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法处理水污染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化学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氧化还原法以及吸附法。

一、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通过添加化学物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物的方法。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在污水处理中,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例如,对于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可以使用氢硫化钠作为沉淀剂,将重金属离子与硫化物反应形成沉淀物。

二、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以达到降解和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臭氧、高锰酸钾等,而常用的还原剂有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等。

例如,氯气可以被用于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硫可以还原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将其还原为金属沉淀物。

三、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将污水中的污染物通过吸附材料进行物理吸附的方法。

吸附材料常用的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可以通过吸附材料表面的孔隙结构和活性基团吸附,并实现去除。

例如,将活性炭添加到污水中,通过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结构和大量的孔隙吸附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除了以上介绍的化学处理方法,还存在其他一些化学处理方法,如中和法、络合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中有着各自的应用。

总结起来,污水处理中的化学处理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这些化学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污水的高效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环境化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环境化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环境化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水污染日趋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威胁。

环境化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应运而生,为净化水源、保护水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环境化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一、沉淀法沉淀法是常见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它利用沉淀剂与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将污染物从水中分离。

沉淀法适用于处理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二、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来进行水污染治理的技术。

吸附剂通常是多孔性固体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聚合物吸附树脂等。

吸附法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

三、氧化技术氧化技术是将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氧化反应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高锰酸钾等。

氧化技术可有效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酸性物质和毒性物质,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四、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来处理水污染的方法。

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还可以去除水中的一些无机污染物。

植物,如水稻、菖蒲等,可以吸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生物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成本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治理领域。

五、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或选择性渗透膜对水进行分离和过滤的方法。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膜分离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六、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的方法。

离子交换技术常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重金属离子等。

该技术可以实现连续循环使用,减少废水排放。

综上所述,环境化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包括沉淀法、吸附法、氧化技术、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相互结合,形成多种处理工艺,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污染情况进行治理,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境化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环境化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环境化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技术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的质量与供应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水污染是目前水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因此,水污染治理成为了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水污染的来源、类型、对环境的影响和治理技术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一些常见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一、水污染的来源和类型水污染的来源有很多,包括污水、化工废水、农业、医药等产生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常见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和微生物等。

1、有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包括油类、蛋白质、淀粉、糖类等,这些物质都具有较高的生化需氧量,一旦进入水体,它们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中的生物无法生存,从而引起水生态平衡的破坏。

2、无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包括重金属、氨氮、磷等物质,它们的存在会使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量,导致水质富营养化,进而生长藻类等有害生物,从而破坏水生态环境。

3、微生物污染: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进入水体后,会导致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严重增长,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二、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水污染会对环境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危害生态环境:水污染会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破坏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很多地方的主要水源,一旦遭受污染,污染物会随着地下水的流动扩散到相邻地区,从而危害更多的人群和生物。

3、危害人类健康:水中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起传染疾病,如霍乱、痢疾、钩端螺旋体病等。

三、水污染治理技术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水污染治理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的一种方法,可分为传统的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即将污染水中的有机物质在空气的存在下由微生物氧化分解消除。

而厌氧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在先不含氧气的环境下进行有机物质的分解。

环境科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方法

环境科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方法

环境科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方法水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峻。

我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水污染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为了保护水资源及环境,我们需要尽快找到合适的方法对水污染问题进行治理。

于此,本文将介绍一些环境科学中的水污染治理方法。

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理水污染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筛分、过滤、沉淀、蒸馏、吸附、氧化还原等方法。

物理方法用于去除一些悬浮和可溶性物质,那些比较细小的悬浮物通过滤网或过滤器被移除。

然而,这种方法不能去除一些有害物质如氮、磷、重金属离子、臭氧、二氧化碳等。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一种主要的水污染治理方法。

化学方法包括沉淀、氧化、还原、螯合、羟化、析出等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通过添加一些化学试剂对水源污染物进行处理,将一些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物质,以达到处理水中污染的目的。

三、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等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去除水污染的方法。

生物方法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生物转化、生物酶等方法。

生物方法的优点在于处理水中有机物可利用微生物直接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副产物和二次污染问题。

但生物方法操作复杂,处理难度大,需要费时费力。

四、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水污染治理的方法。

电化学方法包括电沉积、电解、电吸附、电氧化等方法。

其中,电解是一种能够直接把有机污染物降解成无害物质的方法,电化学技术处理水污染物具有删除效率高、低能耗、废水产生量小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处理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

五、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种水污染治理方法。

纳米技术通过制备出纳米材料对水污染进行吸附、脱除、还原等。

纳米材料的纳米级特性决定了其表面导电性和各种效应,如催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等。

因此,纳米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水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污染物工需选用不同的治理方法。

各种方法都存在其优缺点,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去治理水污染。

水处理技术综述

水处理技术综述

水处理技术综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带来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给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水处理技术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会就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综述。

第一章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水处理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去除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自然水源的净化、废水的处理等多个领域。

在水处理的基本过程中,主要包括了以下步骤:预处理、净水、消毒和再处理。

其中,预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水中的大量悬浮、沉淀和难以分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物质。

而净水则是为了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菌类、氨氮、总磷等难以去除的物质;消毒则是为了达到杀灭细菌等杂质的目的。

最后再处理则主要目的是针对已经净化处理了的水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利用。

第二章水处理技术的分类水处理技术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四个主要分类方法:1. 生物水处理技术生物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膜反应、微生物代谢等生物作用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方式。

这种水处理技术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和一般性工业废水等。

2. 物理水处理技术物理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了过滤、吸附、沉降、气浮和超过滤等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利用了不同的物理原理,如颗粒大小、密度和分子速度等,来实现水处理的目的。

3. 化学水处理技术化学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品,如氯气、次氯酸钠、硫酸铁等,将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种水处理技术适用于水质污染较严重、有机物及总磷和氨氮较高的水处理。

4.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工艺技术,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膜过滤方式,可以达到高效、低成本的目的。

水污染处理——化学处理法

水污染处理——化学处理法

电位有关, 胶体间的相互斥力不仅与ξ电位有关,还与胶粒的 间距有关,距离越近,斥力越大。带电越多, 间距有关,距离越近,斥力越大。带电越多,ξ电 位越大,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水化作用越大, 位越大,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水化作用越大,水 化壳就越厚,因此扩散层也就越厚,越具稳定性。 化壳就越厚,因此扩散层也就越厚,越具稳定性。
由于上述的胶体带电现象, 由于上述的胶体带电现象,带相同电荷的胶 粒产生静电斥力, 电位越高, 粒产生静电斥力,而且ξ电位越高,胶粒 间的静电斥力越大
胶体所 受影响
受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 受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使微粒在水中作不 规则的运动, 布朗运动” 规则的运动,即“布朗运动”
胶粒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引力——范徳华引力 范 胶粒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引力
第一章 化学处理法
污水的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杂质, 污水的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杂质,从而达 到改善水质、控制水污染的目的。 到改善水质、控制水污染的目的。
处理对象主要是污水中无机的或有机的(难于生物降解的)溶解物 处理对象主要是污水中无机的或有机的(难于生物降解的) 质或胶体物质。 质或胶体物质。
化学混凝的设备
(1) 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设备 a.混凝剂的溶液和配制 a.混凝剂的溶液和配制 混凝剂在溶解池中进行溶解: 混凝剂在溶解池中进行溶解: 机械搅拌 压缩空气搅拌 加速药 剂溶解 水泵搅拌
搅拌
药剂溶解完全后,将浓药液送入溶液池, 药剂溶解完全后,将浓药液送入溶液池,用清水 稀释到一定的浓度备用。 稀释到一定的浓度备用。 溶液池的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溶液池的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水合铝离子进一步水解,形成单羟基单核络合物: 水合铝离子进一步水解,形成单羟基单核络合物:

水处理方法之化学处理方法

水处理方法之化学处理方法

水处理方法之化学处理方法水处理方法之化学处理方法废水的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及方法来分别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或是更改它们的性质,使其无害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化学法处理的对象重要是废水中可溶解的无机物和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或胶体物质。

本章重要介绍化学处理法中常用的化学混凝法、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和电化学法。

一、混凝(一)化学混凝法化学混凝法简称混凝法,在废水处理中可以用于预处理、中心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各个阶段。

它除了除浊、除色之外,对高分子化合物、动植物纤维物质、部分有机物质、油类物质、微生物、某些表面活性物质、农药,汞、镉、铅等重金屑都有肯定的**作用.所以它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混凝法的优点是:设备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

缺点是要不断向废水中投加暖和刑,运行费用较高。

1.混凝法的基本原理废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粒子很难用沉淀方法除去,它们在水中能够长期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而不自然沉降,具有肯定的稳定性。

混凝法就是向水中加入混凝剂来破坏这些细小粒子的稳定性.首先使其相互接触而聚集在一起,然后形成絮状物并下沉分别的处理方法。

前者称为凝集,后者称为絮凝,一般将这二个过程通称为混凝。

实在地说,凝集是教唆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小絮粒的过程,而絮凝则是使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架桥而形成更大的聚体的过程。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1)废水的pH值水的pH值能影响颗粒表面的电荷和絮体的沉淀过程,它是一个很紧要的参数。

阅历表明,对某一种废水,每一种混凝剂都有一个合适的pH值范围,在此范围内,经混合凝集后废水的残余浊度*小。

所以pH值对混凝的影响视混凝剂品种而异。

例如,以硫酸铝为混凝剂时,当pH在5.7~7.8范围内时,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和胶体,如Al(OH)2+、Al(OH)+和Al(OH)3等,有较好的混凝效果。

若pH值8.2时,则会使Al(OH)3胶体溶解,产生负离子,Al(OH)3++OH—=AlO2—+2H2O,对含有负电荷胶体的废水则不起凝集作用,影响处理效果。

治理水污染的化学措施

治理水污染的化学措施

治理水污染的化学措施引言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人们对水污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类治理措施。

其中,化学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治理水污染。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措施,以期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1. 高效吸附剂的应用高效吸附剂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将污染物分子从水中去除。

吸附剂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来确定。

常见的高效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氧化铁、氧化铝等。

吸附剂的使用既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污染物吸附在颗粒表面,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2. 高效氧化剂的应用高效氧化剂是一种能够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高效氧化剂包括臭氧、过氧化氢、高级高氧化态锰等。

这些氧化剂可以通过直接添加到水中,或通过光照、电解等方式产生,从而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

3. pH调节剂的应用pH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酸碱废水。

通过改变废水的pH值,可以实现对一些污染物的沉淀或溶解,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常见的pH调节剂包括石灰、氢氧化钠等。

它们可以在中和污染物的同时,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使其达到合适的处理条件。

4. 共沉淀剂的应用共沉淀剂是一种能够促进污染物沉淀的化学物质。

通过与污染物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共沉淀剂可以快速将污染物从水中去除。

常见的共沉淀剂包括硫酸钙、硫酸铝等。

共沉淀剂的使用需要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和水体中的离子浓度来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条件。

5. 化学凝聚剂的应用化学凝聚剂是一种能够促进细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的化学物质。

通过形成较大的颗粒,化学凝聚剂可以方便地将污染物从水中沉降。

常见的化学凝聚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硅酸铝等。

化学凝聚剂的应用需要根据水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化学特性来确定最佳的剂量和处理工艺。

结论化学措施在治理水污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效吸附剂、高效氧化剂、pH 调节剂、共沉淀剂和化学凝聚剂等化学措施可以选择性地去除污染物,提高水质,并保护水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法处理水污染方法综述1142032090 邱方舟摘要:本文简介了水污染的多种化学处理方法的特点和研究状况,并对光化学处理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水污染处理光化学法前言: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寻求一种高效廉价的污染处理方法已成为诸多科学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类型,光化学方法由于其在处理水污染方面的独特优势而成为处理水污染的重要方法。

一、光化学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特别在有机污染物光化学氧化方面,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和过去的湿法氧化法相比,光化学氧化法有着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工艺流程简单的重大优势。

同生物法相比,光化学氧化法范围广,适用于生物法难以处理的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处理[1]。

光氧化处理技术根据光化学方法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光氧化、紫外-氧化剂光氧化、photo2 fenton、光电催化氧化反应等[2]。

1、光氧化光氧化,即光解[3],指有机分子吸收光能发生断键生成相应的自由基或离子,它包括光敏化氧化、光激发氧化、光催化氧化。

(1)光敏化氧化污水中敏化剂经过光照进入激发态,同溶解氧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的超氧负离子O2−,氧化激发态的有机污染物。

敏化剂充当催化剂的角色,可反复利用且所需浓度很低。

该方法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前景广阔,可作为生物法的有效补充[4]。

(2)光激发氧化将O3、H2O2、O2等氧化剂与光化学辐射相结合,可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基如·OH 等,在氧化有机物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当然,并不排除有机物的直接光解和UV 光等对有机物的活化作用。

光激发氧化[5有机物的能力与反应速率远远优于单独使用UV光或O3 (或H2O2) 。

对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六氯苯、多氯联苯等不与O3 反应的难降解有机物,应用UV-O3技术可被迅速氧化。

2、紫外-氧化剂光氧化UV-氧化剂光氧化法是废水处理技术中的另一种方法,与其它光催化相比,由于不存在固体催化剂的回收、固定以及催化剂的污染及活化问题,因而是一种十分简单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日益受到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根据氧化剂的不同,该方法有着不同的体系。

(1)H2O2 + UV 体系H2O2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在通常条件下,直接使用H2O2 很难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

UV-H2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在紫外光激发态下,H2O2光解形成·OH自由基。

·OH自由基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80 ,高于H2 ( 1.78 ) 、O3(1.77) 、ClO2 (1.5)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能使有机物完全降解,直至完全矿化。

(2)O3 + UV 体系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直接利用臭氧可以氧化分解有机物。

但试验结果表明,仅仅用臭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人采用UV-O3法等对自来水中苯、甲苯、乙苯处理1h 后浓度降到检测限以下[6],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经2h处理后,去除率达90 %以上。

自来水中169 种有机物经2 小时处理后去除率达65 %以上[7]。

UV-O3虽然对饮用水和废水处理效果好,但是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3、Photo - Fenton反应Fenton试剂是1894 年由法国科学家Fen2ton在一项科学研究中发现的:在酸性水溶液中,当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共存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将酒石酸氧化[8 ]。

这项研究发现为人们分析还原性有机物和选择性氧化有机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Fe2+/ H2O2命名为Fenton 试剂,使用这种试剂的反应称为Fenton反应。

Fenton氧化法具有较好地处理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效果。

但是由于体系中有大量的亚铁离子存在,过氧化氢的利用效率不高,使有机污染物降解不完全。

因此,一些改进了的Fenton 氧化方法应运而生。

现在污水处理方法一般都采用photo - fenton反应。

4、光电催化(1)光电催化的机理光电催化的主要机理[9]是在导电玻璃上涂上半导体氧化物制成光透电极,用该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正极)和铂电极、甘汞电极构成一个三电极电池。

在近紫外光照射电极的情况下,外加很低的直流电压,这样就可以将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驱赶到反向电极上,阻止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

由于光电催化无需电子捕获剂,所以溶解氧和无机电解质不影响催化效率。

载有催化剂的光透电极稳定、牢固且反应装置简单。

(2)TiO2光催化TiO2光催化因其能彻底矿化或至少破坏有机污染物等原因而受到广泛研究[10]。

外加电场的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由于它可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可提高催化氧化降解效率,因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湿式催化氧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人空气,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直接氧化降解,配合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缩短反停留时间。

按使用的催化剂在体系中的存在形式,可将湿式催化氧化法分为均相湿式催化法和多相湿式催化氧化法[11]。

当前所使用的均相催化剂多是可溶性的过渡金属盐类。

村上幸夫等人发现铜盐对醇、酸、胺、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张秋波以Cu(NO3)2为催化剂湿式氧处理煤气废水,在合适的处理时间内,酚、氰、硫的去除率接近100%,COD去除率达65%-90%,对多环芳烃也有明显的去除作用。

由于均相催化剂是在分子或离子水平起催化作用,因而催化活性高、氧化效率高。

当配合使用H2O2和O3等氧化剂时,可进一步提高反应中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加快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

S.H.Lin等利用H2O2作氧化剂,湿式氧化处理含酚废水,在150℃、0.5MPa停留30min ,除去率达到90%以上。

但是均相催化氧化法,由于催化剂以离子形成存在于废水中,难于回收利用,会在处理中带人金属污染物。

多相湿式催化氧化法使用的催化剂为不溶性的固体催化剂,它们是过渡金属元素Cu、Fe、Mn、Cr、Ni、Ti等的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

多相湿式催化氧化由于固体催化剂寿命长,活化再生回收容易,处理工艺可以连续操作,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科院杜鸿章等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在280℃、8.0MPa条件下采用TiO2担载Ru作催化剂,其CODer去除率为99.5%,寻求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是目前湿式催化氧化法推广应用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超临界水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实质上是湿式氧化法的强化与改进。

它是利用水在超临界状态(Tc>374℃,Pc>22.05MPa)下,介电常数减少至近似于有机物与气体,从而使气体、有机物完全溶于废水中,气液相界面消失,形成均相氧化体系,消除了在温式氧化过程中存在的相间传质阻力,提高了反应速率。

Gloyna的研究表明,在500℃和345×105Pa下,5min内可除去废水中超过99,9%的CODer,超临界水氧化法由于其反应迅速,氧化程度彻底而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如何通过催化剂来降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提高反应转化率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四、超声声化学法学法是80年代后期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机污染物高效处理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辐照溶液产生高温(>5000K)的气泡及强氧化性物质,使几乎任何有机物在此高温条件下被完全降解.Petrier[12]研究了4-氯酚、五氯酚盐、苯、酚等的超声声化学降解的规律,发现这些污染物都能被矿化为CO2、H2O等无机质,Mason[13]等也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该法除去有毒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效、成本低的特点,但目前仍处在基础性研究阶段。

五、焚烧法焚烧法是处理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有机污染物与重油在燃烧炉中混合燃烧,对于浓度低的有机废水要先蒸发浓缩,因此治理费用高,且危险性大,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14]。

参考文献:[1]李太友,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化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江汉大学学报,17(6),29-34。

[2]林辉,徐保明,光化学方法治理水污染的研究进展,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2002,5,28-31。

[3]魏宏斌, 氧化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与应用,环境保护,1995 ,9 ,5 —7。

[4]魏宏斌,李田,严煦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环境科学进展.,1994(03)。

[5]邢启华, 日益重要的光氧化技术,化学教学,2000 ,2 ,29 —31。

[6]吕锡武,光化学氧化饮用水中有机优先污染物,中国环境科学,1992 ,12 ,1 ,71—74。

[7]李太友, 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化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江汉大学学报,2000 ,2 ,29 —34[8] C. Walling,K. Amarnath,J,Oxidation of mandelic acid by Fenton reagent,Am. Chem. Soc.,1982 , 104 ,1085 —1089.[9] ]符小荣等, TiO2/Pt/glass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对可溶性染料的光电催化降解,应用化学,1997 ,14 ,4 ,77—79。

[10]罗芳,柳闽生, 光电化学的特性及研究进展,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 ,3 ,32 —33。

[11]朱朝海,侯轶,难降解毒性有机污染物废水高级氧化技术,环境保护,1998,11,29-31。

[12]Petrier C,Characteristic of pantachlorophenate degradation inaqueous,Environ.Sci.Technol,1992,26,1639-1642.[13]Mason J J,Sonochenistry:A technology for tomorrow,Chem, and Indu,1993(2),47-52.[14]Major M A, Incineration of explosive contaminated soil as means of site remediation Report 1992,ISA/BRDL-TR-9214,1993,93(8),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