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园林体系的发展

合集下载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

西亚的亚述确猎苑,后演变成游乐的林园。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

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

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会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园。

修道院中的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环绕的方庭中种植花卉,在医院前辟设药圃,在食堂厨房前辟设菜圃,此外还有果园、鱼池和游憩的园地等。

在今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校园中还保存这种传统。

13世纪末,罗马出版了克里申吉著的《田园考》,书中有关于王侯贵族庭园和花木布置的描写。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

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形的植坛,顺山势运用各种水法,如流泉、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

这种园林通称为意大利台地园。

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

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

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

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干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各国竞相仿效。

18世纪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兴起浪漫主义运动。

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英国开始欣赏纯自然之美,重新恢复传统的草地、树丛,于是产生了自然风景园。

欧洲古典园林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欧洲古典园林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欧洲古典园林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欧洲古典园林风格在现代景观设计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很多古典园林规划理念和空间构成技法,在现代景观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欧洲古典园林的发展特点及其对现代景观的影响,来重构对景观设计的启发与认识,以实现景观在人类生活中的品质提升。

欧洲古典园林的形成最初受格兰、罗马的园林设计方法的影响,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历了由神话复兴の神设计及科学复兴、抽象复兴、原始复兴到后古典复兴等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古典园林建设风格表现出不同特点,如格兰园林融合了和园林布局,罗马风格以公园园林布局为主。

欧洲古典园林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今天的景观设计,更将古典园林的建设理念与形式特点应用到现代景观中,构建出符合现代建筑和室内空间风格及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结构。

比如,格兰园林设计理念“平衡-节制”,即在规划设计空间结构时,注重完美空间结构的和谐性与节制,有较强的空间构成技法与形式表现力;罗马园林设计理念“逻辑-表现力”,即在规划设计空间的同时,兼顾空间的结构秩序与元素表现力。

这些历史性的理念及其空间构建方法,值得现代景观设计者学习借鉴。

此外,欧洲古典园林设计以及结构植入的“混入”空间效果,也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灵感。

以抽象复兴时期的古典园林为例,其空间结构以橄榄形结构为特征,以中央为焦点,四围有水景,植物,非常适合现代景观设计,从而使空间更加多样性,保留更多元素在景观中,使空间之间更融合,很好的结合了新旧元素。

总之,欧洲古典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不仅能够整合各种新旧元素,提高景观的多样性,也可以拓展园林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技巧,从而更好地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空间。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古代园林古代园林是园林发展的起点,主要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中国等古代文明的时期。

古代园林以宫殿、寺庙、陵墓等建筑为中心,以人工景观和植物为主要元素。

古代园林注重景观的表现力和建筑的装饰性,常常以丰富多样的雕塑、壁画、喷泉等手法来增加景观的艺术效果。

第二阶段:文艺复兴园林文艺复兴园林主要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

文艺复兴园林的特点是注重对称性和秩序感,强调几何形状和比例的运用。

园林中的建筑物和景观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此外,文艺复兴园林也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第三阶段:浪漫主义园林浪漫主义园林主要出现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是对文艺复兴园林的反叛和反思。

浪漫主义园林强调个性化和自然性,主张回归自然,追求自然景观的野性和原始感。

浪漫主义园林注重创造迷人的氛围和情感体验,常常通过曲径通幽、湖泊、瀑布等手法来营造浪漫的氛围。

此外,浪漫主义园林还注重植物的选择和布局,追求季节性和变化性。

第四阶段:现代园林现代园林是园林发展的最新阶段,主要出现在20世纪以后的全球范围内。

现代园林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强调生态性和功能性。

现代园林设计时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活动,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多样性。

现代园林的特点是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减少水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扩展描述: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可以看出,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密不可分。

古代园林注重景观的表现力和建筑的装饰性,反映了古代文明的繁荣和文化的多样性。

文艺复兴园林以其对称性和秩序感,表达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理性的崇尚。

浪漫主义园林通过回归自然和强调情感体验,反映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西方园林发展史

西方园林发展史

西方园林发展史公元前三千多年——地中海东部沿岸古埃及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摇篮。

公元三千多年,古埃及在北非建立奴隶制国家。

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

沙漠居民把在一片炎热荒漠的环境里有水和遮荫树木的“绿洲”作为模拟的对象。

尼罗河每年泛滥,退水之后需要丈量土地,因而发明了几何学。

于是,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

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

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宅园1、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古希腊由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组成。

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完善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园林的建设也很兴盛。

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早先为体育竞技场,后来,为了遮荫而种植的大片树丛逐渐开辟为林荫道,为了灌溉而引来的水渠逐渐形成装饰性的水景。

到处陈列着体育竞赛优胜者的大理石雕像,林荫下设置坐椅。

人们不仅来此观看体育活动,也可以散步、闲谈和游览。

政治学家在这里发表演说,哲学家在这里辩论,为此而修建专用的厅堂,另外还有音乐演奏台以及其他公共活动设施。

但这种颇似现代“文化休息公园”的公共园林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古希腊民主政体的衰亡而逐渐消失。

第二类是城市的住宅,四周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

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例如德尔菲圣山( The Mountaiin Sanctuary of Delphi )。

2、罗马别墅花园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 Villa Garden )和宅园这两类,别墅园的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包括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树林。

当时的一位官员和著作家Pliny 对此曾有过生动的描写:“别墅园林之所以怡人心神,在于那些爬满常春藤的柱廊和人工栽植的树丛;晶莹的水渠两岸缀以花坛,上下交相辉映。

外国园林发展史

外国园林发展史

1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1.1欧洲园林体系1.2伊斯兰园林体系1.3中国园林体系1.1欧洲园林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追求人工美与自然美;(左图为埃及底比斯阿米诺非斯三世某大臣墓室出土的石刻图右图为奥林匹亚祭祀场的复原图)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显明的风格特征。

规则式园林以恢弘的气势,开阔的视线,严谨均衡的构图,丰富的花坛、雕塑、喷泉等装饰,体现一种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

风景式园林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限,亦不考虑人工与自然之间的过渡,将自然作为主体引入到园林中,并排除一切不自然的人工艺术,体现一种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左图为法国凡尔赛宫,右图为英国布伦海姆宫)1.2伊斯兰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范畴。

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以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也比较封闭,十字形的庭院为典型布局方式,十字形的林荫路构成中轴线,将全园分割成四个区。

十字形道路交汇点设水池,以象征天堂。

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体现了对水的珍视,又分出更多的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院的树种尽可能的相同。

富有精美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左右两图皆为阿尔罕布拉宫)1.3中国园林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并峙比肩。

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中轴对称的规整式构图,多见于宫室寺观建筑,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殊形式。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浓郁的诗情画意;深邃高雅的意境2欧洲园林古埃及2.1渊源古希腊古罗马2.2中世纪西欧园林中世纪前期以寺观庭园为主,后期以城堡庭园为主。

美第奇式园林2.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台地园林巴洛克式园林2.4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与英国风景式园林2.5近代欧洲园林欧洲新型园林近代美国园林2.1.1古埃及古埃及园林可以划分为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和贵族园林。

20世纪以来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

20世纪以来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

20世纪以来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初期,欧洲各国的园林设计仍然受到古典花园的影响,园林主要是按照对称布局和几何形状来设计的。

然而,随着20世纪的发展,人们开始对自然和野生景观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这也反映在园林设计中。

20世纪初期的一些著名园林设计师,如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貝尤·普农和查爾斯·詹宁斯,提出了自然主义的园林设计理念,强调通过模仿自然景观来创造出更加自然和独特的花园空间。

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20世纪中叶的西方园林设计开始追求简约、功能性和现代感。

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师,如景观设计大师弗朗西斯克·乔瓦尼、里奇尔·纽柏里、彼得·沃兹克和丹尼尔·库伯特,开始将建筑、景观和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具有清晰简洁线条和现代感的花园空间。

20世纪后期,西方园林设计逐渐追求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园林设计师们开始关注植被的选择和生长环境,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利用,致力于创建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园林空间。

生态园林设计师,如朱丽叶特·巴贝奇、詹姆斯·坎普尔和珍妮·沃克,通过采用植物多样性、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等技术手段,打造出具有极高生态价值的现代园林。

此外,在当代的西方园林设计中,景观美学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园林设计师们注重体验式设计和情感共鸣,通过景观元素的搭配和色彩的应用,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园林空间。

一些当代园林设计师,如皮特·沃尔夫、詹姆斯·戴顿和邦妮·费尔之,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作品,为西方园林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总的来说,20世纪以来,西方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现代到生态友好和从生态友好到功能美学的转变。

西方园林设计在追求美学效果的同时,也不断强调生态保护和功能性,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关爱。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相信西方园林设计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更加美丽、舒适和可持续的园林空间。

欧洲古典园林

欧洲古典园林

欧洲古典园林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其起源于古埃及、古希腊及古罗马时期,同时也受到波斯造园艺术的影响。

古埃及因尼罗河泛滥而发明的几何学在园林中开始应用,树荫与水池被当作“绿洲”引入园林,水池和树木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经过发展逐渐形成猎苑、圣苑、宫苑、陵园和贵族花园等不同的园林形态。

欧洲园林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崛起,波斯的造园艺术也开始逐渐兴起,亚历山大帝国和古罗马帝国的东征给欧洲带来了中西亚文明的精华。

古希腊人在原有的果树蔬菜园里引种栽培了许多波斯的名花异卉,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四周建筑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的柱廊园。

经过罗马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希腊的柱廊园发展成大规模的山庄园林,它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轴线规整的布局方式,并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绿篱形成的迷宫,廊柱形式也发展出五大经典类型。

欧洲早期的园林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其根源则在于人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是人本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影响着整个西方园林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发展。

背景:随着14—15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开始发展,自然美重新受到重视,新兴资产阶层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性主题和人文精神,欧洲园林也从几何型逐渐向巴洛克艺术曲线型转变。

在文艺复兴后,欧洲的造园艺术迎来了三个重要的时期:16世纪中叶后的意大利台地园林;17世纪中叶后的法国宫廷式园林;18世纪中叶的英国风景式园林。

它们主要分为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造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16世纪中叶意大利台地园林背景:随着14—15世纪文艺复兴,意大利城市里的富豪和贵族恢复了古罗马的传统,到乡间建造园林别墅居住,因此,意大利园林也顺势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

定义:台地园林:所谓的台地园林,即主要建筑物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势开辟一层层的平台,分别配置保坎、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旁栽植植物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过渡的一种园林形式。

2-3-1外国园林史概述---欧洲 西方古代园林 中世纪

2-3-1外国园林史概述---欧洲 西方古代园林  中世纪
神苑:以神殿为主,寺庙周围种植植物,以达到宗教神秘 气氛。
空中花园:由金字塔形数层露台所组成,其外部是拱廊, 内有大小不等的房屋、洞室、浴室等,四周平地上堆土成 丘,种植大小各类树木。
空中花园在技术上解决了承重和防渗透难题,引水浇灌技术 也比较先进。
古巴比伦园林
巴比伦空中花园
3. 古巴比伦园林和古埃及园林比较
墓园
奈巴蒙花园 阿美诺菲斯三 世时代陵墓壁 画
宅园
隐蔽闭合,封闭。 大门建门楼(塔门)。
庭园实用性强(葡萄架用于遮阴; 作物用于食用、观赏)。
内容:凉亭、水池、棚架、门楼、 建筑。
神苑
又称圣苑,寺庙园林, 结合庙宇,庙前有坛, 进入庙前有园林, 多采用对称布局形成宗教 氛围, 常见树木为香木。
4. 埃及园林特征
① 受当地自然条件影响:炎热干旱,树木遮阴功能,棚架 凉亭、水池,墓园注重地形利用,与树木园结。
② 受宗教思想影响,追求生命永恒,产生墓园、神苑。 ③ 形式为规则式,规整的对称布局,人工气氛浓厚,明显
有人工改造自然的思想。 ④ 园林开始以实用性功能为主,兼有观赏性的用途。 ⑤ 种植常用树种:枣椰树、棕榈、无花果、石榴、洋槐。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 日本园林 朝鲜园林
欧洲园林体系 西亚园林体系
西方古代园林 中世纪园林 意大利园林 法国古典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园
西班牙 印度 印尼 墨西哥湾地区
二 欧洲园林体系
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园林为 渊源,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 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 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
、悬铃木等,修剪为规则的人工形态或字母,作为绿 色剪饰。 发展为花园:百合、月季、紫罗兰。 水的应用:喷泉与雕塑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欧洲园林体系发展
章节
2.2.1古代的欧洲园林发展 2.2.2 中世纪的西欧园林发展 2.2.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 2.2.4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发展 2.2.5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发展
2.2.1古代的欧洲园林
《旧约圣经》中记载的各种故事、传说是考古学和民族学 研究的极其宝贵的资料。研究《旧约圣经》所记载的有关 造园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发现旧约时代园林的一些概况, 另一方面,它至少可以反映欧洲的先民在远古时代对于园 林的理想状况的想象和追求。
《旧约圣经·创世纪》写到: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建 立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上帝使地上 长出各种树木,园中有“生命树”和“知善恶树”。有河 从伊甸流出,滋润着伊甸园。
人们想象中的 伊甸园应是一处 以树木为主体的 树木园,有浓荫、 有花香、有河流, 是兼有观赏与实 用两种功能的庭 园(图2.21)。
图2.23) 贝拉尔所绘的空中花园想象图
4)古希腊的园林
古 希腊内部交通不便,但港湾多,为海上交通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海中诸岛的航海事业更为发达。古希腊由众多的 城邦组成,却创造了具有共性特征的古希腊文化。作为欧洲 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文化对古罗马以及后世的欧洲文化影响 很大。古希腊人对园林的兴趣与爱好,也对西方园林有着直 接的影响。
立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上帝使地上 长出各种树木,园中有“生命树”和“知善恶树”。有河 从伊甸流出,滋润着伊甸园。
2)古埃及的园林
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沙漠占总面积的96%,全年干 旱少雨,日照强度很大。由于气候等因素,森林非常稀少, 所以古埃及园林里十分珍视树木和水的运用。其最初园林形 式上多是种植果木和葡萄的实用园,面积狭小、空间封闭。 新王国时代之后游乐性园林开始出现,最初当然是法老们的 奢侈品。通常认为古埃及园林主要有三种类型:宅院、圣苑 和墓园。
(2)圣苑。出于对树木的尊崇,古巴比伦人常常在庙宇周围 呈行列式地种植树木,形成圣苑,与古埃及圣苑情形相似。
(3) 在古巴比伦的宫苑里,史料记述最多的就是被 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又称悬园)了。关于建造空中花园的目的, 曾有种种说法,直到19世纪,一位英国的西亚考古专 家罗林松爵士(1801—1895)解读了当地砖刻的楔形文 字,才确认了其中一种说法:它是尼布甲尼撤二世为 其王妃建造的。王妃出生于伊朗西北部山区的米底 (Media)王国,为安慰王妃对家乡的怀念,建造了这 种类似于在高山上的屋顶花园(图2.23)。
有大型水池、驳岸以花岗岩或斑岩砌造,池中种有荷花和纸 莎草,并放养作为圣物的鳄鱼。
(3)墓园
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是在另一世界中生活的开
始。因此,法老及贵族们都为自己建造巨大而显赫的陵墓。
而且陵墓周围还要有可供死者享受的、宛如其生前所需的
户外活动场地,这种思想导致了墓园的产生。墓园规模不大, 但设有水池,周围成行地种植椰枣、棕榈、无花果等树木。
(2)圣苑。出于对树木的尊崇,古巴比伦人常常在庙宇周围 呈行列式地种植树木,形成圣苑,与古埃及圣苑情形相似。
3)古巴比伦的园林
古巴比伦文化是两河流域的产物。在河流形成的冲积平 原上林木茂盛,温和湿润的气候,使这—地区美丽富饶。古 巴比伦园林在形式上大致有猎苑、圣苑、宫苑三种类型。
(1)猎苑。农业社会后出现以狩猎为娱乐目的的猎苑。史料 记载,猎苑中有森林,还有人工种植的树木及圈养一些动物 ,并饮水在其中形成水池。此外,苑内堆叠土丘,建神殿、 祭坛等。
2 园林的发展
过渡页
园林学是人第类社一会章发展园到林一学定概阶述段的产物,到现代,
在全球各地都有了她的踪迹。园林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并不 是完全同步的和平衡的,根据其整体特征,整个世界园林 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 系和伊斯兰园林体系。本章首先分别对于传统园林的三大 体系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叙述,然后回顾世界范围内近现代 园林的发展概况,最后对于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直线型的植坛中混植虞美人、牵牛花、黄雏菊、玫瑰和茉 莉等。边缘以夹竹桃、桃金娘等灌木为篱(图2.22)
2.22特鲁埃尔·阿马尔那Βιβλιοθήκη 的高僧麦利尔的府邸(2)圣苑
埃及法老崇敬诸神,大兴土木建造神庙,并在其周围设置
圣苑。大片林地围合着雄伟而有神秘感的庙宇建筑,形成附 属于神庙的圣苑。
古埃及的圣苑在棕榈和埃及榕围合的封闭空间中,往往还
图2.21 中世纪版画中的伊甸园
2.2.1古代的欧洲园林
《旧约圣经》中记载的各种故事、传说是考古学和民族学
研究的极其宝贵的资料。研究《旧约圣经》所记载的有关 造园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发现旧约时代园林的一些概况, 另一方面,它至少可以反映欧洲的先民在远古时代对于园 林的理想状况的想象和追求。
《旧约圣经·创世纪》写到: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建
(1)宅园
古埃及王公贵族的宅邸旁,多建有游乐性的水池、四周有 各种树木花草,掩映着游园凉亭。特鲁埃尔•阿尔马那遗址中 发掘一些园林,都采用几何式构图,灌溉水渠划分空间。
园的中心是矩形水池,有的宽阔如湖泊,可供荡舟、垂钓 或狩猎水鸟。水池周围规则列植着棕榈、柏树或果树,葡萄 棚架将园子围成几个方块。
2 园林的发展
章节
2.1 东方园林体系的发展 2.2 欧洲园林体系的发展 2.3伊斯兰园林体系的发展 2.4近现代园林发展 2.5未来园林发展展望
2.2 欧洲园林体系的发展
如同欧洲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重要意义一样,欧洲园林 体系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园林体系的发 展较多的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又因其独特的社会发展历 程,欧洲园林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留下了各 具特色的园林形式,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 16-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18世纪开始出现的英国风 景式园林对于欧洲和全球的园林发展具有最为重要的影响。
3)古巴比伦的园林
古巴比伦文化是两河流域的产物。在河流形成的冲积平 原上林木茂盛,温和湿润的气候,使这—地区美丽富饶。古 巴比伦园林在形式上大致有猎苑、圣苑、宫苑三种类型。
(1)猎苑。农业社会后出现以狩猎为娱乐目的的猎苑。史料 记载,猎苑中有森林,还有人工种植的树木及圈养一些动物 ,并饮水在其中形成水池。此外,苑内堆叠土丘,建神殿、 祭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