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R与dPMR数字对讲机制式比较
我国必须制定统一的数字对讲机国家标准

(1)国家标准的出台有助于实现互联互通 (下转第 22 页)
18 CHINA RADIO 2012.12
资源管理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的宣传月活动,大量的宣传材料都是通过审批窗口发放的, 未来还可以利用审批窗口进行多种宣传活动。②泉州目前在 各县区都成立了审批服务中心,并已全部联网,实现了全面 覆盖。如果能有效利用这个平台,无线电管理工作就可以方 便快捷地延伸到各个县区,能更好、更方便地服务广大群众 和设台用户。
(1)dPMR 相当于数字公众对讲机标准,采用频分多 址(FDMA),信道间隔 6.25kHz,有效全向辐射功率低于 500 mW;
(2)DMR 相当于数字专业调频机标准,规定了空中接 口、语音和一般业务功能,数据协议及一致性测试方法;
(3)DSRR 相当于数字无中心自集群系统标准,规定 了系统特性、信令协议、电台特性、射频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为什么要在现阶段制定数字对讲设备国家标准?这是为 了确保专业移动通信产业与时俱进,满足中国地域辽阔、地 形地貌复杂多变、通信条件优劣悬殊的国情需要,增强国内 数字对讲设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国家应对突发事件时 的信息安全。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掌握的发明 专利,自主创新地制定数字对讲机标准。专利对于通信产业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牵涉巨大的经济利益。如果把我国独 立自主制订的数字对讲机国家标准与欧洲 DMR 标准融合, 就无异于通过我国的国家标准为欧洲标准 DMR 名正言顺地 进入中国市场开路,这好比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本文 认为我国相关标准不应该与欧洲 DMR 标准合并,更不应以 DMR 技术成熟、基础专利在国内免费为由而 100% 采用。 这是因为国外的有关标准还“埋藏”很多不对外开放的专利 技术。因此,只有自主创新地制定数字对讲机国家标准,才 能较好地规避国外专利陷阱,才能有交叉许可和市场利益交 换等多重手段应对市场竞争。
DMR DPMR数字对讲机标准汇总

数字对讲机标准汇总一、PDT(Police Digital Trunking)警用数字集群标准PDT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群通信标准,着眼未来数字对讲机技术发展方向,可满足多数集群通信行业用户的需求。
PDT标准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如频谱资源紧缺,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模拟系统数字化改造迫切等现状,对国际上的成熟技术(如Tetra、P25、 DMR、MPT1327等)进行了借鉴及创新设计,遵循高性价比、安全保密、大区制、可扩展和向后兼容的五大原则,有效的解决了多种应急通信融合的问题。
目前,本标准已得到中国公安部认可,并且PDT联盟正积极推动其成为中国国家标准。
PDT由中国公安部牵头,海能达作为总体组组长,并联合国内其他厂商共同制定的。
PDT标准分为集群标准和常规标准两部分,并向下兼容DMR协议。
PDT联盟成员有海能达、优能、四川维德、广州维德、万格通讯、天立通、NTC及迅安网络等23个单位。
PDT标准主要定位于公共安全、公共事业、工商业等专业用户群体。
PDT标准采用TDMA(双时隙)多址方式,12.5kHz信道间隔、4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ps.在满足基本业务的同时,增加了同播、动态频率资源管理等创新功能。
PDT第二阶段标准将着眼于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及宽带业务功能的应用。
PDT标准以中国公安市场为基础,兼顾县、市、省、国家的不同级别用户需求及网络实际建设需要,既支持低成本单基站系统通信,也能做到高效的大区制覆盖,满足诸如四级联网的全国范围公安应急通信指挥网的建设要求。
在地震、风灾、社会治安等紧急突发事件中,能迅速接入公安现有GIS制度平台,实现灵活组网,高效率指挥调度、高质量语音及数据传输功能,并具有迅速响应、安全保密的特点。
PDT标准具有高效利用频谱资源,大区制组网方式,从模拟MPT1327平常过渡到数字集群的优点,其业务功能丰富,可扩展,向后兼容,同时系统和终端成本较低,网络建设速度较快,总体运维成本较低。
数字无线电对讲机标准有多少?你知道吗?

数字无线电对讲机标准有多少?你知道吗?来源:搜狐日期:2015年05月26日 16:19在数字化通信方式中,所传输的是数字化的信号,其语音和信令等都是以数字化的信号形式进行调制、处理和传输。
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编解码、调制、传输、处理和控制的规则,也就是通信标准或者叫通信协议,为此而制订的数字无线电对讲机标准又被称为数字移动无线电通信标准。
目前,主流应用的数字无线电对讲机标准有:DMR:(Digital Mobile Radio)数字移动通信标准,它是由欧洲通信标准协会(ETSI)为了满足欧洲各国的中低端专业及商业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要而设计、制订的开放性标准。
DMR支持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和其他补充服务。
DMR具有高效利用频谱资源、大区制组网方式、模拟/数字兼容的优点。
其业务功能丰富、可扩展、向后兼容,同时系统和终端成本较低、网络建设速度较快、总体运维成本较低。
DMR系统目前主要用于公用事业和商业应用领域。
TETRA:(Trans European Trunked Radio,现在已改为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数字集群通信标准,它是欧洲通信标准协会(ETSI)为了满足欧洲各国的专业部门对移动通信的需要而设计、制订的开放性标准。
TETRA系统采用小区制,适合于终端密集、调度复杂、数据业务要求较高的用户,是定位于在多个小型基站和高流量密度环境中进行点对点通信的集群系统,被广泛用于政府、公共安全和应急通信等领域,主要在欧洲采用。
dPMR:(digital Private Mobile Radio)数字个人移动通信标准是欧洲通信标准协会(ETSI)公开的数字无线电对讲机标准。
dPMR标准主要面向低功率、民用免费频点的民用产品市场,适合个人使用、娱乐消遣、小批量零售以及其他不要求宽带覆盖或高级功能设置的用户。
P25:是Project 25的简称,由美国国际公共安全通信官员协会(APCO)、国家电信管理者协会(NASTD)和联邦政府用户与电信工业协会(TIA)合作制定推行的,是为满足政府组织、公共安全部门的需要而制定的移动通信标准,它也是同时被提出到ITU成为全球开放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DMR与dPMR的制式简介

DMR与dPMR的制式简介在专业通信设备不多,频谱资源富裕的情况下,传统的通信制式只需把信道间隔适当变窄即可增加通信用户数,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用通信设备的用户剧增,原有的频率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相继采取技术体制转型的方式,将对讲机的技术体制从模拟转换为数字,容量可成倍提高,由于数字对讲机良好的抗干扰性及丰富的应用界面,这就为数字对讲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台对讲机诞生在1936年,是一台调幅车载台。
AM、FM的调制方式大家熟知,七十多年来的技术应用几无变化,真正发生变化的是近5年的事。
频谱资源的不足带来通信使用的困惑,当信道间隔由100kHz、50kHz、25kHz、12.5kHz 缩小时,还能再缩小到6.25kHz吗,因为人的语音占用的带宽就有3 kHz,如果没有新技术出现,压缩带宽的通信难以实现。
其次是模拟通信的不安全性、语音的低质量、业务功能的单调迫使人们必须在模拟转数字上去寻找突破的方案。
另外,通信的方式的综合应用也成为信息时代的新要求,一部对讲机不单是通话,还要求能提供图象、短信等功能,通信的方式也未必是面对面,借助IP网络实现网对网,区对区的通信都离不开数字技术。
DMR与dPMR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登上通信舞台的。
它们的协议是有效利用频谱资源、保证通信安全、提供综合移动通信能力的典范标准。
DMR为TDMA接入,相对于我国的TETRA、IDEN而言,它成本低廉,容易实现。
其协议的实现分为直通,转发与集群三个阶段。
DMR协议于2005年4月由欧洲ETSI提出,2007年12月正式公布。
协议文件为ETSI TS 102 361,采用4FSK调制,12.5kHz信道间隔,双时隙,业务速率9.6kbps.DMR能使容量成倍增加,并延长电池寿命、提高语音质量、解决数据集成应用等问题,是市场需要催生的产物,适用于政府、大型企业。
DMR中涉及到诸多摩托罗拉的技术专利,正是这些专利很好地解决了时分通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DMR标准

二、数字对讲机标准化的现状在数字对讲机的标准化方面,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已经制定了适合不同应用场合的三种数字对讲机标准,分别为数字专用移动无线电(dPMR)标准、数字移动无线(DMR)标准和数字短程无线设备系统(DSRR)标准。
美国也已经制定了和数字对讲机有关的APCO25标准,我国于2007年9月正式发布信无函[2007]81号文件“关于发布《数字对讲机系统设备无线射频技术指标要求》(试行)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数字对讲机的制定工作即将拉开序幕,下面我们对dPMR、DMR和DSRR标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对三种标准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dPMR标准dPMR标准包括小功率和大功率两个标准,小功率标准的标准号为TS102490,于2005年12月由ETSI推出,是数字公众对讲机标准。
它的发射功率不大于0.5W、不需要申请指配频率、不需要办理电台执照、不需要缴纳频率占用费、可以供普通老百姓任意选购。
标准规定了空中接口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业务和设备,主要特点如下:● 只支持点对点通信方式● 只有手持台● 免执照●工作频率 446.100MHz~446.200MHz● 最大有效辐射功率为500mW● 采用FDMA技术● RF带宽6.25kHzdPMR大功率标准的标准号为TS102658,于2008年12月份推出,是数字专业对讲机标准,适用于工作频率小于1000MHz、信道间隔为6.25kHz、采用FDMA技术、需要申请个人执照的dPMR设备。
标准定义了三种工作模式,模式1为点到点(直通)模式,没有基站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支持;模式2为转发模式,有一个或多个基站用于转发或作为系统网关;模式3为可控基站接入模式,有一个或多个基站设备。
标准规定了三种模式下的空中接口物理层基带信号处理的指标、数据链路层协议结构及呼叫流程。
(二)DMR标准DMR系统标准是ETSI于2005年4月推出,标准号为TS102361。
数字对讲机与模拟对讲机相比的八个优势

数字对讲机与模拟对讲机相比的八个优势一、DMR的主要优势之一是通过TDMA使单个12.5kHz信道能够支持两个同步和独立呼叫。
根据DMR标准,TDMA保留12.5kHzi言道宽度,并将其主IJ分为两个交替的时院A和B,每个时隙作为一个单独的通信路径。
在这种布局中,每个通信路径使用12.5kHz带宽的一半时间,因此每个路程使用一半的带宽,即6.25kHz。
也就是6.25kHz频谱有一个通话路佳的效率,而采用DMR,该信道作为一个整体仍保持与12.5kHz模拟信号相同的特征。
这使DMR无线电可在执照持有人现有的12.5kHz或25kHz信道中运行,这意味着无需改变波段或重新申请执照,同时使信道容最增加了一倍。
国内已有摩托罗拉、海能达、拓朋等品牌推出DMR手持对讲机、车载终端、集群系统等产品。
TDMA增加给定带宽通话容量的方法已经过系统的试验和测试。
TETRA与GSM蜂窝移动(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两种双向无线电通信技术)均是TDMA系统。
美国公共安全无线电标准P25也正在将其第二阶段的规格转向双时隙TDMA。
另一种增加容量的方法是将12.5kHz或25kHz信道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6.25kHz信道。
理论上,6.25kHzFDMA通话设备可在旧的12.5kHzi言道中挤进两个并排的新通道。
但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
在许多国家,不存在具体的6.25kHz许可证,而监管制度不允许许可证持有人在现有的12.5kHz许可证中运行两个6.25kHz通道。
但通常有可能在12.5kHz许可证中运行1个6.25kHz无线通道,但用户并没有增加容量。
在美国,有授权的6.25kHz信道可用,但许可证持有人不得将现有的12.5kHz许可iiE分割成多个6.25kHz信道。
因此,要增加6.25kHzFDMA系统的容嚣,用户不得不申请新的其他频谱范围的6.25kHz许可证。
即使在允许用户在现有许可证中挤入两个6.25kHz路佳的国家,这也可能产生问题。
数字对讲机和数字集群

数字对讲机和数字集群1 专业陆地移动通信数字化的趋势专业陆地移动通信自192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用来满足各工业企业、政府、公共安全和其它组织的内部调度指挥通信需要。
发展到今天,狭义的专业陆地移动通信主要指工作在VHF、UHF和800MHz频段的常规对讲和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和设备。
专业移动通信的应用范围非常之宽广,不同专业用户有许多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专业无线电业务提供话音通信或数据通信,使行业用户对其工作和生产过程能够有效实施控制、保护员工或公众安全,在自然灾害和其它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
在专业移动通信领域,无论常规对讲系统还是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个性化和差异化造就了技术创新的空间。
数字通信技术正在取代模拟通信技术,在专业陆地移动通信领域也是如此。
与模拟常规和模拟集群通信技术相比,数字常规和数字集群通信技术为专业移动通信带来许多革命性的变革。
第一,数字技术可以更高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
数字通信系统在一个频道上能够承载多个业务信道,从而容纳更多用户。
提高频谱利用率,作为一种解决频率资源不足的方案,具有长远的意义。
第二,提供话音和数据综合业务。
用户能够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来提高工作效率。
与模拟通信技术相比,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功能,使更多的数据应用可以被集成到一台无线通信设备中,使用户的应用解决方案更完善。
第三,数字通信技术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改善话音音质,提升通信质量。
由于数字通信技术拥有系统内纠检错功能,和模拟通信技术相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传送准确的语音和数据,减少话音失真度和数据误码率。
数字系统对环境噪声有出色的抑制能力,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下也能收听清晰的话音。
2 数字对讲机和数字集群标准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数字对讲机标准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地区性标准,包括DMR和dPMR数字对讲机标准。
ETSI于2005年12月发布了dPMR(数字专用移动无线电)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参数,以及支持的业务。
浅析DMR数字对讲机标准及优势

浅析DMR数字对讲机标准及优势
数字对讲机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对讲机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字移动无线电标准(DMR)是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为专业移动无线电(PMR)用户专门制定的数字无线电标准,最早于2005年获得批准。
本标准的设计是在现有的全球已授权地面移动频率波段所使用的12.5KHz频道间隔中运行,并满足未来对6.25kHz通道均衡的监管要求。
主要目的是指定复杂程度低、可负担得起的数字系统。
DMR提供语音、数据和其他辅助服务。
今天,按其规格设计的产品在世界各地有售。
DMR协议涵盖未授权(第一层)、授权常规(第二层)和授权集群(第三层)三种操作模式,商业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第二层和第三层已授权类别。
主要优势
与传统模拟系统和其他数字系统相比,DMR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简言之,DMR数字系统带来以下优势:
•现有授权信道容量倍增
DMR的主要优势之一是通过TDMA使单个12.5kHz 信道能够支持两个同步和独立呼叫。
根据DMR标准,TDMA保留12.5kHz信道宽度,并将其划分为两个交替的时隙A和B(如下图1所示),每个时隙作为一个单独的通信路径。
•向后与传统模拟系统兼容
对许可证持有人来说,保留现有许可证,确保与自己的传统无线电或外部机构(如驻现场承包商)的模拟系统向后兼容是很重要的。
由于DMR采用12.5kHz信道,所需的频谱兼容性是内置的。
•高效使用基础架构设备
DMRTDMA方式的另一个优势是,用一个中继器、一个天线和一个简单的双工机获得两个通信通道。
相对于FDMA解决方案,双时隙TDMA可获得6.25kHz的效率,同时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MR与dPMR数字对讲机制式比较--拓朋对讲机一.基本介绍拓朋数字对讲机DMR 是Digital Mobile Radio 的缩写,数字移动无线电标准(DMR)是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为专业移动无线电(PMR)用户专门制定的数字无线电标准,最早2005年获得批准。
此标准的设计是在现有的全球已授权地面移动频率波段所使用的12.5KHz频道间隔中运行,并满足未来对6.25kHz 通道均衡的监管要求。
主要目的是指定复杂程度低、可负担得起的数字系统。
DMR 提供语音、数据和其他辅助服务。
DMR协议涵盖未授权(第一层)、授权常规(第二层)和授权集群(第三层)三种操作模式,商业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第二层和第三层已授权类别。
1、DMR 第I层:未授权。
DMR第I层产品供446MHz频带免许可证使用。
第I层提供消费应用和低功率的商业应用,采用最大0.5W瓦射频功率。
由于信道有限和不使用中继器、电话互联和固定/集成天线,第I层DMR设备最适合个人、娱乐、小型零售和其他不需要广域覆盖或先进功能的环境使用。
2、DMR 第II层:DMR常规。
DMR第II层包括在66 – 960MHZ PMR频段运行的已授权常规无线电系统、手机和便携式设备。
ETSI 的DMR 第II层标准的对象是需要频谱效率\先进的语音功能和集成IP数据业务以便在授权频段进行高功率通信的用户。
ETSI 的DMR第II层规定了在12.5KHz信道中运行双时隙TDMA。
3、DMR 第III层:DMR集群。
DMR在第III层产品可在66 – 960MHZ频段进行集群运行。
第III层标准规定了在12.5KHz信道中运行双时隙TDMA。
第III 层支持类似MPT-1327的语音和短消息处理,有内置128字符状态信息和高达288数位的各种格式的短信息。
它还支持多种格式的分组数据服务,包括IPv4和IPv6。
dPMR(digital Private Mobile Radio)是ETSI组织公开的数字设备标准。
适用于商业、专业和公共安全用户的应用;dPMR采用6.25KHz FDMA技术,4FSK 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4.8Kb/s。
基于该技术,后续相继制定出NXDN、DCR等标准。
dPMR已完成标准有ETSI TS 102 490(Tier1)、ETSI TS 102 658(Tier2)等。
dPMR采用FDMA技术,提供低成本数字语音和数据解决方案,ETSI dPMR通过采用6.25KHz FDMA技术及4FSK调制技术有效地减小了信道间隔,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
二.DMR标准介绍DMR为TDMA接入,相对于TETRA、IDEN而言,它成本低廉,容易实现。
其协议的实现分为直通,转发与集群三个阶段。
DMR协议于2005年4月由欧洲ETSI 提出,2007年12月正式公布。
协议文件为ETSI TS 102 361,采用4FSK调制,12.5kHz信道间隔,双时隙,业务速率,并延长电池寿命、提高语音质量、解决数据集成应用等问题,是市场需要催生的产物,适用于政府、大型企业。
DMR中涉及到诸多摩托罗拉的技术专利,正是这些专利很好地解决了时分通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有必要提出的是对于语音编码的算法与速率,DMR并没有明确规定,但2006年4月,DMR的MOU(谅解备忘录)组织决定采用美国DVSI的AMBE 2声码器作为首选,声码器速率为3.6kbps。
三.DPMR标准介绍dPMR为FDMA接入,成本低廉,技术实现容易。
其协议的实现分为直通与转发。
于2005年提出,代表厂家是日本的建伍、ICOM,2008年12月正式公布,协议文件为ETSI TS 102 490和TS 102 658,采用4FSK调制,6.25kHz信道间隔,业务速率4.8kbps。
语音编码算法不作规定,但dPMR的MOU组织推荐采用AMBE 2声码器,编码速率为3.6kbps。
四.DMR和DPMR区别1.协议架构区别DMR的协议分层结构如下所示:而DPMR协议的分层结构如下所示:2.TDMA和FDMA区别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
时分多址是把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
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Address),有许多不同技术可以用来实现信道共享。
把信道频带分割为若干更窄的互不相交的频带(称为子频带),把每个子频带分给一个用户专用(称为地址)。
这种技术被称为“频分多址”技术。
频分复用(FDM)是指载波带宽被划分为多种不同频带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可以并行传送一路信号的一种技术。
频分复用技术下,多个用户可以共享一个物理通信信道,该过程即为频分多址复用(FDMA)。
FDMA 模拟传输是效率最低的网络,这主要体现在模拟信道每次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使得带宽得不到充分利用。
TDMA (时分多址)与FDMA (频分多址)之间的基本区别在于一个通道的定义以及是如何使用(接入)该通道的。
在FDMA里,使用在一个特定频率(如:150.000MHz)的一个特定的带宽(如:6.25kHz)来定义一个通道。
基本上,以这种方式分配通道已经几十年了。
TDMA对于带宽和频率适用相同的原则,但是信号被分成时段,不同的时间段允许在一个相同的频段内能获得额外传送数据的能力。
在一个频宽是25kHz的信道里TDMA有更好的利用率,比如说,2到3个用户可以占用相同的带宽作为一个FDMA信道使用者,但是一个带宽为12.5kHz的TDMA 技术通过更好的利用率就可以达到两个新发展的6.25kHz 带宽的FDMA技术如dPMR所带来的效果。
TDMA 和 FDMA技术通过不同的方法都达到相同的6.25kHz窄带能力。
不同在于:FDMA 系统是“真的”6.25kHz通道,而TDMA 系统是通过在12.5kHz 带宽里不同时段来提供'等同于'6.25kHz 通道的效果。
12.5kHz被认为是当前窄带标准的信道间隔,从这个角度看,这两个系统都达到了所谓的"加倍容量"。
不同之处在于,无论是在有或是没有基础用户的情况下,FDMA 系统总是加倍的容量。
而对于 TDMA,加倍的容量仅在中继器对时段进行同步、并且两个用户在相同的地理区域里同时接入相同的中继器时才能达到。
理论上来说,在相同条件下,在发送功率相同的情况下,FDMA系统中的窄频信道比TDMA系统的12.5kHz带宽的信道有更好的覆盖范围。
这是因为任何接收机的底噪与过滤器带宽是成正比的,因而带宽越小能接收的信号越小。
在现实世界使用中,各种因素,例如地形、基站的天线高度以及周围建筑物等都影响覆盖范围,所以,如果没有特定的比较试验,一个系统不能声称比另外一个系统更好。
可以声称的是,当与一个模拟调频信号相比较时,数字信号在通讯范围的边缘轻松地优于模拟信号,因而在一个更大的总面积内提供了更可靠的音频,即使覆盖面与模拟调频信号相同。
3.帧格式区别DMR的语音传输帧如下所示:DPMR的语音传输帧如下所示:4.功能区别两种标准都支持直通模式和中转模式。
而DMR标准还支持集群模式。
在直通模式下,一个信道只能同时存在一个语音呼叫。
两个标准都支持PTT 呼叫、个呼、组呼、全呼、广播、迟后接入、主叫号识别、呼叫转移等功能。
DMR 支持OVCM呼叫(个呼和组呼通话的第三方可以监听信道并加入该呼叫)、非编址呼叫、对不支持服务(FNS)的反馈,但是不支持慢用户数据,不支持短附加数据。
而DPMR标准则支持慢用户数据,支持短附加数据,但是不支持OVCM呼叫、非编址呼叫、对不支持服务(FNS)的反馈等功能。
在直通模式下,两个标准都支持IP服务,短消息(文本,状态,预编码)。
DMR不支持文件传输,支持预定义格式(Binary,BCD,7bit字符,8bit字符,Unicode,……)数据的发送,而DPMR标准则支持文件传输,但不支持预定义格式数据的发送。
5.工作模式DPMR通过ISF和CSF两种不同的移动台状态来区分,出厂时工作在ISF状态下。
而DMR没有ISF和CSF的区别。
6.色码区别DMR 标准的色码长度为4 bit 。
可以设置为(0到15)默认情况下设置为CC0。
而DPMR 的色码长度为24 bit。
它是由12bit经过双比特编码所得。
同时ISF和CSF使用不同的色码,各有16种,其他为保留色码。
数字移动设备(DMR)标准定义的色码(图中“CC”),可以用于区分两个或多个使用相同频率的数字设备系统。
下图描述了两个使用相同频率但各自拥有不同色码的DMR数字设备系统。
图各自拥有不同色码的多个中继台对于设备来说,色码是一个属于信道的属性,使得一个设备可以与拥有不同色码的站点进行通信。
对于每个频率可以有最多16个可用的色码。
对于设备用户而言,色码的作用与组ID类似。
正如组用于将各个用户分组,色码用于区分使用相同频率的系统或信道。
下图描述了一个拥有较大重叠覆盖范围并使用相同频率的多中继台系统,此时,需要为每个中继台配置不同的色码。
这使得每个中继台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开来。
但是,由于各个系统中的用户都会检测到其它中继台的数据传输,这将导致用户收到“信道忙”提示的情况大大增加。
换句话说,此区域的射频拥塞情况由这两个中继台的传输量之和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配置了正确色码的用户,无论何时,都只会收到与他们相关的传输。
当两个拥有相同频率不同色码的站点发生覆盖范围交叠时,需要适当的设置手持台的准许条件属性。
推荐将手持台的准许条件属性配置为“信道空闲”,以保证当交叠站点上的另一个设备在传输时,该手持台是有礼貌的,并且对于在该频率上的任何模拟传输该手持台也是有礼貌的。
如果将准许条件属性配置为“色码空闲”,该手持台只对相同色码的传输是有礼貌的,在有其它中继台正在传输时也会唤醒它所对应的中继台。
如果相邻站点之间有较大范围的交叠,这将导致大量的干扰,使得交叠区域范围内的两个中继台信号都不可用。
当将准许条件属性配置为“总是”时,手持台将不再有礼貌,即使正在进行的传输与它的色码一致。
同样,这将使两个中继台都被唤醒进行传输,进而在交叠区域产生干扰。
如果不得不这样配置,建议让交叠区域尽量小并且将准许条件属性配置为“色码空闲”。
这样使得两个中继台能够共享带宽,负载也更合理。
图站点拥塞时的色码下图描述了覆盖范围有交叠的两个多基站IP网络互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