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面部名称、解析
人面部皮肤结构图详解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3.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分层和
角化 • 3~5层梭形细胞
• 细胞核与细胞器已退化
• 胞质内板层颗粒增多
非角质
形成细 胞
• 含许多透明角质颗粒(强嗜碱性;含
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毛
1. 毛
图12-14
皮脂腺
汗腺
指(趾) 甲
• 毛干和毛根:为角化的上皮,细胞内 充满角蛋白并含黑素颗粒
• 毛囊:内层为上皮性鞘,与表皮相连; 外层为结缔组织性鞘,由致密结缔组 织构成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 毛球 :毛根和毛囊下端合为一体、
毛
膨大形成;是毛和毛囊的生长点,
内有毛母质细胞(干细胞)和黑素
皮脂腺
细胞
• 毛乳头:结缔组织在毛球底面突入
汗腺
形成,富含毛细血管;对毛生长起
营养作用
指(趾) • 立毛肌:与皮肤表面成钝角的一束
甲
平滑肌 , 连接毛囊和真皮 ; 收缩使毛
发竖立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2. 皮脂腺
毛
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
图15、16
皮脂腺 汗腺
• 分泌部: 囊状腺泡,周边细胞小,为 干细胞;中心细胞大,核固缩,充满 脂滴;近导管处腺细胞解体排出
非角质 形成细 胞
角质颗粒所含) • 细胞膜内面含一层外皮蛋白 • 细胞间隙充满由脂质构成的膜状物
• 浅表层细胞连接松散,脱落形成皮屑
分层和 角化
非角质 形成细 胞
面部局部解剖

面部局部解剖面部又称颜面部。
所谓颜面部系指上起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部位。
通常以经过眉间点及鼻下点的两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和下1/3三等分,颌面部系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组成。
一、面部分区及表面解剖(一)面部分区根据面部形态及解剖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各区:眶下区、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颧面区和颞面区。
1.眶区 (orbital region) 四周以眶缘为界,为视器所在。
2.鼻区 (nasal region)上界鼻根点,下界鼻底,两侧界为内眦与鼻翼点的连线,该区内为鼻所在。
3.唇区(上界鼻底,两侧界为唇面沟,下以颊唇沟与颏区分界。
唇区为口所在。
4.颏区 (mental region) 上界为颏唇沟,两侧界为口角的垂线,下以下颌下缘为界。
5.眶下区 (infraorbital region)上为眶下缘,内邻鼻区,外侧界为上颌骨颧突根部的垂线,下界为唇面沟中点至上颌骨颧突根下缘的连线。
6.颧区 (zygomatic region)上界为颧弓上缘,下界为颧骨下缘,前界为上颌骨颧突根部,后界是颧弓后端。
7.颊区(buccal region)前界唇区和颏区,后界为咬肌前缘,上邻眶下区和颧区,下界为下颌下缘。
8.腮腺咬肌区(Parotideomasseteric region)上为颧弓及外耳道下缘,前为咬肌前缘,后为胸锁乳突肌、乳突、二腹肌后腹的前缘,下以下颌下缘为界。
9.面侧深区 (deep region of lateral face)位于颧弓和下颌支的深面,前为上颌骨的后面,后界为腮腺深叶,内为翼外板,外以下颌支为界。
该区亦即颞下间隙及翼颌间隙的范围。
10.额面区 (frontofacial region)上界为发际,下界为眶上缘,两侧为上颞线。
11,颞面区 (temporofacial region)后界为发际,下界为颧弓上缘,前上界为上颞线。
脸部穴位名称及解说

脸部穴位名称及解说
防止衰老、治头病、晕眩、抬头纹
攒竹穴:治眼压高、眉骨疼痛、眼酸涩、黑眼圈、皱眉纹
鱼腰穴:消除眼睛疲劳、抬头纹、黑眼圈
丝竹空穴:治黑眼圈、鱼尾纹、面胞、鬓边上的斑点
睛明穴:治眼翳、眼袋、颧骨黑斑、眼头纹、眼中发红、干眼
承泣穴:改善眼袋、颊部斑点、面胞、眼部疲劳
瞳子廖穴:治黑眼圈、眼袋、眼涩、眼部的皱纹、颧骨上斑点
太阳穴:偏头痛、头晕、面胞
耳门穴:治黑斑、面胞、耳朵的毛病
听宫穴:治耳鸣、耳朵的毛病
听会穴:治耳鸣、中耳炎、急性听不见的耳鸣
下关穴:脸部肌肉酸痛、嚼肌的酸痛、颊部下垂、颊部皮肤病变巨廖穴:脸部肌肉酸痛、颊部的黑斑、面胞、下垂
迎香穴:酒糟鼻、鼻子过敏、鼻塞、颊部下垂
水沟穴:上唇的皱纹、牙龈疼痛、酒糟鼻、鼻子过敏、发令文、口角滤过性病毒
地仓穴:嘴角下垂、口角过滤性病毒、法令纹
承浆穴:下颚脱臼、下颊面下巴的下垂可改善、牙龈发炎、下巴的面胞、颜面麻痹、面胞、黑斑。
古人对面部区域名称

古人对面部区域名称
古人对面部的区域名称,一般是以中医的术语来描述的。
在中医中,面部被分为额部、颧部、眼部、鼻部、颊部、口部、下颚等部位。
这些部位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医书中也会详细描述面部各个区域的特征和其与身体健康的关联。
此外,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会对面部的各个部位进行形象生动的描写。
比如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可以见到对眉目、嘴唇、颧骨等部位的描写,这些描写往往带有浓厚的意境和情感色彩,反映了古人对面部美感的追求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古代文化中,面部区域名称也常常与相面相貌有关,相面术是古代一种通过观察面部特征来推测一个人的命运、性格、运势等的术数学说。
在这种术数中,面部被细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比如额头代表智慧、鼻子代表财运等等。
总的来说,古人对面部区域名称的描述主要体现在中医术语、文学描写和相面术数中,这些描述既反映了古人对面部生理结构的认识,也折射出古代文化中对面部美感和相面相貌的重视。
面部解剖

2016/8/6
颜面部:
上 发际 下 下颌下缘 两侧 下颌支后缘 分 界:眉间点 鼻下点
2016/8/6
一、面部分区及表面解剖
(一)分 区
2016/8/6
(二)面部表面标志
1 睑裂(palpebral fissure) 2 睑内侧联合 睑外侧联合 3 内眦和外眦 4 鼻根、鼻尖和鼻背 5 鼻底和鼻孔 6 鼻小柱和鼻翼 7 鼻面沟(nasofacial sulcus) 8 唇面沟(labiofacial sulcus) 9 鼻唇沟(nasolabial sulcus)
2016/8/6
2016/8/6
眶内肌肉
2016/8/6
2016/8/6
2016/8/6
2016/8/6
2016/8/6
七 腮腺咬肌区
境界 前:咬肌前缘 后:胸锁乳突肌、乳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 上:颧弓和外耳道 下:颌骨下缘 内:咽旁间隙 外:皮肤
2016/8/6
(二)层次及内容
2016/8/6
2016/8/6
2016/8/6
面侧深区
境界 前:上颌骨的后面 后:腮腺深叶 内:翼外板 外:下颌支
2016/8/6
2016/8/6
2016/8/6
2016/8/6
五 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
口腔颌面颈部蜂窝组织间隙是指位于筋膜
间、筋膜与肌肉间、肌肉与骨膜间,以及 骨膜与骨膜之间的潜在间隙
2016/8/6
20 耳屏 (tragus)※ 髁状突 颞浅动脉 21 眶下孔※ (infralrbital foramen) 22 颏孔※ (mental foramen)
面部解剖

2020/6/5
❖ 10口裂(oralassure) ❖ 11口角(angle of mouth) ※ ❖ 12唇红 (vermilion) ❖ 13唇红缘 (vermilion border) ❖ 14唇弓 (labial bow) 和人中点 ❖ 15唇峰和唇珠 ❖ 16人中 (philtmm) ❖ 17人中嵴 (philtrum crest) ❖ 18 颏唇沟 (EIlentolabial sulcus) ❖ 19 颏下点 (mentorl)
2020/6/5
四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 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 SMAS:是指连续分布于颅顶和面颈部浅筋 膜深面的一层肌肉腱膜结构。※
❖ 分类: 肌性区 腱膜性区 混合性区
2020/6/5
2020/6/5
2020/6/5
五、面部皮肤支持韧带
2020/6/5
2020/6/5
2020/6/5
五 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
❖ 口腔颌面颈部蜂窝组织间隙是指位于筋膜 间、筋膜与肌肉间、肌肉与骨膜间,以及 骨膜与骨膜之间的潜在间隙
2020/6/5
眶下间隙(infraoreital space) ※
❖ 界限 上:眶下缘 下:上颌骨牙槽突 内:鼻侧缘 外:颧大肌 底:尖牙窝为中心的下颌骨前壁
2020/6/5
2020/6/5
2020/6/5
2020/6/5
2020/6/5
2020/6/5
2020/6/5
2020/6/5
2020/6/5
2020/6/5
2020/6/5
2020/6/5
面侧深区
❖ 境界 前:上颌骨的后面 后:腮腺深叶 内:翼外板 外:下颌支
脸部结构的分析

你的眼睛长在面部的什么位置,你知道吗?对着 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脸,再用格尺量一量,你会 发现:
●人脸的宽度是其长度的2/3左右。 ●眼睛大约处于脸部中间稍稍偏上的位置。 ●从眉毛到鼻子底部的距离等于从鼻子底部到下 巴的距离。 ●两眼间的距离正好等于一只眼睛的长度。
脸部基本造型规律“三庭五眼”
眼睛的结构: 眼睛的结构:内眼 外眼角、 角、外眼角、上眼 下眼睑、眼球、 睑、下眼睑、眼球、 睫毛。 睫毛。
面部比例的几个重要概念
“圆” “由” “目” “申” “田” “”
三庭:指脸的长度比例, 三庭: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 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 分,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 底至下颏,各占脸长的1/3。 底至下颏,各占脸长的 。 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 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 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 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 为五只眼形。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只眼睛的间距, 为五只眼形。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只眼睛的间距, 两眼外侧至侧发际各为一只眼睛的间距, 两眼外侧至侧发际各为一只眼睛的间距,各占比 例的1/5。 例的 。
鼻梁、鼻尖、鼻背。 鼻梁、鼻尖、鼻背。
唇的标准位置和结构
唇的位置: 唇的位置:由鼻尖至 下巴分成二等分, 下巴分成二等分,下 唇的下线则在二等分 处。 唇的结构:上唇、 唇的结构:上唇、下 唇峰、唇谷、 唇、唇峰、唇谷、唇 珠。
眼睛的标准位置和结构
眼睛的位置: 眼睛的位置:在发际 线和嘴角垂直连接线 的二分之一处。 的二分之一处。
三庭五眼的详细图
眉毛的标准位置和结构
眉毛的位置: 眉毛的位置:全脸由 上开始的三分之一线 上。 眉毛的结构:眉头、 眉毛的结构:眉头、 眉峰、眉尾、眉腰。 眉峰、眉尾、眉腰。
颜面部解剖图示

颜⾯部解剖图⽰⾯部⽪肤薄⽽柔软,富于弹性,其⾯部动态与深部组织连接的松紧情况⽽定,睑部连接疏松,⿐尖等部连接紧密。
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称⽪下组织、⽪下脂肪或⽪下筋膜,位于真⽪之下。
其中颊部脂肪聚成的团块,称颊脂体。
睑部⽪下组织少⽽疏松,此部位易形成⽔肿。
浅筋膜内有⾯肌、神经、⾎管和腮腺管穿⾏。
由于⾎供丰富,故⾯部创⼝愈合快,抗感染能⼒亦较强,但创伤时出⾎较多。
头⾯部SMAS表浅肌⾁腱膜系统表浅肌⾁腱膜系统superficial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SMAS,是指颅顶和⾯颈部⽪下组织深⾯的⼀层连续性肌⾁腱膜结构,它的浅⾯有脂肪组织与⽪肤相隔,深⾯有疏松结缔组织与深筋膜相隔。
SMAS向上为枕额肌和帽状腱膜;向下为颈阔肌;向前为眼、⿐、⼝周围肌;向后为⽿上肌、⽿前肌、颞浅筋膜和颈浅筋膜。
根据SMAS所含肌⾁或腱膜的多少,可分为肌性区、腱膜性区、混合区。
SMAS的提出对于⾯颈部整形美容⼿术具有重要意义。
头⾯部分区头⾯部分区:1.额部、2.眶部、3.⿐部、4.眶下部、5.⼝部、6.颏部、7.头顶部、8.颞部、9.枕部、10.颞部、11.⽿部、12颌部、13颊部⾯部肌⾁⽀持⾯部结构,参与⾯部表情活动:说话、咀嚼、呼吸和表达情感等各种运动⾯颈部分区:上⾯部、中⾯部、下⾯部/颈部划分标志:上⾯部 上1/3:发际中点⾄NFA(⿐额⾓)中⾯部 中1/3:NFA ⾄⿐中隔下点下⾯部 下1/3:⿐中隔下点⾄颌下点⾯部肌⾁类型:(有明确的⽅向性,皱纹的⽅向与肌⾁的收缩⽅向垂直)提肌:向上提升⽪肤的肌⾁降肌:向下牵拉⽪肤的肌⾁括约肌:使肌⾁向中⼼收缩肌⾁收缩有明确的⽅向性,⼀般情况下,皱纹的⽅向与肌⾁的收缩⽅向垂直肌⾁起⽌点:除括约肌外,均起于⾻骼 ⽌于或附加到⽪肤,并均向起点⽅向牵拉上⾯部肌⾁主要是额肌和与眉间纹有关的⼀组肌⾁,包括降眉间肌、皱眉肌和降眉肌,后者⼜被称为眉间复合体,其中额肌和眼轮匝肌也起到⼀定的辅助作⽤这两个图说明:额部绝⼤部分区域紧贴⾻膜没有⼤的神经和⾎管,所以额部充填,紧贴⾻膜是⽐较好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颏(ke): 位于唇下,脸的最下部分, 俗称“下巴颏儿”。
1对1找出对方的面部外观
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朋友都是什么脸型:
脸型的分类:
同学们总结一下自己是什么脸型?
面部五官比例 在化妆造型中,观察能力是化妆 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观察什么?首先要观察面部五官比例。
注:化妆主要是在人体头面部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实施的技巧, 因此化妆师必须了解面部各部位的名称及有关知识,做到心中 有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庭:
1、从发际线到眉间 2、从眉间到鼻尖 3、鼻尖到下巴
五眼:从正面观察面部,脸的宽度约 为五个眼的宽度。 1、两眼间距离为一眼的宽度 2、眼的左右两边到耳孔至耳孔处各 位一眼的宽度 3、两眼各为一宽度
五眼
当堂训练
一、简答题 1、简述面部各部位的名称? 1、额 3、眉毛 2、眉棱 4、眉心 5、眼睑 6、眼角 7、眼眶 8、鼻梁 9、鼻翼 10、鼻唇沟 11、鼻孔 12、面颊 13、唇 14、颌he 15、颏ke
3-2 :面部名称及五官比例
1、简述日护理过程。 (1)洁肤 (2)爽肤 (3)润肤 (4)隔离
教学目标
1、掌握脸部各部位的名称。 2、掌握脸型的种类。
问一问: 同学们,当一个人走进我们的视线 之内,我们首先注意的是这个人的那个 部位? 说一说: 人的头部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总结: 脸型、五官、表情
2、简述脸型的种类? 1、圆脸型 3、长脸型 5、心型脸 2、椭圆型
4、方脸型
6、菱形脸
7、三角形脸 8、长方型脸
作业:
一、简答题 1、简述面部各部位的名称? 2、简述脸型的种类?
谢谢大家
一、面部各部位的名称
1、额: 眉毛至发际线的位置。 2、眉棱: 生长眉毛的鼓突部位。 3、眉毛: 位于眶上缘的一束弧形的 短毛。
4、眉心: 两眉之间的部位。 5、眼睑:(jian) 环绕眼睛周围的皮肤组织,其边 缘长有睫毛,俗称“眼皮”眼睑分为 上眼睑和下眼睑。
6、眼角: 眼角分为内眼角和外眼角。 7、眼眶: 眼皮的外缘所构成的眶。
8、鼻梁:
鼻子隆起的部位,最上部称鼻根, 最下部称鼻尖。
9、鼻翼(yi): 鼻尖两旁的部位。 10、鼻唇沟: 鼻翼两旁凹陷下去的部位。
11、鼻孔: 鼻腔的通道。 12、面颊(jia): 位于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he)的 部位。
•
。
13、唇: 口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14、颌(he): 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 组织,上部称上颌,下部称下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椭圆脸形和比例匀称的五官被公认为 最理想“美人”的标准。脸形的长度 和宽度是由五官的比例结构所决定的, 五官比例的测量一般以面部的“三庭 五眼”为依据 化妆的目的之一: 就是利用化妆手段,调整头面部 形体特征,从而加强立体感。
面部五官比例: 三庭五眼:
“三庭五眼”是对面部五官 比例精辟的概括,对面部化妆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