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学习句子
论语中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小编为大家提供了论语中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①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
②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用于学习方法)
③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于思想修养)
译:孔子说:“暗暗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
1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选取他们的 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 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译:子贡问孔子说:“ 孔文字(死后)凭什么被称作’文’呢?”
7.〔子曰:“敏而 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孔子说:“聪明而且 学习,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可耻,因此被称作‘文’.”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教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不学则殆.” 〕
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论语中学习态度的句子

论语中学习态度的句子导读:本文是关于论语中学习态度的句子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4、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1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14、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6、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1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2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导读: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14、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
下问;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8)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从文中找出求知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句子.

《论语十二章》从文中找出求知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句子.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du是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zhi,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dao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学习方法: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到知识后按时温习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温习学过的旧知识,并且反复的阅读,这样你就可以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
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修身做人: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荣华富贵,对我而言就如同天上的浮云,毫无意义。
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译文: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论语》经典句子及翻译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论语》经典句子及翻译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
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论语中学习态度的句子

论语中学习态度的句子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4、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1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14、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6、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1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2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以学为乐的句子

论语十二章以学为乐的句子
1、《论语》十二章中云:“学者无礼则乱,儒者无以立,贤者无以为言。
得此者乐而不变。
”
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与朋友相悦,上下一体,这就是学为乐。
”
3、“以立学为念,以古为鉴,朝省夕察,自勉励,则学渐入佳乐。
”
4、“谨言慎行,居安思危,因事制宜,因人求己,做到这一点,乐而
生易。
”
5、《论语》十二章曰:“学习不仅要有刚富而欲善而友和,把知识变
成自己的乐趣,才能得到知识上的乐趣。
”
6、“贫者不贱于富,贱者不贵于贵,切记自己的本领,这样才能得到
学习上的乐趣。
”
7、“看淡世间物,看看自然风景,多一份心态的调整,就会从中获得
学习的乐趣。
”
8、“学习之乐,有法可循,勤劳而健全,定力而耐性,携准备而老实,这是学习的基石。
”
9、“贤者之学,乐在深入,勤能补拙,敏感调养,学以延年,乐安天下。
”
10、“学者要有自己的原则,坚守礼仪,尊重师长,避免成反,有以培
养乐趣。
”
11、“学习在吃苦中体会乐趣,努力而欣赏,有利于学习之乐,专心而
从容。
”
12、“把学习看作生活中的乐事,要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比赛,积极发挥,获得学习的乐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论语的学习句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人背信则名不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
越学习,越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若说人生是一本大书,越翻阅,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
可是不能放弃,因为你的使命就是完成它。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