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项护理敏感质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docx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docx

v1.0可编辑可修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序项目号住院患者满意1度2人员配备3护士离职率给药错误不发生率良4事导管相关件性血流感染发生率计算公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的患者人数式100%患者总人数护士数护患比 =分子:直接参与患者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患者数离职率()某年离职护士人数某年末在册人数+ 某年离职护士人数发生率(给药错误发生次数‰)=1000 ‰住院患者数分子: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总的给药错误发生次数分母: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总数发病率(‰)使用血管导管患者中血行感染人数患者使用血管导管总日数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数收集方法采用卫生部住院患者体验与感受满意度调查问卷,让经过专门培训的第三方对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从人事科获得在岗注册护士人数;从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数从人事科获得离职护士人数与护士在册总数鼓励不良事件上报,根据不良事件报表,获得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由信息系统自动获取住院患者总数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的导管留置总日数。

2、导管留置48 小时后出现感染征象(排除其他原因)抽血培养。

3、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及院感科数据获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例1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坠床 / 跌倒发生率分母:单位时间内使用血管导管的总导管日数发生率(‰)=使用导用导尿管患泌尿系感染人数1000 ‰患者使用导者使用导尿日数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总数分母:单位时间内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总床日数发生率(压疮发生人数% )=100%同期住院患者总数分子:住院后新出现的压疮患者人数,不包括住院时带入的压疮分母:住院时间超过24 小时的患者数发生率(‰)住院坠床/ 跌倒例数‰住院患者总床日数分子:患者坠床/ 跌倒发生总次数分母:住院患者总床日数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总床日数。

2、导尿 48 小时以上检测尿常规,有尿路刺激症留尿培养。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基本程序
自评数据完整 性和可靠性
指标比较: 自身的趋势 同业的差异
追问原因: 事件的分布 过程的回溯
确定短板 拟订改进策略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
结构指标6个
• 床护比 • 护患比 • 每住院患者24小时 • 平均护理时数 • 不同级别护士配置 • 护士自愿离职率 •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
定义
•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压疮新发例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
公式
•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
同期住院患者压疮新发例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
×100%
变量特别 说明
意义
• 统计周期内,患者入院24h后新发的压疮;入院时带入的压疮纳入社区获得性压疮 • 转科患者、或在此统计周期内多次发生压疮,均记1例 • 社区获得性压疮患者又发生了新部位的压疮也计算为1例 • 1期压疮:同2期及以上压疮同样管理
总例数(手工)
• 与护理工作的投入及护理工作过程密切相关 •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是否与护理不当和
照护缺失有关,为制定改进策略提供依据
不同测量对象UEX发生率 胃肠管(鼻胃管、鼻肠管)UEX发生率 气管导管(经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UEX发生率 尿管UEX发生率 中心静脉置管UEX发生率
• 及时发现血管通路护理异常情况 • 通过监测相关过程指标(置管、使用、维护、拔管),找到不足之处 • 指引制定、评价改善策略
相关说明
CLABSI:指患者留置中心导管期间或拔除中心导管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的且与 其它部位存在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
中心导管:CVC PICC
分子数据 • 统计周期内的住院患者 • 长期医嘱开始日期时间到结束日期时间后48小时内,发生CLABS的例数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公式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公式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公式1. 非计划性拔管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同期该导管留置总日数划性拔管例数统计周期内某导管非计×1000‰ 2. 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道插管天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尿泌尿道感染例次数同期新发尿道插管相关×1000‰ 3.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倒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1000‰ 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者跌倒例次数统计周期内有记录的患倒伤害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100% 跌倒伤害某等级比率=发生跌倒伤害例次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中数倒伤害某等级患者例次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100% 4. 院内压疮发生率、身体约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病例数同期住院患者压疮新发×100% 压疮现患率=该时间点住院患者总数例数某一特定时间点压疮病×100%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天数同期住院患者身体约束×100%(过程指标) 5. 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每住院患者每24小时护理时数=日数统计周期内实际占用床小时数同期执业护士实际上班 6. 床护比、护患比床护比=1:位数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同期执业护士数平均每天护患比=1:责任护士数之和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之和同期每天各班次患者数 某班次平均护患比=1:护士总数统计周期内某班次责任数同期同班次住院患者总 某统计时间点护患比=1:数某时间点责任护士数总某时间点收治患者总数 7. 不同层级护士配置某级别护士的比率=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同期某级别护士的人数×100% 统计周期内某级别护士人数=2人数统计周期末某级别护士的人数统计周期始某级别护士+ 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2统计周期末护士总人数统计周期始护士总人数+。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发病率( ‰)=
使用血管 导管患者中血行感染人数 患者使用血管导管总日 数
1000 ‰
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使用血管导管的总导管日数
从人事科获得离职护士人数与护士在册总数
鼓励不良事件上报,根据不良事件报表,获得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由信 息系统自动获取住院患者总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的导管留置总日数。 2、导管留置 48 小时后出现感染征象(排除其他原因)抽血培养。 3、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及院感科数据获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例 数。
手 9卫

行率
分子:分母中涉及人员实际洗手执行次数 分母: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 周围环
境后总调查次数
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3、统计科室内手消毒液及洗手液的每月或每季度的使用
洗手正确 率
正确率( %)=
洗手正确的护理人员数 被调查的护理人员数
100%
由医院院感科随机抽查护理人员洗手的规范性,包括步骤及洗手 花费的时间,对手卫生及手消毒进行菌落检查来判断效果
1、诊断依据:感染前 48 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的 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 X 线症状及实验室依据。 2、根据诊断依据从信息系统或病历资料中获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例数及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床日数。
手卫生执
执行率( %)=
被调查人员实际洗手次 数 被调查人员应洗手次数
100%
1、按照预先设定的表格,隐蔽式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2、洗手时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
从人事科获得在岗注册护士人数;从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数
3 护士离职率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7 理
使用率( ‰)=
使用约束具天数 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000

分子:24 小时内使用约束具者计数为 1 分母:某病区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发病率(%)=
发生深静脉血栓人数 血栓高危患者数
100%
分子: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单位时间内使用约束具患者的天数 2、利用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全院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定期调查住院患者的皮肤情况,利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及电子病 历自动筛查,获得单位时间内压疮发生的例数,利用信息系统获 得单位时间内患者总数(不包括住院时间在 24 小时内的患者)
1、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及电子病历自动筛查。 2、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全院患者住院总天数,数据可来源于各科的 病案日报
符合率( ‰)=
从人事科获得离职护士人数与护士在册总数
鼓励不良事件上报,根据不良事件报表,获得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由信 息系统自动获取住院患者总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的导管留置总日数。 2、导管留置 48 小时后出现感染征象(排除其他原因)抽血培养。 3、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及院感科数据获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例 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总床日数。 2、导尿 48 小时以上检测尿常规,有尿路刺激症留尿培养。 3、留置 7 天以上每周留尿常规
正确评估总例数 抽样调查患者总数
1000

1、利用信息系统或现场查看病例、访谈患者,收集正确评估的总 例数。
5
疼痛管理
分子:包括疼痛评分分值正确,疼痛的部位性质描述正确,疼痛的评估频 次正 2、利用信息系统获得当日住院患者总数
确,给药后再评估记录正确,选定的评分工具正确。
分母:抽样调查患者总数。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从人事科获得在岗注册护士人数;从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数
3 护士离职率
给药错误 发生率
导管相关 性血流感 不 染发生率 良 4 事 导尿管相 件 关性尿路 感染发生 率
压疮发生 率
离职率( %)=
某年离职护 士人数 某年末在册人数 + 某年离职护
士人数
100%
发生率(‰)
=
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住院患者数
1、按照预先设定的表格,隐蔽式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2、洗手时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 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3、统计科室内手消毒液及洗手液的每月或每季度的使用
;.
.
分母: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 周围环 境后总调查次数
洗手正确 率
确,给药后再评估记录正确,选定的评分工具正确。
分母:抽样调查患者总数。
6 约束具管理
使用率( ‰)=
使用约束具天数 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000

分子:24 小时内使用约束具者计数为 1 分母:某病区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单位时间内使用约束具患者的天数 2、利用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全院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000 ‰
分子: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总的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总数
发病率( ‰)=
使用血管 导管患者中血行感染人数 患者使用血管导管总日 数
1000 ‰
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使用血管导管的总导管日数
发生率( ‰)
=
使用导用导尿管患 泌尿系感染人数 患者使用 导者使用导尿 日数
.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序 项目

计算公 住院患者满意度
调查满意的患者人数 患者总人数
100% 式
住院患者满意 1

2
人员配备
护 患比
=
护士数 患者数
分子:直接参与患者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
3 护士离职率
离职率( %)=
分母:某住年院离患职 者数护 士人数 某年末在册人数 + 某年离职护士人数
100%
给药错误 发生率
发生率(‰)
分母:单位时间内进行机械通气的总床日数
排除:使用呼吸机 48 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1、诊断依据:感染前 48 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的 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 X 线症状及实验室依据。
2、根据诊断依据从信息系统或病历资料中获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例数及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床日数。
执行率( %)=
6 约束具管理
使用率( ‰)=
使用约束具天数 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000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单位时间内使用约束具患者的天数 2、利用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全院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分子:24 小时内使用约束具者计数为 1
分母:某病区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深静脉血栓管 7

发病率(%)=
发生深静脉血栓人数 血栓高危患者数
鼓励不良事件上报,根据不良事件报表,获得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由信 息系统自动获取住院患者总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的导管留置总日数。 2、导管留置 48 小时后出现感染征象(排除其他原因)抽血培养。 3、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及院感科数据获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例 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总床日数。 2、导尿 48 小时以上检测尿常规,有尿路刺激症留尿培养。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 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项目

用心整理的精品 word 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计算公 住院患者满意度
调查满意的患者人数 患者总人数
100% 式
收集方法
住院患者满
1
意度
采用卫生部住院患者体验与感受满意度调查问卷,让经 过专门培训的第三方对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坠床/跌 倒发生

发生率( ‰)=
住院坠床 /跌倒例数 住院患者 总床日数
1000

分子:患者坠床/跌倒发生总次数
分母: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及电子病历自动筛查。
2、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全院患者住院总天数,数据可来源 于各科的病案日报
符合率( ‰)=
正确评估总例数 抽样调查患者总数
1000
1、根据病历资料获取发生人数。 2、信息系统自动筛选有血栓高危风险的患者。
分母:根据筛选,确认为有血栓高危风险的住院患者
呼吸机相关 肺炎
8 (VAP)管 理
发病率(‰)=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例数 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床日 数
1000

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进行机械通气的总床日数
使用率( ‰)=
使用约束具天数 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000

分子:24 小时内使用约束具者计数为 1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单位时间内使用约束具患者的天数 2、利用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全院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分母:某病区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深静脉血栓
7
管理
发病率(%)=
发生深静脉血栓人数 血栓高危患者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标类型:结构指标
指标的意义:护患比反映护理服务需求和护理 人力的匹配关系。计算患护比,能够帮助管理 者了解当前护理人力配备状况,进而建立一种 以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科学调配护理人力的 管理模式,让需要照护的患者获得护理服务, 保指标
指标的意义: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反应患者 平均每天实际得到的护理时数,护理时数包括直接护 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相关护理时数。计算住院患 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患者所得 到的护理服务总时数,进而可推算出护理工作负荷及 患者所需护理服务时数,更合理地配备护理人员,掌 握护理时数在直接护理时数和间接时数之间的分布, 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将更多护士工作 时间用于照护患者。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的意义:通过监测院内压疮发生 率,可分析院内压疮发生的趋势、特征及 其影响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 措施与管理,进一步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 减少皮肤损伤对患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伤 害。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过程指标
指标的意义:身体约束带来很多负性质量问题。 通过对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的监测,医院或护理 部门能够及时获得约束具使用的率、约束具使用 导致的不良事件和约束具使用的其他相关信息。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找到过度使用约束具的影响 因素。通过医院管理团队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 找到有效的替代措施,努力减少身体约束率或使 身体约束更具合理化,从而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的意义:患者发生跌倒可能造成伤害,导 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通过对住院患者跌 倒发生率指标的监测,了解所在医院或部门的跌 倒发生率和伤害率。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有效的 对策实施,可以降低导致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 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 估,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建立患者分类管理的职 业思维。预防患者跌倒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护理 工作对患者的责任和关怀。
性,提高人文护理质量。
基本公式:
.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 指标的意义: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是反 应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提现了护理质量 的水平。通过对该指标进行监测,可以帮 助管理者了解导管管理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提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减 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类型:结构指标
指标的意义:护士执业环境是影响患者 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健康的护士执业环 境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激励护士增 加工作投入,促进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 量,降低护士离职率,节约医院成本。
测量工具:《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
王秋蕊
指标的意义:床护比反应开放床位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计算 床护比,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当前开放床位所配备的护理人力状况, 进而建立一种以开放床位为导向的护理人力配备管理模式,保障一 定数量开放床位护理单元的基本护理人力配备,是医疗机构及其护 理单元护理人力的配备参考、评价指标。
基本公式: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结构指标
指标的意义:不同级别的护士的配置反 映医疗机构或其部门中护士的结构配置情 况,通过监测此指标,能够了解护士队伍 结构的现状及动态变化,并研究护士结构 配置与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系,为优 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护理人力提供 依据,保障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结构指标
指标的意义:护士离职率是用于衡量组织内部 护士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监 测医疗机构或护理单元内护士的离职率,了解护 士离职现状,并将现状与本院常态及其他同级医 疗机构护士离职现状进行比较,针对异常情况, 对护士离职原因,由于离职造成的护士结构变化 及由于护士离职对护理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为管理者制定人员招聘和培训计划、改善管理策 略等方面提供依据。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的意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 生率与ICU护理人员气道管理、消毒隔离和 手卫生执行情况密切相关。监测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内感染异动与护理环节 薄弱点,有效地管理和预防感染,降低其
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基本公式:
指标的意义: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发生率与ICU护理人员消毒隔离、无菌技术 和手卫生执行等情况密切相关。监测该指 标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内感染异动与护理环 节薄弱点,保证有效的感染管理和预防, 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的意义: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 染发生率与ICU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消 毒隔离和手卫生等情况密切相关。监测该 指标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内感染异动与护理 环节薄弱点,保证有效的感染管理和预防, 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