿摩擦牢度(级)
试
摩擦布评级摩擦布评级印花布
棉布3-4 2-3 牛仔布。
第二组 织物的坚牢度

断裂功:织物在外力作用下
拉伸 到断裂时外力所做的 功。反映了织物的紧牢程度。
W 常用质量比功来表示: g W G
XLD系列屏显电子万能试验机
(三)影响织物拉伸强力的因素
1、纤维原料的影响
纤维的性质是织物性质的决定因素。 纤维的初始模量、弹性、卷曲、抱合 力等影响纱线的因素同样也会影响织 物的强伸性能。 2、纱线的影响 1)纱线的粗细 2)纱线的捻度
3)纱线的结构
3、纱线密度的影响
机织物的经、纬密度的改变对织物强度有显著的 影响。 4、织物组织的影响
织物在一定的长度内纱线的交错次数多,浮线长 度短时,则织物的强力和伸长大。 5、后整理的影响
后整理的方式、对象不同,将产生不同的强伸度 结果。
(四)拉伸弹性
织物的拉伸弹性可分为定伸长弹性和定 负荷弹性两种。见做法是将织物拉伸到规定 的负荷或伸长后,停顿一定时间(1min), 去负荷,再停顿一定时间(3min)后,记录 试样的伸长变化量,再计算出定负荷或定伸 长弹性回复率。
第四节 织物的坚牢度
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力而破坏的最基本 形式是拉伸断裂 、撕裂、顶裂和磨损。
一、织物的拉伸性质
主要内容:拉伸试验的测定方法,拉伸性质 常用的指标,影响织物拉伸强力的因素,拉 伸弹性。
(一)拉伸试验的测定方法
织物一次拉伸断裂性质的测定方法有 单轴、双轴两种方法。一般用单轴拉伸。
1、抓样法
2、扯边条样法
3、剪切条样法
4、梯形、环形条样法
手动强力测试仪
YG0
1、拉伸强力:织物受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 大外力,单位为牛(N)。 2、断裂伸长:织物拉伸到断裂时的伸长。 3、织物的拉伸曲线和有关指标 对织物进行拉伸时可以直接得到织物的拉伸曲 线。根据拉伸曲线,可知织物的有关指标如断裂 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屈服负荷、屈服变 形等。
AATCC测试方法61

AATCC测试方法61-2003 家庭及商业上颜色之洗涤坚牢此测试于1950年由AATCC RA60委员所发展,并于1952,1954,1957,1960,1961,1970,1972,1986(更改名字)作过更改,于1956,1962,1965,1968,1969,1975,1980,1985重新肯定,并于1973,1974,1975,1976,1981,1983,1984作过更改。
等同于ISO105-C06。
一、目的与范围1.1 此加速洗涤测试,是专为评估织物对经常洗涤下其颜色的坚牢度。
织物用典型的手洗、家庭或商业上机洗、添加或不添加氯等五种方法,其颜色的损失及织物表面因洗衣粉溶液及磨蚀动作所引起颜色的改变,通常都用45分钟的试验时间。
然而,五种洗涤方法,即手洗、家庭或商业机洗所造成的沾染程度,并不能通过45min的测试来预测。
沾染是染色织物对原未染织物的比例作用,所洗织物中的不同的纤维成份及其它情况,都不是经常可以预知的。
二、原理2.1 样本是在适当的温度,洗衣粉溶液,漂白及磨蚀的条件下试验,使颜色如在手洗、商业/家庭中机洗般起类似的改变。
使色变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
而磨蚀作用,就是织物与容器之间的磨擦及低水比与钢珠打在织物上所引起的结果。
三、专业术语3.1 色牢度——如物质在进行操作、试验、储存或应用时,该物质的颜色变更抵抗能力,或该物质的颜色转移往邻近的物质的结果。
3.2 洗涤——就纺织物而言,一个用水溶液将其污渍除去的过程,通常包括后来的清洗、脱水及烘干。
四、安全的预防措施略五、设备及物料5.1 皂洗机5.1.1 皂洗机,可将密封的容器在恒温控制的水溶中转动,速度为40±2RPM(参考12.1)5.1.2 500ml的不锈钢杯(参考12.1),用于1A测试75 x 125 mm (3.0 x 5.0 inch) 5.1.3 1200ml的不锈钢杯,90 x 200 mm(3.5 x 8.0 inch)(用于2A,3A,4A 和5A测试)5.1.4 用来固定钢杯(5.1.3)在皂洗机上的架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物坚牢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测试织物坚牢度的仪器,掌握操作要领、试样准备、指标概念。
本实验主要测试织物的拉伸、顶裂、撕裂性能。
参见GB/T 3923.1、GB/T 3917.1、FZ/T 01030、FZ/T 01031、FZ/T 80007.1
二、实验仪器与用具、试样
HD026N 型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仪(或其他专用强力仪),YG033A 型落锤式织物撕裂仪(如图1所示),尺子,剪刀,机织物和针织物若干。
图1 YG033A 织物撕裂仪和HD026N 型多功能电子织物强力仪
三、实验方法、步骤
1. 裁样
按要求准备机织物扯边纱条样经纬向各5块,作拉伸实
验,如欲比较与剪切条样的结果差异,也准备对应的经纬向各
5块试样。
按要求准备机织物单舌撕裂样经纬向各5块,落锤
撕裂样经纬向各5块。
准备针织物顶破试验用直径6cm 的圆形
样5块。
取样位置见图2。
2. 拉伸测试
①在仪器设置菜单中设置“试验方式”为定速拉伸,
“隔距”为200mm ,“拉伸速度”为200mm/min ,“试
验次数”为10,“试样方向”为经纬向各半。
②退出参数设置,进入“自动校定长”菜单,完成隔距设置。
图2 从实验样品上剪取试样实例
③退出“自动校定长”菜单,进入
“力值复0”菜单,完成零点校正。
④退出设置菜单。
自动进入测试状
态。
⑤夹持试样(如图3),预加张力按
表1中的要求选择,按“拉伸”键或“启
动按钮”,完成一次测量。
表1 预加张力的确定
图3 舌形试样夹持方法
⑥重复上一步,完成全部测试,打印机打印出测试结果、指标和统计值,必要时可以打印拉伸曲线。
3.撕裂测试
①设置“试验方式”为撕裂试验,“撕裂长度”为150mm,其他不变
②夹持试样,按“拉伸”键或“启动按钮”,完成一次测量。
③重复上一步,完成全部测试,打印机打印出测试结果、指标和统计值,必要时可以打印撕裂曲线。
4.顶破测试
①设置“试验方式”为顶破试验,其他不变。
②将圆形试样放入夹样器,用专用扳手拧紧,把夹样器放入仪器卡槽,按“拉伸”键或
“启动按钮”键,完成一次测量。
③重复上一步,完成全部测试,打印机打印出测试结果、指标和统计值。
5.落锤撕裂测试
①将扇形锤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至试验开始位置,并将指针拨至指针挡板处,使定
夹钳与扇形锤上的动夹钳的2个工作平面正好对齐;
②将试样夹在两夹钳中,试样长边与夹钳顶边平行,试样夹在中心位置,再轻轻将有凹槽的底边放在夹钳的底部,在凹槽对边用开剪器切1个(20±0.5)mm的切口,余下的撕裂长度为(43±0.5)mm。
③按下摆锤挡板,放开摆锤。
当摆锤回摆时握住它,以免破坏指针位置。
从测量标尺读出撕破强力(N),强力应落在所用标尺值15%~85%范围内。
当撕裂一直在15mm宽的凹槽区内进行时,该次试验属正常。
否则,属不正常,试验数据应剔除。
若5块试样中有3块或以上被剔除,则此法不适用,也可加倍试样数量再试验。
④分别计算5块试样的经向及纬向的撕破强力算术平均值(N),修约到1位小数,必要时,记录样品每个方向的最大或最小撕破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