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感动中国内容文字整理版

合集下载

2013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词

2013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词

2013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词‎及人物事‎迹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于2014‎年2月10‎日晚上20‎时在CCT‎V-1播出‎,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揭晓。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颁奖词】誓‎言无声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委员评价】‎‎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2013感动中国之林俊德

2013感动中国之林俊德

2013感动中国之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温赞美【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

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

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

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

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

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他叫林俊德,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他是院士,也是将军,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

他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

他个子不算高,微胖,笑的时候嘴唇略显厚,脸更是会圆起来。

这是他平常时候的模样。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他因为癌症晚期病情严重住进了西安唐都医院,瘦得厉害,脸颊凹陷,额头显得特别突,几乎让人认不出来。

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输液管、导流管、减压管,有时还有从鼻腔直通到胃里的三米长导管……他的病之后肚子里都是胀气和腹水,身上抽出过2800多毫升积水,心率、呼吸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严重缺氧,平常的喘气比刚跑完百米赛还剧烈。

他从没因疼痛在人前发出一声呻吟,只有当医生凑近问怎么样时,他才说有点儿不舒服。

那一天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

上午,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两个小时里,他求了9次。

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终于被放下地。

最多的时候他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

这个样子,他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挪动着鼠标,每挪一下,都能让旁边的人心颤一下。

电脑里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整理,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他都要系统整理,怕耽误学生的论文答辩和毕业。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辞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辞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辞特注:我上周用了几个小时校对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和颁奖辞,利用百度文库里的资料,以视频字幕为准进行校对。

不料那资料有错误,更不料央视网里也有多处错误,特一一改正。

我已带312班学生全部欣赏完毕,未发现什么错误。

但可能还有些纰漏,敬请诸君提出!深谢了!窃以为第三位人物——陈俊贵的精神可嘉,但做法不值得提倡。

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的分别是:黄旭华、胡佩兰、方俊明、沈克泉沈昌健父子、龚全珍、刘盛兰、段爱平、格桑德吉、陈俊贵、姚厚芝。

集体奖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十周年的中国航天人群体。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十位获奖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身份和年龄相差悬殊,但他们的事迹都具有打动人心灵的感动特质:1、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2、胡佩兰: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3、方俊明: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4、沈克泉、沈昌健: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5、龚全珍: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6、刘盛兰: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7、段爱平: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8、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9、陈俊贵: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10、姚厚芝: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

集体奖:中国载人航天十周年的中国航天人群体。

《感动中国》还向中国载人航天十周年的中国航天人群体表达了年度致敬。

每一个获奖人物身上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和震撼内心的人格力量,尽管有些获奖人物的事迹已经广为人知,但经过《感动中国》全新的阐释,仍然再次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节目组在过去一年中深入基层,挖掘了不少优秀的普通人楷模,今年的获奖者中还有一位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这创造了《感动中国》获奖者年龄新低。

这些获奖人物的事迹,构成了当代中国人的群像,引发了现场观众强烈的共鸣,纷纷表示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相关文章: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相关文章: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相关文章:2014感动中国颁奖词相关文章: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1、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

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

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胡占凡: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

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

张瑞敏:以智殉国,铸就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致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

【简介】: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

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事迹】:2013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事迹2、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杜玉波:陈斌强自身的朴实行为给他的学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

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

吴孟超: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简介】: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

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

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事迹】:2013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事迹3、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

2013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全文)

2013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全文)

2013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全文)2013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终于开始了,其先进事迹及颁奖词第一时间整理,供大家使用!1、誓言无声: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先进事迹】【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崇仁厚德: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先进事迹】20日上午,在烟台福盛敬老院,招远义工联王少平会长和刘盛兰侄子刘建喜以及来自烟台、招远的20多个义工将代表刘盛兰老人领的“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奖杯、奖状、奖牌交给了刘老。

记者了解到,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颁奖仪式上,山东烟台拾荒助千名贫困孩子上学的91岁老人刘盛兰获得“消除贫困奖”中的“感动奖”。

因为健康状况原因老人未能到场,由老人侄子刘建喜、以及招远义工联会长王少平代为领奖。

领到奖杯后,王少平一行人马不停蹄返回烟台,并选择在今天将这属于刘盛兰老人的荣耀带给他,并对老人表示了祝贺。

招远义工联的王少平会长告诉记者,刘老这次获得了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亲自颁发的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他们也很高兴,这是招远人民的骄傲,在刘盛兰老人身上可以看到金都人民金子般的品质。

王少平还介绍说,招远义工联已经启动了“盛兰助学”项目,会将刘老的爱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贫困的孩子获得上学的机会,有尊严的成长。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3、心比金坚: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先进事迹】【颁奖词】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

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

2012-2013感动中国

2012-2013感动中国

1、朱光亚:一生就做了一件事【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2、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

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3、吴孟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颁奖词】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4、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5、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

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

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6、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

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7、“希望之翼”张平宜:让麻风村孩子受教育【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

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

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8、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颁奖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

(励志一生)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9、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2013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3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3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从1958年到1986年近30年间,黄旭华一直隐居在太平洋上某座荒岛上。

广东老家的父亲临终前都不知道儿子在哪里,干什么去了。

母亲93岁才盼回花甲之年的儿子。

在父亲坟前,黄旭华流着泪说:“爸爸,我相信你会像妈妈一样谅解我。

”黄旭华“失踪”的这30年,一直在从事绝密的核潜艇研制工作。

1959年起,苏联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毛泽东指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在没有外援、没有资料、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黄旭华等中国核潜艇人没日没夜努力着,创造了世界核潜艇研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上马3年后开工,开工2年后下水,下水4年后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全球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为躲过对手的监视,所有核潜艇拥有国都在不断拓展下潜深度。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

1988年初,中国的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

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有人给家里留了遗书,有人唱起了《血染的风采》。

“我们不是去牺牲,我们要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为稳定人心,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决定和艇员一起深潜。

随着越潜越深,艇壳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多处咔咔作响,终于抵达设计要求深处,性能完好,试验成功了!平安出水的黄旭华诗兴大发:“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他自我评价道:“这个‘痴’字好,我确实不考虑个人的问题。

”在国与家、忠与孝之间,他为他的选择无怨无悔,他用“血一滴一滴慢慢流”来形容自己的付出。

血流了30年,还是热的。

1988年之后,黄旭华退而不休,如今年近九旬,依然为核潜艇试验做着工作。

他的人生,犹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

【颁奖辞】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感动中国2013

感动中国2013

2013感动中国观后感看完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后,心里有着各种感受。

他们凭着自己的双手,为人民,为社会奉献了这么多的爱,他们那种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中国人,我被他们平凡而伟大的故事所感动着。

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但他们用平凡的双手,创造了不平凡的事迹。

林俊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他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

在病危时,他不顾医生和亲人们的劝阻,仍然要坚持工作,最后倒在了病床上,但他的爱国精神永远不会倒下!我记得他说得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院士感动我们的是他顽强的意志和对工作的负责,就算是在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时,也不会放下自己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们要像林院士学习这种精神,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祖国负责的人。

陈斌强是一位偏远地区的初中语文老师。

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连吃饭和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但是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在一起,陈斌强为了报答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母亲不管。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给学生上课,而这根布带是当年母亲把陈斌强背大的布带。

陈斌强一连就是背了五年,风雨无阻每天都带着妈妈上班。

颁奖词令人难以忘怀:“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百善孝为先,陈斌强用一根布带,让孝道传递下去。

尽孝不是以后的事,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辈子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孝敬父母了!何玥,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姑娘,正花样年华时,却悄然离开,但是她却有一颗淡然面对死亡的心。

在死神的压迫下,她不屈服,不抱怨,反而要捐献自己的器官去帮助更多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感动中国人物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一一刘盛兰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他17 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感动中国人物第三位: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一
—陈俊贵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陈俊贵得救。

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四位:带领村民致富老百姓的贴心人一一段爱平
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

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之后,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五位:“油菜花父子” 35年的追梦路一一沈昌健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

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

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

感动中国人物第六位: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一一格桑德吉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

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

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
梦人"
感动中国人物第七位: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一一胡佩兰
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

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

感动中国人物第八位: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 姚厚芝
姚厚芝,女,38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她却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

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完成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

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供孩子上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九位: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不变的价值一一方俊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

直到2013年11 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十位: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将军梦,守护情一一龚全珍
龚全珍,女,90岁。

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请辞,回家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

1961年,龚全珍到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 后她又被调到甘家小学当校长,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离休后,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

2013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集体奖:载人航天英雄
2003-2013载人航天英雄群体。

从2003到2013,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十年路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向载人航天英雄群体致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