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水污染及其防治1
《水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

《水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
一、设计目标
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内容
1. 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2. 水污染的成因及影响
3.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4.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设计步骤
1. 学生自主进修:学生通过课前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水污染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污染的成因及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提出解决方案: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并进行讨论和修改。
4. 撰写报告: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关于水污染及其防治的报告,包括定义、成因、影响、防治措施等内容。
5. 展示效果:学生进行报告展示,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并接受其他同砚和老师的评判和提问。
四、设计评判
1. 学生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准确。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积极参与、合作。
3. 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 学生的报告展示是否清晰、有条理。
五、设计总结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水污染问题,还能够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次作业设计,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水污染及其防治”,旨在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数据,引导学生认识水污染的严重性,了解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掌握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水资源的基本知识,对水污染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水污染的具体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污染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学会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水资源的保护中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认识水污染的严重性。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调查、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PPT、调查表、实验器材等。
2.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问题。
提问:“你们认为水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危害?”2.呈现(10分钟)讲解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利用PPT展示相关数据和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身边的水污染现象,并提出防治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总结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如检测水中的污染物、探究污水处理方法等。
(完整版)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水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课标要求]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水污染概念、水污染类型、水污染危害、水污染防治为编写思路,围绕课标中环境污染与防治的内容标准编写主干知识,以活动、阅读等辅助栏目拓展水污染的有关知识,使整节教材有血有肉,枝繁叶茂,很好的达到了水污染及其防治的课表要求。
为了实现第二个课标要求——以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教材设置了探究活动,介绍了最常见的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危害,并让学生联系家乡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分析。
关于水污染防治,教材从预防、治理和管理三个层面进行阐述,还设置了“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阅读教材,让学生对污水处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完成第三个课标。
[教学构思]1.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
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2.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污染概念、类型和我国水污染状况。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4.认识水污染的区域差异及解决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3.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水污染及其防治 人教版 (共13页)PPT

•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味。
城市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
序号
项目
一级处理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处理效率%
1
PH值
2
悬浮物
3
生化需氧量(5d,20℃)
4
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
5
色度(稀释倍数)
6
油类
7
挥发酚
8
氰化物
9
硫化物
10
氟化物
11
苯胺
12
铜
13
锌
14
总汞
15
总铅
16
总铬
17
六价铬
18
总镍
19
总镉
20
总砷
6.5~8.5
<120 <150 <250
•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水污染及其防治ppt

(一)、自然污染源 (二)、人为污染源 1、工业污染 2、农业退水 3、生活污水
第三节 典型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一、病原微生物污染及其防治 病原微生物包括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家禽饲养场和屠宰、制革工业废水。 水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后会传播各种各样的疾病如痢疾、肝炎、伤寒、霍乱、血吸虫等。 治理这类污染物主要采用沉淀、过滤、消毒、妥善处理污泥,尽量不使这类这类污水与人体直接接触。
(二)、氰化物污染 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水体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电镀废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冷却水;某些化工厂的含氰废水及有色金属选矿废水等。 对一般人来说,只需0.1g左右NaCN或KCN就可致死。对敏感的人仅需0.06g。 氰化物对水体中鱼类等危害很大,致死浓度为0.3~0.5mg/L。 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0.05mg/L。
治理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含氰废水的排放。 对含氰量高的废水可用酸化嚗气—碱液吸收法等回收,对含氰量低的废水可通过生化处理。
(三)酚类污染物 1、来源 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主要来源于焦化厂、炼油厂、煤气厂、石油化工等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另外,粪便和含氮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也产生少量酚类化合物。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二、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2、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第二节 水体污染有关概念
一、水体污染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以至于对水的用途产生不利和不合理影响的现象较水体污染。
2、自然界的水按其存在部位可分为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3、天然水的化学组成 由于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因此在循环过程中于其它物质接触时,或多或少地溶解它们,所以天然水中几乎包含了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各地天然水的组成也不尽相同。
水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海域称为
(海上)
发生在淡水水域称为水华(河湖)
11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氮和磷,随意排入到 水体里,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下降,导致 鱼类缺氧死亡。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①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导致水生生物缺氧死亡水生植物和鱼 类死亡 ②水质变坏 ③湖泊变沼泽
20
一、大气污染概述
2. 大气污染源的形成原因
①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自 行向大气环 境排放物质 的场所。
21
22
一、大气污染概述
2. 大气污染源的形成原因
②人为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
23
(一)酸雨
酸雨(Acid rain)的形成,主要是在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等的过程中,不断向大气排 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a.特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b. 分布范围特点:南重北轻
25
受酸雨危害的水稻
26
27
28
29
(二)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
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
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
பைடு நூலகம்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形成的条件:
①、大量排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和 工业废气) ②、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下 ③、逆温和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 ④、地形:如河谷、盆地地形。
6
4. 针对水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原则:预防、治理、管理 ①预防
通过有效控制,使 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 减少到最小量。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工业最有效 的控制方法是清洁生产
7
4. 针对水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水污染及防治

快
短
多
自净能力强
综合来看,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湖泊的自净能力比地 下水强。充分利用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就可以用最经济的 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2.水的污染源主要有:
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 · 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 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水土流失; 矿山污水。 此外,还有过热或过冷的废水大量排放,造成 热污染;向水中排入放射性物质,造成放射性 污染。
阅读课本案例2,分析太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1 、2:来自太湖流域工业废水、农业污水 和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 素。
3:它们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 少,群落日益简单,并影响了周边人民生活用 水的质量。
C、海洋石油污染
① 污染物的来源: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流 入海洋中的大量石油是海洋石油污染物的主要来 源。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油轮事故,是常引发附近 海域严重污染的急性事件。
图15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 产生的危害。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4
400
200
A
100
0 图 例
100
5
10km
等高线/米
河流
流域界线
林地
果园
耕地
居民点
化工厂
【答案】 (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 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 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 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 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科学六年级下人教版3.3水污染及其防治课件(91张)

把剩饭倒入 下水道
河边洗车
生活垃圾 堆于河边
第一节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工业废水
特点: (1)污染物浓度大 (2)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
概述
(3)有颜色或异味
(4)水量和水质变化大 (5)一些废水的水温高
第一节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面源污染
概述
• 以较大范围形式排放污染物而造成水体污染的发生源。
某造纸厂造纸废水直接排入辽河,再经辽河入海。
新屋伴浊水
2013年我国重大水体污染事故回顾
• 练江河变成“酱油河”
2013年4月8日,群众反映河南省驻马店市练江河被严重污染、 当地人称之为“酱油河”。练江河长达62公里,其下游是总面积 达239平方公里的亚 洲最大人工湖宿 鸭湖。由于沿岸 有大量污水流入, 导致河水变脏发 臭,颜色如同老 抽酱油,并且部 分河段河面上还 漂浮着大量的红 色细虫。
第一节
(二)地下水污染特征
概述
硬度和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局部地区发现较为 严重的油污染,也存在痕量有机物的污染。
第一节
四、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2.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概述
3.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4.制约工业的发展
5.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6.造成经济损失
内蒙古自治区默特左旗塔 布赛乡黑河村的村民长期 饮用含砷严重超标的地下 水,致使不少村民患有严 重的皮肤病。
• 面源污染主要指农田径流排水,具有面广、分散、难于收 集、难于治理的特点。
农业灌溉用水量约占全球总用水量的70%左右,农田径流
排水已成为天然水体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过量施用 农药污染 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度 Hardness of water
•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的 总量(一般以碳酸钙来计算)。表示水 中结垢物质的含量的指标。
• 硬度单位:mg/L(毫克每升), mmol/L(毫摩尔每升)。
永久硬度与暂时硬度
• 在天然水中Ca2+、Mg2+以碳酸盐、重碳酸盐形 式存在,所构成的硬度叫“碳酸盐硬度 (KH)” ,可通过煮沸而转变成碳酸盐沉淀 除去,又称 “暂时硬度Temporary Hardness ”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6.5--8.5
6--9
3 硫酸盐(以SO4-2计)
≤
250以下
250
250
250
250
4 氯化物(以CL-计)
≤
250以下
250
250
250
250
5 溶解性铁 6 总锰 7 总铜
≤
0.3以下
0.3
0.5
0.5
1.0
≤
0.1以下
0.2
0.2
12 凯氏氮
≤
0.5
0.5(渔0.05)
1(渔0.05)
2
3
13 总磷(以P计)
≤
0.02
0.1
0.1
0.2
0.2
14 高锰酸盐指数
≤
2
4
8
10
15 溶解氧 16 化学需氧量(CODcr) 17 生化需氧量(BOD5) 18 氟化物(以F-计) 19 硒(四价) 20 总砷 21 总汞 22 总镉 23 铬(六价) 24 总铅 25 总氰化物 26 挥发酚 27 石油类 2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9 粪大肠菌群(个/L) 30 氨氮 31 硫化物
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
严重缺水区 缺水区 供需基本平衡或有余区
水污染 使水荒更加严重
防治污染,保护水资源
内容提要
•评价水质的指标 •水的净化 •水的污染
• 工业废水的处理
天然水中所含物质
• 溶解物质:钙、镁、钠、铁等的盐 类及其他化合物,溶解的氧及其他 有机物。
• 胶体物质:硅胶、腐殖酸胶体。 • 悬浮物质:粘土、泥沙、细菌等。
• 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一般洁净 饮用水的COD值为几至十几mg/L。COD测定较 易且快。
微生物学指标
• 水受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的污染时,水 中细菌含量大增。检测水中细菌总数和 大肠菌群数可判断水质受粪便污物污染 的情况。
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 单位:mg/L
序 号
水缺乏
• 目前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或轻或重地遭到缺水 的折磨,到2025年,缺水国家将达34个;在今 后50年内,世界将有10亿至24亿人面临缺少淡 水的威胁。
• 据估计,世界上每8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饮 用不卫生的水所引起的疾病。
• 在全国七大流域中,有近50%的河段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其中10%的河段污染极为严重, 已丧失了水体的使用功能,75%的城市河段已 不适宜作为饮用水的水源。
• 测定方法不同,分为化学耗氧量(COD) 和生物耗氧量(BOD)。
生物化学需氧量
• 生物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生化需氧量。常以符号BOD表示。
• 水中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 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为mg/L。
• 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氧化过程与水温和时间有密 切关系,BOD的测定皆规定温度和时间条件。 实际工作中以20℃培养5日后lL水样中消耗溶 解氧的mg数来表示,称五日生化需氧量,缩 写为BOD5。
评价水质的指标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 浑浊度 • 电导率 • pH • 硬度 • 耗氧量 • 微生物学指标
浑浊度
• 浑浊度:简称浊度,衡量水中所含悬浮 物质的多少。
•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浊度 不得超过5度。
电导率
• 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电解质溶液 在电场作用下的导电能力。其大小间接 反应了水中溶解性盐类的总量,也反映 了水中矿物质的总量。
基本要求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V类
所有水体不应有非自然原因导致的下述物质:A,能形成令人感观不快的沉淀物的物质;B,令人感官不
快的漂浮物,诸如碎片、浮渣、油类等;C,产生令人不快的色、臭、味或浑浊度的物质;D,对人类、
动植物有毒、有害或带来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E,易滋生令人不快的水生生物的物质。
1 水温(°C) 2 pH
• 以硫酸盐、氯化物形式构成的硬度叫“非碳酸 盐硬度”,又叫 “永久硬度permanent hardness”。
• 这两种硬度就组成“总硬度(GH)”。
耗氧量
• 水中发生化学或生物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所 消耗氧化剂或溶解氧的量。
• 间接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水中有机物 愈多,耗氧量就愈高,从而溶解氧减少。
• 电导率的单位为 S·m-1
纯水 去离子水 蒸馏水 天然水
电导率/ S·m-1 5.5×10-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4
10-3
0.5~5×10-2
pH
• pH值是指水的酸碱度,表示水中H+和 OH-的含量比例(范围为0-14)。
• 人体对pH值的反应非常敏感,身体内大 部分物质的pH值为6.8,血液和细胞水的 pH值为7.2-7.3。
0.1
0.1
0.5
1.0
≤
0.01以下
1.0(渔0.01)
1.0(渔0.01)
1.0
1.0
8 总锌
≤
0.05
1.0(渔0.1)
1.0(渔0.1)
2.0
2.0
9 硝酸盐(以N计)
≤
10以下
10
20
20
25
10 亚硝酸盐(以N计)
≤
0.06
0.1
0.15
1.0
1.0
11 非离子氨
≤
0.02
0.02
0.02
化学耗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
• 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亦称“化学 需氧量”,简称“耗氧量”。用化学氧化剂(如高 锰酸钾、重铬酸钾)氧化水中需氧污染物质时所消 耗的氧气量,常以符号COD表示。计量单位为mg /L。是评定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之一。
水污染及其治理
Water pollution and prevention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宝贵资源
水资源
• 地球上总的水体积大约为14亿km3,其中只有 2.5%是淡水。
• 大部分的淡水以永久性冰或雪的形式封存于南 极洲和格陵兰岛,或成为埋藏很深的地下水。
• 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湖泊、河流、 土壤湿气和埋藏相对较浅的地下水盆地。这些 水资源中可用的部分仅有20万km3――不足淡 水总量的1%,仅为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