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链传动 作业题 答案

第9章 链传动 作业题 答案
第9章 链传动 作业题 答案

第九章 链传动 作业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链传动中,当节距p增大时,优点是链的承载能力大,缺点是

传动的不平稳性、冲击、振动及噪声严重。

2.链传动的平均速比是不变的,瞬时速比是变化的。

3.链传动中,链节数常取偶数,而链齿数常采用与链节数互为质数的奇数。

4.链轮的转速越高,节距越大,齿数越少,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5.链传动设计时,链条节数应优先选择为偶数,这主要是为了避免采用过渡链节,防止受到附加弯矩的作用降低其承载能力。

6.链传动设计时,为了防止容易发生跳链和掉链的现象,大链轮的齿数z2应小于或等于 150 。7.p表示链条节距,z表示链轮齿数,当转速一定时,要减少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采取的措施是减小p增加z。

8.链传动中大链轮的齿数越多,越容易发生跳齿或脱链。

9.链传动在工作时,链板所受的拉应力是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10.低速链传动(v<0.6 m/s)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链的过载拉断,为此应进行静强度计算。11.链传动是具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其失效形式主要有链的疲劳失效,链条铰链的磨损,链条铰链的胶合,以及链的过载拉断。

12.链传动一般应布置在铅垂平面内,尽可能避免布置在水平平面或倾斜平面内。13.链传动通常放在传动系统的低速级。

二、选择题

1.滚子链传动中,滚子的作用是 B 。

A.缓和冲击B.减小套筒与轮齿间的磨损

C.提高链的破坏载荷D.保证链条与轮齿间的良好啮合

2.链传动中,链条数常采用偶数,这是为了使链传动 D 。

A.工作平稳B.链条与链轮轮齿磨损均匀

C.提高传动效率D.避免采用过渡链节

3.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等于常数的充要条件是 C 。

A.大链轮齿数z2是小齿轮齿数zl的整数倍B.Z2=Z1。

C.Z2=Z1,中心距a是节距P的整数倍D.Z2=Z1,a=40p

4.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节距p和小链轮齿数z1一定时,应该限制 A 。

A.小链轮的转速n1 B.传动的功率P C.传递的圆周力

5.为了避免链条上某些链节和链轮上的某些齿重复啮合, D ,

以保证链节磨损均匀。

A.链节数和链轮齿数均要取奇数B.链节数和链轮齿数均要取偶数

C.链节数取奇数,链轮齿数取偶数D.链节数取偶数,链轮齿数取奇数

6.链传动中,传动比过大,则链在小链轮上的包角过小。包角过小的缺点是 A 。

A.同时啮合的齿数少,链条和轮齿的磨损快,容易出现跳齿

B.链条易被拉断,承载能力低

C.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大D.链条铰链易胶合

7.链传动的合理链长应取 A 。

A.链节距长度的偶数倍B.链节距长度的奇数倍

C.任意值D.按链轮齿数来决定链长

8.链条铰链(或铰链销轴)的磨损,使链节距伸长到一定程度时(或使链节距过度伸长时)会D 。

A.导致内外链板破坏B.导致套筒破坏

C.导致销轴破坏D.使链条铰链与轮齿的啮合情况变坏,从而爬高和跳齿现象9.套筒滚子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是 C 。

A.链条工作时颤动,运行不平稳B.链条运动不均匀性与冲击性作用增强

C.链条磨损快,小链轮上的包角小D.容易发生“脱链”现象

10.套筒滚子链传动中,大链轮的齿数z2不能过大,若z2过大则会造成 C 。

A.链传动的动载荷增加B.传递的功率减小

C.容易发生“脱链”或“跳齿”现象D.链条上应力的循环次数增加

11.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相比较,其最主要优点是 B 。

A.传动效率高B.可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C.工作时没有冲击和振动D.安装精度要求不高

12.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是 B ,平均传动比是 C 。

A.随机变化的B.有规律变化的C.恒定不变的

13.应用标准套筒滚子链传动的许用功率曲线,必须根据 B 来选择链条的型号和润滑方法。

A.链条的圆周力和传递功率B.小链轮的转速和计算功率

C.链条的圆周力和计算功率D.链条的速度和计算功率

14.在一定转速下,要减小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设计时应 C 。

A.增大节距p和链轮齿数z l B.增大p和减小z l

C.减小p和增多z1

15.链条的节数宜采用 B 。

A.奇数B.偶数C.5的倍数D.10的倍数

16.低速链传动中(v<0.6 m/s),这时链的主要破坏是 D 。

A.冲击破坏B.链条铰链的磨损

C.胶合D.过载拉断

17.链传动的大链轮齿数不宜过多是因为要 D 。

A.减少速度波动B.避免运动的不均匀性

C.避免传动比过大D.避免磨损导致过早掉链

18.为提高链传动使用寿命,防止过早脱链,当节距p一定时,链

轮齿数应 B 。

A.增大B.减小C.不变

19.链的节距p的大小,反映了链条和链轮齿各部分尺寸的大小。

在一定条件下,链的节距越大,承载能力 A 。

A.越高B.越低C.不变

20.链传动中限制链轮的最小齿数,其目的是 B ,限制链轮的最大齿数,其目的是D 。

A.保证链的强度B.保证链传动的平稳性

C.限制传动比的选择D.防止跳齿

21.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 C 。

A.使链条产生初拉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B.使链条与链轮之间产生摩擦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C.避免链条垂度过大产生啮合不良D.避免打滑

22.链传动中,限制大链轮齿数不超过15O是为了防止 A 发生。

A.跳齿或脱链B.疲劳破坏C.磨损D.胶合

四、分析计算题

1、如下图所示为链传动与带传动组成的减速传动装置简图。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参考答案:此减速传动装置存在问题为:链传动布置在高速级,会加剧其运动不均匀性,动载荷增大,振动和噪声增大,降低链传动的寿命,应该布置在低速级;带传动布置在低速级,会使其结构尺寸增大,应布置在高速级,与电机直接相连,这样可以起到缓冲吸振作用,还能起到过载打滑作用,可以保护重要零件。

第八章带传动和第九章链传动习题解答

第17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习题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2 带张紧的目的是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 B. 承载能力大 C. 传动效率高 D. 使用寿命长 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传动效率高 B. 带的寿命长 C. 带的价格便宜 D. 承载能力大 5 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 A. 传动比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型号 D. 带传递的功率 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决定。 A. 小带轮直径 B. 大带轮直径 C. 两带轮直径之和 D. 两带轮直径之差 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 带传动效率降低 C. 带工作噪声增大 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 A. 带的寿命缩短 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lim 与初拉力 F 0之间的关系为 。 A. F elim )1/(20-=ααv f v f e e F B.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C.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D. F elim ααv f v f e e F /)1(20+= 11 设计V 带传动时,为防止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 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 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 C. 带的离心力过大 D. 带的长度过长 12 一定型号V 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成反比关系。 A. 带的线速度 B. 带轮的直径 C. 带轮上的包角 D. 传动比 13 一定型号V 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 。 A. 的平方成正比 B. 的平方成反比 C. 成正比 D. 成反比 14 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 。 A. 进人大带轮处 B. 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10带、链传动

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带传动是依靠 B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2 带张紧的目的是 D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A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 B. 承载能力大 C. 传动效率高 D. 使用寿命长 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D 。 A. 传动效率高 B. 带的寿命长 C. 带的价格便宜 D. 承载能力大 5 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C 。 A. 传动比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型号 D. 带传递的功率 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D 决定。 A. 小带轮直径 B. 大带轮直径 C. 两带轮直径之和 D. 两带轮直径之差 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D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 带传动效率降低 C. 带工作噪声增大 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D 。 A. 带的寿命缩短 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lim 与初拉力F 0之间的关系为 C 。 A. F elim )1/(20-=ααv f v f e e F B.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C.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D. F elim ααv f v f e e F /)1(20+= 11 设计V 带传动时,为防止 A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机械设计习题3——带传动链传动

1.单根A 型V 带,其基准长度L d =2000mm ,传递功率P ≈1.0kW ,主动轮转速1n =1440r/min ,主动轮直径1D =100mm ,从动轮转速2n =720r/min ,轮缘沟槽的角度ψ=38°,刚打滑时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5倍。试求: (1) 传动中心距; (2) 带和带轮接触面的摩擦系数f ; (3) 紧边拉力F 1和有效拉力F 。 2.图示为电动绳索牵引机的传动系统简图。试设计电动机与齿轮传动之间的V 带传动。已知:电动机功率P =5.5kW ,带传动的传动比i =3,电动机转速1n =1440r/min ,一班制工作,载荷平稳。 题2图 1.已知一套筒滚子链传动,链条节距p =19.05mm ,主动链轮齿数z 1=15,链轮转速1n =500r/min ,从动链轮齿数z 2=25,中心距a =650mm ,试求: (1) 链速v (即链的平均速度);链速的波动值v max 和v min ;链速波动的百分比。 2.已知主动链轮转速1n =850r/min ,齿数z 1=21,从动链轮齿数z 2=99,中心距a =900mm ,滚子链极限拉伸载荷为55.6kN ,工作情况系数K A =1,试求链条所能传递的功率。(选作) 1——已知液压泵的额定压力MPa 21=s p ,额定流量min /L 200=s q ,总效率9.0=η, 机械效率93.0m =η。 试求: 1)驱动泵所需的额定功率P ; 2)泵的泄漏量q ?。 2 双作用叶片泵输出压力p =6.3MPa ,转速n =1420r/min 时输出流量为51L/min ,实际输入功率P r =7KW ;当泵空载运行时输出流量为q 0=58L/min ,转速n 0=1450r/min 。试求泵的排量、容积效率及总效率。 3 若液压泵的额定压力p s =32MPa ,额定流量q s =63L/min ,额定转速n s =980r/min ,容积效率ηV =0.95,总效率η=0.85。求液压泵的理论流量和驱动电机所需的功率。 4 某减速机要求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出转矩T =52.5N ·m ,转速n =30r/min ,马达回油腔压力为零。设液压马达的排量V m =12.5cm 3/r ,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ηMV =0.9,机械效率ηMm =0.9,求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各为多少。 5 某液压马达排量为V m =70mL/r ,供油压力p =10MPa ,输入流量q =100L/min ,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ηMV =0.92,机械效率ηMm =0.94,液压马达回油背压为0.2MPa 。试求: 1)液压马达输出转矩; 2)液压马达的转速。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习题解答3

12-1三角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 =7.5kW ,平均带速s m /10=ν,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即212F F =),求紧边拉力1F ,有效圆周力e F 及初拉力0F 。 [解]1000ν F P e = N 750105.710001000=?==∴νP F e 2 1212F F F F F e =-=且 1500N 750221=?==∴e F F 201e F F F + = 1125N 27501500210=-=-=∴e F F F 12-2V 带传动的n 1=1450r/min ,带与带轮的当量摩擦系数f v =0.51,包角α1=1800,预紧力F 0=360N 。试问:(1)该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为多少?(2)若d d 1=100mm ,其传动的最大转矩是多少?(3)若传动的效率为0.95,弹性滑动忽略不计,从动轮输出功率是多少? [解]()N 4.478111 1360211112151.01151.00=+-??=+-=ππααe e e e F F v v f f ec ()mm N 92.232 101004.4782d 2-3d1?=??==ec F T ()kW 45.395.0100060100010014.314504.4781000601000d 10003d11=??????=???π=?=ηn F ηνF P ec ec

12-3某普通V带传动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已知电动机转速n1=1450r/min,主动带轮基准直径d d1=160mm,从动带轮直径d d2=400mm,中心距a=1120mm,用两根B型V带传动,载荷平稳,两班制工作。试求该传动可传递的最大功率。

第9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第9章带传动与链传动 采用可适当变形的元件作为连接件以实现预定功能的传动称之为挠性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挠性传动,两者的区别是其环形挠性曳引元件不同。 带传动的挠性曳引元件是各种形式的传动带,由具有良好变形能力的弹性材料制成,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型带传动和啮合型带传动。摩擦型带传动依靠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啮合型带传动依靠啮合力传递运动和动力转矩。 链传动的挠性曳引元件为各种形式的链条,它实际上是由刚性零件构成的可动连接的串联组合,链传动通过链条的各个链节与链轮轮齿相互啮合来实现传动。 本章主要讨论摩擦型带传动设计与滚子链传动设计的相关问题。 9.1 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带传动通常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在两轮上的挠性环形带和机架所组成。工作时是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传动带与带轮的摩擦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9.1.1 带传动的类型 1. 摩擦型带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由主动轮1、从动轮2和张紧在两轮上的环形带3组成(图9-1)。安装时带被张紧在带轮上,这时带所受的拉力为初拉力,它使带与带轮的接触面间产生压力。主动轮回转时,依靠带与带轮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拖动从动轮一起回转,从而传递一定的运动和动力。

图9-1 带传动简图图9-2 带的横截面形状上述摩擦型传动带按横截面形状可分为平带、V带和特殊截面带(多楔带、圆带等)三大类。平带的横截面为扁平矩形,工作时带的环形内表面与轮缘相接触(图9-2a)。V带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工作时其两侧面与轮槽的侧面相接触,而V带与轮槽槽底不接触(图9-2b)。由于轮槽的楔形效应,初拉力相同时,V带传动较平带传动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故具有较大的牵引能力。多楔带以其扁平部分为基体,下面有几条等距纵向槽,其工作面为楔的侧面(图9-2c)。这种带兼有平带的弯曲应力小和V带的摩擦力大的优点,常用于传递动力较大而又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圆带的牵引能力小,常用于仪器和家用器械中。 2. 啮合型带传动 啮合型传动带通常称为同步带,同步带是以细钢丝绳或玻璃纤维为强力层,外覆以聚氨脂或氯丁橡胶的环形带。由于带的强力层承载后变形小,且内周制成齿状使其与齿形的带轮相啮合,故带与带轮间无相对滑动,构成同步传动。如图9-3所示。 图9-3 同步带结构与同步带传动 9.1.2 带传动的特点 1. 摩擦型带传动 优点:(1)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2)带具有良好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3)过载时带与带轮间打滑,打滑虽使传动失效,但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2)需要张紧装置;(3)由于带的弹性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4)带的寿命较短;(5)传动效率较低。

第十三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第三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1.V 带的设计中,一般应使小带轮的包角α1大于 120? 。 2.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 最大值 ,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取决于 包角 、 摩擦系数 、 预紧力 三个因素。 3.V 带正常工作时,带的最大应力为 σmax =σ1+σb1+σc ,发生部位是 紧边绕入小带轮处 。 4.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为带的 疲劳破坏 和 打滑 。 5.在普通V 带传动中,载荷平稳,包角为180o,带长为特定长度,单根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 。主要与 带型 、 小带轮基准直径 和 小带轮转速 有关。 6.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 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 7.在设计V 带传动时,V 带的型号是根据 计算功率 和 小带轮转速 选取的。 8.一般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带与带轮间的接触摩擦力 传递运动和力。 9.带的应力由 松、紧边拉应力 、 离心拉应力 和 弯曲应力 三部分组成。 10.当机器过载时,带传动发生____打滑___现象,这起到过载安全装置的作用。 11.一对相啮合的圆柱齿轮的Z 2>Z 1,b 1>b 2,其接触应力的大小为 A 。 A 、σH1=σH2 B 、σH1>σH2 C 、σH1<σH2 D 、σH1≥σH2 12. 在设计V 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min 1d d d >,min d 主要依据 A 选取。 A .带的型号 B .带的线速度 C .传动比 D .高速轴的转速 13.V 带轮的最小直径d min 取决于 A 。 A 、带的型号 B 、带的速度 C 、主动轮转速 D 、带轮结构尺寸 14.同步带传动依靠 A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A 、带齿与轮齿之间的啮合力 B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预紧力 15.设计V 带传动时,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限制 D 。 A 、小带轮包角 B 、带长 C 、带的离心力 D 、带的弯曲应力 16.带的弹性滑动是由带的弹性变形引起的,其特点为 C 。 A 、首先在小轮发生 B 、首先在大轮发生 C 、两轮同时发生 D 、可采取措施避免 17.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在要求的工作期限内 B 。 A 、不发生过度磨损 B 、不发生打滑和疲劳破坏 C 、不发生弹性滑动 D 、不发生磨损又不发生打滑 18.普通V 带的楔角为40o,为何带轮轮槽角为32o,34o,36o,38o。 答:因胶带绕在带轮会产生弯曲变形,胶带顶层受拉横向尺寸变小,而胶带底层受压其横向尺寸变大,因此带的楔角变小。为了保证带两侧面与轮槽有良好的接触,带轮的轮槽角依轮径的大小不同均适当减小。

第11章带传动

第11章 带传动 基本要求: 1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优缺点及应用等。 2 掌握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力和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3 理解带传动的设计程序,会进行V 带传动的设计和计算。 11.1 概述 带传动:由两个或多个带轮,带(中间拉曳件),借助零件间的摩擦 (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据带的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 : ??? ????多楔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带传动平带传动V ,见图11.1。 11.1.1 传动形式 常用的传动形式、应用范围见表11.1。 ?? ???两轴交错,不能逆转—半交叉传动两轴平行,转向相反—交叉传动两轴平行,转向相同 —开口传动 11.1.2 优缺点 优点:1)缓和载荷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2)过载打滑,可起保护作用; 3)制造、安装精度不象啮合传动那么严格;4)可增加带长以适应中心距大的工作

条件。 缺点:1)有弹性滑动和打滑,效率低,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2)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和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3)带的寿命较短。 11.2 带和带轮 11.2.1 平带和带轮 11.2.2 V 带和带轮 1. V 带 %。带等宽带小约比普通带-高度相同时,宽度窄七种型号~、、带:普通30V V V E A Z Y V ?? ??? V 带的构造见图11.3。 带的构造 绳芯结构芯结构 包布 底胶承载层 顶胶 V 带的截面尺寸和带轮的 轮毂尺寸见表11.4。

节面:带中长度和宽度尺寸与自由状态相比保持不变的那个面。 节宽b p -节面的宽度。 基准直径(带轮)D -V 带轮上,与所配用的V 带节面宽度相对应的带轮 直径。 基准长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长。 V 带的基准长度见图11.4。 V 带的楔角为400 ,带轮的楔角应<400。 11.2.3 带轮轮辐计算(自学) 11.3带传动的几何计算 带传动的主要几何参数:121,,,,αD D L a 等。参数间的近似关系如下: (参看图11.7) 图11.7 开口传动中的几何关系 2 22cos 222) (2 1212?++≈+-++=a D a D D D D L m πγγπ (11.2) 228)(4 14?--+-=m m D L D L a ππ (11.3)

带传动和链传动电子教案

【课题编号】 14—7 【课题名称】 带传动和链传动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了解V带的结构、基本长度与带轮的结构尺寸。 3.了解带传动的受力分析,掌握带传动中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形成原因。 4. 了解链传动的结构及标准,链传动的维护。 二、能力目标 1.能读懂V带上和滚子链标记的含义。 2.能够对带传动和链传动进行维护和调整,保证带传动和链传动能正常工作。 三、素质目标 1.了解带传动和链传动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场合。 2.懂得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要求 1.了解V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特点、类型、应用场合和安装与维护。 2.了解V带与链的结构和带轮的结构。

3.了解带传动的受力及带的应力分析,懂得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形成原因。 4. 懂得带传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教学重点】 1 .带传动的主要特点,V带的基本长度及带的标记。 2 .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形成原因。 【难点分析】 1 .带传动时应力分析可能稍微难些,特别是弯曲应力的计算要应用工程力学的知识,学生可能忘记。 2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形成过程或许比较不容易理解,讲课中注意找出小带轮的转速大于V带的输出速度,而V带的速度又大于大带轮的转速,这都是由于用橡胶为材料制成的带具有弹性而无法克服的。 【分析学生】 1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特点,讲课时应备各种带的实物,并备有带的解剖断面实物。 2 .如果有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实验台或视频,应在讲课前带学生观看,以帮助学生认识带和链的传动特点。 【教学思路设计】 从缝纫机的带传动或学生所能见到的带传动实物出发引入新课—带传动的特点、类型;张紧—V带的标记—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形成机理。

机械设计基础_孙立鹏_习题第十三章带传动和链传动

第十三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题13-1 简答题 (1)带传动的带速v 为什么规定在5~25 m/s 范围内? 答:因为P = F e v /1000 kW ,故当功率P 确定,v 过小时,则力F e 过大使带的根数过多,故v 不宜小于5m/s 。而v 过大时,由于离心力过大,带与轮间正压力减小,摩擦力严重下降,带传动能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 li m 减小,容易使得F e ≥ F e li m 产生打滑,且此时抖动严重,故v 不宜大于25m/s 。 (2)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最大中心距、最大传动比、最小带轮直径? 答:中心距过大,将引起严重抖动。在中心距一定条件下,传动比大,小带轮包角过小。带轮直径过小弯曲应力则过大。故应对三个参数加以限制。 (3)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什么?设计中应如何选择? 答: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链轮齿数、链节距和链轮转速。设计中采用较多的小链轮齿数,较小的链节距,并限制链轮转速不要过高,对降低动载荷都是有利的。 (4)链传动的传动比写成1 21 22 1d d z z n n i = = = 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 z p d ?=180sin /,故 1 21 2 d d z z ≠ 。

题13-2 单根V 带传动的初拉力F 0=354N ,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160mm ,主动轮转速 n 1=1500r/min ,主动带轮上的包角α1=150°,带与带轮上的摩擦系数为f =0.485。试求: (1)V 带紧边、松边的拉力F 1和F 2;(忽略带的离心拉力的影响) (2)V 带传动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F e 及最大功率P 0 。 解答: 1.求V 带紧边、松边的拉力F 1和F 2 () ()559 371827182N 708N 35422618 2485018015048502 1021...e F F F F F ...fa =====?==+?π ?? ?? 解得: F 1=552.703N , F 2=155.297N 2.求V 带传动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F e li m 及最大功率P 0 (1) 最大有效拉力: N 406397N 1 55931559335421 121 10 ...e e F F f f lim e =+-? ?=+-=αα (2) 带 速: m/s 5712m/s 1000 6015001601000 6011.n d v =???π= ?π= (3) 最大功率: kW 994kW 1000 56 124063971000 0 (v) F P lim e =?= = 题13-3 一带传动的大、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1=100mm ,d 2=400mm ,小带轮转速n 1=1460r/min ,滑动率ε=0.02,传递功率P=10 kW 。求:带速V 、有效拉力F e 、大带轮实际转速n 2 。

带传动和链传动(教案)

授课教师:日期: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备注师生 活动 教学内容4学时 新课引入 准备知识学习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生 回答 教师 补充 理论 知识 学习 实物 展示 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 学习目标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了解V带的标记及V带轮的机构;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失效分析;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常识。 新课引入 举例: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带传动或者链传动的例子有哪些? 如自行车的链条传动,生产流水线上的带传动等等。(结合PPT形象生动)粗略讲解PPT中展示图片的工作机理。 6.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一下内容结合PPT)教材P83 1、主动轮,从动轮。 2、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 从动轮 传动带 3、带传动的分类:1、摩擦式(靠摩擦力工作,工作时不需要润滑,成本低) 2、啮合式(不打滑,精度高) 3.1 摩擦式:平带f1 V带f2=3f1(分类、结构) 多楔带(功率大的场合) 圆带(多见于早起缝纫机) P96 练习:判断题1、2 选择题1、2、3、4 6.2 普通V带及V带轮 1、结构P 85 帘布芯结构抗拉强度好 绳芯结构柔韧性好

PPT图演示 讲授 举例说明2、V带的几何参数: θ:楔角,一般取 40° 3、V带标准化的认识 4、普通V带轮 4.1 V带轮结构: θ一般都小于40° 以铸造为主 小结:带传动的特点P84 6.3 带传动工作能力分析 简单的讲述受力情况。并引出包角的概念 摩擦式带传动打滑的地方在小轮。原因是包角小。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打滑、传动带磨损、疲劳断裂 6.4 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 1、张紧装置:1、通过滑道调节螺钉 2、通过调节摆动架 3、靠电动机和机座的重量 4、张紧轮

带传动和链传动(教案)

教案纸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备注师生 活动 教学内容 新课引入 准备知识学习 学生 回答 教师 补充 理论 知识 学习 实物 展示 PPT图 演示 项目一制作小冲床 课题5-1,5-2 带传动和链传动 教学要求和目标 理论知识 1、掌握带传动的类型、应用和工作特点 2、掌握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实训能力 1、学会带传动装置的维护和张紧方法 2、学会链传动安装、张紧和润滑方法 新课引入 请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带传动或者链传动的例子有哪些? 如自行车的链条传动,生产流水线上的带传动等等。 请学生简要分析一下他所知道的带传动或者链传动的例子中,这些机构是如何进行工作的。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挠性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通过环形挠性元件,在两个或多个传动论之间传动运动和动力。 带传动一般是由主动轮、从动轮、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及机架组成。当原动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时,由于带与带轮之间摩擦力,使从动带轮一起转动, 从而实现运动的动力的传递。链传动由两轴平行的大、小链轮和链条组成。链 传动与带传动有相似之处:链轮与链条啮合,其中链条相当于带传动中的挠性 带,但又不是靠摩擦力传动,而是靠链轮齿和链条之间的啮合来传动。链传动 又是的啮合传动。 一、带传动 图1 带传动

学习重点 和难点 举例 说明 引导 学生 思考 讲授 如图1所示,带传动一般是由主动轮、从动轮、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及机架组成。当原动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时,由于带与带轮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使从动带轮一起转动,从而实现运动的动力的传递。 1、带传动的特点 带传动一般有以下特点: 1. 带有良好的饶性,能吸收震动,缓和冲击,传动平稳噪音小。 2. 当带传动过载时,带在带轮上打滑,防止其他机件损坏,起到保护作用。 3. 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方便。 4. 带与带轮之间存在一定的弹性滑动,故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较低。 5. 由于带工作时需要张紧,带对带轮轴有很大的压轴力。 6. 带传动装置外廓尺寸大,结构不够紧凑。 7. 带的寿命较短,需经常更换。 由于带传动存在上述特点,一般情况下,带传动传动的功率P≤100KW,带速v=5-25m/s,平均传动比i≤5,传动效率为94%-97%。同步齿形带的带速为40-50m/s,传动比i≤10,传递功率可达200KW,效率高达98%-99%。 2、带传动的类型 图2 带传动根据横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圆形带、齿形带如图2所示。 平带有胶帆布带、编织带、锦纶复合平带。各种平带规格可查阅有关标准。平带传动结构最简单,平带绕曲性好,易于加工,在传动中心距较大场合应用较多。高速带传动通常也使用平带。 目前在一般传动机械中,应用最广的是V带传动。传动时,V带只和轮槽的两个侧面相接触,即以两个侧面为工作面,根据槽面摩擦原理,在同样的张紧力下,V带传动较平带传动能产生更大摩擦力,这是V带传动最主要的优点,此外,V带传动传动较大,结构更紧凑。

13带传动与链传动(图解题)

带传动与链传动习题与参考答案 五、结构题(图解题) 103 如题105图所示,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小带轮为主动轮。在图a、b、c、d、e、f、g和h所示的八种张紧轮的布置方式中,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注:最小轮为张紧轮。) 题105图 104 题106图中所示V带在轮槽中的3种位置,试指出哪一种位置正确? 题106图 105 如题107图所示链传动的布置形式。小链轮为主动轮。在图a、b、c、d、e与f所示的布置方式中,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注:最小轮为张紧轮。)

题 107图 例解 1. B 型V 带传动中,已知:主动带轮基准直径d 1=180mm ,从动带轮基准直径d 2=180mm ,两轮的中心距α=630mm ,主动带轮转速1n 1 450 r/min ,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10kW 。试求:V 带中各应力,并画出各应力1σ、σ2、σb1、σb2及σc 的分布图。 附:V 带的弹性模量E=130~200MPa ;V 带的质量q=0.8kg/m ;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fv=0.51;B 型带的截面积A=138mm2;B 型带的高度h=10.5mm 。 解题要点: V 带传动在传递最大功率时,紧边拉力F 1和松边拉力F 2的关系符合欧拉公式,即F 1/F 2=551.0≈=πe e a f v 。 111215 45F F F F F F e =- =-= 带速 s m n d /67.131000 601450 1801000601 1=???= ?= ππυ 有效圆周力 N P F e 73267 .1310 10001000=?==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