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燃煤锅炉同时脱硫脱氮技术与分析

合集下载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能源消耗和使用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全面爆发,其中空气污染成为了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燃煤锅炉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其排放的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因此,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在燃煤锅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位于燃烧后的烟气处理工序中,其目的是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达到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污染的目的。

常见的二氧化硫脱硫方法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湿法脱硫技术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法、海水脱硫法和氨碱法。

其中石灰石-石膏法是最早发明的湿法脱硫技术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技术路线。

石灰石-石膏法的原理是将石灰石喷入烟气中,使其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石膏并沉淀下来。

石膏在沉淀池中脱水后可作为建材原料利用。

除石灰石-石膏法外,海水脱硫法和氨碱法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和适用范围。

干法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喷射吸附剂法、直接脱硫法、半干法脱硫等。

喷射吸附剂法是指将固体颗粒吸附剂喷射进烟气流通的过程中,让它们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物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硫酸盐化合物。

常用的吸附剂有石灰、石膏、纳米氧化钙等。

除喷射吸附剂法外,直接脱硫法和半干法脱硫也是干法脱硫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烟气除尘技术是指将烟气中的颗粒物去除,以减少它们对环境和生态的污染。

烟气除尘技术主要包括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湿式电除尘法、电筒除尘法、静电除尘法和过滤除尘法等。

重力沉降法和离心沉降法是采用重力或离心力促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方法。

常用于较大的燃煤锅炉和水泥厂等。

湿式电除尘法和电筒除尘法利用较高的电压来产生电场,电场作用下的颗粒物会沉积在电极表面。

静电除尘法利用静电力吸附颗粒物,是一种不需要耗材的除尘方式。

过滤除尘法是指将烟气通过过滤器,过滤掉颗粒物。

这种方式是最为普遍和广泛应用的烟气除尘技术。

烟气脱硫除尘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燃煤锅炉中的应用更是成为了既定的先进工艺。

燃煤锅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燃煤锅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减缓气候变化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积极 意义。
社会效益分析
保障公众健康
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有助于降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 生率,保护公众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空气质量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
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广环保技术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可 持续发展。
近年来
随着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 高,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得 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 研究。
技术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实现对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 协同脱除,处理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燃煤电厂的烟气处理 。
局限性
同时脱硫脱硝技术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运行成本较高 ,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此外,该技术对烟气温度、烟气流 量、烟气成分等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 。
原理
通常采用湿法或干法脱硫技术,结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选择性非催化 还原(SNCR)脱硝技术,实现对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协同脱除。
技术发展历程
01
02
03
20世纪90年代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各 国开始研究同时脱硫脱硝 技术,并取得一定进展。
21世纪初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越 来越多的燃煤电厂开始采 用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国外应用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燃煤锅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方面起步较早,技术成熟度较高。国外主要采用湿法、干法等 多种技术路线,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烟气净化。
典型工程案例
工程案例一
某大型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同时加入催化剂实现脱硝功能。该技术在实际运行 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脱硫率达到98%以上,脱硝率达到80%以上。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消耗也大幅增加,其中燃煤锅炉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燃煤锅炉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灰尘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一、燃煤锅炉烟气中的污染物在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排放,其中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重金属等。

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二氧化硫对大气和水体有着严重的酸化影响,而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环境造成危害。

二、烟气脱硫技术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的主要技术包括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

1. 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一些干法脱硫装置,如布袋除尘器、电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直接将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集和去除,从而达到减少颗粒物排放的目的。

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捕集颗粒物,但不能对二氧化硫等气态污染物进行处理。

湿法脱硫技术则是通过喷射一定量的石灰浆或石灰石乳液等碱性吸收剂,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吸收,与吸收剂中的碱性氢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而达到脱除的目的。

湿法脱硫技术能够同时处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是目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的主流技术之一。

燃煤锅炉烟气中的颗粒物是非常危害的,它们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还会影响人体健康。

烟气除尘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常用的烟气除尘技术包括惰性除尘、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等。

1. 惰性除尘技术惰性除尘技术是通过惯性力使颗粒物在烟气中沉降,然后被收集。

这种技术简单、成本低,但效率不高,只适用于颗粒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电除尘技术是利用电场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电除尘,它通过集尘电极和放电电极之间产生的强电场,使颗粒物带电并沉积在集尘电极上。

电除尘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布袋除尘技术是通过带电滤袋的静电作用和滤料的屏障作用,将颗粒物截留下来。

这种技术有着较高的除尘效率和适用范围,但也需要维护和更换滤袋,成本较高。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煤炭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化石燃料,燃煤锅炉生产出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进行烟气处理是必须的。

目前主要的烟气处理技术是脱硫除尘技术。

烟气脱硫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成不易挥发、水溶性较强的硫酸盐或硫酸的方法,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目的。

常用的脱硫技术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湿法脱硫是指利用酸性溶液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收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酸的技术。

常用的吸收剂有石灰石、生石灰和苏打灰等。

其中石灰石是最常用的吸收剂之一,其反应式为:CaCO3 + SO2 + 2H2O → CaSO4•2H2O + CO2此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一般需要配合氧化性添加剂和助剂,如氧化钙、过氧化氢等,以提高脱硫效率。

湿法脱硫技术的处理效率较高,能够达到90%以上。

但这种技术有吸收剂消耗量大、脱硫废水处理难度大等问题。

干法脱硫技术处理效率较低,一般在70%左右。

但这种技术具有吸附剂消耗量少、处理后的废物利用价值高等优点。

此外,烟气脱硫还有一种新型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此技术是利用特定催化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的方法,从而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该技术处理效率高,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烟气脱硝系统中。

除了烟气脱硫技术外,烟气除尘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尘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达到减少排放的目的。

常用的除尘技术有重力沉降、惯性沉降、电除尘、布袋除尘等。

电除尘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除尘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电压将烟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带电,并利用电场力使其沿不同方向移动,最终沉积在集尘电极上。

电除尘技术处理效率高,一般可达到99%以上。

但该技术需要使用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设备成本较高。

布袋除尘技术则是将烟气通过滤袋,在滤袋表面上形成一层颗粒物被滤下来的方法。

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方法及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方法及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方法及脱硫脱硝技术研究燃煤锅炉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形式之一,其排放的烟气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技术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针对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方法和脱硫脱硝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方法1. 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特点燃煤锅炉在燃烧煤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烟尘会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易与水蒸气等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对土壤和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2. 直接排放治理方法直接排放治理方法是指通过改善燃烧过程、提高燃料利用率等手段来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具体包括燃料的预处理、燃烧技术改进、烟气净化设备等措施。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烟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含量,但对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问题仍无法完全解决。

间接排放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烟气净化和脱硫脱硝技术。

烟气净化设备包括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脱硫脱硝技术则是通过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二、脱硫脱硝技术研究1. 脱硫技术脱硫技术是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的技术。

目前常用的脱硫方法主要包括石灰石法、石膏法、海水脱硫法、氨法等。

石灰石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脱硫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石灰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石膏,从而将二氧化硫去除。

脱硝技术是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去除的技术。

目前常用的脱硝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氨法脱硝等。

SCR技术是最为成熟和有效的一种脱硝方法,其原理是在适当的温度下将氨气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催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3. 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脱硫脱硝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未来,脱硫脱硝技术将朝着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将更加重视技术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燃煤锅炉是热电厂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热能设备,它能够将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燃煤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成为了热电厂和工业企业治理烟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将烟气通过喷淋器喷洒进入脱硫塔内,利用喷洒液中的氧化剂(如氧气或空气)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或亚硫酸盐,然后通过吸收剂(如石灰石浆液)将硫酸或亚硫酸盐吸收转化成硫酸钙或硫化钙,最终形成脱硫产物。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化学反应充分、适用性广等优点,但也存在喷洒液回收和处理难题、造成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固体吸收剂(如活性炭、碳酸钙等)直接接触烟气,吸收其中的硫化物,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碱式脱硫技术、干法双碱脱硫技术、干法聚乙二醇脱硫技术等。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相对于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来说,具有处理过程简单、能源消耗低、产生的废弃物易于处理等优点,但也存在吸收剂利用率低、脱硫效率不高等问题。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和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综合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在脱硫塔内将烟气与液态吸收剂和固态吸收剂同时接触,利用液态吸收剂和固态吸收剂共同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达到脱硫的目的。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兼具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的优点,脱硫效率高、能源消耗低、产生废渣较少,但受到设备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限制。

1.静电除尘技术静电除尘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场力将烟尘带电并沉积在导电板上,从而实现烟气除尘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处理烟气能力强、除尘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操作维护成本较高。

布袋除尘技术是将烟气通过滤料层,利用滤料对烟尘进行过滤捕集,达到除尘的目的。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浅析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已经成为工业排放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降低了大气污染对环境、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一、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可将二氧化硫(SO2)减少80%以上,从而大幅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和酸雨的形成。

目前主流的烟气脱硫技术包括石灰石石膏法和海水脱硫法。

石灰石石膏法就是通过注入石灰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石膏,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该技术具有降低排放、石膏可用于建筑材料等多种用途,但也存在着造成固体废弃物处理不便和技术成本高的问题。

相比之下,海水脱硫法比较环保和经济。

该技术利用海水中的氢氧化钙制备氢氧化钙糊剂,再将其与新鲜的海水混合作为吸收液,对烟气进行处理。

这种技术特别适合在海边燃煤锅炉中使用,而且糊剂制备简单、糊剂可循环多次使用、脱硫效率高。

除尘技术是减轻燃煤锅炉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的应用除尘设备,可有效的捕捉烟气中的颗粒物,减少颗粒物的排放,尤其是PM10和PM2.5的排放。

目前,静电除尘器和袋式过滤器是广泛应用的除尘设备。

静电除尘器通过静电作用进行除尘,其在处理烟气中小颗粒和轻质尘埃时效果较好,且能耗低,但在处理高浓度的烟气时效果较差。

而袋式过滤器则是通过布袋过滤沉降到布袋内的颗粒物,其适用于处理烟气中小颗粒物含量大的情况,能够达到很高的过滤效率。

袋式过滤器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布袋使用寿命较长,能耗也比静电除尘器低。

但是在烟气温度高和湿度大的环境中,布袋容易被结露和堵塞,影响除尘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烟气脱硫除尘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和经济条件进行科学评估。

但不管采用何种技术,其核心是降低燃煤锅炉的污染排放,提高工业生产的环保水平,保障人民生态环境健康。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研究一、燃煤锅炉基本情况燃煤锅炉是一种利用煤炭作为燃料进行加热的设备,其主要原理是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进行加热工作。

在燃烧过程中,煤炭中的硫和氢有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SO2,氢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生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脱硫处理。

二、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目前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湿法脱硫技术是将烟气通过喷雾塔或旋风喷淋器,将石灰石或者石膏与烟气进行充分混合反应,使得烟气中的SO2被吸收转变成硫酸根离子,最终通过烟道排出。

而干法脱硫技术则是通过催化氧化或者吸附减少SO2排放。

三、烟气脱硫技术应用于燃煤锅炉中的优势与问题烟气脱硫技术应用于燃煤锅炉中,可以有效地减少SO2排放,达到环保的要求,有明显的优势。

比如湿法脱硫技术可以将SO2吸收转变成硫酸根离子,降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而干法脱硫技术则可以减少SO2的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但是,其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 能耗高:湿法脱硫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和电能,并且产生的水需要进行处理排放,增加了运行成本,降低了能源利用率;2. 操作复杂:湿法脱硫需要严格控制反应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保证效果,使得操作较为复杂;3. 技术难度高:干法脱硫技术通常需要使用高性能的吸附剂或催化剂,技术需求较高;4. 维护难度大:湿法脱硫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设备清洗,需要使用特殊的化学试剂,增加了维修成本。

四、烟气脱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短期内,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能耗,提高操作和维护的可靠性。

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完善湿法脱硫技术:可以采用更加节能的新型喷淋器、填料等,并开发高效环保的脱硫剂,提升脱硫效果并降低运行成本和能耗。

2. 探索新型干法脱硫技术:例如利用活性炭或新型催化剂等吸附材料,提高干法脱硫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应用先进的控制技术:脱硫技术可以结合先进的控制技术,以实现更好的协同控制和运行监控,提升脱硫技术效果和运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燃煤锅炉同时脱硫脱氮技术与分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厂燃煤锅炉同时脱硫脱氮技术与分析摘要:详细介绍几种典型电厂燃煤锅炉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并对其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

认为活性焦吸附法属于干法处理技术,最具有竞争力。

关键词:燃煤锅炉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分析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急剧增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据统计我国每年NOx、SO2排放量分别约为770万t和2400万t,然而NOx、SO2是形成“酸雨”和“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结合形成光化学烟雾,所以NOx、SO2污染带来的后果严重危及人体健康,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我国每年因NOx、SO2及形成酸雨造成损失达1100亿元,其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7%~8%。

在我国,SO2主要来自燃煤燃烧排放的烟气约占90%,其中火电厂燃煤排放占SO2总量的1/4左右;NOx90%来自燃料燃烧,因此脱硫脱氮及除尘是中国治理燃煤污染改善大气环境的最主要目标。

2、几种典型的脱硫脱氮技术
对于电厂燃煤锅炉排放的SO2和NOx,近年来各国相继开发了许多同时脱硫脱氮的方法,下面就几种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1 排烟循环流化床
排烟循环流化床(FGD-CFB)是80年代初由德国Lurgi公司开发的,该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燃烧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者,后来又把循环流化床技术引入脱硫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技术在德国有三家公司进行开发研究,丹麦的FLS正在做。

该法脱硫脱氮属于燃烧中处理,脱硫采用循环流化床,脱氮采用低氮燃烧。

2001年我国在四川白马电厂300MW机组建示范工程。

排烟循环流化床优点:
①投资费用较低。

②脱硫装置不需要太大空间。

③固硫剂产物以固态排放。

排烟循环流化床问题:
①燃烧中采用低氮烧燃,脱氮效果不能保证。

②由于锅炉内喷射CaO吸收剂进行脱硫,产生CaCO3和煤灰一起排出,易造成二次污染。

③控制排烟温度70℃,需要有排烟加热装置〔1〕。

2.2 组合法(FGC)
这种方法是用石灰石石膏法湿式脱SO2:(FGD)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NOx组合的技术〔2〕。

据资料介绍,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多数采用这种方法。

该组合技术中湿法脱硫效率高(90%~98%),吸收塔自身紧凑,但该法的问题是耗水量大,而且必须进行排水的深度处理,生成的大量副产品石膏应用也有限,烟气在进入烟囱前需要加热提高温度。

该组合技术中氨选择性催化剂还原法的缺点是,脱氮的催化
剂寿命维护比较麻烦,工艺中生成的胺化合物有堵塞系统的弊病等〔3〕,因此使该组合法的推广应用受到影响。

2.3 电子束法(EBA)
为了克服以上方法的缺点,国际上开发了许多同时脱硫脱氮的技术,电子束法既是属于同时脱硫脱氮的典型方法之一。

电子束法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粒子照射烟气,使其SO2和NOx氧化生成硫酸和硝酸,再与添加的氨反应生成硫酸氨和硝酸氨。

该技术首先是日本茬原制作所1970年着手研究,又经过与原子能研究所合作研究,1974年进行了1000/Nm3h-1、1万/Nm3h-1规模不同的气体试验,从而肯定了这种干法技术。

受美国能源部委托,在椹萨斯洲又进行了1.4万/Nm3h-1的改进试验,在西德进行了2.0万//Nm3h-1规模的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其它有些国家也在研究。

我国2000年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四川绵羊投资2000万元建造一套电子束辐射烟气脱硫脱氮工业试验装置,烟气处理量3000~12000//Nm3h-1,脱硫率90%,脱氮率70%电子束法处理烟气的优点:
①用一个过程能同时脱硫脱氮,且去除效率高。

②能够生成硫酸氨和硝酸氨副产品作化肥用,没有废弃物。

③是干法过程,没有废水及其处理设施。

④因为不用催化剂,所以不存在催化剂中毒,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⑤设备结构简单,对烟气条件变化适应性强,容易控制〔4、5〕。

电子束处理法存在问题:
①该法耗电量大,由此占的运行费用很高。

②烟气辐射装置还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应用系统。

③处理后的烟气仍然存在排放氮、硫酸和一氧化二氮的可能性〔6〕。

2.4 活性焦吸附法
该法是用活性焦进行烟气的同时脱硫和脱氮。

SO2是通过活性焦的微孔催化吸附作用,生成硫酸储存于焦碳微孔内,通过热再生,生成总量虽少,但含SO2浓度很高气体,根据需要再去转换成各种有价值的副产品,如高纯硫磺、液态SO2、浓硫酸、化肥等。

NOx是在加氨的条件下,经活性焦的催化作用生成水和氮气再排入大气。

该工程的主要设备是脱硫脱氮塔,活性焦在塔内由上往下移动,烟气横向交叉通过活性焦炭层,因此烟气中的尘也被除掉〔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