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回顾与拓展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回顾与拓展三-人教新课标
总结讨论结果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
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教师:同学们不仅能用心用情地读,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分享理由,还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厉害!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各显神通,争取成为班级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诵家、演讲家。预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学校
年级
日期
课题
回顾·拓展三
课型
新授
姓名
教 学目 标(三维融通表述)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3、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4、感受人间真情、懂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对话导入
二、交流平台
三、日积月累
四、课外书屋
五、小结
通过比赛的方式对本单元进行回顾拓展。
学生之间进行比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势,进行朗读评价,进而体会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好处。
根据小组交流,推荐新的挑战者,产生新擂主。
推荐本轮演讲家、收藏家、朗诵家候选人名单。
对当选者表示祝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讨论比拼方式与方法
全班交流
积累警句多的为“收藏家”,朗诵用情的为“朗诵家”,理由说得充分的为“演说家”。
学生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回顾拓展三》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回顾拓展三》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3)再推荐一名学生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2、分享精彩片断二──心理活动描写。

(1)组内分享,注意倾听与评判。

(2)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班级分享,教师积极参与各小组,搜索“最佳分享者”。

民主评选第一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

(二)比拼二:读悟警句
1、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1)学生自选日积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同学都举手表示懂了,此生即为本轮演讲家的竞争对手。

(2)至少背诵5句中的2句,指名背诵成功者为本轮朗诵家竞争的实力派选手。

2、朗读课外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小组长负责:比比本小组谁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记录姓名,由班长宣布本轮的收藏家。

(2)同桌互谈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组长推荐优秀者。

(3)全班参与评选。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回顾拓展三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回顾拓展三   人教新课标

回顾·拓展三【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回顾,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2.积累有关讲诚信的名言警句,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

3.通过向学生推荐阅读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等作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人间真情,熏陶学生的情操。

4.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愿望。

【学习重点】1.体会环境描写及人物心理活动描写。

2.从《绿山墙的安妮》中发现人间真情。

【学习难点】1.把诚信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2.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愿望。

【学前准备】1.有关诚信的小故事、视频片段。

《绿山墙的安妮》中的精彩片段。

(教师)2.摘抄本组课文中有关环境描写及心理描写的句子;课前让学生搜集表现人间真情的课外阅读资料。

1.在大屏幕上出示例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结:同学们,通过对这几个例句的理解和体会,我们能感受到描写环境和人物的心理让文章更具体、生动。

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活学活用,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1.体会下列句子抒发的情感。

(1)“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是描写,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______________的心情,暗示了“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可。

1.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2.齐读这些句子。

3.借助工具书,互相交流这些句子的意思。

2.把下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轻诺必。

(2)民无信。

(3)诚者,;诚之者,。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教案(通用5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教案(通用5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教案(通用5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交流平台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C、“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评:通过交流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抒发美好情感的,还安排了交流自己的习作中这样的典型描写,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活学活用,不但丰富了积累,还教会了学生理性写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日积月累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K12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教案

【K12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教案学习目标、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推荐课外读物。

课前准备、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辩论”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一段广告词、一份推荐书或简介。

教学过程对话导入、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进行一场知识大比拼!怎么比拼呢?请浏览一下课本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内容。

2、师生讨论比拼方式与方法。

3、总结讨论结果:积累警句多的为“收藏家”,朗诵用情的为“朗诵家”,理由说得充分的为“演说家”。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4、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1)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学生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3)再推荐一名学生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仅能用心用情地读,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分享理由,还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厉害!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各显神通,争取成为班级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诵家、演讲家。

预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环境描写的精彩片断。

分享精彩片断二──心理活动描写。

组内分享,注意倾听与评判。

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班级分享,教师积极参与各小组,搜索“最佳分享者”。

几名学生向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评价措辞、补充的方法。

民主评选第一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并用热烈掌声表示祝贺与鼓励。

比拼二:读悟警句、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一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一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推荐课外读物。

课前准备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辩论”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一段广告词、一份推荐书或简介。

教学过程对话导入1、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进行一场知识大比拼!怎么比拼呢?请浏览一下课本中的“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课外书屋”三部分内容。

2、师生讨论比拼方式与方法。

3、总结讨论结果:积累警句多的为“收藏家”,朗诵用情的为“朗诵家”,理由说得充分的为“演说家”。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4、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1)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学生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3)再推荐一名学生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环境描写的精彩片断。

分享精彩片断二──心理活动描写。

(1)组内分享,注意倾听与评判。

(3)几名学生向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4)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评价措辞、补充的方法。

民主评选第一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并用热烈掌声表示祝贺与鼓励。

比拼二:读悟警句1、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1)学生自选日积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同学都举手表示懂了,此生即为本轮演讲家的竞争对手。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三人教新课标

回顾·拓展三一课时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读课外读物。

教具准备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段。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以是在“辩论”中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己喜欢的书写一段广告词、简介或一份推荐书。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抒发情感的作用。

(1)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从侧面烘托出桑娜的勤劳和对家人的热爱。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

(3)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句意。

(1)“轻诺必寡信”的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2)“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如果百姓对政府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的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5)“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的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5.学生自由吟诵。

6.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三课外书屋1.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六年级第一学期 语文 回顾拓展三 教案

六年级第一学期 语文 回顾拓展三 教案

课时计划第周星期二第节2014 年月日课题回顾拓展三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推荐课外读物。

教材分析重点积累谚语、推荐课外读物。

难点积累谚语、推荐课外读物。

教具多媒体预习案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辩论”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一段广告词、一份推荐书或简介。

合作探究、课堂展示、当堂作业个性添加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分享片段。

1、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进行一场知识大比拼!怎么比拼呢?请浏览一下课本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内容。

2、师生讨论比拼方式与方法。

3、总结讨论结果:积累警句多的为“收藏家”,朗诵用情的为“朗诵家”,理由说得充分的为“演说家”。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4、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1)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学生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3)再推荐一名学生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仅能用心用情地读,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分享理由,还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厉害!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各显神通,争取成为班级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诵家、演讲家。

预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环境描写的精彩片断。

教学过程二、课堂展示,分享警句。

1、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1)学生自选日积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同学都举手表示懂了,此生即为本轮演讲家的竞争对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学习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课时数:一课时。

任务一:学习交流平台。

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A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B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C “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评:通过交流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抒发美好情感的,还安排了交流自己的习作中这样的典型描写,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活学活用,不但丰富了积累,还教会了学生理性写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
任务二:日积月累。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5.学生自由吟诵。

6.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任务三:课外书屋。

1.自由读。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3.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4.拓展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那天晚上的节目是一连串“激动人心的节奏”,至少对于观众席上的一位倾听者来说是这样的。

当唱诗班唱起《飞翔在远处的娇嫩的雏菊上》时,安妮凝视着天花板,好像那上面有着彩绘的天使;当萨姆?斯隆用动作表演“塞克里怎样使母鸡抱蛋”时,安妮大笑不止,使得坐在她附近的人们也笑了起来,不过他们是受了她的感染,并非觉得有趣,因为这个选篇即使在阿冯利也已经老掉牙了;当
菲利斯先生用最激动人心的语调朗诵马克?安东尼在凯撒遗体前的演说时,安妮感到,只要有一位罗马公民带头,她就会当场站起来参加叛变。

只有一个节目使她不高兴。

当吉尔伯特?布莱恩背诵《莱茵河畔的狂欢》时,安妮拿起罗达默里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一直看到他背诵结束,而当她一动不动直僵僵地坐着时,黛安娜却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们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了。

她们饱尝了欢乐,又怀着更大的喜悦议论将要到来的幸福时光。

每个人好像都睡熟了,房子里静悄悄的,一片漆黑。

安妮和黛安娜踮着脚尖轻轻走进客厅。

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有门通向客房。

屋子里温暖舒适,壁炉的余火把屋子照得朦朦胧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