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时间表
专题12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历程-2021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高考真题]
![专题12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历程-2021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高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590f75f524ccbff0218411.png)
专题12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历程【知识整合】新中国外交发展阶段特征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6年):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成就:①1949年,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②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③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
④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③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⑤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
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
⑥从1954年9月至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时间成就1971年①重返联合国(第26届联合国大会)②“乒乓外交”;③基辛格秘密访华。
(基辛格:尼克斯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2年①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态度,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②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8年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在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美利坚合众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 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东濒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国是 个多文化和民族多元的国家;国土面积超过962 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总量超 过三亿人,居世界第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 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 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 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今 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球20%,其在经济、政治、 科技、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均领 衔全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中文/日语:日本国(通称:日本) 假名:にほんこく/にっぽ んこく 罗马字:Nihon/Nippon 国家码:JPN 国旗: 日章旗,亦称太阳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也就是 标准国旗的长度尺寸)。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白 色衬底象征纯洁,红日居中象征忠诚。日章旗是明治3年 (1869年3月9日)由太政官刘聚枫颁布制定的。 军旗: 旭日旗,白底红日16道红色光芒线,由太阳旗演变而来, 曾是日本陆海军旗,现为日本海军旗,平时在前部桅杆升 起称舰旗,海战时在后部桅杆升起称战斗旗。 国徽:圆 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菊花图案也是皇室御纹 章上的图案。 国徽国花:樱花(国民和世界大部分人认为, 也是日本的象征。) 菊花(皇室纹章认定) 梅花(前日 本国花) 国鸟:绿雉 国石:水晶 官方语言:日语 官方文字:日文 总人口:127,767,944(世界第10名)。 人口密度:337/平方公里(世界第30名) 民用电压:110V, 50Hz与60Hz 插座:A、B 历法:公历 货币:日元
以色列
以色列(希伯来语:מ ִיַתִש ָאל希伯来语中意为 ְֵד נ י ְ ר “与神角力者”,阿拉伯语:دَولةإِسْ َائِيل 是一个位 ) َْ ْ ر 于西亚黎凡特地区的国家,位于地中海的东南方 向,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 是埃及。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独立建国,目前人 口已超过700万,主要来自犹太人族群,也是世 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以色列是中东 地区最为工业化、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拥 有该地区管理最良善、对财产权利保护最佳的经 济体制。以色列对于科学和科技的发展贡献也相 当突出。
世界上最早和中国建交的十个国家,截止目前最近建交的十个国家

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后,世界各国陆续和中国建交,截止2019年9月,世界上已经有180个国家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资料来源外交部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简表》),以下来盘点一下世界上最早和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以及截至目前最近和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
世界上最早和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
1.苏联(俄罗斯):建交时间1949.10.2
2.保加利亚:建交时间1949.10.4
3.罗马尼亚:建交时间1949.10.5
4.朝鲜:建交时间1949.10.6
5.捷克:建交时间1949.10.6
6.匈牙利:建交时间1949.10.6
7.斯洛伐克:建交时间1949.10.6
8.波兰:建交时间1949.10.7
9.蒙古:建交时间1949.10.16
10.阿尔巴尼亚:建交时间1949.11.23
截至目前最近和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 1.所罗门群岛:建交时间2019.9.21
2.萨尔瓦多:建交时间2018.8.21
3.多米尼加:建交时间2018.5.1
4.巴拿马:建交时间2017.6.13
5.南苏丹:建交时间2011.7.9
6.马拉维:建交时间200
7.12.28
7.纽埃:建交时间2007.12.12
8.哥斯达黎加:建交时间2007.6.1
9.黑山:建交时间2006.7.6
10.多米尼克:建交时间2004.3.23
相信在以后,会有更多的像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等国一样的兄弟国家,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事业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时期(1949-1976),这个阶段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主要是面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封锁和压力。
因此,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原则。
在外交上,中国先后同苏联、朝鲜、越南、缅甸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同时,中国还大力推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互助合作,提出了“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步转向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
这个阶段的中国重视保持国际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思想,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先后加入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并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了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阶段是习近平时期(2013至今),在这一阶段中,中国的外交政策重点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全球伙伴关系。
中国提出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外交思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重塑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此同时,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外交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独自面对封锁压力到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升。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着独立自主的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履行好大国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按照时间来排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是一个收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与之建立、中断、或回复外交关系的世界其它国家的列表。
截至2010年6月12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现存国家共有171个[1]。
目录[隐藏]∙ 1 1940年代∙ 2 1950年代∙ 3 1960年代∙ 4 1970年代∙ 5 1980年代∙ 6 1990年代∙7 2000年代∙8 参考资料∙9 外部链接∙10 参见194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40年代)时间国家1949年∙10月3日∙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10月6日∙10月6日∙10月7日∙10月16日∙11月23日∙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国∙阿尔巴尼亚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50年代)时间国家1950年∙1月18日∙4月1日∙4月13日∙5月9日∙5月11日∙6月8日∙9月14日∙9月14日∙10月28日∙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瑞士∙列支敦士登∙芬兰1951年∙5月21日∙巴基斯坦1954年∙6月17日(暂设代办)∙10月5日∙11月19日(暂设代办)∙英国∙挪威∙荷兰1955年∙1月2日∙1月20日∙8月1日∙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1956年∙5月30日∙8月1日∙9月24日∙埃及∙叙利亚∙也门1957年∙2月7日∙锡兰(今斯里兰卡)1958年∙7月19日∙8月25日∙11月1日∙12月20日∙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1959年∙2月4日∙10月4日∙苏丹∙几内亚19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60年代)时间国家1960年∙7月5日∙9月28日∙10月25日∙12月14日∙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1961年∙2月20日∙4月25日∙9月18日(中止)∙刚果民主共和国∙老挝∙刚果民主共和国1962年∙10月18日∙乌干达1963年∙12月14日∙12月21日∙肯尼亚∙布基纳法索1964年∙1月10日∙1月27日∙2月22日∙4月26日∙9月29日∙10月29日∙11月12日∙突尼斯∙法国∙刚果∙坦桑尼亚∙中非∙赞比亚∙达荷美(今贝宁)1965年∙1月29日(中止)∙布隆迪∙7月19日∙毛里塔尼亚1966年∙1月3日(中止)∙1月6日(第一次中止)∙10月20日(中止)∙达荷美(今贝宁)∙中非共和国∙加纳1967年∙9月26日(中止)∙10月30日(中止)∙10月(中止)∙突尼斯∙印度尼西亚∙肯尼亚1969年∙3月(恢复代办)∙肯尼亚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70年代)时间国家1970年∙10月13日∙10月15日∙11月6日∙11月24日∙12月15日∙加拿大∙赤道几内亚∙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智利1971年∙2月10日∙3月22日∙3月26日∙5月6日(暂设领事级)∙5月28日∙7月29日∙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8月4日∙8月16日∙10月8日(复交)∙10月13日(复交)∙10月25日∙11月2日∙11月9日∙11月12日∙12月7日∙12月8日∙12月14日∙奥地利∙塞拉利昂∙土耳其∙伊朗∙突尼斯∙布隆迪∙比利时∙秘鲁∙黎巴嫩∙卢旺达∙塞内加尔∙冰岛∙塞浦路斯1972年∙1月13日∙2月14日∙2月19日∙2月29日(复交)∙3月13日∙4月15日∙5月18日∙6月5日∙6月27日∙9月19日∙9月29日∙10月11日∙10月14日∙11月6日∙11月16日∙11月21日∙11月28日∙12月21日∙12月22日∙12月24日(复交)∙马耳他∙墨西哥∙阿根廷∙加纳∙英国∙毛里求斯∙荷兰∙希腊∙圭亚那∙多哥∙日本∙德国∙马尔代夫∙12月29日(复交)∙马达加斯加∙卢森堡∙牙买加∙乍得∙澳大利亚∙新西兰∙扎伊尔(原/今刚果民主共和国)∙达荷美(今贝宁)1973年∙3月9日∙9月15日∙西班牙∙布基纳法索1974年∙3月15日∙4月20日∙5月31日∙6月20日∙6月28日∙7月20日∙8月15日∙12月14日∙几内亚比绍∙加蓬∙马来西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尼日尔∙巴西∙冈比亚1975年∙1月6日∙6月9日∙6月25日∙7月1日∙7月12日∙10月4日∙11月5日∙博茨瓦纳∙菲律宾∙莫桑比克∙泰国∙11月6日∙11月13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孟加拉国∙斐济∙萨摩亚∙科摩罗1976年∙4月25日∙5月28日∙6月30日∙8月20日(第一次复交)∙10月12日∙佛得角∙苏里南∙塞舌尔∙中非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1977年∙2月17日∙4月7日∙5月30日∙利比里亚∙约旦∙巴巴多斯1978年∙5月25日∙8月9日∙阿曼∙利比亚1979年∙1月1日∙1月8日∙2月8日∙6月22日∙美国∙吉布提∙葡萄牙∙爱尔兰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80年代)时间国家1980年∙1月2日∙2月7日∙4月18日∙6月25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津巴布韦∙基里巴斯1982年∙3月26日∙瓦努阿图1983年∙1月1日∙1月12日∙3月2日∙4月30日∙安提瓜和巴布达∙安哥拉∙科特迪瓦∙莱索托1984年∙11月1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85年∙7月9日∙10月1日∙12月7日∙玻利维亚∙格林纳达∙尼加拉瓜1987年∙2月6日∙伯利兹1988年∙2月3日∙7月9日∙乌拉圭∙卡塔尔∙11月20日∙巴勒斯坦1989年∙4月18日∙8月7日(中止)∙9月11日∙10月10日(第一次中止)∙10月23日(中止)∙巴林∙格林纳达∙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利比里亚∙伯利兹19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1990年代)时间国家1990年∙3月22日∙4月7日(中止)∙5月26日(中止)∙7月21日∙8月8日(复交)∙10月3日∙11月9日(中止)∙11月16日∙纳米比亚∙莱索托∙几内亚比绍∙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尼加拉瓜∙马绍尔群岛1991年∙7月8日(第二次中止)∙7月15日(改升大使级)∙9月11日∙9月12日∙9月14日∙9月30日∙12月27日(继承苏联)∙中非共和国∙圣马力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文莱∙俄罗斯1992年∙1月2日∙乌兹别克斯坦∙1月3日∙1月4日∙1月4日∙1月5日∙1月6日∙1月20日∙1月24日∙1月30日∙4月2日∙4月6日∙4月27日(继承南联邦)∙5月12日∙5月13日∙6月9日∙7月30日(中止)∙8月24日∙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以色列∙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南斯拉夫(后更名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尼日尔∙韩国1993年∙1月1日(继承捷克斯洛伐克)∙1月1日(继承捷克斯洛伐克)∙5月24日∙8月10日(第一次复交)∙10月12日∙捷克∙斯洛伐克∙厄立特里亚∙利比里亚∙马其顿1994年∙1月12日(复交)∙2月4日(中止)∙6月29日∙莱索托∙布基纳法索∙安道尔1995年∙1月16日(暂设领事级)∙4月3日∙摩纳哥∙7月25日(中止)∙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冈比亚1996年∙1月9日(中止)∙8月19日(复交)∙塞内加尔∙尼日尔1997年∙5月23日∙7月11日(中止)∙7月25日∙8月15日(中止)∙9月1日∙9月9日(第二次中止)∙巴哈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库克群岛∙乍得∙圣卢西亚∙利比里亚1998年∙1月1日∙1月29日(第二次复交)∙4月23日(复交)∙11月2日∙12月11日(中止)∙南非∙中非共和国∙几内亚比绍∙汤加∙马绍尔群岛1999年∙2月9日(中止)∙马其顿200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2000年代)时间国家2001年∙6月12日(复交)∙马其顿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7月21日∙瑙鲁2003年∙10月11日(第二次复交)∙11月7日(中止)∙利比里亚∙基里巴斯2004年∙3月23日∙多米尼克2005年∙1月20日(复交)∙5月27日(中止)∙12月25日(复交)∙格林纳达∙瑙鲁∙塞内加尔2006年∙2月6日(改升大使级)∙6月5日(继承塞黑)∙7月6日∙8月6日(复交)∙摩纳哥∙塞尔维亚∙黑山∙乍得2007年∙5月5日(中止)∙6月1日∙12月12日∙12月28日∙圣卢西亚∙哥斯达黎加∙纽埃∙马拉维参考资料1.^中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简表(截至2010年6月12日)》(简体中文)外部链接中国外交部∙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简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纽埃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简体中文)∙China and Niue Sign Joint Communiqu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Ties(英文)∙中国和纽埃的关系(最近更新时间:2009年10月9日)(简体中文)纽埃政府∙2007年12月新闻公告【3-2】(英文)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华民国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定。
1、背景(1)、国内形势:中国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解决国内问题。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2)、国际环境:特点:社会主义阵营pk资本主义阵营○1西方发达国家:孤立封锁新中国。
○2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帮助新中国。
○3亚非拉新兴国家:客观上和新中国相互配合。
(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联系,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其它国家干涉我国内部事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标准来处理本国事务和国际事务。
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世界和平的目标。
这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过渡]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3、基本方针:]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另起炉灶”表明新中国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 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各种特权,长期以来这些特权侵害了我国主权,并使帝国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1)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企图扼杀新中国。
(2)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简表(截至2005年10月25日)(按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次序排列。
同一洲的国家以其国名拼音为序)
*1949年10月3日系中国与前苏联的建交日。
1991年12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致电俄罗斯外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俄罗斯联邦政府。
**1955年1月2日系中国与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建交日。
1992年4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改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
2003年2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自2月4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更名为驻塞尔维亚和黑山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摩纳哥公国自1995年1月16日起建立领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天,即1949年10月1日,中国政府就庄严宣告:
到2005年10月25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建国初期:外交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建立正常国家关系、争取国际支持等。
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政策旨在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和侵略行为。
2.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在这段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坚定地支持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解放运动。
中国积极参与亚非大陆会议,提出“亚洲深层次国际问题”,并支持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争取独立和平等的地位。
此外,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在一系列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援助朝鲜抵抗美国侵略、支持越南抗法斗争等。
3.文化大革命时期:外交政策受到革命理论的影响,中国强调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主张打破“大国霸权”。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国内政治动荡,外交政策受到影响,国际交往受限。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倡导和平崛起和公平正义。
中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行贸易,同时倡导多边主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中国于1971年恢复对联合国合法代表性,重塑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声誉。
从那时起,中国就致力于多边主义、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的改革。
5.新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进一步从注重国内改革和经济建设转向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合作机制,如“一带一路”倡议、亚信、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
中国也加大了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大国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外交手段参与解决一系列的国际问题,如朝核问题、气候变化等。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保卫国家安全到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从在国际事务中扮演“弱者”的角色到积极主动推动国际合作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后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时间表
新中国成立后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时间表
1949年10月3日与前苏联(现:俄罗斯)建交;10月4日与保加利亚建交;10月5日与罗马尼亚建交;10月6日与朝鲜建交;10月6日与匈牙利建交;10月7日与波兰建交;10月16日与蒙古国建交;11月23日与阿尔巴尼亚建交;
1950年1月18日与越南建交;4月1日与印度建交;4月13日与印度尼西亚建交;5月9日与瑞典建交;5月11日与丹麦建交;9月14日与瑞士建交;9月14日与列支敦士登建交;6月8日与缅甸建交;10月28日与芬兰建交;1951年5月21日与巴基斯坦建交;1954年10月5日与挪威建交;1955年1月2日与前南盟建交;1月20日与阿富汗建交;8月1日与尼泊尔建交;1956年5月30日与埃及建交;8月1日与叙利亚建交;9月24日与也门建交;1957年2月7日与斯里兰卡建交;
1958年7月19日与柬埔寨建交;8月25日与伊拉克建交;11月1日与摩洛哥建交;12月20日与阿尔及利亚建交;1959年2月4日与苏丹建交;10月4日与几内亚建交;1960年7月5日与加纳建交;9月28日与古巴建交;10月25
日与马里建交;12月14与索马里建交;
1961年2月20日与刚果(金)建交;4月25日与老挝建
交;1962年10月18日与乌干达建交;1963年12月14日与肯尼亚建交;12月21日与布隆迪建交;1964年1月10日与突尼斯建交;1月27日与法国建交;2月22日与刚果(布)建交;4月26日与坦桑尼亚建交;9月29日与中非建交;10月29日与赞比亚建交;11月12日与贝宁建交;1965年7月19日与毛里塔尼亚建交;
1970年10月13日与加拿大建交;10月15日与赤道几内亚建交;11月6日与意大利建交11月24日与埃塞俄比亚建交;12月15日与智利建交;1971年2月10日与尼日利亚建交;3月22日与科威特建交;3月26日与喀麦隆建交;5月6日与圣马力诺建交;5月28日与奥地利建交;7月29日与塞拉利昂建交;8月4日与土耳其建交;8月16日与伊朗建交;10月25日与比利时建交;11月2日与秘鲁建交;11月9日与黎巴嫩建交;11月12日与卢旺达建交;12月8日与冰岛建交;12月14日塞浦路斯建交;
1972年1月31日与马耳他建交;2月14日与墨西哥建交;2月19日与阿根廷建交;3月13日与英国建交;4月15日与毛里求斯建交;5月18日与荷兰建交;6月5日与希腊建交;6月27日与圭亚那建交;9月19日与多哥建交;9月29日与日本建交;10月11日与德国建交;10月14日与马尔代夫建交;11月6日与马达加斯加建交;11月16
日与卢森堡建交;11月21日与牙买加建交;12月21日与
澳大利亚建交;12月22日与新西兰建交;1973年3月9日与西班牙建交;1974年3月15日与几内亚比绍建交;4月20日与加蓬建交;5月31日马来西亚建交;6月20日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建交;6月28日与委内瑞拉建交;7月20日与尼日尔建交;8月15日与巴西建交;1975年1月6日与博茨瓦纳建交;6月9日与菲律宾建交;6月25日与莫桑比克建交;7月1日与泰国建交;10月4日与孟加拉国建交;11月5日与斐济建交11月6日与萨摩亚建交;11月13日与科摩罗建交;1976年4月25日与佛得角建交;5月28日与苏里南建交;6月30日与塞舌尔建交;10月12日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建交;1977年4月7日与约旦建交;5月30日与巴巴多斯建交;1978年5月25日与阿曼建交;8月9日与利比亚建交;1979年1月1日与美国建交;1月8日与吉布提建交;2月8日与葡萄牙建交;6月22日与爱尔兰建交;1980年1月2日与厄瓜多尔建交;2月7日与哥伦比亚建交;4月18日与津巴布韦建交;6月25日与基里巴斯建交;
1982年3月26日与瓦努阿图建交;1983年1月1日与安提瓜和巴布达建交;1月12日与安哥拉建交;3月2日与科特迪瓦建交;4月30日与莱索托建交;
1984年11月1日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交;1985年7月9日与玻利维亚建交;10月1日与格林纳达建交;1988年2
月3日与乌拉圭建交;7月9日与卡塔尔建交;11月20日与巴勒斯坦建交;
巴(共建和谐百度)林
密克罗尼西亚
1990年3月22日与纳米比亚建交;7月21日与沙特阿拉伯建交;10月3日与新加坡建交;1991年9月11日与爱沙尼亚建交;9月12日与拉脱维亚建交;9月14日与立陶宛建交;9月30日与文莱建交;1992年1月3日哈萨克斯坦建交;1月3日与乌兹别克斯坦建交1月4日与塔吉克斯坦建交;1月4日与乌克兰建交;1月5日与吉尔吉斯斯坦建交1月6日与土库曼斯坦建交;1月20日与白俄罗斯建交;1月24日与以色列建交;1月30日与摩尔多瓦建交;4月2日与阿塞拜疆建交;4月6日与亚美尼亚建交;5月12日与斯洛文尼亚建交;5月13日与克罗地亚建交6月9日与格鲁吉亚建交8月24日韩国建交;
1月1日与捷克建交;1月1日与斯洛伐克建交;5月24日与厄立特里亚建交;10月12日与马其顿建交;(1999年2月9日因马与台湾建立所谓'外交关系' ,中国政府中止与马其顿外交关系,2001年6月18日在马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 情况下,两国政府恢复外交关系)1994年6月29日与安道尔建交;1995年4月3日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建交;1997年5月23日与巴哈马建交;7月25日与库克群岛建
交;9月1日与圣卢西亚建交;1998年1月1日与南非建交;11月2日与汤加建交;2002年5月20日与东帝汶建交;7月21日与瑙鲁建交;2004年3月23日与多米尼克建交;2006年7月6日与黑山建交;2007年6月1日与哥斯达黎加建交;12月12日与纽埃建交;12月28日与马拉维建交;到一九八〇年共与1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法国1964年,加拿大\意大利1970年,英国\日本\德国1972年,美国1979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1952年7月,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惟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
席位的团体。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以及台湾当局退出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
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1971年11月19日,国际民航组织第74届理事会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撤销国民党集团的代表资格。
1974年2月中国决定承认《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并自该日起参加该组织的活动。
中国从1974年起连续当选为理事国,并在蒙特利尔设有常驻该组织理事会的中国代表处。
1977年国际民航组织第22届大会决定中文作为这个组织的工作语言之一。
1972年5月10日,第2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合法席位的决议。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国之一,并两次被选入执委会。
2006年11月9日,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出任新一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联合国机构中担任最高负责人职位。
1976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地位,承认中国奥委会是全国性体育组织,台湾体育组织为中国一个地区性体育组织。
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正式成立,1931年被国际奥委会接纳为正式会员。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组为中华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了中国全国体育总会的合法地位。
由于国际体育组织中有人制造“两个中国”,1958年中国曾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就在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几小时,苏联就宣布承认中国政府,随后在10月3日正式与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