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创伤病人麻醉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创伤病人麻醉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气胸处理原则
闭合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肺复张
ALI/ARDS的概念
ALI/ ARDS 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 进行性呼吸衰竭。
病理特征为由于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的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 质的广泛肺充血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分为渗出 期、增生期、纤维化期。
• 胸痛
快速诊断运动减弱,肋间隙增宽,患侧胸 部叩诊呈鼓音,听诊患侧呼吸音
快速处理 • 刺激性咳嗽
• 其他症状 气道压升高,血压
弱或消失。 • 张力性气胸合并皮下气肿时,可
防止心跳骤停 下降、休克,SPO2下降,皮下 在前胸壁、头面部触及捻发感。
气肿,颈静脉怒张等。
• 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
• 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多见 于张力性气胸。
意识状态,有无颅脑损伤,并进行Glasgow评分; • E (exposure):去除衣物,详细体格检查/X-线、超声。

创伤病人麻醉中需要关注的 几个问题
概述
• 第四位致死原因 • 创伤 1-45岁,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 • 15-24岁,77%死亡原因 • 3.5-4.0 百万人失去生命/年 • 其中美国12.5万
严重创伤
• 严重创伤的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约占60%-70%,致伤因子能量巨大,暴力形 式多为机械性损害,发生瞬间常同时或相继造成数次损伤。
护脊柱、防止再次损伤 • 手术出血 • 麻醉——输血管理
颈椎手术
颈脊髓损伤
• 高位截瘫
• 胸部呼吸肌瘫痪,患者仅有腹式呼吸,可发生呼吸困难。 同时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和Horner综合征
• 四肢瘫痪
病例
如何插管?
云南省创伤救治中心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或其他疼痛性操作中无感觉或无意识。

对于创伤病人来说,麻醉处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能面临严重的疼痛和紧急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的标准格式。

一、麻醉前评估在给创伤病人进行麻醉处理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

这包括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风险,可以确定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选择。

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家族史等,特别关注与麻醉相关的疾病或手术史。

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基础生理状态。

3.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血液状况。

4. 心电图和胸片:对于需要手术的创伤病人,进行心电图和胸片检查,以评估心脏和肺部功能。

二、麻醉方式选择根据创伤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腰麻等。

1. 全身麻醉:适用于需要大面积手术或对患者要求无痛感的情况。

全身麻醉可以通过静脉药物给药或吸入麻醉剂来实现。

2. 局部麻醉:适用于小手术或局部区域的疼痛处理。

局部麻醉可以通过局部麻醉药物注射或表面麻醉来实现。

3. 腰麻:适用于下肢手术或腹部手术。

腰麻通过在腰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手术期间无痛感。

三、麻醉药物选择根据创伤病人的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镇痛药、镇静药、肌松药等。

1. 镇痛药:用于控制术后疼痛。

常见的镇痛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

2. 镇静药:用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常见的镇静药物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3. 肌松药:用于放松患者的肌肉,便于手术操作。

常见的肌松药物有琥珀胆碱、罗库溴铵等。

四、麻醉监测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全程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麻醉效果。

胸部创伤病人的麻醉

胸部创伤病人的麻醉

增 加病 死率。故对失血性休克 的复苏应进 行精细 调节 , 能维 使 持组织灌注 , 造成 过度 组织 水肿 , 不 对止 血也无 不利 影响。休 克复 苏时 , 在输 入的液体中适 当加入胶体和浓集 红细胞是适 宜 的, 可改善病人 结局。当然也可酌情 输入全血。血细胞 比容 以 保持在 2 %~3 %为宜 。 白蛋 白溶液和 羟乙基 淀粉制剂在 休 8 O 克复苏 中都是 比较有效 的胶体溶液 。 高渗盐水 ( . %) 75 和胶 体的混合液用 于创 伤失血性休克 病 人的复苏 已取得 良好效果 高渗 氯化 钠复合胶体液 ( HS H . H , y pr neH prnoi S l i ) et i y e ct ou o 可改善 休克病 人 的血 流动力学 , o o c tn 恢复和维持体克病 人血管 内、 细胞 内和 间质的液 体容 积 , 善 改
时间 , 维持双肺通气。② 对通气 侧肺 , i2为 10 每次通 气量 FO ,
1 / g 调节通气频率使 P C z 0ml , k a O 维持在 4 加H , 0r 可用 P E n E P
0 ~5mmH 。③如出现严重低 氧 血症 , g 处理 的办法 还 包括 : @ 检查导 管位 置及血流动力学状态 ; 非通气侧行 C A @通 气 @ P P ̄ 侧加 P E @行间断双肺通气 ; EP @暂时阻断或阻断肺动脉。 这类病人 可能出现 大量输 血 的问题 , 应注 意 : ①保 持 体温 正常 ; ②监坝 凝 血机制 , I 适当补充 血小板 和凝 血 因子 ; ③监 测离 子钙水平 , 纠正低钙血症 , 或在 估计血 容量 已足 够而仍 出现 低
液有效 , 且可增加心排 出量 、 氧供 和提升血压 , 用量也较 晶体液

创伤休克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创伤休克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创伤休克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创伤休克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和高死亡率的严重医学情况,常见于外伤、各种感染、严重过敏等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器官衰竭和死亡。

对于创伤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本文将阐述创伤休克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创伤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在手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要注意病人的意识状态、血容量、循环系统、呼吸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包括麻醉剂的种类和用量、麻醉方式和麻醉深度等。

麻醉剂的选择麻醉剂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手术操作的程度和手术部位等因素。

常用的麻醉剂包括:1.吗啡: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但也会抑制呼吸和意识,需要控制剂量。

2.芬太尼:作用与吗啡相似,但作用更快,剂量更小,因此可以快速缓解病人的疼痛。

3.丙泊酚:作用快速,安全可靠,麻醉程度易于控制,但也可能引起心肺抑制。

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方式的选择与手术部位和手术操作的程度有关。

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脊麻等。

1.全身麻醉:适用于手术部位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手术程度较深的情况。

全身麻醉需要对病人的呼吸、循环和心率进行监测和支持。

2.局部麻醉:适用于手术部位小、手术程度浅的情况,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3.脊麻:适用于下肢手术和腹部手术等,需要对病人的呼吸、循环和心率进行监测和支持。

麻醉深度的控制麻醉深度的控制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和病人的具体情况,避免麻醉过度或过浅。

麻醉过度会导致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抑制,而麻醉过浅则会使病人感到疼痛和异常不适。

创伤休克病人手术的注意事项在创伤休克病人手术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循环稳定。

创伤休克病人由于血容量减少和血管扩张等原因容易导致血压下降,需要进行循环调节和支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防止感染和出血。

创伤休克病人的免疫和凝血功能受到影响,手术过程中容易感染和出血。

需要对手术器械、手术部位和手术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控制。

怎样做好急症创伤病人的麻醉

怎样做好急症创伤病人的麻醉

怎样做好急症创伤病人的麻醉急症创伤病人指病情濒死按asa分类属第五类的病人主要发生于严重复合创伤及失血性休克病例共同特点是:病情复杂多变循环、呼吸代谢等系统功能都可出现严重损害如果不予有效处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对创伤病人施行手术和麻醉危险性大这与创伤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

为减轻风险程度要求术前了解病情尽可能做好充分准备。

创伤病人病理生理改变急症创伤病人的创伤部位各异如颅脑损伤、肝脾破裂其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改变也不同但共同点都是“休克”。

①严重创伤引起急性内外出血可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当失血量超过总量%时可引起低血容量休克。

②继发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③急性胸部外伤或胸腹联合伤可导致通气障碍循环干扰缺氧和co必须的氧供加之机体应激反应促使氧耗骤增进一步加重氧供需失衡。

⑤交感活动和儿茶酚胺释放增强促使全身动脉血管收缩组织器官血液灌流不足造成全身性细胞缺氧病理生理改变。

抢抓手术时机急诊创伤患者多数存在活动性出血一旦明确诊断就要避免不必要的术前检查尽量少搬动病人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快速送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只有及时手术止血才是挽回病人生命的惟一机会。

此时应一边积极抗休克治疗一边抓紧时间开始麻醉和手术以防延误手术时机。

麻醉处理原则麻醉处理原则:①了解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

②掌握紧急治疗方法特别是心肺复苏、休克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和处理。

③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④预防和治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麻醉处理包括三个阶段:术前紧急处理、术中麻醉处理、麻醉恢复。

麻醉前急救:麻醉前对急症病人施行适当的抢救能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多数病人存在呼吸道梗阻因严重缺氧可能引起猝死。

因此对于意识丧失、深度昏迷的病人需头后仰并托起下颌或放置咽喉通气管必要时进行气管内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和供氧。

对于误吸呕吐物、异物、血块的患者及时吸除紧急时施行气管切开吸引、预防再次返流误吸。

对于因咽喉水肿又不能及时气管切开者在紧急情况下可用粗针头作环甲膜穿刺供氧。

创伤病人的麻醉

创伤病人的麻醉

创伤病人的麻醉麻醉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在手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疼痛控制和安全操作的条件。

对于创伤病人而言,麻醉更加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技术,以保障他们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创伤病人麻醉的一些重要问题。

一、创伤病人麻醉的特殊性创伤病人的麻醉相比一般手术而言,更具有挑战性。

创伤病人往往有多重伤,且伤情复杂,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这就要求麻醉团队在时间上更为迅速和高效。

同时,创伤病人往往由于体内失血、器官功能受损等原因,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可能会降低,这需要麻醉师在用药方面更加谨慎。

二、术前评估与麻醉方案制定在创伤病人进行手术前,麻醉团队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这个过程包括患者的病史了解、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旨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并发症,并为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麻醉方案的制定应根据创伤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风险。

例如,对于创伤伤情较重的患者,常采用快速诱导、全麻或深度静脉麻醉,以确保手术能够尽快进行并缩短手术时间。

三、麻醉管理与监测在创伤病人麻醉的过程中,麻醉师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和监测,以确保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首先,麻醉师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血压等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意味着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及时响应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麻醉师需要做好麻醉深度的监测。

深度监测可以通过监测脑电图、瞳孔反射等指标来进行,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恰当的麻醉深度。

最后,麻醉师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麻醉药物的使用。

创伤病人可能存在肝功能或肾功能受损,代谢和排泄药物的能力下降,因此需要谨慎使用麻醉药物,以减少药物的积累和不良反应。

四、并发症的防治在创伤病人麻醉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潜在的并发症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创伤病人由于伤势复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面临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风险。

在麻醉管理中,麻醉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通过调整液体输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方法,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创伤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

创伤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

September 22
心血管起到一个镇痛的效果,对血压流通的影响 和 DIC 等情况,这些都会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也比较小。但也不可以过多使用,人若长时间使 征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会使创伤严重的
用过度的麻醉药,药物中含有的氧化亚氮会使气 病人出现呼吸异常和低氧血症等问题,使病人胸
胸或是颅脑积气的危险增加,会出现术后后遗症 口闷痛。所以一定要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大,在世界范围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创
伤而失去生命或是身体变残,也可以说,创伤病 麻醉方式选择注意事项
已经成为危害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每一
麻醉注射的方式有很多种,对于创伤病人而言,
位创伤病人的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麻醉 具体该怎样选,需要根据病人受伤的部位的情况
处理时难易程度也会不同,麻醉的效果又直接关 来定。主要有区域阻滞和全身麻醉等。
是否有隐形相出血、颅内出血、低钙血症、血气胸、 避免发生感染,危害生命健康。
脂肪栓塞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外伤引发的凝
血功能障碍死亡率可高达 80%。DIC 在循环中会
出现异常的磷脂,比如血小板因子,激发凝血激酶。
这些物质会使神经组织受到损伤出现休克。所以
DIC 时,要做好创伤部分渗血的保护,降低血小板、
或是方式更加适合、更加优越,麻醉方式及药物 病人看到手术的残酷场面,不利于身心健康。
的选择必须严格取决于以下几点 :①创伤病人身 体的健康状况 ;②创伤的范围与选用的手术方法 ;
2全身麻醉 :①麻醉诱导 :如果创伤情况非 常严重,麻醉药物与治疗指数都会很低。
③创伤病人是否对于有些麻醉药存在禁忌 ;④麻 相同的情况下,即使只是受伤,就算诱导剂量是
等,更不利于创伤病人的健康恢复。所以不建议 发生,保证病人术后顺利恢复健康。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目前在西方国家,创伤已成为儿童和青壮年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所有年龄死亡原因的第三位。

在我国创伤为所有死亡原因的第四位。

创伤多发于年轻人,但同样程度创伤的老年人受伤后死亡率是年轻人的5倍。

创伤死亡分三个阶段:50%的病人死于受伤后1小时内,为立即死亡,主要为心脏大血管或脑干撕裂伤,这类病人很难得到抢救;30%死于受伤后几小时(称为黄金时间),为早期死亡,主要发生于剧烈的,但可逆转的损伤,如气道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肝脾破裂、血气胸或其它引起严重出血的损伤,对这类病人若进行及时正确处理将有部分可能免于死亡;20%死于受伤后几天至几星期,称为后期死亡,主要是因感染、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

正确的诊断和麻醉处理对改善严重创伤病人的预后极其关键。

创伤病人麻醉的内容包括:术前急救,术中麻醉处理,术后复苏室或ICU病房继续监护治疗。

一、创伤病人的特点与病理生理变化1.创伤病人病情特点创伤病人的病情复杂多变。

严重创伤多为复合伤。

据统计,胸部损伤者约有80%合并头部损伤,14%合并腹部损伤,26%合并四肢骨损伤。

复合伤增加了病情复杂性,处理困难,死亡率也相应增加。

单纯胸部损伤的死亡率约为10%,合并其它部位损伤的死亡率增至15~20%。

近年来老年病人也逐渐增多,因常并存心、肺疾病,给麻醉处理增添复杂性,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

创伤病人的病情危重紧急。

严重创伤常伴有失血和失液,因急性血容量丢失常出现失血性休克,据统计其发生率可达9%。

大血管破裂时,往往来不及抢救即可死亡。

严重胸部损伤或颅脑损伤,有时发展迅速,可因窒息、缺氧而猝死。

对严重创伤病人须强调早期循环、呼吸复苏,否则往往会丧失挽救生命的机会。

对严重创伤病人必须争分夺秒组织抢救,初检后抓紧手术时机处理主要损伤,待病情初步稳定后再做全面检查。

创伤病人疼痛剧烈。

多处严重创伤病人均伴有严重疼痛。

疼痛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加重创伤性休克,并促使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
据统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创伤已成为年轻人伤残和死亡的首要原因。

因创伤而需要急诊手术的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很不一致,麻醉处理的难度也各不相同,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严重外伤和复合伤病人需要立即进行麻醉和手术,更有些病人在急诊室即要求麻醉人员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呼吸、循环、镇痛和麻醉方面。

为此首先要了解严重创伤的特点和病理生理变化,其次是掌握紧急气道和循环处理措施,最后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以及预防和治疗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创伤病人的麻醉科根据创伤部位、手术性质和病人情况选用局麻区域阻滞或全麻。

一般说来,不能绝对的肯定某一麻醉药或麻醉技术较其他药物或方法优越,麻醉方法的选择取决于: ①病人的健康情况; ②创伤范围和手术方法; ③对某些麻醉药物是否存在禁忌; ④麻醉医师的经验和水平。

麻醉前用药
休克、低血容量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可免用镇静、镇痛药。

但不宜省略抗胆碱药。

有些外伤病人可能十分烦躁,需术前使用镇静、镇痛药,以免影响意识和瞳孔的观察。

长骨骨折和腹部创伤疼痛剧烈。

对一般情况稳定者,吗啡 10mg,阿托品 0. 5mg 静脉注射,可有效的减少分泌物和防止诱导期某些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

麻醉方法的选择
( 1) 区域阻滞:对一些创伤范围小,失血少的病人,区域阻滞有一定优点,如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手术期间保持清醒状态,有利于神经和意识的判断积极有助于术后的阵痛等。

原则上对于循环不稳定、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或凝血功能差的病人,忌用区域阻滞。

( 2) 全身麻醉: ①麻醉诱导。

对于严重创伤的病人,麻醉药物和治疗指数非常低。

同样的病人,如果是受伤,其所谓的安全诱导剂量也会造成致命性的危险,对于病情稳定的创伤患者麻醉诱导与一般选择性手术患者无明显区别,而对低血容量的多发伤患者则要警惕。

②麻醉维持。

低血容量病人用阿片类药和肌松药维持麻醉。

因吗啡和哌替啶均具有组胺释放作用,故常选用芬太尼。

芬太尼对心血管
功能差得病人能提供良好镇痛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但因有轻度扩张周围静脉作用,开始应用剂量要小。

近年来,对术中知晓问题进一步重视,可用地西泮、咪达唑仑或异丙酚预防术中知晓。

吸入麻醉剂一般用于全麻维持,氧化亚氮有加重气胸或颅脑积气的危险且其
与阿片类药物合用时可减低心输出量,不宜常规应用于创伤患者,尤其不适用急性多发伤患者。

肌松药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对于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和大面积烧伤患者等,琥珀胆碱因可引起高钾血症而禁忌。

术中监测
创伤病人应有基本的无创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中心体温、脉搏氧饱和度和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等。

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对判断循环容量状况很有帮助。

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宜采取有创监测,包括直接动脉穿刺测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及尿量监测等。

此对伤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衡量治疗措施是否有效均具有重要价值。

术中并发症
①凝血障碍和 DIC。

术中应警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特别经补充容量后仍然存在持续性低血压的病人,应考虑存在隐性相出血、血气胸、心包填塞、进行性颅内出血、酸中毒、低钙血症、脂肪栓塞、低温及大量输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等,因外伤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死亡率可高达 77%。

DIC 可由循环中出现异常的磷脂如血小板因子 III、组织凝血激酶而激发。

这些物质可因组织损伤、休克等被释放入血。

DIC 时,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 V 和VIII 快速消耗,导致弥漫、不可控制的创面渗血,同时还可能伴有血管内血栓和器官缺血。

②低温。

低体温是指中心体温低于 35 度。

轻度低温为 32 -36 度,中度低温为 28 -
32 度,中度低温为 28 度以下。

多数病人在送达手术室前已存在低温,因此低温对于创伤患者而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麻醉又可进一步损害患者的体温调节机制,全麻可减低体温调节阈值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及诱发心律失常、心机抑制、寒战、增加氧耗、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微循环灌注、降低酶活性、影响酶活性、影响出凝血机制等。

术后并发症
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术后发生 ARDS 是创伤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多发性创伤、严重创伤、低血压、入院一小时内输入全血1500ml 以上。

误吸、脂肪栓塞和 DIC 等因素均可导致 ARDS。

80% 以上的复合伤伴有胸部外伤,大多数严重外伤患者都有呼吸异常,呈现低氧血症和过度通气。

应重视预防、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②急性肾功能衰竭。

是外伤后的而主要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可达 50% - 90%。

麻醉人员必须意识到严重外伤病人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潜在危险性。

创伤出血造成血容量不足和低氧血症,挤压伤引起的肌红蛋白增高,伴有肾、膀胱、尿道外伤的复合伤、麻醉手术对肾灌注和肾小球率过滤的影响,ADH 和醛固酮分泌使肾小管再吸收增加及抗生素的应用,均可能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初期肾衰竭是可逆的,迅速处理创伤性休克,可使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

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但多尿性肾衰竭也并非少见。

出现少尿时应首先排除血容量不足,不适当的使用利尿药将进一步加重低血容量和肾功能衰竭。

③感染和多器官衰竭。

外伤后几天或几星期内死亡城为后期死亡。

大约占所有外伤死亡的20%,其中80%死于感染或创伤后多器官衰竭。

快速、完全的复苏有助于减少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术后充分的代谢、营养支持可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