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信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题目1: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设计任务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新建一座220kV终端变电站。
该站建成后与A、B、C三个220kV电网系统相连并供给110、10kV近区用户供电。
2、原始资料2.1 按照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 三个电压等级。
本期投产2台变压器预留1台变压器的扩建间隔220kV出线7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10回其中备用2回10kV出线14回其中备用2回。
2.2 根据规划本所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220kV侧与A及C系统各通过2回架空线路相连与B系统通过1回架空线路相连A与B及B与C之间各有1回架空线路联络。
2.3系统阻抗220kV侧电源A、B、C三个系统容量分别为SA2000MVASB1500MVASC4000MVA系统阻抗标幺值分别为XA 0.3XB 0.4XC 0.2各电抗均以各电源容量为基值计算的标幺值110及10kV侧没有电源。
2.4 110kV侧负荷主要为工厂和地区变电站最大负荷约231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8其中I、II级负荷占8510kV侧总负荷为12.4MW 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7Ⅰ、Ⅱ级负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2500kW所用负荷为400kVAⅠ、Ⅱ级负荷占50。
2.5 220kV和110kV侧出线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2s变压器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1s220kV和110kV侧断路器燃弧时间按0.05s考虑。
2.6 本站拟建地区位于山坡上南面靠丘陵东西北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电阻率为 1.5×102欧·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广州市***110KV终端变电所设计2、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及成果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110kV变电站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毕业设计是根据广州市黄埔区大沙110KV终端变电所的负荷资料、变电要求,进行该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在满意技术规定的前提下,力求经济。
本毕业设计课题基本涵盖了电气工程专业所有专业课的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的建设规模:(1)类型:110 kV地方变电所(2)最终容量: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安装两台容量为35.2MVA,电压为110/35/10kV的主变压器,变压器各侧容量比为:100/100/100,一次性设计并建成。
2.电力系统与本所的连接情况:(1)该变电所是一座降压变电所,担负着该地区的供电任务。
(2)变电所有两回线与110 kV电力系统连接,有两回线与35 kV电力系统连接。
(3)本变电所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110 kV系统侧正、负阻抗标幺值为0.11,零序阻抗为0.28;35 kV系统侧正、负阻抗标幺值为0.94,零序阻抗为0.52(Sj=100MVA),110kV及35kV电源容量为无穷大,阻抗值包括平行线路阻抗在内。
3.变电所不考虑无功补偿设备,35 kV因线路电容电流较小,不装设消弧线圈。
110 kV出线无电源。
4.电力负荷水平:(1)110 kV进出线共4回,其中两回线110kV供电,正常情况下输送容量各为30000 kVA;另有两回线分别供电给两个大型工厂,输送容量各为20000 kVA,且均为一级负荷,Tmax=5000h(2)35kV进出线共6回,其中两回线连接35 kV电源,正常情况下输送容量各为7000 kVA,为二级负荷,Tmax =3500h。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第一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doc任务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毕业设计目的毕业设计是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完成一定的生产设计或科研试制任务,获得运用基本理论的工程技术训练,达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其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专业问题的能力;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初步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具体应达到:1、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
资料应为本专业涉及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外文资料)和各种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2、巩固专业思想,确立为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自动化事业奋斗的志向。
在工作态度、纪律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准备。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结合生产、科研课题,独立分析与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计算、计算机绘图,以及实验测量等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给定的任务,并写出设计说明书。
二、毕业设计的命题1、根据本专业毕业设计的大纲要求。
结合生产实际拟定,即可选择现实题目,也可假拟题目。
2、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方能完成。
3、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尽可能选择工程性较强的课题,以保证有足够的工程训练。
三、毕业设计的要求1、设计中要严肃认真,严格执行学校或工厂上、下班制度,遵守校规、厂规,要进行考勤,并列入考核内容。
2、要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能相互抄袭;要善于向有专长知识的工厂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和各种教师请教。
从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以涉及未学过、不熟悉部分为理由而推委敷衍。
3、工作量:学生均应参加总体方案的讨论及确定。
按此规定的分配任务,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设计、计算,并对课题成果进行总结,撰写论文。
4、质量:在毕业设计中要注意培养踏实、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力求符合实际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电气毕业设计任务书

电气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述电气毕业设计任务书旨在让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进行研究和实践,通过设计和实施一个电气工程项目,展示他们在电气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目标本次毕业设计项目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电气工程项目。
项目的设计过程应包含以下内容:1.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学生需要明确项目的背景和需求,了解项目的目标和意义。
2. 研究和方案设计: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相关知识,然后根据需求分析,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电气工程方案。
3. 设计和实施:学生需要根据方案进行设计和实施,包括电路设计、系统搭建等环节,并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 测试和优化: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测试和优化,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5. 结果分析和展示:学生需要对项目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适当的形式展示给指导教师和评委。
三、项目要求1. 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规范。
2. 学生需要全面了解项目的背景和需求,对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3.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电气工程技术和工具,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 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5. 学生需要完成一份详细的项目报告,并能够清晰准确地进行口头展示。
四、项目评估方法1. 指导教师的评估: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测试结果和报告展示等环节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估。
2. 学生自我评估:学生需要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技术难点的解决程度以及对电气工程领域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
3. 评委会评估:由学校组织的评委会将对学生的项目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设计合理性、实施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五、项目时间安排本次毕业设计项目的时间安排如下:1. 项目立项和背景研究:XX年X月-XX年X月2. 项目方案设计和准备:XX年X月-XX年X月3. 项目实施和测试:XX年X月-XX年X月4. 报告撰写和展示准备:XX年X月-XX年X月六、备注1.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

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引言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
本论文旨在探讨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和挑战。
背景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人工操作和控制是主要的方式,但由于人力的限制和劳动强度大,容易出错和效率低等问题,逐渐出现了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需求。
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电气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某一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包括启动、停止、调节等功能。
2. 实现对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3. 具备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
设计思路为了实现以上设计目标,本设计将采用以下的设计思路: 1. 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
2.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机等,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工业过程。
3. 设计合理的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获得的参数和设定值,对工业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
4. 开发合适的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人机交互功能。
关键技术和挑战本设计涉及的关键技术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2.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和配置。
根据工业过程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连接。
3. 人机界面的设计和开发。
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设计合理的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操作。
4. 故障检测和报警。
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设计合理的故障检测和报警机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预期结果通过本毕业设计,预期能够成功实现一个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任务书

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背景与目标:电气自动化是应用电气工程学和自动化技术对各种生产工艺、机械设备和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自动化的学科。
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设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毕业设计旨在探索电气自动化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和效率。
二、设计内容:本设计的研究对象工厂的生产线,旨在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具体任务如下:1.调研和分析现有生产线的电气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水平,了解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设备功能和潜在问题。
2.根据调研结果,设计新的电气控制系统方案,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控制器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3.开发程序控制逻辑,并通过PLC编程实现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功能。
确保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设备状态,提高生产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进行实验验证,对新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评估新系统相比于旧系统的优势和改进之处。
5.撰写设计报告,将设计过程、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总结设计经验和教训,提出对未来改进和应用的建议。
三、设计要求:1.设计方案应考虑现有设备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
尽量减少对现有设备结构的改动,以降低成本和风险。
2.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应尽量减少,以确保设备操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3.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误操作防护和自动报警功能,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4.毕业设计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案和方法。
四、进度安排:本毕业设计预计完成周期为半年,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第一周至第二周:调研现有生产线和控制系统,了解工艺流程和设备功能。
2.第三周至第四周:设计新的电气控制系统方案,包括选型和布置。
3.第五周至第八周:开发PLC控制程序并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
4.第九周至第十一周: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
5.第十二周至第十四周:撰写设计报告和论文。
2. Liu, W., & Zhang, Q. (2024). Research on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Based on PLC. Electronic Test, 03, 151-153.。
(整理)电气化毕业设计任务书

电气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电气化教研室一、毕业设计的性质与任务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中综合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运用在校期间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独立完成的一份综合性、总结性的大型设计作业,从而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步骤,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毕业设计对学生有如下要求:1.初步掌握工程项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2.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3.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4.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来解决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5.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查阅、运用技术资料和信息。
二、毕业设计选题原则1.必须符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训练要求。
2.在满足综合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与本行业、本地区或本单位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设计或调研课题。
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拓展专业知识面,但选题不宜过难,设计要求也不宜过高。
4.课题任务一定要具体、明确,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清楚的分工或具体的设计目标。
5.如果题目较大需要多位学生参与完成,每个学生必须有相对独立的子课题,在内容上要有独立完成的部分。
并对每位学生要有相应的质和量的要求,以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设计任务。
6.课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应使中等程度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三、毕业设计主要内容1.课题方案设计了解课题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明确课题的核心任务;查询相关资料和文献,提出课题的解决思路;提出课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方案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提出多种的课题解决方案,进行方案的比较和分析;撰写课题的方案设计报告。
2.课题方案的论证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修改,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高方案的控制性能;撰写课题方案的验证报告,确定项目的组成。
3.图纸的设计完成原理图、布置图、接线图的设计;完成电器元件的计算的选择;完成控制程序的编写。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任务书项目名称: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工业装备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一、项目背景与意义工业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大量的生产设备和流程。
然而,由于技术更新、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部分设备已存在老化、效率低下、能源消耗高等问题,亟需进行改造和优化。
本项目旨在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对工业企业的特定设备进行改造,并设计与实施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二、设计目标1.对工业装备进行改造,提升其性能和可靠性。
2.开发与实施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装备的运行效率。
3.优化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消耗。
4.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三、主要内容与工作步骤1.调研与分析:对工业装备的当前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造的需求。
2.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改造方案,包括设备的结构改进、电气设备的选型与配置、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3.硬件设计与实施: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硬件设备的选购与搭建,包括电气元件的布局、电路的搭建、传感器的安装等。
4.软件设计与实施:开发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与监测功能。
5.测试与调试:对改造后的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其性能与稳定性。
6.性能评估与优化:评估改造后的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四、预期成果与应用价值1.改造后的设备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2.设计与实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技术与经验的积累,为类似的工业装备改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4.提高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进度计划本设计预计耗时为6个月,具体进度计划如下:第1个月:调研与分析第2个月:设计方案第3-4个月:硬件设计与实施第5-6个月:软件设计与实施、测试与调试、性能评估与优化2.高立,高立鹏,王世清.自动控制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教学和工程实践的重要结合点,是学生毕业前进行全面、综合、实践训练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生通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已具备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毕业设计应用根据专业实习岗位,选择专业范围内相关课题。
通过毕业实习、市场调查、收集资料,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用设计、计算、绘图、实验、安装调试、操作等基本手段,做出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
通过毕业设计,训练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工程应用性人材。
二、毕业设计基本要求根据选定设三、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计课题,经过顶岗实习,结合生产实际独立完成一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模拟工程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较快地对国外引进设备中的新技术、新装置进行消化吸收;能用目前较先进的装置和技术对现有控制系统及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充分提高运用新科技、新信息、新技术成果及装置的能力;学会搜集技术资料,吸收已有设计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正确处理好资料与创新的关系。
毕业设计选题目: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供配电系统设计,包括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和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一类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四、毕业设计可选题目1. PLC控制花样喷泉2. S7-200PLC在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 PLC控制五层电梯设计4. 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切割系统电气控制设计5. 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6. 西门子PLC交通灯毕业设计7. 双恒压供水西门子PLC毕业设计8. 世纪星组态PLC控制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论文9. 三菱梯形图PLC控制四层电梯10.三菱PLC五层电梯控制11.全自动洗衣机西门子PLC控制12.欧姆龙PLC控制交通灯13.基于PLC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14.双恒压无塔供水系统plc设计毕业论文15.工业用洗衣机的PLC控制16.PLC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毕业论文17.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18.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19.基于PLC电梯控制设计20.基于PLC中断技术的集选电梯控制系统实现21.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22.简易电梯控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23.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24.机械手PLC控制设计25.PLC控制锅炉输煤系统26.PLC控制自动门的课程设计27.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28.交流变频调速PLC控制电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29.PLC控制的自动售货机毕业设计论文30.PLC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应用31.PLC在电网备用自动投入中的应用32、三相异步电动机在PLC中的应用33、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在企业中的应用34、电能的社会意义35、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前景36、变电所供电设备的发展意义37、变电所供电方案概况38、我国水力发电的前景39、变电所馈电线路控制的进步40、我国核电事业展望41、低压配电设备的发展42、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43、6、10、35KV的变配电的整体性44、6、10KV配电线路建成设计方案、控制及改进45、电能的社会应用46、供配电设计五、毕业论文的内容1.设计类,如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写一本设计说明书,说明设计方案、硬件接口设计、信号处理及显示电路接口设计、控制程序流程图、控制程序设计说明、硬件系统原理图、软件清单、系统调试说明、设计总结及改进意见。
2.分析类,如某进口设备的分析写分析资料:包括进口设备的概况(如生产国、生产厂家、型号及含义等)、进口设备的用途、组成、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并分析与国产同类型设备比较的先进之处。
3.技术改造类写一本设计说明书,写机器的型号、用途、结构、原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造方案选择,改进部分详细说明,改进后的成效。
4.论文类,如生产流水线工艺分析论文画出工艺流程图,说明加工工艺,并说明各加工工艺所用的设备,叙述要完整,产品的优点、存在问题、市场前景要论述清楚。
5.如设备故障诊断维修论文要论述何种设备?常见哪些故障?故障现象是什么?维修要点是什么?要结合理论分析并附相关图纸。
六、毕业设计的实施程序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方案论证阶段、系统设计阶段、设计报告与总结的整理阶段。
1.方案论证阶段分组进行展开工作,每个小组制定不同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投资、优缺点进行分析,分析和讨论的结果要作好记录交指导教师检查。
具体可按下列步骤开展工作。
⑴熟悉课题:毕业设计任务下达后,学生首先应了解课题的名称,课题的来源,课题的设计任务;所提供的原始数据,所要求的技术指标等。
学生要对整体的设计要求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⑵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围绕课题收集有关的资料,查阅有关的文献及技术参数,收集有关的数据,以能对所设计课题的功能和性能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⑶可行性分析:在熟悉课题、调研、收集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设计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文档。
2.系统设计阶段各组根据设计的需要分工承担设计的内容,突破设计的技术难关,并形成详细的文字资料。
⑴概要设计: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较好的方法设计系统方案并写出分析说明书。
同时按系统的总体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和模块设计,以明确模块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同一课题的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明确分工,每个学生均要承担一定的设计工程量。
⑵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采用较好的方法和工具进一步确定总体功能和各个模块功能的设计方案。
3.设计报告与总结的整理、撰写阶段设计课题完成后应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4.毕业答辩。
七、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要求(一)格式和顺序1.封面:采用统一格式,见后。
2.目录目录包括设计说明书的章节标题、附录的内容,以及章节标题、附录的内容所对应的页码。
应注意的是:虽然目录是放在设计说明书的前面,但它的成型和整理确是在完成设计说明书之后进行。
章节标题的排列建议按如下格式进行: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第1章……………(第一级)1.1 ……………(第二级)1.1.1 ……………(第三级)第2章……..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3.论文摘要、关键词摘要是对设计报告的总结,一般在300字左右。
其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即应包含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的主要方法和设计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中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之类的词语。
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对应;一般用第三人称和被动式。
中文摘要前要加“摘要:”;英文摘要前要加“Abstract:”。
关键词按GB/T3860的原则和方法选取。
一般选3~6个关键词。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中文前冠以“关键词:”,英文前冠以“Key words:”。
4.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内容为:该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的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关于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进展情况的文献综述。
5.正文毕业论文是专门供专家审阅以及供同行参考的学术文献,必须写得简练、重点突出,不要叙述那些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
同时应注意使论文各章之间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正文是设计说明书的核心。
设计说明书正文的主要内容包含有:系统设计、单元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系统测试、体会与结论。
(1)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系统设计思路与总体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各功能块的划分与组成,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
应注意的是:在总体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中,应提出几种(2~3种)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比较,总体设计方案的选取既要考虑它的先进性,又要考虑它实现的可能性。
(2)单元电路设计在单元电路设计中不需要进行多个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只需要对已确定的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对各单元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对电路中的有关参数进行计算以及元器件的选择等。
应注意的是:理论的分析计算是必不可少的。
在理论计算时,要注意公式的完整性,参数和单位的匹配,计算的正确性;注意计算值与实际选择的元器件参数值的差别。
电路图可以采用protel软件绘制,应注意元器件符号、参数标注、图纸页面的规范化。
如果采用仿真工具进行分析,可以将仿真分析结果表示出来。
(3)软件设计在许多作品中,会使用到单片机、DSP等需要编程的器件,应注意介绍软件设计中的平台、开发工具和实现方法,应详细地介绍程序地流程方框图、实现地功能以及程序清单等。
如果程序很长的话,清单可在附录中列出。
(4)系统实验或仿真详细介绍系统的性能指标或功能的实验或仿真方法、步骤,所用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记录的数据和绘制图表、曲线。
(5)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要实事求是地阐述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6)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每篇论文至少要查阅不低于5篇以上的参考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
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参考文献中的作者是英语拼写的,应是姓在前,名在后。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应标注相应的引用位置,在引文后的右上方用方括号标出。
(7) 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
(200字左右)(8) 附录附录包括元器件明细表、仪器设备清单、电路图图纸、设计的程序清单、系统使用说明等。
应注意的是:元器件明细表的栏目应包含有:①序号②名称、型号和规格③数量④备注(元器件位号)。
仪器设备清单的栏目应包含有:①序号②名称、型号和规格③主要技术指标④数量⑤备注(仪器仪表生产厂家)。
电路图图纸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图幅大小、标注栏。
程序清单要有注释,总的和分段的功能说明等。
(二)字体要求一级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占五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二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占三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三级标题:四号黑体,顶格占两行。
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四级标题:小四号粗楷体,顶格占一行。
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
标题中的英文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号同标题字号。
四级标题下的分级标题的标题字号用仿宋。
所有文中图和表要先有说明再有图表.图要清晰、并与文中的叙述要一致,对图中内容的说明尽量放在文中图序、图题(必须有)为小五号宋体,居中排于图的正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