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体格检查标准(学生版)教案

合集下载

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测量学习教案

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测量学习教案
3.学生反馈方面: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教学效果方面: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延伸,观察学生对生长发育指标的理解和应用,评估教学效果。
5.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调整教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增加实践操作环节的时间,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加强学生对生长发育指标的理解等。
3.实践操作:
a.演示身长、体重、胸围和头围的测量方法。
b.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测量并记录数据。
c.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测量方法中的错误。
4.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测量数据判断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5.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实践操作和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正确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实践操作中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下要点需注意:
1.测量工具的准备:确保身高计、体重秤、软尺、头围尺等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姿势的正确性:学生在测量身长、体重、胸围和头围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数据不准确。
-身长测量:站立姿势,脚跟并拢,脚尖分开,背部挺直,头部保持正直。
儿童身长体重胸围头围测量学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材第四单元“生长发育”章节,详细内容涉及身长、体重、胸围和头围的测量方法,以及这些指标在评估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身长、体重、胸围和头围的测量方法,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及其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生长发育指标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长发育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的好习惯。

全身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
12
• 7.下肢
• (144)正确暴露下肢; • (145)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 • (146)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 • (147)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 (148)触诊腹股沟淋巴结纵组; • (149)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 • (150)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 (151)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 • (152)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 (153)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 (154)检查髌阵挛; • (155)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 (156)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 (157)触诊双足背动脉; • (158)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 • (159)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 (160)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 • (161)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 (162)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 • (163)检查膝腱反射; • (164)检查跟腱反射; • (165)检查Babineski征; • (166)检查Oppenheim征; • (167)检查Kernig征; • (168)检查Brudzinski征; • (169)检查Lasegue征。
3
8、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熟悉检查项目之后,可以使体检从 容不迫、井然有序地进行。为了避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或负担,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9、检查结束时应与患者简单交谈,说明重要发现,患者应注意 的事项或下一步的检查计划。但如对体征的意义把握不定, 不要随便解释,以免增加患者思肢
• (123)正确暴露上肢; • (124)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 • (125)观察双手及指甲; • (126)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 (127)检查指关节运动; • (128)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 (129)触诊腕关节; • (130)检查腕关节运动; • (131)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决突 • (132)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 (133)检查肘关节运动; • (134)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 (135)暴露肩部; • (136)视诊肩部外形; • (137)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 (138)检查肩关节运动; • (139)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 • (140)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 (141)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 (142)检查桡骨骨膜反射; • (143)检查Hoffman征。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

全身体格检查【要求】一、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二、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地点】查体室【学时】7学时【准备】标准化病人(SP),案例资料,全身体格检查评分表,临床病历。

【流程】一、教师讲解全身体格检查相关知识(1学时)(一)准备:1、准备和清点器械:消毒盘、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画线笔、直尺、压舌板、手电筒、叩诊锤、一次性纸巾、棉签、弯盘、查体车。

2、洗手;3、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4、确定病人身份,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了解病人年龄。

(二)一般状况检查:1、体温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2、体温(观看刻度,甩至36度以下,面巾纸擦干腋窝,测腋温,10min)、血压(第一次,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方3cm,胶管避开肱动脉,触右上肢肱动脉搏动,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放气时缓慢,双眼平视汞柱表面,2-3mm/s)、脉搏(三指触诊,至少30s,再双手触诊、节律、频率、再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呼吸(胸或腹、至少30s,节律、频率)、血压(第二次,如果收缩压或者舒张压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2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关闭时血压计向右倾斜45度角)。

(三)头颅1、视诊:大小、形态、头发(疏密、色泽、分布、损伤)。

2、触诊:询问头部压痛、包块。

3、头部器官(1)眼:视(眉毛有无脱落、睫毛有无倒睫、眼睑有无水肿及下垂、眼球有无突出、凹陷)、视力(遮未检查眼,判断检查者手指数进行初测,嘱夹好体温计)、睑结膜、球结膜、巩膜(有无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黄染等);角膜(有无混浊、疤痕)、瞳孔(大小、形态、是否对称)、眼球运动(左手固定被检查者头部,右手食指距被检者左眼前30-40cm 处,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顺序进行。

反射(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

身体素质测试课程设计

身体素质测试课程设计

身体素质测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身体素质的基本概念,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度等五项指标。

2. 学生能够知晓并描述各类身体素质测试的标准和方法,如立定跳远、50米跑、800/1000米跑等。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身体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提升身体素质的途径和锻炼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执行各项身体素质测试,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如起跑、跳跃等。

2.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测试,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如速度、力量和耐力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锻炼原则和方法,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锻炼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激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树立正确的胜负观。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生活态度,自觉维护身体健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以身体素质测试为主线,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动技能。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设计将兼顾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注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身体素质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 各项身体素质测试的标准、方法及评分标准。

- 常见运动项目的锻炼原则及方法。

2. 实践技能:- 立定跳远、50米跑、800/1000米跑等测试项目的技巧训练。

- 体育游戏和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技能力。

- 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引导学生自主锻炼。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身体素质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介绍各项测试项目。

- 第二课时:立定跳远技巧训练,分组练习和指导。

- 第三课时:50米跑技巧训练,分组练习和指导。

2021年诊断学 全身体格检查要求和录像 见习教案

2021年诊断学 全身体格检查要求和录像 见习教案
一般检查(生命征、一般状态及淋巴结检查)
撰写人
X
教研室
诊断学
撰写日期
X
小结要点及复习思考题
小结:1、了解全身体格检查的意义及要求
2、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及要点。
3、掌握体格检查的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好触诊、叩诊的手法。
思考题:
1.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
2.试述浅部触诊的适用范围。
3.深部触诊法分哪几种?各手法的适用范围?
4.试述叩诊的注意事项。
下次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临床见习教案
第X次课 教学方式示教法学时4学时专业《诊断学》
见习
内容
全身体格检查要求和录像
、基本检查法(视、触、叩、听、嗅诊)

见师
习姓
带名
教职

X
班级
X
带教时间
X

次的
课要
的求

1、了解全身体格检查的意义及要求
2、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及要点
3、熟悉视、触、叩、听、嗅诊五项基本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4、重点掌握触诊、叩诊的手法
本电
次教
课内应容用多媒体源自板书住教院学号
病及
例疾
姓病
名名


学到
生人
应数
到缺
人席
数原

每组15-16人,共75~80人,无缺席
教学安排、时间分配及主要内容
教学安排:
4课时共160分钟。
基本检查法示教时间40分钟
见习方式(请打勾)
授课式 提问式 病案分析式、直观教学式(幻灯、手术、录像)、自学式。
其它:示教法,学生分组相互练习√

初中身体测试教案

初中身体测试教案

初中身体测试教案
年级学科:八年级体育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初中生身体测试的标准和项目。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身体测试,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习惯。

3. 引导学生通过身体测试结果,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提高身体素质。

教学重点:
1. 初中生身体测试的标准和项目。

2. 如何正确进行身体测试。

3. 如何根据身体测试结果制定锻炼计划。

教学难点:
1. 身体测试项目的操作方法。

2. 锻炼计划的有效实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初中生身体测试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初中生身体测试的项目有哪些吗?
二、讲解(10分钟)
1. 教师详细讲解初中生身体测试的标准和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

2. 示范正确的测试方法,如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方法、50米跑的起跑和冲刺姿势等。

三、实践(1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身体测试,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记录自己的测试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10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身体测试结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状况。

2. 学生根据测试结果,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初中生身体测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锻炼计划,互相鼓励和监督。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初中生身体测试项目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锻炼计划制定的积极性和实施情况。

3. 学生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

《〈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教案

《〈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教案

《〈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教案《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教案一、引言《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是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本教案将介绍该标准的意义和要求,以增强学校教师对标准的理解和实施。

二、意义身体健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具有以下意义:1. 指导作用:该标准为学校提供了指导,使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身体健康教育和管理。

2. 提高学生健康意识:通过落实标准,学生将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

3. 促进身体素质提升:标准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身体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三、要求《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提出了学生身体健康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生理健康:饮食均衡、作息规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要求。

2. 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卫生惯、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要求。

3. 学校组织:学校要建立健全的身体健康管理机制,包括组织体育活动、开展健康教育等。

4. 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身体健康管理,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支持。

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落实《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1.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标准的内容和意义,使学生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营养膳食等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与研究、生活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 家校互动: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五、评估与总结对标准的实施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六、结语通过教案的介绍,相信教师们对《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教师们能够积极落实标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火球注:本文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构成法律意见。

体质测试健康标准教案

体质测试健康标准教案

体质测试健康标准教案教案标题:体质测试健康标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体质测试的重要性以及与健康标准的关联。

2. 掌握常见的体质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意识,提高健康素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体质测试评价表格3. 学生健康档案表格4. 视频或图片资源,展示不同体质测试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体质测试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健康标准?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体质测试?知识讲解(10分钟):1. 解释不同体质测试项目的含义和目的,如身高体重测量、肺活量测试、柔韧性测试等。

2. 介绍不同年龄段的健康标准,如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体质测试评价标准。

示范与实践(15分钟):1. 展示体质测试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确保学生能正确进行测试。

2.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互相合作进行体质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3. 学生根据自己的测试结果,填写个人健康档案表格,并进行自我评价。

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质测试结果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体质测试结果对个人健康的影响是什么?如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健康目标和计划?3. 总结体质测试的重要性和与健康标准的关联。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质测试结果,制定一个针对自己的健康目标和计划,并在下节课前完成。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讨论和实践。

2. 定期进行体质测试,跟踪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与他们讨论进展和调整健康目标。

评估方式:1. 学生填写的个人健康档案表格,包括自我评价和制定的健康目标和计划。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和对体质测试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知识讲解和示范。

2. 体质测试评价表格,用于记录学生的测试结果。

3. 学生健康档案表格,用于学生填写个人健康目标和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体格检查项目基本标准
1.一般检查及淋巴结的评分标准
2.头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3.颈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4.胸、肺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5.心脏检查的评分标准
6.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7.脊柱检查的评分标准
8.上肢检查的评分标准
9.下肢检查的评分标准
10.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1(肌力)
11.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2(病理反射)
12.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3(感觉功能)
13.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4(反射)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考官:日期: 年月日
ﻬ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头部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考官:日期: 年月日
ﻬ体格检查评分标准—颈部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考官:日期: 年月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考官: 日期:年月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考官: 日期:年月日
ﻬ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考官:日期:年
月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考官: 日期:
年月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考官: 日期: 年月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考官:日期: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